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2016-08-26 百科 阅读:

分析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一)
美术赏析: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十七世纪荷兰黄金时代大师杨·维梅尔绘画的一幅油画,这张油画以神秘的黑暗为背景,从而获得了相当强的三维效果。黑色的背景烘托出少女形象的魅力,使她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光彩夺目。画中的少女侧着身,转头向我们凝望,双唇微微开启,仿佛要诉说什么,却欲言又止、似笑还嗔的回眸,唯“蒙娜丽莎的微笑”可与之媲美,她闪烁的目光流露殷切之情,头稍稍向左倾侧,仿佛迷失在万千思绪之中。少女身穿一件朴实无华的棕色外衣,白色的衣领、蓝色的头巾和垂下的柠檬色头巾布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维梅尔在画中使用平凡、单纯的色彩和有限的色调范围,然后用清漆取得层次和阴影的效果。这幅画另一个瞩目之处,是少女左耳佩戴的一只泪滴形珍珠耳环,在少女颈部的阴影里似隐似现,是整幅画的点睛之笔。

他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 给人以庄重的感受, 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欢。他在艺术风格上啊的绘画形体结实、结果精致,色彩明朗和谐,尤善于表现室内光线和 空间感。他的画光线不多,但却给人以明亮的感觉。又画中少女的气质超凡出尘,她心无旁鹜地凝视着画家,也凝视着我们。欣赏这幅画时,观者会很轻易地融化在这脉脉的凝望中,物我两忘,起到了净化人类心灵的作用。

分析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二)
中外名画赏析--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课程:中外名画赏析

北方的蒙娜丽莎

——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看约翰内斯·维米尔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约翰内斯·维米尔(1632—1675)44.5X39cm

一、《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每次看到这幅画时,我都忍不住屏住呼吸凝神注视许久。纯粹的黑色背景下,画中的少女侧身回头,双唇微张像是要诉说什么,她的面容沉静,眼神似乎流露出殷切期待之情;她身穿一件朴实无华的棕色外衣,蓝色的头巾与拧起垂下的淡黄色头巾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颈间的阴影处,一枚珍珠耳环散发着柔和动人的光芒,一切色彩在黑色的背景下都有着无比强烈的视觉效果。

画中少女的目光安静从容又带着殷切期待,仿佛在一瞥之间便能抓住人的灵魂。无数人在《蒙娜丽莎》面前驻足不前欲罢不能,而我则为这幅画惊叹不已。在我眼中,它甚至比前者更加直指人心,它所引起的悠长的思绪让我每次注视时都忍不住去想画中人身处何情何景,她的目光和神情到底想要传达些什么,画家又是以怎样的心态画出了这幅作品。简单却神秘,也许这也是这幅画被称为北方的蒙娜丽莎的理由吧。

关于这幅画的背景也是一个谜,甚至于画中少女的身份也不为人知,部分评

论家认为珍珠在维米尔的画中是贞洁的象征,因此推测此画作于少女成婚前夕。然而更多的人对于它的了解恐怕是来源于同名小说和电影了。女作家崔西·雪弗兰在见到这幅画时深深为之倾倒,她被画中少女谜一般的神情所吸引而引发出的瑰丽想象化作小说《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打动了无数读者,也包括后来将之改编成电影的导演彼得·韦伯。无论如何,一幅优秀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永远是不随时间而改变的震撼与感动。

二、约翰内斯·维米尔生平简介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出生于荷兰德尔夫特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20 岁时虽然继承了父亲留下的旅馆、艺术品经纪商生意但还有一些债务,家境并不富裕。繁忙的生意、沉重的生活负担或许强烈地唤起他内心对富足、安静、美好家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1675 年,43岁的维米尔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却不幸过早地溘然辞世。 维米尔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却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后来才被“发现”。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他在艺术风格上也别具特点,他的绘画形体结实,结构精致,色彩明朗和谐,尤善于表现室内光线和空间感。维米尔的绘画给人一种真实性,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之外还使人感到一种信仰上的真实感。他的画光线并不是太多,却给人以明亮的感觉。画中这种平实的情感起到了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 此外,维米尔本人爱好广泛,他在“绘画之外”的光学、制图学、音乐、地理学以及天文学方面具有渊博的知识,并且富于哲学思考和内省精神,他的作品表现了一种宇宙的和谐。实际上,维米尔在实际艺术创作中准确把握了绽放在17 世纪、根源于希腊时代的科学和理性之花。维米尔本人和同时代的荷兰画派中的诸多画家拉开距离的方式在于他对于自身定位及价值的反省,自觉运用当时科学手段来处理绘画和其创作的哲学思辨式的理性思考。在绘画技巧方面,他也给后人提供了许多借鉴,如精确巧妙的构图、柔和漫射的光线、和谐单纯的色彩,给后来的画家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三、维米尔作品简析

