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表格形式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2016-12-20 推荐阅读 阅读:

用表格形式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一】:举例说明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 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增收减支的结果集中表现为财政结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增加社会福利费用。增加税收,以降低企业的投资能力和个人的投资热情,并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发行公债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消减政府预算,限制公共事业投资,以此来减少政府支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国民经济运行的常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矫治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比例严重失调和通货膨胀的弊端,我国几次国民经济调整中都实行了紧缩性财政政策。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税收征管,特别是加强对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有经济的依法征税工作。严格清理和控制税收的减免优惠;逐步将一部分预算外资金转入预算内,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适当增加国防费、重点建设基金、农业、教育科学事业的投入,并保证国家债务的还本付息,对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作不同程度的压缩;坚持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控制社会投资总规模,调整投资结构等。一方面,通过加强税收征管、调节预算外资金、向居民和企业发行国库券和控制预算支出规模等措施,继续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增加支农支出,保证重点建设投资,增加教育和科技支出等措施,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通过减税使企业扩大生产,人民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来进行消费;政府支出的增加包括两部分,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能够刺激生产,转移支付的增加能刺激有效需求,从而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本质上是一种反危机的政策,因而只能是一种短期政策。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从投资和消费两方面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以逼近充分就业来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据世界银行计算,从1979 —1995 年,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为 9.1%,其中 46%来自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制度改革的结果(世界银行,1998)。但如果缺少制度变革,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大致在5%的水平。1998 —2001 年,通过财政扩张和政府重新配置资源,拉动中国GDP的增长率分别为 1.5 个百分点、2 个百分点、1.7 个百分点和1.8 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挺大的拉动作用。

所以,无论是紧缩性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财政政策都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搭配使用,使我国经济水平达到平衡,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促使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

14级营销与策划三班 万先雍

用表格形式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二】: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定义: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抑制或压缩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它往往是在已经或将要出现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的趋势下采取的。它的典型形式是通过财政盈余压缩政府支出规模。因为财政收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而财政盈余意味着将一部分社会总需求冻结不用,从而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实现财政盈余,一方面要增加税收,另一方面要尽量压缩支出。如果增加税收的同时支出也相应地增加,就不可能有财政盈余,增加税收得以压缩社会总需求的效应,就会被增加支出的扩张社会总需求的效应所抵消。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1 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增加社会福利费用 2 增加税收,以降低企业的投资能力和个人的投资热情,并抑制总需求的膨胀 3 发行公债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4 消减政府预算,限制公共事业投资,以此来减少政府支出.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含义: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的一种政策社会总需求行为。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 是指主要通过减税、 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 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1.减少政府购买 2.免税、退税和降低税率 3.增加公共工程开支 4.扩大政府购买 E.增加政府

转移支付

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区别在于:

1.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叫积极的财政政策,通常是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和补贴等手段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财政斥资4万亿投资以拉动内需等重大举措。2009年,我国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二是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预计2009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约5000亿元。三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和民生支出分别达到7161.4亿元和7284.63亿元。五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2.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缩减政府开支、压缩投资规模等手段,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偏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持续高位运行,物价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国家通过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进一步调整中央政府投资结构,以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 且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两者之间的联系:二者都属于财政政策,调节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如果把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看作两种“极端”的财政政策的话,那么,还有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中性的财政政策,我国习惯上称之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综上描述的几个方面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作用为: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继续控制社会总需求,坚持财政、信贷的双紧政策,实现社会供求总量平衡。在财政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税收征管,特别是加强对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有经济的依法征税工作;严格清理和控制税收的减免优惠;逐步将一部分预算外资金转入预算内,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名收入的比重;适当增加国防费、重点建设基金、农业、教育科学事业的投入,并保证国家债务的还本付息,对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作不同程度的压缩;坚持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控制社会投资总规模,调整投资结构等。当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以后,财政上则转向紧中有松的搭配政策。一方面,通过加强税收征管、调节预算外资金、向居民和企业发行国库券和控制预算支出规模等措施,继续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增加支农支出,保

