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

2018-11-25 读后感 阅读:

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共10篇)

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一):

关于历史人物传记读后感,2000字,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归纳综合. 李白,字太白,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O1年)生人在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爸爸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李白从小就遭到良好的教诲.他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15岁时,学习剑术.20岁先后,在家乡的匡山念书,从友人学习纵横术.李白勤劳好学,“常横经籍书,建造不倦”.在 20岁以后,李白游历了蜀中不少胜景奇迹.蜀中雄伟壮美的山川,培育了李白开阔的肚量,豪宕的性格和对大天然的热烈地爱.由干受纵横家和儒家思想影响,李白有着很强的事业心,但愿立功立业;但他受道教和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又热烈恳切地向往着求仙学道的隐逸糊口.这种矛盾的糊口理想,在他身上最后形成两者统筹的愿望,即“功成,名遂,身退”.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骇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闻名的《峨嵋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三峡后,李白首先周游了长江中下流地域.其时正是开元盛世,国家出现一派欣欣向荣情形,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决定信念.那时的人,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凡是是走科举测验的道路.这个之外,另有一条“终南近路”,即经由过程求仙访道的隐居糊口,扩大影响,导致朝廷重视,也可能被召去仕进.李白豪宕不受束缚,又抱负很大,自恃甚高,不肯走科举道路,所以选择了一终南近路. 为此,李白在江陵拜访了闻名道士司马承祯,并写了一篇《大鹏赋》,用寓言形式记述此次接见会面.此赋经由过程“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抒写了他弘远的抱负. 李白在求仙访道的同时,很注意交友“豪雄”,即那一些能够抗暴扶弱、仗义舍身的游侠人物.李白自己就“少任侠”,“轻财好施”.他在东游吴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散金三十万,周济糊口困难的人.李白平生写了许多歌颂侠客的诗,嘉赞那一些在国家求助紧急关口,敢于舍身赴难而不居功、不贪恋爵位俸禄的豪侠.如《侠客行》嘉赞侯赢、朱亥“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喷鼻,不惭世上英.”《古风》第十首嘉赞鲁仲连“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并说“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他景慕这些历史人物,反应了他的性格、抱负和理想. ”李白在游历中,很注意图乐府民歌学习,加上阅历的增长,使他的诗歌创作一天比一天提高,写下了不少闻名的诗篇.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天开,碧水东流直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再如《望庐山高山流水二首》其二:“太阳照射喷鼻炉生紫烟,遥看高山流水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雄伟壮美的祖国山川景色,经过诗人自出机杼一番吟咏,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李白在学习乐府民歌时,创作了不少乐府诗.《长干行》第一首开首六句是:“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游戏).郎骑竹马来,绕床搞青梅.姘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厥后“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便成了比方小儿女相亲相爱的闻名成语. 开元十六年头春,李白降临湖北安陆.在这搭,他和曾在唐高宗时做过相国的许围师的孙女成婚,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糊口.他曾隐居安陆境内的寿山和白兆山桃花岩,后又与道士元丹丘一道儿隐居中岳嵩山. 开元二十四年,他去山东,又和孔巢父、韩准等人隐居祖徐山的竹溪,时人号为“竹溪六逸”.他写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表白自己此时的隐居是“养贤”而非遁世,是在等候机会.