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的现状,,,论文

2016-08-23 论文 阅读:

广场舞的现状,,,论文(一)
浅谈广场舞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广场舞的现状,,,论文】   摘 要:作为广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广场舞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在县以上城市建立了许多文化广场。广场舞蹈悄然发生的大变化,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如今的广场舞蹈活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成为城市乡村生活的亮点和风景线。同时给予了广场舞新的内容。

  关键词:广场舞;现状;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20-01
  广场舞蹈是舞蹈艺术中最大的一个子系统。我国有五十多个民族,单汉民族就有千千万万个广场舞蹈形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广场舞蹈形式,广场舞蹈几乎遍布了祖国每一个角落。所以讲广场舞蹈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
  一、广场舞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广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广场舞蹈,更呈方兴未艾之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在县以上城市建立了许多文化广场。广场舞蹈悄然发生的大变化,广场舞从乡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如今的广场舞蹈活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成为城市乡村生活的亮点和风景线。同时给予了广场舞新的内容。由于广场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在娱乐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健身作用,使广场舞成为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舞蹈。在全国各地从早到晚,都能看到广场舞的影子。当你踏入市内的任何一个广场,都会看到人们踏着音乐的节拍快乐舞动的身影。无论男女老少,他们都在用这种健身的方式展示着幸福、展示着快乐。
  对于广场舞现状的笔者做了社会调查:
  (一)参加人员情况
  从年龄上看30―50岁参加广场健身舞锻炼的人数占66%,50―60岁参加广场舞锻炼的人数占24%,60岁以上仅占10%。由此看出:由于广场健身舞的运动特点,低龄老人更乐于参加。从文化程度来看,参加广场健身舞的中老年妇女大学或大学以上占17%,高中占22%,初中占42%,其他占13%。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对健康的认识不同。文化层次高的老年人对健康相关知识了解较多,对自身健康更为重视,很容易投人到健身舞锻炼中来。
  (二)参加广场舞的目的
  通过调查,参与者锻炼的目的依次分为:健体、运动减肥;调节情绪、消除疲劳、愉悦心情;结识朋友、增进人际交往,还有的是为了消磨时间等。调查显示,广场舞能满足人们健身娱乐、调节心情、重建与人交往的需要。
  (三)广场舞的时间安排
  大部分广场健身舞参与者坚持天天练习;每次练习1―1.5小时。通过调查了解到清晨和晚餐后是参与者普遍选择的锻炼时段。30―40年龄段的女性锻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化性,41―50岁年龄段的女性由于工作、家务繁忙,只能靠挤时间才能进行广场健身舞锻炼,而且计划性不足,50岁以上女性空闲时间多,生活比较有规律,因此,锻炼时段比较固定。
  (四)广场健身舞的组织情况
