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

2018-09-02 工作总结 阅读: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共10篇)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一)

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资质有区分吗?

估计楼主问的是: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 在资质上有什么区别?
水利工程包括所有的对水进行控制、治理、调配、保护,开发利用,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是特指利用水能发电的工程,但有的时候也作为水电工程和其他水利工程的总称.
资质有很多种,设计、监理、施工总承包等.设计监理都是甲乙丙的序列,施工总承包是一二三的序列.
如果楼主问的是水利施工单位的承包资质的话,貌似只听过水利水电工程承包资质,没听过水利工程资质.
百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资料很多.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二)

"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二级" 请翻译成英语【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

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二级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ntract secondary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三)

进度计划编制时,作业工期如何确定?除了根据经验外,有无计算方法?
我想问 即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期怎么确定?比如土方开挖10000方 ,采用1台两方挖掘机挖装,1辆自卸车运输,如何知道土方开挖用了多少时间?编制工期的时候如何利用预算定额估算工期的?

大多数工期是倒排的,根据总工期和总工程量,来确定每天完成工程量,再确定投入多少人财物.
预算定额也可以但不细,有的分项不一定能分的那么清.
最好根据消耗量定额算出消耗量,根据企业定额、工期定额再结合现场的资源情况而定.
仅供参考!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四)

求最近国内外发生的有关中国的时事要闻
要写一篇关于这个的论文,请告诉我最近几个月发生的较容易阐述看法的一些时事要闻
PS:请注明时间,

  全国9251万亩耕地受旱 国家防总水利部多措并举全力抗旱减灾
  国家防总、水利部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调度水利水电工程.二是抓住有利时机多提水,尽最大努力增加抗旱水源.三是千方百计多打井,开辟地下水源补充地表水源的不足.四是全力组织送水保人畜饮水,必要时组织动员机关、企业、解放军、武警部队等为群众送水.五是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六是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七是继续加大对地方的指导支持.近期中央财政将再下达一批特大抗旱经费支持重旱省区抗旱工作,并将根据地方抗旱需求加大中央抗旱物资的调拨力度.八是提高警惕预防旱涝急转,及时开展防汛组织动员和检查准备工作,全力保障度汛安全.
  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抗旱补助19.6亿元
  面对当前严峻的抗旱形势,国家防总、水利部先后派出13个工作组深入旱区协助指导地方抗旱救灾.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先后下达抗旱补助资金达19.6亿元.5月18日和19日,紧急从中央防汛抗旱物资仓库调拨80台(套)大流量水泵、50台(套)潜水泵、195个运水罐以及汽油和柴油发电机组等配套设备运抵湖北、湖南投入抗旱.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帮助重旱灾区做好救助工作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将适时启动国家救灾预案,派出工作组,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救灾工作.视各地旱情发展,及时商财政部,安排下拨中央救灾资金,及时帮助旱灾区群众解决口粮、饮水等困难.
  财政部民政部下拨重旱区5500万元生活救助补助金
  5月26日,财政部、民政部紧急下拨55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用于帮助湖北和湖南两省重旱区解决受灾群众口粮和饮水等基本生活困难.
  国家防总紧急调拨中央抗旱物资驰援湘鄂两省抗旱救灾
  国家防总表示,在近期调拨中央抗旱物资驰援两省抗旱救灾的基础上,还将根据后期各地旱情发展和地方抗旱救灾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中央抗旱物资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援地方抗旱保人饮、保耕种.
  国家防总 监察部联合通报全国主要防洪工程和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
  2011年5月21日,武汉,死鱼躺在已经干涸开裂的鱼塘地面.近期湖北多个地区遭受严重干旱,各地纷纷展开抗旱救灾行动.
  长江中下游全力抗旱 水源趋紧等因素加抗灾难度
  面对当前旱情,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专家分析说,目前抗旱有三方面困难:一是水源趋紧,供需矛盾突出.比如,湖北省中稻大面积抢插即将展开,但全省库塘蓄水仅97.5亿立方米.二是调度艰难,抗旱难度加大.湖北丹江口水库水位低于死水位4米多,无法增流下泄;汉江中下游近千万亩农田仅有三座涵闸维持10—30个低流量引水,不能满足粮食主产区引水需求.三是饮水告急,人畜饮水困难.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五)

