利率维护出错风险

2016-08-29 推荐阅读 阅读:

利率维护出错风险(一)
账户利率风险管理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银行

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09〕106号

机关各部门、各监事会办公室,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

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现将《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请各银监局将《指引》转发给辖内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银行以

及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

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银行账户是相对于交易账户而言的,记录的是商业银行所有未划入交易账户的表内外业务。

第四条 本指引所称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是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要素发生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账户整体收益和经济价值遭

受损失的风险。【利率维护出错风险】

第五条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是指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过程。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

险管理应坚持审慎性原则。

第六条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应在法人和集团并表两个层面上实施。商业银行应当了解并表方式下风险被低估的可能

性。

第七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实施监督检

查。当认定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缺陷时,银

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权依法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第二章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第八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与总体发展战略相统一,与本行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第九条 商业银行应将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

【利率维护出错风险】

险管理体系,并贯穿相关业务活动。

第十条 商业银行应按照《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的有关要求,建立和完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的治理架构和管理信息系统,明确董事会、董事会授权的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和所指定的主管部门的职责;配臵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流程;明确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限额管理、报告、审计等方面的原则和要

求。

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部门(人员)应独立于负责交易和其他业务活动的风险承担部门(人员),报告

路线也应保持独立。【利率维护出错风险】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应当为准确、及时、持续、充分地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报告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提

供有效支持,其功能至少包括:

(一)按设定的期限计算重新定价缺口,反映期限错配情况。

(二)分币种计算和分析主要币种业务的银行账户利率风

险。

(三)定量评估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对银行净利息收入和经济

价值的影响情况。

(四)支持对限额政策执行情况的核查。

(五)为压力测试提供有效支持。

(六)为模型验证提供有效支持。

第十三条 商业银行在引入新产品和开展新业务之前,应充分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建立相应的内部审批、业务操作和风险管理程序,并获得董事会或其授权的专门委员会

的批准。

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资本规划应考虑其所承担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资本要求,并将其纳入商业银行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

序。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引》的有关规定,定期

披露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的定量和定性信息。

第三章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设定合理的假设前提和参数,采用适当的风险计量技术和方法,评估利率变动对其整体收益和经济价值的影响程度,计量所

承担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

第十七条 银监会鼓励商业银行采用多种方法,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进行计量。常用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缺口分析、久期分析、

敏感性分析、情景模拟及压力测试等。

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在计量银行账户利率风险过程中,应考虑包括重新定价风险、基准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性风险在内的重要风险的影响,以及开展主要币种业务时所面临的利率风险。计量和评估范围应包括所有对利率敏感的表内外资产负债

项目。

利率维护出错风险(二)
金融问答题

Q问题:提高货币供给增长速度能降低利率吗?

利率也可以理解为货币的机会成本,实际货币增加即货币供给量增加,则在社会总产品和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的实际购买力降低,即容易发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所以货币的价格降低,即机会成本变小,表现为利率降低。

Q电子货币是否会取代纸币?

无现金社会是否会到来?

电子货币具有诸多优点,我们可能也对无现金社会充满了期待,尽管如此,真正的无现金社会的来临却仍然进展缓慢。

【利率维护出错风险】

尽管电子支付方式比基于纸张的支付系统更有效率,仍然有几个因素制约了纸制货币支付系统的消亡。

第一,要使电子货币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成本过高制约了这一进程; 第二,纸制支票能够提供收据,这使很多消费者不愿意放弃; 第三,电子支付可能会带来安全问题;

第四,电子支付可能会带来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正以很快的速度向电子支付制度发展,虽然纸币的使用最终会被消除,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有可能非常漫长。 Q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

(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金融市场是资金由盈余单位向短缺单位转移的市场。金融市场履行的基本经济功能是:从那些由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了盈余资金的人那里把资金引导到那些由于支出超过收入而资金短缺的人那里。

高度发达、影响广泛和运行灵活的金融市场的存在,在将储蓄转移给那些希望进行投资支出的人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

【利率维护出错风险】

用。

(2)增进社会福利

金融市场使资金从没有生产性投资机会的人那里流向有这种机会的人那里,从而为整个经济增加生产和提高效率做出了贡献。同样,金融市场使消费者能更好地利用购买时机,从而直接提高了他们的福利。它们向年轻人提供资金用于购置现在需要而以后也能负担得起的东西,有效运行的金融市场改善了社会上每个人的经济福利。

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一国物价水平相对于另一国物价水平上升,则该国货币将会贬值。如果日本物价水平相对于美国上涨4%,那么,以美元表示的日元价值将下跌4%。

