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园蓟马

2016-09-01 百科 阅读:

有机茶园蓟马(一)
茶园茶黄蓟马的发生与防治

茶园茶黄蓟马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介绍茶园茶黄蓟马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黄蓟马;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生活习性;防治措施【有机茶园蓟马】

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tis Hood)属缨翅目蓟马科,是茶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台湾等南方茶区以及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1],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山茶、油茶、银杏、草莓、葡萄、苹果、荔枝、芒果等多种植物。

1形态特征

【有机茶园蓟马】

成虫体长约0.9 mm,体橙黄色,头宽约为长的1倍。触角8节,第1~2节淡褐色,第3~8节淡褐色,第3~4节有“U”字形感觉器。复眼红褐色,复眼后有鬃2根,单眼橙红色,单眼间有鬃2根。前胸背后侧角有粗鬃1根,前翅狭长淡黄褐色,有纵脉2根,上脉鬃10根,其中基鬃7根,端鬃3根,下脉鬃2根。第2~7腹节各有一囊状暗褐色斑纹,第8腹节后缘栉毛明显,腹部鬃毛较长。卵为肾形,长约0.2 mm,初期半透明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初孵时,若虫白色透明,复眼红色,触角粗短,以第3节最大。头、胸约占体长的1/2,胸宽于腹部。2龄若虫体长0.5~0.8 mm,淡黄色,触角第1节淡黄色,其余暗灰色,中、后胸与腹部等宽,头、胸长度略短于腹部长度。3龄若虫(前蛹)黄色,复眼灰黑色,触角第1、2节大,第3节小,第4~8节渐尖,翅芽白色透明,伸达第3腹节,各腹节两侧的齿状缘有1根白鬃。4龄若虫(蛹)黄色,复眼前半红色,后半部黑褐色,触角倒贴于头及前胸背面,翅芽伸达第4腹节(前期)至第8腹节(后期)。

2危害症状

茶黄蓟马主要以成虫、若虫锉吸茶树嫩叶或嫩梢汁液,受害叶在叶背主脉两侧呈现2条或多条纵向内凹的红褐色条痕,严重时叶背呈一片褐纹,条纹相应的叶正面失去光泽,略凸起,后期芽梢逐渐萎缩,叶片反卷或向内纵卷,叶质僵硬变脆,也可为害叶柄、嫩茎和老叶,严重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2-3]。

【有机茶园蓟马】

3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有机茶园蓟马】

【有机茶园蓟马】

茶黄蓟马1年发生多代,广东省1年发生10~11代,世代重叠,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南方茶区,无明显越冬现象,冬季仍可在嫩梢上找到成虫或若虫,但在浙江、江西等偏北茶区,以成虫在茶花中越冬。一般年份,1—4月为低峰期,5月虫口数量开始上升,7—8月波动较大,9月虫口数量迅速上升,10—11月达到高峰期,12月下旬后虫口下降。

有机茶园蓟马(二)
茶园茶黄蓟马发生与防治

茶园茶黄蓟马的发生与防治【有机茶园蓟马】

摘要介绍茶园茶黄蓟马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黄蓟马;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生活习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118-01

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tis hood)属缨翅目蓟马科,是茶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台湾等南方茶区以及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1],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山茶、油茶、银杏、草莓、葡萄、苹果、荔枝、芒果等多种植物。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0.9 mm,体橙黄色,头宽约为长的1倍。触角8节,第1~2节淡褐色,第3~8节淡褐色,第3~4节有“u”字形感觉器。复眼红褐色,复眼后有鬃2根,单眼橙红色,单眼间有鬃2根。前胸背后侧角有粗鬃1根,前翅狭长淡黄褐色,有纵脉2根,上脉鬃10根,其中基鬃7根,端鬃3根,下脉鬃2根。第2~7腹节各有一囊状暗褐色斑纹,第8腹节后缘栉毛明显,腹部鬃毛较长。卵为肾形,长约0.2 mm,初期半透明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初孵时,若虫白色透明,复眼红色,触角粗短,以第3节最大。头、胸约占体长的1/2,胸宽于腹部。2龄若虫体长0.5~0.8 mm,淡黄色,触角第

