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供给侧改革思维下的转型突破口研究

2016-08-12 推荐阅读 阅读:

民办高校供给侧改革思维下的转型突破口研究(一)
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三个指导

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三个指导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提高劳动力素质。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实现优质高效的教育供给对提高劳动力素质而言至关重要。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服务输出就是对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配置,教育供给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能否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完成教育过程后成为劳动力,那么教育供给就是劳动力的供给,它的好坏关系到未来劳动力要素的优劣。现阶段公众的教育需求已经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但教育供给存在着单一、僵化的现象,缺乏个性化和吸引力。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深化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显得尤为紧迫。

教育供给侧改革要实现均衡化

目前,基础教育缺乏有效供给的现象依然很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一些特殊群体比如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基础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迁移到了城市,很难享受到流出地的教育资源,但在流入地城市的教育资源供给中也没有得到安排,导致他们只能就读于民办学校或农民工子弟学校,这种教育供给方式是低效率的,也不利于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农民工子女能否公平有效地享受到城市的基础教育资源,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再者,优质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城市内部的教育需求,导致出现了类似“天价学区房”事件,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更早把孩子送到国外求学,留学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无论

是“择校热”还是“留学热”,都反映出我国教育的有效供给长期不足,像“规定学区房面积”之类的“需求侧”措施已经很难达到改革的预期效果。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从供给端去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让基础教育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标准化配置,建立进城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的专项资金,同时放宽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力扶持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供给端,鼓励其从硬件到软件都能赶上甚至超过公办学校,并提供高品质的面向国内的国际化教育,从而从根源上解决教育有效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不公平的问题。

教育供给侧改革要实现精准化

教育的功能之一是培育出优质的劳动力,但这需要教育供给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就目前来看,教育供给的精准度还有待提高。比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农业转移人口不仅是未来结构性改革中劳动力要素的重要来源,也是去除城市房地产库存的生力军,但如何让农民在城市扎根,在城市建立起正常的社会关系,关键在于使他们通过职业教育实现稳定的就业,享受到与市民一样的权益。再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化解产能过剩,这些产能过剩企业在被淘汰的过程中面临职工安置问题,但由于职业技能受限,这一群体的再就业渠道受阻,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再就业培训。而数以亿计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即将到来的大批待安置工人却不能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转变为优质劳动力,针对这两个群体的教育供给无论是从制度设计还是从实际操作层面都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对职业教育资源供给结构进行优化,可以考虑由职业教育学校在落后产能的工业园区、进城务工农民相对集中的地方以及待安置分流下岗人员的企业开设集中教学点,采用夜校、周末课堂等灵活弹性的方式进行职业培训,

【民办高校供给侧改革思维下的转型突破口研究】

在专业设置上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向这些人员提供精准的教育服务。这样既能够盘活中职学校的教育资源,又能够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和产能过剩企业的待安置工人顺利实现就业或创业。

教育供给侧改革要实现个性化

每个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可塑的、个性化的过程。现阶段,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在供给结构上都存在着千篇一律的现象,在培养方式、课程安排、学科设置、结果评估等多个供给面都存在着创新不足的问题,没有充分关注到受教育者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比如,现有学校在课程的供给安排上仍以教师讲授书本知识为主,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求;现阶段“以分数论输赢”的高考制度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结果,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必须尽快有所改变。因此,有必要在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考试评价及招生录取等方面加快形成丰富多元的供给结构,使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都有发挥和被发现才能的空间,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开放教育市场,放宽办学条件,鼓励民间资本和多元主体进入教育供给端,解除民间力量在占地、校舍等硬件方面的制度约束,为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课程,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推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实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民办高校供给侧改革思维下的转型突破口研究(二)
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如果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想继续存在下去,它就需要一定类型的结构发挥功能性的作用。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不同的职能分工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整个社会的共同规范体系所决定的。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我国正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迫切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结构矛盾突出,一些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趋同,与产业发展、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出现就业难、招生难等问题。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是部分本科院校实施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

高等教育是由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决定规模的。自1999年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扩招计划以来,高等教育的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毛入学率为37.5%。近几年。我国高等学校的年毕业生加上未就业的每年需就业人数在900万左右。大量毕业生涌向劳动力市场,加上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的不适应情况以及相对集中的城市就业趋势,使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开始呈现“溢出”现象。近年来,高校专业同质化严重,市场需求已近饱和,而新的专业结构调整没能及时跟进,致使某些企业急需的专业人员,在高校却无人可招。为此,调整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教育整体性改革的突破口。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目标

