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统计对企业的重要

2016-09-01 专题 阅读:

分析统计对企业的重要(一)
统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龙源期刊网 .cn

统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贺颖超

来源:《智富时代》2014年第07期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商业竞争越来越加剧,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出现各种问题.要求企业管理精确化,决策科学性.由此统计在企业中的起着举足轻重作用越来越明显. 强化企业统计,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宏观调控起到积极地作用。

关键字:统计;统计在企业作用

统计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统计一词的理解一般有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等.其方法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正态分布、抽样、标准差、概率论、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现在企业中生产管理中最常用的抽样和概率论统计学是现代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和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企业制定经营政策的重要依据。由此总结统计在企业中作用为三点: 1)统计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依靠统计资料准确判断企业经济运行状况3) 通过统计预测为企业发展目标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统计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概率论一般在企业市场销售和生产型企业中原料采购等应用最多.比如市场占有率等应用尤为广泛.2)生产型企业,统计在生产中的应用.制造企业的基础数据是指企业基本活动单位(如车间、工段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基本原始数据。加工任何一件产品都会在原材料的使用、加工过程中投入人力成本、机油物料、辅料、低值易耗品等方面也产生中间损耗.没有精确统计的话,只会加强生产成本.导致企业最终完工产品销售价格增加,在市场销售中处于劣势.由此,统计人员应该加强数据收集,整理并及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为了更好发挥统计作用,对目前企业中统计存在问题加以分析和相应对策

企业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不健全,统计指标的填报随意性大,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的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加工,出现统计数据差错、失误的问题较普遍,统计调查、分析、预测、统计咨询、统计监督等工作落实不到位,因而出现了不能准确适时地提供本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所需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相应对策:制定作业计划,严格操作规程企业在质量管理中, 应要求各层次的人员都具有相关的知识, 并且编制必要的指导性文件或作业指导书, 规范统计技术应用的管理, 同时, 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 不能说到了审核的时候才去补资料, 一定要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当作自己的本职工

分析统计对企业的重要(二)
统计分析对企业经济运行的重要性

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运行的应用

赵福贵

山东海化盛兴热电有限公司

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运行的应用

内容提要:当代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系统化、短周期化、可预测化、经济化与信息化、高技术化与复合化等各项特征相结合的时代发展趋势,如何立足企业实际,充分利用各项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创新,实现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消耗不断降低,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完成企业生命力不断增强的优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个过程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统计与经济分析,是通过对原始生产数据的统计对标分析,明确不足,针对性研究改进措施,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淘汰弱后产能提供依据。 关键词:统计分析、对标管理、定期培训。

统计分析是一种定量的综合管理方法,利用生产计划信息,大量统计数据,依据统计学原理和会计核算方法,对各种生产经营指标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通过分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做出系统评价和总结,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建议。统计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经营运筹环节,是对经济运行实行监督检查作用的重要手段,是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是协调的工具,考核的依据。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企业中,统计分析已成为一种必然的管理手段。

一、建立统计分析体系,科学的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企业能效对标是运用“标杆管理”原理进行在节能领域的管理实践,是企业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能效对标管理是企业为提高能效,与国际、国内同行或自己的历史最好水平进行对比,确定标杆,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能效或更高效的实践活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效对标体系,为开展能效对标提供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能源绩效的度量标准,为企业预算提供科学依据。它包括:

1、确定一个目标:基于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对标主题,确定适当标杆和对标周期。

【分析统计对企业的重要】

企业能效对标体系包括基本信息和评价指标,基本信息用于反映企业规模和主要设备状况,评价指标应突出对节能绩效要求,包括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管理水平的一组评价指标,并按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形成不同层级的树状指标体系。可能评价的指标包括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重点工序能耗、资源综合利用率、能源加工转换率、设备运行效率等。【分析统计对企业的重要】

具体确立企业能效指标应考虑以下原则:

