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6-08-19 推荐阅读 阅读:

山水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文化

W121109898476688

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山水文化及其特征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文化及其特征

1.基本概念及其阐述

何为山水文化?首先,山水,在古代作为自然的代称,具有自然的总体特征,代表着天地万物的根本性质。从现代旅游学的角度看,“山水”是一个具有美学、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景观,是专供人们进行游览、审美、科研、文化教育等精神活动的重要场所。文化即“文治教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利用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物质世界以外的属于观念形态范畴的精神财富(如:哲学、宗教、文艺、教育和社会制度等)因此概括而来,狭义的山水文化是指:人们以自然山水为关照对象和基本素材而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如:佛教文化、山水哲学、山水美学、山水文学、山水画、山水园林等)而广义的文化则指人类在认识、利用、开发和保护自然山水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即以自然山水为物质载体、活动空间或观照对象而产生的各种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的总和。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对山水文化的最高领悟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今人将山水之美分为雄、奇、险、旷、幽、秀、奥。山水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山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山水的灵魂。山水文化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远古时期:畏惧自然。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利用和开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形成了先民对自然的双重情结,既对自然资源充满感激,又对自然现象心存恐惧,感受不到大自然的造化之美。二、先秦:自然山水开始进入人类的审美领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能力的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由原来的恐惧、崇拜、敌对、疏远过渡到亲近、喜爱、愉悦。因此人们开始以审美的心境关注自然,驻足山水。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很多篇章都是对大自然山光水色的赏悦和体味。庄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强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三、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完全成为审美关照的对象。东晋以后,山林成了佛教第一静修之处。五台山、九华山、峨嵋山、普陀山相继成为名扬海外的佛教名山,各个历史时期的能工巧匠、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杰作。道教宣扬修道、羽化成仙,把高山峻岭作为修

道的最佳场所。当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对自然山水的改造、利用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山水文化的建设,为山水自然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山水的文化含量,形成了姿态各异的山水文化类型。

2.儒家学说的“比德说”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影响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种“比德”的山水观,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感悟,实际上是引导人们通过对山水的真切体验,把山水比作一种精神,去反思“仁”、“智”这类社会品格的意蕴。孔子的哲学思想以“仁”为核心,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不论对人还是对事都要恪守仁爱的美德。这种博爱思想几乎贯穿于孔子的哲学思辩中。孔子又是一个对山水情有独钟的人,“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高山巍巍培植了他博大的胸怀;“君子见大水必观焉”,江河荡荡孕育了他高深的智慧。孔子由此把厚重不移的山当作他崇拜的“仁者”形象,用周流不滞的水引发他无限的哲理情思,触发他深沉的哲学感慨。有智慧的人通达事理,所以喜欢流动之水;有仁德的人安于义理,所以喜欢稳重之山。由此可见,儒家把天下万物都看作有善恶的道德属性,都可以导向道德的思考,这种思想落实到山水之上,就是对后世欣赏山水产生极大影响的比德观。 儒家强调“自然的人化”不同于道家的“人的自然化”,但在对待和观赏大自然的山水花鸟中,儒家却吸收、采用和实行了庄子的审美思想。后人在潜移默化中有意无意的把道德观、幸福观、生态理论观、审美观融于山水欣赏之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古。中国人评价旅游景点,大多认为越古越好,即使在没有古老的人文景观风景区,好事者也会给缺少文化的自然山水披上一层古老文化的外衣,于是山川就有了文化和品味。

(2)重人。历史名人的登临,名人诞生,因而被后人所歌颂,进而成为旅游热点。

(3)重贤。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恒定万物的尺度。“山以闲称,境缘人胜”。

(4)重文。许多风景名胜最初默默无闻,只因有了文人墨客的题咏,便因此饮誉天下,名垂后世。

(5)重传说。在中国没有一处山水没有传说,并且都与人息息相关。

(6)重寓意。自然景观的寓意是自然景观的内在美。“比德”把自然物象比附人的道德,使自然物像“人格化”为具有伦理价值的意向,包括把一些自然景物赋予深刻的

含义,或比附为其它事物。如周敦颐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来赞誉生于恶劣环境而品格高尚的人物。以梅花、翠竹、苍松来标榜仁人志士的气节等。

