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2016-07-21 百科 阅读: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一)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活动,然而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

题。文章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

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06-02

目前,我国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服务已成为高校

的三大职能之一,然而不同类型高校因其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方向

不同,因此其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有所区别。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

技能型人才,其社会服务功能定位于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

另外高职院校因其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其社会服务应考虑所在地区

的实际需要。只有服务于地方社会服务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学校

自身的发展,才能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在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也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渐成熟。然

而高职院校对社会服务方面不够重视,其相关的政策及制度不够完

善,而且缺少政府方面的支持,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发展缓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

等教育要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在经济危机的今天,社会的需

求就是高职院校进行社会服务方向的坐标,同时也是培养人才就业

的参考。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缺少政府政策支持。高职院校由于科研水

平及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未能解决企业技术一线难题,学校与企业

无法建立互补的合作关系。因此,学校与地方产业、企业的联系不

够密切,难以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制约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的发展。

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属于行业办学,其外联工作也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学校与政府的联系不密切,政府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方面

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学校的科研、教科成果未能被政府采纳,难

以转化为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生产力,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

打击了教师从事教研、科研的积极性,阻碍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工

作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2.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知识陈旧。社会人才岗位的需求决定学

校专业的设置,只有根据社会专业人才需求、特别是地方经济人才

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及课程的设置,才能更好为社会提供所需的服

务。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

专业类型较少,人才培养方向单一不能按照地方支柱产业、优先发

展行业、重点企业对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课程知识陈旧,未能及时更新,而且重“教学”轻“实践”,没有

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学生掌握的实操技能有限,社会服务能

力较弱。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3.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缺少激励机制。部分教师社会服务意

识薄弱,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与企业的联系较少,

认为开展社会服务与己无关。另外,学校缺少社会服务方面的激励

机制,无法激发教师进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教师都是关起门来搞

科研,其所得到的科研成果往往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未能服务于地

方的经济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不利于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发

展。

二、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

1.转变办学理念,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的服务观。大学的社会地位

和公众形象不仅取决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更多地来源于

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力和影响力。学校在为经济建设服务做出贡献的

同时,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得到社会的承认、信任和支持,

更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客

观需要,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高职院校应转变传统的

办学理念,把握好学校的办学定位,形成办学特色,适应当地经济

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培

养目标、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树立主动适应

社会的服务观,在办学过程中主动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

动寻求合作服务项目,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在社会服务

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2.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教

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转变教师观念,纠正教师闭门搞科研的做

法,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将企业生产一线前沿的知识和新的技术

带入课堂,更新课程知识,为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社会服务能力。

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工作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

充分运用社会服务的政策导向作用激励广大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参

加社会服务,创设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引导教师积极承担面向地

方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各类项目,调动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师参与企业服务、技术改造等横向

项目实行科研政策倾斜,在职称评定、选进评选等优先考虑。

3.加强应用型研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

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加强应用型研究。整合学校资源,

构建以“专业为依托,学院为纽带,企业为对象”的全方位技术服

务平台。引导教师从企业寻求课题,以解决企业生产、服务、管理

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生产

力,不能满足于论文和著作,要承认技术推广、技术应用和技术革

新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了解、调查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的技术需求,

为教师确定科研方向提供指导,鼓励并帮助教师接受地方有关部门

或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承接企事业委托的纵向科研项目,搞

好协作攻关,另外,学校科研课题立项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面向

地方企业、行业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

4.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道路,加深与地方龙头企业的合作,以“合作办学、合

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

术开发、产品开发等,开展有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推动学院科技

人员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教师将从企业生产一线获得先进知识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技术融入整合进教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

技术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各类高技能人

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三、总结

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推进社会

服务有利于教师队伍的锻炼,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及科学研究水平,

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有

利于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因此,高职院校

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以“服务社会、谋求发展”为原则,结合地方

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强化服务意识,为企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金彪.浅析提高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实意义.湖北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二)
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