(1)全面性,指标体系可全面评价企业能源管理状况。【分析统计对企业的重要】

(2)独立性,几个指标之间相互独立。

(3)熟悉度,指标应为员工所熟悉,便于计算对比。

(4)代表性,尽量用最少的指标来反映能源管理重大的方面。

(5)过程性,指标体系建立不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 企业在对标实践过程中,可以各班与自己最好水平对比,与其他班对比,也可以与企业最好水平、行业最好水平对比。随着能效对标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企业可根据不同阶段的能效对标工作重点和对标成果,对能效对标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逐步覆盖全部用能环节。

2、建立两个数据库:在建立企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企业能效对标指标数据库,同时建立企业最佳节能实践库。

能效对标指标数据库是企业开展能效对标管理工作的基础,数据库积累覆盖各用能环节的能效指标数据,为客观评价企业能源管理绩效、树立各类能效标杆提供条件。对表指数分两类统计,一类是能效标杆的绩效数据,这些数据是能效瞄准的基准线,是开展能效瞄准活动和追求的目标。另一类是自身企业能源管理绩效现状的统计数据。通过两类数据的对标活动,及时发现不足,调整运行方式和设备状况。

企业最佳节能数据库是在总结企业能源管理经验和标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企业最佳节能实践库。随着时间的推移,最佳节能实

【分析统计对企业的重要】

践库应不断更新,保持最佳节能实践数据的先进性和时效性。

3、建立三个体系:建设能效对标指标体系、能效对标管理综合评价体系、能效对标工作管理体系。

对标管理体系根据企业生产和能耗的实际情况,本着突出能效指标的工作重点,以区分指标可比性为原则,确定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通过对标、评价、分析使企业各用能环节明确差距、确立标杆,从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技术标准等方面查找产生数据差距的原因,并制定措施加以改进。

能效对标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标管理来实现追求卓越的能效管理绩效并持续不断学习改进的过程。整个过程分六步进行:

(1)现状分析,首先要充分掌握本企业各类能效指标客观、真实的基本数据,梳理企业生产、能耗和能源管理状况,深入分析投入产出情况,明确能效对标内容,将具体内容进行分解,以便于进行成本、重点能耗等问题的分析。

(2)选定标杆,能效管理的目标是对每一个用能环节进行优化,从改进和提高能源管理绩效的角度出发,根据现有的行业水平,结合自身实际,选定一个时段内的对标标杆。

(3)制定方案,通过分解法、访谈法、问卷调差法等与标杆单位或班组交流,摸清企业的能源管理环节,总结他们的管理措施及节能实践,深入了差距分析,进而确定能效改进目标值,制定可行的改进方案和实施进度计划。

(4)对标实践,根据已经确定的能效指标,实施进度计划,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班组、个人,把提高能效的压力和动力传递到每一个员工,体现对标活动的全过程性和全面性。并对这一时段内的生产数据详细统计。

(5)对标评估,目标任务结束后,将这一时段内的统计数据与

目标值进行对比评估,根据结果对改进措施和方案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作出结论。

(6)改进提高,对标管理项目的能源管理绩效改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在一个特定能效对标项目结束后,将能效对标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措施进行总结,找出自身能源管理环节的缺陷,并确定突破口,制定下一时段的目标值和活动计划。循序渐进,将能效对标持续的开展下去,不断提升实施效果。

实施对标管理对企业而言,可以学习和借鉴先进企业的能源管理经验和理念,促使企业健全内部节能循环机制,逐渐总结适合本企业的能源管理方法,持续推动能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能效指标的改进,提高企业节能经济效益。

【分析统计对企业的重要】

二、对统计从业人员建立定期培训机制,适应统计分析岗位新形势。

当代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系统化、短周期化、可预测化、经济化与信息化、高技术化与复合化等各项特征相结合的时代发展趋势。如何立足企业实际,充分利用各项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创新,实现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消耗不断降低,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完成企业生命力不断增强的优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个过程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统计与经济分析,是通过对原始生产数据的统计对标分析,明确不足,针对性研究改进措施,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淘汰弱后产能提供依据。

做好统计分析,人的素质提高是根本,建立定期培训机制,让统计人员通过学习来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拓宽视野,积累知识。加深对职位的理解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不断的充实自己来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统计岗位,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统计分析人员素质必须不断提

分析统计对企业的重要(三)
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一、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1、统计工作的特点

