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

2016-09-05 百科 阅读:

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篇一)

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产业聚集区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博爱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使一大批企业落户博爱产业聚集区,为实现产业聚焦、加速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2011年,博爱县国税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国税工作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早、抓紧、抓实产业聚集区税收管理,围绕全县“大项目引进年”活动,提高政治敏锐性,努力服务于经济建设,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坚持依法治税,创新纳税服务手段,进一步推进产业聚集区税收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一、产业聚集区企业管理现状

近年来,产业聚集区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四个带动”,经过多年的科学规划、综合开发、大胆创新,取得的成绩十分显著,深入推进了全县经济发展。

(一)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带动税收效果明显。明确产业聚集区招商引资责任,加强县情、乡情宣传,实施情感招商,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生产经营环境,注重招商引资后续管理工作,对外资的吸引力逐年增大,不仅吸引了外地企业投资,也吸引大批博爱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通过企业良好的人脉关系,产业聚集区内逐步形成了以集聚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好友轮胎公司、强力公司、赛尔公司、中汇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

产业,以力亚公司、德克公司、制动器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以妙字号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以裕华玻璃,华美玻璃为首高新技术产业。产业聚集区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带动了税收收入的增加:目前产业集聚区各类企业共有98户,属于国税管辖的就有93户,正式投产并且实现税收的有65户,占总户数的69.89%,解决就业岗位2万多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41个,总投资86亿元,产业聚集区建设呈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据统计,2010年产业聚集区企业共缴纳国税各税种税款11196.23万元,其中增值税9325.67万元,所得税1870.56万元,年纳税占全县国税税收收入25411万元的44.06%,产业聚集区的经济实例大幅提升,综合实力走在全县前列。

(二)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税收总量有新突破。 今年以来,产业聚集区一些中长期投资企业经过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走上正常生产销售轨道,随着国内外经济投资持续升温,沿海经济区向内陆转移,更加大了企业发展的步伐,县国税局紧紧抓住机遇,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数据预测分析,一层一层分解任务,一级一级抓征管,加强日常税收征管,强化纳税辅导,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加大税务稽查力度,税收实现了新的突破。2011年1-10月产业聚集区累计入库税款12096.12万元,其中增值税10621.82万元,所得税1474.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收9364.75万元,增幅为29.17%,为完成全年国税组织收入

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龙头企业带动明显,重点税源纳税突出。目前,产业聚集区已经形成了大项目引领大发展的格局,加速推进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以海华纺织、好友轮胎、裕华玻璃、华美新材料等一批深加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龙头企业,支撑园区形成优势战略支柱产业聚集地。2011年元至10月份纳税超千万元企业3户,纳税超百万元以上的企业14户,纳税超10万元企业达到5户,这些企业1-10月累计入库税款11923.13万元,占产业聚集区企业1-10月税收收入的98.57%,纳税总量都有了新的突破,这些企业不仅是产业聚集区内的龙头企业,而且在全县纳税排行榜中位居前列,作为重点税源,带动全县税收实现跨越式增长,营造出工业项目带动税收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出口企业增势强劲,开辟新的发展市场。

产业聚集区企业发展不仅依靠国内市场,还要在生产工艺水平、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质量要求、新产品创新开发、成本控制等方面,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响博爱产业集聚区品牌,开辟出企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向。目前,产业聚集区内出口企业虽有好友轮胎,赛尔车轮,裕华玻璃,华美新材料、新开源制药等企业,但是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已经率先走了出去,这两家企业今年以来我局全面落实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为企业及时退税 283.55万元,有力支持了企业的发展,在开拓国际市场实

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瞄准全省、全国、以及国际市场,加快工业发展进程。

二、产业聚集区企业存在的问题

在产业聚集区企业繁荣发展的背后,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发展不平衡,规模效益难显现。产业聚集区企业从纳税贡献上可以看出,列入国税重点服务的22家企业累计入库税款占园区企业税收总收入的98%,其中年纳税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就有17家,其他70多家企业实现的税收仅占园区企业税收总收入的2%,扣除免税企业户均月税负仅2万多元,其中年纳税不足万元的就有45户占纳税户的54%,还有14户企业办理税务登记以来一直不动工不生产,存在长期零申报的现象,这些低零申报企业与产业聚集区的建设很不匹配,耗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影响着产业聚集区的整体发展规划,成为制约工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二)税种贡献差距大,企业利润难体现。产业聚集区内主要税种增值税、所得税贡献差异较大。从收入上看,1-10月份企业所得税完成数仅占增值税的13.88%,从增幅上看,增值税增幅33.98%,所得税增幅2.5%,两个税种收入和增幅十分不平衡。增值税反映的是商品流通大小,所得税反映的是企业盈利的大小,两个税种差异较大,说明部分企业纳税申报时存在多列支出成本费用、少列收入的现象,达到减少企业利润,少缴企业所得