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五个基本组成要素分析得出,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表现为人力资源供给不足、设施设备功能单一、技术资源市场脱节、服务时间投入有限、服务对象参与不够。分析表明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策略是: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服务动力;沟通双边信息,挖掘服务潜力;优化教学资源,增强服务活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项目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JK012BJM004)阶段成果。

地方高职院校融地方性、高等性、职业性于一体,如何努力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并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从理论和实践分析来寻找答案。

一、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理论分析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重要职能。其中,高校社会服务的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结合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特征与资源优势,我们认为,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是指,院校利用自身的教学科研人才资源、教学设施设备资源、教学技术及培训

资源等条件,为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的人才培养(主要指员工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镇待业人员上岗及转岗培训等),人才供给(主要指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实时提供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供给(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服务性活动。

“服务能力”是指一个服务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程度,通常被定义为系统的最大产出率(output rate)。根据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形式与内涵,我们可以得出,构成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五个基本组成要素分别是,人力资源(包括教学、科研、管理人员等),设施设备(包括教学设备、科研设备等),技术资源(包括专业、课程、教材、科技成果等),服务时间及服务对象参与。其中,人力资源是一个关键能力要素,设施设备、技术资源及服务时间是能力发挥的条件要素,服务对象参与是一个重要的辅助要素。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就是要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实现五个基本要素的有机协调。

二、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地级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状况调查分析,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已普遍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并已引起学校领导层的广泛重视。但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调查涉及的9个代表性地方高职院校样本中,教师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人员培训、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的人力资源占比情况如图1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或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占比不到10%,其中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培训服务的教师略高,占到学校教师总数的5.9%,而提供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的教师占比大致在2%上下。

(二)设施设备功能单一【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设施设备是指学校用于教育教学和学生实践训练用的实训教学仪器设备。下面是调查的9所地方高职院校设施设备是用于社会服务的情况,其中主要涉及机加工设备、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电子电工设备、化工分析设备、医疗护理设备、计算机设备等,如图2所示。

由此图,我们不难发现,地方高职院校设施设备用于社会服务的情况并不理想。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多设备由于性能落后、精度不高、功能单一,除了用

于教学实训中的简单操作与模拟仿真,很难发挥其服务社会功能并用之于实验分析、产品开发、质量检验及实际生产与加工。

(三)技术资源市场脱节

调查涉及9所地方高职院校及其所开办的专业和专利技术资源市场情况,如图3所示。

统计图表表明,地方高职院校开办专业与地方主导产业关联度不高,形成的专利技术成果基本与市场脱节,因而很难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四)服务时间投入有限

本次调查的教师工作时间(每周5天,每天工作8小时)分布涉及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社会服务及其他四个维度,时间分配的比例结构如图4所示。

由此图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及教改项目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而投入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时间不到工作时间的3%。调查中教师普遍坦言学校并没有将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纳入教师正常工作量的计算体系,如果不是迫于职称晋升的压力,自然不愿投入太多时间从事此项工作。

(五)服务对象参与不够

通过随机抽取30个企业,调查其是否有意愿跟本地高职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如果愿意合作,希望高职院校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服务。得到的数据结构如图5所示。

上图表明,企业更愿意与本科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而对与高职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即使有意愿合作,也主要出于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策略

针对构成社会服务能力的五个基本要素及其现状分析,不难得出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策略。

(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服务动力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三)
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做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创新教育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它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一直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创新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重点介绍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

1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创新教育的探索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成立该专业最早的高校之一。专业成立以来,创新能力培养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从哈工大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充分体现这一思想。

在专业创立初期(20世纪50-60年代),我们就将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通过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模拟计算机和第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数字计算机,还研制了国内第一个小磁芯存储器,并向百万次机发起进攻。我们初步建立了研究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建系时期的20世纪70-80年代,硬软件专业结合,形成较为系统的、稳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体系。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们积极探索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以项目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287021/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沧月,为你而生 下一篇:案例分析中班幼儿抢玩具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