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人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既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2、建立统计工作制度的重要性统计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的确立,二是统计内容及计算方法的确定,它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对企业而言,具有以下作用:

2.1)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和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又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或称市场营销)、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2)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和结构。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

2.3)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效益与效率,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从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

2.4)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和质量特性。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

二、统计的观点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重要性

2.1是质量管理的依据

产品的质量取决于技术进步,但是在技术攻关,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同时,不能忽视管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管理为生产服务,必须适应生产的需要。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必须要有建全的规章制度,对质量水平和工作水平有动态的及时的了解。产品的质量如何,员工的工作质量如何,都要通过统计来完成。多层次、多层面的统计结果可以做为奖惩的依据,产品质量水平判定依据,随时监控产品质量,使产品质量外于动态管理之中,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时有效的统计工作,可以避免传统管理手段中事后把关的弊端,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生产过程中。把质量控制融于生产过程中可以节约时间,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2是质量信息反馈的依据质量检验的职能就是:【分析统计对企业的重要】

a.判断产品是否合格;b.向领导、生产部门及供应商反馈质量信息,并与有关部门一起

对数据进行分析;c.实行质量监督。信息的来源是数据,而大量的无规律的数据不能对工作有帮助,必须通过统计手段加工分析整理。统计方法的实质就是要用符合事实的数据来判断事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数据经过统计后可以变成信息反馈给领导部门,做为决策的依据。反馈给生产部门,对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有及时的动态的了解,使生产外于稳定状态。反馈给供应商可以做为进厂原材料质量的判定依据。没有统计就没有信息反馈,也就没有正常稳定的生产。

2.3对关键工序的能力加以控制

所谓工序就是在一个工作地上,一个或几个工人对一定的劳动对象进行连续加工的生产活动。而关键工序是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由于关键工序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因此应对它的工序能力加以控制。工序能力就是工序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的能力。关键工序的工序能力如何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由于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在生产实际中我们每月对关键工序能力指数加以评定,使关键工序的工序能力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工序能力指数Cp=(T为产品的公差σ为总体分布标准差,可用样本的标准差S代替)。当Cp>1.33是表明工序能力很充分,当1.33>Cp>1时尚可,需要加以控制,当Cp<1是表明说明工序能力不足,工序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时我们必须及时查找原因,解决问题,使工序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过工序能力测试和验证,确切掌握工序质量状况和水平,以确保工序加工质量,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而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统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统计的手段就无法对关键工序的能力加以控制。

2.4对入厂原材料的质量进行监督

要想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原材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而采购的原材料,有一些在工厂中是不具备检验手段的,必须先进行小批生产,验证其质量,即工艺验证。工艺验证的过程就是收集数据的过程,它通过对数据的提取、加工、收集、分析并通过统计手段与以前同样原材料的数据进行对比,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不低于前期水平。通过统计使工艺验证除了判定原材料是否合格外,还可以保证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

2.5分析不合格品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控制根据不合格品特征,对不合格品加以分类并进行统计,找出产生不合格品的主要项,对产生不合格品主要项的原因、机理加以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降低不合格品率,提高产品质量,从而降低成本。

三、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统计在企业质量管理中几个方面的应用,不同的企业对统计的应用是不同的,但是,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更加需要统计做为基础。总之,统计在现代企业的生产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广泛的应用统计及统计信息也是现代管理手段之一,它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统计具有的三大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密切联系的。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保证咨询和监督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统计的基本任务有:1)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2) 各级统计机构应当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3)各级统计机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状况实行统计监督

