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创汇时期的掐丝珐琅香炉

2016-08-31 百科 阅读:

出口创汇时期的掐丝珐琅香炉(一)
掐丝珐琅的收藏

掐丝珐琅:合璧中西的瑰宝

文 沐一

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在旅游景点或者工艺品商店里购买过“景泰蓝”,人们偏爱它艳丽的色彩和民族风情的图案,将它看作是我国民族传统的特色工艺。殊不知,“景泰蓝”实际上是舶来品,还有一个更为直白的名字,叫做“掐丝珐琅”。

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在“大食窑”条目下记载:“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 。“大食”,是过去对阿拉伯地区的一个统称。掐丝珐琅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先是经由东西贸易的兴起,一批批精美的珐琅器被运入内地;随着蒙古建立元朝,统治欧亚大陆,文化技艺的交流更为频繁,掐丝珐琅的制作技巧传入我国。明处时,贵族阶层已经开始使用珐琅器,而到了明代景泰年间,珐琅工艺臻于鼎盛,又因为掐丝珐琅的填料多为蓝色,故而有了这个好听的中国化名字“景泰蓝”。

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一般来说,掐丝珐琅器的制作要经历七道工序。首先是制胎,将不同规格型号的紫铜根据设计图的要求裁剪出不同形状的铜胎。然后是掐丝,制好胎后,先将画好的图样画在铜胎上,再将铜丝按照图案掰出曲线,用镊子固定好铜线再沾上点白芨,将铜线粘在铜胎的图案上。接下来为了将铜丝固定在胎体上,要筛上银焊药将丝和铜胎经高温烧焊在一起。点蓝是指给景泰蓝图上颜料,颜料以石英、长石、硼砂等矿物质经高温烧制而成,有玻璃的质感,色泽艳丽。点蓝之后要进行烧制,是为“烧蓝”,点一次蓝就需要烧制一次,然后再点蓝再烧制,反复进行三四遍之后,釉料和铜丝才能高度一致。最后一道工序是磨光,为了使景泰蓝的表面釉料厚薄均匀,还要将其磨平才能让掐上的丝显露出来。磨光之后的景泰蓝就开始显现出绚丽的光彩。 建国之后,景泰蓝工艺品一度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远销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当时生产的工艺品中,有大量仿古工艺品,但多为机器生产且工艺粗糙。这批景泰蓝往往在古董市场上鱼目混珠,令买家们难以分辨,混淆视听。晚晴之前的景泰蓝艺术品市场价值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而仿古的也就值十几万元、几千元甚至更少,两者价值差别巨大。因而拍卖与收藏界便将真正古董级具有文物价值的景泰蓝称为“掐丝珐琅”,以示区别。

掐丝珐琅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巅峰,一个是景泰年间,另一个则是乾隆年间。每朝每代的烧制都略有不同。

元代的掐丝珐琅器主要为皇家服务,由于烧造技术的不成熟,故生产规模并不大,产品并不多。从现存的几件元代掐丝珐琅器来看,中国工匠在学习、掌握

烧造珐琅技术后,为符合中国统治者的审美趣味,生产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制品,但装饰品方式仍保留着一些阿拉伯的艺术韵味。 明初掐丝珐琅工艺已逐渐被朝廷重视,但是早期的器物传世并不多,工艺技法也不是十分成熟,品种也不多,器型尚不出《格古要论》中所载的“香炉、盒儿、盏子、花瓶之类”。 现存的明代掐丝珐琅器物大多为明代晚期的产品,品种很多,有鼎彝等宗教礼仪用品,也有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国的工匠们借鉴了锦、玉、瓷、漆等工艺传统手法,突出了勾边填色的图案程式。珐琅颜色丰富,而且混和色种类多。【出口创汇时期的掐丝珐琅香炉】

清初宫内设立珐琅作,专门研发珐琅器。当时的珐琅器制作一般参考瓷器,造型、纹饰多效法瓷器。当时康熙帝正在致力于开拓画珐琅的新技术,无暇顾及掐丝珐琅的制作,因而当时的掐丝珐琅产量低且品种单调,质量不佳,主要是些小型器物。目前落雍正款的掐丝珐琅器,仅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仿古豆形器。一直到雍正时期,掐丝珐琅的生产也未能全面恢复。到了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工艺全面复兴,并正式达到巅峰。形成了内府造办处、广州、扬州、苏州等几个工艺中心。乾隆时期的掐丝技术已经相当娴熟,粗细均匀流畅、色釉种类多样、釉色艳丽洁净,同时结合錾胎和画珐琅之制作技巧于一体,使掐丝珐琅工艺之发展臻于极境。按照乾隆皇帝的喜好,这一时期的掐丝珐琅器装饰繁缛、纹样复杂,且乾隆常把古代书画名迹巧妙地运用到掐丝珐琅的纹饰中,以追求绘画艺术与珐琅工艺的结合。乾隆朝除了继续仿制前朝的各种器皿外,还制作了仿古铜器、宗教典礼供具、日常生活用具等等门类繁多的珐琅器。 乾隆以后,由于国势逐渐衰落,掐丝珐琅的制作也开始没落,传世的作品不多,艺术品位与收藏价值与乾隆珐琅器不可同日而语。

