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英译本

2017-01-24 推荐阅读 阅读:

论语英译本【一】:《论语》辜鸿铭英译本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语》辜鸿铭英译本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摘要] 出版于1898年的辜鸿铭《论语》译本是第一个中国人英译《论语》的译本,在欧美社会造成积极影响,但其归化的翻译策略遭到了众多学者的批判。生态翻译学开创了国内外翻译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翻译即适应/选择”为基础,探讨辜氏译本中体现的译者中心地位,以及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在21世纪典籍复译盛行的大背景下,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论语》英译,不仅为《论语》英译研究找到了新的视角,也将打开典籍英译的新思路。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译者的适应与选择;辜鸿铭《论语》译本

一、生态翻译学简介

胡庚申教授在全球生态文化思潮背景下提出 “译学研究的‘生态转向’”,由此催生了“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是一种跨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与时代社会和学术发展的方向是符合的;同时,它也是从新的视角对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延伸,反映了译学理论研究由单一学科视阈转向跨学科整合一体的发展趋势(胡庚申,2008)。生态翻译学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胡庚申,2011),其核心理念是“翻译适应选择论”。该理论于2004年提出,以其“别开生面的理论建构”(李亚舒,黄忠廉,2005)突出

论语英译本【二】:从译者主体性看《论语》三种英译本

从译者主体性看《论语》三种英译本

2011级英师2班 邹煜慧 20114033054

摘要: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一直生生不息,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沉淀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观、行为处事习惯,也更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深层次精神支柱。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他的言论思想由此更是被作为儒家思想的精华记载编入了《论语》一书。自十九、二十世纪中国打开国门之后,《论语》便受到了中外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的普遍关注,这对外国人认识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弘扬传统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中外学者已翻译的《论语》书籍已多达几十个版本,本文选取理雅各、威利、刘殿爵三种《论语》英译本作为比较研究对象, 由译者主体性视角出发,从译者不同的宗教信仰、各方面阅历、生活的社会背景、教育背景、翻译风格等多方面解读三个译本。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理雅各、威利、刘殿爵三种《论语》英译本,比较研究

1.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在二元对立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下,传统的翻译理论通常是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把原作者和原著奉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崇拜对象,而译者翻译的主观能动性却被一直无情的扼杀,就连目标语读者也成为原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的被动接受者。语言在这时只是被当做了一种纯粹的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原作者思想的工具,在翻译上都只是刻板的追求了语言表达的确定性、唯一性和精确性。而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方面的“文化转向”,形成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埃文—左哈尔的多元系统论,多元系统论不同于传统的二元论,翻译研究的译入语文化取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由此凸显了翻译主体的研究。翻译的主体包括原作者、译者、读者甚或接受环境都被认为是翻译的主体,这和不断涌现的哲学与文艺思潮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其其中译者主体性在其中无疑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因为它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而其他的因素的主体性都只是体现在整个翻译中的特定环节。因此在二元论转向多元论,翻译主体被推上研究舞台的同时,译者的主体性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译者主体性,“具体地说,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王玉樑,1995:12)由此我们可

以看出,译者的主体性充分强调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为主体服务的译者中心性,但是这种主观能动性和中心性又并不是无限制的,它虽然强调了译者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它的创造性能动性最初都是基于客体特质的,它必须作用于客体,这也就同时决定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需受到客体的一定制约,具有一定的受动性。经过以上分析总结译者的主体性就是说,译者在尊重原著客体的前提条件下,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一定的发挥再创造,这其中译者本身所接受教育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等主观或者客观环境因素都会成为影响译者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

