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纽通假

2016-08-30 专题 阅读:

旁纽通假(一)
通假字略述

(2014至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题 目 通假字略述

科 目

姓 名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学 号

通假字略述

[摘 要]仓促间忘字是通假字产生的主要原因。通假字本身具有特点:从作用类别上看,通假字是一种临时性假借,具有临时替代作用;从读音上看,韵文中的叠韵通假以及人们已经清楚本字并且习惯读通假字的音时,就读通假字的音;从字词关系上看,通假字是某词的临时借用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存在联系只是一种偶然现象。通假字与古今字的界限是明显的:通假字是临时性假借,是一种共时现象,是某词的临时借用字;古今字是职务替代性假借,是一种历时现象,是某词前一时代和后一时代的常规用字。通假字与同源字具有交叉关系。

[关键词]通假字;本字;古今字;同源字

阅读古书和古汉语教材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通假现象,从字形上很难判定某个字到底是不是通假字,还是与之相关的古今字、同源字等,这会使我们陷入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弄清通假字的产生原因,其次需弄清通假字本身具有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古今字、同源字等的联系,才有可能解决这一困惑。通过理解和掌握通假字的本质特点,有助于将通假字与之相关的古今字、同源字等区别开来,同时也有助于指导我们实践,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一、通假字的产生原因

通假是指古书中本该写甲字而临时写了乙字的现象,其中甲字叫做本字,乙字叫做通假字。具体来说,通假字是某词用一个与其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的共时现象。通假字的产生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意为之。古人在临文时仓促忘字,就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东汉著名学者郑玄说“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受之者非一邦之人,人用其乡,同言异词,同

字异言,于兹遂生矣。”(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郑玄的话阐述了通假字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仓促间无意写的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那个本字记不清了。第二,有意为之。有时为了避繁就简,就用一个笔画较简的字代替笔画较繁的字。如以“离”代“罹”、以“矜”代“鳏”等。有时为了存古仿古,即古人著书为了古雅便用以前的通假字,如以“填”代“镇”、以“距”代“拒”等。有时为了表达委婉的思想感情,就用含蓄文雅的字代替粗俗不雅的字,如以“没”代“殁”、以“利”代“痢”等。有时为了达到字体茂美的效果,就用笔画较繁的字代替笔画较简的字,如以“阙”代“缺”、以“裁”代“才”等。第三,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如音变通假,即音近通假,也就是通假字与其本字的语音不完全相同。如以“栗”代“裂”的双声通假(声母相同,韵部不同),以“疏”代“粗”的旁纽通假(声母相近,韵部或同或异),以“怡”代“嗣”的叠韵通假(声母不同,韵部相同)。通假字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这几个原因之中第一个是主要原因,大多数通假字是由于提笔忘字造成的,临文过程中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二、通假字的特点

前面我们简单阐述了通假字的含义和产生原因,对通假字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通假字是古书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它本身就具有一些具体特点。弄懂通假字的相关特点,有助于我们掌握这种用字现象,也是我们将其与之相关的古今字、同源字等区分开来的关键。接下来就从四个方面来谈谈通假字。

(一)从作用类别上看

一般人们普遍认为通假字是一种“本有其字”的假借,这种认识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这种认识是不严密的。“传统所谓‘本有其字的假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反映的是某词古今用字的不同,另一类是临时或偶尔借

用,前者应归入古今字范畴,后者才是通假。”[2](p148)这种认识是全面的科学的。如“见”与“现”、“何”与“荷”等就是反映古今用字的不同,是两组古今字。在表示“出现”意义的时候,上古有本字“见”,后来借“现”字表示。在表示“扛、担”意义的时候,有本字“何”,后来借表示荷花的“荷”分担“何”的一个义项。这两组字均不属于通假字的范畴,而属于古今字的范畴。“见”与“现”、“何”与“荷”是职务替代性假借。

