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中国梦

2016-08-27 百科 阅读:

孙中山中国梦(一)
孙中山与中国梦

何为中国?

“中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区域地名。“中国”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观念、最根深柢固的观念。

《尚书》中,我们的先人就已经一遍又一遍地在告诉人们,我们是“中国”,我们是上帝最看重的人群。《诗经》作者们也反反复复地敬告人们,我们身处中国,应该有对得起“中国”这一称号的威仪。在三千年前的青铜器中,我们的先人就自豪地宣称“吾其宅兹中国”,表明了我们在整个宇宙中的卓越地位。

对于中国文化精神来说,世界就是由“中国”与“周边”所构成的。在天上,北斗或北极就是“中宫天极”,“太一常居”之所,这就是天上的“中国”,整个天空,所有的星辰都围绕“中宫”运转。在地下,天子所在的地域称为京畿,称为“中国”,它是文化的中心所在,它是文明的最高典范。

所有其他的区域和人群都以相对于中国的关系而取得自己的地位。

中国是一文化有机体,已有3000年以上的生命历程。但汉晋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古老中华不是被境外蛮族的原始强力所摧残,就是被本土狂贼的动物凶狠所洗劫。它已经被折磨到奄奄一息了,它已经破败得狼狈不堪了,它似乎已经配不上“中国”这一尊号。

还好,中国虽然疲惫但并未死去。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精神已经渐渐醒悟。孙中山的横空出世,表明文化中国将在未来世界再度恢复它“宇宙中心,文明顶峰”的至尊地位。

孙中山与中国梦

郭智勇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无数有志之士的宏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时把这个宏大的理想用“中国梦”三个字言简意赅又恰到好处地加以概括。自此以后,“中国梦”迅速成为当今中国乃至当今世界一个强音。习近平主席说: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说的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习总书记的一席讲话真切地描绘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心路历程,一名网名叫

LEO10的网友对习主席的话有进一步的发挥。他说:

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

没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的理想,是几代中国人发自内心的热切追求。百年“中国梦”不仅在不断叩问鸦片战争以来的每个中国人的良知,也正在激励今天与未来的中国人自强不息、奋勇向前。

应该说,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都自觉意识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大理想,“中国梦”尽管没有形诸文字,但无疑己深深地刻在心里。当江泽民决心以“三个代表”思想而不是其他的主张作为未来中国的指导思想的时侯,他心里一定有一个中国梦;当邓小平南巡重启全面改革开放,再次把中国纳入到正确的发展轨道的时代,主导他的就应该是“中国梦”;当毛泽东说“现代中国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人”的时候,他的心中其实也有一个“中国

梦”。毫无疑问,当蒋中正抗战前夕庐山谈话的时代,当黄兴义无反顾冲向两广总督府的时代,当汪兆铭平静倘然地杀向清庭摄政王的时候,当邹容书定他的《猛回头》并决心用生命去付诸实施的时候,他们的心中所想只能是“中国梦”。„„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习近平主席明白表述的“中国梦”所响应的,上述一切主观意识到的“中国梦”所指向的,无疑都是同一个源头,这就是国父中山先生一百多年前“振兴中华”这一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

我们这里仍然要指出,近百年来的国人是特别有负于中山先生的。

今天的国人仅仅视中山先生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而忘记了他其实更是位中国近现代化建设的最早期设计师。惜乎先生天年不假,没有亲眼目睹自己的宏大设想在中国的领土上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每当祖国山河上一处又一处世纪地标耸立蓝天、扎根深土之际,我们总时时对世纪伟人的高瞻远瞩仰之行之;每当今天的国人终于达到中山先生百年前的一个认知时,又禁不住为先

孙中山中国梦(二)
中国梦 孙中山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民族复兴篇 孙中山

孙中山:中国要“在地球上占第一强国”

孙中山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四最”民族。他在《三民主义》中说:“中华民族者,世界最古之民族,世界最大之民族,世界最文明之民族,也是世界最大同化力之民族……” 孙中山认为,作为世界最优秀民族一分子的中国人,一定要有驾于西洋人和东洋人之上的大志气。他说:“因为我们的土地广,人民多,中国人天生的聪明才力,比较西洋人、东洋人都要好得多。我们国家改造好了,中国强盛,还要驾乎他们之上。中国人所享的幸福,也当然在西洋人和东洋人之上。大家为国奋斗,造成世界上第一个好国家,才是大志气。希望大家从今天起,要立这种大志气。”

1924年6月23日,孙中山在一次谈话中说:二千年前,中国甚强,不独雄踞东方,且威震欧洲。然中国既强,即以和平主义教训世界,彼教各国弥战,营和平生活,但当中国宣传此种教训,他国正在准备巨大陆军海军,遂成今日之结果。彼等见中国地大物博,为商业上之大好市场,而武备缺乏、文弱不振,遂划分其土地,各占一势力范围。孙中山从“群雄争逐”的国际关系和中国历史的教训,揭示了兵力强盛与立国安邦的关系。

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之国”,孙中山制定了气势恢弘的军事纲领,在今天看来,我们仍能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孙中山在纲领中提出:“训练国防基本军事人才三千万计划,训练国防物质工程技术人才一千万计划。”1912年10月26日,孙中山在南昌军政学联合欢迎会的演说中说:今而后深望诸君发愤为雄,研究军学,使四万万同胞均有尚武之精神。当时的中国有4亿人口,孙中山的计划是训练4000万国防基本军事人才和国防物质工程技术人才,占总人口的1/10,体现出了这位政治家的军事气魄。

【延伸阅读】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于1917年至1920年期间所著的三本书——《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的合称。《孙文学说》是《建国方略》的“心理建设”;《实业计划》是孙中山为建设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勾画的蓝图;《民权初步》是一本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著。

孙中山廉政故事

李文奇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领袖,1912年他视察山东时,曾在高密留下过光辉足迹,更第一次提出了“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句现已广泛流传的名言。

1912年8月,应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邀请,已于4月1日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到北京“共商国是”。9月9日,袁世凯发布命令,特提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全权”,孙中山于9月10日同北京政府商订铁路经营事项,并阐述自己的政见。17日,孙中山离京启程前往山东。9月26日,孙中山到达他关心已久的齐鲁之邦,亲自视察这里的革命情况,接见各界人士,发表演讲,不遗余力地宣传实业救国。

