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宏观审慎金融危机

2016-09-01 论文 阅读:

构建宏观审慎金融危机(一)
金融危机后中国反思-构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论文

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反思:构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

1009-4202(2012)03-000-01

摘要随着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不断推进,国际社会和主要国家越来越认识到,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稳健,还必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加强风险防范。我国金融体系虽然受到危机的冲击较小,但经济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系统性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因此,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提升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保持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宏观审慎逆周期调控sifis风险监测预警

一、引言

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形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之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由于一些金融机构规模大、交易对手多、组织机构复杂、与其他机构和投资者的关联性强且不可替代性较高,因此当这些机构陷入困境时,不仅自身面临巨大的救助成本,也会影响交易对手和市场信心,加剧市场恐慌,造成金融体系的整体不稳定。金融稳定委员会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ifis”)定义为:由于规模、复杂度与系统相关度,其无序破产将对更广范围内金融体系与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干扰的金融机构[1]。

构建宏观审慎金融危机(二)
有关金融危机论文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新体系

有关金融危机论文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新体系

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重塑金融监管体制的契机,各国央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都在着手进行宏观审慎管理问题的探讨。结合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和传导过程,如何构建合理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值得深入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传导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是微观因素和宏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微观因素来说,一是止损机制的缺失。近年来金融创新的主要手段是资产证券化,一项缺乏流动性但未来有着稳定净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真实销售、破产隔离、信用增级和有限追索等机制变成了有资产支撑的金融产品。通过真实销售的环节,该信贷资产的全部产权和风险均转移给信托机构,但是风险和资产所对应的止损机制并没有实现同步转移,在此基础上发售的金融资产实际上处于阻止损失缺失的状态。二是激励错配。次级抵押贷款发起者通过将其证券化后出售给SPV从而获得巨额的无风险收益,数量有多大利润就有多大。这种激励又导致了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在房价一路攀高的背景下,借债越多,获得的收益也越大。金融机构购买按揭证券后,经过再证券化过程,将风险进一步分散,再卖给全世界更大的金融机构,使得次贷危机能够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人约翰·卡西迪撰写的题为《贝尔斯登危机两周年祭》的文章中将杠杆称为“毒药”:2008年3月,贝尔斯登的有形股权资本约为110亿美元,却支撑着3950亿

美元的总资产,杠杆比率达到36。当市场发生逆转的时候,这种做法让贝尔斯登失去了资本以及愿意向其提供贷款的机构。之后,同样的故事又在其他数十家银行和非银行机构上演,财富成为计算机模型计算出来的虚拟符号,这种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产生了“金融超越经济”的现象。就危机生成的宏观环境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较低的资本成本促成了市场上流动性的泛滥,一方面误导了企业家过度投资,另一方面又误导消费者减少储蓄、增加消费,从而制造出了房地产泡沫和过度消费。二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全球经济失衡。新兴经济体和石油输出国的过度储蓄支撑着美国的过度消费,而这种不对称又必须以美元作为国际支付、定价和储备手段来支撑。三是监管放松与原有监管制度安排的漏洞。上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作为指导意识取代凯恩斯主义走上前台,在它自由放任、撤销管制的激励下,金融创新发现价格、优化配置、对冲风险的功能失效,沦为金融投机资本的牟利工具。资本全球化导致风险迅速传递,同时新兴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提供者不断涌现,金融产品日益趋同,暴露了金融监管的空白点。

金融危机的传导渠道呈现新特点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一般通过融资渠道和财富效应渠道进行传导,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实体经济的衰退。本次金融危机的传导渠道有了新的特点:

一是金融业衰退推动了实体经济的衰退。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构建宏观审慎金融危机】

迅速传染欧洲,美欧国家金融业的增加值在GDP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当金融业发生巨额亏损,即使物质生产没有立即受到影响,实体经济也将会受到巨大冲击。

二是国际资本流动加剧。鉴于全球化的大背景,金融危机使得国际投资资本迅速撤离,外资依赖程度高的经济体投资迅速下降,进而汇率贬值、通胀上升,经济陷入衰退。

三是支付结算渠道不畅。大型金融机构接连出现问题,正常的国际贸易融资、进出口贸易也因此受到影响。

四是外部需求萎缩。美国、欧盟作为主要消费市场以及日本、中国和印度作为主要的生产市场,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投资和消费需求大幅下降,使得主要初级产品出口国、主要工业产成品出口国出口的快速下降,最终拖累经济增长。

美国的监管漏洞和现行的做法

【构建宏观审慎金融危机】

危机的代价很大,我们需要一个稳健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来保证经济金融的健康运行。1961年至1971年英格兰银行的直接信用控制、1973年至1980年执行的“马甲计划”、美国1933年至1934年实施的联储保证金及存款利率管制政策、1992年至2007年巴塞尔国际资本协议都是针对当时出现的监管漏洞提出的。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的监管漏洞又在哪里呢?危机后,它们又是如何做的?

