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指导5岁孩子坚持练琴

2016-08-27 专题 阅读:

家长如何指导5岁孩子坚持练琴(一)
谈如何辅导孩子练琴

谈如何辅导孩子练琴

摘要:儿童学习音乐有助于提高他们创造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对于智力开发大有裨益。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已认识到对孩子进行早期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怎样辅导孩子练琴,这是教孩子学音乐中的一个十分突出而重大的课题。

关键词:审美教育 课前准备 课中领会 课后练习

【家长如何指导5岁孩子坚持练琴】

音乐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学习音乐有助于提高他们创造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对于智力开发大有裨益。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已认识到对孩子进行早期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学琴儿童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年龄也越来越小。怎样辅导孩子练琴,这是教孩子学音乐中的一个十分突出而重大的课题。

儿童学琴,上课的时数,一般每周不会超过一小时。而大量的时间重要的工作,是练琴。所以说在学琴的整个过程中,练琴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内容。问题很明显,老师教得再好,学生不练琴,等于零。技能、技巧不练不行。有的孩子学琴,光上课不练琴,或很少练琴,这是不会有什么进步的。应该怎样练琴?对孩子来说,领会很难,掌握就更难了。因此,家长进行适当的辅导是不可缺少的。【家长如何指导5岁孩子坚持练琴】

怎样辅导孩子练琴,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讲:孩子学琴等于大人在学琴。我看这话并不过分。因为,一般家长大都不懂音乐。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你一滴水也没有,怎么能辅导孩子练琴呢?所以孩子学琴,大人也一定要跟着一起学,而且要认真地学。这样,才能正确领会老师的教学要求、方法、步骤,才能辅导孩子进行练习。

作者这里讲的练琴,主要是钢琴。这是因为钢琴这种乐器性能完善,用途广泛,它不仅可以弹旋律,也可以奏和声;能独奏也能伴奏;甚至可以弹出交响乐、大合唱的声音效果,这是其他任何乐器所无法相比的。所以人们把钢琴称为乐器之王。小孩子学音乐,无论是唱歌或学乐器,会一点钢琴十分必要,也大有好处。小孩子学音乐,主要是打基础,会弹钢琴,这是学音乐的重要基础,将来无论是学唱歌搞乐器,以及作曲、指挥、理论研究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下面就按照课前准备、课中领会、课后练习三方面,来谈谈怎样辅导孩子练琴的一些有关问题。

【家长如何指导5岁孩子坚持练琴】

一、课前准备

家长如何指导5岁孩子坚持练琴(二)
家长辅导孩子练琴注意事项

家长辅导孩子练琴注意事项

家长辅导孩子练琴一定要注意一下四方面:合理的安排时间、态度既严肃认真又耐心细致、辅导方法正确、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

【家长如何指导5岁孩子坚持练琴】

上小学的孩子一节课也只有四十五分钟,幼儿时期自制力更弱、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短,练琴时间每次要更短一些。三至四岁,每次五至十分钟;四至五岁,每次十至二十分钟;五至六岁,每次二十至三十分钟;六至七岁,每次三十至四十分钟;孩子累了,不集中了,应鼓励他去稍稍休息或玩耍,这样可以调节视力,有利于消除大脑疲劳。练琴可以采取“少吃多餐”办法,这样,每次练都不会负担太重,而且由于一天练习几次,不断重复和巩固,加深了记忆,提高了效率。练琴要选择孩子精力充沛的时间,并尽可能固定下来,使孩子产生一定的条件反射。凡是大瞌睡、玩累了、身体有病、人多杂乱时不要强迫孩子练琴。一个孩子每天到底练多少时间琴合适,这没有一个界线。只能根据家长和孩子的时间、家中练琴条件、孩子的身体及智力发育情况而订。如果希望孩子向专业道路上发展,适当多练琴很有必要。 坐父母的总是盼子成龙心切,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可是孩子终究是孩子,智力超常的总是少数,大多数是普普通通的孩子。因此,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看作天才,估计太高,稍一反应慢就急不可耐,大打出手,这样会把小小年纪的孩子吓得更糊涂,怎么谈得上音乐表现呢?有的孩子说:“我爸爸一陪我练琴就变成了大灰狼。”难怪“小山羊”这样害怕。因此家长只有耐心再耐心地辅导孩子。反之,也有的家长溺爱孩子,一边练琴,一边“乖乖”、“宝贝”地说个不停,看孩子弹好一处,抱起来亲个没完,孩子借此提出各种要求:要吃的、玩的,孩子总在撒娇的气氛中哄着练琴,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和产生克服困难的毅力。这样的家长要注意辅导时严格一些才好。教子有方的家长总是既严格又耐心,既有鼓励又有批评,让孩子在安静环境里、严肃而又活跃的气氛中练琴。发现孩子不想练时,总是仔细分析原因,是不舒服还是饿了?是不喜欢这首曲子还是怕苦了?然后针对性地解决他的问题。

家长辅导时不是代替孩子的眼睛看谱、耳朵听声音、手指去弹奏,而是提醒和指导孩子去正确的看谱、听声音、动手指,不断在孩子耳边强调教师的要求,抓住重点让孩子反复巩固,往往家长有条理孩子也容易有条理。有的家长没有积极研究儿童心理,练琴时总是对孩子说:“好!现在再来一遍„„”单调的重复很容易使孩子厌烦。有的家长不是这样,比方孩子弹“开汽车”的小曲,需要反复练熟。家长说:“现在你坐在钢琴前当‘司机’,咱们‘开汽车’到动物园去。”哈子弹完一遍,说:“××车站到了„„下一站是××站。”孩子又接着弹一遍。如果弹错了,告诉他“汽车”走错路了,再重新“开”一遍。练到一定熟练程度,真的让他“下车”,说:“动物园到了,‘下车’去玩吧。”孩子一定很高兴。