  广场健身舞的组织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社区组织,锻炼人数占广场健身舞参与者的15%;一类是民间自发的非社区组织,占广场健身舞参与者的75%。从调查中显示,有65%的广场舞练习者认为:由于练习中缺乏有效指导,使得练习带有盲目性,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建立和完善一个强有力的活动组织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和场所,是非常必要的。
  (五)广场健身舞参与者心血管、呼吸系统锻炼效果分析
  从访问参与者的调查情况来看,93%的人属于健康状态,说明广场键身舞在调节参与者血压,维持心脏正常运转方面有一定功效。在肺功能方面,参与者的肺活量均稍微大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六)广场健身舞参与者心理功能结果分析
  广场健身舞的参与者记忆力明显好于一般同龄人群。这与在舞蹈活动中,需要记忆大量舞蹈动作,并需要注意肢体的协调配合不无关系。在放松心理缓解压力方面,参与者由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利于彼此交流的社交圈子,相互间的倾诉变得极为普遍。
  二、广场舞的特征
  (一)参与形式的少局限性、广适应性
  广场舞蹈不是在剧场表演,剧场表演舞台幕布把观众和演员隔离开来;分为舞台表演区和观众欣赏区,使观众和演员分开。而广场舞蹈是在观众当中表演,演员至少有三个面对着观众直接表演,演员和观众能直接交流。舞台和观众是一体的,观众和演员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使观众有一种特殊的感受。
  (二)音乐题材的丰富性
  广场舞蹈的舞台和观众是一体的,不受传统的条条框框所限制。可以创作全新的音乐、全新的舞蹈,编导可自由发挥。广场舞蹈有原生态的广场舞蹈,有加工整理的广场舞蹈,还有创新的广场舞蹈,大部分的流行歌曲,都能做为广场舞的音乐伴奏
  (三)广场舞是以集体舞为主要表现手段
  广场舞是群众参与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形式。表演方式都以集体舞出现,少则十几人多则几百人,场面红火热闹。广场舞蹈一定是在广场上表演,表演场地一般都比较宽阔,表演人数不能太少。所以广场舞蹈一般都是以集体舞的形式来表现的。在宽阔的场地中表演大多都不用独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的形式来表演。
  (四)因陋就简
  广场舞蹈是在广场上表演的艺术形式,同时广场舞的表演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时间可长可短,完全体现主客观的意愿和需要。广场这个表演环境不可能有很好的布景舞美来体现很复杂的表现内容。所以广场舞蹈无论是在表现内容上,舞蹈结构上都不能搞得过于复杂,只能以饱满的情绪和队形的变化来博得观众的喜爱。
  (五)自娱性
  自广场舞蹈产生以来自娱性是广场舞蹈的主要特征。民众在参与广场舞蹈时并不要求名利,完全是为了自娱。如正月十五闹花灯,晨练时的广场舞,大部分都是民众自发性的表演。
  广场舞是利用舞蹈来抒发情感的艺术,使舞者内在情感得以宣泄,产生精神振奋的愉悦感。同时观赏者也得到精神享受。这使舞者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产生自我价值感。这就是决定广场舞自娱乐性的原因所在。
  ★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场舞视觉下的和谐人际关系研究》成果论文,项目编号为:SZ126016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于平.高教舞蹈综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1998.
  [5]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孙林.健身排舞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研究[J].湖北体育大学出版社. 【广场舞的现状,,,论文】

