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课堂,回归教育本质

2016-08-30 教学反思 阅读:

构建生态课堂,回归教育本质(一)
构建生态课堂 回归教育本源

龙源期刊网 .cn

构建生态课堂 回归教育本源

作者:王玮 胡蕾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5年第03期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这与当今倡导的生态课堂理念不谋而合。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和技能训练者转变为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课堂成为师生充分展现智慧的场所;鼓励远离封闭的室内教学和填鸭方式,提倡自主学习的方式,崇尚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

生态课堂,是让师生“诗意地栖居”的课堂。

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评论家劳伦斯·克雷明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理论,他把教育界定为审慎的、系统的和通过不断努力去唤起知识、态度、价值、技能和情感的过程。指出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相互作用论。

教育生态理论源自自然生态、融合生态学的精髓,生态学有耐受定律和最适合原则,认为生物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适度的范围内,生物可以得到最佳的发展。

生态课堂遵循并发展了这种原则,一方面主动探究各种教育主体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根据具体的课堂生态环境进行最佳的量化设计,积极促进其向最佳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强调释放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减少教师无效的“排放”量,提升学生积极主动“吸纳”的能力,如此既保证了课堂教与学的总量平衡,也使学生在一种轻负担的良好生态环境中成长,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

一、生态课堂的内涵

作为教育生态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课堂,是课堂教学中人与环境之间动态平衡、良性发展的课堂。总体目标定位为相互作用的两个层面,即低碳高质、和谐共长。

低碳,是指课堂的能耗要低,主要表现在教师要精讲少讲,学生要精学精练,减轻负担。精讲,在于善抓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的是“学习过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讲到“点”上,而少讲则要求教师进行有效的“量”的控制。

高质体现在高效率、高效益和高品质三方面。

构建生态课堂,回归教育本质(二)
回归教育本源 构建生态课堂

回归教育本源 构建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践中产生的一个新概念。

而早在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

(lawrence cremin)就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一书

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这一概念。把这

一概念引入教育领域,就是要用生态学的观点考察教育领域的各种

因素,使其和谐发展,产生最佳的教育效益。今天,当我们用生态

学思想来认识课堂教学活动,把教师、学生看作是在课堂这一生态

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生态因子时,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思考。我理解的

“生态课堂”,就是要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

主的学习生态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然地、和谐地、自主地发展。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呢?

一、转变观念——叩开“生态课堂”神秘之门【构建生态课堂,回归教育本质】

文本是学生与作者、教师心灵对话的媒介,解读是对文本的阐释

与反应。解读文本就是利用生动优美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读、值

得品味的语言、趣味盎然的诗歌,美好的教学情境,使师生对文本

进行思考、理解、感悟、内化、想象。正确解读文本,教师才能以

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

课文交融在一起,与作者、老师同悲同喜,同歌同泣,从而实现师【构建生态课堂,回归教育本质】

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构建生态课堂,回归教育本质】

全的人格。

构建生态课堂,回归教育本质(三)
构建生态课堂 回归教育本质

构建生态课堂 回归教育本质

---------草海镇中心校新课改主题阐释

草海镇中心学校为了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课改领导小组和全体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初步将我校的课改主题定为“构建生态课堂 回归教育本质” 。

一、对生态课堂的理解

“生态”一词在《辞海》中的意思为:自然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联系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来,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生机勃发、思维迸发、情感激发、智慧生发的课堂。从“生”角度看,生态课堂就是生命课堂、生存课堂、生活化的课堂;从“态”的角度而言,生态课堂就是智态课堂、情态课堂、神态课堂。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自然的即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教与学和谐,学科之间和谐,课内与课外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和谐,教育与教学和谐,师生会在和谐中自然生长,教师的主体精神和学生的主体精神都得以充分展现。让我们的课堂还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换孩子真情洋溢的世界,还孩子心向自然的情愫。没有盆景工艺式的缠扎,没有训技强化般的鞭打。教师的话语诗意盎然,如春风化雨,滋润孩子的心田;教师的笑容激情荡漾,似阳光和煦,温暖孩子的心房。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生态课堂,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

生态型课堂要有阳光心态。教师的心态和学生的心态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首先照亮自己,才能照亮别人;如果自己的心理一片黑暗,你如何照亮别人?好的老师一定是阳光老师、会笑的老师。老师的微笑是孩子的阳光,是爱学生的基本表现,是对孩子的巨大激励。你是我的阳光,我是你的阳光,我们相互照亮。老师是学生的阳光,学生是老师的阳光。我们共同生长。如绿树、如红花、如硕果,在阳光的滋养中,我们健康成长、绚丽开放。用智慧的灿烂阳光,照亮生长梦想的课堂。用文化的七彩阳光,哺育孩童有个性的生长。用爱心的亮丽阳光,托起学生的生长愿望。用信心的火热阳光,放飞生命的七彩梦想。

二、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尊重、唤醒、激励生命

生态课堂的追求:有序、有情、有效、有趣

生态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学生感兴趣的,想知道的,想错了的,都可以在生态课堂里畅所欲言,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有效解决。