青岛的政、学、商等各界人士,得知孙中山在济南视察的情形,纷纷邀请孙先生到青岛。但驻青岛的德国当局,惧怕孙中山进行维护国家主权的政治宣传,不同意接待孙中山。曾经长期在青岛进行革命活动的老同盟会员、中国国民党山东支部领导人徐镜心和刘冠三(高密籍)等,赴济南向孙中山先生转达了青岛各界的盛情邀请。当孙中山先生闻知德国驻青岛总督的拒绝态度时,便说:“我本来不准备去青岛,既然德国侵略者不喜欢我去,我就非去不可。”获悉在德国当局统治下的青岛人民为此进行过不懈斗争的情形,孙中山万分感动,当即决定绕道青岛南下返沪。并颇有感慨地表示:“这次北方之行,虽然访问的城市不少,到青岛去,还是唯一的一个受异邦统治的地方,分外需要好好进行考察。”

9月28日早晨7时,在夫人卢慕贞、秘书宋蔼龄及刘冠三、徐镜心等人的陪同下,孙

中山先生毅然踏上从济南东去青岛的列车。在途中,刘冠三与孙中山并肩而坐正谈话时,突然遇到两名德国人来晋见孙中山。刘冠三打算站起来迎接,孙中山先生掣其衣襟,暗示他不必起立。德国人告退时,刘冠三又要站起来送别,被孙中山使眼色止住。德国人下车后,孙中山对刘冠三说:“帝国主义者是缺乏理性的,你越对他恭敬,他就越看不起你。”孙中山简单的几句话里,却蕴含了浓浓的民族自尊之情,令随行的人都频频点头赞许,感到深受教益。 列车快到高密车站时,刘冠三提议在高密停车视察,孙中山高兴地答应了。事前,刘冠三已经通知国民党高密分部负责人、县立高等小学堂堂长、县农会会长侯芝庭,组织有关人员到车站迎送孙中山先生。列车进站的时候,侯芝庭与几十名学生早已经列队等候。因为将要见到自己一向敬仰的孙中山先生,参与迎送的人员都很激动,现场很安静。孙中山先生身穿深色西服,在刘冠三及另一名随从人员的陪同下下车,与侯芝庭等主要迎送人员一一握手。随后,孙中山先生从学生队列前缓步走过,频频招手、点头,含笑走回车厢。

【孙中山中国梦】

在孙中山先生的随行人员上车之后,侯芝庭也跟随他们走进了车厢。刘冠三向孙中山介绍了侯芝庭的姓名和职业等情况,孙中山先生连声说:“坐!坐!”接着,孙中山叫人取出一张自己的全身照片,亲笔题写了“高密同盟会留念”,落款署“孙文赠”。同盟会已经于当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但最初一段时间内,党内外一直习惯于沿用旧称同盟会。当时,侯芝庭双手接过照片,激动地对孙中山说:“我也随总理去青岛吧!”孙中山回答说:“不必,学生学业要紧。”侯芝庭想了一下,又提了个要求:“请总理给我们留几句训言吧!”孙中山手摸额头,考虑了一会儿,深有感慨地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很快,半个小时过去了,孙中山先生启程赶赴青岛,把“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教诲留给了高密,更留给了高密学子。孙中山对视察山东的结果比较满意,据在上海的国民党党报《民立报》当年10月4日报道,10月3日回到上海后,孙中山对北方之行评价说:“北京安谧异常……鲁、晋两省现状亦好。”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他的高密之行在内。【孙中山中国梦】

侯芝庭一直珍藏着孙中山赠给高密同盟会的照片。1927年,侯芝庭在北京任职,被奉系军阀抄家,照片不知去向。侯芝庭先生一直谨遵孙中山“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教诲,在高密及北京等地任职时努力为人民做事,日伪时期坚决拒绝出任伪职,并积极支持共产党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民主同盟青岛市委员会常委兼办公室主任、青岛市政协常委、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青岛市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劳动就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孙中山先生在高密告诫青年学生的“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应该是这句话最早的出处。他素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以图个人的升官发财为耻,所以,当侯芝庭请他留下训言时,他考虑到侯芝庭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有感而发,深思熟虑之后才说了这句话。当时,限于时间紧迫,孙中山未能将这句话的意思展开细说;同时,由于德国青岛当局持反对态度、东去青岛的情况不明朗,大家心事重重,随行人员也未能将这场谈话记录下来。侯芝庭对孙中山的这次会见终生难忘,高密政协和青岛政协的文史资料均收录了他的回忆录,如实地记录了这次会见的情形。

随后,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孙中山不断地对“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句话的意义进行补充和完善。1916年8月17日《在杭州督军署宴会上的演说》中,他指出:“凡职业无论大小,官阶无论高卑,若不能立志,虽做皇帝,做总统,亦无事可做;若能立志,则虽做一小官,做一工人,亦足以成大事。”接着,他于1920年7月26日在《〈新疆游记〉序》说:“有志之士,当立心做大事,不可立心做大官。”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在岭南大学怀士堂发表《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的演说》,对“大事”下了一个确切的定义:“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这是一种观念革命,用意在勉励革命同志踏实做事,彻底做好对社会有益的事,以谋求大众幸福。他对青年学生们说:“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

名。所以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在演讲的最后,孙中山更是着重做了强调:“我贡献诸君的,就是要诸君立志,要有国民的大志气,专心做一件事,帮助国家变成富强。”

至此,“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句话得到完整、准确的诠释,并由此闻名于世。(来源:《人民武警报》)

孙中山感动世界的语录

【孙中山中国梦】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以其博爱、慈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思想深深地感动了世人。

1.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2.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3.讲到国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权。

4.政治良否,视人与法。

5.顺天意,应潮流,合人情。

6.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

7.感化人最要紧的就是诚。

8.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当有能力为千万人服务时,就要为千万人服务,当有能力为千百人服务时,就为千百人服务,只有能力为一二人服务,就尽力为一二人服务。

9.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10.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11.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奋。

12.不断地奋斗,就是走上成功之路。

13.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

14.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15.努力向学,尉为国用。

16.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

17.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来源:语文报青春阅读版)

