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骂人话

2018-11-12 格言大全 阅读:

东北骂人话(共10篇)

东北骂人话(一):

感谢你八辈子祖宗是什么意思
感谢你八辈子祖宗是,骂人的?

一般感谢就感谢本人就行了,表示特别的感谢也不用追溯祖宗吧?但是显然恶毒的骂人话会尽量强调对祖先的侮辱,比如东北骂人话的САО你八辈祖宗”(因为这个太常用,所以其实质伤害已经没那么重了),想想真的是这种情况(对方的八代以上都被……过).阿拉伯也有种手势是把一只手五个手指圈起来另一手握住,意思是:“你ma和五个男的……”.
所以这是有典故的,东北一般用法都是这样的.

东北骂人话(二):

如果用美国俚语骂人(非常美国式),英国人听得懂吗
如题,比如一些美国常用的日常俚语,说给英国人听,他们可以理解吗?既然英语都有地方特色,那么岂不是不同的英语也会产生误解?
反过来如果英国人用他们英国常用的俚语骂美国人,美国人能理解吗?

能的..
这可就不只是什么口音的问题了..还有大家习惯用的俗语..
那些bad words只要会英语的 大家都能听懂的啊..
比如我们拿British English里面的一个bad word "bloody hell"(该死的)来说吧...如果你在美国这么说 大家也是能听懂这是句骂人的话的..只不过不会很确切意思而已..
(以下是19号添加的)
咳..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和中国某地方方言和另一某地方的方言...完全是2个概念..
= =怎么解释呢..最多是口音上和语法,还有常用语的区别...还没有中国2个地方方言的区别那么大..
我想应该会有些美式俚语 英国人是听不懂的吧..
比如说有个有点像暗语的句子 i don"t wanna give a damn(shit或fu*k都可以)about it.(我不想理它).. 对英语不熟悉的人看到这会一下懵掉..= =|不过我不知道英国人会不会啊.也许这句话对全球的english speaker都通用呢..
还有那个coolboy523的"只不过美国人学习能力很多没有英国人学习快, 强, 伶俐."..看起来真令人不爽啊..
我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British Accent(英国口音)听起来很傻..= =什么音都要发清楚,还不懂发"r"的音...总之我不是很喜欢英国口音啦..

东北骂人话(三):

指桑骂槐将的是什么

指桑骂槐是说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是在骂一个人,实际上是在骂另外一个人.很多工具书籍中对于指桑骂槐这个成语的出处都是这样记载的:“语出《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桑骂槐的抱怨.”.这句话是王熙凤对贾琏进行抱怨时说的.
苏洪泉告诉记者,以前老南京人大多有在家门前栽种槐树,而在房子后面栽种桑树的习俗.因为在南京话里槐树的“槐”跟归还的“还”发音相近,所以人们希望依此象征外出的人能够平安回家,而房子里的丧气(邪气)则从后门都跑光.因此,民间有指桑骂槐之说.
由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在南京出生长大的,所以在一书中南京话被用来作为通用写作语言.如拿大(以老大自居)、毛脚鸡(做事毛糙)、耳刮子(打嘴巴)、炭篓子(恭维人)等老南京话在这本小说中都有被多次使用.所以指桑骂槐极有可能也是曹雪芹用来写作的南京话.
也正是根据《红楼梦》通篇使用南京话作为通用写作语言,最近红学家们才得出了‘红楼梦》一书是由曹雪芹一人完成全书120回的写作的结论.
苏洪泉说,最近兰州商学院夏和教授研究认为《红楼梦》一书是由曹雪芹一人完成全书120回的写作,高鹗并未续写.其理由就是全书中通用的这些南京方言符合曹雪芹曾在南京居住的实际而作为东北人的高鹗是写不出这些南京方言来的.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也认为,曹雪芹实际已经完成了120回《红楼梦》,但是清政府不喜欢,于是主持修订《四库全书》的和砷就组织高鹗等删改了后40回.因此后世通常认为《红楼梦》的后柏回是高鹗续写.
关于《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地,这么多年来一直是红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但这本小说使用了大量的南京方言却是不争的事实,也正是根据这一点,加上南京民间自古有前门种槐树房后种桑树的习俗,苏洪泉才提出了指桑骂槐可能是由南京方言演变来的成语的观点【东北骂人话】