有机茶园蓟马(三)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探讨

  摘要 阐述了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及机械防治等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园;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158-02
  无公害茶叶是完全不使用工业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化学添加剂等生产的茶叶。无公害茶园是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基础条件,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中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建立合理的茶树生长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抑制茶园病虫害的暴发[1-2]。
  1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植物,种植后可持续生产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现有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一般茶园均能形成树冠茂密郁闭、小气候稳定的特殊生态环境,使得茶园中生物群落结构较其他生态系统复杂,生物种类和数量丰富。这些条件有利于保护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农药是茶园生态系统的外来物质,有潜在的干扰生态系统的危险。长期以来,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只注意病虫害防治本身,而忽视对茶园环境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有机氯农药在茶园中大量使用到90年代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普遍推广,不仅未能有效控制茶园病虫害,反而引起茶园病虫害区系发生急剧变化,危险性病虫害不断发生,茶叶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和猖獗问题越来越突出,茶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有益昆虫甚至人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禁止化学农药的使用。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所谓“综合防治”即根据茶园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包括作物相、病原、害虫、天敌、栽培措施、耕作制度和非生物自然因素等)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制定控制或消灭病虫害的系统措施[3]。
  2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方法多种多样,有些用来阻止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有些能造成不利于病虫害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环境条件,以减少其发生的数量;有些可以增强茶树对病原物和害虫的抵抗力或逃避病虫侵害的有利时期,从而减轻其损失;有些用来直接消灭病原和害虫。按其性质和作用原理,可归纳为3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及机械防治。
  2.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最重要的技术措施,它具有预防和长期控制病虫害的作用。农业防治是在茶树栽培、茶园管理过程中,有目的地改变某些条件,使之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菌、害虫的发生为害,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病虫危害,保护作物之目的[4]。
  2.1.1 选择抗病虫良种。发展无公害茶园应选择抗病虫性强的良种。茶树品种不同,对病虫害的抗性和忍耐力不同。不同品种间表现出抗病虫能力的差别,主要由于各品种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或物候学特性不同所致,如云南大叶种成叶叶质薄,易为油桐尺蠖及象甲类害虫喜食为害;而水仙种成叶厚且硬则较少受害。凡单宁含量较高、叶片厚且硬的品种,对茶炭疽病有较强的抗性;一般大叶种及叶片厚且柔软多汁的品种最容易感染茶饼病,而小叶种则受害比较轻。
  2.1.2 合理种植。①合理密植。发展新茶园,应注意种植方式,合理密植,从源头上控制茶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新茶园,宜采用单行条栽。双行条栽由于茶丛湿度高、温度较低,温湿度昼夜变化小,通风透气差,病虫害普通较单行条栽重,蚧类、粉虱类更为明显。经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证明:平地和缓坡茶园灌木型茶树,行距为1.5 m左右、株距为0.33 m左右,每丛1~3株;乔木型茶树应适当稀植。合理密植在正常的管理条件下,能使茶树地上部与地下部充分享有所辖范围,构成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②合理间作。茶园间作与某些病虫害的发生有关。间作丰富了一些病虫的营养成分,或是造成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越冬场所。例如茶园间作大豆、花生等,叶蝉类害虫严重;冬季间作蚕豆和苜蓿等,常可诱致绿盲蝽象等大批潜入越冬,次年春季为害茶树。因此,间作力求合理,必要时须加强间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③慎选遮荫树种。南方茶区,种植台湾相思作为遮荫树,容易招引油桐尺蠖产卵,增加茶园虫口数量;某些果木上的害虫,如蚧虫、粉虱、刺蛾、蓑蛾、卷叶蛾也为害茶树,因此,应注意茶园邻作和遮荫树种选择及其病虫害防治。