孙中山中国梦(三)
《中国梦,我的梦》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五、教法分析

中国梦,我的梦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基于本课教材对个别历史事件的处理比较简单的特点,以及学生只有“屈辱的岁月”的知识储备的现实,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学法、自主学习法、图片与史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参与的程度、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课标解读

2-3-9 讲诉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此课标意在表明,在近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是西方列强永远不能灭亡中国,但中华民族对复兴之路的探索充满艰辛。

二、教材解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三课《从维新到变法》教材中“孙中山和辛亥革命”部分。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和近代化的探索来看,辛亥革命上承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近代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再解析内容。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发展存在必然的联系。教材介绍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但此后,由于革命派的妥协,革命成果被袁世凯夺走,中国陷入了北洋政府的统治。通过革命的失败,让学生领悟:课标中所反映的探索复兴之路的艰辛,同时事实证明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中国必须找到时候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三、学情

在知识上来讲:课标所对应的教学内容选择比较广泛。在此之前,已学习了屈辱的岁月,了解了一系列失败的战争和不平等的条约,感受到了民族的内忧外患。相对维新派、洋务派,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可接触关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知识会更多些,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从能力上来说: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所以尽量避免一些较深奥的设问,分解大的设问,依据课标通过微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思考,达到有效参与。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历史判断能力。

再此综合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通过名片的学习,了解孙中山的梦想及辛亥革命过程,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等历史事件。 通过表格、图片、史料等的展示与分析,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等学科思维能力。

通过解读百度名片和辛亥革命的过程,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理解探索复兴之路的艰辛与曲折;培养学生追求梦想、振兴中华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辛亥革命的历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评价辛亥革命。

依据: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突破策略:将辛亥革命的过程分为三个有明显逻辑关系的阶段,逐步了解辛亥革命的历程,借助史料、图表,通过引导阅读、层层设问来突破重难点的。

六、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一个主题——以“中国梦 我的梦”为主题;两个内容——以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为内容,【孙中山中国梦】

三个环节——将辛亥革命的历程分为“梦之构想、梦之实践、美梦成真—破灭”三个环节突破重点,四段资料——用《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洪喜美:《李烈钧传》、革命阵营形势图突破难点。【孙中山中国梦】

【孙中山中国梦】

二、辛亥革命 梦之构想 梦之实践

美梦成真—美梦破灭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六、说教学反思:

七、板书设计、作业 正板书:

一、孙中山:救人——救国 副板书:

孙中山中国梦(四)
孙中山与中国梦

  【摘 要】孙中山最早发出“振兴中华”的历史号召,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先导和重要内涵;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开辟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擘画现代化发展蓝图,主张开放主义,以与世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

