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

2016-09-27 百科 阅读:

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一)
人工科学养殖金黄虎头蜂试验初探

人工科学养殖金黄虎头蜂试验初探

摘 要:金黄虎头蜂(vespa mandarinia smith)是昆虫纲胡蜂

科个体最大的蜂类,在民间被叫做土蜂、老土甲等不同名称,其蜂

巢及蜂毒可入药,蜂蛹是德宏州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美

食。为科学开发云南省山区最丰富的金黄虎头蜂资源,德宏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食用药用昆虫研究所做了2500多组试验研究,初步解

决了人工条件下金黄虎头蜂雌雄蜂交配、蜂王批量越冬、蜂王筑巢、

产卵、育职蜂的技术难题。

关键词:科学养殖;金黄虎头蜂;试验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1 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金黄虎头蜂试验以解决人工条件下批量培育蜂王、蜂王

在人工条件下筑巢、产卵、育职蜂技术难题和批量培育养殖用标准

蜂群为目标,与民间漫山遍野地寻找零星分布的野生金黄虎头蜂蜂

巢移到自己家附近的助迁养殖不同,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

作。

1.1 制作防蜂服【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

金黄虎头蜂攻击性比蜜蜂强若干倍,蜇伤人后具有一定危险性,

严重的会危害生命,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明了防护效果非常好的防

蜂服。

1.2 建试验大棚

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二)
人工助迁养殖胡蜂科金黄虎头蜂试验研究

【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

人工助迁养殖胡蜂科金黄虎头蜂试验研究

近几年来,蜂蛹、蜂幼虫和蜂毒酒等昆虫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致使野生资源被过度猎取。为了可持续利用胡蜂科昆虫资源,完善人工助迁养殖技术,笔者选择单窝(巢)蜂群数量最多、个体最大、蜂毒量最多、蜂蛹、蜂幼虫产卵最高的金黄虎头蜂(Vespa mandarinia Smith)[1-2]作为试验对象,动员喜欢玩蜂子(到野外山林中瞄蜂子、接蜂子、烧蜂子的行为)的群众参与进行试验,将金黄虎头蜂的几个蜂王及其职蜂放在一个土洞中合并混合养殖,将在泥土中筑巢的金黄虎头蜂移到地面上树筒中养殖,以解决金黄虎头蜂捕食蜜蜂和葫芦蜂、金黄虎头蜂防蜂服的制作与应用等问题。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金黄虎头蜂防蜂服、倒吸式蜂笼、大树筒、温度计。试验对象:金黄虎头蜂。

1.2试验过程

1.2.1合并几个金黄虎头蜂蜂王及其职蜂的混合养殖试验。德宏州山区群众找到山林中野生的金黄虎头蜂的蜂巢后,将整窝蜂接到自己家附近山林的土洞中养殖,但在一个村寨附近同时养几窝(巢)金黄虎头蜂时,不同窝的职蜂在打浆(金黄虎头蜂在浆塘取树汁的行为)的浆塘(金黄虎头蜂等胡蜂科蜂类取食树汁的树和树林,当地群众称之为浆塘。金黄虎头蜂等胡蜂科蜂类的职蜂会寻找因被天牛等昆虫的幼虫蛀食而流出汁液的麻栎树等多种树的汁液,所取的汁液主要是喂养卵刚孵化成幼虫和自己食用)、在捕食区域相遇时会相互打架,两败俱伤。群众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把从山林中找到的几窝蜂的蜂王及其职蜂,先进行人为特殊处理,然后再养在一个土洞中,成为一窝蜂,职蜂就不再打架,因有几个蜂王产卵,蜂群发展快,数量也特别的庞大,蜂蛹产量也特别多,到烧蜂子时,群众按协议分蜂蛹。2010、2011年笔者动员瞄蜂子(在德宏州老百姓把在蜂子的细腰部栓一容易用肉眼观察的薄而轻的白色鸡毛,然后追踪蜂子找到蜂巢的行为)、接蜂子(找到蜂巢后,在夜晚将整窝蜂取下,移到自己家附近的山林中养殖的过程)、烧蜂子(群众在夜晚用火烧死所有会蜇人的职蜂后取蜂蛹、蜂幼虫的行为)经验最丰富的群众参与合并蜂王混合养殖金黄虎头蜂的验证试验。

