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危险头痛

2016-08-17 推荐阅读 阅读:

识别危险头痛(一)
头痛的鉴别诊断依据是什么

头痛的鉴别诊断依据是什么

头痛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在生活中因为它的常见性人们往往会对它容易造成忽视。殊不知,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引起头痛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如果不造成详细区分的话是有可能造成对健康的威胁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将头痛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呢?

头痛的鉴别诊断:

1.头痛同时伴剧烈呕吐者提示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在呕吐后减轻者可见于偏头痛。

2.头痛伴眩晕者见于小脑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头痛伴发热者常见于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或颅内感染。

4.慢性进行性头痛伴精神症状者应注意颅内肿瘤。

5.慢性头痛突然加剧并有意识障碍者提示可能发生脑疝。

6.头痛伴视力障碍者可见于青光眼或脑瘤。

7.头痛伴脑膜刺激征者提示有脑膜炎或蛛网膜下隙出血。

8.头痛伴癫痫发作者可见于脑血管畸形,脑内寄生虫病或脑肿瘤。

9.头痛伴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者可能是神经功能性头痛。

10.丛集性头痛多见于中年男性,发作前无先兆症状,突发于夜间或睡眠时,疼痛剧烈呈密集性发作而迅速达到高峰,从一侧眼部周围或单侧面部开始而快速扩展,甚则波及同侧肩,颈部,呈跳痛或烧灼样痛,站立可减轻,伴同侧眼面潮红,流泪,鼻塞,流涕等,疼痛持续数10分钟至2小时,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必要时作组胺试验可协助诊断。

11.鼻窦炎疼痛常位于前额及鼻根部,晨起加重,伴鼻塞,流脓涕等,部分患者因继发性肌肉收缩而出现颈部疼痛和后头痛,检查鼻腔可见有脓性分泌物,病变鼻窦部位压痛明显。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头痛和其他疾病区分开来的一些常规鉴别方法了。希望大家在头痛后认真对待,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针对性的治疗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也祝愿读者朋友们都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远离头痛的威胁。

原文链接:

识别危险头痛(二)
危险有害识别表

咔唑危险有害识别表

氢氧化钠危险有害识别表【识别危险头痛】

苯危险有害识别表

溴乙烷危险有害识别表

氯化苯危险有害识别表

识别危险头痛(三)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化工行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一、基本概念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两者不加以区分,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头痛】

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伤害、疾病、、有害因素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风险:发生特定危险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

可承受的风险: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

1)不安全行为: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能发生的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使事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物体条件或物质条件。

二、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识别

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1、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 去控制。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 : 1)物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3) 有害的作业环境; 4)安全管理缺陷 。

2、危险、有害因素的表现形式(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事件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 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 暴露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和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的工作环境;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水、气、声、渣、废弃物等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3、危险、有害因素类别

(一)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划分:

1. 不安全行为有13大类:(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7)攀、坐不安全位置( 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 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 中,忽视其使用(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附件:见不安全行为分类

2.不安全状态有4大类:(物质条件:火灾、爆炸性物质泄露;毒性物质等;)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识别危险头痛】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 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4)生产(施3.有害的作业环境:

1.作业场所缺陷:间距不足;信号、标志没有或不当;物体堆放不当。 2.作业环境因素缺陷:采光不良或有害;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当; 外部噪声;风、雷电、洪水、野兽等自然危险、有害因素。

4.安全管理缺陷:

1. 设计、 监测方面缺陷或事故(件)纠正措施不当;(人机工效学)

2.人员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训不足;雇用不当或缺乏检查 ;超负荷;禁忌作业等;

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缺陷;

4.相关方管理缺陷等。【识别危险头痛】

(二)按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生产过程的危险与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类:

1. 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 (2)防护缺陷 (3)电危险、有害因素(4)噪声危险、有害因素(5)振动危险、有害因素(6)电磁辐射(7)运动物危险、有害因素 (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