广场舞的现状,,,论文(二)
广场舞的价值与问题分析

【广场舞的现状,,,论文】   摘要:广场舞是近年来我国新兴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深受中老年人喜爱的一种健身锻炼形式。广场舞对中老年的健身作用、对我国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当前广场舞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关键词:广场舞 健身 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越来越最求精神娱乐享受,舞蹈也从专业领域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广场舞就是一种大众健身的、通俗易学的舞蹈形式。作为一种在广场进行的歌舞形式的集体健身行动,广场舞不同于其他的舞蹈形式,广场舞脱离了舞蹈的专业范畴。广场舞产生在群众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基础,它的创作者是群众,它的使用者是群众,他的传播者也是群众。作为一种大众健身形式,广场舞集节奏韵律感和艺术美感为一体,因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已经冲出了城市,走向了农村。同时,广场舞更是一种精神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有效地丰富了人们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距离。
  一、广场舞的作用与价值
  1.广场舞的健身作用
  1.1.瘦身减肥,健美形体
  形体是指人体结构的外部形状,人的精神气质和气度取决于良好的身体姿态和健康的形体。广场舞内容丰富它独具特色的舞步不仅、可以健身减肥,还能很好地矫正不良身体姿态和改善身体缺陷,练就出优雅的个人气质。经常在众人面前跳广场舞也能增加胆量和自信心,使人变得更加充实,自信。
  1.2.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广场舞是一种有氧运动,长期的进行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如果每周保持运动在三
  次以上,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保证了人们进行剧烈运动时,机体能够满足气体之间的相互交换需要,提高了机体的水平,提高心率储备。由于心脏的工作能力和储备能力提高,从而提高了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在进行广场舞练习时能够全面的锻炼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可以有效的提高关节的灵活性,使肌肉的力量不断的增加。对骨骼、肌肉、韧带、关节均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起到非常有效的增强体质作用。
  1.3.放松精神,调节心理
  长期坚持运动锻炼能够改善不良情绪,释放内心在生活和工作中积累的的不快,可以消除大脑的疲劳和情绪紧张,从而缓解压力。练习者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配合富有节奏感的舞步,感受到愉快的情绪,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经常进行一些有规律的、适量的具有一定技巧性的有氧运动!,能让人的思维、感觉和反应都更灵敏。
  2.广场舞的价值
  2.1.审美价值
  广场舞练习者需要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将动作与音乐节拍和旋律融为一体,这就需要练习者不断提高审美意识,通过在练习时用心去感受音乐意境,塑造出不同节奏的不同动作,在给观赏者呈现出高度的形态美和意境美,自己在美的环境中接受艺术的熏陶。
  2.2.竞技价值
  随着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层的人群投入到广场舞的学习中来,关于广场舞的各式各样的竞技比赛也随之而来。在这些比赛中,对广场舞蹈等方面有了明确的标准!,这是广场舞蹈竞技价值的体现。竞技性广场舞蹈运动的蓬勃开展,促进了广场舞运动水平的提高。
  2.3.社会价值
  城市化推进,加剧了人与人的距离,人们迫切的需要情感的交流和良好的精神生活,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最积极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增加参与者的体质,而且最大程度地为人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使其在集体中找到了友谊与归宿感。广场舞正适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健身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二、我国城市广场舞存在的问题
  1.召集人的素质问题
  当前我国各城市的广场舞运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规模日趋扩大,人员越来越多,每个广场舞的召集人和领头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这些人员的个人思想素质却参差不齐,他们之中既有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也有人正好相反,将广场舞这个平台当成社会不满情绪的传播途径,向市民进行宣传。随着市民对广场舞参与性的增强,人员规模逐渐增大,从某种程度上,召集者的言行成了基层社区稳定和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城市广场舞领头人、召集人的培训和引导问题刻不容缓。
  2.广场舞的扰民问题