以下经济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A.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B.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C.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D.湖北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

D

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湖北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湖北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西陵峡末段,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工前我国最大的一座水电工程。该工程1974年动工,1988年完成。故本题选D。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六)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说取得的成就举出10个不同部门 行业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1 要有前后的变化 例如:以前的1毛钱可以买很多东西,现在1毛钱几乎买不到什么2 字数2000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1.7%.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挥好国内资金、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的发展是结构优化的发展.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1:46.2:40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今后5年.我们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促进金融、物流、咨询、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能源、矿产、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中国的发展是资源节约的发展.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节约优先,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节约降耗工作.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1000家重点企业的节能改造,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油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业的发展.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第四,中国的发展是环境友好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突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工程,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搞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严格环境监管,强化环境执法,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第五,中国的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我们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扶贫开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第六,中国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二是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优势互补的对外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2005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1.42万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6600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均居世界第三位.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给了我们有益的援助,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中国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中国对40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优惠关税待遇,为海啸受灾国、南亚地震救援、禽流感国际合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峰会上,中国就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提出了五项新举措,涉及关税、减债、贷款、防治疾病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今后5年,中国的发展将为全球带来更多的机遇,仅商品进口累计就将超过4万亿美元.希望各国企业家和各界人士抓住机遇,扩大对华投资贸易.继续参与和支持中国的建设. 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相互开放市场,健全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扩大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发展技术贸易.建立技术推广和转让机制,让更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分享技术革新的成果;完善国际金融体系,营造稳定、高效、安全的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开展能源合作与对话,保持国际能源市场稳定,为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广泛开展环境合作,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推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相互磋商,协调国际行动,共同解决贫困、债务、人口以及自然灾害、疾病传播、恐怖主义等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将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各国携手前进,开拓创新,为促进全球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七)

如图为四个省区略图,其比例尺不一致.回答11-14题.

11.

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水能宝库”,建有很多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其中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位于湖北省境内的三峡,与湖北省相邻的直辖市是重庆市.
故选:C.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八)

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必须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正确性.

水土保持
初次领袖讲话: 1997年 初次文件明文规定: 1993年 水土保持
明文法定: 尚未明文法定 领袖讲话:①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上指出:“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流域治理,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规划,坚持不懈,长期奋斗”② 2004年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要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水土保持、牧区水利和预防传染病项目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文件规定:199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指出:“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①1982年《水土保持工作条例》第二条“水土保持工作的方针是: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②1991年《水土保持法》第四条“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第五条“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水土保持工作列为重要职责,采取措施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政策制定环节:通过《水土保持法》、1993年《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对相关政策中体现有利于水土保持的精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些相关法规中并未明确水土保持是基本国 节约资源
政策实施环节: 《水土保持法》中有相关规定(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专项资金,并组织实施).另外,目前通过“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在政策实施中推进水土保持工作.“三权”即监督权、审批权、收费权.监督权是指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土保持法及实施条例的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的权利.审批权是指对从事与水土保持有关的生产建设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报的水土保持方案有审批的权利.收费权是指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单位或个人有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和补偿费的权利.“一案”即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的大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依照矿山资源法的规定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申请采矿,必须持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方可申请办理采矿批准手续.“三同时”即指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并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①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的1/3,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界中的水土资源条件.水土保持不仅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②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条件,水土保持就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最重要的举措
节约资源
初次领袖讲话: 1999年 初次文件明文规定: 2005年 明文法定: 2007年 领袖讲话:①江泽民在1999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确定的基本国策”②朱镕基在2000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年年下大功夫来狠抓落实”③2005年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上,胡锦涛强调,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约土地、能源、淡水、矿产资源,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 文件规定: 节约资源
①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文:“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②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③2007年十七大报告:“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明文法定: 2007年《节约能源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①1982年《宪法》第九条:“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十四条“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②2007年《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年度节能计划”;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政策制定环节:通过《节约能源法》等构建了能体现“节约资源”精神的政策过程 政策实施环节: 通过2006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07年《节约能源法》、2007年《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以及国务院颁布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简称“三个方案”)在发展目标、资源配置、干部考核上建立了有利于“节约资源”的政策实施环境 ——发展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中有4项属于节约资源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节约资源
——干部考核: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根据《节约能源法》,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将作为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通过“三个方案”,将节能指标完成情况纳入了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 ——资源配置:“考核通过的,优先加大对该地区污染治理和环保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考核未通过的,暂停该地区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和项目核准获批准、暂停安排中央环保专项资金” ①虽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较全,但人均占有量少、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②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中国资源绩效仅排在第54位,是资源利用绩效最差的国家之一.③我国整体来看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增长方式是“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低经济产出”,单位资源的经济产出量较低,也丧失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阶段享受的廉价资源的获取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九)