2.译者主体性在三个译本中的体现

2.1译者的主体性对译文的翻译风格的影响

首先理雅各从小在教区学校上学,直到大学他都一直对哲学和宗教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于1837年去伦敦海伯里神学院攻读神学,正是在此期间他萌发来华传教的志愿。在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之后,作为那时英华书院院长的他马上建议将英华书院及其中文印刷所迁至香港,开始了对华的传教活动。 “传教士翻译《论语》的策略是对儒学作“神学化”诠释,用基督教神学附会儒学。”[2]理雅各最初的传教士身份也使得他的译本在翻译和译注的过程中,时常将孔子儒学思想拉近归入基督信仰,使得他的译本呈现了浓厚的基督教色彩。比如,对于《论语》中“天”的翻译,理雅各一般翻译为基督教的“God”上帝一词。把《论语》中的“孝”字都译为Filial Piety,添加了强烈的宗教意味。除了翻译过程添加了明显的基督教色彩,在给翻译作品加译注评论的过程里,更是带入了强烈的基督信仰。在对“仁者不忧”进行评价时,他说这种“仁”只有虔诚地相信上帝才能实现。[3]在评注“克己复礼为仁”一章时,他强调, “克己”是克制和抛弃自己的私欲,亦即人性中道德堕落的成分――这就构成了基督教义中“原罪”的基础。[4]

威利被称为20世纪罕见的具有文学天才的汉学家,在剑桥学习的三年,受两位导师的影响,使他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去了大英博物馆东方部工作,期间,他读了大量的馆藏汉学书籍和资料,并痴迷上了其中的中国诗歌,而他对汉语经典的翻译也始于对中国诗歌的翻译。因此他的《论语》译本带有了一种中文诗歌的韵味。例如:比如,翻译“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威译为“The Master said, 'He who learns but does not think, is lost.' He who thinks but does not learn is in great danger.”译文采用了修辞手法来使语法文意补充得当,文章通顺,道理明确,而且做到了神形兼备,使读者有如读到诗般的文字。再如,当翻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的时候,威译为“The Master said, To prefer it is better than only to know it. To delight in it is better than merely to prefer it.” 威利在这里也运用

了层层递进的修辞科去,文字读起来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

刘殿爵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父亲刘景堂被誉为岭南首屈一指的词人,母亲范菱碧,也是一位能诗善画的才女。1938年,刘殿爵获得香港政府奖学金考入香港大学中文系, 而后又于1946年,获得香港政府文化协会设立的胜利奖学金,远赴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修习西方哲学。1949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50年,刘殿爵获聘为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在远东部任教中国哲学。1965年,获教授职位。1970年,晋升为伦敦大学中文讲座教授,成为英国历来首位出任中文讲座教授的华人。由于早年刘殿爵在国内就读中文系而后又去国外研习西方文化多年,并兼有在西方讲学的实践经验,使得他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认识的更加充分,也更能体会文化间的差。例如在刘殿爵的《论语》译本中经常可以看见“and” "but" "however"等关联词,这是将汉语的模糊,逻辑淡出的语言特点,转化、实现了英语语言强调的逻辑关联紧密特性。比如: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 异乎三子者之撰。’刘殿爵译为“After a few dying notes came the final chord, and then he stood up from his lute. „ I differ from the other three in my choice.‟”其中对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这句话,刘殿爵的译本便有“After”“and then”这样的关联词,体现了清晰的逻辑层次。所以刘殿爵的《论语》译本是根据其跨文化交流和文化合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将,不仅将原著的文化原貌呈现了出来,还侧重关注了英语语言注重逻辑关联的特点。

2.2译者主体性对译文翻译策略选取的影响

晚清著名学者王韬曾称赞理雅各“注全力于十三经,贯穿考覆,讨流溯源,别具见解,不随凡俗。其言经也,不主一家,不专一说,博采旁涉,务极其通,大抵取材于孔郑,而折中于程朱,于汉宋之学,两无偏袒。”[5]这句话反应了理雅各对待翻译工作,有着很严谨的治学态度。在翻译的过程中,翻阅研读了广泛的儒学经典作为基础,在了解了儒家精神的整体面貌体会核心内涵之后,还广泛搜索历年历代的评论,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进行翻译,理雅各的翻译是可以较为准确深刻的反应儒家思想内涵的。例如: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句,理雅各的译本为:The Master said, '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这一句话的翻译中,理雅各很自然的把“君子一词”解释为有道之人。而在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一句中,理雅各把君子一词解释为scholar学习者的意思,“The Master said, 'If the scholar be not grave, he will not call forth any veneration, and his learning will not be论语英译本。

solid.”而不再是a man of complete virtue.足以说明,理雅各的翻译是很贴切很忠实原文内容思想表达的。理雅各曾说:“我想我整个的《中国经典》翻译和注解工作做一完整评估。可能一百个读者当中,九十九个会对长长的评论性的注释丝毫也不在意;但是,第一百个读者将产生出来,他会发现这所谓长长的注释其实一点也不长。就只为这第一百个读者,我也应该将这些注释写出来。”这句话反应了理雅各严谨的治学态度,也决定了他充分尊重满足原文语言意思表达的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策略。