  广场舞的兴起和发展,也不同程度地给周边相关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些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噪音扰民问题。在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当下,不可否认,居住在都市的人们既有喜欢热闹爱好广场舞的,也有喜欢安静的,这样,高分贝的广场舞的音乐声音必然给周边市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从当前媒体反映的情况来看,这种矛盾呈逐年增多之势,而且一些市民反对噪音的手段也逐渐极端化。广场舞的集体活动特点决定了其性质的公共性,而参与活动的人员所占用的场地却为公共场地,播放的音乐侵占的空间区域也为公共空间,公共场地和公共空间的权利所有人是周边的全体居民。广场舞的参与者在未经过全体居民群众一致同意的情况下就私自使用,并且不加节制,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和身心健康。这种自私的行为还屡禁不止,引起了周边群众的极大不满和极端手段,对此,必须进行深思。这广场舞发展之后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场地不足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跳舞扰民及场地私占的情况,根源还是在于很多城市社区缺少公共文体活动场所。当前的城市广场舞活动大都在居民小区周边的空阔场地进行,而小区在建设规划之初,并没有将市民的广场舞的活动场地需要考虑在内,这样导致小区的广场舞活动场地规划滞后于市民的需要。随着城市广场舞的兴起和发展,人员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场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广场舞活动爱好者的需要。抢占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促进城市广场舞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 解决好广场舞场地问题
  广场舞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场地的问题。基层管理部门应该积极认识到广场舞运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新型文化,提高居民身体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为老百姓的体育健身运动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对广场舞的场地进行开发、整合和管理。要积极重视广场舞的场地开发和建设,投入资金,将一些废弃不用的场所进行开发整治,改造成空阔的场地,提供给附近市民进行广场舞运动使用。相关基层的职能部门要从源头抓起,如出台相应的针对广场舞的管理规定,新建楼盘要为居民预留文体活动场地,和居民楼保持一定的距离,安装隔音设施等等。基层社区要发挥自身的协调管理作用,将辖区内不同居民小区居民广场舞活动的场地固定管理,以召集人的名义在社区备案登记,同时积极对发生争夺场地的纠纷及时协调,让广场舞场地成为周边市民和谐交流的平台,打造居民邻里和睦相处的美好桥梁,以促进广场舞活动健康有序发展。   2.积极做好舞曲召集人的引导和培训
  在城市广场舞越发受到百姓欢迎之际,其规模也日益壮大,广场舞召集人的个人素质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我国广场舞健身教练严重欠缺,这导致广场舞在开展时容易出现盲目和不科学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广场舞健身教练的培养工作。相关部门应当对这个群体进行适当的甑别和引导,让他们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3.加强相关部门的管理
  职能部门必须加强治理,营造一个安静祥和的氛围,让市民各得其所。应科学安排公共作息时间,合理规划空间,引导人们养成安静的娱乐习惯。比如制定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设定安静时间等。一些政府还充分利用公共设施,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活动。
  4.进行立法控制
  居民有娱乐的权利,同时也有休息的权利、有安宁生活不被打扰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执法者的介入。2012年7月,湖南省浏阳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由居民代表、广场舞代表、相关部门共同制订《广场舞公约》。长春、乌鲁木齐等地也陆续出台了“广场舞公约”。据报道,2014年底广州市将出台《广州市公园条例》,拟规定公园内临近学校、医院、居民楼、机关办公大楼等区域禁止开展喧闹的健身、娱乐活动,广场舞也纳入其中。这些都为喧闹的健身娱乐活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5.提升公德意识和自控意识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权益意识不断增强,但是相应的责任意识却没有及时跟上。没有
  责任意识的建立,权益意识就会变成一条没有边界的贪食蛇。在一个多主体、多层次的社会中,这不仅不会使自己的权益得到伸张、利益得到满足,相反会陷入与他人的碰撞和摩擦中,最终每个人的权益都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公共空间中的人,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与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这种对应性是化解矛盾中对个人的基本要求。
  其实,娱乐方式和自我放松的方式有很多,书法绘画、围棋象棋、美食摄影,上老年大学,退休的老年人不一定非得要通过跳舞来娱乐身心,还有许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大维 胡向红.广场健身舞的起源、现状、特征及价值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11
  [2]杨奕.浅析广场舞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价值[J].科技视界.2014.01
  [3]熊正良.让广场舞跳得“欢而不扰”[J].人大建设.2014.02
  [4]胡宏亮.我国城市广场舞的问题和管理对策[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02

