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病人的功能锻炼

2016-08-27 推荐阅读 阅读:

长期卧床病人的功能锻炼(一)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与锻炼功能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与锻炼功能

社区内有因各种原因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尽管他们目前需要卧床,社区护士应考虑到,通过双方的努力有朝一日,他们“依赖床”的生活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因此,社区护士要积极努力帮助病人,预防因卧床而引起的各种反应,努力让卧床病人病而不残,残而不废。

一 床单位的设置

1 卧床病人的床单位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床的宽度,视病人的病情需要,生活习惯等而定,通常较一般用床宽10~30cm,床旁应留有日常用物(如眼镜、手表、收音机、痰杯等)之处

2 窗放物品的放置,如小镜子,可提高卧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家庭周围的环境,通过反光镜看到外面的“世界”,给病人生活的信心

二 基础护理

1 晨间护理 :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环回保持口腔卫生,是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同过观察其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皮肤,床单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和按摩受压处

2 晚间护理:可使病人舒适,清洁,促进睡眠,在晚饭后为病人做一次晚间护理

内容包括:除重复晨间护理内容外,给病人擦背和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剪指甲,整理床褥,注意保暖

3 协助病人进餐,先排尿,洗净双手,用棉被或大枕头拖住病人腰部,双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协助病人进餐,餐后洗手并整理用物。

对于不能取坐位进餐者,可采用侧卧位进食方法

其他基础护理内容根据等级护理要求执行

三 长期卧床病人主要合并症的家庭预防护理

1 主要合并症: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褥疮、静脉血栓炎和继发功能损害 2 家庭护理中的预防

(1)预防功能损害位的摆放

1)预防足下垂;足下垂,又称垂足畸形,下肢瘫痪者极易形成。足部应给予

支持,如使用足板托、枕头等物,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以预防跟腱挛缩。冬天保暖时,应注意到棉被对足部的压迫,可用支架或干净硬纸盒支撑被子,避免压迫足背,指导和帮助病人锻炼踝关节,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2)膝关节畸形的预防:膝关节下放垫子,可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过度伸展(膝反胀),时间不可过长。每日数次,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2)偏瘫病人健侧卧:患侧上肢内收于胸肘下放置垫子;患侧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垫子,背后放置枕头,防止躯干痉挛

(3)偏瘫病人得侧卧:患侧上肢伸展位,健侧上肢屈曲于胸,患侧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垫子

(4)运动锻炼:生活中不使肌肉长期处于一种抑制状态,根据病人的病情设定关节运动计划

被动运动:病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进行床上被动操作的锻炼

方法:各关节(上肢:肩、肘、腕、指各关节)各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活动顺序有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屈、伸、旋)从小到大,时间,各关节方向运动3~5遍,每日1~2次,速度宜缓慢,手法轻柔,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长期卧床病人的功能锻炼】【长期卧床病人的功能锻炼】

主动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不限制运动的部位要保持活动,进行锻炼。因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是保持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是预防关节面发生退行性变的有效方法

运动内容:上、下肢各关节;按照生理活动范围,鼓励病人积极活动,做床上操,手关节;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展手指,足关节,踝用力背屈,足趾伸展活动。并经常保持手的精细动作和训练,如书写,用筷子进餐等动作

四、口腔护理与预防呼吸道感染

卧床病人体弱,免疫力减退,抵抗力降低,呼吸道和肺部的防御能力减低或减退,易发生吸入性、坠肺性肺炎。长期卧床的慢性病人,口腔内的细菌携带者比正常人多,口腔内的条件致病菌的携带率也比正常人高。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口,咽部细菌的吸入是产生细菌性肺炎的主要途径

