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2016-09-01 制度 阅读:

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一)
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 本文认为,影响执行制度不到位的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即:制度监管不到位;责任部门不作为,缺乏严格细致的处罚机制;老好人思想作怪,思想教育工作不被重视;不坚持原则,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领导与管理者队伍素质不均衡。深刻剖析这些原因,对加强“四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执行制度;不到位;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中国梦的主要内容。中国梦激发了每一名真性情炎黄子孙热爱祖国的激情。实现祖国永远强大、民族兴盛、人民幸福安康是国人共同的目标。由此,需要步调一致、共谋发展、共尽其才、共用其智、共倾其力。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制度如何不打折扣地层层落实至关重要。

当前,改进作风、加强党风建设、严格执行、防微杜渐是兴邦之举。不可否认,工作中执行力不强、执行不到位、作风浮躁现象时有发生,“马马虎虎、差不多”思想较为普遍,原则性不强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与效率,轻视法律与制度、敬畏意识淡漠等等,这些都是中国道路前进过程中的障碍物。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制度监管不到位

随着发展需要,制度日趋完善,可为什么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呢?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农家乐里洗桑拿、矿泉水瓶里装茅台、红塔山盒里藏熊猫”现象为什么时有发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淑

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二)
制度执行不到位原因分析

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 本文认为,影响执行制度不到位的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即:制度监管不到位;责任部门不作为,缺乏严格细致的处罚机制;老好人思想作怪,思想教育工作不被重视;不坚持原则,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领导与管理者队伍素质不均衡。深刻剖析这些原因,对加强“四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执行制度;不到位;影响因素;分析

【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中国梦的主要内容。中国梦激发了每一名真性情炎黄子孙热爱祖国的激情。实现祖国永远强大、民族兴盛、人民幸福安康是国人共同的目标。由此,需要步调一致、共谋发展、共尽其才、共用其智、共倾其力。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制度如何不打折扣地层层落实至关重要。 当前,改进作风、加强党风建设、严格执行、防微杜渐是兴邦之举。不可否认,工作中执行力不强、执行不到位、作风浮躁现象时有发生,“马马虎虎、差不多”思想较为普遍,原则性不强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与效率,轻视法律与制度、敬畏意识淡漠等等,这些都是中国道路前进过程中的障碍物。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制度监管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随着发展需要,制度日趋完善,可为什么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呢?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农家乐里洗桑拿、矿泉水瓶里装茅台、红塔山盒里藏熊猫”现象为什么时有发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淑篇二: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不到位成因分析

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不到位成因分析【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农牧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加强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强化自律经营意识,防范金融经营风险,对保障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正常、合法、安全、高效地运行,将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我联社实际,结合自身岗位,现就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内控制度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我联社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的检查情况看,当前我联社在执行内控制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小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严重。基层信用社在执行内控制度中存在着偏差。广大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把制度建设和执行制度当成两回事,即制度归制度,执行归执行,导致把制度当成摆设而执行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基层信用社负责人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尤其是对信用社内控机制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内控意识淡薄,对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重要作用认识肤浅,忽视了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少数员工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信用社信誉和利益。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职工的思想不够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内控制度执行的重要性、

紧迫性和现实性,仍然存在“三分靠管理,七分靠运气”的想法,一味追求便利而疏忽整体利益,存在着侥幸心理。

(二)职工责任心、意识性不强。在平时检查工作中,发现基层信用社执行内控制度不严,体现在印、押、证分管形同虚设,重要空白凭证领用、使用、销号手续执行不严,四双制度执行不力,主任查库管理不实,贷款不按“三查”制度的有关规定随意发放,安全保卫工作措施落实流于形式,临柜微机人员离岗不将口令退至login状况下、操作口令没有按期更换等,这些问题存在着极大的经营风险事故隐患。其主要原因在于广大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忧患意识不强,职工之间时常以信任代替制度,把规定的制约制度抛在脑后,从而产生了应付检查工作的现象。根本没有考虑到失去制约的操作,往往会导致重大事故或案件的发生。如果广大职工没有管好自己的工作,就会惹祸上身,轻则负经济损失责任,重则负法律责任。