威利的译本在翻译《论语》中的关键术语时,虽然也如理雅各一样多采用直译,但是由于对于儒学文化没有深入的理解,出现了因文化误读而造成的“死译”现象。比如对于“道”的翻译,在《论语》中意义甚大,但是威利全部釆用“Way”来表达。还有对于《论语》中出现较多的“君子” 一词的翻译,威力全篇都采用了 “Gentleman”形式,丝毫不加区分。

刘殿爵的《论语》译本也多采用直译的手法,但是在语序排列上,刘殿爵也考虑了文化差异的因素有适当的调整。以刘殿爵《论语》译本最后一章的翻译为例:“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被译为了“a man has no way of becoming a gentleman unless he understands Destiny;he has no way of taking his stand unless he understands the rites;he has no way of judging men unless he understands words”原文是三个相互并列的句子,译文也保留原文风格,译成了三个独立并列句,但是原文是先说条件后说结果,如知命才是君子,可是译文调整了语序,先说结果后说条件成因。

2.3译者主体性对译者翻译目的的影响

译者的身份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的不同都导致了译者进行翻译的目的各不同。

理雅各的首要身份是大英帝国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当时又是处于鸦片战争时期,英法等国作为殖民列强国家,渴望通过各种方式打开中国的大门,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渗透,达到最终的完全统治。因此理雅各主要的任务就是向中国人传播基督教,让其信仰基督教,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沿中着国人,理雅各转而开始借助中国经典《论语》来进行其基督教的传播。理雅各对于《论语》的翻译目的,是基于向中国大众传播基督教,同时将《论语》介绍给来华的传教士,并将中凼的思想文化传达给传教。

威利对汉语的学习,多关注于诗歌方面,而对于整个中国思想文化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所以威利的翻译有很好的语言形式较好的节奏和韵律,但是在思想内容的表达上却有较多错误不切合之处。他将孔子译成是一位会说英语的绅士,以此来拉近读者和译著的距离,体现了三美的原则,带给读者诗歌一般的《论语》。

刘殿爵以研究和传播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为出发点, 刘殿爵生活在当代,处于新中国成

论语英译本。

立,国际地位逐步上升到时期,国际上对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热情高涨,人们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了解只局限于典籍的翻译,然而已有的译本,由于受时代局限,具有明显的基督教色彩,或者使其西方化,使中国文化失去了本来的色彩,不能使中国典籍展现其原有的思想性和哲学性。伴随着这样的时代特征,那些既精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乂精通西方语言的哲学家开始了对中国典籍的重新外译。刘殿爵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开始搜集大量原始资料,对原文进行大量的考据,试图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哲学思想传达给世人,所以刘殿爵译文的目的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质,又考虑文化差异,按照英语语言特点进行一定创造,将中华文化传播去国外。

3.总结

译者的主体性会影响译文相对古籍原著的忠实度,译文语句风格,译文翻译目标侧重阐释的角度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不能忽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但是同时译者的主体性不是无限制的我们不能将它无限的放大。总的来说译者和译文之间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译者要在理解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多方面考证挖掘资料然后再适度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论语英译本。

[1]王玉樑.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5(12)

[2]杨平. 评西方传教士《论语》翻译的基督教化倾向[J].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8, (9).

[3][4] James Legge. The Chinese Classics, Vo.l I. Hong Kong: At the Author‟s, 1861, p. 89、114.

[5]王韬. 弢园文新编[M]. 上海市:中西书局 , 2012,P106.

论语英译本【三】:《论语》全文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论语》,圣人之学,载道之学,君子治天下之学也。

目录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六篇 第七篇 第八篇 第九篇 第十篇
第十一篇 第十二篇 第十三篇 第十四篇 第十五篇
第十六篇 第十七篇 第十八篇 第十九篇 第二十篇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谛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徼如也,绎如也。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英译本。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

论语英译本

http://m.zhuodaoren.com/tuijian618047/

推荐访问:

推荐阅读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滥言舌枯 下一篇:支付宝无法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