  【关键词】孙中山;振兴中华;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国人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的民族宏愿。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终其一生的追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民主统一,改变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艰难处境,使人民真正享受自由与平等,将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作为这一伟大梦想的追梦者,在国家民族面临危亡的时代,他最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开启了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梦征程。为了中国人民的民主和自由,义无反顾地投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革命事业;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亲手擘画未来国家的发展蓝图。在他漫长的追梦历程中,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启迪。
  一、发出“振兴中华”的历史号召,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先导和重要内涵
  自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纷至沓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式微,社会矛盾丛生并步步激化。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促使中国各阶层的有识之士不断尝试着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从嘉道年间经世派的“开眼看世界”,到早期维新派关于于中国改良的刍议,再到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革,直到19世纪末,种种探索和努力都未能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局势。古老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在向西方求教又兼具保守主义倾向的漫长征途中步履蹒跚,而中华民族则在一次次危机中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生活于风雨飘摇的动荡时代,孙中山目睹山河破碎、列强蹂躏的民族危局,看到朽败无能、封建堕落的专制政府,强烈的爱国激情促使孙中山不断思考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命运与出路。“天下安危,匹夫有责,先知先觉,义岂容辞?”
  1894年11月,在日本轰击辽东的炮声中,孙中山与他的志同者在檀香山集会,创立了近代中国革命民主派第一个政治团体――兴中会。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深刻揭露了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急局势,“方今列强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强烈的忧患意识激越起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自觉的救亡担当,“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在这部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宣言书中,孙中山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思想进一步升华,“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至此,正式提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中华”与“中国”原非同义,在传统文化观念中,“中华”更多是对于华夏民族即汉民族的指称,经过历史的演进逐步发展为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生活于中国大地上各个民族共同体的代称,“我们要扩充起来,融化我们中国所有民族,成个中华民族。”因此,振兴中华的梦想成为近代以来包括各民族在内的亿万中国儿女的共同心愿。习近平同志曾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振兴中华口号本身既是对民族奋斗目标的明确,也标志着中国人现代民族意识的逐步觉醒。“振兴中华”口号提出的同时,开启了中华民族追寻复兴之梦的征程。“振兴”则是“复兴”的第一步,因此,孙中山的振兴中华梦也正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先导和重要内涵。
  二、倾覆帝制,创建共和,扫清实现中国梦的重大障碍
  (一)救国拯民之路的求索
  孙中山最初将改革救亡的希望寄托于清廷,即以改良的方式实现国家振兴。因此,在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主张学习欧洲各国富强之本,做到“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并详述四项主张的具体内容。青年孙中山满怀对重振国家的热烈期盼和对清廷改革的殷切期望。他认识到单纯依靠坚船利炮的器物之兴不能使中国真正摆脱危局,实现“自强”,虽然改良方案的最终指向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具有积极意义,但他所提供的现代化模式仍大体局限于维新思潮的圈宥内。然而,即便如此温和的维新改良方案也未得到清政府的任何正面回应,孙中山等人奔走呼吁的结果,却只换来一纸“农桑会出国筹款护照”。孙中山与继之而后在1898年发起戊戌变法运动的改良派不同,北上投书的失败和对清政府朽败情状的观察使孙中山毅然放弃了温和的改良方式,他坚定地认为,“目前中国的制度以及现今的政府绝不可能有什么改善,也绝不会搞什么改革,只能加以推翻,无法进行改良。”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则在一定层面上印证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判断,其后虽然错失改革良机的清王朝迫于时局开始尝试推行“新政”,但历史并未给这场体制内的缓慢变革以时间。
  (二)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
  孙中山深切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严重弊端,并坚信它必然为历史所淘汰的终极命运。振兴中华梦想所实现的第一步即是要彻底扫除这一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主体部分即是以革命手段推翻腐朽的满清政府并摆脱列强瓜分中国的威胁,“辛亥以前,满族以一民族宰制于上,而列强之帝国主义复从而包围之,故当时民族主义之运动,其作用在脱离满洲之宰制政策与列强之瓜分政策。”任何具有进步意义的革命运动都无可避免的要冲击作为封建专制主义集权代表的清政府,由于满洲统治集团已然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在华进行殖民统治的社会支柱,极富战斗色彩的民族主义将摧毁满清政府作为革命的指向成为最直接和最现实的课题。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辛亥革命扫除了中国人民独立自由之梦的第一个重大现实障碍――清王朝。这次革命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亚洲历史上从未建立过的民主共和政体,取得了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性突破。它不仅是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政治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以其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国社会旧有的、经营数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秩序被完全打乱,并促使中国完成了由王朝国家到民族国家的历史跨越,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起步。   (三)彻底反帝主张的明确
  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旧民族主义的一个缺陷就是未能深刻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性因素,因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在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未能提出明确的、彻底的反帝纲领。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因此,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即是反对帝国主义。辛亥革命之后,旧民族主义原初的反满指向不复存在,但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孙中山和他的许多同志最初认为,满清政府是中国社会制度朽败的渊薮,同时也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罪魁祸首,随着满洲政府的倾覆,专制主义亦将随之灰飞烟灭,从而为民权主义的实现提供基础。但辛亥革命之后的形势发展却远非如此,孙中山认识到,“吾人虽革去满洲皇统,而尚留陈腐之官僚统系未予扫除,此真吾辈破坏之道未工之过也。吾人所已破坏者一专制政治,而今有三专制政治起而代之,又加恶焉。”严酷的现实促使孙中山重新检视自己的革命理论和实践。正当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之时,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对孙中山产生了极大震动。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更使他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新希望。近代以降,如此剧烈的内外部变化前所未有,因之而产生的新的革命因素和革命形势极大鼓舞了孙中山和他的同志们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憧憬。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民族主义理论,赋予其新的历史特点。在新民族主义理论中,最首要和最突出的特色即是明确的、彻底的反帝主张,“对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在民族主义口号下进行斗争的全部含义是,既要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而且也不致遭受本国资产阶级的压迫。”毛泽东对此曾给与高度评价,“孙中山和我们具有不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
  三、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蓝图,倡导“开放主义”,与世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
  孙中山不仅致力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之中,在他寻找挽救民族危亡道路的同时,依然对未来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进行热忱地关注与思考。即使在被通缉而流亡的“顿挫”时期,他仍不忘考察各国情况以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之借鉴。在认真总结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状况,经过精心筹划编制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实业计划》,第一次提出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现代化构想。在这部计划中他提出了进行铁路、港口、石油、钢铁、机械、建筑、纺织等部门的大规模建设,与此同时他还强调造林、开荒、兴修水利等具体措施。这一系列方案是他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国富民强、全面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具体构想和发展蓝图,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体现了他的宏伟气魄和远见卓识。
  孙中山以广阔的国际视野来观察国际大势,主张实行“开放主义”,“余以为舍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外,殆无它策也”。孙中山虽然主张实行对外开放,但是仍旧坚持国家主权的重要性,认为主权是国家生命之所在,“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在社会、政治、文化诸方面,他明确主张“步泰西之法”。孙中山在晚年又将目光转向新生的苏维埃国家,他热情地赞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强调“以俄为师”,并将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力量引为知己,真诚地向苏俄学习并同中国共产党进行密切的合作,在对旧三民主义理论扬弃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三民主义的内涵,将中国革命民主派的革命理论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孙中山虽然主张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借鉴外国的一切有益经验来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但他并不全盘接受和盲目崇拜外来事物,而是采取分析辨别的态度和方法,并力求与中国的国情和传统相结合,“我们能够照自己的社会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去做,社会才可以改良,国家才可以进步;如果不照自己社会的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去做,国家便要退化,民族便受危险。”从而形成中西交汇又具民族特色的发展模式,与我国改革开放所坚持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谋而合。
  为了改变中国衰败落后的命运,摆脱步步加深的民族危机,实现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孙中山贡献出毕生的精力。他历经艰难地求索,在黑暗中开辟出了民族自救的道路,承担了民主革命先驱者的使命,开启了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梦征程。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振兴中华的夙愿未能实现。孙中山逝世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他奉献毕生的革命事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际,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及革命思想,学习他与时俱进、百折不挠的精神,思考他对中国、世界的发展所揭示的真理,从中得到启迪和力量,从而早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 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J].党建,2013(4).
  [4]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91.
  [7]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 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作者简介:杨硕(1989- ),男,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