比较浮动汇率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的优劣。

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浮动汇率制度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2)可以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3)浮动汇率制度使得一国的内外均衡易于协调。

浮动汇率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1)浮动汇率制度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2)浮动汇率制度助长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3)浮动汇率制度有可能引发竟相贬值;(4)浮动汇率制度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与浮动汇率制度相比,固定汇率制度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1)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2)固定汇率制度使各国不易进行汇率的竟相贬值;(3)政府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就不能以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速度增加货币供应量。

固定汇率制度的弊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固定汇率制度不利于

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2)固定汇率制度不能很好地经受国际游资的冲击,同时又必须持有大量的国际储备;(3)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不易协调内外经济均衡【利率维护出错风险】

2.我国目前汇率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看法?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可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蓝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一个融经济和政治为一体的综合问题。一些国家及个别国际利益集团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或实行浮动汇率。其代表主要有: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和美国健全美元联盟及美国财长斯诺等。人民币升值的好处是: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国家的偿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不利于出口、汇率风险加大等。

1.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资金流动功能。(2)支付结算功能。(3)聚集资源的功能。(4)管理风险的功能。(5)激励功能(6)提供信息功能。

2.政府为什么需要对金融体系实施严厉的的管理?

由于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世界各国都对金融体系实施最严格的监管。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使投资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弱化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增进市场效率;(2)确保金融中介机构稳健经营,合理竞争,减少金融机构倒闭的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3)完善货币政策控制。避免因货币原因诱发银行危机。

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可持有没有收益但可灵活周转的货币的心理倾向,其实质是人们的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决定的。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与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减函数。在货币供给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受货币需求的影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社会经济运行周期、预期通货膨胀率、历史利率水平、国际利率水平、货币政策等。

如何评价几种利率决定理论?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它是从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认为利率的变动能够使储蓄和投资自动达到一致,从而使经济始终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这一理论忽视了任何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这是不恰当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认为货币影响利率,利率与实质因素、忍欲和生产率无关,利率是有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一理论完全否定了实质因素的影响,这是不对的,也不符合实际;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综合了前两者的观点,认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应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借贷资金的价格决定于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它弥补了古典利率理论的不足,把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考虑了进去,所以叫新古典利率理论。

2.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看法借鉴国外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

加快了利率体制改革的步伐。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在实践中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结合中国国情,大力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在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基础上,在试点地区进行存款利率浮动的试验;放开外币利率等一系列改革。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还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次序: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小额活期,后大额定期。

实现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条件如下:

(1)

(2)

(3) 稳定的市场经济发展机制; 完善的金融稳定机制; 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大致均衡;

(4) 人民币自由兑换。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利率市场化采用渐进方式是合适的。

传统的商业银行在二十一世纪是一群将要灭绝的恐龙?比尔•盖茨的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客户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如果还是按照传统商业银行的概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商业银行的路必将越走越窄,最终被市场所淘汰。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不断的创新,创造出市场欢迎的、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使自己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3.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在于()

B.前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指包括两种商品

6.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

C.金银的比价由政府规定的金银两本位制

利率维护出错风险(三)
利率风险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将主要面临以下利率风险:

(一)收益曲线风险。

收益曲线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收益曲线的斜率与形态发生意外移动时,对银行收益造成的风险。在一定的条件下,银行的收益与利率的关系形成一条确定的收益曲 线。但是,当决定收益曲线形状和斜率等的因素发生变化时,收益曲线会发生变化,此时即使是相同的利率水平带给银行的收益也将不同。

收益曲线风险主要表现为长短期利差的缩小对银行收益造成的影响。近年来商业银行存款充足,由于国债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不少银行把部分存款投资于国债,以 获得稳定的利差收入,而且风险较低。但是,如果银行上调存款利率、债券市场价格下降或出现利率倒挂,银行的收益就会降低甚至为负,这也会形成利率的收益曲 线风险。

(二)基准风险。

基准风险是指具有类似重新定价特征的不同金融工具在利率调整时间、幅度不同所引起的收益降低的风险。下面几种情况都属于基准风险:一是相同期限的存款利 率与贷款利率调整幅度不同,造成存贷款利差变化对银行收益的风险;二是不同期限的存贷款利差不等幅变动对银行收益的风险;三是在银行投资债券时,由于债券 资产的利率由市场决定,而其资金来源——存款的利率则由银行确定,当两类利率出现不等幅变化时,也会形成基准风险。利率市场化初期形成的利差收窄就包含了 基准风险的因素。显然,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银行面临的基准风险会逐步加大。