掐丝珐琅行情近年来逐渐启动。2002年中贸圣佳秋拍上一件清乾隆掐丝珐琅开光御制诗句方壶,成交价仅为55万元,而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这件物品成交价上升为190万元。2010年12月1日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则以1.295亿港元的成交价由刘銮雄拍得,创下了掐丝珐琅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2008年11月,内地还首次推出了珐琅器拍卖专场,一件明万历年间的掐丝珐琅缠枝菊纹六方盒,拍出了369.6万元的价格。

掐丝珐琅之所以天价,是由于当时一件上档次的掐丝珐琅制作所耗费的人工,几乎无可估量。而且当时的用料昂贵,其胎以铜胎为主,珐琅釉多为进口天然矿石、半宝石加工提炼而成,耗金量也大,其用料和制作工艺构成了它的巨大成本。

最近几年,卡地亚、梵克雅宝和伯爵等众多奢侈品品牌将珐琅产品的技艺和做工引入了表和珠宝首饰的制作,让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掐丝珐琅工艺。对于收藏掐丝珐琅,专家建议以胎体厚重工艺精细为最佳,除了认清年代外,在器型的选择上,应以人物、动物为首;其次是炉、瓶,且须造型奇特,以有出戟、附件为佳;再次是碗、碟、杯等。每个朝代用料的量和质地都有所不同,价位自然也不同。比如一件约30厘米高的乾隆掐丝双耳 龙寿纹瓶,器胎可厚达1厘米以上,重量可达数公斤,需双手合力才能提得起;而清道光年间及后世制作的景泰蓝,器胎和重量都要轻巧得多,一只手便可提起。明代器的珐琅质厚,色透,砂眼凹坑大且多;清初器的珐琅也有砂眼,但比明代有显著改进,珐琅质厚但不透;至清末、民国,珐琅稀薄,但砂眼几乎消失。此外,明代器金厚,色泛红;清初器金薄,色泛黄;清末金色泛白;近现代采用电镀工艺,金更薄。除了古董类的掐丝珐琅器之外,现代景泰蓝工艺中也有收藏级别的精品,与中国传统工艺结合的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其中不少兼具艺术特色和工艺水准的景泰蓝作品价格也动辄翻几倍,不过这就要考验收藏者的品味和眼力了。

出口创汇时期的掐丝珐琅香炉(二)
珐琅艺术赏析

【出口创汇时期的掐丝珐琅香炉】

珐琅艺术赏析

班级:10土木工程1班 学号:20100961103 姓名:卢镇强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机,简化为拂菻。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

是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和,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依其珐琅工艺的不同做法,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珐琅制品。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瓷胎画珐琅的创烧,与康熙皇帝对画珐琅的喜爱有密切关系。康熙十九年(1680年),朝廷在紫禁城内武英殿附近设置珐琅作,主要生产铜胎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废除海禁,欧洲的金属胎画珐琅器作为贵重工艺品,由来华的传教士带入广州,并进贡内廷。这些舶来的画珐琅器以它精细的彩绘技法和华丽的装饰风格,而深受皇宫贵族和广州地方官员和土庶的喜爱。由当时欧洲传教士的私人信件得知,康熙皇帝对这种洋玩意儿也很感兴趣,并力图使中国的珐琅工匠掌握这门技术,于是广州和北京内廷珐琅作的工匠分别在两地试烧画珐琅,经过大约10年的时间,成功地烧制出了我国的金属胎画珐琅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以后,随着广州和欧洲的画珐琅器制作匠师进入内廷,参与指导造办处珐琅器的生产,甚至亲自操作,画珐琅器的生产遂呈现繁荣景象。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珐琅器主要有两种,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蒙元时期传至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此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称。另一种是来自欧洲的画珐琅工艺,它