(三)法制观念淡薄,风险意识不强。由于农村信用社地处农村牧区,经常与广大农牧

民打交道,部分职工认为山高皇帝远,上面不容易下来进行检查。同时,对上级下发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加强学习,对业务经营中容易发生风险的部位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造成部分基层信用社职工法制观念淡薄,风险意识不强,有章不循,有令不行,使得内控制度的执行不严,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责任事故和案件的发生。

(四)检查监督不到位,处罚措施不得力。内控制度是否

严格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查、监督处罚力度是否到位。虽然我联社现在设立了稽核部门,并配备了专职稽核员,但还是存在稽核检查力量薄弱、功能不全、监控检查不到位等问题,与业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随着电子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与之相应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尚未建立,对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运行以及计算机数据流向过程没有有效监督;由于稽核人员业务知识不全面,致使对计算机、中间业务等方面失去有效监控;稽核工作以事后监督为主,往往是亡羊补牢,事后补救,缺少事前、事中的监督;稽核部门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督促检查不力,发现了内控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但是考虑到一些原因,进行处罚的力度不够。

二、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一)基层信用社主任疏于对内部监督和管理。部分基层负责人重经营、重业务开拓、重考核得分,而对内部管理不够重视,认为内控管理是会计的事,平常根本不到柜面检查工作,与职工谈心、沟通更是少之又少。有时即使发现小问题、小瞄头,不是举一反三、追根溯源,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就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作案时机。

(二)委派会计不能完全履行岗位职责。一是以信任代替制度,不能在事前、事中监督柜员,甚至事后也不认真逐笔审核柜员办理的业务;为图方便,相关登记簿事后补登,更有甚

者甚至连查库登记簿都弄虚作假的;二是以感情代替制度,对柜员违规操作不及时指出和纠正,而是帮助隐藏,表面上是出于好心,实际是制度执行不严格,流于形式,为伺机作案的人提供了方便;三是以习惯代替制度,受传统工作思维影响,凭感觉、经验办事,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较差,没法依法、依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四是缺乏管理能力,使得部分员工在业务操作上相互推诿,造成业务操作流程脱节,以致问题长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三)员工案防意识仍未提高。一是政治学习流于形式,员工疏于自省,忽视了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对社会上不良习气抵抗力降低;二是员工之间缺乏互相配合,“各扫门前雪”的现象严重,对本职之外事情不闻不问,出了问题互相推诿;三是案防责任感不强,对同事缺乏防范心理,同时认为银行是领导的银行,解决问题缺乏主动性。

(四)操作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部分员工对新业务的学习滞后,不注重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对新增业务掌握不透彻,对业务流程理解不深不细,专业水平低等因素也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

(五)检查责任追究一罚了之。对一些违规操作进行处罚力度不够,往往主要是以书面形式通报和罚款,并没有从源头上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教训,这样以来,既起不到举一反三作用,又使检查的效果打了折扣。

三、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主要对策

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防范金融风险工作已成为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一个重点。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了消除安全事故和隐患的发生,杜绝所造成的制度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发生,应切实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完善。

(一)以人为本,加强教育。一是加强教育,增强职工的自觉性。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会计、出纳、储蓄、信贷、结算、安全保卫、电脑业务操作等基本制度,使职工掌握各项制度的具体规定,熟悉各项操作规程。同时,要加强执行制度重要性的教育,使职工真正认识到执行基本制度是保证各项业务工作安全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从而提高职工

认真贯彻执行内控制度的自觉性。二是加强管理,增强基层信用社主任内控执行意识。一个基层负责人对内控机制的认识程度往往决定了该社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有效性,所以加强基层信用社主任的内控意识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端正他们的思想认识,解决重视建立规章制度,轻视落实规章制度的问题。三是提高认识,增强职工内控执行的责任心。纵观农村信用社出现的事故和案件,多与职工不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对工作不负责任有关。因此,作为信合员工,要严于律己,一丝不苟,对每一笔业务,都要认真细致合规合法经营办理,规范操作行为。同时,树立监督意识,严格遵守基本制度,实行监督与相互制篇三:公司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有哪些?