孙中山中国梦(五)
五福斑斓中国梦

  中国梦是什么?我认为,其本质内涵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其外在表现是五福斑斓。

  一、 党和政府的福星
  1.创新激情的源泉
  ①体制创新的本质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与体制创新的目的是重合的。
  ②理论创新的依托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但理论如果失去了目标的指引,那就是一种盲目的理论,就会迷失方向,走向歧路,或者陷入死胡同,而中国梦正是理论创新的依托。
  ③实践创新的方向
  人类要生存,就要有吃有穿有住,就要劳动、就要实践,而中国梦,就要既解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又要解决人类生存的目的,既要解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要解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人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指明方向和目标。
  ④发展创新的归宿
  发展是硬道理,我们生活和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困难,最终都要靠发展来解决。所以我们要不顾一切地发展,心无旁骛地发展,要紧紧扣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但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欺负别人,不是要称王称霸,而是要给世界带来美好,给人民带来幸福,而也就是中国梦的内涵。
  2. 反腐倡廉的警钟
  ①惊破色欲者的红楼梦
  党是中国梦的构造者和领导力量,实现中国梦,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奉公,经得住金钱的考验,美色的引诱,决不能沉溺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偎红倚翠、左拥右抱的事决不能做,不能让那些色欲者在赖昌星们构陷的红楼梦里醉生梦死。
  ②打破贪腐者的发财梦
  “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这是中国梦所绝不能允许的,所以中国梦是对那些贪官污吏的警告,要他们常在河边走,绝对不湿鞋。
  ③捅破侥幸者的黄粱梦
  在中国梦的要求之下,我们党对腐败是毫不留情的,要老虎苍蝇一起打,中国梦也是警告某些手握权柄者,不要以为我们的反腐倡廉是做样子的,是做给老百姓看的,自己有背景后台硬,反腐的砖头砸不到自己头上。
  ④击破平庸者的白日梦
  中国梦也是在警醒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尸位者,他们遇到问题躲着走,碰到困难避着行,整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上班熬点,下班走人。坐着也能睡,没有精气神的老好人、墙头草、圆滑官。
  3. 荡涤心灵的春潮
  中国梦是一种鞭策、一份付出,一场考试,是对我们心灵的洗涤和冲击,要求我们做到:
  ①理想信念不动摇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理想信念,那就是一具行尸走肉。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钙片”,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理想,缺少了信念,那么,他无论看上去多么完美,那也会得软骨病。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只要信念的大树不捯,就有写不完的史诗。
  ②思想道德不滑坡
  “德之不厚,行将不远。”俗话说的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品德过得硬,一切事情都好办。正人先正己,其身正,孰能不正。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就能够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日不眩于五色之惑”。
  ③责任担当不沦陷
  有多大的担当就能干多大的事,社会转型期,机遇稍纵即逝,解决问题的窗口期越来越短,挑战越积越多,问题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才能在机遇初现时推动改革,在问题露头处化解矛盾。
  ④服务宗旨不迷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淡志,不能迷惘,否则如何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只有牢记宗旨,才能清正廉洁,才能埋头苦干,才能率先垂范。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
  4. 端正衣冠的镜子
  要实现中国梦,我们的党员干部就要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把中国梦作为镜子。“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洗去行为之垢,治好作风之病。
  ①反对官僚主义
  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不是当官做老爷的。要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事,不能有官僚衙门作风,不能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推诿塞责、扯皮拖延。
  ②禁止形式主义
  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要干实事,出实招,做事不能提花架子,热衷于剪彩、颁奖、开会,对上一套,对下一套,对群众动辄摆架子、摔脸子,搞前呼后拥、鸣锣开道,离群众原来越远。
  ③防止享乐主义
  我们正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牢记两个务必,在三公消费面前,一定要勤俭节约,不能让享乐主义泛滥。尔俸尔禄、民脂民膏,我们要时时记在心头。
  ④遏止奢靡之风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党一贯反对铺张浪费,讲排场、摆阔气,吃要燕窝鱼翅,住要高档豪华,行要头舱软卧,玩要偎红倚翠,这是封建官老爷作风,作为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绝对不能有。
  二、 人民的福音
  1.照亮征途的灯火
  ①茫茫海上的航标灯
  中国梦是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她是茫茫大海上的航标灯,使我们避开暗礁,闯过险滩,胜利前进。
  ②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中国梦提醒我们,在奋斗的路上,不能一心向前,罔顾其他,不能滑入自私自利的深渊,要遵守秩序、遵从法律、遵循道德。如果每个人都不谦让,不守秩序,最终社会将成为一个“他人即是地狱”的可怕丛林,每个人都会面临风险。中国梦是人生路上的红绿灯。
  ③黑暗山村的煤油灯
  我们的发展要平衡,不能单管灯火璀璨的大城市,还要照耀深山沟壑的小山村,我们的发展不能仅是精英的天堂,还应该是弱者的乐土,中国梦应该是黑暗山村的煤油灯,要充分照到那些弱势群体。   ④崎岖路上的探照灯
  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充满了艰难险阻。改革开放到今天,已进入深水区,矛盾凸显期,道路上问题接着问题,困难连着困难,中国梦就是我们奋斗路上的探照灯,指引我们克服障碍、战胜困难。
  ⑤不远陆地的万家灯
  中国梦给全国人民带来希望,就像一艘在海上航行了无数天的航船,已经看到了陆地岸上的万家灯火,使人充满希望和力量。
  ⑥驱除心魔的智慧灯
  中国梦也是一盏智慧灯,使那些混得不好、不如意,走向歧路的人,不致走向极端,不致丧心病狂,不致使他们想不开,而开启他们的心灵之窗,让那些迷途的羔羊看到光明。
  2. 催人奋进的号角
  ①集结号
  中国梦就是聚集中国力量,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力量,向着民族复兴的道路戮力同心、奋力飞奔。
  ②冲锋号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中国梦不是画出来的,喊出来的,而要靠我们的心血、辛劳和汗水来实现。靠我们呐于言而敏于行,靠我们汗珠摔成八瓣。
  ③聚餐号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红利由人民共得,我们的一切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民。人民的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的利益、人民的诉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也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核。