东北骂人话(四):

别人说你是沙漠最后一只鸵鸟是什么意思

东北话,源自歇后语:沙漠里最后一只鸵鸟——嘚了逼鹤(喝)
骂人的话,说你能装

东北骂人话(五):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内容是什么?

一、诗词原文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何处望神州②?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③多少事?悠悠④.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⑤,坐断⑥东南战未休⑦.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⑧.生子当如孙仲谋⑨.[1]编辑本段二、注释译文1、注释  ①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②神州:指中国,此处指中原被金人占领的沦陷区.  ③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④悠悠:长远悠久.  ⑤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音móu.万兜鍪:千军万马.  ⑥坐断:占据、割据.  ⑦休:停止.  ⑧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孙权的字.2、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诗词鉴赏  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极目远眺,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收回遥望的视线,看这北固楼近处的风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想当年,这里金戈铁马,曾演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历史戏剧啊!北固楼的“满眼风光”,那壮丽的自然山水里似乎隐隐弥漫着历史的烟云,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因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世人们可知道,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千古多少兴亡事,逝者如斯乎?而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当年,在这江防战略要地,多少英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国时代的孙权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他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据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因此可以说,上面这两句是实写史事,因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历史,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懦怯苟安.  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请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比曹、刘强.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一世之雄如曹操,对敢于与自己抗衡的强者,投以敬佩的目光,而对于那种不战而请降的懦夫,若刘景升儿子刘琮则十分轻视,斥为任人宰割的猪狗.把大好江山拱手奉献敌人,还要为敌人耻笑辱骂,这不就是历史上所有屈膝乞和、靦颜事仇的缺乏骨气的人的共同的可悲命运吗!  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不也有着主战与主和两种人吗?这当然不便明言,只好由读者自己去联想了.聪明的词人只做正面文章,对刘景升儿子这个反面角色,便不指名道姓以示众了.然而妙就妙在纵然作者不予道破,而又能使人感到不言而喻.因为上述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虽然辛弃疾只说了前一句赞语,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后面那句骂人的话,从而使人意识到辛弃疾的潜台词:可笑当朝主和议的众多王公大臣,不都是刘景升儿子之类的猪狗吗!词人此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颇类似歇后语的作用,是十分巧妙的.而且在写法上这一句与上两句意脉不断,衔接得很自然.上两句说,天下英雄中只有曹操、刘备配称孙权的对手.连曹操都这样说,生儿子要像孙权这个样呢!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拍案叫绝!再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蕴含和思想深度来说,南宋时代人,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竟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东北骂人话(六):