公司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有哪些?

一、管理者没有常抓不懈。

己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管理制度不严谨,朝令夕改。

1、用制度规范执行力的标准;

2、用制度统一员工与组织的执行力;

3、用制度建立一个执行机制;

3.1、选其首恶,杀鸡儆猴;

3.2、树立典型、强化意识;

案例: 任正非:僵化到优化再到固化。

1、在制度人性化的前提下,坚决执行;

2、切忌反复制定制度;

四、执行过于繁琐或者囿于条款。

1、官僚机制:顾客不会理解我们内部有多少程序,只关心执行结果;

2、业务流程重组;

五、缺乏将工作分解和汇总的好办法。

1、工作分解到责任人,有效防“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状态;

2、适当对工作进行总结;

六、没有人监督并且缺乏监督方法。

1、监督是执行力的灵魂;

2、有效监督方式;

2.1、管理者亲自跟踪调查;

2.2、约定执行者固定时间上报反馈;

2.3、相关联络员(助理)什么时候跟踪反馈;

【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七、培训中的浪费。

培训必须全面: 技能培训企业文化传承、激励工作热情。

八、缺乏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共有的价值观,领导人的概念和价值关就是企业的概念和价值观。

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三)
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不到位成因分析

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不到位成因分析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农牧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加强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强化自律经营意识,防范金融经营风险,对保障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正常、合法、安全、高效地运行,将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我联社实际,结合自身岗位,现就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内控制度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我联社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的检查情况看,当前我联社在执行内控制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小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严重。基层信用社在执行内控制度中存在着偏差。广大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把制度建设和执行制度当成两回事,即制度归制度,执行归执行,导致把制度当成摆设而执行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基层信用社负责人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尤其是对信用社内控机制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内控意识淡薄,对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重要作用认识肤浅,忽视了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少数员工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信用社信誉和利益。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职工的思想不够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内控制度执行的重要性、

紧迫性和现实性,仍然存在“三分靠管理,七分靠运气”的想法,一味追求便利而疏忽整体利益,存在着侥幸心理。

(二)职工责任心、意识性不强。在平时检查工作中,发现基层信用社执行内控制度不严,体现在印、押、证分管形同虚设,重要空白凭证领用、使用、销号手续执行不严,四双制度执行不力,主任查库管理不实,贷款不按“三查”制度的有关规定随意发放,安全保卫工作措施落实流于形式,临柜微机人员离岗不将口令退至login状况下、操作口令没有按期更换等,这些问题存在着极大的经营风险事故隐患。其主要原因在于广大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忧患意识不强,职工之间时常以信任代替制度,把规定的制约制度抛在脑后,从而产生了应付检查工作的现象。根本没有考虑到失去制约的操作,往往会导致重大事故或案件的发生。如果广大职工没有管好自己的工作,就会惹祸上身,轻则负经济损失责任,重则负法律责任。

(三)法制观念淡薄,风险意识不强。由于农村信用社地处农村牧区,经常与广大农牧民打交道,部分职工认为山高皇帝远,上面不容易下来进行检查。同时,对上级下发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加强学习,对业务经营中容易发生风险的部位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造成部分基层信用社职工法制观念淡薄,风险意识不强,有章不循,有令不行,使得内控制度的执行不严,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责任事故和案件的发生。