个人认为,维米尔的画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有二。首先,对于光的运用十分独特。以《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为例,画面中少女明亮的面庞给人以非常夺目的观感,继而使我感觉到这并不是在其他画家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的自然光源,而是画家将光线聚集到了模特身上,这种如同珍珠般闪耀的高光使得她的形象格外柔和与突出,也给观众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目前普遍认为维米尔使用的是在当时十分罕见的暗箱技术,这一技术使得他能够将光随心所欲地聚集起来,再凭借这画家本人对于光线的极大敏感而巧妙分布,使得整个画面都有了令人着迷的光影效果。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画室里的画家》(又名《绘画的寓意》),在这幅作品中,明亮的光线从左侧打来,整间画室的每一样东西都如同披上了柔光一般,挂毯、桌布、服饰都有着闪光般的视觉效果而这一技巧的展示在《倒牛奶的女佣》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这幅画构图简单,色彩明亮,女佣人是个健壮如牛的村妇,她塞起了胸前围裙的一角,正忙着准备早餐。左边墙角有一窗户,一边挂着一只藤篮和一盏马灯。桌上杂乱地摆着一些食物。光依然自左侧打来,照亮了女佣身上黄蓝红三色对比强烈的衣裳,画中所有的物品都有着微微朦胧却不混杂的轮廓,质感都很强烈,使得观者产生了一种安详宁静的感受,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这种无声之中动人心弦,如梦如幻的光影效果,也只有维米尔能够如此完美地描绘出来,正如英国艺术史家德·斯佩泽尔和福斯卡所称赞的那样“他像法国的作家福楼拜一样,福楼拜的作品中没有一句废话,而维米尔则决心在画中不出现败笔。他画中描绘的一切景物都像是沐浴在极度纯净的光中。由于他比别的画家更善于小心地、忠实地观察事物,所以他能真实描绘出物象所在的空间与景深。” 其次,对于描绘对象的选取。在当时的荷兰,那些比较便宜、适合点缀小型居民住宅的小品绘画比大型绘画更加符合需要。这些小品绘画并不由赞助者命题定制,而往往是由画家先进行创作再拿到市场上寻找买家,在市场的需求下,荷兰小画派的风俗画几乎被一种近乎于漫画式的谐谑情调所包围了,而维米尔却不动声色地走出了这个怪圈。我们不难发现,维米尔画中的人物与风景少有声名显赫之人与宏伟壮丽之景,他所展现出来的,往往是最贴近生活的图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以纯朴自然的感动。无论是是那个倒牛奶的女佣,穿蓝衣读【分析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信的女子,画室中的画家和模特,安谧美丽的德尔夫特,还是用珍珠项链打扮自己的少妇,写信的女人与女佣,音乐课上的少女与教师,做花边的女工,无一不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景与人物,事实上,这些画中的人物多是受雇维米尔画像而打扮成女仆模样的富家少女,但是在维米尔创造出来的画面中,她们却是那样大方质朴,丝毫没有做作之气,而这些也都在维米尔笔下变为永恒的画面,向人们昭示着平凡生活中待人发掘的美。这种美,不同于南方巴洛克风格中所宣扬的来自于“天国”的庄严美感,而是由人们从“凡尘”之中所摸索、发掘出的美感,也正是借助着这种来自于尘世的美,我们才得以借由画家们的双眼来欣赏17世纪荷兰的风情百态。维米尔的独特画风以及他所达到的极高的境界,对18世纪的印象派画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印象派大师雷诺阿评价他的画是“世上最美的画”,他也当之无愧于“歌颂宁静生活的诗人和描绘光色变化的大师”的称号。

总之,维米尔显然没有伦勃朗的雄厚博大,也不如哈尔斯那样豪放不羁,但却颇能以朴实真挚的抒情打动人心。他将自己的情感同现实生活紧紧相扣,并与时代相连。在平凡的生活去发现不平凡的事物,在质朴中去发现美的力量和美的本身,用最优秀的绘画语言去真实地描绘一种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去刻画平凡人中的不平凡的勤劳和善良,将人格力量提升为人性的最高境界并展示给人们去赞美和讴歌。虽然维米尔的艺术距今已有 300多年,但还是让人们难以释怀,就是因为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生活之美,创造了美的艺术,也成就了其艺术的不朽。

四、参考资料

《浅谈维米尔的绘画风格》 杨婷

《维米尔绘画作品解读》 段静

分析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三)
永恒隽永的油画 ——看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有感

【分析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永恒隽永的油画

——看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有感

这是一个由画引发的故事。 十八世纪的荷兰,少女Griet由于家境贫苦而去画家Vermeer家里做女仆。她虽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却对艺术有着超乎寻常的领悟。Griet的父亲是个在瓦片上绘画的匠人(我根据情节猜的),她有着非同寻常的艺术灵性。在她进入画家Vermeer画室的那一刻起,就情不自禁的融入了他绚丽的色彩世界。她逐渐开始流连于他的画室,在安静的画室周围,尽管有很多的不如意和困扰,少女Griet却萌发出对光线和色彩的直觉,并最终深深影响了

画家的创作。Vermeer同时也发现了Griet的不同寻常,在

她身上,发现了他寻觅已久的美。处于艺术困境的他,艺术灵感被激发了,他教她调颜料,保护她,并让她做了自己的

模特。渐渐的她成了他作品的一部分,她和他彼此有了共同

的语言,一种无言的情愫在两个人心里产生„„由此Verm-

eer创作出了艺术史上伟大的作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我觉得在这部电影里故事的情节已经不重要,因为镜

头下的画面实在太美了,出色的服装道具、场景设计,大

到古老的街景建筑,小到人们复杂纷繁的衣饰和屋里屋外

的摆设,加上复古的色彩和光影效果,经常让我觉得很多

静止的镜头本身就是一幅完美的油画。尽管故事很流畅,

节奏又平稳,但在我看来更像欣赏一本精美的油画画册。每一个镜头都是那样的刻意雕琢,就像是长笛与古典弦式钢琴奏出的悠扬的音乐一样悦耳动听。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真迹46.5*40公分,画中少女似乎在率真的召唤着观者,黑暗中娇嫩的面孔、湿润的双唇、下颌至颈项之间呈现着一弯细线,微侧着身体,浅褐色的衣服,

简单的亮蓝色头巾,明亮的凝眸中隐含着热情、迟

疑、忧伤„„仿佛要离开了却有一丝不舍的依恋,

回眸的刹那抓住了人们的心。仿佛蒙娜丽莎的微笑

成为一个恒久之谜,引发人们无限的猜测和探讨。

这幅画在影片结束的时候,以从局部到整体的方式

逐渐呈现出来,让我颇为震撼,不由得凝视了她很

久...电影中也充分展现了这一个场面,运用色彩

和光影的变化完美地呈现了当年Vermeer创作这

幅画时的场景,仿佛时间在那一刻定格。

总之这是一部精致而完美的影片,构图精细,

色调优雅,用光考究,

洋溢着Vermeer画作

的神韵,含蓄而温情,

美得让人屏息。更何【分析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况还有斯嘉丽·琼森的表演,气质古典、演技高超的她仿佛是直接从画中走向了银幕,当她系上蓝色的软帽,戴上珍珠耳环,垂下黄色的头巾,转身回眸,怯怯地凝视着我们的时候,仿佛那魅惑人们几个世纪的神秘画中少女,再次从德尔夫特走了出来„„我们明白,她会像画中的少女一样,凭借这部影片而永远地流传下去。