2. 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

3. 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

(1)致病性微生物(2)传染病媒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

【识别危险头痛】

4. 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

5. 行为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

(1)指挥失误(2)操作失误(3)监护失误(4)其他错误(5)其他行为性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

6. 其他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

(三)按GB 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先发性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与危险、有害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企业机动车辆行驶中,不含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包括雷击)6.淹溺7.灼烫(不包括电灼伤、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 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 13.放炮(爆破作业发生的伤亡事故)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四)按卫生部《关于印发<职业病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目录>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第63号)将职业病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十类: ――粉尘类

――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化学性物质类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险、有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险、有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险、有害因素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险、有害因素 ――其他职业病危险、有害因素。

4、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思路

1) 存在什么危险、有害因素(伤害源)2)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3) 伤害

怎样发生?(例) 也可以反过来询问:

4)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5)伤害怎样发生?6)存在什么危险、有害因素(伤害源)?

5、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后果包括:

1)人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损伤等);

2)疾病(如头痛、呼吸困难、失明、皮肤病、癌症、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 3)财产损失; 停工;违法;影响信誉; 4)工作环境破坏;

5)水、空气、土壤、地下水及噪音污染(自然环境破坏)。 6、危险、有害因素控制:采取措施,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将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1)控制措施:A. 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B. 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

C. 教

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D. 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 害。

2)选择措施应考虑的因素:A. 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B. 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C. 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及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D. 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风(危) 险 管 理

一、范围与危险辨识方法

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应直接负责危险辨识工作,组织制定危险辨识程序或指导书,明确危险辨识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危险辨识方法和危险辨识准则,成立危险辨识组织,进行危险辨识。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危险辨识工作,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危险辨识和风险控制。

1.危险辨识的范围应包括: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4);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5)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6)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识别危险头痛】

2.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危险辨识方法。常用的辨识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实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及事件树分析(ETA)等方法。

3.企业在制定危险辨识准则时,应依据:(1)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2)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合同规定;(5)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二、危险辨识

1.企业应依据已确定的危险辨识方法、准则,定期进行危险辨识。企业在进行危险辨识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火灾和爆炸;(2)冲击和撞击;(3)中毒、窒息和触电;(4)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5)其他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6)人机工程因素;(7)设备的腐蚀、缺陷;(8)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2.企业应记录重大危险隐患,确定控制措施。在确定重大隐患时,应考虑:(1)

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3)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

3 控制措施

企业应根据危险辨识的结果,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措施消减危险,将危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1)企业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1)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2)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3)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及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

(4)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2)企业选择的控制措施应包括:(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 (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4)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4.危险控制

企业应根据危险辨识的结果,落实所选定的危险控制措施,将危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企业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包括:(1)危险辨识报告;(2)技术结论;(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竣工验收报告。

企业应将危险辨识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及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危险信息更新 企业应不间断地组织危险辨识,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和隐患。应定期评审或检查危险控制结果。

当下列情形发生时,企业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2)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4)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考试卷

单位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 名词解释: 1. 危险因素—— 2. 有害因素—— 3. 不安全行为—— 4. 不安全状态—— 5. 危险、有害因素控制—— 二、填空:

1. 不安全状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2. 不安全行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十三种。 3.采取安全措施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虑。

4.选择安全措施主要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 三、简答题:

列举几种日常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谈谈采取何种措施加以控制?