(四)检查监督不到位,处罚措施不得力。内控制度是否

严格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查、监督处罚力度是否到位。虽然我联社现在设立了稽核部门,并配备了专职稽核员,但还是存在稽核检查力量薄弱、功能不全、监控检查不到位等问题,与业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随着电子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与之相应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尚未建立,对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运行以及计算机数据流向过程没有有效监督;由于稽核人员业务知识不全面,致使对计算机、中间业务等方面失去有效监控;稽核工作以事后监督为主,往往是亡羊补牢,事后补救,缺少事前、事中的监督;稽核部门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督促检查不力,发现了内控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但是考虑到一些原因,进行处罚的力度不够。【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二、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一)基层信用社主任疏于对内部监督和管理。部分基层负责人重经营、重业务开拓、重考核得分,而对内部管理不够重视,认为内控管理是会计的事,平常根本不到柜面检查工作,与职工谈心、沟通更是少之又少。有时即使发现小问题、小瞄头,不是举一反三、追根溯源,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就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作案时机。

(二)委派会计不能完全履行岗位职责。一是以信任代替制度,不能在事前、事中监督柜员,甚至事后也不认真逐笔审核柜员办理的业务;为图方便,相关登记簿事后补登,更有甚

者甚至连查库登记簿都弄虚作假的;二是以感情代替制度,对柜员违规操作不及时指出和纠正,而是帮助隐藏,表面上是出于好心,实际是制度执行不严格,流于形式,为伺机作案的人提供了方便;三是以习惯代替制度,受传统工作思维影响,凭感觉、经验办事,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较差,没法依法、依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四是缺乏管理能力,使得部分员工在业务操作上相互推诿,造成业务操作流程脱节,以致问题长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三)员工案防意识仍未提高。一是政治学习流于形式,员工疏于自省,忽视了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对社会上不良习气抵抗力降低;二是员工之间缺乏互相配合,“各扫门前雪”的现象严重,对本职之外事情不闻不问,出了问题互相推诿;三是案防责任感不强,对同事缺乏防范心理,同时认为银行是领导的银行,解决问题缺乏主动性。

(四)操作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部分员工对新业务的学习滞后,不注重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对新增业务掌握不透彻,对业务流程理解不深不细,专业水平低等因素也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

(五)检查责任追究一罚了之。对一些违规操作进行处罚力度不够,往往主要是以书面形式通报和罚款,并没有从源头上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教训,这样以来,既起不到举一反三作用,又使检查的效果打了折扣。

三、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主要对策

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防范金融风险工作已成为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一个重点。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了消除安全事故和隐患的发生,杜绝所造成的制度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发生,应切实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完善。

(一)以人为本,加强教育。一是加强教育,增强职工的自觉性。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会计、出纳、储蓄、信贷、结算、安全保卫、电脑业务操作等基本制度,使职工掌握各项制度的具体规定,熟悉各项操作规程。同时,要加强执行制度重要性的教育,使职工真正认识到执行基本制度是保证各项业务工作安全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从而提高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内控制度的自觉性。二是加强管理,增强基层信用社主任内控执行意识。一个基层负责人对内控机制的认识程度往往决定了该社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有效性,所以加强基层信用社主任的内控意识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端正他们的思想认识,解决重视建立规章制度,轻视落实规章制度的问题。三是提高认识,增强职工内控执行的责任心。纵观农村信用社出现的事故和案件,多与职工不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对工作不负责任有关。因此,作为信合员工,要严于律己,一丝不苟,对每一笔业务,都要认真细致合规合法经营办理,规范操作行为。同时,树立监督意识,严格遵守基本制度,实行监督与相互制

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四)
关于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思考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煤炭行业标准及规程要求,各个煤矿企业都建立完善了一整套有关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可以说只要这些制度得到认真的落实,大部分事故可以杜绝和避免。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是因为制度执行力的欠缺使得工作出现了很多漏洞。归根结底都可以归因于制度落实不严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执行力。提高制度执行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更要透过问题抓根本抓关键;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既要重他律,更要重自律。在煤炭市场持续下滑的当下,一流的执行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谈谈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问题。