第三章 第四章 知识点总结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x09主要知识点
1、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x09对农业生产的影响\x09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条件\x09气候\x09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x09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x09地形\x09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x09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x09土壤\x09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x09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
社会经济条件\x09市场\x09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x09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x09交通运输\x09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x09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地区
\x09政府政策\x09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x09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x09机械\x09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x09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要以机械化为基础
\x09劳动力\x09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x09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
(注: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因地制宜);②、季节性和周期性(因时而宜);教材P44案例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
\x092、农业发展变化:①、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②、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强调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可以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③、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x093、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x09代表性地区\x09主要分布地区\x09所属分类\x09特 点
混合农业\x09墨累-达令盆地(背风坡;灌溉成为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东水西调)\x09欧洲、北美、南非、澳、新西兰\x09商品农业
密集农业\x09①、良性农业生态系统;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③、农业生产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④、大规模机械化家庭农场⑤、市场广大;⑥、交通便利
季风水
田农业\x09中国秦淮以南\x09东亚的亚热带季风区;南亚的热带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x09劳动密集型
自给农业\x09①、人多地少,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④、田地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
地域类型\x09代表性地区\x09主要分布地区\x09所属分类\x09特 点
商品谷
物农业\x09美国中央大平原\x09美、加、阿根廷、澳、俄、乌克兰、中国的东北、西北\x09商品农业
种植业
密集农业\x09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生产专业化程度高
大牧场
放牧业\x09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x09美、澳、新西兰、阿根廷、南非\x09密集农业
商品农业\x09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乳畜业\x09西欧\x09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我国大城市的近郊\x09密集农业
商品农业\x09①、商品率高;②、机械化程度高;③、集约化程度高;④、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x09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②、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x095、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①、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②、地处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④、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稻米是当地居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⑤、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6、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①、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②、便利的交通运输(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水运同全国铁路、公路网相衔接);③、地广人稀;④、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药;⑤、先进农业科技
7、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大规模机械化经营;②、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优良的天然牧场;③、距海港近,交通便利,促进了商品化经营,广阔的市场需求(注:牛肉远销西欧的原因;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①、围栏放牧;②、划区轮牧;③、种植饲料;④、开辟水源;⑤、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8、乳畜业的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9、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x09常见工业部门举例\x09区位选择原因
原料导向型工业\x09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x09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x09啤酒、家具制造业等\x09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x09电解铝工业等\x09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x09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x09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工业\x09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x09技术要求高的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
(注:原料(工业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交通运输的改善使运输成本不断降低)、交通(经济发达国家内交通网非常完善,各地交通都极为便利,工业区位选择时不必考虑交通状况)、普通劳动力(工业的进步使工业生产对技术要求越来越多;劳动力密集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减弱;市场(可以快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有利于企业生存;原料导向型工业大量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工业)、交通(交通便利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拉近了与原料地、市场的距离)、信息(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信息交流最大的城市越来越吸引工业,而信息闭塞的地区工业将难以发展)、高素质劳动力(工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技术密集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增强)
\x0910、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部门\x09污染类型\x09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x09空气污染\x09将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者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x09水源污染\x09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x09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源\x09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x09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x09①、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②、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11、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城市(注: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工业集聚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工业地域按形成时间可分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是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的出于同样的考虑,有的则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在吸引投资者建厂,形成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按发展程度可分为: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往往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而形成工业城市)、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面积小,发育程度低,发展潜力小))
\x0912、传统工业区主要分布地区是: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x0913、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区位特点(以鲁尔区为例)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较近;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交通;⑤、广阔的市场(注:鲁尔区形成了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工业地域)
\x0914、传统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以鲁尔区为例):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注: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是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x0915、传统工业区综合整治措施(以鲁尔区为例):①、调整工业结构(减少钢铁工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机械等部门的中小企业);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扩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③、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和教育、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④、优化环境(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植树造林)
\x0916、新工业区主要分布地区是: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慕尼黑地区,以及美国“硅谷”、日本的“硅岛”(九州岛)等