(三)重新定价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是指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由于期限、数量等不匹配所产生的差额风险。由于这类风险往往在重新定价时表现出来,故也称为成熟期不匹配风险。如在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敏感性负债时(即所谓“正缺口”),如果利率下降,由于资产收益的下降大于负债支出的下降,造成银行收益的减少;反之,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敏感性资产时(即所谓“负缺口”), 如果利率上升,负债成本支出的增加快于资产收益的增加,也会导致银行收益的减少。为追逐最大化的收益,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往往存在程度不同的错配。因 而,重新定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前文提到的美国储蓄信贷协会危机就是由重新定价风险引起的。前一个时期,我国由于连续降息, 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水平差别减小,储户的定期存款边际倾向减弱,造成活期存款占比提高,最高时曾超过 50%;而贷款又存在中长期化趋势,目前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在 40%左右,一些商业银行已经超过50%,负债的短期化与资产的中长期化结构,在利率上升时将加大商业银行重新定价风险。

(四)选择权风险。

选择权风险来自于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所包含的期权。由于期权赋予其持有者买卖或改变某一工具或金融合同的现金流的权力,而非义务。所以,当持有人行使选择权时,会给银行带来利率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都可以提前支取或还款,而且没有相应的惩罚(收费)制 度,因此选择权风险较为显著。如在利率下降时,贷款客户会提前还款,并再以较低的利率借贷;利率上升时,客户有可能提前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再转存为较 高利率的存款,这两种情况都会挤压商业银行的净收益。在我国以往的利率调整时期,两种现象都曾发生过。此外,近年来由于美元贷款利率低于人民币贷款利率, 造成一些企业在同一银行或不同银行间用外汇贷款置换人民币贷款的情况,这也是一种选择权风险。

(五)政策性风险。

政策性风险特指我国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存在的由政策调整引发的特殊风险。主要是指,在渐进实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对存贷款利率仍然设限管理;国家在 特殊条件下对利率调整的干预力度过大;以及在竞争不充分条件下,大银行所具有的影响国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干扰因素,等等。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向前推进, 利率的政策性风险会逐渐降低。