在清康熙年间始传人中国。

具体说来,掐丝珐琅器在明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工艺水平均明显下降。清代的景泰蓝工艺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乾隆时期制品虽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时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治、正德以后的出品物也绝不逊色。20世纪初叶,景泰蓝总体制作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做工细,质量好。

【出口创汇时期的掐丝珐琅香炉】

画珐琅技术自传入中国后,在康、雍、乾三朝得以发展,三朝作品在造型、釉色、纹饰、落款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康熙时期的画珐琅器釉色亮丽洁净,纹饰以写生花卉及图案式花卉为主。雍正年间的画珐琅器器型制作工整,黑釉光泽亮丽,超过康、乾二朝。乾隆年间的画珐琅器装饰趋向”稠密”、“细致”的堆砌式,更多了中西合璧的装饰方式,工艺上出现了画珐琅与内填珐琅、掐丝珐琅等相结合的现象。

据制作方法大致可分掐丝珐琅、内填珐琅(即嵌胎珐琅)、画珐琅等。掐丝珐琅和镶嵌珐琅很久就在国内出现,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宋元时期,但真正能在国内制作应是元代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将该地工匠俘虏押回制作,并将该技艺传入中原。至明代,永宣宫廷中开始广泛制作应用掐丝珐琅,之后的景泰时期最有名气,即人们俗说的“景泰蓝”。画珐琅则出现较晚,于十五世纪中叶在欧洲佛朗德斯发明,十五世纪末在法国中西部里摩居以内添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成画珐琅重镇。随着中西方贸易交往,从广州等港口传入国内。当时称谓“西洋珐琅”或“洋珐琅”。清代宫内的画珐琅制作要在康熙三十二年、珐琅作与玻璃厂成立之后才能开始研究制作、发展。

据胎地种类,珐琅器一般可分金胎珐琅、铜胎珐琅、瓷胎珐琅、玻璃胎珐琅、紫砂胎珐琅等。

其中铜胎珐琅因为铜料与表面珐琅容易结合,且铜料价格相对容易接受,因此铜胎珐琅最为广泛。直今,珐琅器依然大多使用铜胎。金胎因造价过高,难为常人所接受,清三代时基本只限内府制作使用,且数量极其有限。瓷胎珐琅(即珐琅彩瓷),顾名思义,是在瓷胎上绘制的画珐琅。它是瓷器与画珐琅制作工艺的完美结合,制作要求对两者都要求很高,因此起步与成熟时间较晚。宫内

造办处在制作瓷胎珐琅彩瓷的时候,还制作玻璃胎珐琅、紫砂胎珐琅,三者制作时间应大致相同,只是紫砂胎产品(仅指宫内珐琅彩而言)仅见康熙制品,雍乾不见制作资料。

接下来介绍几款珐琅的代表作。

掐丝珐琅缠枝莲兽耳三环尊,元末明初,高71cm,口径36.3cm,底径23.1cm,尊为后改器,由颈、腹、足三部分组成,颈两侧有掐丝珐琅镀金双兽耳,肩部凸起三兽首衔珐琅环,下承三铜镀金翼兽足。此尊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为地,饰掐丝珐琅花卉纹。腹部依次以紫、白、黄、红、白、黄色6朵缠枝莲大花构成主题图案,颈、口沿与肩部分饰缠枝莲和垂云纹,颈下与足上部均饰葡萄纹和蕉叶纹各一周。圈足内正中凸起镀金双龙,环抱阳文“大明景泰年制”楷书三行款。此尊腹部、颈部及底足处釉色明显不同。腹部釉色鲜艳明快,尤其是墨绿色及紫色晶莹亮泽,为明以后各朝所不见。而颈及足部的釉色灰暗干涩,且装饰图案的风格也与腹部不同。由此可断定,此尊是在元代珐琅罐的基础上后配颈、耳、环、足等改制而成,底款亦为后刻。

掐丝珐琅葡萄纹绳耳炉,明初,通高11cm,口径12.8cm,足距8cm。炉折边口,绳纹冲天耳,扁圆腹,三足。炉上配有紫檀木盖,白玉镂雕鹭鸶荷花钮。炉作白釉地,口下饰小朵花纹一周,腹部饰掐丝珐琅葡萄纹,茂盛的枝叶下果实累累,或绿或紫,饱满晶莹。炉底作蓝釉地,饰折枝菊花纹,无款。此炉釉色透明纯正,尤其是紫色透如紫晶,具有早期珐琅釉色的显著特点。葡萄纹图案是明初珐琅器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炉口及双耳均为后配。