人们为什么闯关东

  简介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 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 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现在东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满人倾族入关,东北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满洲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三个时期
  (1)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 (2)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1688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策. (3)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
  历史背景
  闯关东,从“流人”到“流民”,到东北“移民社会” .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山东人是“安土重迁”的典型.人口压力、天灾人祸、 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构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外因.以修筑当时的中东铁路为例,《东北开发史》 引日本人稻叶君山的话说:“中国苦力,如蚁之集,而劳力之供给地之山东,更乘机输送无数劳工出关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余里之中东路乃山东苦力所完成,亦非过言也.” 闯关东,东北是外敌侵扰之地,山东人卓绝的斗争.吉林省浑江市《湾沟公社志》记载:“1921年间有一名叫王振邦的农民, 原籍山东,因逃荒携妻及长女一家流落于西川一带.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王振邦与山东老乡聚义百余人抗日,1934年末,他们与日军大小战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战绩最佳,日军死伤惨重,义军为日军所胆寒.” 闯关东,由于东北为流放地,禁垦,边墙西为蒙古贵族驻牧地.但覆灭的满清政府无力阻挡历史潮流,满清二百多年统治,倒促进了满蒙汉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满蒙独立”运动、“伪满洲国”等历史沧桑,都没能改变满洲人成为中国的满族人.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增强最,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辛亥革命东北几千万关内汉人回到中国怀抱,“以至于人文地理学地图表明该地区完全是中国人的”(《草原帝国》,法国,勒内·格鲁塞).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 中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 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作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汉族,几百年来人囗压力就使汉人不断向周边扩散:走西囗、下南洋,内蒙古和新疆也成为汉人移民地.那么,闯关东便成了人口与经济的平衡学.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满洲固有文化的“侵蚀”,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喧宾夺主”了.“对绝大多数的山东移民来说,东三省无非是山东省的扩大”.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面对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的扑面而来,关东文化不可能没有丝毫戒心,也不可能没有“土客”矛盾产生,如《黑龙江述略》载:“而雇值开垦,则直隶、山东两省为多.每值冰合之后,奉吉两省,通衢行人如织,土著颇深恶之,随事辄相欺凌.”辽宁安广县(今吉林大安市新平安镇)也是一个例子,《安广县乡土志》记载:“县属未经设治以前,蒙古未谙耕种.徒资牧养,一片荒芜.嗣经汉民来境垦种,公旗得获租利.然因族类各异,言语不通,情意未能浃洽,蒙古多欺凌之,……迨光绪三十年(1904年),奏准委员勘荒,招户领地.客民闻风而至,……蒙古亦渐事稼穑."

东北骂人话(七):

“坐断东南战未休”这是那首词中的一句话?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此词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慨之情.
南乡子①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②?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③?
悠悠④.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⑤,坐断东南战未休⑥.
天下英雄谁敌手⑦?
曹刘⑧.
生子当如孙仲谋⑨.
注释译文
  【注释】   ①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②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③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④悠悠:连绵不尽的样子.   ⑤兜鍪(móu):指千军万马.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⑥坐断:占据,割据.休:停止.   ⑦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⑧曹刘:指曹操、刘备.   ⑨生子当如孙仲谋:引用《三国志·吴主(孙权)传》注:曹操尝试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队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子若豚犬(猪狗)耳."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想着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主旨】   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作品评析
  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旧历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极目远眺,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收回遥望的视线,看这北固楼近处的风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这里金戈铁马,曾演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历史戏剧啊!北固楼的“满眼风光”,那壮丽的自然山水里似乎隐隐弥漫着历史的烟云,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因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世人们可知道,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千古多少兴亡事,逝者如斯乎?而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当年,在这江防战略要地,多少英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国时代的孙权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他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据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因此可以说,上面这两句是实写史事,因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历史,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请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比曹、刘强.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一世之雄如曹操,对敢于与自己抗衡的强者,投以敬佩的目光,而对于那种不战而请降的懦夫,如对刘景升儿子刘琮则十分轻视,斥为任人宰割的猪狗.把大好江山拱手奉献敌人,还要为敌人耻笑辱骂,这不就是历史上所有屈膝乞和、靦颜事仇的缺乏骨气的人的共同的可悲命运吗!
  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不也有着主战与主和两种人吗?这当然不便明言,只好由读者自己去联想了.聪明的词人只做正面文章,对刘景升儿子这个反面角色,便不指名道姓以示众了.然而妙就妙在纵然作者不予道破,而又能使人感到不言而喻.因为上述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虽然辛弃疾只说了前一句赞语,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后面那句骂人的话,从而使人意识到辛弃疾的潜台词:可笑当朝主和议的众多王公大臣,不都是刘景升儿子之类的猪狗吗!词人此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颇类似歇后语的作用,是十分巧妙的.而且在写法上这一句与上两句意脉不断,衔接得很自然.上两句说,天下英雄中只有曹操、刘备配称孙权的对手.连曹操都这样说,生儿子要像孙权这个样呢!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拍案叫绝!再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蕴含和思想深度来说,南宋时代人,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竟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东北骂人话(八):