证重点建设投资,增加教育和科技支出等措施,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为: 确保8%的经济增长速度建立新的高水平的经济结构要求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率,只有如此才能在旧的结构格局不发生过大变化和摩擦的情况下获得建立新经济结构的空间;也只有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才能在体制转换中尽可能调和各种利益关系,将改革成本降到最小,实现帕累托推进。特别重要的是,当今中国的国营企业改革还未完成,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国企改革中的各种矛盾更加难以解决;尤其是已经达1000万人的下岗人员再就业已经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解决就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经济增长必须保持较高速度。(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

用表格形式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三】:财政试题2011A 答案

2011--2012财政学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资源配置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 及 稳定和发展职能。

2.充分就业、 物价水平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3.购买性(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4.税收、利润(国有资产权益收入)、债务及规费收入

5、所得课税、流转课税、财产课税、

6.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功能

7.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

二. 判断题 (每题1分,共20分)请将判断v或x填入下面的表格内,否则不得分

三、绘图分析题(10分)

汇出如上图形给(5分)A、B的位置各1分

基尼系数是用洛伦茨曲线中的曲线与对角线之间的面积(图中的A),除以对角线以下的三角形总面积(图中的A+B)所得到的比例。

基尼系数=A∕(A+B)(2分)

当基尼系数接近于0时,收入分配便接近于绝对平等(1分); 当基尼系数接近于1时,收入分配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1分);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与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接近于平等,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1分)

四. 简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也称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按照一定政策原则制定的

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和实施细则,以及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也是税

务机关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征税规程。 ( 2分)www.fz173.com_用表格形式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特点:1)体现税收征纳双方的法律关系。

2).权利、义务关系是不对等的。

3).税收制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相对的灵活性。 (1点1分,共3分)

2.税收转嫁: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购买

价格的方法,将税负部分或全部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2分)

其影响因素有:1)商品的供求弹性2)课税类别 3)课税范围4)生产者谋求利

润的目标 5)市场竞争程度 (因素共5点,答对3点就给3分)

3.补偿政策www.fz173.com_用表格形式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汲水政策 (2分)

补偿政策和汲水政策虽然都是政府有意识的干预政策,但其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1)、汲水政策只是借助公共投资以补偿民间投资的减少,是医治经济萧条的处方;

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它不仅在使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中得到应

用,而且还可用于控制经济过度繁荣。

2)、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只有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不仅包括公共投资,

还有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支付、财政补偿等。

3)、汲水政策的公共投资是不能超额的,补偿政策的财政收支可以超额增长。

4)、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补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

求。 (区别共4点,1点1分,答对3点就给3分)

五. 计算题 (5分)

答案一: (7900-3500)X10%-105=335 .起征点:3500( 2分);适用税率10%(1

分);速算扣除数105(1分);结果335( 1分)

答案二:7900-3500=4400

1500X3%+2900X10%=335

应纳税所得额: 7900-3500=4400。起征点:3500( 2分);1500X3%( 1分);

2900X10%( 1分);结果335( 1分)

六、问答题:(20分 每题10分)

1、此题难度稍大。共8个学派,五项内容:每项内容少于2个原则上不给分,2

个给1分,2个以上2分。观点意思对、沾边既得分。

(一)、重商主义的财政学说

年代:15-18世纪

代表人物:

英国,托马斯.曼、霍布斯、约翰.洛克、詹姆士.斯图亚特、查尔斯.达芬南

法国,科尔培尔、沃帮、孟德斯坞

德国,薛肯道尔夫、拜切尔、霍尔尼克、锡劳德、尤提斯

代表作:

托马斯.曼的《英国得自于对外贸易的财富》

约翰.洛克的《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

达芬南的《英国公共收入和贸易论》

詹姆士.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

主要观点:

重商主义的财政学说是以“贸易顺差论”为中心内容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防财富论。2、赋税转嫁论。3、保护关税论。4、限制王室经费论。5、赋税立法论。

(二)、重农学派的财政学说

年代:18世纪下半叶

代表人物:魁奈、杜尔哥

代表作:魁奈的《租地农场主》、《谷物》、《经济表》、《农业国经济管理的一般原理》、杜尔哥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主要观点:反对重商主义,提倡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倡经济上“自由放任”。提出了:1)赋税论。2)平等关税论。3)平等纳税论。4)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利弊论。5) 国家经费论。6)公债论。

