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文化内涵

2016-08-26 推荐阅读 阅读:

“星星”文化内涵(一)
星星

导论恒星与星梦交织的传奇

虽然我们生存在星空下, 却只能观赏而无法亲身遨游其间。依据科学家的研究,不管我们记不记得,每一个人在睡眠期间,都会做梦,但人除了睡眠状态的梦外,也有许多渴望成真的梦想。星空与梦想都像“可触而不可及”般的遥远而不真切,但是,就像人们常说的“人因梦想而伟大”,星空也不因为遥不可及而丧失引人入梦的魅力。两相结合,星梦促成我们一伙人在三年前的聚集,除了寒假与暑假外,每个星期一的晚上,便成为一场心灵的飨宴。

仰望天空,看到星星、月亮、太阳。繁星满天,太阳独煦。星星是星星,太阳是太阳,星星和大阳居然是同一类,这可真是让一般人难以想象,也凸显了距离的影响。正因我们距离太阳如此近,才使得太阳明亮耀眼;另一方面,恒星实在太遥远了,所以看起来不过是闪烁的光点。

在炙热的阳光下与闪烁的星光下, 人类文明度过了数千个寒暑,也开始探索恒星与太阳的奥秘。起初,人们不过是观赏星座、编织神话故事,随着文明进展,逐渐探入星空深处,数星星,看星色,探远近,量大小。由表象的赏析,进入实体的研究。

本书依循历史的足迹,先观赏星空实景,再探讨恒星的生死大事,最后谈恒星的点点滴滴。星星虽然迷人,但要剖析,免不了有一些专有名词与学术用语。 为了避免艰涩,在引入时,已尽可能采用阐述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引用。 另一方面,在不同主题中,有交错重叠的部分与内容。这有几个好处:一是以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件,二是有反刍与温故知新的效果, 三是避免了在同一个时间长篇累牍讲一件事情。此外,作者多达十人,风格笔调各有不同。在多元化的写法中,章节的排序却有一致性。就像学语言一样,必须多听不同腔调的人说话,才能适应一般会话,否则只能听得懂固定腔调,不同作者看事物的角度必有不同,但本书已留意到内容的一致性。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星空魅影》,介绍了星星的家族,比较中、西对同一星群相关的神话异同。观星玩斗外,也有知性的一面,看看专家怎么看星星、数星星。随着技术进展,观赏的工具由肉眼、望远镜到天文卫星,星空依旧,但看得更真切、更深入,因而认知也更完整。

第二部分是关于太阳与恒星的一生, 恒星演化一直是吸引人的话题。数千年来,人类一直以为太阳与恒星分属两种不同的天体,也一直以为它们都是不变的。人类文明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以后,不但技术有长足进展,长久束缚的观念也被释放,思想有如脱缰野马飞奔而去,在各领域都绽开美丽、新奇的花朵。天文物理学家也尝试建构恒星的一生,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努力,已经有了具体的脚本。

当然,切身事是最重要的。所以,一开始便谈太阳的一生,然后再谈几于是许多人必问的中子星与黑洞。恒星的演化当然要谈生与死,尤其是恒星在演化末期常伴随着璀璨的爆发或爆炸事件,更是引人注目,容易燃起人们的兴趣,所以一系列谈行星状星云、船底座伊塔星、蟹状星云与超新星1987A,一窥不同恒星在步向终局的多样化与多彩多姿。

就像人的一生当中有主轴,也有许多令人难忘与值得一提的小插曲。恒星的世界也有许多有趣的主题,这便幻化为第三部分《恒星的点点滴滴》,其中双星与变星是天文学中两个重要的课题, 变星观测也是业余天文家贡献最多的地方。此外,当然要谈谈全天最亮的天狼星,由天狼星可以反映古今中外对同一颗恒星观察的情形。星空中有许许多多的星云,常是天文摄影家猎取的目标,本书只选蔷薇星云为代表。最后一篇谈激变星,让人得以一窥天文学家研究的风范。

基本上,本书已具体而微的呈现恒星世界,由文明初始观赏星空到20世纪末的最新天文卫星观测, 由浪漫情怀的神话故事到抽象知性的恒星演化,加上双星与变星,构成一面网,此乃由恒星与星梦交织而成的传奇。在全书每一篇文章中,已尽可能以故事与说理并存

