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特,生命之树收藏在哪里

2016-09-27 百科 阅读:

克里姆特,生命之树收藏在哪里(一)
克里姆特作品资料

【克里姆特,生命之树收藏在哪里】

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

克里姆特在三十岁的时候,受到现代美术潮流的影响,在很短时间里,惊人地由传统美术的权威人物转变为前卫艺术的旗手。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是体现情爱的绘画,从内心深处,表现出了他对女性的热爱。另一方面,他与是一位出色的

风景画家。【克里姆特,生命之树收藏在哪里】

【克里姆特,生命之树收藏在哪里】

《吻》藏于奥地利美术馆

克里姆特,生命之树收藏在哪里(二)
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生命之树收藏在哪里】

《伊丽莎白•巴赫芬-艾希特肖像》——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生命之树收藏在哪里】

《伊丽莎白•巴赫芬-艾希特肖像》,约1914年,画布,油彩,180×128厘米,日内瓦,埃里奇•雷德勒收藏

PORTRAIT OF BARONESS ELISABETH BACHOFEN-ECHT,C .1914,Oil on canvas,180×128cm,Private Collection,Courtesy Galerie Welz,Salzburg

作者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奥地利画家。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在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二,父亲是黄金首饰工匠,是波西米

亚农民后裔;母亲是维也纳歌手。14岁时进入维也纳艺术学校学习,其后为两间剧院装饰。1897年,他退出维也纳艺术家协会,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克里姆特,生命之树收藏在哪里】

克里姆特受象征派画家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及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影响,从自然主义画风过渡到形式化平面图案与立体的脸部描绘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其内容大部分为女人,多以性爱为主题,感染力强,情欲色彩浓厚,因此常受到保守派批评的纷扰和公众的抗议。

克里姆特在其“黄金时期”中迎来了他艺术的巅峰。在《帕拉斯·雅典娜》(1898)与《茱蒂丝一号》(1901)中,克里姆特首次使用金箔创作,其最著名的作品《艾蒂儿画像一号》(1907)和《吻》(1907-1908)为他赢得了公众的赞许和盛名。这时期克里姆特开始指导埃贡•席勒(Egon Schiele)绘画,并于此后给予他很大的支持和帮助。1918年,55岁的克里姆特因病于维也纳逝世。⑴

背景

1900年一月,分离派第六届画展完全倾注于日本艺术。虽然这次展览没能激起维也纳群众的热情,但对克里姆特而言是十分有价值的。它引起了克里姆特对于东方艺术的极大兴趣,自此他开始喜欢上收藏。⑶

冯骥才曾在《保卫克里姆特最后的画室》中写到,他的书房里挂着中国门神的画像,书柜里陈列着工艺品﹑陶瓷﹑雕塑﹑纺织品等等,他还收藏了许多中国的民间年画。⑸ 这些收藏都成了他后期创作的灵感。尤其在他为女性画肖像时,就将这些元素融入背景中,如《弗雷德克里•玛丽娅•比尔》中,借鉴了关羽骑着战马,身着战袍威风凛凛手持大刀的形象;《持扇女子》的背景中,凤凰和荷花的形象将背景渲染得情意浓浓,柔情绵绵;在Portrait of Frederike Maria Beer(1916)中可以看到有韩国花瓶图案的影子;在The Friends中有日本式的奇异大鸟„„⑶

伊丽莎白•巴赫芬-艾希特肖像

男爵夫人伊丽莎白•巴赫芬-艾希特是奥古斯特与赛雷娜•莱德勒的女儿,他们是克里姆特早期重要的赞助人。他们是出身上流社会的犹太家庭。

这幅肖像是伊丽莎白要求克里姆特在她结婚时画的。

画家将伊丽莎白安排在画面中央,其背景带龙饰的缤纷图案像披肩式地与伊

丽莎白形成长三角形。伊丽莎白脸朝正方,面带微笑,脸颊略带玫瑰色,全身着以白色的印花蕾丝礼服。双手微微将裙摆提起,露出穿白色短高跟鞋。这有异于克里姆特平常的肖像画,通常他只截取脚面以上或以一袭长裙盖脚。伊丽莎白脚踏东方的红地毯,背景以灰绿色偏紫为底,有中国传统的戏剧人物呈半环状在伊丽莎白上半身周围。仿佛将她置于中国某个戏曲的场面中,但又似乎被空间的差异阻隔。单看人物的一身白色长裙与周围形成了黑白与彩色的对比,西式与中式的对比。