文章说,“奋其智能,愿为辅粥,使衰区大定,海县清一.”可见隐而不忘政事. 开元二十二年,李白在襄阳,“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韩荆州即韩朝宗,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判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李白《与韩荆州书》是他初见韩时的一封自荐书.文章开首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消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嘉赞韩朝宗谦和下士,识拔人才.接着自我介绍,先容自己的经历、才气和情操.文章表现了李白“虽长不满意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自负,和他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文章写得气焰豪壮,广为传诵. 在此期间,李白结识了比他大12岁的孟浩然.孟浩然以善写山水农家诗闻名,二人一见如故.当她们分手时,李白写了闻名的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空流.” 开元二十四年,李白移家东鲁任城(今山东济宁),自己则接续来往各地,寻觅政治出路.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他又举家南下,住到安徽南陵去了.不长,李白被朝廷征召去长安,临行时写的《南陵别儿童人京》一诗,表达了他迟疑满志和狂喜的表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在长安,李白结识了任皇太子宾客的老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对李白的《蜀道难》十分击赏,“读未竟,称叹者数四”,认为此诗只有仙人才写得出来,故而称李白为“滴仙人”.《蜀道难》描绘了由秦人蜀途中的山川,一开首就以“噫呈*,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彼苍!”这种充满磋叹的情调很快抓住了读者,中间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揉欲度愁攀援”等,勉力形容人蜀途中山川的高伤害峻,再衬以“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的凄厉气氛,和诗人的反复嗟叹,把蜀道的高危艰险渲染得十分凸起而激荡人心. 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进一步推荐,李白终于遭到玄宗皇帝的亲自接见,并以翰林供奉的身份被安设在翰林院.翰林供奉的首重要的职位务和责任是为皇帝草拟文浩诏令什么的文件.同时也迎合皇帝的兴趣,随时写些应景诗文.李白曾利用与玄宗靠近的机会,向玄宗详细说明过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和主意.遗憾的是,这时候的玄宗,已不是多年以前那个励精图治,能够任用贤才的开明君主,而是已经酿成贪图享乐,不问政事的人了.他把“朝事付之相国,边事付之请将”.深居官中,沉溺歌舞和女色.玄宗曾一度受重李白,目的是要他写诗作词,供自己享乐.当玄宗感觉李白好言政事,不餍足于当驯服的御用文人时,就疏远了他. 从李白方面来讲,玄宗之所以疏远他,与他那傲岸性格有关.杜甫在《饮中八位神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皇帝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这种无视封建秩序的违叛精神,显然是***者所不喜欢的.相传,玄宗在便殿召见李自时,李白曾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是最有势力的1个大宦官,为解“脱靴”之恨,他教唆杨贵妃说,李白《清平调》词中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哀怜飞燕倚新妆”二句,“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使杨贵妃由此深恨李自.她们都是玄宗最宠的人,在玄宗眼前进谗言,天然会影响玄宗对李白的看法,何况对他进行中伤的,另有驸马张*等人. 权臣贵成的谗毁,玄宗的疏远,使李白很苦闷,拍发“行路难”的感叹. 天宝三载春,李白懂得自己留在长安已不能再有所作为,于是上疏,“恳求归山”.玄宗没有挽留他,而是“赐金放还”. 李白在长安实际上只有一年半时间.这期间,他自己看瞅见朝政的黑暗***,以一腔忧愤写下了许多揭露和批判现实的诗篇,如《古风》第十五首,谴责***阶级“珠玉买歌笑,荆布养贤才”. 天宝三载,李白在东都洛阳熟悉了比他小11岁的诗人杜甫.杜甫“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其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与李白意气相投.她们如兄如弟,“醉眠秋共被,联袂日同业”. 和杜甫分别后,李白又在周游中度过了1O年.