【民办高校供给侧改革思维下的转型突破口研究】

高等教育供给性结构改革就是要建立起管理体制、布局结构基本合理、办学形式多样、学科门类齐全、规模效益好、教育质量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同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与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合理的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应该说,20世纪末以来,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进程中,高等学校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数量、招生规模迅速增长,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趋于【民办高校供给侧改革思维下的转型突破口研究】

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供给长期不足的矛盾,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但随着高等学校数量和规模的急剧增长,其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专业设置盲目跟风、缺乏发展特色,千校一面现象严重,造成校际之间(包括过快发展的网络学历教育)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师资队伍严重滞后、教学质量不高、课程设置落后,学生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一部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高校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1.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决定》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到2020年,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

为此,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通知中,鼓励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优先保障转型试点高校和专业的本科招生计划需求。各地要在国家下达招生计划总规模内,加大对省域内各类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继续推进高等职业学校分类招生改革,统筹安排好普通专升本、对口招生、五年制高职等各类招生计划,为职业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1327所,招生337.98万人,占普通本专科院校招生总数的46.9%,比2013年增长5.8%,是“十二五”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2015年招生计划同样要求,加大对各类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适应经济新常态,为区域发展培养各层次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继续支持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充分利用计划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整,加大对试点高校和专业本科招生计划的支持力度,使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达到一定规模。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问题是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调结构、稳增长、新常态的形势更加突出,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打开国际市场、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在教育。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转型创新创业阶段,迫切需要加快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经济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近年来,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纷纷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

锐意创新,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有力牵引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全方位改革。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思路

1.明确办学思想,培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并适当超前的人才

第一,突出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人才培养上与我国的发展理念相一致,推动我国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突出发展就是突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等教育要了解世界、了解未来,要传授当今世界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把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调整、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根本宗旨。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基地,在传授最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大科研力度,把创新知识、研发当今世界最新的科研成果作为高等教育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只有坚持发展的要求,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体现高等教育为生产力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

第二,突出需求的要求。教育的产出从社会意义上讲,就是培养人;从经济意义上讲,就是生产劳动力。无论是培养人也好,生产劳动力也好,教育都要讲求需求的原则。需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支撑点。需求有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两种:显性需求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的就业率上,隐性需求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的人才储备和新科学、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上。教育既要重视与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显性需求,更要重视超越现实生产力,代表未来生产力(更先进的生产力)的隐性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育为发展生产力服务,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才能体现教育具有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双重属性的特点。【民办高校供给侧改革思维下的转型突破口研究】

第三,突出特色的要求。特色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本质。没有特色就是混沌,就不能显示千姿百态,社会变得模糊起来。与时俱进的教育如果缺少特色,就会与大千世界格格不入,就会培养一批与世无争、不思进取、毫无创造和创新意识的平庸之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而实现普及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必须把办出特色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要培养、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使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调整教育结构,培养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高质量人才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充分竞争的,个体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其技能得到了提高,因此,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比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优势的竞争地位。近几年,我国【民办高校供给侧改革思维下的转型突破口研究】

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发展很快,由于其有较明确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与经济结构调整联系紧密,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在95%以上,为我国经济社会培养了一大批职业性、技能性人才。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一大批专科学校、独立学院转为本科教育层次,相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却相对下降。尤其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浪潮中,传统本科培养人才的模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劳动力市场需求既是决定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前提和动力,也是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本质因素。

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教育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千百年来,教育的发展始终和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联。当教育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并适当超前时,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教育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时,教育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也是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思想。

产业结构现代化加速了劳动力在各个产业之间的移动,改变了就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从而对高等教育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不断地调整和改革。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就是用市场来配置和调节各种资源。在生产力不发达的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是培养“精英”的,只有少数具有特殊天赋的人才能受到高等教育。因此,那时的高等教育层次简单、规格单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有限的,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很少受到质疑。当今,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产品结构的多样化要求以往的人才结构要发生根本的变化。按照一种模式、一种要求来培养人才的观念,已经严重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教育必须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高等教育,更需要与时俱进,加快其结构改革的步伐,培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高等专门人才。

3.重视专业与课程改革,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人才

随着高等学校数量和规模的急剧增长,随着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教育结构不适应经济结构的矛盾也越显突出。专业设置盲目跟风、缺乏发展特色,千校一面现象严重,课程设置落后,学生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一部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加快高校结构调整,促进特色办学,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是高等学校在激励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内在要求。