2010年全球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
灾难发生时的时间、地点、灾难名称及受灾情况,然后分析自然灾害频发的具体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写写自己的想法或提出可行性建议.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地震成因: 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1]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影响范围: 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陕西、甘肃、宁夏、天津、青海、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广东、海南、西藏、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福建等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有明显震感.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川陕甘三省震情最为严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地震烈度: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面积约2419平方公里.其中,映秀11度区沿汶川——都江堰——彭州方向分布,北川11度区沿安县——北川——平武方向分布. 汶川地震的的10度区面积则为约3144平方公里,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四川省青川县,西南端达汶川县. 9度区的面积约7738平方公里,同样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和陕西省宁强县的交界地带,西南端达到汶川县. 9度以上地区破坏极其严重,其分布区域紧靠发震断层,沿断层走向成长条形状.其中,10度和9度区的边界受龙门山前山断裂错动的影响,在绵竹市和什坊市山区向盆地方向突出,在都江堰市区也略有突出. 汶川地震的8度区面积约27786平方公里,西南端至四川省宝兴县与芦山县,东北端达到陕西省略阳县和宁强县;7度区面积约84449平方公里,西南端至四川省天全县,东北端达到甘肃省两当县和陕西省凤县,最东部为陕西省南郑县,最西为四川省小金县,最北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最南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 6度区的面积约314906平方公里,一直延续到重庆市西部和云南省昭通市北端,其西南端为四川省九龙县、冕宁县和喜得县,东北端为甘肃省镇原县与庆阳市,最东部为陕西省镇安县,最西为四川省道孚县,最北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最南为四川省雷波县. 在龙门山前盆地边缘的过渡带,汶川地震的烈度向东衰减很快,西侧则衰减相对较缓.同时,汶川地震烈度分布的南北也不对称:8度区和7度区范围向四周扩大,呈现为北东向的不规则椭圆形,且相同烈度的区域在北部比南部大,进入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显示出断层破裂向北东方向传播,最大余震发生在断层北部.
经济损失
(截至2008年9月4日) 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四川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国家统计局将损失指标分三类,第一类是人员伤亡问题,第二类是财产损失问题,第三类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在财产损失中,房屋的损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包括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这三类是损失比例比较大 凝固了的时间