3.乐山乐水,悲山悲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孔子认为,仁者应该像山一样的坚定,如颜回般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而三月不违仁;而智者却应该如流水一样,不固执,因时与势而应变无穷.因此儒家所主张的仁智统一就体现了山与水的交融。此外,道家没有儒家对仁与礼的坚定精神,而更多的强调顺乎自然之道,故而对水情有独衷,如老子说:上善若水。 其次,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了长江的宏远恢弘。陶渊明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出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秦观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高山则是文人精神意义上的家园,是诗人心灵中的故乡,是文人孤独情绪的形象化的表现。如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以及“众鸟高飞绝,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等都体现了乐山乐水与悲山悲水的情结。

4.山水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山水文化是蕴涵在山水中的文化积淀,山水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绘画、音乐、文学、哲学、宗教学、诗歌等方面。

绘画方面:山水作为自然的代称,具有自然的总体特征,代表着天地万物的根本品性。魏晋南北朝时期,游览自然风景已成为士大夫、文人们的新风尚,自然山水开始成为人们独立的审美对象。士人、诗人、画家、宦官、僧人和道士们常常结于名山大川之间,欣赏山水,吟诗作画,参禅悟道,创建寺庙,开发风景而结成朋友。因此在中国的绘画史上诞生了山水画派。又如唐代始于吴道子,成于李思训、李昭道的“山水之变”,其本质是由山水精神的追求转向山水意境的表现。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发挥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

音乐方面:古代音乐的创造大都来自于对自然的心灵感应,中国的音乐和艺术是注重取自自然并和自然合而为一的。中国古代音乐以琴奏,只有在外在环境平和闲适的时候才能奖自然之声与内在心境合而为一,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文学方面:随着游览山水之风日渐兴起,许多奇山胜景吸引着游客,与此同时,以山

【山水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学艺术应运而生,五彩缤纷的山水审美大观,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哲学方面: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种以山水来比喻人的仁德功绩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无限深广的影响,深深浸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以及《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宗教方面:宗教活动和山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山水文化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宗教内容。例如“五岳”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基础上形成的,自佛教传入中国,就逐渐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信仰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古老宗教,和我国的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密切关系。为道教所感染的山水,其中就沉淀着中国特有的文化。 诗歌方面:《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就体现了山水文化对诗歌的影响。且中国以山水之美著称,又以诗歌之国名世,山水引发出无数的诗篇。中国的名胜之地随处都可见到楹联,如云南大观楼的著名楹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此联上联描写滇池风光,下联写出云南历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堪称千古佳作。此外多数楹联融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于一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总之,中国的山水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体现在多方面的,以上为最主要的几个方面。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与山水文化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交融的,它们相互促进共同造就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山水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二)
山与中国文化

山与中国文化

信手翻阅一下中国的文化艺术文本,或回眸一下中华历史长廊,你会发现,中国的文化历来与山有着不解之缘。

古代中国人对于山有着近乎宗教一般的崇拜与敬畏,自夏商时代始,历代帝王都有登山封禅和祭祀山帝的传统。春秋之前,朝廷设有掌管大山的官吏被称为"岳"。尧在位时,晚年选择继承人,命四岳"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四岳推荐了舜。因此,山又称为"岳"。五岳之首泰山可谓中国的文化山,儒教创始人孔子感慨"登泰山而小鲁",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据考,早期只有东西南北"四岳",因为在中国的文化词汇中,有五行、五谷、五音、五味之说,因此,添加了中岳嵩山,始有五岳之说,以求对应和平衡。中国的山岳多因是道教、佛教的发祥、壮大之地而声誉鹊起,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五岳是中国道教孕育传播的地方,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与五台山列为四大佛教圣地。中国古代众多的神话传说都发生在名山大川之中,像神农尝百草,愚公移山,孙悟空与花果山、五台山等,《西游记》、《聊斋志异》提到的魑魅魍魉神仙鬼魅的出没藏身之地则不是山洞就是山头。而武当山、嵩山与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中华武林文化有着深厚渊源。

山居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可窥见一斑;王维《山居秋暝》对山中美景一咏三叹,唯美之至;黄公望晚年隐居富春山,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后人誉为画中之兰亭。白居易筑草堂于北香炉峰,其《庐山草堂记》开头便是:"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为庐山奠定了很高的声望。"背山面水"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学上的人居经典,而且是今天的房地产商宣传中最响亮的招牌之一。当代文人余秋雨前有畅销书《文化苦旅》,其"文化"、"旅"字流露了游历与中国文人创作之间的关系,其随后的《山居笔记》书名又道破中国文人无法释怀的"山居"情结。