美国的金融监管漏洞

美国的监管漏洞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构建宏观审慎金融危机】

一是金融的混业经营与监管的分离。美国在1999年实施金融业混业经营后,它的金融监管未能根据混业经营而调整。金融业的银行、证券、保险各子部门监管仍然是各管一块,缺乏有效的配合。这样就造成了基础性的信贷产品、结构性的证券产品和套利型的衍生产品的各子市场之间的联系紧密,风险和损失在监管分离的各子市场和无任何监管、信息披露的衍生品市场之间被杠杆性地放大。

二是金融监管未能紧跟产品和业务的扩展。金融衍生品创新和交易规模的扩大,未能采取适度的风险监测、控制和约束措施,最后导致了高度集中、高杠杆度经营、衍生品交易对手方的投资银行出现重大风险,严重放大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现行做法

此次危机中美国的监管漏洞表明了在国际范围内实施健全的宏观审慎制度的重要性。此次危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广泛性,及其暴露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风险之间复杂而广泛的关系,对传统的金融监管手段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在以往的监管格局中,跨市场、跨行业的“监管真空”难辞其咎。所以,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本次危机爆发后对监管政策也进行了积极的调整。从20国集团、金融稳定理事会(F S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到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均提出要加强监管,其中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被置于重要位置。在2009年4月2日20国集团伦敦【构建宏观审慎金融危机】

金融峰会后发布的《加强监管和提高透明度》的报告中,明确了在国际层面建立并实施一个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框架,并将其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这标志着金融监管理念和方式的重大调整。危机发生后,当时还担任美国财政部长的保尔森曾向国会提交了《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蓝图》,提出授予美联储监管系统性风险的权利。2009年6月17日,美国政府公布了名为《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的方案,准备重建美国金融市场的监管格局,这是自美国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体系改革。

【构建宏观审慎金融危机】

最核心的部分有三项:

一是加强了美联储对大金融机构的监管权限,使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体系“系统风险监管者”;二是建立美联储对金融市场的全方位监管;三是创设了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实现信息共享和协作。除美国之外,在金融稳定论坛(FSF)建议下,一些跨国金融组织纷纷设立监督官工作组。如荷兰中央银行设立的监督官工作组,主要负责荷兰全球保险集团和荷兰国际集团的国际监管工作;欧盟委员会设立了高层工作组,意欲进一步推进欧盟金融监管化;英国、加拿大、日本等修改了相关的监管法律,赋予了负责综合监管的金融服务部门更广泛的维护金融稳定职能。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新体系围绕国际上对宏观审慎监管的一系列讨论,其核心在于如何面对高度关联的金融市场。从我国情况看,现行的监管框架该如何调整才能切实提高监管部门协调的有效性,真正起到防范系统风险的作用,这是需要我们深入

构建宏观审慎金融危机(三)
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金融危机下的银行监管启示

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金融危机下的银行监管启示

【摘要】欧洲次贷危机的发生无形中对银行监管制度的模式和有效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转变银行监管理念,认清银行宏观审慎的必要性,使银行监管从微观审慎升华到宏观审慎,提高银行综合竞争力,有效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带来的危害,保证金融机构稳健发展,并保持货币的稳定。

【关键词】微观审慎,宏观审慎,金融危机,银行监管

一、银行宏观审慎的理解

与微观审慎相反,宏观审慎是在微观审慎的基础上对微观审慎的升华。微观审慎顾名思义,注重的是个体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和风险的评估预测与解决,而宏观审慎则着眼于整个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小川对宏观审慎进行了较为精确的阐述:首先宏观审慎政策是逆周期政策;其次,宏观审慎政策目的是在面对市场失效的危险时使整个金融市场能够更加稳健、金融市场参与者更加谨慎;最后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日益复杂化。银行宏观审慎关注的是银行在运行周期内的波动性引起的银行即整个金融机构面临的系统风险,从宏观的、非周期性的视角采对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以求达到银行企业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并保证国内货币的稳定。

二、银行监管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的必要性【构建宏观审慎金融危机】

国家监管局对银行的监管普遍采取两大方式:审慎性监管和限制性监管。面对新的形势,尤其是金融危机的扩散和危害,转变银行监管制度,使银行监管由限制性监管转变为现在的审慎性监管,并从微观审慎监管中升华到宏观审慎监管,对银行业而言,是预防金融风险的最有利方式。

(一)直接目的不同。银行微观审慎监管的直接目的是防范单个金融机构危机的爆发;而宏观审慎尽管的直接目的是防范金融系统危机的爆发。

(二)最终目标不同。银行微观审慎监管的最终目标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或者成为投资者或存款人的利益;而宏观审慎监管的最终目标是避免金融危机下银行的损失,以及整个金融机构的损失。

(三)风险的模型不同。当银行采用微观审慎对银行进行监管时,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来自外界的外生风险,对整个金融行业而言属于不可分散风险;而采用宏观审慎的监管机制时,银行面临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内生的,并不存在与整个金融行业,因此其危害性较小而且容易解决。

(四)金融机构间的相关性和共同风险暴露的关系不同。微观审慎监管制度下,金融机构间的共同风险的暴露并不认为是有关联的;相反,当采取宏观审慎

构建宏观审慎金融危机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375473/

推荐访问: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 宏观审慎监管

论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施工总承包管理论文 下一篇:大学生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