分析统计对企业的重要(四)
信息统计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分析

  【摘 要】信息统计主要利用统计学方法针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使用数据来描述和揭示数据信息的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信息统计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运用统计学方法反映出公司某项信息变化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变化程度。信息统计对于企业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信息统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研究,以此来提升企业对于信息统计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信息统计;企业管理;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对于企业的管理显得更加细致,尤其是对于企业信息统计管理上显得精细化。企业管理涉及很多方面,不仅包含有企业基本信息,而且还有企业发展中的动态信息。信息统计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信息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揭示信息统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对信息统计重要性重新认识。
  一、常见信息统计方法
  1.直方图统计法
  直方图可以直观反映出事物发生过程中的相关情况,能够直接看出产品的质量特性。直方图可以判断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是否处于控制状态,以便于企业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理。
  2.排列图统计法
  排列图是企业在产品质量衡量管理的重要方法,通过排列图可以确定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次要因素、关键因素、有影响因素),寻找出不同影响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3.因果图统计法
  因果图主要用来分析产品的质量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逐一查找生产质量问题的各个层次以及各个原因来归纳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因果关系来对事物进行深层次剖析,进而采取准确有效措施以应对当前所出现的问题。
  4.控制图法
  控制图法又名管理图法,此种统计方法主要用于描述生产过程中质量波动变化情况,通过对控制区域分质量进行分析,确定质量产生波动的原因,以判断生产过程中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5.散布图法
  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着质量问题,其原因存在着很多方面,通过散布图来分析质量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此达到对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质量因素之间的关系不能够通过解析进行描述,不能够由一个或者几个变量数值而变为其他数值。散布图通过非常明确的定性关系变量来列出对应数据,并且在坐标图上标记出具体位置。
  二、信息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1.信息统计时质量管理依据
  产品质量作为产品的生命线,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众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产品生产过程中不能够忽视产品质量影响,管理必须要以生产服务为中心,并且还要适应生产的需求。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生产必须注重的问题,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通过信息统计完成质量评价。多层面的信息统计可以为企业产品生产提供更加丰富的依据,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使得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信息统计工作可以避免传统管理中所留下的弊端,将企业管理存在着的问题及时解决,切实将质量控制纳入到日常生产之中,这样有助于企业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达到节约施工时间。
  2.可对关键性工序展开控制
  针对关键工序开展控制时必须对一个或者几个劳动对象开展控制,关键工序对于产品质量具有极大影响。加强关键工序能力控制可以达到对企业生产产品质量有效控制,实际工作中针对关键工序能力进行控制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有利于整个生产处于稳定状态。通过工序能力测试使得工序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确保产品质量高度稳定,能够有效预防不合格产品产生。一旦工序能力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就无法保障生产质量。如果出现工序能力问题,那么在产品生产的时候必须找出原因,然后解决问题以促使工序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工序能力的测试和验证掌握企业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和水平,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不合格产品生产。
  3.可实现对原材料进行质量监督
  企业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必须要求原材料过关,原材料采购的时候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检验,然后再进行小批次生产,生产过程中验证产品质量,以此来检验材料优良性。工艺验证其实就是一个数据收集的过程,通过数据提取、加工、收集以及分析来实现统计学分析,然后通过与原材料进行对比分析,保证原材料质量不低于前期水平,符合企业生产标准。
  4.可以分析不合格产品原因
  根据不同产品的合格特征分析出产品出现不合格的原因,通过统计学分析细分出不合格品的主要项目。对于产生不合格产品的主要原因、产生机理等进行探讨,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症采取措施,以此来提升产品的合格率,从而确保产品质量。
  企业生产产品时,只要分析出产品的不合格原因就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进而为企业生产质量提供有效保障。信息统计可以为企业产品进行不合格原因分析提供可靠性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结合这些依据便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内企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市场竞争。因此,企业之间的较量不仅在产品质量上要求过关,而且还要求在企业管理上也应做到高效率管理。因此本文针对信息统计相关概念以及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分析进行探讨,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性资料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凤云. 用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统计质量目标[J]. 化学分析计量,2011,02:76-78.
  [2]黄向阳,张皓. 多学科视角下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09:90-96.
  [3]兰恒友. 统计质量管理方法在商业服务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浅述[J]. 现代商业,2015,11:232-233.
  [4]李传界,朱志明. 车身装焊质量信息管理与统计过程控制系统[J]. 机械工人,2002,10:35-37.