从作用类别上看,通假字是一种临时性假借,具有临时替代作用。与通假字相对的是本字。有人认为本字是“制字之本意”,“‘本字’的‘本’,就是‘制字之本意’的‘本’。”[4](p143)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本有其字’的本字,就是本来已有的字,本来该用的字。”[6]本字就是本该用的字,本来有的字。如“我”的本义是兵器,之后借“我”表示第一人称代词;“然”的本义是燃烧,之后借“然”表示连词、代词、形容词词尾。这两个字属于“六书”假借范畴,与通假字的“本字”没有关系。通假字指的就是临时性假借,本字指的就是本来该用的字。如“蚤”与“早”、“政”与“征”,就是两组通假字。第一组跳蚤的“蚤”是一个通假字,具有临时替代作用,而早晚的“早”是“蚤”的本字,其中“早”字最先出现,“蚤”字出现的时间比较靠后,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早”与“蚤”是同时并存的,是一种共时现象。政治的“政”和征伐的“征”也是这种情况,临时借用政治的“政”表示征伐的“征”,“政”是通假字,具有临时替代作用,“征”是本字,“政”与“征”也是一种共时现象。

(二)从读音上看

通假字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情况。由于通假字与本字有音同或音近的差别,便产生了通假字的读音问题。“通假字一般读本字的音。”

[3](p29)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是显得有些笼统,书中也没有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读本字的音,在什么情况下不读本字的音,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关于通假字的读音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通假字与本字古音今音相同,就读本字的音。这种情况属于音同通假。

(1)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史记•滑稽列传》) “蜚”通“飞”,飞动。两字同属非母微部。今音“蜚”读fei(上声),“飞”读fei(阴平),两字声调不同,此处“蜚”应读为fei(阴平)。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旁纽通假】

“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两字同属云母之部,今音“有”读you(上声),“又”读you(去声),两字声调不同,此处“有”应读you(去声)。【旁纽通假】

第二,通假字与本字古音相同而今音不同,依然读本字的音。这种情况也属于音同通假。

(3)郑几不封。(《国语•楚语》)

“封”通“邦”。“封”字属非母钟韵,“邦”字属帮母江韵。“上古无轻唇音,非母属帮纽,上古钟韵与江韵同属东部。”[8](p27)“封”与“邦”原来是声韵相同的两个字。此处”封”应读为bang(阴平)。

(4)国危不而安,患结不而解,何谓贵智?(《淮南子•人间世》)

“而”通“能”。“而”字属日母之韵,“能”属字泥母登韵。“上古音娘、日归泥,之、登对转。”[8](p27)“而”与“能”原本是声韵相同的两个字。此处“而”应读为neng(阳平)。

第三,通假字与本字古音今音相近,即音近通假,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音变通假。通假字的读音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5)趣赵兵亟入关。(《汉书•陈胜传》)

“趣”通“促”。“趣”字属清纽侯部,“促”字属清纽屋部。“‘趣’、‘促’古音同属清纽,韵为侯、屋对转。”[8](p29)两字声母相同,异韵同声,属于双声通假。此处“趣”应读为cu(去声)。

(6)天毒降灾荒殷国。(《尚书•微子》)

旁纽通假(二)
第五讲:古音通假

古音通假

(一)什么是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在书写时本来有为A义专门造的A字(从字形结构上可以看出来),但写作的人却偏不写A字,而是写了一个与A同音的B字。于是A、B二字之间就构成了通假关系。

例如:“早”和“蚤”。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项伯对刘邦说的话:“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即要求对方早点来,别来得太晚了,就会显得没诚意,不礼貌。显然,这里应该写“早”字,但司马迁却写了个“蚤”字,许慎在《说文解字》(P283页)里面说的很清楚,“蚤”本是“啮人跳虫也”,就是今天的“跳蚤”。我们不能说司马迁不会写“早”字,也不能说 “早”字还没那时产生,实事上先秦就有“早”字了:

《左传·昭公三年》:“早世陨命”;

《左传·隐公三年》:“早死”;

《荀子·非相》:“不先虑,不早谋。”

《大戴礼记》:“天子之善在於早谕教与选左右。”

《史记》中也能找到用“早”的例子:

《孝武本纪》:“天子即诛文成,后悔其早死,惜其方不尽。” 《留侯世家》:“后五日早会。”

《三王世家》:“闳王齐,年少,无有子,立,不幸早死。”

但在先秦、两汉时期,用“蚤”代“早”的例子多得很: 《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

《左传·僖公23年》:“子盍蚤自贰焉?”