【分析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由此使我联想到我的专业——工业设计,我想从这一部影片上或许能够学到些什么。 当我可以认知这个社会的时候,无不被这个形态万千的世界所震撼,流线型的汽车、精巧的手机、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以及我们周围的一切!这一切都充满了工业设计的痕迹,每一个精彩的设计,都引起了我们的思想的共鸣,以及情感上感应。这都是工业设计的魅力所在。当我进入工业设计的课堂的时候,对于工业设计的理解更加深刻却也更加模糊。一个紧迫的问题逐渐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设计以人为本---工业设计究竟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在现在和未来的世界里,工业设计能在从中做什么呢?通过对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欣赏,或许可以得到答案。【分析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概括来说工业设计是围绕工业制造和产品系统所进行的预想开发和创造设计活动,是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形态、色彩、材料、工艺、结构等的合理创造。它不仅仅是设计一种功能方式,重要的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工业设计是一门涉及领域很广的专业,同时也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生活在不同环境的人,重视点不一样,带来的工业设计概念就不一样。《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之所以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且是一幅优美的油画画册也正是由于导演和工作人员拍摄时的重视点的不同。

物质环境的富足永远代替不了空虚的精神。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大的变化,传统观念的产品设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

两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在科学上与技术上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但现在我们逐渐认识到,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我们在绞尽脑汁地谋求幸福,我们的大脑运转超过了我们的本质,最明显是目前世界大多数人口正“享受”的都市生活方式。不适宜的居住环境、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加快的生活节奏,这变化速度虽然缓慢,但可以肯定我们和自然环境疏远了。中国古代先贤讲究“天人合一”,意思是人类的行为要自然和谐统一,让人与自然平衡发展,工业设计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在人类的创造性地过程中 ,曾一度忘记要与自然境界的协调发展,最终都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人类的行为直接决定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工业设计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要求一个平衡!工业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人们对和谐(技术、文化、形象、人因、成本等竭方面的统一)的不懈追求。这种追求是自发的,与生俱来的。正是这种对和谐的向往与追求,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离开了自然也就离开了一切。就如同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如果离开了Vermeer的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崔西·雪佛兰的同名小说就不会有今天这部如同油画般隽永的作品。

在八十年代时期,工业设计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丑陋等于滞销”。如何使产品形态表达得生动、悦目、有情趣、有文化艺术内涵,这是设计师最为关心的的问题。它涉及人们的

感觉、知觉等心理因素。只有这样产品才能达到艺术的感染效果。

设计还要强调设计的功能要求和艺术审美要求,而且是对现代设计整体而言的。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批量化生产的实现,大幅度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但批量生产却带来的是不堪入目的丑陋,这不仅仅是批量生产的问题,也是设计师的问题。人们往往为了追求生产的简单化,成本的降低化而忽视了产品的艺术性。这亦是在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体现深刻的。如果拍摄时为了降低成本而不去精心的布置场景,就不会出现当时的荷兰景象,也就不会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所以设计生产的产品应该带有设计的艺术性,艺术性是一个美学标准,真正的美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现代设计师所应当追求的的,在这一点上他们与所谓的纯艺术没有区别。此外,既然现代设计的服务对象不是设计师自己或少数人,而是社会主体的大众,那么,在坚持设计的艺术原则时,现代设计师要考虑或首先关注的就不是个人的审美爱好或少数人的艺术和审美口味,而是客观存在的普遍性的美学和艺术标准,或者说首先考虑在时代社会民族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美感。无论如何,在设计产品时应当考虑起艺术性问题,而在这样做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和尊重产品使用者、观赏者群体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需要,这是毋庸置疑的。

工业设计走向人性化以来,更注重产品对人的情感因素,给产品赋予情感思想,工业设计的人性化设计就是努力让这些埋藏在心底的愉快联想给处在重压下的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情是一切事物的源泉,电影里离不开情感的抒发,产品同样需要情感的交流。如果产品没有同受众引起共鸣就不是一个成功的设计。

工业设计从本身的定位来说和电影一样,都是一种服务性的行业,都是为人们服务的。 它们之间有着相通的联系,希望我们现在的工业设计能够打破现有的状况,像电影一样获取突飞猛进的发展。