1.2.2将在泥土中筑巢的金黄虎头蜂移到树筒中养殖试验。金黄虎头蜂的自然筑巢行为:在自然界中自生自灭的金黄虎头蜂,一般都在地面下的泥土中筑巢,每年的3—4月,越冬成功的金黄虎头蜂蜂王在山林中寻找一个适合的土洞,将枯树皮嚼碎磨细后用口器分泌物粘合在一起做成六角形的小蜂房。蜂王在土洞中筑第一饼蜂巢后产第1批卵,蜂王喂养第1批幼虫的同时,继续筑新蜂巢和产卵,第1批幼虫化蛹羽化后,由蜂王带出土洞到野外寻找食物喂养新的幼虫、寻找筑巢材料筑新的蜂巢,成为第1批职蜂。第2批幼虫化蛹羽化后,先由蜂王带领用

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三)
胡峰养殖论文

【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

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马坤小学研究胡峰养殖学术论述【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

姓名:段明飞教师

摘要:云南文山地处越南边境,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盛非常适合养殖胡峰,在段老师的不断学习与实验,胡峰的养殖总算有了进展。段老师云南曲靖富源人,大学毕业于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大学学生物学,就喜欢研究和搞实验,在各位教授的指导下基本学会了养殖胡峰的方法,在毕业后在马坤小学教书,还是没有放弃胡峰的研究,还是不断的实验,具体实验成果如下:

关键词:养殖胡峰;研究;实验成果

【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

一、蜂王的选取。

在大学学过《昆虫学》和德宏师专出版的《食用昆虫》,在经过综合和实验后蜂王的选取非常重要,它意味着下一年能否成功的做巢和产卵繁殖后代。蜂王的选取是由阶段性的,在选着前必须先做好过冬的准备。给蜂王准备好过冬的环境后就可以开始交配过冬。这里的过程方式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比如什么时候蜂王可以交配,什么温度蜂王开始过冬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生活环境。

胡峰是一种危险的昆虫,不能再在村民的住处饲养,这样会伤害村民,蜂王分雌蜂和雄蜂,雄蜂不会折人,二雌蜂就不一样了,是毒液比较毒的,不同的胡峰毒液也不一样,比如金黄虎头蜂就比一样的胡峰毒的多,还有在土里的大黑蜂就是比较毒的一种。折到人会使人头晕、呕吐等。不同抵抗力的人对胡蜂毒液的抵抗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被折

后要到医院住院,被折处会肿答,肉会烂掉。所以没什么事情的人不要去乱碰。但是也不要害怕,被折后立即把毒液挤出来,并用冰在伤口处处理;也可以用农村的芋头杆来吸毒,这样会好得快点。

三、给蜂王喂食

这一步非常重要,喂养蜂王不得震动着蜂王,不然就不会成功,饲养的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胡蜂喜欢肉食和甜食,所以在喂养时特别注意。还有在很小的时候也要给他喂食树皮,这样可以让它筑巢。

四、移到外面饲养

胡峰在实验室或者家里养到一定的时就得把它移到外面去饲养这样才能长大。外面的气候比较适宜胡峰的生长,刚移植出去害的饲养一段时间,因为刚从实验室里移植出去胡峰还不适应外面的环境,所以还得给它提供一定的环境让它适应。这样成活率会比较高。

五、蜂毒的提取和作用

蜂毒的功效很多,可以治风湿,祛痘,还可以美容。提取蜂毒很重要,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不注意就会伤到自己,所以我们必须穿防蜂服,装置的制作也有一定的影响,电流大了伤害胡峰,小了提取不出来。所以一定要适当。

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四)
北方池塘无公害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