装饰式的象征主义平面图案与三维的人物相结合是克里姆特独有的艺术风格。二维与三维空间的矛盾﹑皮肤颜色与装饰图案﹑疏离感与情色的亲密性,亲和与排拒的对比已被人多次指出。“克里姆特蜕除了身躯的物质性,将之弱化,而成为富有动感的装饰性图案,同时赋予这些装饰图案感官功能,结果画中人物难以明确界定,表现出一种看似亲和实则冷漠的疏离感„„画中人物占据的层面变幻莫测,难以捉摸,仿若具有一种未知的深度。前景与背景﹑平面与三度空间﹑衣饰与躯体﹑迎与据之间的闪烁不定,使得我们无法精确掌握。”⑹

克里姆特大部分肖像人物的形体都被拉长,画中的伊丽莎白被垂直拉长的方式优化了她的比例,加上半透明的白纱蕾丝使其朦胧的肌肤若隐若现,她女性柔美的气质在这神奇的修饰间立即呈现。

虽然画家一生未曾到过神秘的东方,但他对于东方艺术的着迷是十分明显的。该画中的中国传统色彩浓厚,背景有众多生动活泼的中国古代人物:有持灯的女子,肩饰彩带的仕女,骑马的将军,身披长袍的武士„„

这幅肖像是克里姆特绘画晚期的佳作。有着他晚期对东方元素的热爱,以及对于平面与三维交替的特点,并将他一贯的对女性气质的刻画体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

⑴ 西洋巨匠美术丛书——克里姆特,文物出版社,1998

⑵ 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克里姆特

⑶ Maria Costantino:Klimt,Book Sales,Inc.,1994,p.209-213,Lady Portrait Chapter ⑷ Gottfried Fliedl:Gustav Klimt,,Taschen GmbH,2003

⑸ 在线阅读:美与时代(下)2010年第08期,p.81-83《克里姆特绘画中的中国元素》,该文作者:任莹、王静 ⑹ 转引自⑷p.211,原著为Gustav Klimt.Zeichnungen(exhibition catalogue of drawings),op.cit.,p.23

克里姆特,生命之树收藏在哪里(三)
克里姆特

ソラノヲト ヤコブ 月新番《空之音》播放后大受好评,因为人设和《轻音少女》相似,不少人预测此片 必卖萌, 个人不敢苟同。 且不说 01 集开头的残破战争画面和古老传说的不祥暗示, 单由 《妖 精的旋律》带给我的伤害,俺都不敢再相信这厮能拍出什么轻喜剧来。神户守在两部动画中 该画家以强烈的东方装饰画风格和忧郁情 均大量模仿了维也纳分离派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 绪化的神秘主题闻名,于是更加无法相信《空之音》会让大家从头笑到尾,请事先准备好滔 滔泪水吧,各位! 以下把《妖精的旋律》以及《空之音》的 op 画面与克里姆特的画作加以对比,无论是 色彩应用、构图、符号装饰,甚至连人物的动作与造型都极其一致,这样的情况在神户守监 督的其他作品中并未出现(至少我所知范围内)。可以猜想监督是有意而为之,个中隐喻请 君自家斟酌。 *所有内容为个人理解,无权威参考价值 左:《金鱼》,这是一幅非常梦幻的场景,少女们像是陷入水中,这不仅仅是因为左 下方有一只金鱼的缘故,背景中金色的碎片像是水下明暗不定的光线,绿色则是水草,人物 的头发也如被水流包裹着。 右:《空之音》02 话 op 场景,迅速被大家当做萌图传播….可以看到彼方的姿势和金 鱼跟原画是完全相同的。 编号从上至下 1.2:《The Beethoven frieze》,是一幅很长的画,这里只是部分节选, 该画描绘了三场奇异的祭祀,崇拜的对象分别是一个穿金铠甲的男子,一只丑陋的怪兽,和 一对相拥的情 侣。画中的角色都有象征意义,这里略过。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动画场景与 油画的对应关系。 上图:仍然是《The Beethoven frieze》中的场景。怪兽长着猩猩的身躯,拖着蟒蛇 的体干和老虎的尾巴,蓝色的估计是翅膀,总之就这么吓人。这幅画给人强烈的毁灭感。 下图:《空之音》01 话插图/02 话 op,只有细节处做了改动,比如胖妇人的站姿对调, 翅膀画成了锯齿状。 左:上方是《The Beethoven frieze》,克里姆特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女性,基本上 都是这样一幅心醉神迷的表情….日本艺妓似的发型,大量金色的使用,无处不在的波浪, 汇集了 画家的主要元素。下方是《Pallas athene》,即为女武神雅典娜,这幅宛若古铜器 的作品,集历史感和残暴于一身。 右:《空之音》02 话 op,请注意相同颜色框内人物姿态的相似。 左:《吻》1907-1908,是克里姆特最知名的代表作,也是他的作品里我知道最早的一 幅。男性穿长条装饰的金色睡衣,动作强劲有力,女性穿圆形 装饰的金色睡衣,显得依顺。 服装上的符号具有鲜明的性暗示, 旋涡状以及流苏的装