  1 制度缺乏执行力的原因分析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规范,其目的是对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进行约束。可见制度代表的是一定的公权力,追求的是公平正义。是什么原因造成制度执行力的不足呢。
  1.1 制度不完善、不科学
  人是制度的生产者,但是人总要受社会历史的限制,人精力、思维的有限性和一定经历、资历、学历下形成的能力有限性,会使制度设立的完善性受到限制,特别是煤矿企业,人员多,行业杂,各个二级单位都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集团出台的管理制度,如果不做认真的前期调研,就很难做到对每个企业都完全适用;另一方面,每个人对制度的考虑、看法、观点不同,由少数人制定出来的制度要约束更多的人时,很可能出现一些漏洞和问题。由此可以说,只有相对完美的制度,没有最完美的制度。制度本身的缺陷会使制度执行力大打折扣。从明显的例证就是前几年一些城市制订的禁止燃放烟花炮竹规定,因为与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不符,最后都不了了之。
  1.2 对管理人员的制约机制不力
  好的制度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关键在人,在管理人员。执行是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如果每个人对制度能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尽职尽责地去遵守,自始至终地去坚持,企业的整体制度执行力就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如果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没有形成对管理人员强有力的管理制约机制,就会造成管理人员对任务的认识不统一,行为也不尽规范,这将导致在实施中各行其是,就很难形成合力,也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果管理人员的制度执行中弄虚作假,就会导致干与不干、真干与实干、假干与虚干、干好与干坏缺乏相应的惩戒激励,由此使制度成虚设,正气得不到弘扬,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官僚之风却大行其道,那就根本谈不上执行力了。
  1.3 缺乏对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
  监督考核是制度执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制度目标的重要手段。如果制度出台后,只是“走程序”,相应的监督考核没有或脆弱、方式方法不对、流于形式、缺乏经常性等,没有建立和完善制度执行工作责任制,不明确责任主体以及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执行制度时紧时松、虎头蛇尾或“雷声大雨点小”、“执行做秀”等,将使得制度执行的质量和成效得不到真正落实。
  制度执行不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督促不够,责任追究不到位。如果制度内容只是重在提醒和警告,对思想不重视、执行不严格、甚至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从严查处。造成有的干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能瞒则瞒,能捂则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不了了之;有的因人而异,不一视同仁,搞区别对待,双重标准。对违反者的处罚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违反制度的成本太低,对与制度有关系的制度制定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的连坐责任追究更是无从谈起,制度的威信大打折扣,制度的生命力不能不受到怀疑。当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当惩不惩、该严不严,有亲有疏、有严有松时,制度已荡然无存,形同虚设。责任追究不到位是制度执行不力的重要原因。
  2 提高制度执行力措施方法