税的目的。一是企业将不该计入成本费用的项目也进行列支,如超过标准的招待费、差旅费等,有的甚至使用白条入账。二是不了解相关税收政策,有的企业申报的增值税销售收入和企业所得税营业收入不一致,一些所得税申报数据是经过倒推获得,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三是纳税辅导不到位,企业在进行所得税纳税申报时,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找不准,影响了申报的准确率,同时税务部门对企业疏于管理,缺乏监督,没有及时跟进纳税评估,稽查力度不大,导致企业所得税问题较多。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企业发展难突破。经过调查,产业聚集区内多数企业反映,虽然目前各项优惠政策很到位,但仍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聚集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和作用,增加各职能部门的政治敏锐性,为企业搭建良好发展平台。

(四)企业用工招工难,人力资源难保障。产业聚集区日常用工需求在2.5万人以上,随着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大型项目建成投产,工业区需增工人1万多人,随着用工人数的增加,产业聚集区内的企业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特别是缺乏熟练工人,招聘不到熟练工人,产品合格率低,企业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都受到的严重的影响。博爱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如何将劳动力留在本地发展,成为当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五)市场分析不到位,稳健经营难把握。一是缺乏渠道,市场前景不明朗。如华恒裕碳素由于年初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

关于理顺产业集聚区税收管理体制的报告
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篇二)

关于建议理顺开发区税收管理体制的

报 告

{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

XXXX人民政府:

由于历史原因,XXXXX税收管理体制一直比较混乱,虽

{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

然历届政府都作出了不小的努力,但是税收体制不顺、多头管理、争抢税源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招商引资环境不优,引进重点项目迟迟不能落地,阻挠干扰企业的现象屡有发生,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对外开放形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收管理区域划分不明确,税源归属不合理,导致多个税务部门交叉管理,矛盾比较突出。

XXXX年区划调整时县里对开发区税源管理区域进行了

划分,但未彻底划分清楚,详见XXXX年XXXX月份XXX政府下发的《关于明确XXXX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文件,留下了交叉管理的隐患。虽经上两届政府协调,矛盾有所缓解,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导致各乡镇税务部门之间互争税源,返税比列越来越高,税款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属地管理严重缺位。按照税法规定,房地产开发及其他建设施工项目应在施工地纳税,但是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均未在我区纳税。还有在我区施工的市政工

程项目,包括道路养护、绿化、保洁、污水管道工程等,均未在我区纳税。加上XXXXXX、XXXXXXXX等项目陆续进驻,如果税收管理体制不理顺,开发区将难以承担沉重的财政压力,影响开发区的晋位升级。

(二)开发区财政收入增长规模与现行体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开发区成立于XXXXX年,面积为11平方公里,至今管理

区域仍然没有变化。当时财政收入任务是XXXX万元,经过发展,目前财政收入有了较大增长,今年收入任务达到XXXXX万元,再创历史新高。收入增长与新增税收流失的矛盾日益突显。

(三)引进开发区的企业没有及时注册,经济指标难以统计入库。

从去年起,投资统计方法发生重大变化,投资项目按企

业注册地进行统计,对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最大。去年第三季度,我们对XXX、XXXX、XXXX、XXx等4家未在我县注册但开发项目在我县的企业进行项目新增入库,被国家统计局阻止,要求严格按照企业“一套表”规定录入,致使近13亿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不能计入。

(四)新的招商引资项目即将面临税收管理问题。

近期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进XXXX、XXX、XXXX等重大项目

正在开工建设,如果不能及时理清税收管理体制,必将导致

争抢税源矛盾不断升级,致使招商引资环境恶劣,企业左右为难,进驻阻力较大,继而严重影响我县经济的发展。

二、理顺开发区税收管理体制的建议

1、统一口径,规范程序。

凡是在开发区内的企业,统一在经济开发区注册登记,

交纳各类税费,由开发区实现全口径统计。

2、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XXXXXXXXXXXX加强招

商引资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对各乡镇引进项目落地产业集聚区的,其项目所实现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引进方与项目落地园区7:3比例分成;对经济开发区引进项目落地各乡镇的,其项目所实现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开发区与项目落地乡镇5:5比例分成,经开发区、所涉及的乡镇核对无误盖章签字后由县财政年终直接增加相应乡镇财力。