识别危险头痛(四)
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摘 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评估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措施。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期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的安全评估和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关键词:道路交通 危险有害因素 安全评估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116-02
  据统计,世界上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到70多万,20世纪,全世界有3300多万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交通事故已经成为继心脏病、癌症等可怕疾病之后第7个重要的人类死亡原因。实践证明,定期评价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事故防控水平的重要手段。在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期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安全风险分析、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等工作,将风险控制在源头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期安全评估流程如图1所示。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危险有害因素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从本质上讲都可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以及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和有害物质的泄漏、挥发的结果。在道路交通工程安全评估工作中,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是所有工作的基础。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将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期间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总结如下。
  1 施工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火灾、爆炸
  隧道施工中电气线路或设备短路起火;爆破器材起火;氧气、乙炔等可燃气体泄漏起火;临时储存的易燃、易爆物质管理不善;临时活动板房未按要求用电;人员纵火;各种机械、设备、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突发异常等,均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车辆伤害
  施工工程中材料、土方运送车辆、水泥混凝土搅拌车较多。车辆在运行中由于超载、超高、人货混载、不遵守安全规程,可能发生车辆伤害。
  (3)触电
  电气设备没有接零、接地保护;作业人员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鞋、靴);电气设备漏电;安全距离不够;雷击;未设安全警示标志;用电环境湿度大;电器设备在安装、使用、配电时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均可能发生触电危险。
  (4)机械伤害
  各种机械如空压机、冲桩机、挖掘机等的机械防护措施不力、管理不善;各种泵、压缩机等高速转动部位设计、安装有缺陷、防护装置不当,误操作时、运动部件飞出,可能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机械伤害。
  (5)高处坠落
  隧道衬砌、管线布设、爆破钻孔打眼、桥�台施工、搭设脚手架及施工模板等,若防坠落措施达不到要求,拆除而未及时修复,或未按作业规程作业,可能产生高处坠落危险;桥梁基础桩孔深数十米,可能发生坠入孔内的伤亡事故。
  (6)物体打击
  在隧道施工、高陡边坡施工过程,需要使用混合体泵、注浆机等设备。未按操作规程作业或设备出现异常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在脚手架、隧道作业台车等作业面较高的场所作业,存在工具、杂物等坠落的危险;桥基人工挖孔时,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伤害。
  (7)起重伤害
  起重机等起重设备设计上缺乏必要的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损坏、断裂、老化而失灵、失效;无安全连锁或安全连锁失灵等可能造成起重伤害。
  (8)坍塌
  路面施工过程中,若路基强度不足;路面、隧道、桥基、高陡边坡等开挖过程及边坡稳定处理过程中,脚手架设置不合理、绑扎不牢固、拆除方案不合理或作业平台超负荷;护坡砌筑过程中材料堆放过高;挖掘机在有危石、危土下方作业或悬空作业;隧道口的岩石、土体较松散均可能发生滑坡、坍塌危险。
  (9)爆破
  高陡边坡施工、隧道爆破掘进施工、桥梁施工等过程需要大量的爆破作业。若爆破作业未按照《爆炸安全规程》要求,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合格就上岗作业或未对爆破器材存放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可能发生爆破事故。
  (10)容器爆炸
  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乙炔瓶、氧气瓶等压力容器。若管理不善,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失灵、安全防护失效、超过许可应力、严重变形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11)粉尘
  运输石料的车辆密封条件不良,发生漏撒,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引起扬尘;水泥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水泥粉尘可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钢筋在焊接会产生电弧焊烟尘;隧道开挖、爆破钻眼、开挖、爆破、喷锚、装碴运输等,均会产生粉尘危险。
  (12)噪声、振动
  空压机、挖土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设备等机械设备选型不合理,未采取防噪声、防振措施,可能产生噪声、振动危害。