三、生态课堂的特点:

1.民主平等。这包括生生平等,师生平等。

2.自然和谐

3.自主与合作。生态课堂并不是传统课堂的满堂灌,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方

案。做到先交后学,能学不教,以学促教。

4.探究与生成

5.开放与选择

6.多元的评价方式与个性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树立信心,勇于表现自己。

四、如何构建生态课堂

1.改变观念

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着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培训、专题会议和学习理念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涵养,提高教师对生态课堂理念的认识。

2.转变教案的设计思路

导学案设计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传统的教案设计基本依据课本从头讲到尾,贯穿始终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能够参与的练习较少。生态课堂强调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学习,决不能把学生排除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的同时了解学情,认知备课,设计学案。让学案、探究、谈论等活动贯穿始终,学生全程参与。

3.改革教学评价标准,改变课堂教学行为。

4.建构学习小组,构建小组文化、帮扶模式。

5.适当改变教学时间的安排,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展示学习成果。

五、“三生”课堂

1、构建生活的课堂

“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活的课堂,就是要把生活的方式引入课堂,使课堂洋溢着生活的气息,使师生在生活的氛围中通过有效的互动,实现思想共识、价值认同和情感提升。将理论与现实的生活世界相融通,使理论鲜活、生动起来,进而提高思想理论的感染力、影响力,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

2、构建生命的课堂

“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命的课堂,就是教师不仅要教育人珍爱自然生命,还要帮助人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自觉意识和生命发展的反思能力,即推进个体精神生命的成长。用生命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就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生命为中心来设计课堂,以知识学习为手段来促进智慧的发展、人格的陶冶和心性的完善,实现学生生命的和谐。

3、构建生长的课堂

生长型课堂,也是“生活的、生动的、生成的、生态的、生命的优质课堂”,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称谓:自主互助课堂、高效互助课堂、爱的课堂、道德课堂、阳光课堂、智慧课堂、生本课堂、实效课堂、生命课堂、“臻于生长”的爱的课堂、共生课堂等。各地各校的课堂标签不同,但旨趣相通。

生长型课堂的学习方式,就是新课改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进一步引申:学生可以学会的,都交给学生自己学;自己学不会的,同伴相互帮助学;学生自己能做的事,都交给学生做。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态!自生,内生,教育体系不再是暴力机构!学习是一种自发自愿的行为和生活,学生不再是教材、文本、教师、作业的奴隶!

生长型课堂的部分操作策略:1、寻找和发现生长点。留意知识生长点、能力生长点、人格生长点、品格生长点、文化生长点。遇到这些生长点的时刻,要

慢下来,要深挖,要重点培育,让种子发芽、长大、开花结果。2、打开生长空间。通过多元课程、文化活动、大量阅读、生活教育等途径,为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生长,开辟、拓展出巨大的生长空间,如此,幼苗才能伸展肢体、快快长高长大。在泰山压顶的禁锢中,在巨石的压迫下,再好的种子、再好的苗木也无法长大成才。3、提高生长力。教师的阳光心态非常重要。教师首先阳光起来,学生才能阳光起来,如此,才能形成良好教育生态,才能为学生的生长提供充足能量、丰富营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总之,无论课堂还是学校,总的目标应该是打造优良教育生态、培育师生阳光心态、拓展多维生长空间、实现全员高效生长。

生长型课堂的评价标准:生长。1、每个人都在生长。2、每个人都在全面生长。3、学生活动时间占课堂至少一半时间,包括自己学习、合作学习、展示、讲想练。4、课堂生态。阳光教师、情感的流动、阳光心态、课堂用语、课堂气氛等。5、以学定教的课程。知识的生长量,可以量化。能力和人格的生长量,难以量化但可以观察到。6、同时具有较高道德含量、效率含量、文化含量。

与传统课堂相比,生长型课堂实现了学习生态的改变和人文生态的改变。传统课堂是“老师讲、学生记”,是单向度的霸权、教师中心、教师讲授为主、目标是追求考试分数。新式课堂的要素:课程、老师、学生、小组、展示、能力、人格等。新式课堂要素的数量增加了、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新式课堂是学生中心、相互交流、学生也传授、目标是人的整体发展。

六、教育的本质

1、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2、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坚持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原则,对学生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级负责。这个观点提出后,引起很多人不理解。可我们就是这样定位的。所以我们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想大事,做小事。想大事就是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教育应试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

3、教育的四个回归

教育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

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个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要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 教育回归于农业: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或许是一个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导、积淀,循序渐进地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精彩。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幸福。教育回归于儿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都力争做到体现这一理念。教育回归于游戏:我们合理设计课堂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了,孩子们非常喜欢。

由于缺少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的追问,导致很多人对教育改革感到非常迷惘,没有了方向感。只有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才能破解当前的理论困境。现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胸怀