的,70%以上的损失是由这三方面造成的.
(对地震的感想):2008年5月12日中午2点左右
四川省,汶川县城发生7.8级地震. 地震强度之大,影响全国.
很多省份的都能明显感觉到震动.
全国人民的目光焦点瞬间聚集到汶川县及临近的受灾省市.
我也上了各大网站论坛关注此事.
看了很多网友发的帖子,我百感交集.
为什么总是有那么一部分人总在国家危难之际兴风作浪,惟恐天下不乱呢?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难道不明白吗?
地震是一种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
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准确的预报地震的发生.
但我在百度贴吧里却看到另一番另人心痛的情景
某些人在地震发生之际将美国检测卫星检测到的地震图象发了上来
于是,就有千万愚民跟帖指责中国地震局
指责他们没有能提前预报地震,没有美国的反映快,拿着老百姓的钱养了一群废物之类.还有骂得更不堪入耳的文字.
动动脑子,地震只能够检测,而不能预测.
美国检测到地震的时候,中国地震局的专家们同样检测到了.
你们在网上漫骂的时候,国家已经在准备救灾预案了.
你们还小有情调的坐在电脑前发反你们的牢骚的时候.
我们敬爱的温总理,却奔波在抗灾第一线上.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就在你们倒头呼呼大睡的时候
他站在最危险的地震中心.第一线指挥工作.
摸着你们的良心说
有这样的总理在带领着中国,你们还有什么怨言可说
你有什么资格抱怨什么
这是我在网上转载的温总理赶赴汶川,在飞机上研究应急方案的珍贵照片
希望你们看了会有所感触.
祝愿我们敬爱的总理多福多寿,身体安康.
老天爷.请你一定不要绝情.(征求十一万个祝福)
虽然.四川人我一个不认识.
但是他们是中国的同胞.
流的是我们中国人的血.
同样是我们的黄皮肤.
我们要做到.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可惜.我只是一个中学生.
我只能在这里为地震区的人民征求祝福.
【动员】地震之后,我们都干了什么?
灾难降临在这片华夏大地上,身为炎黄子孙,扪心自问,我们都做了什么?
网上到处一片内讧:
有说对温总理失望的人
有说抵制家乐富捐款的人
有骂地震局吃白饭的人
有骂解放军救灾物资不力的人
有的畜生竟然说再多死点,中国人口问题就解决了(对不起,实在忍不住想骂了!)
更有人竟然打着集资救灾的幌子骗钱!
天啊!
都什么时候了!
大家都是中国人啊!同胞有难,竟然说出如此种种恶言…
我们的良知在哪?天灾已经够严重了,竟然还夹杂人祸,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大多同胞兄弟还是好滴!
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1万多了,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多少人要忍受失亲止痛.
我希望大家不要在发那些无聊的帖子了,也不要在胡乱造谣,更不要再做那些畜生行径…
国难当头,我们应该众志成城,携手共度难关…
此灾此难是考验我华夏儿女的凝聚力,我们要经得起考验,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炎黄子孙!
让我们一起来为受灾地区的人民祈祷:愿他们早日脱离危险,亲人团聚!让我们一起为已经遇难的同胞兄弟姐妹们哀悼
请为第15军祈祷
15军救援部队已经在做伞降准备,很多人都写了遗书 u88.cn加盟连锁店
不久他们将会空降入汶川,进行救灾工作.
现时汶川和外界联络完全中断,县内的11万人生死未卜
空降后的士兵将会在灾区发生甚麼事,完全是未知之数…
在此希望他们救灾成功,并祝他们平安无事
总理真的老了
刚才看新闻的时候,看到温总理两鬓的白发.眼睛不禁湿润了,总理,他真的老了.为了他的人民,总理老了,让我们一起为总理祝福 ,保佑他老人家健健康康,他的健康才是祖国最大的福分!
献给坚强的中国人民们:
当风雪阻断归路, 我们彼此取暖!
当主权面对挑战, 我们亮出利剑!
当圣火遭遇屈辱, 我们义无反顾!
当病毒吞噬生命, 我们用爱弥补!
当列车冲出轨道, 我们竭诚互助!
当震撼撕裂大地, 我们开山辟路!
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我要去四川】面对这些,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我要这天,再遮不了我眼.