  中国梦是物质上的盛宴、人人有份,心灵上的美酒,醉人心底。
  3. 生命燃烧的高吭
  ①先贤的疾呼
  中国的衰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英国一支5000人的舰队打得自高自大的古老帝国溃不成军,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多少仁人志士,喊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呼声,这是对中国梦的最早疾呼,是中国梦的前奏。
  ②先哲的呐喊
  在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中,在国人的凄惨孤独,彷徨无依时,先哲们发出了“打破铁屋子”的呐喊,而激荡人心,唤醒了无数昏睡的国人,这是中国梦的序曲。
  ③先驱的怒吼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以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首的先驱们,描绘了中国梦的初级版,武昌城头的枪声,就是其最强音。
  ④先烈的高歌
  “试看将来的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世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人间遍种自由化”。这是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对中国梦的最好诠释。
  ⑤先辈的雷鸣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十五年赶上英国”的蓝图,在本世纪初实现“四个现代化”,三步走战略,这是薪火不绝、代代相传的中国梦。
  ⑥先锋的绝唱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与中国梦并行不悖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这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及其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发出的震撼人心的绝唱。
  三、社会的福气
  1.美丽绽放的舞台
  ①个性飞扬的神奇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描绘的社会,中国梦与此是同向的。自由发展也就意味着个性的飞扬、不同性格、不同资质、不同禀赋的人,包括二百五们都各得其所。
  ②人尽其才的精彩
  革命先行者早就描绘过一个理想社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这也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梦靠什么,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如果不能做到人尽其才、野无遣贤,那中国梦就只能是一个梦。
  ③公平正义的璀璨
  公平正义一直是我们党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党持之以恒的实践。《十八大报告》就在以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上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中国梦正推动着社会公平正义向前跨越,从而璀璨迷人。
  ④和谐稳定的闪耀
  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稳定压倒一切。包括中国梦,没有稳定什么也做不成,一切都是空谈。这是历史无数次证明了的,我们祈祷,世界再给我们民族四十年的稳定和平。那么,中国梦将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2. 静海深流的彼岸
  ①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目的
  我们的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体制改革刻不容缓。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条件之一,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不深化改革将步步难行,何谈中国梦!
  ②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归整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的深刻变动,而且这种变是永不停歇的,这是中国梦的活力所在,中国梦是对这种变动的归整,决定这种变动的走向,使其释放正能量。
  ③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合流
  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像社会结构不断变动一样,利益结构只有不断的调整,整个社会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不会死水一般,中国梦是各种利益调整的合流。
  ④思想文化深刻变化的汇聚
  改革的深化,必然带来思想的多元,理论的活跃,文化的创新。但条条大路通罗马,千流百川归大海,左派也好,右派也罢,最后这些思想潮流都会归到中国梦的大海之中。
  3. 发展活力的引擎
  ①思维方式转化
  中国梦将大大地激发中国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促使他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唯利是图,唯钱是驱,不再只关注自己,关注眼前的利益,而更关注国家,关注未来,关注世界。
  ②生产方式的升级
  要实现中国梦,就要转变我们目前的生产方式,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不能走粗放型、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而要向高效率、高技术、低能耗迈进。
  ③生活方式的嬗变
  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基本小康向着全面小康迈进,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要吃得卫生,穿得漂亮,走得迅速,住得惬意。要吃卫生食品,喝干净水,嗅清洁空气,看青山绿水,望蓝天白云,中国梦正是要满足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使生活更美好。   四、国家的福祉
  1.沟通世界的桥梁
  我们不走闭关自守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梦不是自我封闭、不是美国以前的光荣孤立,而是亚洲梦、世界梦的一部分。
  ①政治上相互尊重
  我们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我们的外交方针,一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充分尊重其他国家人民的选择,不对别国的内政说三道四,不对不同的体制横加指责,而是要互利共赢,不当世界警察,也不称霸。
  ②经济上相互交融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在经济上愿意与世界融为一体,相互交融,取长补短。不搞贸易保护主义,愿意与世界人民共同发展,同演绎、共精彩。
  ③文化上相互交流
  我们不希望消灭别人的文化,也不希望别人同化我们,而要互相交流,加深相互了解,我们愿意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一切先进文化的养分,以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绝不偏安一隅、孤芳自赏。
  ④生活上相互渗透
  我们的改革开放,就是向世界打开大门,袒露胸怀。我们每年有十多万人出国留学。我们的中餐馆遍天下,我们国家也有世界各民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流行。我们吃过闭关锁国的苦头,我们渴望与世界拥抱,与全球接轨。
  ⑤生态上相互支持
  我们共处一个星球,我们只有一个星球。我们的中国梦不是要损人利己、与邻为壑。而是要与邻为伴、与邻为善、拥抱世界。我们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方面积极与世界沟通,共同面对。
  2. 和平崛起的侧影
  中国梦与中国和平崛起是一脉相承的。
  ①展露笑颜
  中国梦与亚洲梦、世界梦是相通的,她是给自己,也是给世界以更多机遇、更好机会。
  ②释放善意
  中国梦是强国梦,但不是霸权梦、侵略梦。恰恰相反,中国梦核心之一是人民幸福,宁做和平犬,不做乱世人。一个战乱频仍的国家、社会何谈幸福?我们没有资格做老大,也不想做老大,我们不要出头,我们渴望和平。中国梦是向世界释放善意,向世界伸出橄榄枝。