饰和艳丽的草坪则让人产生不安的情 绪。欲了解更多可参考:吻 右:《妖精的旋律》op 截图两幅。可以看到人物的姿态,以及男性角色的着装是完全 相同的。 左上:《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像》,金碧辉煌的肖像画,女主人穿了一身荷叶领的礼 服,画家自己想象出更多装饰来点缀它。右上: 《妖精的旋律》op,人物手的姿势完全一样, 不过看不出荷叶领。背景色块来源于克里姆特的其他画作。 右下: 《女人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幼儿,少女和老年(难道女性就没有壮年啊….)。 左下:《妖精的旋律》op,捂脸的姿势和画中老年的姿势是一样的。都表达出时间无法逆转 的懊悔。 上图:《满足》,和之前说的《吻》非常相似,但女性扮演的角色更加主动,男性反 倒像是身体虚弱搭靠的那一方。藤蔓装的背景可能代表了生机的流逝。 下图:《妖精的旋律》op,悲剧色彩更加浓重,无论是人物姿态,还是服饰,乃至背 景几乎都是完全一样的。 克里姆特 象征与装饰 tag:克里姆特 分离派 绘画 ;时间:2009-05-02 点击: 9063 分享 收藏 古斯塔夫· (1862~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Gustav Klimt (1862~1918) 奥地利 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1862 年 7 月 14 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 父亲从事 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克里姆特是家中的长子,在这个工艺美术家庭的熏陶下, 他与两个弟弟一起进入维也纳奥地利工艺美术馆附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 毕业后 进行壁画、壁饰的艺术创作。 克里姆特是 1 9 世纪下半叶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是一 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大师。克里姆特的作品强调 个人的审美趣味、情绪的表现和想象的创造,他的作品中既有象征主义绘画内容 上的哲理性, 同时又具有东方的装饰趣味。 他注重空间的比例分割和线的表现力, 注重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格。他那非对称的构图、装饰图案化的造型、重彩与线描 的风格、金碧辉煌的基调、象征中潜在的神秘主义色彩、强烈的平面感和富丽璀 璨的装饰效果.使画面弥漫着强烈的个性气质,对绘画艺术和招贴设计产生了巨 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图文" target="_blank" href="/">图文 20p) 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 克里姆特在三十岁的时候,受到现代美术潮流的影响,在很短时间里,惊人地 由传统美术的权威人物转变为前卫艺术的旗手。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是体现情爱 的绘画,从内心深处,表现出了他对女性的热爱。另一方面,他与是一位出色的 风景画家。 《吻》藏于奥地利美术馆 生与死 丹娜挨 新娘 克里姆特 象征与装饰 tag:克里

姆特 分离派 绘画 ;时间:2009-05-02 点击: 9064 分享 收藏 人生三阶段 克里姆特早年的画风承习了英国拉斐尔前派和法国印象派的传统,自创立 “分离派”后, 开始把亚述、 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 用“孔 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蜗牛壳的花纩、色彩或光泽”,创造了一种“画出来 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 生命之树 “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

克里姆特,生命之树收藏在哪里(四)
浅谈克里姆特艺术语言的设计感

  摘 要:克里姆特作为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画家,他的绘画作品采用东西方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并且融入了设计美学和装饰美学,这使其作品不仅仅具有美术价值,更极具设计价值。通过分析他各时期代表作里面的艺术语言,从4方面总结出他对平面设计领域前瞻性的思考。 