  大鳞副泥鳅俗称黄板鳅,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我国常见的泥鳅品种有大鳞副泥鳅、青鳅和灰鳅,其中以大鳞副泥鳅体型最大,生长最快。在北方地区春季投放体长3~5厘米的大鳞副泥鳅苗种进行人工养殖,到秋末成鳅平均规格可达20克/尾左右。现将北方池塘无公害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修整
  养殖大鳞副泥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面积不宜过大,以2~3亩为好。池塘应背风向阳、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保持水深0.8~1米,淤泥厚15~20厘米。池壁应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进水口应高出水面20~40厘米,排水口处于池塘最低处,进、排水口和溢水口均应设置防逃网罩,以防大鳞副泥鳅外逃。
  二、池塘消毒
  大鳞副泥鳅放养前15天,养殖池塘要进行彻底消毒。池内保持水深8~10厘米,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水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次日用耙耙动底泥,以提高消毒效果。暴晒1周后,再注水30~40厘米深,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培肥水质,用量为150~200千克/亩。
  三、苗种放养
  苗种要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表富有黏液,体色呈黄褐色。根据池塘面积、苗种数量、管理水平、预计产量等实际条件合理放养苗种。北方地区年平均温度较南方偏低,因此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每亩放养体长3~5厘米的苗种3万~4万尾,亩产量在350千克以上。苗种放养前用3%食盐溶液浸浴消毒,浸浴时间长短取决于温度高低(温度高时浸浴时间短,反之浸浴时间长),发现苗种头部摇动不能忍受时,要及时捞出暂养或缓慢倒入养殖池中,温差不得超过5℃。
  四、饲养管理
  1. 投喂管理
  大鳞副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还应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养殖者可以自己加工配合饲料,也可以根据计划产量选购。投喂应遵循“四定”原则,配合饲料加水捏成团状后投放在距水面5~10厘米的饵料台上,每天早晨、午后、傍晚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鳅体重的4%~8%,并根据天气、温度、水质等情况随时调整。大鳞副泥鳅生长温度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2~27℃。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应减少投喂量或者不喂。一旦水温下降到6℃以下或上升达到34℃后,大鳞副泥鳅将进入不动不食的休眠状态。
  2. 水质管理
  养殖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水质变化,水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源水质应符合无公害水质要求。发现水质过浓时应及时换水,一般情况下每周要换水1次。如果有大鳞副泥鳅蹿出水面,说明水体缺氧,应加注新水或开启增氧机进行增氧。有条件的应在水面种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作为大鳞副泥鳅遮阴、栖息、防暑之所,同时对水质调节也会起到一定作用。
  3. 日常管理
  养殖过程中要坚持早、中、晚巡塘,以便及时了解大鳞副泥鳅的摄食情况,及时捞出死鳅、残饵等,防止水质败坏、疾病蔓延等。经常检查进、排水口,做好防逃工作。此外,应填好养殖生产记录表。
  五、疾病防治
  池塘养殖大鳞副泥鳅发病率较低,疾病防治应遵循“以防为主”的原则:平常做好工具、养殖池、饵料台的消毒工作,严禁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和禁用渔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中草药等;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提高大鳞副泥鳅的抗病力,尽量做到不用药或少用药,避免产生药物残留,实现无公害标准化健康养殖。
  在养殖过程中,大鳞副泥鳅常见的疾病有寄生虫病、水霉病、赤皮病和气泡病等,发现后要及时对症治疗。
  六、捕捞上市
  经过5个月的饲养,大鳞副泥鳅即可达到上市规格,要及时进行捕捞。捕捞方法通常有冲水、诱捕、干塘等方法。
  冲水法是将捕捞工具放在进水口处,然后放水进池,大鳞副泥鳅受到流水刺激逆水上游,群集于进水口附近,此时将预先设好的网具拉起便可将其捕获。
  诱捕法是把煮熟的牛、羊骨或炒制的米糠、麦麸等放在网具或鱼笼中,诱捕大鳞副泥鳅。
  干塘法是在大鳞副泥鳅吃食量降低而未钻泥过冬时进行,可先排干池水,将池塘划成若干块,中间挖排水沟,大鳞副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便于捕捉。
  (作者联系地址:于刚 王树军 吉林省榆树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邮编:130400;郭贵良 吉林省长春市水产研究院 邮编:130033)

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五)
平欧大榛子栽培管理技术

  平欧大榛子是世界第一抗寒、高产、味香、皮薄的特种经济林木。它是用欧洲榛子与我国东北原产野生榛子远缘杂交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果型大、皮薄、仁大且饱满、高产稳产、生长速度快,在平原、山地都可栽植,综合抗寒、抗病优良的大果榛子。

