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

2018-09-01 活动方案 阅读: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共9篇)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一)

(12分)全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明,和谐的民族关系决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积极建设、积极促进。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继续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1)有同学认为,“只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就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请运用《政治生活》中民族方面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1)①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1分),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创造条件(1分)。( 2 分)②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关键是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发展经济(1分),还要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1分),(2分)还要坚持民族平等(1分)和民族区域自治制政策等(1分)(2分)。
因此命题观点是片面的。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1分)。要加强民族团结就要开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各种活动增进各民族人民团结的感情(1分)。②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1分)。要维护民族团结必须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分)。③要增强民族团结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1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分)。④要增强民族团结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1分),教育公民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分)。⑤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1分),加强民族团结必须建设和谐文化。(每点1分,答出6点即可得6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

设问没有明确给出考查点,但是可以找到隐含的考查点,即民族关系。第二问没有明确给出考查点,具有综合性,可以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等角度作答。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二)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境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义.

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全国各族人民,地区发展水平之间的收入差距,这可能会导致在民族地区的社会心理失衡的因素.此外,目前农村的社会变革,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显著改善的条件下,在边境地区各族,如教育,医疗卫生,让人放心的人,提高各族人民在边境地区和爱国意识,国家的身?份.综合开发边境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的对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国家一个新的水平开辟渠道,扩大中国,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内部发展的外部空间,沿边开放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充分显示了中央“睦邻友好,睦邻,富邻”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外交政策的实施的良好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三)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就举世瞩目。这是因为,我国
[     ]
①消除了民族差异,各民族实现政治平等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④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⑧
B.①②④
C.①⑧④
D.②③④

D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四)

以民族团结在我心中为题,写征文1500~1000字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唱出了两千万天山儿女的心声.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在华夏大地,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
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一位普通工人,今年夏天为了抢救不慎落水的汉族儿童,他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名优秀的维吾尔族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亲兄弟).他不止一次地伸手援助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同事,替不认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在各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杨忠贤,巴里坤草原上的一名乡村医生.他为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妇女接生3000名婴儿,挽救了数百濒危病人的生命,培养出上百名弟子在草原上救死扶伤.在他死后,哈萨克牧民破例第一次用自已的风俗接纳了这位汉族兄弟,将他安葬在雪山脚下的哈萨克族部落墓群中.
阿布旦,阿勒泰草原上的哈萨克族牧民.1996年冬天,阿勒泰地区遭受3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上百名汉族矿工被大雪围困在离阿布旦家毡房不远的地方,随时有生命危险.阿布旦毅然把自家储备的面粉分给断粮的人,把自家正在怀胎的8头奶牛宰杀,将牛肉分给饥饿的汉族弟兄.他让冻伤的矿工住进自己的毡房并让儿子冒着被大雪埋没的危险踩着雪橇下山送信.他说:“为了挽救汉族兄弟的生命,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和危险,也要把信送到.”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0年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月促年,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他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针对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的活动,自治区党委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使破坏民族团结的极少数人无处藏身.民族团结教育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密切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普遍尊重.同时,一大批德才兼备、立场坚定的少数民族干部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
不仅人类学会团结,就连小小的蚂蚁,在发现食物后,都会共同合作.把食物搬“回家”它们小小的体形,居然能把超过自己的许多倍的东西搬运.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集体团结的力量.智勇双全的张良,若不是投靠了刘邦,单靠单枪匹马的行刺,能实现宏图大志吗?”吗?所以,人类是生活在团结合作的生活中,人类无疑是幸福的,但人类的团结有虚伪的团结.
今天,我们又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目立,添豪情”,同学们,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弘扬民族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五)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达到这个目的,各级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     
①要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②要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土地沙化的进程   
③要贯彻由“教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工作方针   
④要在公共服务和就业方面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需要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D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六)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达到这个目的,各级政府______.
①要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 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②要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土地沙化的进程
③要贯彻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工作方针
④要在公共服务和就业方面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需要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答案好像是B 为什么呢?我觉得是D,读起来顺口啊.

B这个顺序也就相当于人类需求由低到高的几个层次.
4 生理方面的基本需求,象是工作糊口之类的,
2 安全需求,就是这里提到的那些退耕还林之类改善当地居住条件之类.
3 获得尊重,以及实现自我的需求,而要实现这些,金钱是不可少的,于是扶贫.
最后,以上几点的最基本的也是作为实施前提的便是1,也就是自己人,如果连自己人都不算,国家又何必去满足其的需求?
结论,所以答案是选B是因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战略,需求不可能平白产生,也不可能忽然的跳过某一阶段.并不是读的顺口就管事的说.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七)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去年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科学分析了当前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强调要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一项什么基本政治制度?(2分)
(2)请你谈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3分)
(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旅游圣地,如果你暑假想去那里旅游,从处理民族关系出发,你同当地少数民族交往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尊重他们?(6分)
(4)我国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请你列举除材料中新疆维吾尔族外的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4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每点1分,共3分)

(3)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每个方面要点2分,共6分)

(4)略(每列举一个给1分,最多给4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八)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何在 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包容中发展?