  关键词:克林姆特;维也纳分离派;象征主义;装饰艺术
  19世纪之前的西方画家一直以来追求的都是将要表现的对象尽可能的真实还原。从古典主义到印象派,从形象写实到色彩写实,虽然画技上有很大的创新,但是艺术追求的根本宗旨还是反应客观事物。18世纪下半叶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颠覆性的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思维获得解放,艺术观念得以变革,到了19世纪下半叶,各个艺术流派如涓涓细流汇成沧海。其中,维也纳分离派作为象征主义绘画的一支在艺术史上也留下了精彩的篇章。象征主义最大的特征是所表现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不以客观观察为基础,背弃现实再现,旨在借助特殊的方式来表达艺术主张及暗示各种思想。在画风上维也纳分离派虽然延续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从根本上摒弃了还原对象外部特征,多采用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以突出画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趣味为主。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代表画家就是居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了。他的绘画作品对奥地利乃至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都是有着巨大贡献的。无论是从艺术研究价值还有艺术市场上的表现来看,都是堪称最“贵”。他的代表作品有《吻》、《友第德》、《成就》、《生命树》、《女人的三个阶段》、《生与死》等。本文主要是从克林姆特的绘画作品中去分析他的艺术语言的设计感。
  首先,克林姆特的绘画作品不直接表现情节,而是用形式美感和构图去设计情节的展现方式。
  克林姆特的作品从选材来说,大多是探讨人生价值、情感与潜意识,生命的意义等深刻的话题,他的部分作品也有圣经题材,但是和其他艺术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表现角度。比如克林姆特在1901年的作品《友第德》。这个题材很多画家都尝试过,但是克林姆特的表现形式却完全不同,单从画面看,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画面时尚,富丽堂皇。仔细去看会发现画面的右下角露出半个滴血的头颅。其他同样表现此题材的画家大多是描绘一个美丽寡妇去砍下敌方将军头颅的情景,着重刻画场景气氛与人物表情。但是克林姆特确采用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表现,不被题材所束缚,对故事进行了抽象,仅仅截取一个片段,而不是一个场景,着重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并且在画面的构图上颇讲究平面构成,20%的深褐色与80%的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重点。在绘画手法上更加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感,将一些装饰意义的元素赋予深刻的内涵,突出画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趣味,将绘画与设计的界限表现的尤为模糊,从而与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效果。
  再者,克林姆特的作品通常画面用色大胆,将图案应用到绘画中。画面丰富,笔法多样,装饰意味浓,充满了设计感。
  克里姆特的绘画在色彩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偏爱用艳丽的色彩,尤其是在画面中大量运用金色或是金箔,以致形成了一段被称为“黄金时期”的艺术阶段。其成名作《吻》是克里姆特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吻》描绘的是一个男人的双手轻轻的捧着女人的头,低去亲吻她,女人紧闭双唇、右手握拳,表现出有点抗拒与纠结的内心活动。画面中人物的形象生动、构图新颖、画面采用符号元素去装饰,极具象征意味。在笔法中,他借鉴东方绘画的表现方式、采用平涂,舍弃对细节刻画,以抽象简化的形象表现出来。在装饰性元素上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男主人公长袍上的图案更加刚劲有力,而女人身着的服饰上是鹅卵石版的图案,非常的柔美含蓄,和男性的服饰图案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巧妙的是画面中男人和女人两个形体都是以金色为底色,本身没有清楚的线条去区分,只是通过图案的区别,远看两人浑然一体,近看又能分出彼此。画中使用了大量的金片,银箔等装饰性很强的元素,增添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使画面看上起金光闪闪,使画面十分具有感染力。