03级工业设计系

分析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四)
解读维米尔眼中《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诞生于17世纪的荷兰著名画家维米尔与伦勃朗、哈尔斯共称为荷兰的三位艺术巨孽,他们代表了当时荷兰绘画的顶峰。但是,维米尔的成就却被人们遗忘了两个世纪之久,这实在是艺术界的一个遗憾。并且,在维米尔仅存的三十六幅画中,每一幅画都堪称为传世佳作。维米尔的作画内容,大多数是描绘17世纪荷兰德尔夫特地区的民间风俗和风貌,这个时期的德尔夫特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维米尔关注自己身边百姓的生活,并且通过画笔把它们描述了下来,在画中他通过优雅舒缓的气氛和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来表现荷兰人民的生活百态,同时也向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荷兰人民生活的窗户。我们从他的画作中欣赏到的不仅仅是他对当地民众生活方式的描述,更是通过对画面的简洁大方的布局、精湛的表现技法以及他运用的和谐的色彩关系,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油画大师的风范。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维米尔创作于1665年的一幅油画作品,同名的作品有小说也有电影,后来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也是以这幅油画作为创作的灵感而拍摄成的,这部电影一经问世,便得到了观众的普遍好评。这部电影曾经号称:每一个画面镜头都是一幅画,电影的每一个画面和情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电影的大概内容是:“少女葛利叶家境贫寒,为了生计,于是来到了画家维梅尔家中做女佣。葛利叶天生就有对艺术的一种敏感和兴趣,画家维梅尔的艺术创作更是深深地吸引了这个懵懂的少女,由于她对于艺术的灵通和敏感,也让画家维梅尔加剧了与她的交流,经过时间的累积,两人心中彼此暗暗产生了情愫,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葛利叶知道不可能与维梅尔修得正果,但她还是愿意做模特奉献给维梅尔作画。她接受维梅尔给她的耳朵打上洞,戴上他妻子的珍珠耳环,画出这一刻窒息的美丽。
  在这部影片的结尾处,导演特意将一粒珍珠耳坠充斥整个画面,画面的镜头一点一点地拉远,最后呈现出了整个画面的全部――黑色的背景中一个长相清纯朴素的少女,她头上包裹着方巾,戴着一对珍珠耳坠,她侧身静坐,微微地转着头,眼光里流露出的是无尽的光华,她嘴唇微张,欲言又止,相比原作人物造型更加丰韵,羞涩的眼神也更大胆地直视前方。人物的整个神态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少女内心的复杂,但整个画面却是依旧摄人魂魄。这一刻,绘画与电影艺术也神奇地契合在了一起。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幅画中,少女的面容娇美,年轻并且富有生机,着装打扮十分的朴素,头部包有头巾,耳唇下的耳环光彩夺目,身体呈侧面状态,头部左倾呈典型的3/4正面,头部和上身形成一个很好的力的展示。人物光影效果明显,周围的空洞黑色把人物的婀娜多姿体现得淋漓尽致。少女的眼神扑朔迷离像有万种情愫,又如百合般单纯至极,嘴唇的微微张启似乎正有话要说,但又欲言又止。人物刹那间的纯真至美被维米尔真切地捕捉到,这美纯真可爱,这美沁人心脾。不少评论家把他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相提并论。除了我们能感受到的画家的高超技艺,感受到的少女纯真情怀,更是因为我们对于画面中女子的神秘身份的猜测。我们无从得知画面中人物的身份,也没有人能够说清这位女子为何展露出那让人迷惑的微微的笑容,更想象不出来画家是在怎样的一种情景和状态下去完成这幅创世杰作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创作者留给我们的一个礼物。这个礼物值得我们去加深对它的了解,加深对它的喜爱,更是对美的理解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是一种永恒,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美有千万种,但是正在进行的美,只有一种。美有形式,更有标准。下面我们从构图、光线、色彩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维米尔画中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一、构图
  “构图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在构图方面,画家是经过细心安排的,画中的形象都呈现在身体的上半身,通透的黑色背景简单明了,对于衣服头饰也只是简单地交代,而把重点放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画面的重心在人物的眼神处,而画家也将眼睛放在了画面九宫格中的一点。画中的视觉流程从眼睛开始,上升到头部的头巾,再往下移到垂落的布条,珍珠耳环起着点缀作用,因为脖颈间白色的衣领而把视线引到衣服上,形成一个轮回。这幅单纯表现人物面貌的肖像油画,构图简洁,人物描绘简洁明了,迎面的光线把人物婀娜多姿的身影体现得更加富丽。原作的尺寸较小,且经过后世加工,但人物的传神神态却被很好地保留下来。现在艺术中流行的“少就是多”的概念,在这幅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光线
  “《圣经・马太福音》中说:“在黑暗中开黎明。”一语道破了光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它是一切万物得以显现并且被赋予生命的神奇物质。同样,在研究或欣赏西方绘画,尤其是传统绘画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光的神奇力量。”我们看物体,需要有光的存在,画面中形象的存在,也需要有光。画家眼中的少女是多么的美丽,以至于把光线全部用在了人物身上,但是这些光线的运用却是那么的柔和,那么的安静,那么的祥和,以至于我们看光线好像是洒在了人物身上。光线从侧面缓缓而来,人物的头部微微侧动相应,一切像是巧妙安排,一切都像是浑然天成。后面的背景也因为光线的缘故显得十分通透,并没有妨碍人物的气质散发。白色的衣领和鲜红的嘴唇相得益彰,精美的珍珠耳环更是点睛之笔。画中的光线是柔和的,人物的形象也跟着柔和起来,娇美的面貌和欲言又止的姿态看起来十分的古典。
  三、色彩
  色彩是绘画的灵魂,一切绘画因为有了色彩而鲜活起来。我们重视色彩,但是不能提倡色彩第一的理论,它是绘画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看到的色彩来源于光,不同的色彩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红色的激情、蓝色的忧郁、黑色的深沉、绿色的生机。画面中的人物色彩以黄、黑色为主,大面积的黑色交代了背景,使画面看起来那么的深沉。少女的头部包有蓝色的头巾,且头巾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华美,尽显朴素。头顶的黄色发巾落垂至肩,光线照在上面尽显华丽。耳唇下的珍珠耳环因为黄色发巾的映衬下显出金黄色,躲在后面的阴影里发出卓卓光辉。白色的衣领横贯其间,使少女看起来十分的纯真动人。上衣大面积的土黄色,与头顶部的发巾遥相呼应。少女的形象在黑暗的画面中跃跃欲试,而那颗珍珠耳环更是从少女的形象里脱颖而出。维米尔运用的色彩十分的简单,整幅画面不过五种。但是尽管这样,我们看起来却也十分的丰富:蓝色的头巾把面部与发巾一分为二;洁白的衣领在面部与上衣之间横贯其中。垂落的金黄色发巾落在肩旁,很好地平衡了画面。维米尔眼中的少女形象是简单的、纯洁的,画面中并没有过多的色彩,这也同时说明了:凡是简单的,未必是美好的;但是美好的,都是简单的。
  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给我们带来了上视觉的享受盛宴,我们至今无法得知少女的身份,对画家的身份也不完全了解。但是这并无妨碍我们对于青春的美的追求,少女美丽的青春形象被画家的画笔保留成永恒,这种刹那间的永恒是极其珍贵的。我们看这幅画,仿佛听画家在娓娓道来一个故事:一个戴着珍珠耳环的少女,在多少年前,不经意地回头却成为了一个永恒。