这时候,他因太太许氏早已去世,又在广州梁国(在今河南开封)与相门之女宗氏成婚,并长住于此,所以他说:“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国”.以梁园为中心,李白往南到过越中,往北去过幽州,有不少地方,如金陵等地,则是旧地重游.他的周游,一是求仙访道,一是赏识大天然的美.他说:“五岳寻仙不告别远,平生大好人著名大山游.”这个之外也是寻求报国的机会.他在《梁园吟》中说:“东山高卧时走来,欲济苍生应未晚.” 这个期间,朝政越发黑暗,把持朝政大权的相国李林甫,大兴冤狱,冲击毒害正直贤达的官员.眼见国事日非,李白内心的痛苦也与日俱增.但他决不向权贵下跪,在闻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他写道:“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的高尚人格.他还写了许多揭露和鞭笞黑暗现实的诗篇.《阔别别》对玄宗宠信李林甫等奸臣,大权旁落,提出警告:“君掉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寒流行》批判了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而挑起的对奚、辽族等少量民族的***. 在持久的周游中,李白和劳动人民有较多接触,写了一些反应她们的诗篇.《宿五松山下苟媪家》对“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深表同情.《秋浦歌》第14首歌颂冶炼工人:“炉火照六合,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对泼醅老头也充满感情,{哭宣城善酿纪叟》写道:“纪英鬼域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是李白这个期间诗歌创作的1个首要方面,也取患了新的成就.例如对黄河的描述,就有不少著名的句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空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涌流到海不复回.”《独坐敬亭山》一首;“众鸟高飞尽,孤云独会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则把山写活了.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发作.其时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胡人安禄山,率所率领的部队兵15万,认范阳(今北京大兴)出发.进击华夏.仅30多天,洛阳就陷于乱军之手.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自号大燕皇帝.六月,京都屏障憧关掉守.玄宗仓黄西选,于是京都长安也为乱军所据. 安史之乱初,梁园沦陷,李白携带太太到江南遁迹.他写了许多诗篇,表达他对乱军的痛恨,对国家和人人民生活物资的运输气的担心.《古风》第十九首中写道:“俯视洛阳川,模糊不清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虎豹尽冠缨.”诗人这时候巴望报国杀敌,《赠张相镐》诗云:“抚剑夜吟啸,大志日千里.誓欲斩鲸*,澄清洛阳水.” 天宝十五载,玄宗西逃成都,皇太子李亨于七月在灵武即帝位,是为肃宗,改年号为至德.永王李*奉玄宗之命,以抗敌为号召,在江陵起兵.次年正月,永王经过寻阳,懂得李白在庐山隐居,派谋士韦子春三次上山礼聘李白到场他的幕府政权.李白的《永王东巡歌》第二首写道:“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他以东晋名臣谢安自比,表示要辅佐永王,平定兵变.但没想到,永王与肃宗发生矛盾,不长,永王即被肃宗的部队所消灭.李白被捕关进监狱,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他这时候的表情是很綦重繁重的,“夜郎万里道,西上令服老.”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二月,在经历15个月的流放,行至巫山时,碰到朝廷大赦,李白才重新获得***.他随后雇船东归,名作《早发白帝城》写道:“朝辞白帝彩霞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诗笔调开阔爽朗轻快,反应了李白遇赦得到释放的欢畅情绪.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李白从江夏到豫章(今江西南昌)与太太重聚.李白在平生的最后几年中,穷愁潦倒,糊口十分苦楚.但他对时局的变化照旧始终关心的.上元二年,当东南地域又告吃紧,朝廷派李光弼出镇临淮(今安徽泅县)时,61岁高龄的李白,仍不肯抛却这最后的报国机会,打算赶往临淮,到场李光弼的部队.惋惜走到半路就病倒了,未能如愿.第二年,李白在安徽当涂与世长辞. 李白平生政治上不惑,在贫病中死去,但他以杰出的诗歌创作,为自己树起了一座丰碑.他继承了屈原和庄子开拓的浪漫主义传统,阻挡齐梁柔靡诗风,在诗歌改进方面取患了凸起成就.他的诗留传下来的近千首,各体皆备,都有脍炙人口的名篇,尤以七言歌行和5、七言绝句成就最大.其诗景象形象宏大,笔调雄健浑厚,感情豪迈,境界开阔,清新天然,后味无穷.李白和伟大的写实主义诗人杜甫,把神州诗歌艺术推向顶峰,给后世留下了名贵的遗产.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二):