的方式铺陈,希望读者在了解事物本身的内涵时,也能知道一件事从开始到现在的演变情形。本书也尽可能以图作为辅助的工具,终究一幅适当的影像胜过千言万语。更重要的是,图片中有相当比例是由业余天文摄影者所提供。特别要感谢作者之一王靖华,她使用电子星图与绘图软体,绘制了所需的中外星图,使本书生色不少。

一般天文书籍主要译自外文,很少触及中国天文内容,不然便是专谈中国天文的书籍。本书另——个特色便是融入了中国天文的内涵,例如,中西有关天蝎星座与猎户座的异同、天关客星与蟹状星云的关系等。

本书能顺利完成,要感谢蔡盈珠小姐。 由于她的积极,使本书提前出书,也由于她的建议,使许多文章改写成为适合大众阅读的科普文章,而不只是学术意味的科普文章。 傅学海

本书共分十七章,各章撰稿人分别为:

第一章 仰望星辰 傅学海

第二章 星座漫谈 曾丽英

第三章 夏李星空 卢招如、翁雪琴

第四章 冬夜星光灿烂 王靖华

第五章 从古希腊的伊巴谷到近代的伊巴罗斯天文卫星

博学海

第六章 太阳的一生 博学海

第七章 重质量恒星的结局:中子星、黑洞 傅学海

第八章 曲昴宿星团谈星团与星云 傅学海

第九章 星空中的蝴蝶:行星状星云 傅学海

第十章 诡谲多变的船底座伊塔星 傅学海、汪惠玲

第十一章 中国超新星与蟹状星云 傅学海

第十二章 超级烟火秀:超新星1987A 王靖华

第十三章 冬季星空中绽放的蔷薇星云 邵庆宇

第十四章 双星漫谈 傅学海

第十五章 变星的故事 傅学海

第十六章 全天最闪耀的恒星:天狼星 林诗怡、吴昌任

第十七章 激变星 陈岸立

线彼此并不一致。1841年,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歇耳建议一切星座的边界线均用等赤经线和等赤纬线,星座的形状统一为矩形。不过,赞成这一建议的人不多。1879年,天文学家古尔德除用等赤经线和等赤纬线之外,还采用其他大圆弧线作星座界线。

192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了避免恒星所属星座界线不一致,专门设立星座界线确定委员会,决定南北沿着赤经的圆弧,东西沿着赤纬的圆弧来确定星座边界线,并采用1875年岁首的赤经圈和赤纬圈。这样一来,星座之间的边界就有了统一的标准。

第一章

仰望星辰

白天太阳高挂天空,照耀大地,晚上月亮出现在夜空中,伴随着点点闪烁的星光。星星、月亮、太阳规律性地在天上运行着,因此《易经》—卜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留心观察日月星辰,很容易发现所有的天体都在做圆运动,一天绕天一周,称为“周日运动”,太阳与月亮的东升西降就是周日运动的现象。夜晚的星星也是每天绕天一周,但是它们 彼此间的相对位置却显得固定不变,因此古希腊人称之为“恒星”,我国古时称之为“经星”。 早在古代,人类就发现在满天的繁星中,有五个与众不同的光点,它们虽然也有周日运动,

但与恒星的相对位置却不是固定的,而是有规律性地在恒星之间移动,因此古希腊人称之为“行星”,我国古时称之为“纬星”,表示它们的运动轨迹会穿越纬线而有纬度方向的分量。在1782年以前,人类只观察到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月亮也在群星之间移动,约27.3天绕1圈;另外,太阳也在群星之间运行,每天约移动一度,约一年绕天一周。日、月加上5个行星,我国古时称为“七曜”;日本是用七曜来表示星期,例如“土曜”是星期六;英文中也保留了部分,如星期一为Monday(表示月亮),【“星星”文化内涵】

星期天是Sunday(表示太阳)。汉朝盛行阴阳五行说,把五纬一——依其颜色配上金木水火土的名称,流传到现在。

天上除了日月恒星与行星外,还有薄纱般的银河,偶尔造访的彗星,瞬间划空而过的流星,透过望远镜,还能看到许多星团、星云与星系。天文学便是观察这些天体并尝试加以了解的一门科学。【“星星”文化内涵】

