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2018-10-06 格言大全 阅读: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共10篇)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一):

孟子的名言的意思

孟子的名言很多,你想知道那一句?比如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 『孟子语录』★经典全收录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二):

孟子的名言怎么解释
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什么意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这无疑是我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理应发扬光大!可回顾我国近年来在就业、养老、教育、医疗诸方面的情况,这种博爱思想在那些握有制订就业、养老、教育、医疗各项事关国计民生政策大权的公仆们心中缺失,实在令人齿寒心寒.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三):

《论语》《孟子》名言各10句并解释
越多越好!急!

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i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孟子》名言20句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四):

孔子 孟子名言名句
给个有【译文】的
全集的最好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五):

名言名句解释意思【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这是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所以他得出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它的意思是: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3、久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程颐
什么东西或事情干时间长了,都会产生厌恶情绪,而读书则是越看越深,越有意思,不会产生厌恶情绪.体会到的乐趣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六):

孟子名言(至少6句)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12)仁者无敌.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七):

孟子的诗句名言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罔”,迷惘.“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30)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鱼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
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
(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译文】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这些君主和师傅的惟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
(38)人皆可以为尧舜.
【译文】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4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译文】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八):

高中古文、古诗的名言名句?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九):

孟子的经典名言的解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谢谢、请用现代文解释以上这三句.最好能写相关资料的

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家既然生下来都是赤子,为什么有的人最后变成小人了呢?那是学坏了.所以我们要加强道德的修养,不让我们变成一个坏人,不要学坏.只要大家保住赤子之心,那就“人皆可以为尧舜”. 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 人也经常尊敬他.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两样都吃,我就舍弃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如果不能两样都拥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坚持正义.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十):

急求!孟子名言并用古事解释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告子下)
[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有这话吗?”
孟子说:“有的.”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到饮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种损害,成为人心的损害,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 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不多,他的善性虽然有点丧失,但不会多;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他的善性虽然有所保存,但是极少了.”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http://m.zhuodaoren.com/haoci909937/

推荐访问:孟子名言名句大全解释 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格言大全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热毒症状图片大全 下一篇: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