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专用印章

2018-08-06 百科 阅读:

一:[书法专用印章]书法基础:中国篆刻史


少儿兴趣网权威发布书法基础:中国篆刻史,更多书法基础相关信息请访问少儿兴趣网。
“印章”又名“印”,古称“玺”,研究印章称为“印学”。印章是我国的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独有的工艺美术。因其所具有的书法艺术属性,与一般的工艺美术略有不同,故又叫作“篆刻艺术”。中国的篆刻与书法堪称中国艺术中的孪生姐妹。
关于印章的起源,《周礼》,《左传》中都有使用印章记载,这些可以说明早在春秋中期,印章已应用于社会活动中。从近代考古发现的实物来看,殷商时期就已存在印章了,而战国时期的古印,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准。这以前的印章,统称为“玺”。秦统一后,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用“玺”,至于官员和百姓的印章,只能用“印”了。以后封建社会中历代王朝大体沿袭这一制度。汉代开始出现在官衔下加“章”或“印章”的印,如“广汉大将军章”等,而唐武则天,因“玺”同息灭的“息”谐音改用“宝”,如“皇帝之宝”等,此外,还有称为“记”、“朱记”、“图章”等。
印章上的文字最早是与当时通用的字体是一致的,如战国时期,采用的是各国流行的大篆、籀文,秦用李斯的秦篆,秦汉以后,用于印章上的字体范围扩大了许多,出现了缪篆、鸟虫篆等多种篆体。隋唐以来,不仅沿袭使用篆体类文字,而且把隶、楷等字体也应用于治印,以至殷代的甲骨文都被吸收进来。当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依然是篆体类的文字,这一点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变。
印章的用材,最初以铜、金等金属材料为主,这与当时的印章大多为铸冶而成是分不开的。亦有少量的犀牛、象牙、玉印和石印。古玺印一般比较扁小,并雕有坛、台、龙、虎等各种形态的印钮,通常挂在腰带上,以便随时使用。先秦古印用材、形制,各随其便,并无定制。秦以后,官印有明确规定,是区分官阶的标准。其等级次序为:玉最贵,一般为皇帝所专用,金次之,银再次之,一般官吏只能用铜印,私印印材则没有这么多讲究。隋唐以后,官印渐大,印材也更丰富。
元王冕发现了质地松软的花乳石,为篆刻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这一发现使文人自篆自刻形成风气,篆刻艺术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更有明代文彭、何震拔地而起,师承秦汉,大胆突破前人樊篱,穷尽毕生精力为篆刻艺术推波助澜,此后印坛各种流派异彩纷呈,名家辈出。有清一代更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至近现代,篆刻艺术更为普及,各种流派不乏继承、创新者。如今,篆刻艺术这一传统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屹立在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二:[书法专用印章]书法知识入门:篆刻知识概述


少儿兴趣网权威发布书法知识入门:篆刻知识概述,更多书法知识入门相关信息请访问少儿兴趣网。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

三:[书法专用印章]书法基础:篆刻知识集锦(下)


少儿兴趣网权威发布书法基础:篆刻知识集锦(下),更多书法基础相关信息请访问少儿兴趣网。
官方所用的印章。先秦时用印通称‘玺’。秦统一六国后,始有‘玺’(帝、王专用)与‘印’(官、私均田)之分。历代官印,各有制度,以别官阶和显示爵秩"一般比私印大,谨严稳重,多四方形,有鼻钮,印文布局自然舒展不乱。秦多用斯篆入印,字数不定为纤细白文,以田字日字为界格,疏密有致,自然生动。  承秦制,帝、后及诸侯王所用称‘玺’,列侯、承相、太尉、前后左右将军、乡亭侯,将军部属、郡邑令长等所用皆称‘印’,刊将军所用称‘章’。职卑者用力口之弋谓半通印。皆用缪篆,也多为自艾朴实大方。魏晋时虽不如汉印精致但刻划瘦挺,章法错落,自成一帆六朝印制渐乱,印也稍大,多率意刊划,失却汉魏挺拔风格。隋唐官印更大,为朱文,盘旋折叠,称‘九叠篆,清晰秀丽。  武则天嫌玺音不祥遂改称‘宝’,宋元明清多沿用;印大逾四寸,印钮改为直柄,从长寸许至长约一握,居印当中,所谓‘印把子’,以示权力。元用蒙文入印。明沿用九叠篆入印,又有关防、长方形官印,多润边粗朱文。清多合用篆文、满来。以隶书入印,有‘右策宁州留后朱记’一方,系宋制,为后世八分入印之先河。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的官私印形式和钮制都沿袭汉代,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传世的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较多,用刀如刻如凿,书法风格表现为舒放自然,从而成为一个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国传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凿款比较草率,官印未见铸印。隋唐以来的官印  官印到了隋唐时代,印面开始加大。随着纸的普遍应用,朱文逐渐替了白文。许多官印印背上开始有年号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并开始运用屈曲的‘九叠文’入印(古代的‘九’为数的终极,故有此名,并不一定要九叠,?可以随笔划的繁简而变化)以便填满印面。唐宋时代开始以隶楷入印,清代官印满文,汉文两体兼用,同刻于一印之中。无明清代各代农民政权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革命文物。宋元圆朱文印  魏晋以来,纸帛逐渐代替竹木简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钤盖于纸帛,到文人画全盛时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写,印工携刻的印章已诗文书画合为一体,起到了鲜艳的点级作用,为书画所喜爱。在这个阶段,首先是宋未无初的书画家赵孟俯对篆刻艺术人力提倡,由于书法上受李阳冰篆书的影响,印文笔势流畅,圆转流丽,产生了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一‘圆朱文’的印,为后世的篆刻家所取法。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  宋以来的兄弟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曾依据汉字书法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并把他们的文字仿效汉字篆体用于官印,传也较少,所见的印文有金国(女真)书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书,其中有许多文字还不认识。半通印  印章形式之一。秦汉时期下级官员所用之印,其形为直长方,约为正方官 即之半,故名。扬雄《法言.孝至》谓‘五两之纶,半通之铜’,其纶指印授,铜指官印。私印亦有长方形的。封泥  我国古代公私简牍大都写在竹简、木札上,封癸时用绳缚, 在绳端或交又处加以检木,封以黏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封发物件,亦常用此法。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私印  官印口以外印章的总称。体制繁杂,以形制而言,有一面印、二面印口(即穿带印、子母印、带钩印、六面印、联珠印套印等;以文字而言,有姓名印、 臣妾印、斋堂馆阁印、诗词印、收藏印、吉语印、花押印、象形印、回文印朱白相间印等。吉语印  揩以吉祥的词语为印文的印章。常以大利、大幸、长荣、长富、宜千金、宜子孙一类的言语入印。秦有小玺作:‘

书法专用印章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827924/

推荐访问:书法印章在线生成器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怎么写英文歌词 下一篇:皱纹纸粘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