《屈原列传》中的文言现象

通假字 ①人穷则反本 (“反”通“返”) ②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见”通“现”) 词类活用 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上、下、中”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 ②其后楚日以削 (“日”是名词作状语,表时间:一天天地.) ③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出别人的错误,诋毁) ④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名词意动,“以……为祖先”即“效法”.) 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 ⑥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名词作动词,“出于淤泥”) ⑦明道德之广崇 (“明”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⑧正道直行 (“正”“直”,形容词使动,“使……正”、“使……直”) 一词多义 【属】 ①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 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一个接一个) 【伐】 ①平伐其功 (夸耀) ②大兴师伐秦 (讨伐、攻打) 【微】 ①其文约,其辞微 (含蓄)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文言句式 (1)被动句 ①方正之不容也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③屈平既绌 ④兵挫地削,亡其六郡,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判断句 ①天者,人之始也 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古今异义 ①人穷则反本 (“穷”:古义,处境困难;今义,贫穷) ②大兴师伐秦 (“师”: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③颜色憔悴 (“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

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三):

史记【屈原列传】主要内容.
不要原文不要翻译.概括屈原列传的主要内容和道理.

本文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其中又删去了屈原《怀沙》赋全文.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
屈原列传图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战国中后期,当时七国争雄,其中最强盛的是秦、楚二国.屈原曾在楚国内政、外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后,虽然遭谗去职,流放江湖,但仍然关心朝政,热爱祖国.最后,毅然自沉汨罗,以殉自己的理想.本文以强烈的感情歌颂了屈原卓越超群的才华和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虽然事迹简略,但文笔沉郁顿挫,咏叹反复,夹叙夹议,是一篇有特色的评传式散文.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四):

屈原的故事读后感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爱国主义诗人及政治家,我很敬佩他.
  屈原十岁就成了小神童.有段时间,他的家乡经常遭受秦兵的骚扰,他组织队伍,把他们打的落荒而逃.后来,屈原得到了楚怀王赏识,做了高官.为了祖国的将来,他改制法,与他国联盟,终于,楚国强盛了.
  但是,屈原遭小人诬陷,流放偏远地区.他十分悲愤,痛惜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于是,他写下了《离骚》,《九章》等作品.
  公元前278年,秦国消灭了楚国,屈原悲痛万分,写下《怀江》后投江自尽.
  我为屈原感到惋惜,虽然胸怀大志,但是机遇甚少.他爱国忧民,但老天弄人,有了用武之地,却又似梦一场.英雄无用武之地,就像金子被永远埋在地下,再无发光之时.
  我敬佩他那颗爱国之心.忧国忧民,爱国爱民.为了国家能富强,他呕心沥血;为了人民能幸福生活,他绞尽脑汁.
  他的文采也令人惊叹,以诗抒情,以诗来表达自己坚持正义,遭受打击,信念绝不动摇的坚定决心.
  而我们呢?现在的人,哪个不是好吃懒做?哪个能完全做到不爱钱爱利?学生们也一样,胸无大志.怪不得有人曾说过:现在的我们没有进化,反而退化了.
  我们要有恒心,有毅力,有爱心,有激情,有梦想.这样,我们人类文明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让我们竭尽全力的去努力,去创造那个顶峰吧!

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五):

帮忙找一篇2000字的好书读后感?

  下面这两个都不错:
  千年一叹,一叹千年
  历史,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一千年走一回,却有阵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
  当曾经的辉煌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
  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小、陈旧和人民的闲散.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而埃及却不同,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而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湮灭了.
  文明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孩子总是让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学儿童,他们连字也不认识,可他们的祖先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快乐生活,却硬生生地被与政治联系了起来,学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国,反对禁运”之类的口号.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离开了,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
  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恒河边,却让我领略了前所未有的震惊.无数黑压压的人全都泡在恒河里,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病痛治愈,还有长时间拥塞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在恒河边,所能看到的是,人的肮脏,人的丑陋,人的死亡,就这样夸张的裸露,都可以毫无节制地释放给他人,释放给自然.恶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露,恒河彼岸上方,隐隐约约的红日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
  《千年一叹》让我的思绪跟随着它横贯了几乎整个亚欧大陆,跨越了几千年的时光.听着李白的歌,寻着屈原的梦,探寻着中东古文明的辉煌,抚慰着西亚顾问名的伤痛,感受着南亚历史的喜怒哀乐.
  “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它引导着我们踏进那个往昔的时空,去品位和享受其中的快乐,而同时也承受着这些辉煌文明不同程度的衰落的震撼.思索着我们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而生生不息的缘由,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做减法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正是这个本质,使它节省了很多靡费,保存了生命.这个以世界屋脊作门槛,以千年冰雪作门楣的泱泱大国,正以磅礴的气势矗立着,展示着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和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它深邃古老却又充满活力,在新的时代的浪潮中,它正以中华雄狮的英姿,震惊着全世界.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好多课外书,不过我最喜欢的要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了.书上有两个可爱的主人公,一个是被小精灵变成了小精灵的尼尔斯,一个是莫顿,是一只会飞的鹅,莫顿带着尼尔斯跟着大雁飞.没想到家鹅竟神奇地飞上天和大雁们一起旅行.于是尼尔斯开始了漫长而又危险的骑鹅旅行.一路上,他们破坏了狐狸斯密莱的许多诡计,从强盗山逃出来,尼尔斯差点被国王铜像踩扁,幸亏木偶帮助了他,还有打败了灰田鼠兵团,救了小松鼠……他们经历了很多事情,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到了拉伯兰.
  后来,尼尔斯知道了变回人的方法,那就是只有别的生物愿意变成拇指大就可以了,过了夏季,他们往回飞,飞到家里的时候,一只小鹅愿意变小,尼尔斯就变大了,回到爸爸妈妈身边.
  尼尔斯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勇敢、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帮助别人是最快乐的,我也要做这样的孩子.
  如果有可能,我多么想和善良、活泼、勇敢、调皮的尼尔斯一起到茂密的大森林里去旅行,去那里看看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参天大树,听听小鸟那清脆悦耳的歌声.我要带好多好多种子,让可爱的小鸟们帮我一起去播撒,让整个森林变成树的海洋,花的世界.我要给小动物们带去猎人报警器,只要猎人一来,森林里就会发出警报,小动物们就赶快躲起来,让猎人什么也抓不到.我还想和森林里的动物谈谈心、聊聊天、讲讲故事、说说笑话,让所有的动物每天都开开心心地在自己绿色的家园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不够,告诉我再找 .

