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2016-07-27 教学反思 阅读: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一)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

【摘 要】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和教师自主发展,必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从教师、学校和国家三个层面提出了高职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策略:

(1)教师层面:教师应提高教学道德素质;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体验和反思;(2)学校层面:建立教学学术理念;建立和健全保障制度;(3)国家层面:完善法规条例,确保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法律保障;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策略

1 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扩大,高职的教学质量再度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影响高职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高职教育从“高职”转向“高质”的必然要求。其次,现阶段,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欠缺。高职教师多注重本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研究,不重视教学研究,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理性思考。最后,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对高职教师而言,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需要学科知识,也包括教育理论知识。这就为高职培养自主能力和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一方面,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另一方面,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却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正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下面就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做出几点分析。

2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2.1 新教师专业素质不足,老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专业素质不仅包括教师所学专业的知识和素质,还应包括教师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新教师由于刚走上教学岗位,虽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欠缺,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调查报告显示:在15种职业的职业倦怠程度排名中,教师以50.34%列第三。高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高职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表现为:教师工作敬业度下降、出现忠诚度危机。具体表现在有些高职教师对教学的态度不端正。对教学工作不认真,没有坚守自己的职业理念,从思想上懈怠教学任务。还有些教师教学行为松懈。【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2.2 学校制度保障欠缺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二)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发展”上海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发展”上海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2013年9月8日,复旦大学联合沪上各高校,在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和卓越睿新数码科技公司的协助下,共同发起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发展”上海研讨会。来自全市26所高校的骨干教师、教学管理者、教师教学发展专业工作者、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服务工作者共200余人集聚复旦,共同探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深入思考大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重构,研究探索中国式MOOCs的实践、创新和发展,以期切实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和信息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向大会致辞,并阐述了上海高校共享课程的使命与愿景。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主任黄钢介绍了该课程平台的运行现状及未来构想。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质量保障委员会主任陆昉就“混合式教学:重构大学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作了主题报告。大会还特邀台湾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发展组组长叶丙成、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庞卫国分别报告了“技术全程支持下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以及“当前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复旦大学社科部牵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教学团队和同济大学顾牡教授领衔的大学物理类共享课程教学团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课程建设方案并引导与会同行作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下面是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陈金华老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发展上海研讨会”发言稿,题目是:“慕课”新挑战,共建新平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海共享课程建设方案”。

“慕课”新挑战,共建新平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海共享课程建设方案”

1、“慕课”新概念

“慕课”——英文缩写 MOOCs:

Massive 大规模

Open 开放

Online 在线

Course 课程

2、“慕课”新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

全新教学模式——全新学习模式:

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5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 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愉快心情,快乐学习。

3、“慕课”最显著的特点——“翻转课堂”

(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不同的学习准备情况、自己的时间需要注册自己需要的课程;

(2)完成注册后,在课程的开放周期内,可以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并提交作业、在社区讨论、互评作业、参加测试;

(3)如按要求完成以上学习环节,甚至有可能取得证书乃至学分。

(4)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5)“慕课”使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

(6)打破了原先单向的视频授课,转为在线讨论、随堂测验、相互批改、自我管理学习进度等形式多样的双向互动,并且全天候开放。

不同于传统的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

不完全等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公开课,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

4、上海高校积极应对“慕课”的挑战

从2012年起,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美国名校引领在线教育技术变革,MOOCs(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风暴席卷而来,正推动全球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与此同时,上海市教委率先布局,创建了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率先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首批推出的七门共享课程可供全市30多所高校的学生选修。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慕课”创造“指尖上的学习”,引发“学习的革命”,将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化。上海高校顺应高等教育模式的世界性变革,积极应对“慕课”的挑战;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加入国际慕课联盟以及国内高校慕课联盟;“中国C9高校”以及同济、大连理工、重庆大学将共建“在线开放课程”标准以及共享机制、共享平台、共享课程,开展高水平大学间在校生跨校选课、辅修专业联合培养,共同实施“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向社会开放,扩大享受优质教学资源的国内受众范围。

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促进高校内部的教学改革为动因,将进一步把高校共享课程推向量大面广的基础课,拟推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思政类和大学物理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列入上海市高校共享课程建设计划。2013年7月,复旦大学陆昉副校长主持召开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建设的座谈会;陆昉副校长指出,共享课程建设是为了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两个问题:

(1)资源共享问题,利用“慕课”平台,可以对全市优质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2)学习模式问题,可以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精心打造上海市高校共建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平台

(1)明确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和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特征之一,是党的意志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体现。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造就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对事业、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2)开展分层次、分阶段、有的放矢的教育教学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公民基本素质培养;

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思想道德素养提高;

公民精神、觉悟情操的提升;

(3)更新教育观念,确立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

全新教学理念——摒弃灌输式,提倡启发式,强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指路”;

全新学习理念——理解把握如何学会求知、如何学会生存、如何学会做事、如何学会共处、如何学会做人;

全新人才理念——加强通识教育和人文关怀,注重主体性教育与素质教育;

全新教育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促进教学相长。【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4)坚持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方向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层次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

“三贴近”原则;

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平等互动的原则;

总之,力求将教育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与学术性、创造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5)国家的规定动作务必到位,个人的自选动作应当精彩。

实现国家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师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6)采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方法;

系统完整,重点突出的系统性方法;

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层次性方法;

案例分析,融会贯通的实证性方法;