  (13)高温
  夏季人员长时间在室外作业,容易出现中暑甚至脱水危险,高温还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工伤事故。
  (14)中毒、窒息
  长隧道施工中,通风量不能稀释有害气体至安全范围,作业人员可能产生头痛、头晕,严重时导致中毒、窒息甚至死亡事故。爆破后通风时间不足就进入工作面;人员没有撤离到安全距离之外;施工中遇到过量CO、CH4、H2S等有毒有害气体;桥梁基础施工中人工挖孔作业均可能发生中毒、窒息事故。
  2 路基路面施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崩塌
  边坡高陡形成不良地质;路基开挖时未加强防护;未采用安全防护措施等,可能造成滑坡、崩塌或局部失稳的危险。未进行适当的软基处理及坡面防护等会导致土基软弱,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或塌陷,影响行车安全。
  (2)滑坡
  围护结构的变形与破坏,可能引起成滑坡事故。   (3)机械伤害
  土方施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设浇筑时;预制件的吊装、拼装;大型铲运设备运行,均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存在机械伤害危险。
  (4)车辆伤害
  路基排水不畅造成路面破坏,引发交通事故;路面面层厚度不足,易开裂变形,影响行车安全。
  3 隧道施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坍塌
  隧道平纵面线位选择不当,可能造成洞口失稳、塌方等事故。
  (2)冒顶片帮
  不良岩层地质、不良水文地质;隧道结构设计不合理;未认真勘察地质情况;边坡设计不当;排水、防护与加固设计不符合要求;边坡防护的措施不当、防护不可靠;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现场管理不符合要求;地震等自然灾害等,均可能造成冒顶片帮事故。
  (3)透水
  没有探水或探水工艺不合理;未设置防排水设施、排水设施设计或施工不合理,排水设备的供电系统出现故障;钻孔、爆破或地压活动等揭露水体;地面水体与施工隧洞意外连通;发现突水征兆后没有及时采取防水措施等,均可能造成透水事故。
  (4)高湿度
  空气湿度较大,防高湿措施不到位,工作人员会受到因潮湿而引起的关节炎、偏头痛、心脏病、高血压等职业病危害。
  (5)光环境不良
  隧洞施工属地下作业。若作业人员长期在光线不足,阴暗的作业环境里工作,会对其视觉器官造成危害,诱发工伤事故。
  (6)爆破伤害
  在炸药运输的途中、装药和放炮的过程中,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可能直接造成人体的伤害和财物的破坏。
  4 桥梁施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坍塌
  桥梁结构设计不合理;边坡高度、坡度取值不当;排水、防护与加固设计不妥;边坡防护的措施不当;大跨度支撑梁的吊装、拼装不当等,均可能造成桥梁断裂、坍塌等事故。
  (2)淹溺
  未设立防护栏杆或防护措施不合规定,作业人员进行起吊作业时若未按规定站在护栏内;水上运输和吊装作业在大风时继续作业;夏天炎热季节,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水域内进行游泳、捕鱼等,均可能发生淹溺事故。
  (3)桥墩爆模
  桥墩施工若采用支架或滑模施工,如果模板工程质量无保证且砼浇筑速度没有适当控制,可能发生爆模事故。
  5 沿线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1)对水资源和旅游资源等的影响
  道路建设会破坏历史文化遗址和风景名胜保护区;填方和挖方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可能增加水土流失量,造成河流淤积;在工程机械的碾压和人员踩踏下,土壤结构发生变化,难以恢复肥力;道路建成后改变了土壤原有水分循环,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路径;桥梁的修建减少了河床过水断面,阻塞河道,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2)对沿线居民点的影响
  打桩、爆破、汽车鸣笛和行驶过程产生噪音;施工车辆在道路行驶时可能会威胁行人和其它车辆的安全;施工中产生的废气、烟尘和有害物质对居民健康产生危害;爆破施工产生的冲击波、飞石可能会对周边的人和建筑物产生伤害;爆破产生的地震效应,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崩塌。
  (3)对沿线的森林和农田的影响
  取土、弃渣、建设便道、便桥等临时设施,会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污染以及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文物古迹被破坏;修建永久性排水设施,可能改变农田灌溉系统,造成断水、缺水或洪涝;取土、弃渣和修改临时设施,以及施工机械和车辆可能毁坏农田。施工产生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对水体和农田产生污染。
  (4)对周边企业的影响
  施工中,对地下管线勘察不仔细,挖断周边企业的供水、供电、供汽、埋地光缆等;道路施工产生的噪声、粉尘等会给附近企业员工造成不利影响;道路施工会影响周边企业车辆运输,引发交通事故。
  6 结语
  (1)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期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施工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火灾、爆炸、车辆伤害、触电、机械伤害等危险;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滑坡、崩塌、不均匀沉降等危险;隧道施工中存在的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等危险;桥梁施工存在的淹溺、垮塌、坠落等危险以及对沿线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
  (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结果,可为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期间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基础材料,为建设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2] 郭传乐.浅谈改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有效方法[J].山西交通科技,2011(4).
  [3] 钱亮,王宏亮,李忠祥.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建设,2012(3).

