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人才战略

2016-11-27 百科 阅读:

一带一路,人才战略(一)
“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

"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

周谷平 阚阅

【论文摘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国务院洞察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战略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硬实力,也涉及政策、文化、人才等软实力。在某种意义上,软实力的发挥远胜于硬实力的比拼。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和关键。"一带一路"愿景与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言人才、华人华侨人才、海外高端人才以及急需领域专业人才等各类人才的支撑和保障。面对需求与挑战,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部门应根据"一带一路"战略的要求,以"内生"和"外延"为路径,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办学,创新实践,切实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论文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教育路径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要义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东中西互济、海陆统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世界繁荣发展与和平稳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正因如此,国内外研究者也将"一带一路"称为中国自1979年以来的"第二次开放"。⑴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中进一步明确将"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作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目标,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作为合作重点。[2]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人的因素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应该看到,无论是解决"一带一路"战略构思的理论问题,还是推进实施的实践问题,关键都在人才。据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路线图》,截至2014年底,

国资委监管的110余家央企中已有80多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设立分支机构。

[3]由于沿线国家国情差异较为明显,投资项目的执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走出去"企业是否有既熟悉沿线国情又了解"一带一路"政策的高端人才,而调查发现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性甚至超过资金和技术需求。世界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调查显示,88%的企业高管认为,海外并购或投资失败的首要原因是缺乏人才。[4]无独有偶,人才问题同样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关切。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演讲中也指出,"人才因素是'一带一路'建设成功的关键。东盟国家拥有大量的青年群体,他们的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优势"。[5]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在于经济利益和安全关切的考量,更重要的在于对全球文明的意义。"一带一路"连接世界的主要文明,将为全球一体化带来新的机遇和可能[6],同时也为中国发挥地区和全球领导作用提供了机遇[7]。要想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要重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但更应强调规则制度的"软联通",尤其是文化教育的"人联通"。"一带一路"建设只有不断加强政府部门、工商业界等有关方面提供全面、深人的文化和专业培训,才能有效实现"政策沟通";只有大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社会影响力与社会声誉,往来于各国间的专家学者、文化使者,通过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方式进人到整个社会的肌体中,才能实现"民心相通"。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所涵盖的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资本、货币、贸易、文化、政策、民族、宗教,无一不需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撑。以"人"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培养为战略重心,着力"培养人才,打通人脉,互通人心",是民心相通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必由之路。因此,重点谋划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布局调整和行动策略,为我国及沿线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合作与交流,让沿线国家的人民共享"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从而实现合作共赢。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更是中国高等教育应有的行动。[8]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已培养了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在国际事务和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影响作用的各类人才,但在建设"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面临前所未

有的机遇和挑战时,我国的人才培养仍存在不能完全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和发展需求的问题。实现《愿景与行动》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根本在于民心相通,而核心在于培养大批熟悉和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关键领域的专业人才,迫切需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人才互通。

(一)创新创业人才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首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助于缓解青年就业压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为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提供多元选择。同时,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也能充分挖掘高校毕业生的潜能,提升经济生产率。其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助于提升青年创业品质。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发投人不断增加,科技成果也不断涌现。但是由于青年创业人才短缺,研发与市场脱节现象严重,大量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造成创业品质低下。高校学生是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独特创业群体,以创意、知识和技术为特征的创新创业赋予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养高校学生创业能力,能够在高校实验室和市场需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中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提供创业人才支撑。最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助于推进创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鼓励创业是欧洲国家摆脱经济低迷、亚洲诸多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人陷阱"的重要途径。

(二)国际组织人才

随着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在国家间相互依赖不断深化的世界政治中,国际组织在各个议题领域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治理功能。中国是国际组织全球治理和多边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更是为我国深化开展与国际组织合作乃至建立新型多边合作机制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当前,各国在国际组织竞争的背后,是各国国家实力的博弈,而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国际机构的负责人长期由欧美国家"垄断",为的就是操控国际经济事务的主导权。换句话说,谁掌握了标准和规则谁就有话语权。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正在变化。中国已从国际规则的适应者,逐渐变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