利率维护出错风险(四)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市场风险及利率分析

  【摘要】近几年,我国票据市场的票据签发量和贴现量均大幅增加,整体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本文根据2014年银行承兑汇票利率走势及2012年7月10日杭州润银公司一案,对银行承兑汇票现状及其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完善金融机构票据管理,进而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 风险 利率
  一、银行承兑汇票贴现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是指当企业有资金需求时,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融资行为。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时,银行则向承兑人提示付款,当承兑人未予偿付时,银行对贴现申请人保留追索权。它是以承兑银行的信用为基础的融资,是客户较为容易取得的一种融资方式,操作上也较一般融资业务灵活、简便。
  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市场分析
  (一)银行承兑汇票票量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与银行贷款相比较,银行承兑汇票融资更加快捷与便利,同时对于开票行来说,也有一笔不小的中间费用,因此,银行承兑汇票对企业与银行来说都是一种双赢的融资工具。近年来,银行的开票量逐年成倍增加。2013年签票20.3万亿,承兑余额9万亿,增7000亿,贴现46万亿,同比增44%。2014年3季度末承兑余额9.7万亿,签发量16万亿,比2013年底增0.8万亿,9月末票据融资余额2.7万亿,增7000亿。累计交易量42.5万亿。平均增速30%。
  2014年各银行出现资金紧缩,同时银行提高贷款风险控制防范,贷款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明显增加导致企业贷款需求下降,票据的调节作用更加突显,2014年1~4月份金融机构票据规模增长约1004亿,同比多增近4700亿,这是往年所没有的。特别是几大国有大行规模的增长,余额排序也恢复工农建中交的顺序。4月末比3月末增1361亿。
  (二)2014年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分析
  2014年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走势呈倒“V”形,整体的趋势犹如坐过山车一般刺激,有时上午和下午的价格相差非常大,偶尔会出现价格突然上涨,偶尔还会出现资金紧张的现象,因此如果对市场行情走势不准确,票据转贴与回购市场还有出现前所未有的亏钱的现象,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2014年银监连续几次发文如127、140、250、48号文等,对于银行业务操作及票据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如127、140号文件主要是银行同业改革涉及票据回购审批及管理体制,250、48号主要涉及对票据体制改革情况及常规业务检查。多家银行将票据回购业务放到总行统一审批管理。部分小银行则在转贴、回购业务这块受到业务监管限制。
  2.2014年陆续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对票据市场有些影响,如IPO重启,存款保险制度,非银同存纳入贷存比、降息等等。
  3.2014年票据市场的另一大亮点则是对银行承兑汇票的收费市场化改革,之前几十年开具承兑汇票手续费万分之五没变过,现在终于市场化了,进一步促进了承兑业务的快速发展。
  三、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存在的风险
  (一)银行承兑汇票操作风险
  近几年随着我国票据市场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了。比如贴现业务违规操作方面,企业贴现没有真实的贸易背景,中介的违规操作,甚至市场上还出现一些假票、克隆票。
  2012年润银公司由于违规经营票据业务,7月10日上午10时起,杭州市6个城区公安分局统一行动,出动警力600余名,对31个票据贴现点实施统一收网行动。据统计,截至7月11日上午11时,该次行动共抓捕涉案人员254余人,刑拘85人。林岗及其润银投资均在抓捕之列。近年全国票据案件较多,但此次杭州案件中,公安机关和检察院长的意见出现分歧,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的态度在全国亦属少数。但在此类票据案件中,法院及央行的意见尚未明确。
  2012年该案件对整个票据市场都是一个提醒,大家也都在分析与思考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及怎样规避业务操作的风险。
  (二)银行承兑汇票利率风险
  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出现了银行资金紧缩状况及票据利率剧烈波动的情况,带给票据业务操作及收益方面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条件下,由于利率的变动票据价值发生变化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损失,如同业转贴、回购业务;二是贴现银行为追求利息收入以愿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为企业办理贴现业务;三是银行或企业为追求个人效益,利用利率的差价来进行利益个人的事情。
  (三)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风险防范
  为了规范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风险及业务操作规范化,进一步促进票据市场的繁荣,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过程中需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操作风险防范。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在贴现过程做到有真实贸易背景,贴现企业能提供真实的增值税票和合同及其他所需资料。
  2.利率风险防范。对价格走势与市场有一定的判断,不会因为价差在不同的时间段造成损失。
  3.票据真伪风险防范。规范扩大电子票据市场,一是能促进商业票据的流通和使用,提高信用度,使商业票据成为企业支付和融资理想工具,成为企业、银行之间融通资金的重要平台,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公众投资品。二是可通过在系统中设置人民银行的买入和卖出功能,结合再贴现率的调整,增加人民银行货款政策操作的弹性,提高人民银行调控货币市场的能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三是通过对所有电子商业票据集中登记托管,能够通过对票据实际融资利率以及票据市场报价的统计监测,及时了解票据市场利率的走向,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4.加强监管责任。重点明晰央行和银监会的职责,建立央行宏观调控、支付清算系统规则制定并监督和银监会微观合规性监管的事前、事中管理体制,审计、纪检部门外部审计和违规查处的事后监督体制,公安部门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的法律惩治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票据诈骗和违规经营现象的发生。
  5.建立社会信用管理系统。对于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可由资信评估机构对企业和银行进行信用评级,并对评定结果负连带责任,评定结果纳入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和企业信用征信系统,信用档案库,构建一个完善统一的全国性票据验证征信网络,动态记录企业或银行在票据市场的违约行为,并公布于众,以促其严格守信。
  四、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未来展望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一直繁荣至今,当然离不开供需双方的均衡,曾经也创下了金融业的半边天。下一步票据电子化和交易互联网化是票据市场发展的方向,票据交易将更加公开、规范、透明。
  从票据市场发展方向来看,票据市场也会加入互联网+的市场,加快电子票据和互联网平台展开的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交易创新,同时也会利用网络平台发展票据信用和票据利率的衍生产品如信用互换、利率互换、远期交易、期权交易等。
  票据市场电子化后,票据互联网平台有两类,一类是票据中介公司转型开办的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票源由票据公司自己开拓市场,另一类是商业银行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办的互联网票据,解决部分中小企业或小面额、短期限、低信用票据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阙方平,许白贞.《中国票据市场制度安排与运作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刘为霖,边维刚.《票据融资与票据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巴曙松,贾蓓.《发展票据市场若干问题研究》.财会月刊:会计版权,(2005).
  [4]赵慈拉.《我国票据市场现状、问题与发展方向》.中国金融(16)(2007).
  [5]21世纪经济报道《杭州900亿票据案后续:润银投资林岗取保候审http://www.21cbh.com/HTML/2012-8-23/0OMzY5XzUw Mzc0OA.html.

利率维护出错风险

http://m.zhuodaoren.com/tuijian367141/

推荐访问:无风险利率 利率风险敏感度

推荐阅读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送餐一般是多远 下一篇:右下腹可见不均质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