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

2016-07-21 百科 阅读:

【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

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一)
略谈“家国情怀”

【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   中华民族同样属于一个伟大的、不可替代的族群。凝聚我们这个历久弥新的伟大国度的精神资源之一,同样是那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家在国中卿卿我我,国在家中生生不息。a

  说起“家国情怀”,岂止万语千言?
  华夏子孙,谁不爱家?中华民族是最重视“家”的民族。你只要看每年春节,中国人怎么过年。无论天涯海角,跋山涉水,中国人都要“回家过年”。还有哪一种文化能够一年一度调动起如此浩大的千军万马?能够凸显故乡和家庭如此强大的亲和力?“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是对自己文化记忆的顽强保留,也是对家庭、亲情等重要文化价值的坚定守候。
  一部世界史,四大古文明,为何唯有中华文明延续到今不曾中断,历经蹉跎不掩辉煌?我想原因之一,就因为中华民族有着这种最为顽强的文化记忆,最为深沉的文化认同。这是树根对泥土的眷恋,是水滴对大海的皈依。这种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一到过年就浓烈释放,年复一年可代代相传。尽管全球化进程使许多东西化解,但回家过年的执著,显示着中国人眷念家人故土之情的永不化解。尽管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许多传统决裂,但一到过年,“家和万事兴”又重新开张,“和合”文化又大放异彩。家,是为我们心灵“给力”的、浓得化不开的“情感结”;年,是为我们民族的年轮增添缜密和厚度的、生生不息的“同心结”;而“年文化”,则是牵动着我们这个大“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我们同心同德同奋斗的“中国结”。
  家国相依,天下皆然。家国情怀,在“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中,在“同宗同祖,中华一体”中,也在“同一世界,普天之下”中。中美两个大国尽管历史背景、现实状况都有很大差异,但说起家国情怀,却也一样相通,天下皆然。
  例如,我们中国人对美国如何竞选总统向来没什么兴趣,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可对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的一次助选演说,不仅美国人,也有中国人,至今我们还记得、还欣赏。美国人评论说,细看米歇尔的演讲,其实并无太多惊人之语,讲的多是家庭故事。然而,可能就是这些平凡的家庭故事,让每个听众都感同身受。比如讲到学生时代的助学贷款时,米歇尔说:“那时我与奥巴马那么年轻,那么相爱,那么负债累累。”
  我欣赏什么?欣赏她演讲中的家国情怀。
  讲到“当然我们可以给人们平等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因为当尘埃落定,胜过一切的是这个国家的故事,一个希望不死、斗志永存的励志传说……”,多么令人激励。但她又把话题转回来。“今天我不仅是第一夫人,也不仅是代表一个妻子,每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我的身份就只是一个操心的妈妈,我的女儿仍是我的心头肉,我世界的中心”。听到这里,我不禁为之感动,为之叫好。
  这不仅触动了美国人,也触动了我―一个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家国情怀。
  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正是这家国情怀。有多少名言警句信手可以拈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以我血荐轩辕”。
  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海峡两岸,潮起潮落都有家国情怀。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都遵循“敬天法祖重社稷”的古训。家国,在中国人心中,总是一股“沛乎塞苍冥”的浩然正气。
  中国与美国有许多不同,但有一个道理是共同的:“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有一个情感是共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脚下的土地。”
  未有我之先,家国已在焉;没有我之后,家国仍永存。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如此,每个中国人短暂而有限的生命,便融入永恒与深沉的无限之中,汇集成永续发展永葆青春的动力。
  家国文化在我们中华大地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最后我以一首小诗来叙说家国情怀:
  两岸一家亲,中华心连心。
  一个大门分两扇,一道海峡连两岸。无论此岸和彼岸,世世代代一条根。无论家里和家外,进进出出一家人。
  家国情怀,心心相印。无论天涯和海角,心走近了,海峡就是咫尺;心走远了,咫尺也是天涯。华夏子孙,谁不爱家?家连着神,神护着家。家国相依,天下皆然。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家在国中卿卿我我,国在家中生生不息。(责任编辑/吴文仙) 【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

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287315/

推荐访问:高山流水志家国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案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互联网思维下的人力资源逻辑 下一篇:在当前教育管理改革中应当怎样提高领导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