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皆明白我意.
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成都的出租车司机是全世界最棒的!
曾经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会因为一公里,甚至还不足一公里的路程与你发生关于“绕路”的争吵;
曾经有这么一群人,会因为目的地有些堵车而皱眉抱怨;
曾经有那么一群人,会因为偶尔没有发票而被你数落怀疑;
但是,就在这样一个夜晚,深夜1点30分,我与一些志愿者们驱车前往都江堰赠送饮用水、面包等救灾物品,我们目睹了这样一个壮观场面,成灌高速从来没有在这样一个夜晚,这样一个时间,这样的“热闹”.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
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给他们下一句要求与命令,这些平时会为了一公里,一块钱与你斤斤计较的人们,他们如此无私的在这样一个本该在家里陪着家人、陪着孩子的时刻,却冒着莫大的危险前往灾区进行救援.
有这样的人们,有这样的出租车司机,有这样十多个小时不停在为救灾无私努力、奉献的志愿者们,我们四川一定行!我们一定能够度过这次难关,一定会让全中国的人见到,四川人是好样的!
成都的出租车司机,你们是全世界最棒的!
我在海外 我的真心话
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只能对着电脑不停地按F5 对着那些视频 照片 默默流泪 钱已经捐了 虽然房租还欠着
我的心里很急 我的手在颤抖 可是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
风雨飘飖的神州大地 刚抗击完雪灾 又来地震 但是我相信我们能挺过去的
我想起功夫乐队的一首歌词:只要明天还有太阳升起
她会再次点燃我们融入繁华的热情
对于那些已经逝去的人们 我在这里为你们祷告
对于那些受伤的 还未被救出的人们 我在这里为你们祈福
对不起 这是我现在所能想到的 仅有的 能做的 但我会付出我所有的真心!
所有受灾的人们 你们有14亿兄弟姐妹 他们会在地球上所有有人的地方为你们祈福!
请在心里怀有一份真诚的爱吧!
在地震吧里泡了一个下午,看到了无数的帖子在吧里纷纷扬扬的喧闹着.对于那些受害者,有的人深感同情、有的人抱着反正不是自己的态度,甚至还有的人故意制造恐慌.
对于那些抱着无所谓和制造恐慌的人们,你们可知道,当你们在吧里谩骂或者制造混乱的时候,不光是在给吧里带来不好的影响,而重要的是,对于那些无辜的受害者来说,当他们重回家园后看到你们的帖子,只会感到心凉.因为在他们受难的时刻,你们却在这里肆无忌惮的谈论着某话题,丝毫不担心正处于痛苦中的他们.
看看那些受害者的照片吧~~听听关于死亡人数的新闻吧~~~就连百忙之中的总理都赶往前线探望受害者,我们这些在网络前的百姓们,为什么不可以持有一颗爱心去对待呢?
也许我们帮不了什么,但是,一句安慰的话、一句鼓励的话,也许就会在某一日传达给受害群里的其中一人.
灾难无情,人却有情!
不要再说什么‘不就是地震吗,谁怕啊,震就震!’之类的话;要知道,只有赶上灾难的人才懂得其中的恐慌.
不要再说什么‘哪儿哪儿即将面临几级以上的大地震!’之类的话;要知道贴吧里也许就存在若干个和亲人分离而担忧痛苦的朋友们,你无心的一个笑话,也许会让这些朋友感到更多的惶恐.
不要再说什么‘中国人口那么多,死几个没事!’之类的话;要知道如果你的亲属朋友因此丧命,当别人在一旁冷嘲热讽的时候,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不要再说什么‘政府无能’之类的话;要知道科学家、地质学家也都是人,他们无法第一时间预测到灾难,他们不将事实完全的呈现给百姓,也是因为怕制造惶恐,这其实是保护百姓的一种方法.我们要换位思考与理解.
不要再说什么‘这个吧的吧主乱删帖子’之类的话;不要因为地震的理由,而让大家在这个吧里谩骂.各退一步,永远是海阔天空.吧主也是很辛苦的,在面对一分钟就可以刷50个贴的贴吧.u88加盟连锁店
最后,我没有在这个帖子里埋怨谁谁谁,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看到新闻网上的一些灾害照片以及死亡人数后,写下了这么一个帖.
只希望我们大家团结起来,对那些无辜的受害者持有一颗爱心,就足以.【东北骂人话】