口腔护理中,要注意到刷牙与漱口的关系,对于卧床的病人,有时漱口比刷牙显得更重要。因此,要求卧床的病人在就餐后(或喝牛奶、饮料后)一定要漱

口,病重或吞咽有困难的病人(中风,脑瘫,口腔内肿瘤术后)等,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自己不能漱口的病人,可在就餐后用饮水的方法代替漱口,必要时社区护士需亲自做或指导家属做口腔护理。漱口的方法是,含一口大约10ml的温开水用水冲洗牙齿上下及口腔的左右,漱口之后是刷牙,清洁牙齿面上和牙齿缝内的残留物,刷牙后仍需漱口,目的是去除牙齿面上,缝内刷出的残留物,冲洗咽喉,目的是将该部位的细菌总数的数量减少,夜间排尿后最好也能饮1~2口水,目的同上。如遇疾病限制饮水的病人,可利用全日饮水总量控制,达到清洁口腔,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五 皮肤护理防止痔疮

对于瘫痪在床上不能活动的病人,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一次,计划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保证计划的实施,夜间翻身可根据家属或照顾者的睡眠习惯,安排翻身时间,如家属晚11点睡觉,可在睡前给病人翻身,晨2点前家中谁起夜,由起夜者再为病人翻身一次,5点再翻身一次至天亮,翻身前应先拍背,嘱其咳嗽,再让病人饮温开水1~2口,再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或使用气垫等措施以预防痔疮。

对于在床上能活动的病人,视病情和耐受情况制定和指导自行翻身的护理计划,计划要切合实际,训练要循序渐进。方法:白天利用晨起,早晚饭前,午睡前后,夜间睡前的排尿时间进行翻身,夜间可根据睡眠习惯和排尿次数增加1~2次。

六 大小便失禁病人的护理对策

长期卧床且又患大小便失禁,家庭护理中对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抗感染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必不可少,(病人和家属),基础护理技巧也是很重要。首先要分析病人的年龄,病情,失禁的原因、时间(晨间、晚间)等,根据分析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如果病人清醒,但虚弱无力,不自主地排泄大小便,可告知家人处理者,这类情况可通过观察病人的二便规律,再根据规律设定安排二便护理计划,做到有目的,有准备的主动护理,减少在床上排尿便的次数。如果病人痴呆,小便失禁的处理也可参照上述方法,若效果不好,可在床上(对不穿内裤者)或内裤中的

会阴放置吸水垫子,材料可选用海绵类吸水力强的物品,外用纯棉布包裹,以吸附尿液,使用该垫应及时更换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如果病人上肢可活动,且神志清醒并能配合护理,可在心理护照中应用积极的语言指导,鼓励病人自我护理,减少家属或他人的照顾。具体方法:可在床边放置病人伸手可以拿到的专用便器(小巧,便利)完成自我护理会使病人产生自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其他问题可参照家庭膀胱护理和肠道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功能锻炼(二)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与锻炼功能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与锻炼功能

社区内有因各种原因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尽管他们目前需要卧床,社区护士应考虑到,通过双方的努力有朝一日,他们“依赖床”的生活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因此,社区护士要积极努力帮助病人,预防因卧床而引起的各种反应,努力让卧床病人病而不残,残而不废。 一 床单位的设置

1 .卧床病人的床单位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床的宽度,视病人的病情需要,生活习惯等而定,通常较一般用床宽10~30cm,床旁应留有日常用物(如眼镜、手表、收音机、痰杯等)之处

2. 窗放物品的放置,如小镜子,可提高卧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家庭周围的环境,通过反光镜看到外面的“世界”,给病人生活的信心 二 基础护理

a晨间护理 :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环回保持口腔卫生,是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同过观察其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皮肤,床单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和按摩受压处

2 晚间护理:可使病人舒适,清洁,促进睡眠,在晚饭后为病人做一次晚间护理

内容包括:除重复晨间护理内容外,给病人擦背和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剪指甲,整理床褥,注意保暖

3 协助病人进餐,先排尿,洗净双手,用棉被或大枕头拖住病人腰部,双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协助病人进餐,餐后洗手并整理用物。 对于不能取坐位进餐者,可采用侧卧位进食方法 其他基础护理内容根据等级护理要求执行 三 长期卧床病人主要合并症的家庭预防护理 1 主要合并症: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褥疮、静脉血栓炎和继发功能损害