晴朗无云的夜晚,繁星点点,静静地在星空中闪烁,仿佛在悄悄细诉着宇宙的神奇奥妙。是的,微弱而闪烁的星光,正娓娓诉说着星球的生老病死,也透露出星星有多热、多远,甚至宇宙演化的讯息。那么,要如何去“听”去“看”来获得这些讯息呢?这真是说来话长,且让我们慢慢说吧。西方星座与中国星宿

人类的祖先在六千年前,夜夜仰望星空,长期观察闪烁不定的星点,发觉它们除了每天绕着天北极转一圈外,并没有其他任何变化,所有闪烁的星点仿佛老僧入定般不动,彼此间的相对位置也没有任何变化,因此古希腊人称之为“恒星”,意指恒久不动;我国古代称其为“经星”,取其常列天上之意。

仔细观察恒星,很容易发现有的亮、有的暗,而且分布也不均匀,有些星数较多、有些较少。人们为了方便记忆与辨认,很自然地将天上的星星依其聚集或分布的形状,串联在一起,称为“星座”,并附会一些故事,使星座具有神话与宗教的色彩。星座的划分与命名,依各地区的民族与文化而不同:例如希腊神话中的“猎户星座”,中国古时称为“白虎”,叙利亚则视为“巨人”。众所周知的北斗匕星,在我国汉朝的墓碑上,是天子乘坐巡视天下的座车;在希腊神话中,贝U是大熊星座的臀部与长尾,而现今西方一般称为“勺子”。 依出土的文物记载,最古老的星座如狮子星座、金牛星座等,可以追溯到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流域之古巴比伦时代,后来巴比伦、埃及、希腊等古文明又添加——些星座。源起于克里特岛的希腊文明,,大约在五千年前建立于地中海,由此产生的神话传说,是目前许多星座命名的来源。

在公元前800一前900年之间,浪游诗人荷马写下了两本史诗《伊里亚特》(Iliad)与《奥德赛》(Odyssey)。《伊里亚特》就是木马屠城记的故事;《奥德赛》则讲述盟军统帅奥德赛在木马屠城以后,历经十年流浪与惊险,回到故土的故事。许多流传至今的星座名称都出现在这两部史诗中,其中也描述了早期希腊人对宇宙的观点。

公元2世纪,埃及亚历山大港的托勒密(PtolemY)在其巨著《天文学大成》(Almagest)一书中,已记载有48个星座。文艺复兴以后,科学昌明航海发达,增添许多器具,诸如显微镜、罗盘、六分仪,以及南天的新星座,如杜鹃、天燕等星座。

古时候的星座是串联一群恒星而成的,彼此间没有划分界限,有时一颗恒星甚至分属两

个不同的星座。国际天文联合会于1930年公布决议,将全天球共分为88个星座,并明定各星座的界限。这88个星座广为各国采用。

由于太阳十分明亮,黯淡的星点在灿烂的阳光下无法看到,只能看到背向太阳之半面天空中的群星。配合地球绕太阳公转,随着不同的月份而看到不同的星座,一年轮替一次。为了方便,把各季节中适合观赏的星座称为该季的星座。

表1—2四季主要星座(并非明确区分)

在春、夏、冬三季星空中,又各定出最亮的三颗星,联成三角形,作为指标。秋季星空较少明星,因此以排列规则而显眼的秋天四边形当作指标。除了一些星座,像猎户座、北斗七星以外,要在满天星子中辨认各个星座并不容易,大多先找到这些指标,再据以辨认其他星座。例如找到夏天大三角,就容易找出相关的天琴座、天鹰座与天鹅座,也比较容易找到天箭、海豚这些较小、较不显眼的星座。

我们可以借着星图来辨认天—亡的星座与,恒星,星图种类繁多,一般人为—厂简便起见,大都使用“简易星座盘”作为辨认星座的辅助工具。对于新手,最好有人指导或使用简易星座盘,对照着辨认星座比较容易。 „般说来,冬、夏两季的星空中,明亮的星星较多,对辨认星座的初学者比较容易。经过牛郎、织女之间的银河,在夏天的夜空中,特别明显。但是由于都市的光害与空气污染,在城镇中已经很难看到银河,必须在山郊野外或高山上,才能——览银河的壮丽。