识别危险头痛(五)
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和脑溢血的临床鉴别诊断研究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 脑卒中早期诊断已经成为可能。但是广大农村和偏远贫穷地区, 医疗设备落后, 及时正确的诊断仍然有很多困难。由于医疗设备不断更新, 医务工作者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忽视了问诊及体检的重要性。多年来, 作者通过细致的询问和观察发现, 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和脑溢血的发病及演变过程有很大差异, 本组病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疾病的演变过程作出临床诊断, 其准确性很高, 对基层工作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1997~2007年共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570例。筛除复发性脑卒中215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9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45例, 脑肿瘤7例, 高血压脑病3例, 不能完整叙述发病过程者227例。入选994例, 均为首次发病。其中男641例, 女353例, 年龄最大86岁, 最小 42 岁, 平均年龄62岁。入院时间为发病后1 h ~4 d。
  1. 2 临床资料 ①病史及病因:具有多年高血压病史者801例, 脑栓塞621例, 脑溢血180例;具有糖尿病病史者87例, 脑栓塞81例, 脑溢血6例;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者349例, 脑栓塞307例, 脑溢血42例;既往有心脏瓣膜病者237例, 脑栓塞235例, 脑溢血2例;具有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史者206例, 脑栓塞203例, 脑溢血3例;动脉及静脉炎症17例均为脑栓塞。②诱因:发病前劳累过度者142例, 脑溢血81例, 脑栓塞61例;由于情绪激动发病者362例, 脑溢血157例, 脑栓塞205例;大量饮酒后发病者79例, 脑溢血47例, 脑栓塞32例;老年人脱水17例, 肺部感染11例发病均为脑栓塞;脑外伤13例及凝血障碍5例发病均为脑溢血。③发病时机:活动时发病647例, 脑溢血199例, 脑栓塞448例;睡眠中发病147例, 脑栓塞142例, 脑溢血5例;安静时发病200例, 脑栓塞183例, 脑溢血17例。④临床表现:发病后具有意识障碍(包括昏迷、呆滞、反应迟钝)226例, 脑溢血187例, 脑栓塞39例;呕吐128例, 脑溢血79例, 脑栓塞49例;发病早期出现频繁呕吐及呕血者31例, 脑溢血27例, 脑栓塞4例;抽风为首发症状者15例, 脑溢血11例, 脑栓塞4例;早期二便失禁者33例, 脑溢血21例, 脑栓塞12例;头痛为首发症状者84例, 脑溢血71例, 脑栓塞13 例。⑤体征:早期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者45例, 脑溢血39例, 脑栓塞6例;入院时双侧瞳孔缩小者11例, 脑溢血8例, 脑栓塞3例;短时间内双侧瞳孔散大者9例, 脑溢血8例, 脑栓塞1例;很快出现瞳孔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者21例, 脑溢血17例, 脑栓塞4例;双眼球同向凝视者16例, 脑溢血9例, 脑栓塞7例;颈项强直6例均为脑溢血。⑥病情演变过程:发病时一过性意识障碍, 以后意识障碍逐渐减轻者117例, 脑栓塞99例, 脑溢血18例;发病后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者78例, 脑溢血75例, 脑栓塞3例;发病时意识障碍, 但是逐渐减轻, 经过一段时间后意识障碍再度出现和加重者24例, 脑栓塞22例, 脑溢血2例;发病时意识清醒, 但是逐渐意识障碍者7例, 脑溢血6例, 脑栓塞1例;发病当时呕吐, 但是呕吐很快消失者46例, 脑栓塞43例, 脑溢血3例;发病后很快出现呕吐而且逐渐加重者67例, 脑溢血62例, 脑栓塞5例;发病过程中出现迟发频繁呕吐者15例, 脑溢血14例, 脑栓塞1例;发病当时病情最重但是数小时后逐渐减轻者326例, 脑栓塞299例, 脑溢血27例;发病后数小时病情逐渐加重者261例, 脑溢血207例, 脑栓塞54例;发病后数天肢体功能障碍逐渐加重者270例, 脑血栓形成258例, 脑溢血12例;发病后意识障碍逐渐加重, 偏瘫肢体肱二三头肌腱反射、膝跟腱反射由亢进逐渐减弱或消失者218例, 脑溢血197例, 脑栓塞21例。