  2.1 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明确执行责任和权利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把制度制定好,是制度有执行力的重要前提。包括制度出台有没有现实性、有没有科学的依据、与相关的制度是否符合等。比如,从现实性的角度看,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符合实际、满足需要、切实管用,能解决实际问题。对制度的约束对象必需明确,标准要符合实际,能够量化的尽可能量化。对制度的时间、地点、背景和环境进行明确。制度建设要遵循“人本精神”,体现制度对人的情感、公平关怀。对一些特殊例外,要作出相应的规定。
  责、权、利是否明晰对执行力的影响较大,当制度执行的责权利不明确时,往往出现执行结果与执行人应该获得利益和应该付出的成本没有直接关联,好坏一个样,制度实际上没有执行力,三者均衡才会发挥出成效,推动制度的执行。不同层次的执行者所拥有的权力、利益,应与其相应承担的责任密切相关。如果制度执行的责任和权利不明确,最后会造成因为执行制度会得罪人,而放弃执行制度,造成制度执行力缺失。比如,煤矿的安全检查部门,如果在执行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中,责、权、利不对等,就会造成安全管理人员执行制度的热情不高,从而影响安全管理的效果。
  2.2 教育增强制度执行的原动力
  制度之要,重在执行,贵在自觉。如果领导干部执行制度的思想根基不牢固,再多再好的制度最终也是摆设。提高制度执行力,必须从源头抓起。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要求,要用企业文化教育干部,切实增强执行企业制度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强烈的责任感是执行力的前提,也是执行力的内在动力;而责任感源于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事业观。对领导干部来说,贯彻执行企业的各项制度既是政治纪律,也是组织纪律,必须从讲政治守纪律的高度来认识执行集团的制度,重视搞好党纪法规学习教育,增强制度意识,真正把制度转化为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2.3 领导干部的示范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
  领导干部的示范力具有鲜明的引领、导向作用,必须坚持从领导抓起,从领导干部严起。制度中蕴含着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领导干部应带头学习制度,切实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自觉做制度规定的“明白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领导干部应带头执行制度,在执行制度上率先垂范,行动先于群众,标准高于群众,要求严于群众,模范带动和促进制度的有效落实。执行力离不开能力素质作支撑,能力素质高低决定制度执行质量好坏。领导干部要带头提高依法决策和指导的能力,提高创造性贯彻落实的能力,提高协调化解矛盾的能力,尤其要提高解决复杂棘手问题的能力,确保各方力量协调一致贯彻落实好制度规定。良好的作风是制度执行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作风,尤其要坚持言行一致、说做合一;坚持首尾一致,不能虎头蛇尾;坚持雷厉风行,防止推诿扯皮;坚持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扎实的作风推动制度有效落实。
  2.4 增强监督力是提高执行力的重点
  没有监督,制度就成了不带“电”的高压线,更谈不上执行力。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责任、考评、问责等机制,完善保障制度执行的程序性规定和违反制度的惩戒性规定,对制度执行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把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干部立功受奖、提拔使用和单位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肆意规避等行为,坚决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责任编辑:薛俊歌]