有山多有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静水动,阴阳互生,这是古今中外崇尚的最佳审美和休闲境界。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雅士鸿儒寄情于山水,以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南北朝时的俪道元,宋代沈括,明朝的徐霞客遍游名山大川留下《水经注》、《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文笔优美的地理学著作。李白、杜甫、谢灵运一生纵情于祖国山河,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中国历代的艺术史上形成了山水诗、山水画的主流派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苏轼为后世文人效仿的楷模,庄子"智者乐水,仁者爱山"为后人津津乐道。九九重阳登高习俗又对中国人的山地休闲起着推波助澜作用。在国人眼中,山水蕴涵着宇宙无限奥妙,是得道、生慧,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和修身养性之处,是吸取天地精华、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处所。山与休闲文化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休闲方式和休闲理念。

现代中国革命时期,山又因革命斗争历史被抹上红色一笔。井冈山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宝塔山成为革命者心中的圣地,太行山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根据地,、沂蒙山水哺育了中华好儿女,狼牙山、风雪大别山也因革命故事而成为红色旅游经典。朱德、毛泽东、邓小平等不少革命领导人非常喜爱登山,这除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以外,又多了一层意味:就是革命斗争意志的磨炼和对征服与胜利的渴望。稍作留意,你会发现毛泽东的诗词中出现"山"字不下数十次,有井冈山、黄洋界(西江月《井岗山》)、武夷山(如梦令《元旦》)、岷山、乌蒙山(七律《长征》)、六盘山(清平乐《六盘山》)、昆仑山(念奴娇《昆仑》)、钟山、龟山、蛇山、巫山、韶山等。

有山必有林,山林、密林成为庇护人类休养生息最后的处所,于是,才有了逼上梁山,占山为王、重上井冈山的故事;林也给山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为人们预留无限的想象空间,于是,有了《西游记》、《聊斋志异》这样的神话经典,并演绎了雪山飞狐、华山论剑、少林功夫等蕴涵中国哲学意味的武学传奇。(王冰梅)

山文化

山水有清音

“驾言出游,日夕忘归”。“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一直将自然山水视为其家园。人们行其所行,得其所得,乐其所乐,或登山临水以游览,以观卉木鱼鸟;或结庐而居,隐递终卷,以畅超然之情;或行吟于山水,评棋品画,谈玄斗举,以清茗对山月。时俗世伪,皆她之于后,真可谓;得意丘壑,养真葆华。

山水之胜,在乎山也在乎水。山水车来一体,殊难分离。画家黄虹集曾说;“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这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我国山形地势、江河湖泊之景。在此重在论山,单就山而论,我国的名山之多,风景之胜,便不知吸引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这不仅仅是因为名山大山中蕴含着钟灵之气,而且还因为中国文化具体就表现为对天与人或者无、地、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持天、地、人三者同一的观点尤占上风、在今天,也有所谓的“人杰地灵”之说、而“山为地之胜”,在人们心中,山岳高耸,直入云霄,凌空出世,得天独厚。据《所志》上载;“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玩小巧示人。”汉武帝登泰山后的感觉是“高矣,极矣,大矣,符其,壮美,特矣,驻矣,惑矣„„”。由此之故,古人对山的信赖、崇拜、乃至神话就随之产生。这逐渐给山添加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色彩,“名山”缘由此而形成。这里,形成名山大川的自然背景—一加剧烈的地壳运动,自然界沧海桑田的逐渐变化,倒是被忽赂不计了。人们对名山的景仰,虽仍是因为其雄伟高峻,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结晶、从孔子的以山比德、以水比智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到庄子的“山林与!暴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的亲和山水的审美感受,无不含有一种精神的交流,即精神的输出与赋予。以后的传统文人或隐远山水,或寄怀山水,或放志山水,都在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丘一壑的交流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名山文化。 中国的山水审美始于先秦、成于汉,风行于魏晋、盛唐,此后这一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春秋时代,孔子提出“仁者乐山”之说,据《韩待外传》解释:“天山者,万物之所据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四方益取与焉。出云导民异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山也,”这种比德伦的山水现已具有人性的内容,它开始摆脱对山水直接的物质性功利,而代之以超然的精神性功利了。庄子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实际上是希望达到“物与神游”、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这种“乘物以游心”的心态,启发了后人对山水的纯粹审美态度和古代的隐逸文化。【山水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3、山水之缩影——园林