  1.平欧大榛子的优良特点
  1.1抗寒能力强,栽植范围广 平欧大榛子能耐-30℃~-35℃低温,可在东北高寒山区栽培,不用防寒,露天越冬。
  1.2成活率高、结果早、果型大、产量高、寿命长、栽植简单、不怕除草剂 平欧大榛子根系特别发达,分布均衡,主根生侧根,侧根生须根,须根生毛根,所以栽植平欧大榛子栽植技术简单, 成活率高。栽植后第二年见果,以后随树龄增长,产量逐年上升,盛果期亩产280~300kg。平欧大榛子的寿命长达50年。平欧大榛子抗药性能强,园内打除草剂如克无踪、农达、灭绿等地上杀草型除草剂,只要喷不到榛子树叶上即可,而且不会产生任何药害。到结果盛期,郁蔽成林时,基本不用除草,每人可以轻松管理50亩以上。
  2.平欧大榛子栽培管理
  2.1建园 选择背风向阳,腐殖土层较厚,保水性能强,雨后不积水的山地或平地。规划建园面积超过50亩以上的大园,可选留出机械作业道,便于运输与管理。
  2.2栽植 选好园地后,栽植时间春秋皆宜,但秋季栽植越冬管理必须到位,否则容易产生冻害现象,降低植株成活率,故生产上多采用春栽。选用一年生大榛子苗,栽植株行距按2×3m,每亩可栽植大榛子苗木111株,栽植坑按宽、深各为30~40cm,施入用土拌好的适量腐熟有机肥,然后回填距地表10cm。将选好的大榛子苗的须根剪去原长度的1/3,使须根见新茬。栽植深度不宜超过10cm,栽苗踩实后浇水,水渗下后封埯。
  2.3修剪 栽植后即可定干,定干高度50~60cm,当年选留3~4个着生位置好、健壮的树枝做主枝,其余枝全部剪除,控制主枝间夹角为90°~ 120°。第二年对上年选留的主枝进行短截,留枝长度为40~50cm。第三年除对主枝延长枝保留40~50cm短截后,对第一侧枝保留30~40cm进行短截,以后逐年对主枝延长枝短截并选留第二、三、四级侧枝,以达到整形目的。
  2.4施肥管理 施肥应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于每年秋季落叶后,采用环状或放射状施肥法,沟深20~30cm,每亩按果实产量与有机肥1:8用量施入。施后覆土踩实,以防冬季根部发生冻害。每年5~6月份追施化肥1~2次,以氮肥为主,适量补充磷、钾肥,施用量按果实产量与化肥1∶0.2配比,施用方法同有机肥。
  2.5病虫害防治 大果榛树虫害有金龟子及天幕毛虫、舞毒蛾等鳞翅目幼虫,多集中在5~6月份发生,为害枝叶,防治可采用敌杀死等杀虫药剂。榛实象鼻虫主要为害果实,产卵集中在7月上中旬。具体防治时间从7月5日开始,每隔7天打药一次,连续3~4次。选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防效可控制在5%以下。榛树病害主要为白粉病和锈病。白粉病发生期在5月下旬~6月份,锈病的发生期在8~9月份。生长期未发病前喷施大生M-45,发病后喷施粉锈宁、仙生、晴菌唑等药剂。
  2.6防寒 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冬、春季特别寒冷的年份,榛树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冻害,为防患于未然,应对榛树进行抗寒和防寒处理。8~9月份对榛树实施叶面喷肥3次,可用0.3%尿素、0.25%磷酸二铵和0.1%稀土,以增强植株抗寒性;秋季落叶后对树干和根部进行培土防寒,土堆直径不少于50cm,高度不低于30cm;清明前后雌雄花陆续开放,易受晚霜和冻害,应采取相应措施:早春在树盘内覆盖秸草或全树喷白以延迟花期;根据天气情况,在榛园内用烟雾法防冻霜。
  2.7授粉 榛树属风媒花植物,自然结实率低,必须人工辅助授粉方能提高结实率。春季将含苞待放的雄花穗采摘后放入室内有光照的干燥处,1天后有花粉散出后收集备用,雌花显现后第3天柱头分开,此时为授粉适期,隔日1次,连续3~4次。每次授粉在9点以后,用毛笔尖蘸上花粉轻点柱头即可,人工辅助授粉结实率可达70%~80%。
  2.8采收 大果榛树属早实性果树,同样气候地区,比野生榛子早熟10~15天。栽植第二年见果,盛果期40年。一般8月下旬~9月中旬成熟。当榛果皮全部变黄,用手触动有脱离果苞的感觉,表明成熟,采摘时连同果苞一起摘下,晾晒时挑出虫果和空粒,干燥后待售。