我国古代星空分野

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文字,其中已有“火”、“鸟”等星名与天干地支的记载。甲骨文属于公元前14一前13世纪殷商时期的文物。《书经》、《诗经》中也有许多有关天文的记载。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天文已有相当的规模,汉朝以后,天文的记录已经相当完备。汉朝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有《天官书》与《历书》两篇,分别记载着星象与历法,此后正史也沿用此例记载天象历算。隋朝丹元子的《步天歌》以后,星象划分大致已定,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是在中原地区所见环绕天北极及比较靠近头顶的天空星象,为紫微垣、太微垣与天市垣;紫微、太微、天市三区,各都有东、西两蕃的星,围绕成墙垣的样子,因而叫“垣”。至于沿着赤道一带的星空,则分为东南西北四区,分属四种灵兽,谓之“四象”;每一象又分为匕个宿,四象共二十八宿。

表1—4四象二十八宿

朱雀又称“朱鸟”,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凤。玄武是黑色的乌龟,通常都画成龟蛇缠绕的图像。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所言:“月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斗、牛,就是指北方玄武中的斗、牛两宿,相当于人马座的区域。斗宿由六颗星组成,排列方式与北斗七星类似,因位于南方,所以又称为“南斗六”。

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名称零散见于甲骨文、《书经》、《诗经》中,而二十八宿的名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转载于《礼记》的《曲礼篇》,也被司马迁转载于《史记·天官书》”中。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时代曾侯乙古墓中,有许多文物,其中一件铜器上的铭文标明,这铜器是楚惠王五六年(公元前 433年)赠给曾侯乙的;其中还有一个漆箱盖,周围有二十八宿的名称,两端绘有青龙、白虎的图案,显示二十八宿的形成应在战国时代以前。

周朝时,已经知道观察星象来判断季节,《尚书·尧典》记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其中鸟、火、虚、昴四星是后来二十八宿的成员。白话翻译如下: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黄昏时鸟星高挂在南方天空上,日夜等长,正是春分这一天。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黄昏时大火高挂在南方天空上,白天最长,正足夏至这一天。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黄昏时虚星高挂在南方天空上,日夜等长,正是秋分这一天。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黄昏时昴星高挂在南方天空上,白天最短,正是冬至这一天。 西方则以黄道十—二:星座来描述太阳的视路径与季节的关系,我国也有类似的观念,称做黄道十二宫,但与西方的划分不同。

太阳在群星间的运行路线称为“黄道”,我国古时也称为“中道”。占巴比伦人将太阳每年绕天一圈的路径分为12个星座: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平、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太阳每个月经过——个星座,——年经过 12个星座,循环不已。春天三、四月间太阳在白羊座,夏天六、七月间在巨蟹座,秋分起一个月在天平座,冬至起一个月则在摩羯座。

但需留意的是,太阳在某一星座时,由于阳光明亮,无法看见这个星座,可以在清晨太阳将升起前或黄昏刚落下时,观察太阳所在的星座,但天文上是以午夜观测天顶的恒星来反推180度太阳的方位。自古以来,黄道十二星座就被星相家用来占星算命,目前也很流行星相与运道的消遣,常常可以在报章杂志上看到,但是黄道十二星座在天文上的功能却被忽视与遗忘了。恒星的命名

天空中明亮的恒星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些名称来自古希腊、阿拉伯、巴比伦、中国等,而且大都附有动人的神话或传说。例如织女星,自古即在中国享有盛名,西名Vega是拉丁语,由阿拉伯文翻译而来。猎户星座中最明亮的恒星称为 Betelgeuse,意为巨人的肩膀,中名参宿四。

眼睛看得见的几千颗恒星,无法一一具有专名,而且也没有必要。一般是用希腊字母的顺序α、β、γ、δ、„„来命名星座中最亮的恒星、次亮的恒星„„例如措户座中最亮的星称为猎户座α星(或简称猎户α),第二亮的称为措户β,第三亮的称为猎户γ„„不过这种命名方式并不是绝对依照亮度的顺序,有时也迁就星座的形状依序而名之,例如北斗七星就以前后顺序来命名。希腊字母共有24个,所以星数超过24个,则以数字表之。此外,也有各种星表,每颗登录的恒星都记录其坐标、光谱等资料。星星的亮度与颜色

天上的星星,有的亮,有的暗,各有不同的亮度。公元前 150年左右,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Hipparchus)将天上眼睛能看到的星星,依亮度分为6个等级,最亮的20颗明星列为