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从“审批制”调整为“备案或审批制”。分设12个学科门类,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2014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公布1800个本科新专业。部分专业显示的特点是:一是综合性。文理渗透,如《网络安全与执法》,《建筑学》增加人文的内容,恢复5年制。二是实用性。强调实用性与技能培养,如《风景园林》《公安视听技术》《工艺美术》《电子商务》专业。三是职业性。重视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按照“倒过来,顺下去”的思维设置课程,如《翻译》《酒店管理》专业。

最近,教育部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1327所,招生337.98万人,占普通本专科院校招生总数的46.9%,比2013年增长5.8%,是“十二五”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1006.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

几年前,部分高等学校就非常重视本科教育的改革,在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同时,突出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前提下,加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加强文理学科之间的渗透,增加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比例,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跨学科跨系甚至跨校选课。增加学科类型完善科类结构,合并或裁减一些设置不合理、重复设置的专业,克服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现象,从而实现以专业的综合化促进学院的综合化。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用互联网+教育实现教育效果和效益的最大化。最近,我们连续看到这样的报道: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自主设计研制“纳卫星”发射成功,清华大学联合波音、东芝等全球知名企业,跨学科、跨年级进行组建的科技创新类兴趣团队已有12支,每年有超过4000人次的学生在创客空间开发创意创新作品,其中90%以上是本科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Unicom无人直升机系统”团队问鼎冠军。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学校开展的本科教学改革密切相关。60年代清华大学欢迎新生的一个标语闻名全国:“欢迎你,未来的工程师、科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训始终是:“严格规格功夫到家”。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影响了几代人。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

在20世纪末,各国政府都在重新思考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中的政府责任合理定位问题。欧洲国家的政府给高等学校一种新的含义,国家、市场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改变,高等学校形成了一种新的限定和新的自由。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并构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政府、市场、大学“三角协调模式”。《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课题研究认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刻的,其表现为:一是市场经济影响下的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发人力资源,激活经济要素,为财富增长提供广泛而持久的人才与智力的支持;二是高等教育内部设置

民办高校供给侧改革思维下的转型突破口研究(三)
中国须从供给侧寻找改革突破

中国须从供给侧寻找改革突破

《参考消息》4月6日报道 未来十年是中国发展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发达经济门槛的关键期。历史经验表明,自20世纪以来能够突破这个瓶颈的后进经济体不超过10%,而通观各个国家增长停滞的原因,关键还在于供给质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三期叠加”和“四降一升”的严峻挑战,在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经济风险发生的概率上升,多种不利因素交织。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只有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入手,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助力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传统模式难以为继

我们知道,供给与需求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共生共存的两翼,也是宏观调控的两个轮子。当需求疲软程度超过经济波动的正常范围时,就不能固守传统的需求管理模式,要从供给侧寻找新的动力源。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动力源衰竭,使中国经济正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

2011年以后,我国经济告别两位数增长状态而进入潜在增长率“下台阶”的新阶段。2015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增速又首次“破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出口总额、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等其他一些指标也显示了巨大的下行压力。需求下降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相结合,挤压了工业企业利润,使它们在亏损的边缘游走。

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在衰竭。投资方面,长期以来高投资的增长模式遇到了瓶颈,投资的边际效益在递减。同时,受到地方债务风险加大的约束,国内投资增长乏力。消费方面,受部分行业经营困难、部分人群收入增长缓慢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总体上有所放缓。出口方面,由于受欧美日经济疲软的影响,再加上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所带来的竞争压力,2015年进出口均出现下滑。可以说,现在三驾马车的动力渐显疲弱。

与此同时,过去支撑中国高速增长的要素红利也正在消失。人口红利消失、全球化红利和改革红利减弱,加速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源泉的衰竭。特别是人口红利,自2012年起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下降,到2014年已累计减少960万人。

第二,传统发展模式下环境压力凸显,水、空气、土地等资源投入难以为继。

资源与环境压力、生态失衡,是长期以来忽略供给侧管理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必然结果。中国的人口密度、能源与资源消耗密度,不断地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进而形成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压力。如今,中国受到雾霾问题的严重困扰;二氧化碳排放,特别是人均排放量居高不下;土壤和水污染问题也不容乐观。可以说,传统的基于需求管理思维的以高投资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是造成高能耗、高污染、高

民办高校供给侧改革思维下的转型突破口研究

http://m.zhuodaoren.com/tuijian322732/

推荐访问:民办教育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与经济转型

推荐阅读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工商局完善相关救济体制 下一篇:帕萨特b5启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