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六):

屈原读后感

[屈原读后感]
\x09\x09\x09屈原
读后感
-----愤怒与惋惜
读完屈原我心中更多的是愤怒与惋惜,屈原读后感.愤怒的是那些在楚国占有庞大权力,但为了个人暂时的利益而私通秦国,背地里说屈原坏话的佞臣小人.惋惜的是屈原这个政治人才一生的政治道路都被“亲小人,远贤臣”的楚怀王这样白白的断送了.
屈原出生在当时楚王朝一个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贵族家庭,他出生的日子更是被古代人称为几百年也难得出现的良辰吉日.因此,屈原的父亲从小就对屈原寄以很大的希望.因为出生在一个有这显赫地位的家庭,他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屈原十岁那年,父亲伯庸战死疆场,母亲也因此改嫁.从此以后,屈原便于姐姐女嬃相依为命,在屈原父亲生前为他聘请的一个老师的教育下,二十岁那年,屈原便告别亲人和老师因在家乡抗击秦兵的卓越表现被太子熊櫆招入兰台宫,任文学待读,读后感《屈原读后感》.他在这个荟萃人才之所,以自己辅佐皇上统一天下的气魄终于折服了太子,成为日后楚怀王的重要辅佐大臣.
在屈原任左徒之职的时候,他进行了改革与变法.但会对贪官造成打击,那些贪污大臣便背地里说屈原坏话.使屈原降职为三闾大夫.一次,秦国国相对楚怀王实施了政治欺骗,事候屈原直言批评怀王,怀王不应轻信了小人的谗言仅不听还将屈原流放到了汉北.在汉北有一条河,河对岸就是韩国了.一天屈原从茅屋里走出来,只见一个人用斗笠遮住脸,从河那头乘小舟过来了.那人恭敬的对屈原说道;尊敬的三闾大夫,您既然在出国毫无用武之地,那您就到我们韩国来吧,这可是我们韩国国君诚挚的邀请.说完,指着身后的一辆马车,“上车吧!”屈原听了,摆摆手;楚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可不能做像‘苏秦、张仪’那样的叛国贼.”那人听了说:“我也是楚国人,你看我现在多好啊!天天要吃又吃,要喝有喝,衣食无忧,何必要留在一个对自己毫无意义的地方呢?”屈原听完,直言拒绝.韩国使者只好摇头回去了.韩国邀请屈原失败后,其他五国连秦国这个楚国最大的敌人都以高官俸禄去请屈原,屈原都无动于衷.
后来,楚王因不中用屈原而导致势力越来越小使秦国仗势请楚王去秦国武关会盟.屈原听说了,不顾王法规定,擅自连夜赶回都城跪着劝楚王不要去上了圈套.楚王仍然不听屈原劝告去武关会盟.结果应此命丧秦国.此后,顷襄王继位,更加重用贪官污吏.还将屈原放逐到了沅湘.不久,由于顷襄王任意重用贪官,楚国国都被秦军攻下了.屈原听到了这个消息,悲痛万分,在一个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的清晨投江自杀了.屈原就这样结束了他那悲剧的一生.
谢文越\x09\x09\x09\x09\x09\x09\x09
\x09\x09  〔屈原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

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七):

屈原列传的高中文章,是哪几段啊?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平既绌…楚大困.明年…不及.其后诸侯共击楚…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我是用手机只能码120字故不能全写,大致已按段落分句

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八):

读了(屈原列传),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屈原受上官大夫谗言的原因有哪些?