“星星”文化内涵(二)
女儿的星星榜

女儿的星星榜

毋庸置疑的,每个人都需要有追求的目标,都需要有追求的原动力。 中国汉字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而言,没办法知道更多的汉字的意蕴,因而可以称得上是枯燥的吧,更别提让他们主动地识字,要求识字量达到一定的程度。

那一天晚上,女儿做作业时,有一个字不懂问我,我一边写一边编一个识字顺口溜,她高兴地说:“哦,原来这么简单!”孩子能接受的,容易接受的就是简单。我也高兴地说:“这样,如果你能想办法记住一个新字的话,就画上一颗小星星,满一百颗可以换一样礼物!”孩子扑闪着期待的眼睛喊着“我对她的要求太高。”但还是答应了。不管她看重的是什么,但我们是达成了协议。 接下来,是接二连三地让我欣喜的事儿——第二天,她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认字卡上写下“管”“况”,那是在他爸爸学校宣传栏上淘到的两个字;那晚回老家,记下了“罗汉果茶”,那是在伯伯喝药的包装盒上发现的;星期五回家的路上,经过草庵寺的广告牌时,她赶忙问“妈妈,妈妈,草什么寺!”

那晚又再字卡上记字,她边记边自豪地说晚上又记了几个,其中一个是“能”,可是这小妮子却把“能”写成“熊”呢!我说:“把毛剃掉才是能!”她正确地写下了“能”,然后眼睛骨碌转个不停激动地说:“妈妈,我又赚一颗星了,我记住了“熊”。当时,我们真的是沉浸在快乐当中。

是的,当你有了一定的追求目标时或许一些不是很有乐趣的事也能变得有滋有味,从女儿这简单的星星榜上,我想,我得到的是更多更美好的东西。学会热爱吧,或许会让我们自己过得更快乐,更精彩。

“星星”文化内涵(三)
初探“老虎笙”的文化内涵

初探“老虎笙”的文化内涵

李成杰

楚雄师范学院艺术系 2007级音乐专业1班 20071131139【“星星”文化内涵】

摘要:彝族的虎图腾把虎作为自己的标识,把自己的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虎图腾崇拜,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彝族,反应着彝族人的方方面面,在虎图腾崇拜中,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就是它的

内容,追忆族源和缅怀祖先,崇敬自然和精神依托就是他深刻的内涵所在。

关键词:老虎笙 民族 文化内涵 图腾

一、概述“老虎笙”

每年正月初八到十五。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境的双柏法裱乡小麦地冲的彝族山村都要举行历时八天的老虎节。首先要举行杀牲祭神的“选虎”仪式,以占卜的方式,选出八名村里身强体壮的男子,并由祭司在他们身上画上“虎”的标志,然后披上以麻布制成的虎皮。傍晚虎首大吼一声“虎啊”四只老虎从跳虎场四方跳出。虎首率众虎跳绞篾舞,村民则手持香火绕着众虎跳“回环舞”,逆流舞等舞蹈此后每日增加虎入场跳舞,直到加到八只虎时,众虎跳“耕地”“撒种”“薅草”“收割”“打谷”以及“虎亲吻”“虎交尾”“虎护蛋”和“虎搭桥”“虎盖房” [1]

正月十五那天,虎头抖动着竹竿上挑着的葫芦,向村民撒播火灰高声叫卖葫芦里消灾免难的“药” 八只老虎从四面八方鸣炮入场。全村群众尽情舞蹈直到·傍晚。天黑以后全村童男童女手持香火,手腕相并跟着虎队不断以“绞篾舞”“回环舞”“倒流舞”跳至一座称“叫魂梁子”的山头,接着由祭司带领村民跑向东方念《指路经》祭颂来消灾免难兴顺万事,祛除百病,人畜安康。祭颂完毕平分以腊猪肉作为象征祸祟的“刀头”。吃毕,陆续尽兴归村。

自1987年“老虎笙”登上舞台,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专家,学者和媒体纷纷到双柏小麦地冲考察学术调研和采访。在1994年澄江“中国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表演何谓独占鳌头,引起轰

“星星”文化内涵

http://m.zhuodaoren.com/tuijian358039/

推荐访问:晋江星星文化 星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推荐阅读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阑尾手术刀口感染 下一篇: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