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加强"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国际组织的参与度无疑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双赢"。

(三)海外华人华价人才【一带一路,人才战略】

据国务院侨办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海外华侨华人已超过6000万人,分布在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另外,还有3000多万归侨侨眷生活在中国各地。[9]作为中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广大华人华侨在开拓国际经济科技合作、推动慈善捐赠事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海外华人华侨既熟悉所在国的社会、法律、文化与风土人情,同时又极其关心和了解祖国、家乡的情况,是连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天然桥梁和纽带。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充分培养、教育和发挥海外华人及新老侨民、侨友"润滑剂"、"缓冲剂"和"催化剂"的作用,将为有效、快速推进这一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四)非通用语言人才

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制度保障,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要实现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需开展广泛的政府外交、公共外交、文化互鉴、学术交流、媒体合作等,这些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人才尤其是非通用语言人才提出巨大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对英语等主要语言教育的投人较大,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特别是非通用语言重视不够。据统计,与我国建交的175个国家中,所涉的语种约95种,而我国仅能开设54种语言课程。10"一带一路"所覆盖的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涉及官方语言达40余种,而我国内地高校教授的语种仅20种。[11]目前非通用语言人才短缺的状况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需要加大力度培养。

(五)急需领域专业人才

急需领域专业人才主要涉及项目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贸易、金融、法律等领域。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计算,1990-2013年期间,全球贸易、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7.8%和9.7%,而"一带一路"相关65个国家同期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1%和16.5%。[12]另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2020年,亚洲各国用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人累计约为8万亿美元,其中68%为新建项目,32%为更新维护项目,涉及能源、电信、交通、水务、卫生等诸多领域。[13]可以预期,这些项目的建设完成,需要数以十万乃至百万计的铁路、管道、电力、

公路、港口与通信等产业的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与保障、经济管理等人才,需要加强工程、政治、经济、管理等各领域的专家协作。

(六)海外高端人才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软实力的提升特别是海外高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来华留学规模稳步扩大,来华留学生源国家和地区数不断增加,层次越来越高,专业选择也趋于多样化,但参照"一带一路"建设目标,来源国结构与专业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一带一路"所经国家众多,空间辽阔,地理、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政治差异极大,国情民意极为复杂,培养既熟悉、理解中国文化,又熟悉本国及本区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化、宗教、政治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对于实现"一带一路"的宏伟愿景显得至关重要而又迫在眉睫。

三"一带一路"战略的教育路径

教育的成败关乎人才的成败,进而关系到"一带一路"建设的成败,而教育和人才的发展在于科学的谋划。"一带一路"战略在对30多年来我国人才培养进行检验的同时,也为未来新一轮教育的改革和开放提供了宝贵的机遇。高等院校应提升对国家战略的责任感和敏感性,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以"内生"与"外延"双轮驱动的路径,努力履行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

(一)内生路径

1.强化国际意识与能力【一带一路,人才战略】

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中国的倡议,也是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要想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深人人心,要想真正打造利益和命运的共同体,从根本上必须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与能力。事实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两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国际、地区和各国的有关情况反映到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之中[14],并将国际化维度渗透到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之中[15]。美国教育部最新制定的教育国际化战略也高度强调,所有学生必须掌握"全球能力"。[16]如果说我们以往强调国际意识与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应对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被动之举,那么"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学生国际意识与能力的强化则是我们主动的选择,更加具有情境性和适用性。为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高校必须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与能力

一带一路,人才战略(二)
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提出

关于一带一路的认识

一、一带一路的战略提出

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

1、一带一路对外的国际交往建设作用

回顾历史,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腾飞,中国在更多方面有能力帮助别国,特别是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作为全球主要外汇储备国,中国能够携手各国共同应对金融风险,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2、一带一路的国内发展作用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日前撰文阐述“一带一路”战略意义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深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潜力,必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和寻求突破的过程,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二、一带一路的成长发展