3、在开发区内经营不在开发区纳税的企业,今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建税归开发区征收,其他乡镇迁至开发区的企业统一由开发区税务机关征收后形成的地方性收入由县财政5:5比例进行分配。

4、在开发区内施工的市政工程、机关建设等工程,建

筑营业税应在开发区税务机关征收。

特此报告。

规范和加强税收征管工作
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篇三)

{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

加强个体税收征管的现实思考及管理对策
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篇四)

加强个体税收征管的现实思考及管理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个体经济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税务机关来讲,在税收管理方面,受个体、私营业户经营点多、面广、流动性大、账本凭证不全等因素影响,管理和监控的难度较大。如何对这类纳税人实施有效管理,一直是税务机关的一个难题。现笔者就强化个体税收征管作一浅探: 一、个体税收征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体经营的人数众多,融入了各个社会阶层,社会影响面极大,然而,征管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结果仍存在有些税源不清、管户不清、管理缺位、难以监控,成为影响基层税务机关税收管理和征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个体税收征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办理税务登记滞后。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开展各项税收征管的第一环节,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体纳税人基本上是被动办理税务登记证,加之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调查上的滞后,造成纳税人办理登记不及时,使税务机关掌握的基本信息不够准确,造成后续的催报管理、停歇业管理、变更注销管理和复业管理的种种不便,无形中就加大了工作量,影响征管质量。 2 、 实行定额核定落后。 定额核定是个体业户税收征管中重要的一环,目前采用的方式大体上有三种:一是先调查后集体评定。二是按已设定标准值直接核定。

加强物业管理公司税收征管的思考
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篇五)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的快速发展,物业公司也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物业公司本身的特点,其税收问题也应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科就本次检查中的物业公司存在的不同情况作一行业分析。 物业公司的物业管理是指对已建成并交付使用的房屋及配套设施、场地等业主公用财产进行综合管理的活动。因此物业管理企业的收入主要由物业管理收入、物业经营收入和物业大修收入组成,其中物业管理收入是其中主要项目。

因为物也公司的收费标准是建立在提供相关服务基础上,因此,业主与物业部门常因服务纠纷而发生欠缴物业费情况。由于物业费需要缴纳营业税,于是一些物业公司就按照实际收到的物业费缴纳营业税。而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收入,这无疑是错误的。

无论是《企业会计准则》还是《企业会计制度》都规定了“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这一原则,同时,财政部对物业管理企业营业收入的确认也有规定“企业与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双方签订付款合同或协议的,应当根据合同或者协议所规定的付款日期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由此可见,作为物业公司的主要收入——物业费收入,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及相关规定,在物业合同规定的付款到期日确认营业收入实现。但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对于收入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即只有实际收到物业费才计入收入,而费用却往往是采用“权责发生制”记账。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计算不准确,少缴税款。

另外,有些物业公司将业主委员会或产权人提供的房屋进行出租,这部分收入属于“物业经营收入”,该收入除需缴纳营业税外,还需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等。但一些物业公司将此类收入归入到物业管理收入中,只缴纳了营业税,而少缴了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等。 所以,税务机关在对物业管理公司进行辅导或检查时,应首先掌握物业公司的收费标准和物业管理收费面积,以此来计算出物业公司应收物业费的数额,再以此为基础来核查受检单位收入核算是否准确。对于物业管理对象尤其是业主共用部位(如会馆、写字间大堂等部位),检查人员应现场考察和审核,以判断有无出租行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税收政策宣传力度和检查力度,以保证各项税款应收尽收。

加强建筑业税收征管的思考
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篇六)

加强建筑业税收征管的思考

2016-1-31 0:0:0 财务小编

加强建筑业税收征管的思考

加强建筑业税收征管的思考

摘要:建筑业税收征管中存在税源控管缺位、征纳秩序混乱、税收管理手段不足等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建筑企业组织形式复杂,施工环节多、生产周期长、作业流动性大,建筑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综合控税能力不强以及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低。提出了加强部门联动、前置税源监控、突出项目管理、强化纳税评估、加大税收宣传和稽查处罚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建筑业;税收征管;项目管理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项目越来越多,投资金额越来越大,逐步成为税务部门组织收入的重要税源。但是,在建筑业对税收贡献日益增大的同时,由于建筑业的自身特点,给建筑业税收征管增添了许多难点。本文对建筑业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如何加强建筑业税收征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目前我国建筑业税收征管的现状