  ③放出光芒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一直大而不强,还要很多向世界学习的地方,而我们中华民族具有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我们自古以来没有侵占过别人一寸土地。我们的发展,我们的中国梦,将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像冉冉升起的太阳,普照全球。
  3. 日夜奔突的地火
  鲁迅先生在《野草》中曾经预言:“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中国梦也是日夜奔突的地火,在积蓄力量,等待爆发。
  ①克服统一的障碍
  中国梦不是一味的软弱退让,韬光养晦不是要任人欺负和宰割,终有一天,她会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未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统一,还有一片飞地孤悬海外,那就是我们的神圣领土——宝岛台湾。中国梦就是汇聚两岸的和平力量,响应两岸统一呼声,最终实现统一。
  ②冲破遏止的藩篱
  尽管我们的崛起是和平的,利于世界的,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仍然绞尽脑汁围堵,千方百计遏制,不择手段干扰,给我们的崛起造成极大的困难。我们的中国梦就是要冲破各种反对势力设置的藩篱,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突破蚕食的锁链
  由于我们积贫积弱的历史,由于我们羸弱的国力,由于美国的撑腰,我们还有很多领土,尤其是海上领土被别国侵占、分割、蚕食,使我们中国巨人断了腿、少了胳膊。中国梦就是要我们奋发图强,争口气,维护我们领土和主权的独立完整。还我河山!
  ④突围发展的困境
  作为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现在进入了矛盾多发期、问题凸显期、困难叠加期,说刘易斯拐点也好,中等收入陷阱也罢,囚徒困境也行,总之,内部的、外部的,别人的、自己的道道难题求答案、种种麻烦望破解。中国梦就是久蓄的地火,将冲破一切阻碍,喷薄而出,地动山摇,以她辉煌的光焰,闪烁于天地之间。
  中国梦这股地火,曾经烧毁了一个旧世界,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历史将证明,她将再次开拓一片新天地。
  五、民族的福利
  1.生生不息的灵魂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其生息繁衍、永不低头的动力,因为她
  ①危机中孕育
  中国梦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逐渐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后,发出的哀鸣。以前的中国都以世界中心自居,国家以皇帝一家一姓为基准,朕即国家,夜郎自大,居安忘危。只有鸦片战争失败后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才低下高傲无知的头颅,而发出痛彻心扉的泣声,中国梦就在这种锥心之痛中孕育。
  ②苦难中茁壮
  由于晚晴统治者的颟顸无能,冥顽不灵;由于北洋军阀时代的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由于蒋介石的安内不攘外,屠杀工农,使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泥涂之中,还有日寇凶残野蛮。正是在这种十八层地狱般的苦难中,中国梦一直明滋暗长、膨胀茁壮。
  ③辉煌中成长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胜利的辉煌中站起来了,中国梦从此健康成长,虽然屡受磨难、历经风雨,仍然不屈的生长,像一个争气的农村孩子,不怕困难、不怕折磨、不怕嘲笑、鄙视、羞辱,不懈地往前走,初步夯实中国梦的基础,使中国梦成长为一个翩翩少年,令世人刮目相看。
  ④改革中成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正如建国后的三十多年一样,我们国家再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取得各方面的巨大成就之后,更加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在这次辉煌中,在十八大后我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充分酝酿之下,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中国梦的强音也传遍了全世界。   2. 内外唱和的山歌
  中国梦不仅是中国大陆人民的梦,也是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全世界华人的梦。他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中国梦是一首山歌。对应着他们的伤与痛、悲与欢、苦与乐。
  ① 顺应被贩卖者的悲吟
  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普通劳动者的地位还不如一条狗,上海外滩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就是明证。那时的华人到美国,是像黑奴一样贩卖去的。被称为“猪仔”,路上冻死饿死的不算,幸存下来的人除了劳作还是劳作,甚至不准结婚成家生育,其地位远低于黑奴。国不强,到哪里都受欺负,他们是多么渴望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靠山啊。
  ②呼应被屠杀者的哀嚎
  由于国力不强,由于美国的挑唆,中国人在海外一直受到欺侮,甚至遭受屠杀。如印尼就搞了两次对华人的大规模、有组织的大屠杀,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保护侨民生命安全,是一个国家的责任和使命,可惜!像以前国内的苦难一样,我们有心无力。呼应海外华人的惨叫,中国梦应运而生。
  ③响应被侮辱者的怒喝
  随着中国的富裕和强大,国人出国越来越多,文化、学术交流、观光旅游、留学深造、投资移民等,洋插队落户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腰包越来越鼓,胆气越来越壮。各种抗争,维权力度越来越大,这都需要一个强大国家作后盾,一个伟大的中国梦作支撑。
  ④适应被鼓舞者的心声
  中国的强大,给世界以震撼,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给世界带来机遇、带来惊喜。很多国家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实惠,这其中也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欢欣鼓舞,从而在内心希望中国更加强大、更加发展,给他们和他们所在的国家地区带来更多的机会,更多红利。他们也像内地人一样,盼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3. 凤凰涅槃的重生
  中国梦不是从无到有,而是要回复中华民族昔日的荣光,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更高阶段的回归,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重获安全感
  在中国梦里,我们不仅不再担心被战争杀死,被坏人害死,被缺衣少食冻死饿死。还要不担心上不起学,不担心买不起房子,不担心生病,不担心养老。最起码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如北欧那样的福利水准。
  ②重拾尊严感
  水不流动一样平,人不求人一样高。办事不需要求人,有法律、道德、制度、规则管着,最弱势、最没用的人也不会受到欺负,人人都是大写的人、站立的人,而不是匍匐在地的奴隶。
  ③重得自由感
  一个人只要不妨碍他人,不违反法律,遵从内心的道德条律,就可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生活、迁徙。一棵草一滴露,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施展,身心都获极大的自由。
  ④重有自豪感
  只要一提中国人,内心就充满无比的自豪,以身为中国人为荣。
  中国梦是山,我们所有的心愿和渴盼,都是那无边的草木,依偎在她那温柔的怀抱中。中国梦是海,我们一切的工作和努力,都是那无数的小溪,汇归于她那宽阔的胸膛里。中国梦是用泪水凝成,用鲜血铸就,用生命包裹,她几经沉浮,历受磨难,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向前,中国梦就一定会在我们的汗水中芬芳、智慧中缤纷、执着中绚烂、光荣中怒放。中国梦给我们的党和政府、人民、社会、国家、民族斑斓着五福,按上隐形的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带领我们突出重围,飞得更高、更高,从而福满乾坤