  1. 3 方法 根据准确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体征及明确的病情演变过程等首先做出临床诊断, 然后进行CT或核磁共振明确诊断。
  2 结果
  本组994例脑卒中患者, 根据临床判断符合脑栓塞者766例, 符合脑溢血者228例(其中27例腰椎穿刺为血性脑脊液)。然后进行CT或者核磁共振明确诊断, 其中25例大脑半球栓塞者误诊为脑溢血, 7例硬膜下血肿者误诊为脑栓塞, 5例小量脑溢血者误诊为脑血栓形成。诊断符合率为96.28%。
  3 讨论
  从本组病例中作者总结了脑溢血、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①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脂血症等是出血性或闭塞性脑血管病的共同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心脏瓣膜病、老年人脱水、感染、动脉和静脉炎症等是脑栓塞的危险因素。脑外伤, 血凝障碍等是脑溢血的危险因素。②临床表现:脑溢血多因激动, 过度劳累等动态发病。睡眠、休息等静态发病者多为脑血栓形成。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抽搐、二便失禁、意识障碍等多为脑溢血表现[1]。③体征:血压显著升高或降低, 意识障碍, 双侧瞳孔扩大、极度缩小或不等大, 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眼球浮动, 颈项强直, 呼吸不规则等多为脑溢血。④病情演变过程:a.脑溢血发病急, 进展快, 常在数小时内逐渐加重, 如意识开始清楚很快昏迷或意识障碍逐渐加重[1]。瞳孔由正常很快缩小或扩大或不等大, 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由正常转为迟钝或消失。偏瘫一侧肌力在发病数小时内逐渐减弱, 肱二三头肌腱反射、膝跟腱反射等生理反射由亢进很快减弱或消失, 也可能在开始发病时减弱, 以后逐渐消失。这些都是脑溢血发病过程中的早期表现。这是因为出血即时效应是血液对脑组织的刺激症状, 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生理反射亢进, 但是很快血肿周围组织撕裂、破坏、缺血坏死、水肿, 生理反射由刺激性亢进迅速转为破坏性抑制。b. 脑栓塞发病最快, 常在数分钟内或者瞬间病情即达高峰, 如头痛、呕吐、昏迷、抽搐等, 但是症状逐渐有所缓解, 如果栓塞面积较大, 缓解期过后病情再次逐渐加重, 病情呈驼峰样演变。这是因为栓子堵塞脑血管, 大脑遭受突然打击或超常刺激, 可引起脑电活动紊乱。临床出现头痛、呕吐、昏迷、抽搐等第一个症状高峰。第一个症状高峰不能反应病情的真实情况。因为这种脑电活动紊乱是一过性的, 消失后症状有所缓解, 临床表现为病情有所减轻。较大血管栓塞后, 其下游脑组织在一定时间后开始缺血、缺氧、水肿、坏死, 病情再次加重, 出现第二个症状高峰。这才是病情的真实表现。c.脑血栓形成可在数天内逐渐形成或加重, 也可以在稳定中逐渐好转, 这与血栓形成的过程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不同有关。
  总之, 仔细询问病史, 认真体格检查, 全面了解病情的演变过程, 准确评价每个要素在不同类型脑卒中中的价值, 客观分析病例特点, 正确认识和熟练掌握脑溢血、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的临床差异, 在缺乏影像资料的条件下作出正确诊断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2206-2216.
  [收稿日期:2014-07-23]

识别危险头痛

http://m.zhuodaoren.com/tuijian337146/

推荐访问:常见症状的识别头痛 神经性头痛

推荐阅读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职学生就业现状 下一篇:普里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