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六)
大型池塘养殖日本对虾的活虾捕捞技术

  摘 要:日本对虾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本文介绍了大型池塘日本对虾的养殖以及病害防治,并且探究了日本对虾的活虾捕捞技术。

  关键词:大型池塘养殖;日本对虾;捕捞技术
  0.引言
  日本对虾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在太平洋中部、日本沿海以及非洲东部海域较为多见。我国长江口以南日本对虾的分布也较广,并且是我国南海、东海养殖较多的经济品种。它俗称车虾、竹节虾、九节虾等,甲壳花纹艳丽,属于节肢动物门,对虾科,学名称作日本对虾。这种对虾的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市场价格很高,是高档水产品之一。且有极强的耐干露、耐低温特性,能够适应盐度较高的环境,因此成为各个地区的经济养殖对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南方沿海各省开始陆续养殖日本对虾。目前我国养殖该品种的区域逐渐增多,且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从海南广东到山东以及大连沿海均可看到养殖基地。日本对虾的生长速度在各个季节相差较大,福建广东沿海可以越冬养殖,在冬季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长时间潜伏在池底沙土之中,待来年春季水温达15℃以上生长迅速。相对其他对虾需要更高的养殖技术,而近年来暴发的各种病害也增加了养殖难度。本文分析了大型池塘日本对虾的养殖技术以及病害防治法,并且主要探究了日本对虾的活虾捕捞技术。
  1.大型池塘日本河虾的养殖以及病害防治
  1.1日本河虾的养殖管理
  (1)虾苗投放。因日本对虾具有潜伏沙地的习性,池塘的底质应以沙质底或泥沙底为宜。大型垦区养殖日本对虾在的初期,因为对虾幼苗体型弱小,容易被混进池塘的凶猛性鱼类等敌害生物的残食,影响成活率。故需要进行半个月左右的暂养。暂养的方法是选择沙质地,并且比较避风的地方用围网靠近堤坝围成一个小型池塘,把虾苗临时放养在这里。待虾苗稍微长大之后,将围网收起即可。
  (2)饵料投喂。日本对虾一般昼伏夜出,且在夜间具有趋光性。它们一般是白天潜伏在池底泥沙中,并且排干肠道粪便。傍晚时分开始游出。因此,饵料投喂时间应该控制在日落之后,并且在午夜前停止投料。注意选择的饵料质量应该比较好,以满足日本对虾的生长需求。
  (3)调控水质。有良好的池塘养殖用水条件,可以提高日本对虾的食欲,并促进其生长速度的提高。常用的水质调控方法为对养殖池水中以及池底的各种生物、理化因素进行监测,并分析哪些指标变化较快。平时需要及时添加新的海水,并关注水色变化。在养殖过程中若发现水色突变,例如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引发水色变化,将对日本对虾的生长带来很大影响。可以通过闸门交换海水,以维持水质稳定。
  1.2积极防治日本对虾的病害
  日本对虾的成长受水质、温度等水文因素的影响较大,若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很容易诱发多种病害。日本对虾的养殖应该做到综合防治,出现病害后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病害造成严重损失。日本对虾出现的病害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固着类纤毛虫病、白斑综合症以及肌肉坏死病等。而池塘水质的突然变化,如出现暴雨后由于淡海水分层,很容易导致池中藻类大量死亡并下沉,严重时会引发日本对虾的大量死亡。而水质突变也会促进虾体大批量脱壳等。
  2.大型池塘养殖日本河虾的捕捞方法