《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後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後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徧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之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史记·周本纪》:“太子洩父蚤死,立其子林。”

《史记·始皇本纪》:“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於此!’”

《汉书·文帝纪》:“有司请蚤建太子。”

这两个字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同音字,故而相通假。

与“早、蚤”同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例如:

畔与叛——

《说文·田部》P291:“畔,田界也。从田,半声。”

《左传·襄公26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韩非子·难一》:“历山之农者侵畔。”

可见,“畔”指田间界限,即现在所谓“田埂”。

《说文·半部》P28:“叛,半反也。” ——段玉裁指出,这

是内心叛逆而显于形时。

《尚书·大诰》:“三监及淮夷叛。”

《韩非子·用人》:“使伯夷与盗跖俱辱,故臣有叛主。”

但正如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中所指出的:“古多假畔为叛”,如:

《史记·夏本纪》:“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

《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

疲与罷(罢)——

《说文·疒部》P156:“劳也,从疒皮声。”

《左传·成公26年》:“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

《韩非子·初见秦》:“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 《史记·河渠书》:“吾斗疲极,不当相助耶?”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汉军屡疲,秦军必会。”

可见“疲”就是现在的疲劳、疲累。

《说文·网部》P158:“罷,遣有罪也。从网、能。网,罪网也。言有贤能而入网,即贳遣之。”就是对犯罪者免于治罪的意思。古文中常见的“罢职”、“罢官”就是从这里来的,即网开一面,只免去官职而不治罪。

然而,“疲、罢”这两个字在上古同属于并母歌部,是同音字(后来由于语音分化而读作两个不同的音了。现在仍有以Pí为读音偏旁的,如毛泽东的七律《冬云》诗“雪压冬云百絮飞,万花

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稀/吹/罴/奇押韵),所以也经常借“罷”(罢)为“疲”,例如: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罢苦百姓。”

《吕氏春秋·简选》:“老弱罢民,可以胜人之精士练材。” 《吕氏春秋·悔过》:“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

《史记·秦本纪》:“阻法度之威,以责督於下,下罢极。” 《史记·秦始皇本纪》:“兵革不休,士民罢敝。”

《史记·项羽本纪》:“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

对以上“早、蚤”“叛、畔”“疲、罢”三组字,现在学术界一般是这样称说的:前面的叫本字,后面的叫通假字。当通假字出现在古书中时,我们现在要按照本字的读音来读(如“罢”就不能读成bà,要读为pí),并按照本字的意义来理解。当然,我们也不难看出,只有当A、B这两个字都同时存在时,才有可能借A代B。

(二)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明明有本字,为什么作者却不写本字而要写通假字呢?这个问题要从四个角度来认识。

第一、这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比如“早”字,司马迁也曾用过,但因古人经常习惯以“蚤”代“早”,所以司马迁也未能免俗。笔者曾利用电脑统计,在《史记》中共出现通“早”的“蚤”字64次,直接用“早”字才27次;其中“蚤死”14次,“早死”4次;“蚤卒”8次,“早卒”1次。《韩非子》中共出现通“早”的“蚤”字18次,直接用“早”才4次;到《论衡》时代就倒过来了:通“早”的 “蚤”6次,直接用“早”36次。所以总的说来,时代越后,通

假字越少,时代越早,通假字越多。

第二,唐代颜师古曾指出,古人在记录语言时因“仓猝无其字”而用了个同音字代替。清代学者赵翼在其《陔(ɡāi,田陇)余丛考》一书中说得更明白:“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如此写的人固然可以说的写别字,但后人效尤,积非成是,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第三,古书经秦火而几乎被烧光,直到汉惠帝才取消“挟书令”,并从民间征集藏书。但所得甚少。汉代大多数的书籍是靠老年人将脑子里所记忆的背诵出来,写出来,重新“著之竹帛”。由于背诵时只记住一个字的读音,未必能记住它的字形,因而记录时必然会由于方言、口音的差异、记录者的文化程度等影响,而将同一字记成不同的形体。正因为如此,才产生出了后来的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之争。