从2013年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被首次提出,到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 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枢纽”,再到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可以说,“一带一路”已经从一项伟大构想变成了正在如火如荼实行着的伟大举措。

在2015年5月10日察哈尔学会与人民出版社举办的“ 一带一路 :机遇与挑战”主题圆桌会上,王义桅表示:“一带一路”,是一种必然。它是全方位开放的必然逻辑,是文明复兴的必然趋势,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1、一路一带的经济机遇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目前已进入务实推进阶段。“一带一路”共建不仅惠及全球,而且将给我国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特别是经济机遇。

(1)构建复合型对外经济的新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是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普遍处于上升期,人口总数与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球的63%与29%,现有发展规模与未来潜力均相当大。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往来不仅仅体现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上,而且在贸易与投资以外的很多领域将具有深入的合作与共建。“一带一路”共建将为我国提供前所未有的复合型对外经济的发展空间。

更多方面、更深层次的合作,无疑是“一带一路”共建的显著亮点。沿线国家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加强多个方面的合作:政府合作、产业合作、能源合作、海关合作、投资合作、金融合作、人才合作、科技合作、旅游合作、文化传媒合作、民间组织合作,等等。凡是能够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建设、文化繁荣、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一切因素和领域,都可以开展合作与共建。这种全方面多层次的新的复合型对外经济关系对我国,乃至所有参与国家均具有重要意义。

(2)是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一带一路”共建形成的庞大产品需求、投资需求与经济合作,对国内产业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量”与“质”两个方面,在“量”上,扩大国内产业的需求规模,而在“质”上,将推动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共建将为国内产业提供大规模的市场空间,能够显著地促进交通设施制造业,生产设备及配套类制造业,原材料制造业,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通信、信息技术、环

【一带一路,人才战略】

保、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将产生促进作用,助推我国培育新的国家竞争优势。一方面,沿线国家建设既看重建设的技术含量,还看重建设的环保标准,强调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另一方面,沿线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需要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与合作。这两方面对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既形成动力也带来压力。

(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新机遇。“一带一路”共建将使人民币国际化迎来难得的黄金期,加速国际化进程。

2、一带一路的部分建设成果

(1)随着我国外贸增长压力的持续增大,“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新的助推器。根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为1.12万亿美元,占我国货物贸易总额的26%。而这个数字预计将在10年内翻一番,突破2.5万亿美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236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目前,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70多个在建合作区项目,建区企业基础设施投资超过80亿美元,将带动入区企业投资近100亿美元,预计年产值超过200亿美元,可为当地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

(2)中新社雅加达5月8日电,中国-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黄媛8日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印尼展上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东盟博览会将致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推进中国─东盟海洋合作。黄媛透露,第12届东博会将于9月18─21日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本届东博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创海洋合作美好蓝图”为主题,举办一系列经贸和人文交流活动,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

(3)除基础设施建设以外,资源开发、电力通讯、高端装备以及金融服务都是“一带一路”和自贸区背景下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行业。4月23日,中证指数公司正式发布“中证申万 一带一路 主题投资指数”。中证指数公司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出资成立,专门从事指数编制、运营和服务业务。申万宏源则是今年1月由原申银万国和原宏源证券合并组建而成的中国券商新巨头。这两家公司共同发布“一带一路”主题投资指数,正是资本市场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关注“一带一路”投资机会的直接表现。

(4)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目标价35.7元。公司在俄罗斯签署约12亿元的智慧城市合作协议,表明其在“一路一带”战略中的重要位置。随着4G 收入的确认,公司2015-2017年将进入业绩增长的“舒适期”,我们维持2015-2017年EPS 为1.02/1.25/1.4元,维持 “增持”评级,给予2015年35倍PE,目标价35.7元。

三、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它是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比马歇尔计划内涵丰富得多,肩负着三大使命:

1.探寻经济增长之道

“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2.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

一带一路,人才战略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544693/

推荐访问:一带一路战略论文 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优化研究策划型人才的举措 下一篇:G20,领导人坐什么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