  2.1.3 翻耕培土和合理施肥。①适时翻耕。茶园翻耕不仅可以改变土壤性状,保持水分,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茶树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其抗病虫能力,还可将表土和落叶层中的越冬害虫,如茶尺蠖、扁刺蛾蛹、茶叶斑蛾幼虫等,以及多种病原菌深埋入土;将深土层中的越冬害虫,如蛴螬、象甲幼虫暴露于地面,使之因不良气候影响或遭天敌而死亡,或直接遭受机械杀伤。尤其要注意翻耕树冠下面和根颈部周围的土层。②合理施肥。施肥能改良土壤,增进地力和茶树生长发育,提高茶树抗逆能力,从而抑制茶园病虫害的发生。无公害茶园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应施用有机肥,品种主要为饼肥、厩肥、种植绿肥、生物肥料等。饼肥有菜籽饼、棉籽饼等;厩肥必须腐熟后施用,以杀死病菌和虫卵;种植绿肥应选择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作物;生物肥料是利用有益菌将土壤中不可利用的茶树营养元素释放出来,被茶树根系吸收利用,如固氮菌等。
  2.1.4 加强茶园管理。茶园管理是综合运用多种增产措施,在茶树栽培过程中,不失时机抓住各个环节,保证茶叶高产、优质。若管理精良,措施得力,茶树长势旺盛、病虫害发生则较轻,反之则重。无公害茶园管理措施包括中耕除草、排灌、修剪、及时采摘等。①中耕除草。中耕不仅可以保持地力,调节土壤墒情,而且可以清除病虫的发源地或潜伏场所。如茶毛虫、茶尺蠖蛹、茶叶象甲的幼虫和蛹等,生活在浅土中,中耕可使其暴露于地表或直接杀伤。因病害脱落的枝叶,也可随耕作埋于土中促使腐烂而致病菌死亡。杂草不仅与茶树争夺养料、水分,遮蔽阳光,影响茶树生长发育,同时又是多种病菌、害虫寄生繁殖的大本营。杂草滋生,有利于小绿叶蝉、地老虎、苔藓、地衣、红锈藻病、茶饼病的发生,应勤除杂草,及时深埋,以减轻危害。②灌溉与排水。茶园旱季要进行灌溉,既可促进茶树生长发育,增强其抗逆能力,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还可减轻茶赤叶斑病的发生。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靠近水源的茶园,应注意排水,降低湿度,对茶长绵蚧、白绢病、根癌病、膏药病等多种病虫害有抑制作用。③分批、及时、多次采摘。根据茶叶采摘标准,分批及时采摘,是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法。如茶蚜、茶半跗线螨等在密集的叶子上繁殖为害;小绿叶蝉、绿盲蝽象等刺吸嫩芽叶梢为害,并产卵于新梢之内;越冬后的长白蚧、卷叶蛾的幼虫有转向新梢为害的习性,分批及时采摘,可逐批消灭此类害虫的幼虫、若虫或卵。茶芽枯病、茶白星病等为害芽叶新梢,及时分批采摘,可减少病菌的侵染源,以减轻病害发生。④修剪、台刈。修剪、台刈是茶树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亦很重要。如钻蛀性害虫茶梢蛾、蛀梗虫等,树干病害苔藓、地衣及茶梢黑点病等,可区别情况采用轻修剪或深修剪,适时剪除病虫枝。对于郁蔽的茶园,则须进行疏枝,使其通风透光,对严重感染病虫或衰老的茶树,可进行台刈,台刈后务必加强培肥。无论修剪或台刈的枝叶均须及时清除出茶园,妥善处理。   2.2 生物防治
  利用各种有益生物来控制和消灭病虫害,即为生物防治。
  2.2.1 病原微生物的应用。能引起昆虫致病的微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在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方面,利用青虫菌、杀螟杆菌、苏芸金杆菌粉防治茶毛虫、茶蚕、茶小卷叶蛾、刺蛾等,白僵菌防治茶小卷叶蛾、茶尺蠖,拉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茶毛虫、茶茸毒蛾、扁刺蛾、绿刺蛾等,均有良好效果。
  2.2.2 食虫昆虫的应用。用于防治茶树害虫的有益昆虫种类很多,它们直接捕食或寄生茶树害虫。如茶毛虫捕食性天敌有步行虫、螳螂、蜻蜓、蜘蛛等,寄生性天敌有卵寄生蜂,幼虫寄生的有茶毛虫绒茧蜂等。根据茶园主要害虫种类可有目的地引进或繁殖食虫昆虫,放饲于茶园中来控制和消灭害虫。另外,无公害茶园还可因地制宜,放养家禽如茶园养鸡来防治害虫。
  2.3 物理及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素和机械设备来防治病虫害,即为物理及机械防治。无公害茶园物理及机械防治的方法主要有捕杀或摘除、诱集害虫、放射能的应用。
  2.3.1 捕杀或摘除。在病虫害发生面积小而集中,或面积大却零星分散的情况下,组织人力,徒手或利用简单器械捕茶害虫或消除发病部分。一般虫体较大、行动迟缓、易发现、易于捕捉或是有假死习性的害虫,如茶毛虫、油桐尺蠖、茶蚕、茶蓑蛾、茶叶象甲等可人工捕杀。对于具假死习性的害虫,先用器具张接,然后振落消灭。可摘除病叶、剪除病枝或拔除病株。台藓地衣可在雨后用半月形侧口竹刀刮除。
  2.3.2 诱集害虫。利用害虫的趋光、趋化性以及其生活习性,设计诱集,进行防治。①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计诱虫灯来预测和歼灭害虫,一般以电灯、黑光灯作为光源,无电源的地方,可用油灯。黑光灯是紫外线灯的一种,对多种茶树害虫如茶叶斑蛾、茶小卷叶蛾、茶刺蛾等诱杀力很强。②利用某些害虫的趋黄性,设计黄色粘纸板诱杀,如茶蚜、蓟马、叶蝉以及多种鳞翅目害虫具趋黄性。③利用雌蛾对于雄蛾的引诱力,诱集和消灭大批雄蛾,以减少下一代的发生。如将刚羽化的茶毛虫雌蛾,关在四周涂有粘胶的笼内,即可招至大量雄蛾,扑笼粘缚而死。目前,国内外已研制出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用来预测和诱杀害虫。
  3 结语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复杂,方法多样,要解决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问题,必须多种防治措施并举:以茶树为中心,保护生态为条件,增收为目标,针对一种或几种主要病虫,合理选用几种有效方法,使之相互协调,彼此补充,从而将病虫危害降至最低,同时又有利于保护茶园有益生物及生态环境,以获最佳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4 参考文献
  [1] 谢敏,柯文.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湖北植保,2011(4):36-37.
  [2] 刘盛旭.茶园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37.
  [3] 王起升,刘建杰,史永忠.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J].云南农业,2012(6):26.
  [4] 郭桂义,孙慕芳.无公害茶叶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6):1161-1162.

有机茶园蓟马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76190/

推荐访问:有机茶园建设 光照人有机茶园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价格歧视理论 下一篇:爵床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