分析统计对企业的重要(五)
企业中统计预测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摘要:统计预测中最常见,运用最为广泛的模型就是长期趋势模型,它主要是在时间序列中的长期存在的趋势实行外推预测的模型。在统计预测中,常见的预测方法有:最小平均法、直观法、指数平滑法、折扣最小平方法和三点法。企业的经济预测可以作为编制计划的依据和提升计划工作的质量。通过长期趋势模型分析了某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为企业领导决策以及编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经济预测 统计预测 预测方法
  一、统计预测的方法和意义
  通常来说,事物的发展具有不确定因素,但是其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对企业所需要的数据等进行科学性的预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通过对要预测的事物进行分析,得到其历史发展规律,并依照当前的外界因素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这就是预测。统计预测一般情况下主要用于对经济定量预测。按照时间长短可以将经济预测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预测。通过经济预测可以将此作为编制计划的依据,提升计划工作的质量。
  统计预测为经济预测提供了统计计算的方法基础,成为经济预测的科学工具。统计预测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相关统计模型进行分析,也就是预测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常见的有移动平均数模型、周期性变动模型、固定平均数模型、随机模型、长期趋势模型以及回归模型等。其中在统计预测中最常见,运用最为广泛的模型就是长期趋势模型,它主要是在时间序列中的长期存在的趋势实行外推预测的模型。在统计预测中,确定了统计模型后就要选择预测方法,常见的预测方法有:最小平均法、直观法、指数平滑法、折扣最小平方法和三点法。
  二、统计预测的应用分析
  当代社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个企业要想立足不败之地,取得长久的发展,必须要对自己的企业进行科学的发展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竞争中不断取得发展。统计预测能够使企业生产和销售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科学地对企业未来几年进行生产总额或者销量额的分析预测,可以帮助领导者进行科学的指导,给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参考和情报。
  为了详细分析统计预测的应用,在这里列举一个案例进行说明。案例1:A器材公司是集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公司从1995年创建至今不断发展,业务领域逐年拓宽。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该领域的政策支持,该公司的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这里截取了公司1998年到2012年的总产值作为计算依据。使用长期趋势模型对企业经济进行预测,但是该模型有曲线趋势模型和直线趋势模型两种,要想准确选择模型需要按照给定的资料数据,将资料画成动态折线图或者散点图,从图中折线的走向或者散点的分布上判断其走势是曲线还是直线,然后再选择使用何种模型。对资料给定数据进行画图,需要以年份为横轴,产值为纵轴,画出坐标图,我们能够得到年份和企业总产值的关系图,我们得到的走势曲线是从1998年到2007年,企业的总产值上升趋势平缓,2007到2009年增长率为负值,从2009年到2011年略有上升,从2011年到2012年增长率高于历史时期。
  从初步画图中,我们无法确定属于直线还是曲线型,这是由于行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外界的经济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为了确定模型,需要先试用移动平均法对时间轴进行修正。该方法是通过逐项递移的方法计算一系列移动的序时平均数,然后用这些平均数形成一个新的序时平均数时间序列。在这个新的时间数列中,外界短期的影响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被弱化,这样呈现出来的图像走势就是企业较长时间的基本发展趋势。
  三、统计预测中二次指数平滑法的应用
  指数平滑法在统计预测中也经常遇到,但是此方法通常是对不存在明显趋势变动的资料进行预测,在有明显趋势变动的资料中,通常使用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为: ,在这个模型中 是新观察值,
  和 分别为新预测值和旧预测值。预测公式如下:
  案例2,使用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B公司2014年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2001年到2013年销售额资料使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对公司2014年销售额进行预测。在计算过程中,把2001、2000年的实际销售额作为
  和 的初始值,选用两个平滑系数 进行预测。假设当 时,2001年和2000年B公司销售额(万元),对应的 , 分别为14110,14643;当 时,对应的数值分别是14118,15269.
  2014年公司销售额的预测值为:
  2014年公司销售额的预测值:
  根据上述计算我们能够得到,B公司在2014年的预销售额(万元)大概在12291到12333之间浮动。
  四、结语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充分展示了统计预测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由于统计预测的方法和使用的模型种类比较多,在实际的运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方法特点进行运用,从而达到为企业下一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健峰.统计预测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09;59(11):88-89
  [2]高巍.统计预测在资源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1(5):63-64

分析统计对企业的重要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76645/

推荐访问:企业统计分析报告 企业能源统计分析

专题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乒乓球直拍横打慢动作 下一篇:中国事业单位借鉴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