分析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五)
浅析光学仪器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摘要:

  在西方艺术发展史当中,光学仪器的出现与发展,往往影响着艺术创作的走向。特别是我们可以看到自文艺复兴以来,古典具象绘画的发展与飞跃更是与光学仪器的功绩密不可分。本文试从艺术创作中的思想、色彩、空间、技术这四个方面入手,挑选西方光学与艺术在历史上几次较大变革时期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光学仪器对艺术创作的辅助、冲击与影响。
  关键词:
  光学仪器 艺术创作 辅助 影响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52-04
  “假如不是我们的眼睛像太阳,谁还能欣赏光明。”这是前苏联科学家瓦维洛夫在其著作《眼睛与太阳》的引论中,首引德国诗人歌德的一句诗。的确,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尤其是在西方,就是一部与光学同在的创造史。从人类第―次睁开双眼看到这个美丽而又神奇的世界时起,光与视觉这个有着亲族关系的古老话题便萦绕于每一代“冒险者”的心里――光是色彩、光是能量、光是生命的燃料,是灵魂的粮食。它启发着人类艺术、宗教与科学,它指引着我们去了解万物的构成,去探索宇宙的起源。
  几千年来人类不断想解开光的奥秘,企图将它从感性拉入理性,抽象拉入具象,并且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创造出光的现代仪器,营造出光的艺术文明。特别的是我们可以看到自开明以来,随着光学仪器的大量出现,光的秘密被逐渐揭开,与视觉相关的艺术领域,其成就与发展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1 光学仪器使艺术创作思想人文化
  1.1 “创造论―F的神本艺术
  公元2世纪,古希腊光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继承了前人本轮、均轮的观点,发展出以水晶球为核心的“地心说”(如图1-1)。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套科学的宇宙结构模型,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督教确立统治地位后,著名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将托勒密的“地心说”与基督教神学全盘结合,作为基督“创造论”的核心科学依据,将其奉为最高信条。因此按照基督教教义:上帝将地球放置在宇宙中央,周围是一系列巨大的水晶球罩,将太阳、月亮和行星分开,没有任何东西能穿透它们。这种思想促使了艺术创作逐渐脱离对自然的模仿,而演变成为宣扬宗教信念与真理的戏剧化工具。
  拜占庭时期“政教合一”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这种宇宙观艺术的重要代表(如图1-2)。教堂的圆顶象征着巨大的水晶球,方形的本堂象征着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穹顶内部以基督为中心的,向周围辐射式的装饰设计、壁画或镶嵌画是对宇宙、世界与人的极为完美的象征。当人们站在穹顶下方时,这种宗教上的独一无二的枢纽地位便得到了极致的体现。
  1.2 “望远镜”与“显微镜―F的人文艺术
  1577年,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用“视差”的方法第一次准确地测量出彗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宇宙的范围远比已知的更为广阔。他开始怀疑根本就不存在“水晶球”,教会对于宇宙的传统观念也必定是错误的。但相比第谷的猜测,伽利略在《星空信使》中的记载则点燃了教会有史以来最大的争议。
  17世纪的威尼斯是玻璃的世界,人们乐于用玻璃来制造仪器,去探索宇宙,这也就促进了望远镜这种光学仪器的诞生。1610年6月10日,当伽利略用刚刚制成的30信率的望远镜对准木星时,看到了三、四颗卫星(如图1-3),这一发现无疑动摇了维持五百多年的正统世界观。无数世代以来,人类自认为是宇宙的中心,毕竟《圣经,创世纪》中所说:“上帝以自己的形象造人,然后放在宇宙的中央地球上”,而伽利略的发现却证明有天体环绕其他地方的行星,甚至宇宙中可能有很多不同物体绕着不同的中心旋转,地球也不例外。这是一个全新的宇宙模型,它与托勒密的“地心说”极不相容,反而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完全符合。因此《大英百科全书》中给出这样的评价:“伽利略的望远镜不但大大促进了科学知识的进步,还因其推翻了传统的地球中心观念而在哲学上和宗教上激起了巨大的浪涛。”
  伽利略的望远镜成功后,透镜市场开始蓬勃,人们不但仰望天空还开始俯视地下,列文虎克就是这场革命的带头人。他把应用于望远镜中的技术,同样应用于显微镜方面,当他透过显微镜看到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美丽而又可怕的世界时,他无意之间揭开了地球创造机制的奥秘。他用生动的图画记录下每一个细枝末节,发表于他的新书<显微图》中(如图1-4)。当山谬尔裴看到这本书时,不禁赞叹道:这本书是他一辈子阅读过的最精彩的一本书,因为地球在虎克读者的脚下打开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不再依靠上帝,不再依靠神迹,不再依靠创造,完全依靠人类本身。这一发现甚至足以刺激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发展与壮大。
  望远镜与显微镜的“成功”促进了欧洲文化上的“除旧布新”,君主政治开始独立于宗教之外,艺术创作思想上也趋向于“人文化”、“世俗化”。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尤其是建筑显得格外的荒诞、怪异,绘画上则更加注重人性.自然。因为宗教的枷锁已经束缚不住艺术家们的智慧与才华,他们不再尊重古代的严格规制,而是向往自由、真实与扭曲,即便是宗教神话的创造题材,他们还是会以世俗的人物和自然去描绘神界人物,正如法国美术史家丹纳评论鲁本斯所言:“他的作品表面上涂着一层天主教的圣油,而骨子里的风俗、习惯、思想感情,一切都是异教的。”
  2 光学仪器使艺术创作色彩科学化
  2.1 早期艺术创作色彩