东北骂人话(九):

给几句俗话
10句以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华山自古一条道.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百里不通风,千里不同俗.
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
挨着勤的没懒的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按下葫芦起来瓢
八抬大轿请不去
八字没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白披一张人皮
半斤对八两
半路上出家
饱汉不知饿汉饥
背着抱着一般沉
笨鸟儿先飞
比登天还难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死人多口气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别人牵驴你拔橛子
兵败如山倒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急乱投医
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
不吃馒头争(蒸)口汽
不吃羊肉惹身臊
不打不相识
不打无把握之仗
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费吹灰之力
不分青红皂白
不够塞牙缝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见真佛不烧香
不进山门不受戒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不可同日而语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不怕慢,就怕站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食人间烟火
不是省油的灯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死也扒成皮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在话下
不知道哪头炕热
不知哪块云彩下雨
不知天高地厚
不撞南墙不回头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拆东墙,补西墙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长叹不如慢磨
长添灯草满添油
唱对台戏
朝中有人好做官
炒豆众人吃,炸锅一人事
车到山前必有路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者王侯败

东北骂人话(十):

求苏轼的有代表性的名言,越多越好,解释一定要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句意: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表面是这样的意思: 墙里佳人的笑声慢慢越变越小,墙外的行人再也听不见了.多情的行人得不到回应,不由感到沮丧,为佳人的无情所懊恼.
  延伸: 多情还是无情,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笑容绽开的时候,似乎总有泪隐隐相伴.只是伤了自己的,总是无情的人和事.爱没有谁对谁错的是非标准答案.我们只同情那些笑渐不闻声渐消的无望者,却在很多的时候,并没有去找一下自己的原因所在,却会在胡思乱想中,考虑一些莫名的东西.有一些是实际的,有一些是虚无的,空到虚无,各种怪异的念头便会丛生,像疯狂的野草一样四处蔓延,而这样的放纵,时常让自己的思维放肆而行,在无边无际的空间及时间里,悲天悯人,横眉冷对.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翻译:古代成大事的人,不仅仅有超世之才,还要有坚韧不拔之志 .这里的“惟”是副词, 用来限定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 这里的“亦”是副词,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
  养生治性,行义求志.
  翻译:养生必先养心,陶冶情操,追求美好.
  佛心
  一次苏东坡问佛印禅师:“禅师你看我象什么?”
  佛印禅师说:“你象佛.”
  苏东坡心中欢喜,又问禅师:“禅师怎么不问我看你象什么?”
  禅师不答.
  苏东坡说:“禅师你问我你象什么.”
  佛印禅师满其愿,说道:“你看我象什么?”
  苏东坡说:“我看你象狗屎.”
  回到家中,苏东坡洋洋自得,对苏小妹说:“小妹,今天我把佛印禅师赢了,你想不想听听?”
  苏小妹问到“你怎么赢佛印禅师的?”
  苏东坡说“你想听听吗?听我讲给你.……”
  苏小妹听后,说道:“佛印禅师没输,你输了.”
  苏东坡不解,苏小妹说:“佛印禅师以佛心看人,看你象佛;你以狗屎心看人,所以……”
  针锋相对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旁敲侧击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就请让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反唇相讥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
  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
  嵌名为巧,双关尤妙.
  暗助新郎
  秦少游娶苏小妹时,被一难再难,及至新房门口,苏小妹再出一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学无止境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寺态炎凉
  苏东坡游莫干山时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见来了个陌生人,就淡谈地说:“坐.”又对小和尚喊:“茶.”
  两人落坐交谈后,主持和尚发现对方脱口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入室后,主持和尚客气地说;“请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再一打听,方知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主持和尚连忙作揖打恭地引他进客厅,连声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东坡临走时,主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胸有成竹,含笑挥毫,顷刻书就: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一盏明灯
  一天,苏东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游玩,见小路上有个用三块石头垒起的“磊桥”.苏东坡用脚踢了一下石桥,同声吟出一句上联:
  踢破磊桥三块石