  文化作为文明的核心象征,历来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魂.文化建设始终与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内涵和精神风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繁衍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以及生命的理性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血脉根基,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谐、永续发展的精神纽带与力量之源.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使祖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新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以文化自觉为指向,努力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
  “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最早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意思是指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文化自觉反映了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自我创建,体现了在文化构建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今天,中华文化能否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实现文化自觉,切实关系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自觉对于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传统和现代的统一、封闭和开放的统一、民族和世界的统一、内涵和实践的统一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
  按照文化自觉的要求,一是要努力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其民族性特征.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根本特性,是本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最本质的特征.保持和维护好文化的民族性,是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基本前提.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其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精神信仰、生存方式等各个方面,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始终,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体来说,比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德性思想、和而不同的和合思维、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崇尚和谐的理想追求,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等等,这都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和优秀传统,是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的主要体现.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必须要以保持其内在的民族性为根本,这样才不会割裂传统,才能从本质上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主线.
  二是要推动中华文化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时代性内涵.中华文化就其本质和结构来说,基本属于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范畴;就其主要内容而言,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就其价值形态而言,既有先进性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东西.因此,在当代弘扬传统文化,必须要对其历史形态、思想内涵、发展逻辑、主要结构、理论特性等各方面要有一个相对清晰和全面的把握,从而在主体结构和主流面貌上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当代实践相对接,从根本上符合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种转型不是盲目和被动的,必须要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之上,根据实践的发展和人民的选择而作出自觉的调整与变化.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要注意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今天,我们面临着比传统社会更加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给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冲突趋势更加活跃.只有积极推进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不断汲取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才能适应当前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大趋势,真正彰显中华文化的时代魅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两大主题.从国际上来看,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处于强势地位,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并不能掩盖西方文化否认世界文化多样性、企图建立文化霸权主义的单极化思维.从国内来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成分、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利益格局等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与此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文化及价值观源源不断地渗透到当代生活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极其复杂的社会影响.
  面对这种新的情况,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审时度势,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最核心、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决定着社会主义价值和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因此,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华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确保祖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进行改造和调整,使中华文化整体纳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一历史进程之中,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文化资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而且建基于当代社会实践之上的文化理想形态.它从历史和实践的高度回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当代诉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框架下人民大众的文化价值选择,代表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我们所致力建设的先进文化,应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结晶,是经过革命和建设锤炼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中华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资源最基础最丰富的组成部分,既包含反映民族特性的思想内核、价值理念和文化传统,又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延续下来的各种风俗习惯、道德礼仪以及各种富有活力的文化形态,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必须要得到合理的保护与使用.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为弘扬而弘扬,而是要突出其内在的优秀文化传统及理念,使这些优秀文化传统能够有机地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生活实践,让传统文化精华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得到新的阐释和新的发展,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价值印记.这既是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互动要求,也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光大发展的价值前提.
  三、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之根,早已融入到民族的血脉之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心灵归宿的体现.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那样,经历如此多的血雨腥风而屹立不倒、枝繁叶茂;世界上也没有哪个民族文化能像中华文化那样,历经五千年沧海桑田而绵延不绝、一脉相传.最根本的,就在于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和整合力.这种凝聚力并没有随着社会发展而式微,也没有因为文化多元和矛盾冲突而衰弱,而是深刻地跟植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成为中华民族无论是在和平发展时期还是在战争动荡时期的共同纽带和民族信仰,支撑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不断发展壮大.今天,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目标.这是新时期中华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文化建设的终极归宿,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这就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时代变化和实践需要,坚持更加开放与和谐的文化建设思维,采取更加富有成效的文化发展策略,对中华文化进行接续与创新,使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新力,进一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精神归属,以实现中华文化的提升和飞跃.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我们要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个命题,不仅仅是简单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问题,而是要构建适应整个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需要的,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和包容性的大文化系统,这个文化体系的指向,核心就是要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促进中华民族的和谐与发展.
  当前,我们要围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个总目标,首先要注意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整合、创新,要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网络信息技术宣传和弘扬中华文化,从系统和整体性的角度加强对中华文化的总结与发展,使中华文化不断走向民族心灵深处,走向世界.注意从民族精神生活和文化信仰的高度弘扬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从根本性上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始终与时代和人民共进步、同发展.其次,要积极推动跨文化交往,积极参与世界文明体系的共建.通过跨文化交流,努力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在内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吸收利用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代表人类发展进步方向的基本价值、观念,主动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再次,要转变思维观念,提倡更富有建设性的文化建设思维,着力从整体性、统一性和系统性上阐释中华文化的整体价值和系统精神,而不宜过多地进行简单的划分、肢解乃至习惯性地批判.同时还要反对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反对文化复古,反对全盘西化等错误倾向,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促进中华文化的自觉.我们相信,实现高度自觉的中华文化,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九)

简述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十六大报告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总体要求: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二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三是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走中国自己的政治发展之路,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结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858529/

推荐访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内容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简报

活动方案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民族团结走访谈话记录 下一篇:民族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