  从意大利南部出土的陶瓶可知,早在古希腊,艺术家对于色彩就有了初步的探索,他们已经学会利用微白的颜料给面部“加亮”或用较暗的颜料给面部“减暗”(如图2-1),这种方法就是“三色调代码”,它的发明奠定了后来西方艺术一切发展的基础。中世纪时期,由于东方精神艺术的传入,色彩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它不再是对真实的模仿,而是对新柏拉图主义光之美学的再现。   当我们站在哥特式教堂内部,就会感受到光在建筑中是如何穿越、弥散,最终融合成超自然色彩的。这些教堂与古罗马式的会堂不同,它的墙壁对于光来说仿佛是多孔的,甚至可以说是透明的,相互交织的彩色玻璃如同天网一般将光线巧妙地分开,过滤成特殊的颜色,并在教堂内部像红宝石和绿宝石一样闪烁着动人的色彩(如图2-2)。这种如同彩虹一般的用色源自信徒与神之间的特殊关系,《圣经》中曾记载:人类在遭遇大洪水灾难后,上帝在天空中以彩虹作为记号,誓言不再让毁灭降临人间。于是为了控制、启发教徒,教会对彩色玻璃等曜光艺术的运用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教堂的装饰是灿烂的金色和亮丽的蓝色,圣经的插图是浓郁的红色与闪亮的绿色,只要在仪式上有光线倾泻而下,它们就能很自然地为宗教服务了。
  2.2 “三棱镜’、“克劳德镜’下的科学色彩
  十三世纪,一位熟读艾尔哈森著作的芳济会修土在研究新的玻璃技术的过程中对教会的“彩虹观”提出质疑,他就是罗杰,培根。当他用喷水的方法向教会证明“神迹”也必须遵守艾尔哈森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时,光、玻璃和色彩的新宇宙在阳光下重新展开。培根让教会陷入到巨大的危机中,促使他们迫切需要一位科学的领头人,帮助他们重申只有天主教会掌握宇宙的奥秘,笛卡尔的“机械论”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笛卡尔主张在上帝创造的机器宇宙里,光是旋转的粒子,白色是纯色,色彩只不过是暂时扭曲的白光。这套以上帝为中心的色彩理论正是罗马教廷需要的东西,它的“无懈可击”为基督教会赢得了短暂的胜利。
  1664年,年仅21岁的牛顿在海峡另一边的英国对笛卡尔和罗马教廷提出挑战。牛顿用三棱镜拦截太阳光束,制造出一道人工彩虹(如图2-3),他准确地测量出它们的色彩,并为此发明了“光谱”一词。几个世纪后的人们对于光谱的了解,已经扩大到X光、无线电波、紫外线和红外线,甚至可以去解释恒星的组成。但对牛顿而言,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他最关键的实验-experimentum cruces,则促进了光开明时代的到来。在人工彩虹实验中,牛顿发现三棱镜不能再次分解这七种颜色,这说明这些彩色是纯色,白光是混合色。这一结论发表于1704年出版的《光学》中,它被誉为是现代光学最伟大的著作。至此,光的开明时代终于到来,人类建立了现代科学,并在科学的照明下,世界的本来面貌被永远改变。
  18世纪是工业革命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迫使人们对于照明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格。班哲明・汤普森就是在研究灯光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发现了色彩的另一个秘密――补色。他用两盏灯作为光源,在墙壁上作出投影,当他把红色滤镜放在其中一盏灯上时,原本黑色的投影变成了红色,但是另一盏灯的投影却变成了相当漂亮的蓝绿色。为了探究蓝绿色的来源,他企图通过一根内部为黑色的管子只观察蓝绿色的阴影,让班哲明震惊的是,视野里蓝绿色消失了。因此,班哲明猜测只有一个阴影的颜色是真实的,另一个是想象,是大脑的杰作。他的这项发现无疑动摇了传统的色彩观,许多年以来艺术家更多是注重对固有色的表达,但如今他们却发现人类的心灵可以为灰暗的阴影增添自己的色彩。于是带有单一颜色的“克劳德镜”开始普遍流行,艺术家利用它来简化现实中的色彩、营造冷暖、创造补色,这些带有明确色彩倾向的阴影使他们的画作更加逼真,并取得了一些极为可喜的视觉效果。例如当时的画家约瑟透纳的作品《塔美瑞号军舰》中(如图2-4)船的暗部不是传统的灰色,而是紫色;莫奈的作品《鲁昂大教堂>里的阴影则更加五彩缤纷,朦胧的黄色代表正午的阳光,忧郁的紫色代表落日的余晖。
  除此之外,班哲明还认为色彩是主观的,是心灵的想象,它应该可以像音乐那样用来娱乐众人,他把这一想象取名为光学古钢琴。直到两百多年后今天,大型舞台上广泛应用得激光、全息影像终于将班哲明梦想中的光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3 光学仪器使艺术创作空间精准化
  3.1 从“短缩法”到“透视法”
  光是什么?人眼为什么能看见事物?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2500多年前,一位西西里的哲学家――安比杜克勒斯,对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们能看见事物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有东西射向它们,这套看似疯狂的人眼发射粒子学说,成为后来欧几里德研究光学的重要基础。
  自古人们便对于近大远小问题争论不休,欧几里德则给出了突破性的解释,他认为远处的物体之所以较小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线是直线。他的这项发现,将光带入了理性的世界,使得数学这门新兴学科可以完全解释和预测光与视觉方面的问题。光的“直线性”不但帮助希腊的航海家打开新贸易的路线,而且对希腊艺术的解放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希腊出土的“黑像瓶画”与“红像瓶画”中(如图3-1),人物的脚部被描绘成正面的样子,虽然结构不太准确,但这是古埃及艺术所没有的,这种空间表示的方法称为“短缩法”,它的出现被贡布里希誉为“艺术史上震撼人心时刻”的到来。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社会人性解放,艺术家重拾“短缩法”,镜子作为教会的圣物,自然成为“重返人间”的艺术家们研究空间透视的工具,其中就包括布鲁内莱斯基。根据马内蒂的描述,布氏在佛罗伦萨广场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他将画板钻一个洞,从中窥视前方的镜子,帮助他校正画面中的透视关系(如图3-2)。这种别具一格的创作方法使得布氏成为西方“线性透视法”的创始人。但是透视学真正进入西方绘画体系的过程却十分艰辛漫长,我们可以从丢勒现存的四张版画中略知―二。
  这一过程可以简单分为四个阶段:一、艺术家通过助手和一些特殊装置,在画布上获得由许多点组成的诗琴透视轮廓的阶段(如图3-3);二、艺术家在没有助手的帮助下,独自将透视点标注在玻璃上的阶段(如图3-4);三、艺术家掌握了一定的透视技巧,进入独立写生的阶段(如图3-5);四、艺术家通过瞄准尺的辅助,熟练地在画面上进行直接创作的阶段(如图3-6)。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大多需要通过网或格栅来辅助完成,艺术家的工作只是负责把它完整地“摹写”下来罢了。从这一点可知,“透视法”的出现让艺术创作进入了图像的仿造时代。   3.2 “晤箱”与摄影术―F的精确空、司