  对于金色的使用,大家褒贬不一,有人觉得金色的大量利用,太过华丽,使得画面太过市井,有的人觉得金色的应用恰到好处,使画面的表现力更强。其实克里姆特后期的绘画已经由华丽灿烂的色彩变成以沉重压抑的色调表现人性更深层的主题,例如克里姆特作于1816年的《生与死》。题材是他擅长的对人生观的思考。画面展现了生命的进程、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痛苦与挣扎、对死亡的恐惧等神秘而现实主题的思考。画面中展现的婴儿、男人与老妇象征着人的成长过程,由生长、发育、求爱到衰老死亡的一生。《生与死》的颜色上要含蓄压抑的多,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互补关系使画面厚重而丰富,加强了画面的视觉张力。
  第三,绘画语言上,克林姆特的作品画面中对细节的处理充满了设计感。
  克里姆特他本人也是一名插画家,他十分关注空间的比例分割,擅长采用不对称构图,用大色块将画面进行区域划分,在强烈的颜色对比下又有虚实疏密的对比。画面中对线条,体,面,色彩,构成都安排的十分巧妙。尤其是他的线条,与西方的传统绘画的线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克里姆特的线条不再是单纯的为表现对象的外形轮廓而服务,更是融入了东方绘画中线条的精神内涵,不夸张的说线条本身就是极富装饰感和设计感。例如《女人的三个阶段》,这个作品从题材上具有很大的年龄跨度,画家采用线描的手法来勾勒人物的形象,表现年轻女性的线条柔和流畅又富有节奏韵律就如同中国传统的线描一样,轻盈婉转的表现出女性的柔美。而老妇人身上的线条就显得迟滞曲折蜿蜒,刚劲有力,体现出老妇人历经沧桑岁月,肌肤不再圆滑富有弹性,年华逝去。画家将对岁月的思考以及对细节的观察都揉在了线条中,使我们在观看的时候产生共鸣。克里姆特的线条深受东方水墨意境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中擅长用线条将画家的内心情感传达到画面中。从克里姆特的作品中亦可以看到画家运用线时内心的情感变化。比如在《生命树》这个作品中,克里姆特大面积的采用了规则的卷曲的线条。这些曲线充满律动感,仿佛充满生命力量,从而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在曲线中又加入了抽象而富有秩序感的几何图形来充实画面,给简单的外形中增添丰富的细节,从而营造出超强的视觉效果。   最后,艺术主张中的设计感,从东方绘画中汲取灵感,在绘画中加入 “写意”,“意境”艺术精神,注重意义而非内容。
  东方主张表现对象,西方主张再现对象。表面上看由于东西方艺术观念的差异决定了东西方艺术形态也是对立的。但是随着信息交流日益频繁,东西方艺术相互借鉴、补充。克里姆特是将东西方的艺术哲学相结合的代表,他从很多东方艺术作品学到不用明暗阴影去区分体积,而是用线来框定形象,使画面图案化,平面化。1902年克里姆特所作的《艾密丽.芙露吉肖像》,是他绘画风格迈向高度个性化的代表作品。在这幅作品中,他大胆抛弃了早期的写实主义,转向装饰象征主义风格,造型形式由立体化转向平面化。以象征和装饰的手法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艾密丽.芙露吉的脸、手均采用写实主义手法,突出立体效果;而其他部分则以平面化形式展现出来。在对艾密丽.芙露吉衣服的描绘借鉴了日本浮世绘中和服的绘画手法,宽大竖起的衣领被主观抽象变形,以平面化的构图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在衣服掩饰下圆润的身体也没有了立体效果。绘画中平面化的形象与亮丽的色块、流畅的线条相交呼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其表现手法极像中国敦煌莫高窟唐代的壁画。色彩艳丽,用线条分割出单纯而鲜艳的色彩。其实同时代的东方绘画也于之较为类似。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中国工笔人物也出现了脸部手部刻画的十分有立体感,但是所着的服装还是平涂线描的画法。可以说那个时代正是东西方艺术文化交汇碰撞的时代。
  克里姆特他十分注重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在他创作中能够做到不断的求新、求变,对传统的绘画风格进行大胆的创新,借助华丽的色彩和神秘的线条组合,将设计语言和绘画相结合。通过我们对克里姆特绘画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他对东方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借鉴,并将东西方艺术完美的融合起来。克里姆特的作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诠释了一些内涵深刻的题材如生与死,爱情,性等,与其他的艺术家形成鲜明的差别从而有独树一帜的展现方式。可以说,克里姆特的绘画更像一幅巧妙构图的平面设计作品 。所以他的作品被很多设计师所推崇借鉴,他的艺术语言也为很多设计师开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曲俊. 象征到表现的传承�D�D克里姆特与席勒绘画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 2009.
  [2] 马高燕.克里姆特作品中线条的精神化倾向[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3]英・罗戈夫斯卡.克里姆特传[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金晶(1983�C),2002年江南大学设计专业本科毕业,目前在读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从事设计行业工作近10年,目前就职于百度。