史论结合,纵横比较的深刻性方法;

语言生动,情理交融的形象性方法;

学思问答,讲练提高的互动性方法;

讨论争辩,各抒己见的创造性方法;

电脑辅助,网络利用的多样性方法;

学用一致,知行统一的实践性方法。

(7)运用“三模块”教学模式

第一模块是理论教学模块,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

第二模块是能力训练模块,注重课堂讨论和交流环节,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

第三模块是社会实践模块,重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社会调查、专题讲座、论文写作等形式,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掌握方法、接触社会、锻炼技能、提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培养学生三方面能力

自学能力——学生应对新问题的分析归纳、获取新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和谐相处的基本技能,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主动沟通的意识,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应该与他人分享;

科研能力——自身的内功,是未来迎接挑战、创新发展的核心能力。

6、精心打造上海市高校共建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建设方案

(1)组织强有力的教学团队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是全国首个思想政治理论类的共享课平台,需要整合各方资源,组成一支由上海市高校名师加盟的强有力的教学团队,以提升课程的整体影响力,使更多的上海大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团队成员包括:上海交大施索华、华东师大王建新、上海理工陈大文、同济大学邵龙宝、薛念文、上海师大潘文岚、华东政法大学马川、复旦髙国希、陈果、徐蓉、张晓燕等全国一流名师、名人、教学能手、专家。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2)加强团队分工合作,落实课程责任制。

髙国希教授为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各项工作指导;

选定课程主讲老师(课程视频演讲人),负责课程直播讲课;

选派课程助教,负责课程网上及网下讨论答疑互动;

负责到各教学点组织参与学生讨论;

(3)慕课网页设计及课程平台建设

课程的推荐词,网络课程的LOGO图片,进阶式课程的过关徽章(如思想家头像,主要是精神领袖,道德哲学家,法哲学家)。在确定教学核心团队的老师人选之后,编写完成

老师简介,老师获奖情况,完成“选课学校参与教师/助教岗位说明书”。收集整合课程资源, 完成进阶式教程章节计划。 章节计划按照教育部统编教材设计,确定每章节的主讲老师,主讲老师完成本章节大纲编写,讲课视频主题的设计,本章节的知识点设计。

完成讲课视频制作的计划书。基本确定每章节制作的视频主题,每个主题的讲课老师人选,拍摄的主题文字说明(配合视频的每章每节的标题与文字介绍,200字以内),学生看完视频后的过关题或思考题,章节的测试题。同时确定拍摄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各位主讲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以前的视频资源,可以将自己已经有的讲课视频确定好主题选择和视频编辑的范围。每章节负责老师确定每章节的讲课课件,讲课阅读材料,参考视频,知识卡,学生作业;课程总负责老师审核整合。

完成课程面授(二次直播,三次课程讨论)的设计和计划表。完成课程考核的基本要求说明,期末考试的考场要求和监考要求编写。完成课程核心团队老师的拍照,制作课程宣传片。课程负责老师提供给学生的修读证明的手写签名。完成课程讲课视频的编辑,拍摄,供卓越公司后期制作,请有关专家的评审。

7、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政治理论课程,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功能,肩负与众不同的特殊使命,因此,其“慕课”建设还将面临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

(1)量大面广影响大,务必做成精品。

这是一门全市高校学生必修的课程,可以说高于任何单独一个学校、单独一个班级的师资力量。所以一定要集上海本门课程的优秀教师,集精华之大成,根据个人专长,打组合拳,组织协调工作相当突出。

(2)教材新修订,要求更加高。

中宣部、教育部刚刚完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修订,强调这门课是党的意志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体现,一定要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知识体系,转化为学生的信仰体系。面对教材的体系与内容,尤其是较多的文件语言表述,如何下功夫转化成90后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注重生动性、吸引力,引起共鸣,让学生有收获?如何与新修订教材的规范化、条文化要求保持平衡?如何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教育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

(3)各高校的观念转变、制度与政策支持。

慕课不是简单的教学模式的改变,不是教师转变为助教,而是“学习的革命”,使教师减少简单的重复劳动,腾出时间直面学生,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生活实际,在更高层次上“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各学校需要适应“慕课”趋势,应予以开放、承认学分。

(4)慕课内容和形式的宽松、弹性问题。

不同于理工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思想熏陶、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品德养成,更多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和人文关怀,因此,慕课建设应该符合思想理论课理解接受规律,允许有点“弹性”,比如:

A、各片段视频的时间是否可以伸缩(幅度为15分钟至30分钟)?

B、各片段主题的知识点文字说明篇幅是否可以伸缩?

C、各段视频片段后是否一定要有主观题或客观题?

D、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

(5)共享课程在线后,如何加强后期维护更新和完善?

(6)共享课平台建设是否需要签署一份合同协议,规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7)未来,在线课堂,会否取代传统的大学课堂?

附件:

暑期陈金华老师临时制作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若干章节的视频片段及其知识点内容提要一览,仅供参考。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题目:大学的使命是什么? (约21分钟)

知识点:

大学之“学”在于博大之学,学习内容之广泛,内涵之深刻,内蕴之丰厚,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大学之“大”在于以“大”学问为依托,展开对大道德、大理想、大抱负、大责任、大贡献的不懈追求。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http://m.zhuodaoren.com/ziwo298451/

推荐访问: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如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教学反思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有关政治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书籍 下一篇:数学合作学习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