(一)税源控管缺位

1.部门配合机制缺位,管理措施乏力。税务部门与建设、财政、、监察等部门缺乏必要的协调和配合机制,对建设工程的情况未及时沟通,给税收征管带来了诸多隐患。第一,在竞招标过程中税务部门未及时介入。建筑工程实行竞招标制度是建筑行业的一大特色。在竞招标过程中,建设、计委、公安、消防等部门都参加,而且分别要对建筑企业进行资质审查,但税务部门却不参加竞招标过程,导致不能从源头上把握建筑工程的施工计划,难以对纳税人的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源泉控管。第二,税务机关未与建设单位、审计部门建立有效的联系协调机制,不能及时掌握竣工工程项目的最终造价,从而确定最终应缴税金,不能及时清缴税款,保障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2.建筑工程项目分散,挂靠、分包、转包项目多,控管难度大。由于建筑项目开发周期长、工程项目流动分散,建筑工程在立项时,虽然在建委、计委、税务等部门均有登记,但是承建单位并未登记,税务机关很难掌握工程项目开工、进度、完工结算情况。而且一个外来经营建筑企业往往有多个工程项目,但是这些工程项目大部分都是挂靠经营的,工程承包者向建筑企业支付一定管理费,利用建筑企业的名称开展建筑业务,开具建筑业发票。还有一些异地工程,工程的分包、转包不规范,甚至一项工程多次分包、转包,分包、转包情况未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备案,造成了税收控管难度大。

(二)征纳秩序混乱

1.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淡薄,利用“甲方供料”滞纳税款或偷税问题突出。受利益驱动的作用,许多建筑业纳税人想尽办法利用政策制度不完善和行业特点,为了谋取私利,不惜以身试法,偷逃国家税款。尤其是建筑企业往往利用“甲方供料”延迟缴纳税款或偷税。现在有一些建设单位(甲方)出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或出于其他方面的原因,自己提供建筑

材料给建筑单位(乙方)使用,双方约定定期对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结算,这就是建筑业中的“甲方供料”现象。按照现行营业税条例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生产周期长,企业一般要在整个工程项目全部竣工,才办理“甲方供料”结算手续,申报缴纳营业税。然而这些建筑材料已经实际使用,按照税法规定应在使用时缴纳税款,由此造成税款延迟缴纳。还有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已经竣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却长期不办理结算手续,滞纳国家税款。甚者更有少数单位在工程结算时,由建设单位凭购买建筑材料的原始发票直接入账,施工单位按差额开具建筑安装发票纳税,偷逃国家税款。从税务稽查部门了解的数据显示:每年税务查补的偷、漏税款中有近30%与建筑业有关。

2.不同辖区行政争税造成建筑业税收大量流失。在部分地区,由于财政收入较为紧张,同级行政存在相互之间争抢税源的情况。为增加本级财政收入,少数财政部门许诺对不应属于本级财政收入而在本级财政入库的外来税款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即俗称“引税”。在利益的驱动下,少数建筑安装企业通过注册假建筑企业、签订假分包合同、转开建筑安装发票等形式,在各级税收预算级次之间相互转换财政收入。“引税”行为一方面扰乱了国家财政税收经济秩序,造成各级财政名义收入很高,实际可用财力却非常有限,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入了私人的口袋,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另一方面无形中助长了偷税行为的产生。少部分建筑单位利用分包工程,在总包单位转出工程收入减少利润,在分包单位采用税款体外循环、收入不入账等形式偷逃国家税款。也有部分建筑企业,虚开建筑业发票,在享受“转、引税”返成的同时,同时也虚增建筑成本,虽然多缴了部分营业税,但由于营业税和所得税税率之间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所得税大量的流失。

(三)税收管理手段不足

1.税收管理员素质有待提高。建筑行业涉及水泥、钢铁、木材等行业,建设过程中涉及规划、国土、劳动等管理部门,要核实建筑企业成本,获取建筑

加强产业聚集区税收征管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81090/

推荐访问:加强税收征管措施 国地加强税收征管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物理小报 下一篇:四四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