克里姆特,生命之树收藏在哪里(五)
《生命之树》的后现代叙事风格探析

  [摘 要]美国宗教电影《生命之树》之所以得到“博大精深的史诗杰作”与“故弄玄虚的意识流之作”两种性质完全相反的评论,是因为影片主题与叙事的非完美统一,而这正是影片采用后现代叙事策略的必然结果。其深刻的主题通过后现代的拼贴叙事、段式结构、破碎时空以及弱化情节冲突而强调声音叙事最终构成了《生命之树》的艺术奇观。本文将通过拼贴叙事、段式结构、破碎时空、声音叙事等方面对其叙事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后现代;拼贴叙事;段式结构;时空;题旨
  作为闻名世界的美国导演,特伦斯・马利克在其执导的《天堂的日子》《细红绳》与《生命之树》等为数不多的电影作品里显示了强劲的后现代叙事风格。其中,《生命之树》虽然是一部以“生命”与“信仰”为主题的宗教电影,但是其独特的后现代叙事使得影片具有别具一格与晦涩难懂并存的特质,在赞叹与讥笑声中,一举斩获2011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并获得第84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与最佳摄影三项提名,引起电影界与观众的讨论热潮。其拼贴叙事、段式结构、自由而破碎的叙事时空、声音叙事等是影片的后现代叙事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段式的叙事结构与断裂的叙事效果
  在后现代语境中,以好莱坞为中心的古典“三一律”叙事模式已经遭到先锋派的肆意嘲弄与解构,虽然由于诸多的主客观因素还一时无法撼动传统叙事模式的主流地位,但是蔚然成风的“后现代叙事”已引起了惊世骇俗的叙事革命并且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强烈的冲击力与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其中,以《低俗小说》《劳拉快跑》《暴雨将至》《云上的日子》《爱情麻辣烫》《天注定》《山河故人》等为代表的先锋派电影共同显示了后现代叙事的一个显著特征,那便是富有颠覆性的叙事结构的复杂化、碎片化与段落化。被誉为“生命之歌”的《生命之树》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拼贴的叙事形式与段式的叙事结构的后现代叙事特征。
  所谓影像的拼贴叙事,一般意义上是指通过组合关联性较弱或者无关的情节片段来最终构成一个在故事或者主题形式上完整、本质上却有可能分裂的统一体,它打破了故事的完整性与讲述的线性顺序以及主题的确定性与唯一性。《生命之树》首先在形式上是完整的,由四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形成了天才般的段落化结构,充分展示了后现代化的拼贴叙事特征。但是不同于一般拼贴叙事,影片是由同一个故事的三个相关部分与一个独立部分组成的。可以说,导演试图通过影像这个表达中介将对神性和理性的思考熔于一炉,从而使得宏观的宇宙世界和微观的家庭世界交织一体,互为映像。[1]整个影片大致可以分成背景介绍、宇宙生成、家庭/成长故事与天堂相会并且和解四大部分,四个部分又并非是决然对立的,而是交叉并置讲述的。从影片开始到第19分钟大致是影片的第一个段落,主要讲述了成年杰克的生活现状、精神状态与对过往的追忆以及宗教质询。它的内容是庞杂的,既有现实的,也有非现实的场景,其中对19岁弟弟的死亡事实的展示,为全片奠定了感情基调与叙事基础,而且这个片段拥有了后面三部分的所有叙事元素;从第19分钟到第37分钟是影片的第二部分,即“宇宙生成”片段。长达20分钟的宇宙与人类生成过程,依次展现了宇宙的大爆炸、寒武纪、侏罗纪乃至白垩纪,球体的碰撞、岩浆的喷发、植被的生成、恐龙的出现与灭亡和人类的诞生。其场景波澜壮阔,美妙绝伦,显示了导演的极大视野与摄影师出色的摄影以及非凡的特效展示,但是这种纪录片式的影像内容一定意义上不利于影片的常规叙事,相反,割裂了故事的完整性,显得十分突兀且具有排他性,如果没有贯穿其中的低语很难想到与影片的联系。从第37分钟到第120分钟,是家庭生活与孩子成长部分,也是全篇叙事最符合常规、含义最好理解的核心部分。影片用诗意的镜头捕捉了父母的相识相恋、怀孕生子、抚养孩子以及父子/母子之间感情纠葛的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的真实生活场景。剩余的十几分钟是影片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最有幻想色彩的部分,集中展现了天堂相会的浪漫情景,其实在第一与第三部以及少许的第二部分中,通过不断的信仰低语、“门”等意象呈现便为最后一部分的出现做了微妙的铺垫。除了宏观上的段落式结构,影片中还充满了大量微观的拼贴叙事。比如在影片的第一部分中,往往在短时间内用大量极短的镜头组成蒙太奇组合段落,而镜头之间却包含了意义差距极大的场景。隐晦的红光、汹涌的潮水、成年杰克、儿童时代、天堂场景等迅速插入与转换,让观众眼花缭乱而叹为观止。