2 家庭护理中的预防

(1)预防功能损害位的摆放【长期卧床病人的功能锻炼】

1)预防足下垂;足下垂,又称垂足畸形,下肢瘫痪者极易形成。足部应给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枕头等物,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以预防跟腱挛缩。冬天保暖时,应注意到棉被对足部的压迫,可用支架或干净硬纸盒支撑被子,避免压迫足背,指导和帮助病人锻炼踝关节,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2)膝关节畸形的预防:膝关节下放垫子,可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过度伸展(膝反胀),时间不可过长。每日数次,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2)偏瘫病人健侧卧:患侧上肢内收于胸肘下放置垫子;患侧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垫子,背后放置枕头,防止躯干痉挛

(3)偏瘫病人得侧卧:患侧上肢伸展位,健侧上肢屈曲于胸,患侧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垫子

(4)运动锻炼:生活中不使肌肉长期处于一种抑制状态,根据病人的病情设定关节运动计划

被动运动:病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进行床上被动操作的锻炼

方法:各关节(上肢:肩、肘、腕、指各关节)各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活动顺序有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屈、伸、旋)从小到大,时间,各关节方向运动3~5遍,每日1~2次,速度宜缓慢,手法轻柔,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

主动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不限制运动的部位要保持活动,进行锻炼。因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是保持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是预防关节面发生退行性变的有效方法

运动内容:上、下肢各关节;按照生理活动范围,鼓励病人积极活动,做床上操,手关节;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展手指,足关节,踝用力背屈,足趾伸展活动。并经常保持手的精细动作和训练,如书写,用筷子进餐等动作 四、口腔护理与预防呼吸道感染

【长期卧床病人的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病人的功能锻炼】

卧床病人体弱,免疫力减退,抵抗力降低,呼吸道和肺部的防御能力减低或减退,易发生吸入性、坠肺性肺炎。长期卧床的慢性病人,口腔内的细菌携带者比正常人多,口腔内的条件致病菌的携带率也比正常人高。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口,咽部细菌的吸入是产生细菌性肺炎的主要途径

口腔护理中,要注意到刷牙与漱口的关系,对于卧床的病人,有时漱口比刷牙显得更重要。因此,要求卧床的病人在就餐后(或喝牛奶、饮料后口,病重或吞咽有困难的病人(中风,脑瘫,口腔内肿瘤术后)等,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自己不能漱口的病人,可在就餐后用饮水的方法代替漱口,必要时社区护士需亲自做或指导家属做口腔护理。漱口的方法是,含一口大约10ml的温开水用水冲洗牙齿上下及口腔的左

右,漱口之后是刷牙,清洁牙齿面上和牙齿缝内的残留物,刷牙后仍需漱口,目的是去除牙齿面上,缝内刷出的残留物,冲洗咽喉,目的是将该部位的细菌总数的数量减少,夜间排尿后最好也能饮1~2口水,目的同上。如遇疾病限制饮水的病人,可利用全日饮水总量控制,达到清洁口腔,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五 皮肤护理防止痔疮

对于瘫痪在床上不能活动的病人,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一次,计划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保证计划的实施,夜间翻身可根据家属或照顾者的睡眠习惯,安排翻身时间,如家属晚11点睡觉,可在睡前给病人翻身,晨2点前家中谁起夜,由起夜者再为病人翻身一次,5点再翻身一次至天亮,翻身前应先拍背,嘱其咳嗽,再让病人饮温开水1~2口,再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或使用气垫等措施以预防痔疮。

对于在床上能活动的病人,视病情和耐受情况制定和指导自行翻身的护理计划,计划要切合实际,训练要循序渐进。方法:白天利用晨起,早晚饭前,午睡前后,夜间睡前的排尿时间进行翻身,夜间可根据睡眠习惯和排尿次数增加1~2次。