珐琅器是西洋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代表,是东西方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晶。欣赏珐琅器这种舶来的工艺品,不仅要对西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工艺技术有一定了解,还要联系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待珐琅的态度并结合中国传统艺术进行综合评价。面对珐琅器这种精美富丽的工艺品,我们不能单从外观、工艺上去理解其中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外在图案、器形、落款等元素的分析,联系制作珐琅器的时代背景,与古人进行对话和心灵上的碰撞,这才是欣赏珐琅器的最高境界,也是珐琅器的价值的最好体现,不仅样式精美而且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我们要好好保护好好研究我们现有的珐琅历史文物,发扬光大。

出口创汇时期的掐丝珐琅香炉(三)
六百年的掐丝珐琅工艺

六百年的掐丝珐琅工艺【出口创汇时期的掐丝珐琅香炉】

北京市珐琅厂成立于1956年1月,由42家私营珐琅厂和专为皇宫制作的造办处合并组成。郭沫若同志为其题写了厂名。公司是全国景泰蓝行业中唯一的一家中华老字号,2006年文化部指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保护传承基地,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属宫廷文化,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北京特色的传统手工

【出口创汇时期的掐丝珐琅香炉】

艺品之一。

【出口创汇时期的掐丝珐琅香炉】

珐琅的制作程序十分复杂,这是将设计图稿复原到铜胎上。工艺师将设计稿按照相应的位置覆在铜胎

上,然后用复写纸描摹,让铜胎上呈现精细的线条。

下一道工序是按照设计图将铜丝弯曲成相应的弧度,严丝合缝,这是最吃劲的一道程序,工艺师边弯

曲边比对,一丝不苟。

然后将弯曲好的铜丝粘合在铜胎上的相应位置,一件珐琅产品是不是精美,主要是看这个工艺是否精

准。

出口创汇时期的掐丝珐琅香炉(四)
被遗忘的香器收藏

  中国古代有非常悠久的用香历史,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出现了各种香料,香道也随之产生。香从生活附属品一跃成为皇室贵族、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考古表明,直到汉代才出现专为焚香而制作的香器,此后历代出现各种式样的香炉,如汉代的博山炉,魏晋的鸟形香熏,唐代的长柄香炉、多足香熏、熏球,宋代的折沿炉以及各个窑口生产的瓷质香炉香盒等,至明代,盛极一时的宣德炉更是将香器制作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明宣宗皇帝曾亲自督办了一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宣德炉,被后世誉为青铜艺术的最后盛宴,宣德炉不仅延续了文房品香文化,更大程度上形成了赏炉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人对宣德炉的收藏趋之若鹜,后世多有仿制,明末形成仿造高峰,至民国时期一直有仿品,可见宣德炉作为明代香器极品的地位无以撼动。
  尽管香器收藏还未形成规模,但拍卖市场上的香器已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吸引了大批收藏家。2010年12月1日,香港佳士得的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以1.29亿港元成交,被收藏家刘銮雄收入囊中,创下了古代香器世界拍卖纪录。这种动物造型的香炉并不多见,被行内人称为“香兽”。古人重观赏,用金属或陶瓷等材料做成各种动物造型的香炉,多选择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等为题,赋予吉祥的寓意,使香燃于鸟兽腹内,香烟从鸟兽口中缕缕而出,情趣盎然。
  同年,在北京匡时2010五周年艺术品拍卖会上,“锦灰吉金——王世襄藏炉”专场拍卖备受瞩目,最后,该专场成交率为100%,成交总额高达9844.8万元。这批香炉曾于2003年在中国嘉德上拍出,20件香炉当时的总成交额逾千万元,7年时间,升值近10倍,其市场效应非同一般。比如,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曾为王世襄《自珍集》封面,在2003年中国嘉德以166万元成交,在2010年的成交价就高达1512万元。除此之外,其他拍品均以远远高于估价的价格成交,具有文化内涵的香器市场前景可见一斑。
  作为中国香文化载体的香料与香器,是一笔亟待挖掘整理和传承的财富资源。而依香而生的香器,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体现着不同时代香文化背后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制作工艺和审美情趣的变迁。黄毅表示,目前,真正了解香文化,对沉香和香器感兴趣的还是小众,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活动,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香料和香器,真正了解曾经遗失的香文化,而不仅是关注其市场价值。

出口创汇时期的掐丝珐琅香炉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72881/

推荐访问:宣德掐丝珐琅香炉 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孕妇的欲望小说 下一篇:爱你时有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