(三)、古典学派的财政学说

年代:17世纪中—19世纪初

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威廉。配第、亚当。斯密

代表作: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威廉。配第的《赋税论》和《政治算术》、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主要观点:古典学派的财政学说的基础是“自由放任”学说。

他们认为:1)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2)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完全调节经济生活,供给自己就可以创造需求。3)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收入的合理分配也可以自动的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4)国家经费几乎全部是非生产性消费。5)税收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私人的财产。6)公债取走了一部分现实资本。

(四)、新古典学派的财政学说

年代:18世纪—19世纪初

代表人物:庇古、马歇尔

代表作:《福利经济学》、《财富与福利》、《财政学研究》、《就业与均衡》

www.fz173.com_用表格形式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主要观点:新古典学派的财政学说以福利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特别重视财政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实质上这为控制性的财政政策奠定了基础。该学派认为,财政是国家手中掌握的经济工具,政府可以运用财政来干预经济,以克服资本主义在资源配置上的弊端,缓和贫富两极分化的矛盾,增大社会福利。

(五)、凯恩斯学派的财政学说

年代:1929—1933 年以后

代表人物:凯恩斯、萨缪尔森、罗宾逊、卡尔多、汉森等

代表作: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汉森的《凯恩斯学说指南》和《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

主要观点:凯恩斯主张的是通货膨胀性财政政策。主要内容是“赤字财政论”,其基础是“有效需求不足学说”。该学说认为,在经济危机期间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允许出现入不敷出的财政赤字。弥补财政赤字的对策是举债。推行赤字财政政策,通过举债,把社会上呆滞的储蓄重新用于投资或消费。充分就业也可以实现。

(六)、货币学派的财政学说

年代: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代表人物:弗里德曼

主要观点:是极力反对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的学派。他们反对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鼓吹恢复“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该学派十分重视货币在宏观经济变动中的中心地位和重要作用。

(七)、理性预期学派的财政学说

年代:20世纪70年代

代表人物:萨金特、华莱士、卢卡斯

主要观点: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体系建立在传统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模型的两个假定前提之上。第一个基本理论前提是“理性预期假说” 第二个基本理论前提是“持续的市场出清”

基于上述理论,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政府应该放弃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并设法消除财政支出等变量的不规则

变动。

其次,财政政策的目标应该放在抑制或减少通货膨胀上,而不是失业上。

(八)、供给学派的财政学说

年代:20世纪70年代

代表人物:拉佛、万尼吉斯、罗伯茨、孟德尔、屠利

主要观点:反对凯恩斯学派的需求管理理论。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主张恢复“萨

伊定律”,“萨伊定律”的前提条件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 经济。政策主张上,供给学派和凯恩斯学派针锋相对,否定凯恩斯学派的需求管理,主张实施“供给管理”。供给学派认为财政政策最有力的工具是减税。供给学派除了反对政府征收高税率外,还反对政府扩大财政支出,主张力求平衡预算。

2、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可以把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1分)

扩张性财政政策,简称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1分)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致平衡;如果总需求与总供给原来就是平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就会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减税、提高政府的购买水平和转移支付水平。它们分别通过乘数效应来进一步刺激总需求增长,以消除通货紧缩缺口,达到供求平衡。在减税与增加支出并举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会导致财政赤字,从这个意义上说,扩张性财政政策等同于赤字财政政策。 (2分)

紧缩性财政政策,简称紧的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1分)在国民经济已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如果总供求原来就是平衡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实现紧缩性财政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是增税(提高税率)和减少财政支出。无论是增税还是减支,都具有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效应。如果在一定经济状态下,增税与减支同时并举,财政盈余就有可能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紧缩性财政政策等同于盈余财政政策。 (2分)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活动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1分)

用表格形式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http://m.zhuodaoren.com/tuijian571832/

推荐访问:

推荐阅读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网上订火车票需要手续费吗 下一篇:花边相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