六 大小便失禁病人的护理对策

长期卧床且又患大小便失禁,家庭护理中对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抗感染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必不可少,(病人和家属),基础护理技巧也是很重要。首先要分析病人的年龄,病情,失禁的原因、时间(晨间、晚间)等,根据分析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如果病人清醒,但虚弱无

力,不自主地排泄大小便,可告知家人处理者,这类情况可通过观察病人的二便规律,再根据规律设定安排二便护理计划,做到有目的,有准备的主动护理,减少在床上排尿便的次数。如果病人痴呆,小便失禁的处理也可参照上述方法,若效果不好,可在床上(对不穿内裤者)或内裤中的会阴放置吸水垫子,材料可选用海绵类吸水力强的物品,外用纯棉布包裹,以吸附尿液,使用该垫应及时更换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如果病人上肢可活动,且神志清醒并能配合护理,可在心理护照中应用积极的语言指导,鼓励病人自我护理,减少家属或他人的照顾。具体方法:可在床边放置病人伸手可以拿到的专用便器(小巧,便利)完成自我护理会使病人产生自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其他问题可参照家庭膀胱护理和肠道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功能锻炼(三)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与锻炼功能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与锻炼功能

社区内有因各种原因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尽管他们目前需要卧床,社区护士应考虑到,通过双方的努力有朝一日,他们“依赖床”的生活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因此,社区护士要积极努力帮助病人,预防因卧床而引起的各种反应,努力让卧床病人病而不残,残而不废。一床单位的设置

1 .卧床病人的床单位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床的宽度,视病人的病情需要,生活习惯等而定,通常较一般用床宽10~30cm,床旁应留有日常用物(如眼镜、手表、收音机、痰杯等)之处

2. 窗放物品的放置,如小镜子,可提高卧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家庭周围的环境,通过反光镜看到外面的“世界”,给病人生活的信心二基础护理

a晨间护理: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环回保持口腔卫生,是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同过观察其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皮肤,床单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和按摩受压处 2 晚间护理:可使病人舒适,清洁,促进睡眠,在晚饭后为病人做一次晚间护理

内容包括:除重复晨间护理内容外,给病人擦背和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剪指甲,整理床褥,注意保暖

长期卧床病人的功能锻炼(四)
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相关因素,通过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使骨科卧床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去除不良的生活方式。