这样的历史担当,把教育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才会有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读懂了“四个回归”,我们对学生种种表现也就能够“接纳”了。 一句话,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总之,真正有了生态课堂、回归教育本质,师生就会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幸福的校园生活,相信在我们的校园中、课堂里,看到的是张张笑脸,那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学校最自然、最美丽的图景。

构建生态课堂,回归教育本质(四)
关于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思考

  【摘 要】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运用教育生态学原理,在分析建立生态课堂意义的基础上,深刻剖析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失衡的原因,提出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生态课堂
  1.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生态教育学(Educational Ecology),顾名思义,是跨越教育学和生态学两个领域的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生态教育学一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劳伦斯.克雷明(Gremin Lawrence)于1976年在其著作《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克雷明对“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理念做了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贯穿克雷明教育生态学思想的核心,在于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系统。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学校及其他教育者)都有机地联系着。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一致与矛盾,平衡与不平衡。”教育生态学把教学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和教学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等一切都是系统内的生态因子。
  在我国最先把生态概念引入外语教学领域的是顾曰国。他构建了一个剖析网络教育中学习者行为的框架,希望藉此对比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另一位学者秦晨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并借助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定律剖析外语课堂教学。他提出把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外语教学有助于外语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效率的提高。陈坚林更以生态视角解读了《外语课程教学要求》。他提出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思考并设计外语教学的环境,则实现《外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各项目标将不再是难题。源于自然生态,融合生态学精髓的教育生态理论,立足于“生命观”,强调动态平衡和协调,把人的全面发展当做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些对于我们探索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教育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生态课堂的含义
  生态课堂借助于生态学的方法,以生态视角考查课堂教学,将其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体。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教学氛围、教学制度、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因素构成了课堂生态体,其各个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它以传统课堂为基础吸收其优点,并对其进行生态学改造,是对传统课堂的解构和合理超越。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注人的认知领域,而且关注从认知领域到生命领域的发展;不仅关注课堂中作为主体因素的人的发展,而且关注人与环境的共生、和谐发展,强调的是课堂整体的平衡发展。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的目标是要把学生的情感与认识活动、社会规范的要求和学生的天性统一起来,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拥有自由开放的、合作与探究的课堂生态环境。
  3.建立生态课堂的意义
  “生态课堂”的提出是建立在生态教育观、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建立英语生态课堂不仅是英语教学目的的需要,而且是宏观教育潮流的需要,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新方向,有利于开创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局面,对走出大学英语教学困境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它从生态学及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用生态的眼光审视英语教学,使课堂成为一个民主、和谐的综合循环体系,体现了教学过程中“人与环境、人与人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学基本思想,使英语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潜能的发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同时对学生潜质潜能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途径
  生态课堂是多样性的,使彼此之间具有多元的关联。为了构建平衡协调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统一协调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内各因子之间及各因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功能趋于完善,并向良性方向发展,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4.1创造和谐共生的生态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是大学英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课堂物理、社会和价值环境。教师要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努力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使生态个体的发展达到最适度状态。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分配教学诸要素,如教师讲解与学生提问的时间分配等,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功能,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仔细筛选,为全面创造最优的教学条件做好准备。此外,美化教室、保持教室内充足的光线、适宜的温度等也十分重要,这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师生交往等,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4.2确立民主平等的生态师生关系
  师生生态主体互依互存,在平等的相互交流中互动促进,共同成长,生态课堂是互动式交往活动的深化,它处在失衡―平衡―再失衡的状态中,是动态生成的。作为生态要素的教师、学生之间也需要形成一种平衡的良好生态关系。处理好教师的“生态角色”,即生态课堂中的师生角色定位,大学英语课堂才能够变得“生态”起来。总的说来,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做好“角色转变”,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设计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致力于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生态课堂应该最大限度地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角色真正回归为主导者,促进师生的共存和谐发展,在师生互动中使英语课堂实现生态的平衡。
  4.3构建互动对话的生态课堂交往
  生态课堂是学生和老师共同营造的学习空间,是师生交互作用下的动态系统。教师要积极开创交互式语言课堂,开展以促进学生交流为目的的多种课堂及课外活动,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开始新的课程之前,提前把任务布置下去。由学生在课外时间搜集资料,分工合作,独立完成。在课堂上也可以采用小组或组对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开展课堂合作式教学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接近母语的“自然交互环境”,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然的跨文化交际氛围,增强学生全员、全程参与课堂交往的意识,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生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生态教育理念下的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5.结语
  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以其新颖独特的理念为英语课堂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用生态观点研究大学英语教与学现象,用符合生态规律的教学目标和手段构建有效的英语生态课堂,使这个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及诸因素间的关系都能达到最佳的和谐状态,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效的语言习得。
  【参考文献】
  [1]马晶文.影响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环境构建的主要因素[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02).
  [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3]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管月飞.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7.

构建生态课堂,回归教育本质

http://m.zhuodaoren.com/ziwo368416/

推荐访问:数学课堂回归本质 教育如何回归本质

教学反思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拉德斯基进行曲 下一篇:生活皆课程,游戏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