  “暗箱”一词源自拉丁语系,意思是阴暗的房屋或空间,通过在壁上凿孔引入外部物体反射的光线,在另一侧墙壁上形成影像。暗箱中的“小孔成像”原理在西方,早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就出现了,但将它真正运用到绘画中则是达芬奇时期。达芬奇在他的《论绘画》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如果这些物体有各种各样形状和颜色,那么成像的光线也有各种形状与颜色,映在壁上的也将是各种形状和颜色…一多种多样物体的象,穿过同一个小孔,各条光线在这里相交,使物体发射的锥形倒转,以致在小孔对面的黑暗的平面上映出了_上下颠倒的象。”
  1553年,意大利人波尔塔在《自然魔术》中详细描述了“暗箱”,他说道:“使用这个工具,只要用铅笔将反射在画纸上的影像描摹下轮廓,然后依据该轮廓进行着色,一幅很有真实感的画像即可完成,任何高明的画家也难与之相比。”波尔塔的这本书被译成各国语言并广为流传,他本人也被公认为是暗箱的发明人。直到16世纪末,人们一直在改良暗箱,从普通透镜到凸透镜,再在凸透镜基础上增添了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将倒像反转回来,并使景深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同时,为了艺术家方便携带,人们还不断缩小暗箱的体积,例如伦敦科学博物馆保存的画家雷兹诺的暗箱折叠起来仅有书本大小。
  英国画家大卫,霍尼克通过“左撇子”和“画幅过小”现象认为,以1430年为界,艺术家写实度的骤然提升,正是使用暗箱的结果。但是暗箱的使用必定会影响艺术家在世人心中的声望,因此,他们大多不愿公开,但通过现代研究,仍然可以确定“暗箱”技术在当时已经普遍流行。十七世纪的荷兰画家维米尔因其高超的技艺、真实的质感、严谨的构图、耀动的光影,而被世人誉为“光影大师”。在他的著名画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如图3-7)中,与清晰的衣褶轮廓不同,少女的五官细节模糊不清,闪烁的耳环也仅仅只是一个高光的亮点,这与传统艺术家采用的手法不同,反而与摄影术中的“虚焦”技术极其相似。在他的另一幅作品《画室里的画家》(如图3-8)中,如此精确的空间透视通过今天的计算机模拟发现,竟与摄影作品丝毫不差,这更加证明了维米尔曾借助“暗箱”来实现如此精准的透视效果。
  然而,世间万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当人们沉醉于“真实”所带来的虚荣与满足时,另一种由硝酸银和食盐混合成的液体正悄悄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1770年,汤姆.魏吉伍特为了寻找自动装饰瓷器的方法,将包有硝酸银的薄膜破开了一些洞,然后迅速暴露在强光下,结果那些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变成了黑色,将光带给视觉的讯息永久地保留下来,他称这种方法为“阳光印刷”,其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美妙的未来。
  1839年,“达盖尔银版照相法”诞生,人类艺术进入了名副其实的仿造时代。摄影术的出现,在欧洲中产阶级中迅速掀起风潮,它不仅能够使人们拥有自己的肖像,更打破社会原有制度,揭露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帮助人类实现自己的梦想。法国科学家尤蒂里斯,马莱用动作像开枪一样的相机,对准一只小乌,在它飞行的过程中,拍摄下上千张照片(如图3-9),这些照片不只是鸟类飞行的照片,更包括翅膀控制气流,以及受气流影响的照片。马莱用摄影术揭开了飞行的奥秘,成为后人用来设计第一批飞行器的珍贵资料。
  但是如此逼真的形象捕捉却给传统写实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在摄影术中“再现物不再是如何逼近真实,而是完全达到了真实”,就连法国画家特拉罗修都不禁感叹道:“绘画从此灭亡了”。幸运的是,摄影术的出现并没有终结艺术家对于美的追求,他们反而在摄影术的基础上开始重新审视人类所生活的世界。他们发现传统艺术描绘的总是空间中的一段时光,它模糊而感性,而摄影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将时光中的某一点停止、凝固,这帮他们证明了光影的存在,更坚定了他们对于光色组织下的空间表达。例如未来派的代表作《被栓住的狗的动态》(如图3-10)中,贵妇与宠物狗的腿部被描绘成一连串形体的集合,这是一种新尝试、一种运动的传达,而这正是在连续摄影作品的影响下产生的。因此,“摄影术”不仅帮助艺术家解决了在二维空间中对运动物体“瞬间”的表现,更帮助艺术家重新认识空间、重新认识色彩,探索出艺术上真正的精确表达。
  4 光学仪器使艺术创作技术数字化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它的诞生标志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与传统的光学仪器不同,计算机是以二进制为基础,它可以把任何信息,无论是听觉、视觉、温度,或是强度都转化为可供运算的数据。它的出现切断了形象与客观世界、自然光源、真实本质之间的联系,并对传统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4.1 “计算机”对传统艺术媒介的革新
  传统的艺术媒介是指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时所需要的物质材料,包括颜料、画笔、画布等,传统媒介之间的不同产生了丰富的画种。它的优点是与自然亲近,并通过时光发酵使作品保持最原始的情感与色彩。计算机下的数字媒介是对传统媒介上肌理的模仿,并形成逐一的数字化工具供艺术家选择(如图4-1)。它的最大优点是不受现实材料的限制,能够在数字创造环境中将不同材料特色相互融合,模糊了画种之间的界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也可以直接利用照片进行拼贴和再创造,大大降低了艺术创作的成本和难度,使艺术创作走进更广阔的人群中。
  Linda Bergkvist是瑞典知名的数字插画大师。她的作品细腻、柔和,多以人物题材为主。Linda擅长用数字笔刷涂抹出油画的厚重感,也擅长利用照片拼贴来完善作品的细节,如毛发、树叶等,用以追求逼真的视觉效果(如图4-2)。这是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手法、一种更为自由的艺术语言,可以让你的作品像油画一般古朴厚重,也可以像水彩那样干净透明。尽管她的作品是数字作品,但无论在色彩上,还是构图上都能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审美刺激。这就是数字媒介的魅力,它的诞生为艺术家的完美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4.2 “计算机”对传统视觉精致性的革新   由于脱离了对客观世界和自然光源的依赖,数字艺术创作更加逼真、便捷。它的创作空间在人造光源下,不仅分为二维和三维,显示技术和色彩模式的发展也将“逼真”的视觉审美范式推向了极致。在计算机中,图像由计算机运算产生,它可以放大、缩小、复制、旋转,甚至可以改变原有的色彩与外貌。这种数理化的美感是传统的艺术创作所不可比拟的,它在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秩序、对称与明确”的美学思想。