  方法:采用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床上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减轻便秘带来的不适。
  结果:对骨科长期卧床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便秘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加快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骨科卧床患者便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98-01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增长、大便干燥虽有便意,但排便障碍,同时引起腹胀、肛门坠胀疼痛、食欲缺乏等不适的一种临床症状[1]。便秘是骨科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一般在50%~70%[2]。骨折患者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病因与长期卧床、胃肠功能紊乱、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有关,导致患者生活方式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发生便秘,对患者的饮食、睡眠和骨折的康复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我院对骨科长期卧床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原因分析
  心理因素:骨折大多数属于意外伤害,发病突然,患者没有心理准备,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变化,护理人员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讲解便秘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床上排便方法,并告知被褥一旦污染立即更换,解除思想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
  创伤的打击:下肢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等患者因骨折、手术部位的持续牵引、制动、活动受限,导致便秘的发生。
  生活习惯的改变:长期卧床及缺乏运动,使患者肠黏膜应激性减退,胃肠蠕动减慢,造成腹胀不适、食欲减退、摄食减少,致使张力减退性便秘。
  饮食知识教育:患者由于食物及水分摄人减少,肠内容物达不到刺激正常肠蠕动的功效。护理人员应让患者及家属明白合理饮食对康复的重要性,指导以高热量、高蛋白、粗纤维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1500-2000ml/d。
  药物因素:手术中麻醉剂的使用,使排便中枢活动抑制,胃肠蠕动减弱,不能形成排便反射,胃内容物不易通过大肠而导致便秘。
  年龄因素:脊柱、骨盆和下肢创伤手术患者以及年龄>60岁的患者是发生便秘的高危人群,应作为早期重点防治对象,常规性地增加预防便秘的措施,以减少便秘带来的不良反应[3]。
  2便秘对人体的影响
  便秘的患者常表现为便意少,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排便不畅,伴有腹胀不适和腹痛。此外,由于粪便在肠腔内停留时间过长,可引起异常发醇、腐败,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增加肠道内毒素的吸收,恶化机体内环境,从而引起头痛、头晕、口腔内恶臭味、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应及时评估患者的情况,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对周边的社会环境变化,选择时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床上排便有顾虑的患者,向其解释床上排便的必要性和方法,练习卧床排便,建立床上按时排便习惯,必要时可用屏风遮挡。
  3.2饮食护理。护士应加强患者的饮食指导,让患者养成合理、规律进食的习惯,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主食应提倡米面和杂粮混食,鼓励病人多进食、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多进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蜂蜜、香蕉、麻油等,忌食产气的食物,如马铃薯、萝卜等。嘱患者多饮水,每天睡前喝一杯水或清晨空腹一杯温开水可作为润滑剂,能促进患者排便。便秘患者至少应饮水3000-4000mL/d,以软化大便,刺激肠蠕动,从而达到顺利排便。
  3.3排便训练。重建与进餐相联系的刺激反应性排便,每天早餐后按压肛门刺激肛门括约肌,与患者共同制定按时排便表,即使无便意也要定时等待[4]。
  3.4运动的护理。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加强床上主动、被动功能锻炼,鼓励其对未受伤侧肢体做功能锻炼;坚持做仰卧起坐。仰卧起坐能锻练膈肌、腹肌和提肛肌,能有效地促进胃肠蠕动,能有效防止便秘的发生。
  3.5按摩热敷。腹部环形按摩可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的作用。坚持按摩腹部2-3次/每天,每次15-20min。按摩时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尽量放松腹肌;以脐为中心,用拇指以外的四指指腹沿顺时针方向环绕按摩,按至左下腹时适当加压并停留数秒,按摩力度应使腹部下陷约1cm为宜,以促使降结肠的内容物向下移动,促进排便。或用热水带热敷腹部,内装60℃的热水,每天2次,热敷时注意防烫伤。
  3.6便秘的处理。对上述方法效果不佳者,可适当应用药物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如果导片、开塞露、甘油、番泻叶等。超过3d未排便的患者可服用番泻叶代茶饮用、开塞露肛塞及0.1的肥皂水或甘油100ml灌肠。如长时间便秘,粪便结成硬球,上述方法仍然无效时,为了解除患者痛苦,可进行人工扣便。
  4结语
  通过对骨科长期卧床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床上功能锻炼以及配合腹部按摩热敷等护理措施,使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去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运动,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便秘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喻瑛,刘运阳.骨科手术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J].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05(b):45
  [2]王来平.骨科长期卧床患者预防便秘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7:55
  [3]吴莉玲.骨折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学,2012年第13卷第1:124
  [4]王英.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2月第3卷第2期(中):31