广场舞的现状,,,论文(三)
广场舞健身运动研究现状综述

【广场舞的现状,,,论文】   摘 要 广场舞健身运动是目前社会上最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和参与的健身运动之一它是一种集表演性与健身性于一体的休闲活动,具有投资少、难度低、受众面广等优点,深得广大市民的欢迎,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对广场舞健身运动的研究现状的综述,可以让我们更系统条理地了解其内涵和价值,为广场舞健身运动的推广普及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广场舞健身运动 研究现状 综述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回顾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掀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热潮至今,全民健身活动可谓“百花齐放”,既有刚柔并济的太极拳、高贵优美的交谊舞、雅俗皆宜的秧歌舞,也有伴随凤凰传奇的歌曲一起成为新生代健身代表的健美操和韵律操,这些舞种都是广场舞健身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广场舞的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都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实践是其自身最显著的特征。广场舞能够使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都能成为全民健身浪潮中的“弄潮儿”。
  1广场舞的界定
  广场舞产生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中,是广大勤劳善良的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它能深深地扎根于广大群众的生活中并世代相传,源远流长。对于广场舞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未形成统一、权威的观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广场舞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广场舞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自娱自乐的活动,是一种明显的社会现象,即广场舞是一种依托广场、公园等宽敞场地、配以节奏感强烈的乐曲而开展的群众性健身与舞蹈为一体的活动;二是从舞蹈学角度来看,广场舞就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以健身为目的的、群众自发性的舞蹈形式;三是从体育学角度来看,广场舞是群众为了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而自发组织在一起进行的全民性体育健身运动。通过对有关广场舞研究文献和资料的分析整合,笔者认为,广场舞是广大人民群众依托广场、公园等宽敞的公共场地,自发编排组织的,通过简单易学的舞蹈形式、欢快活泼的舞蹈内容来达到锻炼身体和放松身心的目的的舞蹈艺术形式。
  2广场舞健身运动现状研究
  现如今,广场舞健身作为一种集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的运动方式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征服了中国乃至国外的千千万万的人民,如此全民皆舞的现象必然会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但是,由于现代广场舞兴起的时间较短,对它的定义也尚未统一明确,所以目前的广场舞研究虽不断有新理论、新观念提出,但也表现出研究方向单一、研究对象模糊等不足。
  牟顶红在《广场健身舞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展望》一文中通过对广场舞的起源及定义、分类、特征和价值四个大方面来论述广场舞的研究现状,同时提出广场舞的发展会越来越迅速,参与的人群会越来越多,其健身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凸显,丰富的价值内涵会吸引更多的学者对其深入探究。
  吴春晖在《广场舞蹈时下兴旺之探析》一文中指出,广场舞蹈的快速发展是由于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逐渐增强了对精神满足的需求,而广场舞蹈寓动于乐的特殊性更使其备受人们青睐。此外,群众文化站和艺术馆的领导作用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是广场舞蹈普及的推动力。
  国内对于广场舞健身运动的理论研究基本上处于一种孤立、单向、封闭的萧条状态,且在研究的过程中也缺少了与社会学、人文学、舞蹈学之间的联系。对于现今的“广场舞热”这一火热的社会文化现象,好像每个人都可以或多或少地、若隐若现地说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但这经常是大家借助自己的体验、感悟等非理性的认识而陷入就事论事的窠臼。自从我国很多老一辈群众文化战线上社会体育工作者,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以来,近几年针对广场舞的研究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不少广场舞理论研究都是停留在对广场舞工作实际经验的总结上,缺少理论上的整理。第二,有些广场舞方面的学术会议,多以综合性交流和一般性讨论为主,缺乏对某个或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专题性研究。第三,对于广场舞的一些基本概论和基本范畴,尚无统一明确的认识,还处于探讨的过程之中。第四,参与广场舞研究的大多是一些中、老年学者,而青年研究者较少,这样就导致了广场舞理论研究青黄不接。还有就是由于广场舞活动的开展涉及的部门较多和层次较广,所以有些地区的机构部门对广场舞活动更加重视,所以理论研究也就更加深入和普遍,参与到其中的人数也更多,而有些地区的广场舞研究起步较晚,参与人数也不广泛,还有的地区尚未开始。最后,广场舞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和成果,但是当前却没能在群众文化界和体育界产生应有的广泛的社会影响,甚至在社会体育学界内部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对研究的关切,还有对广场舞采取怀疑和观望的太短。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广场舞研究者尽管热情高涨但基本上都是业余研究,而从事广场舞研究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却寥寥无几。广场舞研究的基本现状其理论研究基本是属于空白领域,还没有人对当代城市广场上的舞蹈健身运动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牟顶红.广场健身舞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展望[J].科技风2010(12).
  [2] 吴春晖.广场舞蹈时下兴旺之探析[J].大众文艺2010(04).
  [3] 陈冬.渝西地区广场健身舞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永川区为例[D].重庆文理学院2010.
  [4] 汪聚伟.广场舞对中老年身心健康影响分析[J].新西部2013(20).
  [5] 袁永虹.上海市中老年健身操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

广场舞的现状,,,论文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347785/

推荐访问:关于广场舞的论文 广场舞踩踩踩

论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个性化治疗论文 下一篇: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