  日本对虾耐低温和耐干露能力较强,适合于长途空运至内地大城市进行销售,其活虾与鲜虾的价格相差悬殊。能否将生产的对虾进行活虾销售,直接影响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决定了整个生产的成功与失败。因此,保证对虾在鲜活状态下的运输和销售,其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做好捕捞环节的保活工作。在南方沿海冬季可安全过冬,因此收获时间不严格,主要依据市场价格、蜕壳情况、底质、水质、生产安排等因素来决定。通常是春节前后及其他节假日上市价格最为理想。同时日本河虾的价格也是不断变化的,与对虾蜕壳情况以及产量等均有关系,一般春季该品种的价格相对较高。由于日本对虾具有昼伏夜出的特性,白天潜伏池底的沙子里,因此收虾都在夜间进行。对于大型池塘养殖的日本河虾,不受外海区潮汐的影响,可以人为掌握捕捞时间,按市场需要进行供应,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怎样合理运用活虾捕捞技术是养殖生产单位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大型垦区养殖池塘常用的活虾捕捞方法包括陷阱网捕虾法、装捞收虾、电激捕虾法等等。
  2.1陷阱网捕虾法
  日本对虾在温暖的季节十分活跃,这时候可以采用陷阱网进行捕捞。网具安放的位置一般都在池塘边,选择平时观察对虾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每隔20至50米(根据池塘大小)安放一套网具。每天下午日落之前安放完毕,次日凌晨收虾完成之后网具收起晾晒,防止附着各种杂藻。当风向变化的时候,要调整安放网具的位置,一般多将网具安放在上风向相对避风的位置。若捕捞季节温度较低,对虾的活跃度不高,则需要增加捕捞网的数量,进而提高捕捞量。一套网具由三个至五个陷阱网连接以及一个网墙和一个网袖组成,保障堤岸与网墙垂直,每个陷阱网中又设置两个漏斗网,并且将漏斗开口处收缩成一个较小的入口。日本对虾顺着网墙进入内网中,易进难出,最后落入漏斗网中,在收网时可以从陷阱网末端的开口处取出捕捞的对虾。
  2.2锥形网排水捕虾法
  在排水闸门内侧安装锥形网(网目大小和网具长度根据闸门的大小来定),缓慢提升外闸平板,在开启外闸板后,这时候日本对虾将顺着水流进入网中,待网底部收捞的虾达到一定的数量,将其中的虾倒入事先备好的盛虾容器中,然后继续放网收虾。整个收虾过程要根据外海潮水位置的变化,调节外侧闸门开启的大小,控制水流速度。这样反复操作,就可以将大部分池塘中的虾捕捞上来。这种方法捕捞的速度快,且捕捞上来的虾鲜活、干净,较为省力。但是采用这种捕捞方式容易受到汛期的影响,且每一次收虾后应该重新向池塘内添加海水,避免对池塘内的虾产生影响。因此,这种捕虾方法受海区潮汐影响比较明显,一般小潮期间难以进行。
  2.3电激捕虾法
  在温度较低的季节,采用电激捕虾法进行捕捞效果较好。这种方法是在捕捞船上安装电流计、配电板以及电池等装置。捕捞时首先在网具配电板上充上电流,将水池底部的虾激起,这样大部分虾均会落入事先准备的拖网中。而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即使很低的电压也能将水池底部的虾激起。采用这种方法应该注意温度低时使用高电压,温度较高时使用低电压,设置电压范围在5至20V之间。在福建沿海地区还有应用脉冲电激捕虾的方法,即:将池塘的水全部排掉,然后用脉冲电激的办法将潜伏在池塘底部的对虾,在受到电激之后蹦跳出来,然后将虾捕获。这种方法捕获的对虾成活率与气温关系较大,夏天温度高,成活率低。
  2.4虾笼收虾法
  在大型池塘中设置六至八个虾笼网,根据日本对虾喜欢环游的习性,将这些虾赶入囊网中,保障只进不出。也可以将一个网箱设置在囊网后面,根据网箱中进入虾数量的多少确定是否起捕。一般设置网箱长度为0.8m,宽度为0.8m,高度为1m,并设置起捕窗。同时做到捕捉大的,保留小的,让小虾从网箱中游出。这种方法在我国汕头地区应用较多,且采用虾笼收虾法能够保障较高的成活率,所捕的虾可以直接上市销售。
  3.结语
  日本对虾养殖属于投入大且风险较高的项目,在养殖后期需要投入大量饵料。而且长时间养殖在池底容易积累脏物,并导致池虾患病等危害。因此,在日本对虾养殖过程中应该做好管理工作,并积极防治病害,在收获季节也需要选择合理的捕捞方法,以提高捕捞的成活率,进而保障最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大虎头蜂的养殖技术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430300/

推荐访问:虎头蜂养殖技术视频 金黄虎头蜂养殖技术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什么是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 下一篇:东西德国能统一,为啥南北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