园林亦称“城市山林”。据典籍记载,其悠久历史可以上溯到商周。当时称园林为囿,即把景色优美之处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游猎。时至汉代,囿就发展为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游历名山大川之风大盛,因而也大大促进了穿池筑山这种兴造园林的风气。至隋唐时期,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导向写意山水,成为我国园林的成熟期。明清两代则为我国园林发展的高潮期,江南园林也是兴起于那个时期。如当时的苏州城中就已名园荟萃,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园林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帝王宫苑,如颐和园、避暑山庄,另一类是私家花园,如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园林。 但无论皇家宫苑还是私家花园,均仿效自然保护山水景观构级而成,“以山以水,为堂为楼,以燕以息”在园林中,既未舍弃都市之繁华,又能获山水林泉之乐。其优点如元人王结所说“连城邑,挾市井”,可以“朝登暮眺,往返不劳„„赋诗把酒。无适而不乐宜”。

山上必设亭台楼阁。宋之间的《灵隐寺》诗中有名朕:“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湖”。苏铁有诗曰;“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苏辙在《黄州快哉事记》中描述了一个亭子给游览者带来的美感;“盖亭之所见,南北百三,东西合一,产减汹涌,风云开阀。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任忽,动心眩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袁枚在《峡江专飞泉亭记》中亦有类似的描述:“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瀑亭’也。纵横丈余,几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徐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飞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小小园林,竟能给人以这种感受,游真正的名川大山,其体味也无非如此了。园林之趣,由此可见一斑了。

5、尺幅山水——山与画

画家感到山川之美,加以描绘,形诸笔端,便产生了山水画。中国的山水画产生由来已久。在六到会画中,就有“峰帕尧蒙云林森渺”(宗炳《画山水序》)记述。

沈括《梦溪笔谈》中曾记有北宋山水画家宋迪这样一事:小窑村陈用之善画。迪见其画山水,谓用之曰:“汝画信工,但少天趣。”用之深服其言,曰:“常思其不及古人者正在于此。”迪曰:“此难耳。汝当先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卑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恍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用之自此画格日进。此段记述的宋迪启发陈用之,凭自然的偶然暗示来活跃想象和笔端、就能突破前人之英臼,在作品中表现天趣。

中国山水画在笔法和空间表现上,均有其独特之处。在笔法技巧上,它注重线条、鼓点、墨色的运用,不让它淹没在色彩与团块中,力求在简约渲谈的线条中见出山水之势。中国画还注重散点透视与俯瞰法运用。前者多见于长卷,如《清明上河图》;后者常见于立幅,如宋人的《高山楼阁图》。在空间表现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同。西洋画注重定点透视,中国画则注重山水景观的整体显现。对此,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总结了三点:“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目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目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山水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人的山水情结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和文化意识里,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而且人文意蕴十分丰富、深远,象征意义和符号意义极强,非常耐人寻味。中国人有千百年的山水情结,在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意识里,山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山水,是中国人的美学,是中国人的哲学,是中国人的宗教。而历史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额,山水,也伴随了中国人的整个历史。

清朝作家张潮的《幽梦影》中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在我们民族文化心理中,山水实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要了解中国人的山水情节,就得了解一下 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情结,了解一下传统文化中人们对自然山水的认识,我们的祖先意向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山水诗一个与人们生存繁衍息息相关的自然存在,自古一来,我们的民族便与它建立了无与伦比的亲近关系,这种关系也就是人们在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产生的一种山水情结。也正是由于“天人合一”最高艺术精神这一特质,庄、玄精神才把才把华夏民族的深邃的宇宙意识、旷达的人生态度催化诶一种审美哲学,才有了山水诗、画的萌芽和繁荣,,也因此,山水才拥有了文化、艺术和精神的品格,并在传统艺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山水情结在山水文化的发展中应运而生。

先秦时期,儒家更是强调“君子比德”。从山中见“仁”,从水中见“智”。秦汉以后,人们

【山水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更多地是从自然生命状态与人的生命状态的对应关系上寄情山水。“望春山而生欣然之意,观秋树而生凋零之叹”、“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这些都是古人与山水的交流。 到了唐代,诗人们往往借山水消解胸中的块垒,从山水中

山水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http://m.zhuodaoren.com/tuijian343333/

推荐访问:中国山水文化大观 中国文化与山水的关系

推荐阅读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新生儿臀红护理 下一篇:危机中的雨林淡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