  1979年出生于韩国的李素雅,是第一届韩国电脑艺术大展的金奖获得者。与传统艺术相比,她的作品极富灵气,充满数字美,并全程通过三维软件制作完成(如图4-3)。在软件中,她面对的是一个有着x轴、y轴和z轴的虚拟三维空间,她要建立一系列高品质的模型,再经过精心雕琢后方能达到温婉柔和的东方艺术效果。从李素雅公开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模型中密集的经纬线充满了逻辑美与规律美,它们延形体分布,疏密有致,将人物的动作、神态表露得淋漓尽致,再加上精美的贴图在后期虚拟灯光的照射下,折射出如梦如幻的独特视觉效果。
  人类对于视觉精致度的追求不仅停留在原画领域,其他领域也蔓延开来。3D电影作为艺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成功地将电影艺术的视觉效果发挥到了极致。由于人眼的视觉角度不同,成像不同,人类便运用计算机模拟人眼的成像原理,经过逐帧制作,再由两台放映机左右成像,使观众透过3D眼睛就能欣赏到逼真、立体的视觉精致效果。例如《环太平洋》(如图4-4)中的数字技术应用得十分出彩。观众带上3D眼镜后,立即呈现出立体的人物、空间和场景,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由得将美带入到心灵的深处,再搭配震撼的立体环绕音响,这种双重的视听享受,是普通电影所达不到的。3D电影不仅仅是追求视觉上的精致美,更通过虚拟的人造光源容许观众“亲身”体验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它“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
  4.3 “计算机”对传统传播万式的革新
  高字民在《从影像到拟像》-书中曾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图像时代。”这种图像时代的形成与计算机、互联网、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密不可分。它改变了传统的艺术传播方式,最终形成了速度无限快(从时间着眼)、范围无限广(从空间着眼)的新特点。
  从时间上看,光纤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数字信息长距离传输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广播电视、电力通信和智能交通等领域。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光纤通讯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通过光学全反射进行光路的传输。光纤的容量超级巨大,以200nm光纤为例,其可用宽带资源利用率不足1%。除此之外,超高的速度也是光纤最大的特点,例如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团队制造的光纤能以99.7%的光速传输数据,即大约10TB/s,这比如今的40GB的光速电缆要快一千多倍。
  从空间上看,现代科技的进步促使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它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早在20年前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就曾预言:“比特(计算机的最小存储单位),作为信息时代新世界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而今天,仅中国的互联网网民总数就已达到6亿,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45.8%。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已经从计算机拓展到手机,从信息存储拓展到云计算的资源共享,不论是一封邮件、一幅照片、一首音乐……它们都将转变为二进制,编织成信息的巨网,进而广泛地延伸进干家万户中。这种传播方式的革新促进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到来,艺术创作不再只为少数人所欣赏,它走出画廊并广泛地延伸进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广告、网页、动画、电影.人们的生活已经被虚拟的数字图像所包围,他们离不开数字所带来的美,更离不开光学仪器下――信息的多元与便捷。
  结束语
  光学是一门神圣而伟大的科学,人类在探索光本质的道路上,获得了三棱镜、望眼镜、显微镜、克劳德镜、暗箱、照相机、计算机等光学仪器,并无止境地扩大着自己对自然的占有范围。
  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光学仪器的出现起初只是单方面辅助与校正,但是后来摄影术的出现却给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冲击影响下,艺术并没有衰弱,它反而产生许多新流派、新观念与新技法。进入20世纪,人类对于光本质的揭秘促使了计算机的出现,计算机不仅将艺术创作带入了数字化世界,与自然光隔开,更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数字图像所包围。阿纳森曾说:“科学对于艺术而言,永远是一股强劲的力量,而我们宁肯将科学视作是一个充满无穷引力的源泉。正是有了科学这个作为技术的手段,才有了西方艺术最基本的支撑。”

分析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59922/

推荐访问: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赏析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小说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营造魅力课堂 下一篇:比拟法计算涌水量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