孙中山中国梦(六)
民族魂 中国梦

  [摘 要]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就开始了漫长的寻梦之旅,长达170多年的艰辛探索,直到2012年“中国梦”这个传递正能量的词语油然而生。本文首先以中国梦的起源为切入点展开论述,着重分析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提出中国梦对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使我们能更好地认同和理解“中国梦”这一科学命题,有利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关键词]中国梦;由来;科学内涵;意义
  有一些学者误读“中国梦”为“宪政梦”、“美国梦”,在学术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热议。为了有效传递社会正能量和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科学合理地解读中国梦。所谓中国梦,是经久不衰的民族复兴之梦,但不局限于民族主义之梦。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梦经受了长达170多年的空前磨难和革命洗礼,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走上了富强民主文明的康庄大道。中国梦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梦想结晶,镌刻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昭示着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方向。道路承载着梦想,正确的道路决定梦想能否实现,所以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这是全体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千年夙愿,是无数中华儿女对美丽中国的无限追求,它的实现预示着国家的未来,具有任重而道远的意义。
  一、中国的寻梦之旅
  继往开来的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各个阶级、各种人物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理论、设想和方案。这些设想既有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之别,也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教条化马克思主义之异。”(1)虽然一些梦想严重与社会现实背道而驰,但这些不切实际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形成创造了至关重要的条件。
  (一)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民族复兴的第一个历史阶段
  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些民族精英惊醒了,先后爆发了一系列武装斗争和民主革命,企图通过走革命道路获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从此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一是,从1840到1895年,是中国梦突破旧思想和旧体制束缚的历史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用枪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粉碎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旧梦破碎,新梦开始孕育滋长。“从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曾国藩、李鸿章的“洋务梦”,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梦”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梦”,一个个寻梦的努力,成为催生民族复兴梦想的社会基础与思想资源。”(2)这些梦想为国家指明了方向,为人们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给予宝贵经验。二是,从1895年到1919年,是中国梦在“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主题下迅速展开的历史时期。甲午战争惨败,是民族觉醒的转折点,也是民族复兴梦想生长的转折点,民族觉醒点燃民族复兴的梦想。“振兴中华”这句话最先是由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接着维新思想家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口号,此后在社会上掀起了救国救民的风波,“民族复兴”、民族再创”成了表达中国梦的常用术语。孙中山先生结合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提出了民族独立、谋求人民幸福、实现现代化、创造新文明、成为世界富强国家的目标,因没有找到民族复兴出路,梦想就成了无本之木。1917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指明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三是,从1919到1949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梦想的历史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任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梦的实现有了可能,从此中国梦有了可以依附的领导力量。
  (二)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本世纪中叶,是民族复兴的第二个历史阶段
  1949年至今,是中国梦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曲折探索和奋力前行的历史时期,完成“三步走”战略,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当前的主要任务。60多年的追梦历程可谓是百转千回,凝结了亿万大众的千年夙愿,中国人民创造了跨越历史的奇迹,正迎来了一个梦想不再遥远的时代。一是,从1949年至1978年,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艰辛探索、曲折前进的历史时期,是中国梦奠定富强基础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长期以来四分五裂、无组织无纪律性的屈辱历史,开启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新时代。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中国梦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为民族复兴创造了条件。30年的艰辛探索,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1956年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立自主地位的提高,为全面进行改革开放和把握民族复兴的大局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为改革开放时期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民族复兴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两弹一星”为标志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等富强基础为中国梦的成熟添加了催化剂。二是,从1978年至今,是中国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飙升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是民族复兴梦又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中国梦由此踏上了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的新征程,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崭新时代,“实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历史任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梦的蓝图。”(3)随着港澳回归梦、奥运世博梦、航海飞天梦等一个接着一个实现,习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4)   二、中国梦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一)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带领新一届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5)“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2013年3月17日,习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闭幕会议上进一步重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6)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唯有实干,方能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对中国梦最强有力的诠释。民族复兴不是历史上如“康乾盛世”、“同治中兴”的辉煌之梦;不是沉迷于“天地之间只有一国”即中国,其他国家都是藩属国,都需要来朝觐的迷梦,这种梦早已被西方列强的船坚利炮所粉碎。所谓中国梦:一是,中国梦是国富民强之梦。自古以来就有国兴则家兴,国亡则家亡,落后就要挨打,国强才是硬道理的论断。回顾历史,惨败的教训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强权。党和国家的成立为中国人民寻找到了出路,经历了由南湖红船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中国开始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想赢得别国的继续尊重,必须要国家强大起来,只有国家兴旺发达了,个人的美好追求才能实现。二是,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复兴梦”不是古代疆域版图的复古,而是民族重新振兴。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正告那些钳制新思想的人,你们若能够把现代的世界经济关系完全打破,再复古代闭关自守的生活,把发展着的物质文明完全扫除,再复古代静止的生活,新思想自然不会发生。你们若无可奈何这种经济形势,那么只有听任新思想自由流行,因为新思想适应经济新形态新要求发生的,不是这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7)所以民族复兴要与世界发展趋势相适应,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早日把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是,中国梦是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归根到底也是人民梦,“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8)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奋斗目标的实现。(9)
  三、中国梦提出的重要意义
  经过长达一百多年的艰辛寻梦历程,中国梦脱颖而出,清晰地展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顺乎民意,深得人心。这是几代领导人苦心孤诣总结出来的科学命题,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人民都有任重而道远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梦极大地推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进程
  “党的十八报告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建成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0)中国梦的提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巩固注入了新的动力和精神力量,有利于建成经济健康发展、民主法制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随着市场经济条件的改善,利益格局的变动,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取向得到扭转,把私梦和公梦汇聚成大梦,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消除了影响建成小康社会的因素,集中主要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结点,是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加快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反过来中国梦的实现也能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新进程。
  (二)中国梦指明了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进方向
  中国梦的提出,使周边的一些国家和欧洲国家开始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和疑虑,个别国家,特别是大国想趁机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梦倡导和平、合作和共赢,不仅是中国的福祉还是世界的红利,不损害他国利益,消除了他国对我国的戒备心理,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梦强调国家兴、民族兴,则人民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结广泛的社会共识,凝聚一股强大的中国力量,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建设注入精神动力。经过长达一百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梦从萌芽时期的相形见绌到成熟时期的脱颖而出,这是历史的产物,是时代的呼唤,是亿万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梦想的产生一定会有与之相适应的载体出现,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这条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之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一步建设指明了方向,利于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成,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三)中国梦增强了中国人民构筑美丽中国的自信心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梦深入人心志在必得。如今的中国,有丰厚的物质资源,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先进的科学技术,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鼓舞斗志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再高不可攀。在综合国力竞争方面,经济增长和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赢得他国对我国尊重。此时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将这一梦想由理想变为现实。而中国梦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幸福,鼓舞人民群众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决心。使美丽中国的构筑理念深入人心,激发他们创建美丽中国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李君如.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N]2013-10-26(1)
  [2]张可荣.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生长历程[J]2013-9(76)
  [3]张可荣.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生长历程[J]2013-9(78)
  [4]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1)
  [5]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3-1-29
  [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7]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M]//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9-150
  [8]李君如.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N]2013-10-26(2)
  [9]盛亚军.“中国梦”:“强国梦”、“复兴梦”和“幸福梦”[J]2013-9(24)
  [10]中共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11-12
  注释:
  (1)李君如.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N]2013-10-26(1)
  (2)张可荣.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生长历程[J]2013-9(76)
  (3)张可荣.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生长历程[J]2013-9(78)
  (4)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1)
  (5)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3-1-29
  (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7)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M]//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9-150
  (8)李君如.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N]2013-10-26(2)
  (9)盛亚军.“中国梦”:“强国梦”、“复兴梦”和“幸福梦”[J]2013-9(24)
  (10)中共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11-12

孙中山中国梦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64047/

推荐访问:孙中山银元 孙中山评价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如何打造化学魅力课堂 下一篇:铜排发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