长期卧床病人的功能锻炼(五)
品管圈对降低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的预防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品管圈对降低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对降低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外科术后;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预防效果
  坠积性肺炎所指的是由于长期卧床造成的呼吸道分泌物淤积在小气管中造成的疾病,由于病情特点为细菌的增长提供了很好的培养基,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1]。该病主要发病人群为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因此,在临床中为外科手术治疗后卧床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重要临床意义[2]。本文中,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外科手术后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的作用,得到良好的成效,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纳入标准为:①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治疗,卧床时间为3个月以上;②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患者的排除标准为:①出入院期间有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肺部感染患者;②排除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3]。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在47~82岁,平均(58.4±7.2)岁。对照组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在45~86岁,平均(59.4±7.1)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坠积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①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与咳痰;②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计数上升、中性粒细胞增高;③痰液培养结果呈阳性;④X线片检查结果提示肺下叶有不规则的高密度影[4]。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基础护理、环境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措施;研究组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召集科室中的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品管圈会议,根据外科手术后卧床治疗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活动计划。具体方法如下:
  1.3.1成立品管圈小组,遵循自愿的原则成立品管圈护理小组,推选出圈长1名,由护士长担任品管圈的辅导员;通过主题评价法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选定的主题为"降低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制定本次活动计划并对现状进行把握。
  1.3.2针对活动主题进行鱼骨图解析找出真因,并进行对策拟定及解决实施,确定品管圈的活动重点在于呼吸训练、促进排痰以及湿化气道[5]。
  1.3.3活动实施:①呼吸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与咳嗽。与此同时,进行腹式呼吸锻炼,采取仰卧位,在深呼吸的时候指导患者将腹部鼓起、呼气的时候回缩腹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治疗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②气道湿化:对于痰液难抽无法自行排出的进行气道湿化处理,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氨溴索进行气道湿化处理,促进痰液排出[6]。③促进排痰:通过提问引导促进患者排痰,定时进行叩背处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不能够自行咳嗽的患者进行吸痰处理。④加强口腔护理:每天定时对口腔进行清洁和消毒,预防由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感染的出现能够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⑤心理护理: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大多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原因。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将室内温度调节在22~24℃,减少受凉的可能性[7]。
  1.4评价指标 ①坠积性肺炎发生率;②肺部功能:在患者入院期间以及出院之前对肺功能进行评价,指标有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③护理满意度,主要调查项目有护理人员的态度、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护理过程中问题的处理结果等。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非常满意、89~70分为满意、69分及以下的患者评价为不满意[8]。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21.0软件血软件实施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使用百分比(%)以及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χ2值/t值检验。以P<0.05代表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9]。
  2 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4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坠积性肺炎的患者有17例,未发生的有27例,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为38.64%;对照组44例患者住院过程中发生坠积性肺炎的患者有26例,未发生的有18例,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为59.09%。对比两组患者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对比 ①FEV1水平:研究组44例患者护理前后的FEV1水平分别为(37.5±3.7)%和(47.3±4.1)%;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分别为(38.1±3.9)%和(41.0±4.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FVC水平:研究组患者护理前后的FVC水平分别为(60.7±4.5)L和(69.9±4.5)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0.1±4.8)L和(62.5±4.9)L。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44例患者中对本次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的有27例、满意患者15例、不满意的患者2例,护理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患者中对本次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的有21例、满意患者14例、不满意的患者9例,护理满意度为79.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临床中常见的护理活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的效率与质量。有研究者表示,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治疗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本文中,对研究组患者应用品管圈护理干预,制定详细的临床护理计划,最终结果提示患者研究组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航,张玲.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观察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329-1330.
  [2]隋冰冰.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14-1415.
  [3]袁媛,阎妍.ICU坠积性肺炎患者经口咽通气道声门下吸痰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4:355-357.
  [4]谢轶.强化口腔护理预防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0:3403-3404,3420.
  [5]孙玉花,李铁军.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预防性护理措施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5):796-797.
  [6]吴晓,冯慧霞,刘霞,等.品管圈对内科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2):138-141.
  [7]孙里,高雅琨.品管圈活动降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5):539-540.
  [8]张俊,凌慧芬.品管圈在提高卧床患者生活护理落实率及满意度的效果评价[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4):100-101.
  [9]方丹嫔,张海英,蒋秋红,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床头抬高依从性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773-774,786
  [10]肖靖华,刘杰雄,王海娥,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采集率的应用与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20):87-89.
  编辑/倪冰冰

长期卧床病人的功能锻炼

http://m.zhuodaoren.com/tuijian362961/

推荐访问:长期卧床病人运动锻炼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推荐阅读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三大差别 下一篇:云杉树红针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