才华横溢

耿直方正

真心为国

不肯和他们同流合污而遭遇妒忌,遭受谗言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

希望能够帮助你 朋友

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九):

★问《屈原列传》中几个字的意思★
1、蝉蜕于浊秽 的“于”
2、楚人既咎子兰 和 屈平既嫉之 的“既”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的“存”
4、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的“为”
5、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的“足”
6、宁赴常流 的“常”
7、以身之察察 的“以”
8、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 的“之”
9、其后楚日以削 的“以”和“削”
小魅在此感激不尽!
还有,请问:
第2句翻译的时候也翻译成“已经”吗?好象不太通顺.搞不清楚.
第3句可译为“保全”吗
第6句“长流”怎么翻译?
第8句完整的怎么翻译?
3楼:“三寸之舌”和“百万之师”的“之”我觉得像是“的”啊
555.该听谁的呢.【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

1.从
2.已经,楚国人已经责备了子兰,屈平也责备他
3.关怀,想念,不行那时皇帝已被拘留,不可能保全
4.是,表判断
5.值得
6.通“长”,宽大绵长的河流
7.用
8.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宋玉、唐勒、景差这类人
9.以:因此 削:削弱

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十):

屈原列传复习学案答案
一、 文学常识
屈原,名 ,字 ,时期我国伟大的 主义诗人,代表作为抒情长诗《 》.主要作品有《 》、《 》、《 》、《 》等.汉代把它们合编成《楚辞》.
二、 字音练习: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属( )草稿 惨怛( )帝喾( )靡不毕见( )濯( )淖( )蝉蜕( ) 滋垢( )浊秽( ) 皭( )然泥( )而不滓( )
既绌( ) 商于( ) 既咎( )眷( )顾 被( )发 渔父( )憔( )悴( ) 哺( )育 啜( )泣 罹( )难( )
三、 通假字:解释句中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6、屈平既绌
7、齐与楚从亲 8、亡走赵,赵不内
9、被发行吟泽畔 10厚币委质事楚
四、解释划线的词的古今义:
1、明年:
2、颜色:
3、形容:
4、从容辞令:
5、设诡辩于怀王:
6、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五、解释加点的词:
1、娴于辞令 2、争宠而心害其能 3、屈平属草稿
4、平伐其功 5、王怒而疏屈平 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7、可谓穷矣 8、其文约 其辞微 9、惠王患之 10、大兴师伐秦 11、臣请往如楚 12、奈何绝秦欢 13、屈平既嫉之 14、人君无愚、智 15、王怒而迁之 16、楚有宋玉、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六、 解释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1、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2、出:出则接遇宾客
3、谗:因谗之曰 4、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方正之不容也
6、明:明道德之广崇 7、蝉:蝉蜕于浊秽
8、怒:楚使怒去 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11、日:其后楚日以削
七、 判断文言句式: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楚诚能绝齐.
5、秦,虎狼之国,不可信.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9、数十年,竟为秦所灭.10、此不知人之祸也.
11、“离骚”者,犹离忧也 1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3、求人可使报秦者 14、是以见放
八、 一词多义:
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
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2、志: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③其志洁,其行廉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直: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志,以事其君
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④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
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 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 ④《谏太宗十思疏》
⑤王怒而疏屈原 ⑥、梅以疏为美
⑦、其于计之疏也 ⑧、十三经注疏
5、害 A、争宠而心害其能 B、为陶谦所害
C、除国之大害 D、不能害人
6、许 A、而赵不许,曲在赵 B、时人莫之许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D、塞上长城空自许
7、属 A、亡国破家相随属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司命之所属 D、屈平属草稿未定
E、有宁越徐尚……之属
7、离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约从离衡
C、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D、多情自古伤离别
8、迁 A、王怒而迁之 B、再迁为太史令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9、闻 A、博闻强识 B、闻道有先后 C、闻寡人之耳
10、与 A、与之斗卮酒 B、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C、何哉?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D、蹇叔之子与师

屈原简介 (约前304-前278年)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列传读后感2000字

http://m.zhuodaoren.com/yuwen950219/

推荐访问: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 屈原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居里夫人传读后感700 下一篇:男生贾里女生贾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