  正是这种宏观与微观双向层面上带有拼贴性质的段落式结构才使得影片具有断裂的叙事效果,瓦解了整个叙事的统一性。
  二、破碎的叙事时空与统一的叙事题旨
  与古典线性叙事相反的是,后现代叙事是非线性与反线性的,时空往往处于自由的跳跃与切换之中,从而使得整个叙事结构处于破碎状态,这是先锋影像作者在后现代语境中对现实的意识流反应与时空意识的深度思考。自由的叙事时空所构成的影像俨如一本读者可以任意翻阅的书籍,叙述者可以从成年穿越到童年,可以从历史穿越到未来,也可以从现实时空转到虚幻时空。这种自由的时空转换也造成了叙事时空的破碎化,完整的线被分隔成短小的点。《生命之树》的时空叙事策略便是用倒叙与插叙的手法从现在到过去,再到现在,最后到未来的顺序呈现故事。
  首先,在宏观层面上,影片形成了历史/过去与现代/现在的对立式时空。影片开始是兄弟们玩耍、爬树、与母亲欢乐打闹的愉快场景,继而镜头一转切换到十几年以后母亲接到弟弟死亡信件的悲伤场景,一分钟后便又转换到了杰克中年时期,然后又是童年的历史时空与成年的现实时空的切换列置。其次是真实场景与虚幻场景的时空转换。影片中既有人类生存生活的真实场景,比如房子、街道、树林等,也有宇宙生成与梦境天堂的虚幻场景,比如神秘的红光、巨大的恐龙与天堂。而作为地球上的人却可以转换到天堂的虚幻场景中,并可以以成年人的身份去拥抱童年时的自己、兄弟与父母。这种虚幻场景里的超现实行为,给影片蒙上了神秘主义色彩。
  《生命之树》虽然具有后现代的反叙事特征――拼贴叙事下的段落式结构与破裂的时空陈列,但是影片依然具有传统叙事电影的常规叙事主题,即好莱坞青睐的三个固有主题:信仰、成长与家庭。可以说影片通过微观的家庭关系与个人成长讨论了宏大的信仰主题。影片以《圣经:约伯记》开篇,提出“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的苦难疑问,继而抛出“自然之道”与“恩典之道”的信仰选择,其后则是对苦难疑问和信仰选择的全面回答。   影片中的母亲是一个无比坚定的基督教信徒,她选择恩典之路,爱每一个人,每一片叶子,每一道光芒,是圣母玛利亚的化身。但是她的信仰遭到丈夫的威胁和失去孩子后的信仰怀疑。她的丈夫表面上去教堂、饭前做祷告,但事实上他信仰的却是“自然之道”,即“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严格要求自己的三个孩子,要勤奋、自强、尊重父亲。其苛刻的家教一定程度上“阉割”了儿子们的童年,给他们带来心理创伤。面对丈夫的伪信仰、男权专治和孩子们的痛苦,信仰上帝的妻子只好尽可能地护着孩子,陪孩子玩耍,甚至与丈夫发生肢体冲突。她最大的信仰危机来自于19岁的二儿子的死亡。影片以倒叙的形式先拍摄了夫妻接到儿子死亡信息的特写镜头,随后则是妻子低语式地向上帝发问。一方面来自于自然的丧子之痛,另一方面则是信仰的疑惑与动摇。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与质疑的推进,她最终得到解脱,并重新拥抱上帝。父亲也因为儿子的死亡,进行了自我反思,否定了过去的自己以及“自然之道”,他也重新认识了爱与上帝。受到母亲与父亲的双面影响的成年儿子杰克,虽然更多的是像父亲,强势、勤奋但遭到了成年危机,并通过童年的回忆与天堂的梦境,重新认识了父母与上帝,并达成了和解与解脱。
  信仰主题是通过家庭来探讨的,并以大儿子杰克的成长史为主线。成长主题的“俄狄浦斯情结”则是好莱坞叙事电影的重要法则,在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信仰教义的美国最注重的就是作为“个体”的成长。[2]三个孩子由童年初期的纯净与可爱成长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反叛与焦虑。面对父亲严苛的家教,他们起先是忍受与怒不敢言,后来则是小范围的反抗,杰克甚至出现“俄狄浦斯情结”的杀父想法并且转换成欺压弟弟的发泄行为。杰克还产生了性意识的觉醒,他偷看女人的身体部位,潜入女邻居的房间并偷走女邻居的裙子,由于恐惧而拼命地奔跑,将其丢到河里。这些无疑都是少年走向成年的成长困惑。
  除了家庭的冲突外,孩子所接触的外界环境也给他们带来了些许危机与伤害。他们目睹了犯人以及暴力的场景,模仿残疾人走路,经历了邻居家小伙伴头部烧伤与游泳池里的溺死事件等,可以说,影片用个人与家庭中的成长主题和死亡主题,讲述了基督教的生死观,对生命和往昔的美化与眷恋,流露出对线性生命时间的崇信。[3]