\x0917、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形成条件: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③、发达的信贷体系;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x0918、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雇员一般在250人以下;②、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轻工业产品;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④、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⑤、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注: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企业之间是彼此的协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x0919、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与传统工业相比):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④、产品面对世界市场
\x0920、美国“硅谷”崛起原因:①、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③、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④、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⑤、军事订货(特有的条件);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x0921、主要交通运输的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由大到小、由快到慢、由好到差):①、按运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②、按投资: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③、按运费价格: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④、按速度: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⑤、按灵活性: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⑥、按生产效率:海运——河运——铁路——航空——公路;⑦、按连续性: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⑧、按稳定性: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注: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x092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①、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注:教材P82~P83中所提到的例子;扬州城市衰落的原因:①、大运河淤塞;②、海上交通运输的发展;③、京沪铁路的建成)
\x0923、每个商业企业空间形式上都表现为大小各异的点,商品的流动所凭借的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线路和一定数量的仓库在空间形式上除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点以外,更多地表现为联络各点的线,众多的点和线的衔接,在购、销、存、调各环节的运动循环中相互联系与制约,也相互交错和联结,形成商业网点
24、商业中心是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或城市内的区域(广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全国性商业中心和地方性商业中心;狭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商业街和商业小区等多种组织形式,是商业网点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
25、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地区\x09商业网点密度\x09原因
山区\x09小\x09地势起伏,运输线路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哪里
平原\x09大\x09地形平坦,运输线路多,运输方式多样,商品流通易建立和发展
\x0926、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x09(注: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是市场最优、交通最优)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x09主要知识点
1、人地关系的演变
时期\x09生产力水平\x09对人地关系的认识\x09人类活动\x09环境问题
采集渔猎时代\x09低下且发展缓慢\x09人类听天由命,依赖和崇拜自然\x09采集和渔猎.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x09生物资源遭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农业文明时期\x09很大提高\x09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天命观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有了科学的萌芽\x09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x09环境遭到破坏,如大规模地开展耕地使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农田扩展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
工业文明时期\x09极大地发展\x09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x09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从环境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能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x09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步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x09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①、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
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产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
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②、人为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
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就会导致
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注: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①、
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②、不合理
地利用资源,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x093、环境的反馈作用: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把它所受到
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x09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①、人口压力;②、资源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注:传统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带来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x095、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x09环境问题\x09形成原因
城市\x09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x09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了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x09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x09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x096、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较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①、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的双重压力;②、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生环境问题不能即及时充分解决;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x097、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们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x098、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注: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在整个系统中,人处于核心地位.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观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x099、可持续发展的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发展不危及其他生物生存;开发资源不对其他国家构成危害、或其享受资源和环境);②、持续性原则(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③、共同性原则(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协作,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x0910、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①、发展中大国;②、人口压力巨大(我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应对着人均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挑战);③、资源严重不足(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并且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对自然的利用率比较低,这进一步加剧了自然资源的紧缺程度);④、环境污染严重(以大气、水体、固体废气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乡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x0911、为了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我们别无选择地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x0912、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①、工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②、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注: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十)

水利工程项目划分的作用是什么?
水利工程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单元工程,这样划分的作用是什么?

一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成,有施工准备开始到竣工交付使用,要经过若干工序、工种、的配合施工,而工程质量的形成不仅起决于原材料、配件、同时也起决于各工种、工序的作业质量,因此,为了实现对工程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按工程的形成过程,考虑设计的布局、施工布置等因素,将水利水电工程依次分为,单位、分部、单元工程,单元工程是日常考核和质量评定的基本单位,这些都是我在我自己培训的教材上找的,划分的作用也就是更有效的控制在建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结

http://m.zhuodaoren.com/dangzheng859953/

推荐访问:华北水利水电继续教育 水利水电工程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个人工作总结 下一篇:水利系统信息宣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