第四,其实,古人好用通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认识上的原因,就是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者父子在《经义述闻》中常说的“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他们认为“凡字之相通,皆由于声之相近,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则窒矣。”“夫古字通用,存乎声音。”他们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音即能表义。读者读出此音,闻者听音则知义。因此,将一个音写成哪一个字形,实在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因而古人并不十分在意(更何况当时也没有政府出面来规范语言文字,甚至连一部字典都还没有。所以只好让人随意按照声音来记录)。文盲不识字,请人代读家信,听音即知义。道理就在这里。这种认识是有一定正确性的。因为,说到底,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因而记音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能记录下这个字音,就算是完成记录者的任务了。

依据通假字和本字的关系的不同,可把通假分为以下几个类型:①

一是单项通假。即A→B(A代表通假字,B代表本字,下同)。如以“宵”通“小”。

旁纽通假(三)
古音学

古音学

一、填空

⒈宽式双声指:准双声、旁纽、准旁纽、邻纽。 ⒉宽式叠韵指:对转、旁转、通转、对旁转。

⒊上古音三十二声母中的次清声母有:滂、透、昌、初、清、溪六个。

⒋上谷三十韵部中的阴声韵有:之、支、鱼、侯、宵、幽、微、脂、歌九部。 ⒌上古舌音声母有:端、透、定、泥、来和章、昌、船、日、书、禅、喻。 ⒍上古三十韵部中以塞音【-k】收尾的韵有:职、锡、铎、屋、药、觉。 ⒎音韵学上根据韵尾来区分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 ⒏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 ⒐上古全浊唇音声母是:並

⒑上古全清舌面声母是:章、书。

⒒上古牙音声母是:见、溪、群、疑。

⒓从声母通变规律看,端母与庄母属:邻纽关系。

⒔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的几个声母是旁纽关系。

⒕准双声是指发音方法相同,而发音部位大致相同的几个声母。 ⒖发音部位大致相同,发音方法不同的几个声母,是准旁纽关系。 ⒗上古韵部收-k韵尾的是:职、锡、铎、屋、药、觉六个韵部。 ⒘上古韵部收双唇鼻音韵尾的是:侵、谈两个韵部。

⒙与文、真、元三个阳声韵相对应的入声韵依次是:微、脂、歌。

⒚考查上古韵部的转化,同类同直行相互转化为对转,旁转是指:同类同横行者相互转化 ⒛不同类直行者相互转化成为通转,旁转后又对转的称为旁对转。 二、名词解释 音韵学:音韵学是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中的一门学科,他研究的是我国各个时代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古音学:它以先秦韵语和谐声字为主要材料,以归纳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周秦两汉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

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发音器官形成气流通道阻碍的部位。

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发音器官(喉头、口腔和鼻腔)构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 五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

七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

清音:古人从发音方法上对声母进行分析,从隋唐时期起,就已经使用“清浊”的概念,所谓“清”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不带音。

浊:古人从发音方法上对声母进行分析,从隋唐时期起,就已经使用“清浊”的概念,所谓“浊”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

韵母:一个音节除去声母以后,剩下的全部称作“韵母”。 韵部:韵母去掉韵头(如果有韵头的话)以后的部分。 联绵词:联绵词是双音节的单纯词,语音上最大的特点是两个音节结合起来共同表示一个意义,即具有双音节单语素的特点。

同源词:同源词指的是从一个语源派生出来的,在读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义上相同或相通的一组词。“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 清: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谐声:谐声偏旁是指形声字的声符,声符与形声字之间具有谐声关系,即声旁相同相近的关系。 三、判断

⒈凡具有叠韵关系的两个字,都可视为音近。( × )【旁纽通假】

⒉所谓对转,就是在主要元音不变的情况下阴阳入三者的转化。

旁纽通假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70084/

推荐访问:通假异读 马说通假

专题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物业管理,相关问题 下一篇:提升业扩报装效率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