  三、弱化的叙事情节与丰富的声音叙事
  后现代提倡人的认识水平有限,所以,作品只能描写一部分世界,叙事应该是一种排除性结构。[4]所以,在后现代叙事中,没有讲究起承转合的古典叙事模式,相反,弱化且不具完整性与统一性的情节一直是其重要的叙事特征之一。在《生命之树》的情节安排方面,它没有传统叙事的完整元素,基本没有情节的冲突,仅存的情节集中在家庭场景中孩子的成长史上,但也没有强烈的冲突情节,更多的则是真实而又亲切的生活细节的呈现。影片中诗化的镜头基本都是散化的情节,再加上意象的大量运用,更像一首象征派诗歌。故事进行了分拆,并通过不断的精神追问,像线一样串联成了大致的框架。故事情节成了次要,是主题的表现形式。为了防止不着边际,“情节单薄、破碎”“人、事、物好像悬在半空中,被上帝之手牵着走”[5],导演还是通过家庭中个人的成长史作为叙事的主体。
  影片虽然情节弱化、结构松散,但是这种解构了的传统叙事的拼贴叙事需要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影像解说。《生命之树》中起到解说功能的便是丰富的声音叙事。众所周知,声音可以调动人的听觉感官与加深对画面的理解。在情节弱化与画面隐晦的前提下,由语言、音乐与杂音组成的声音的作用便不言而喻。影片中人物对白比较少,多是人物的内心独白。自始至终,童年/成年杰克、母亲与父亲的独白便呓语般流入观众的耳朵,与难解的画面产生一种解答的效果,其中既有儿子对父亲的责备,对母亲的爱,也有父亲的自责,更多的是对上帝有无的深沉追问。音乐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可以暗示剧情的事态,也可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与塑造契合主题的气氛。影片中充满了巴赫、勃拉姆兹、柏辽兹、马勃等人的音乐,特别是在宇宙生成与天堂相会场景中的音乐,磅礴而不失细腻,崇高而不失谦卑。像糖块融进水中一样,主题在音乐中呈现与深化。于是,画面、主题在声音的叙事下得以有效统一,弥合了情节弱化的不足。
  《生命之树》既被赞为“博大精深的史诗杰作”,也被讥为“故弄玄虚的意识流之作”。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悲天悯人的生命主题、破碎拼贴的叙事结构与诗情画意的影像风格”产生错位,无法对接,也就是影片的拼贴叙事造成了故事的破碎化、主题的分散化。但是影片无疑又是一部遵从好莱坞叙事法则的家庭电影,其中,宇宙生成意味着人的过去,家庭生活是现在,而天堂相会则是人的后世,形成完整的线性生命。它展示了导演对艺术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艺术特色。其别具一格的形式只是外在表象,形式下的主题才是导演所要探讨和表达的。置宗教信仰问题暂且不顾,其大胆的风格化形式与深刻性主题相结合,达到了艺术美学的高度,展现了导演的杰出才华。即使遭遇两极化评价,其叙事的独一无二性与冲击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它符合艺术多元性、创新性的要求。它的出现给拥有传统审美习惯的观众带来了巨大挑战和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与影像认知。
  [参考文献]
  [1]张英,邓峰.生命之树:爱的萌芽[J].电影文学,2012(21).
  [2]刘小磊.生命之树:叙事电影的反叙事化[J].艺术评论,2011(11).
  [3]李洋.生命之树:生命的恩典之路[N].光明日报,2013-11-11.
  [4][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黄学建.“不背叛电影,契合新体验”――论保罗・索伦蒂诺导演的创作理念[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03).
  [作者简介]刘伟(1981― ),女,天津人,硕士,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美文化。

克里姆特,生命之树收藏在哪里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430253/

推荐访问:克里姆特生命之树 克里姆特作品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国空投传单日本 下一篇:为乡村学校的阳关体育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