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五)
浅议如何提升执行力解决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当前,铁路已经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如何紧密围绕确保货运组织改革期间安全平稳的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安全生产平稳有序,职工队伍持续稳定。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抓干部,在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上下功夫,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下面,结合我段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就工作不落实的原因及执行力的提升,谈谈一孔之见。

  一、抓落实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着不善抓落实、不会抓落实、不愿抓落实,抓而不实、抓而不紧、抓而不细的现象。一些干部在工作中蜻蜓点水、敷衍塞责;有的心浮气躁、华而不实;有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有的避重就轻,互相推诿,导致“好事大家都要管、难事谁也不愿管”的现象。特别是个别部门、车间纪律松散,脱岗离岗,不负责任,甚至不作为、迟作为、乱作为,已经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可以说,因为不落实、落实不到位而恶化发展环境,错失发展机遇、耽误工作进度、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增加不稳定因素的问题是我们当前亟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各项工作落实的原因分析
  从根本上讲,工作不落实、工作效果不佳就是执行力不高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原因:
  原因一:因为主观原因而不落实。主要表现为思想上不重视,责任心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强,必然导致效率低下、落实缓慢、工作质量不高。譬如,个别车间(科室)对上级、段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出于思想上不够重视、责任心不强,对检查出的问题不及时调查处理,小问题拖出了大毛病,直至复查后上级进行考核了,才去解决处理。
  原因二:因为工作作风不良而不落实。个别车间、科室工作人员态度傲慢、蛮横、喜欢摆花架子,又不深入基层和群众,该做好的工作没有做好。工作中存在好人主义,怕得罪人,怕引火烧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该管的不管,该配合的不配合,该落实的不落实。
  原因三:因为方式方法不佳而不落实。方式、方法既是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利器,也是衡量广大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我们有些干部工作方式方法总是一劳永逸,把惯用的一套老方法作为“通灵宝典”,不与时俱进,不懂得创新,因循守旧,结果适得其反。
  原因四:因为能力素质不高而不落实。细节决定成败,精准的细节来自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有些干部“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不屑过问,不感兴趣,贻误事业。个别科室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工作方法不科学,起草文稿漏洞百出,安排事务前后矛盾,返工、窝工现象严重。
  原因五:因为压力过大而不落实。当前铁路改革形势严峻,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的标准高、要求严;检修、运用、动态各系统日常工作责任重、任务多、压力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线穿”。上级对一线干部工作要求高,群众期望值也高,而个别干部思想意识不高,对当前形势不理解、对阶段性重点工作不支持、对结合部工作不配合、不尊重的有之;为迎接各种考核检查、开展各种阶段性活动,各级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是常事,导致干部身心疲乏,力不从心,工作热情低,缺乏冲劲,得过且过,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
  三、提高执行力是抓好落实的关键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我们通常所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就是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政策方针意图。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人,做好工作的前提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决策和部署,提高执行力是抓好落实的关键。
  一是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科学明确地分别落实到每个岗位,使每项工作任务、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都具体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无缝责任链条。特别是对重大工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要建立健全重点工作项目专责制,实行专人挂钩负责,全程跟踪督促协调落实情况,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限时办结,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间要求高标准完成。
  二是实行严格的监督制。督导检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只安排不督促,只布置不检查,再好的决策也会落空,要建立严格的督办机制,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工作及群众反映意见强烈的环节进行明查暗访;积极推行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法律监督,重点查处一批胆大妄为、顶风违纪的重大典型案件。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及时通报和处理。对典型的普遍性的问题要集中整治,切实做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真正体现督查的严肃性。
  三是实行严格的问责制。提高执行力,不仅要从履责入手,更靠问责落实,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有责不负、失责不纠等突出问题。问责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既要追究因失职失误而有过的干部责任,又要追究不作为、乱作为的“无为”问题,对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推行“问效、问绩、问责”模式,要大胆运用撤、免、停、调、罚等手段,采取明查暗访、公开曝光、组织处理等多种措施,严肃处理少数党员干部不执行、不落实的行为。情节较轻,损害和影响较小的,实行诫免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责令公开道歉或检讨,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情节特别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做到处理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使广大干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变压力为动力,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实行部门牵头负责制。现在,许多工作同时涉及到多个领导和多个部门,如果没有有效真诚的合作,是难以落实下去的。针对部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必须切实加强领导之间、部门之间、科室之间的合作共事是当务之急。为此,应建立部门牵头负责制、部门配合责任制、落实首问责任制等,各部门以大局观念为重,互通信息,资源共享,聚精会神抓安全,齐心协力谋发展,绝不能让工作受到影响。
  五是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要把提高执行力和干部使用紧密挂钩,真正把那些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拔出来,真正让善于推动发展、执行力强的干部提拔到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上去。对缺乏责任心、执行力不强、作风不实的干部,坚决进行调整。在重点工作、民生改善、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中心工作中,善于考察识别干部,善于发现真正英雄,把那些作风好、执行力强、善于打硬仗、胜仗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体现出“火线练兵、赛场选将”的用人导向,形成领导干部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的良好氛围。
  六是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要把工作落实情况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要把责任追究、干部使用导向、经济利益、舆论监督“四挂钩”情况纳入其中。在年度考核、日常考核中把干部的执行力作为民主测评和座谈了解的重要内容,了解掌握群众对干部执行力的满意度,把民调结果通报发布,实行奖优罚劣,并作为提拔使用依据。强化制度约束,严格民主生活制度,认真查摆党员干部在执行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根源,制定有力措施,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形成提升执行力的良好氛围和强大的工作合力。

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374980/

推荐访问:执行制度不到位的表现 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制度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对校长学校管理的评价 下一篇:形成权合同保全制度项下的撤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