  他回头看看秦少游,要他对出下联.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没对出下联,回到家里闷闷不乐.苏小妹看丈夫一脸不悦之色,只道是出了什么事,一问才知是为了一句对联.她二话没说,就在一张纸上写了个“出”字,同时用剪刀剪成两段.秦少游顿时大悟,道出下联:
  剪断出字两重山
  注:上篇标题“寺态炎凉”,冷笑一声自以为不坏.这一篇的标题“一盏明灯”,是指秦少游不点不明,不过点了以后还是很明白的.一笑.
  敷衍豪门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苏门书香
  一日,苏洵来到后花园内,只见山石间流过一泓淙淙碧水,微风中送来阵阵花香.红日西下,绿树掩映,一弯新月挂在半天之上.这位老先生顿时诗兴大发,忙唤来苏轼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苏洵说道:“如此佳境,不可无诗.如今老夫拈出‘冷’、‘香’二字,我们各自吟出两句诗来,且要将此二字依次作为上下句的末字,吾儿以为如何?”
  兄妹一起应道:“父亲说得好.”
  苏洵见儿女一起应允,十分高兴,首先吟出两句诗来: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间过来香.
  苏轼一向以诗词著称,听了父亲的诗句,以为过平过俗,不以为佳.谁知正当他沉吟之际,调皮的小妹却开口道:“兄长平日作诗,思路何等敏捷,想当初嘲弄小妹额角长得高,那‘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的诗句,得来何等迅速,今日缘何思路闭塞?”
  苏东坡一听,知道小妹又在调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出两句诗来:
  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苏小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妙,听了父兄的诗句,两相比较,觉得还是哥哥的略高一筹.心中寻思道:“长兄的诗句好则好,但嫌欠雅.”小妹略加沉思,恰好远处传来杜鹃的啼鸣,她闻声生情,也信口因此两句诗来:
  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小妹诗句刚吟出,父兄不禁齐声赞好.
  绝妙好骂
  苏东坡被贬岭南为官,一日无事游山,只见一个小和尚跪在庙门口眼泪汪汪,十分奇怪,忙问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诉道,因为他在点灯时不小心将灯盏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还罚跪庙门口三日.苏东坡一听很气愤,便走入庙内去见方丈.
  庙中的方丈一听说是当朝才子苏学士来访,喜出望外.苏东坡一进庙门,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赖地央求苏东坡留个手迹.
  苏东坡对这个方丈十分憎恶,但为了使庙门口那个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应了老和尚的请求,说:“写字可以,但必须请庙门口那个跪着的小和尚前来为我磨墨展纸.”
  老和尚一听,立刻满脸堆笑,连声答应说:“阿弥陀佛,老纳遵从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开纸,苏东坡奋笔疾书,一幅对联一挥而就:
  一夕化身人归去,八千凡夫一点无
  时隔不久,佛印云游来到此山,见了对联捧腹大笑,问老和尚:“这幅对联原是两个字谜,你没猜出来吗?”老和尚连忙追问是什么意思,佛印要过纸笔,挥毫写了两个字,拂袖而去.
  难兄难妹
  一天,苏东坡对苏小妹说:“都说你才智不凡,你要是能在一夜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答:“何须一个晚上.”苏东坡看她满有把握,就说出他的上联: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听罢,暗称难度大,竟一时对不起.过了一会,她见月光下一个丫环端来茶水,触景生对: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东坡听了妹妹对的下联,连声赞妙.这副对联恰到好处地嵌入“水仙子”、“虞美人”、“碧玉簪”、“红绣鞋”、“声声慢”、“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用拟人手法赋予具体形象,出对巧,应对更妙.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词)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如今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愰忽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也是一首悼亡之作.但与前人相比,东坡这首词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的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而今想起,更觉人天永隔,备感痛楚.王弗逝世后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到压制,心境是悲愤的;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已极.适逢亡妻十年忌辰,正是触动心弦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制.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想到爱侣的死,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令人格外感动.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不到,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
  词的下片才真正真正进入“梦境”.作者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在那里,与自己的爱侣相聚、重逢.这里作者描绘了一个朴实、感人而又美好的场景――“小轩窗,正梳妆”.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但东坡笔力的奇崛之处还在下边两句――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妙绝千古.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唯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
  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语).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东北骂人话

http://m.zhuodaoren.com/haoci943547/

推荐访问:东北骂人话大全 东北骂人的话顺口溜

格言大全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小学生歇后语大全 下一篇:小学生的歇后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