孩子练琴当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要在辅导过程中仔细分析,对症下药。如果是由于精神紧张──怕挨打受骂,而引起弹奏上的种种问题,如不放松、拘谨、老错„„那就需要家长从思想上【家长如何指导5岁孩子坚持练琴】

去寻求解决途径,必要时间向孩子道歉;如果是由于弹奏方法不对造成的困难,则要和教师一起研究如何改正的具体措施;如果是因为欠缺熟练而带来的问题,那就需要放慢速度多多练习,困难之处重点练,两手不独立则分手练,声部不清分声部练,难度大一些的段落反复多巩固。教师留的作业多若时间不够完不成不要紧,主要是“质”,其次是“量”。

此外,练琴之前不要让孩子玩得太累,也需要收收心。如果孩子正兴高采烈地玩积木,与其催他:“快一点!不要再盖了!”还不如家长亲手和他一起快些把积木房子盖好。这样孩子了却了心愿,也能安心坐下来弹琴了。【家长如何指导5岁孩子坚持练琴】

每次辅导孩子练琴之后,根据孩子的表现,最好及时肯定他的长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以用插红旗、贴红星等形式来鼓励孩子的进步。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学琴的程度也不断加深,家长应当逐步有计划地减少辅导的次数和时间,让孩子养成自己动脑子练琴的好习惯,培养他独立克服困难的毅力,不可长期让他依靠“拐杖”走路,否则容易造成离开大人就一事无成的不良后果。

家长如何指导5岁孩子坚持练琴(三)
简单几招教您如何陪孩子练琴

简单几招教您如何陪孩子练琴

——罗兰数字音乐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琴童平时的练琴更是离不开家长的陪伴,道理不言而喻,老师布置了一周的作业量,怎样贯彻怎样把琴练好,里面的学问需要家长根据自家孩子慢慢去摸索。

第一阶段:听

认真听懂每节课老师的知识点。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学龄前),父母可以坐在孩子旁边(注意不是坐在一起,保持一定距离)让孩子有安全感,老师上课的内容家长不懂马上提问,可以适当做些笔记;对于已上学的琴童,家长们可以让其自己和老师互动,上完课后适当和老师沟通。还有家长可以将这周学习的几首曲子,用手机录下老师的演奏或者在网络上找寻整首曲子,让孩子有感性认识。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孩子熟悉曲子的旋律。

第二阶段:分段练习

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制定一周练琴计划,这样可以督促家长也可以制约孩子。一定要分段练习,将一首曲子分解成不同的乐句,每个乐句单独练,弹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反复抽出来练习。在还课的后期可以结合节拍器,先调到最慢的速度,然后再一档一档地往下调,如果这档速度弹得不好,那就不要再往下了,不要一味赶速度,速度这件事情不是一天两天练成的,要循序渐进。

第三阶段:整曲串练

经过第二阶段的跟练后,已经确保了整个曲子中每个乐句的节奏和音准。这个阶段就是将乐句串起来。先听一遍这首曲子的音响,刚开始听感觉有点快,没有关系,只要听个大致感觉即可。有了整个曲子旋律的印象后,家长们就可以大致知道孩子哪里弹得不好哪里还需要改正。

第四阶段:掌握乐理知识,把握曲风

整曲练熟后,还要注意下谱面上的每一个符号:比如感情记号、力度记号、整首曲子的大致风格。不要等要考级的时候再练就晚了,平时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罗兰数字音乐教育所寻求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授课内容都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最快乐、最愉悦的状态下来接纳新的事物,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作为“儿童数字音乐教育”的开创者,罗兰在两个方向上做出了全新的诠释,那就是“沟通”与“教、学关系”。运用“音、视、网”等多媒介技术,数字音乐教育模式可以很好的实现“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家长如何指导5岁孩子坚持练琴(四)
高中生家长如何指导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意义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是职业、职位变动和职业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职业生涯不仅包括个人职业活动过程,还包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态度和情感等。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个人最佳的职业目标和发展途径,并为实现职业目标制订合理可行措施,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父母指导孩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校教育还是空白。
  2.高中生处于人生的转折期,能否走好这个阶段,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3.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孩子的成绩提高,更有利于孩子长远的发展。
  三、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一)知己――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探索
  1.认识什么
  A.想干什么?未来希望干什么?
  B.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
  2.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认识
  (1)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所以,家长可以对孩子各个方面给于一个客观的评价。
  (2)引导孩子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3.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探索
  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五个问题:
  (1)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你的性格
  (2)你最喜欢做的三件事情是什么
  (3)写出你最擅长的三个部分
  (4)写出你最不擅长的三个部分
  (5)在生命中你最重视的是什么
  4.利用专业职业规划机构的测试来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强调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Myers-Brigs的人格理论――强调职业与性格的吻合
  EdgarSchein的职业锚理论――强调价值观、能力及兴趣,甚至个性的融合
  霍兰德职业测量量表:霍兰德在70年代提出系统的职业兴趣理论,是进行职业选择的重要方法。他认为:
  1.大多数人的人格特质可以归纳为六种类型:实际型(R),研究型( 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事物型(C)。
  2.同一类型的人形成类似的职业环境。
  3.工作环境也可以相应分成六种。
  4.个人人格特征和环境适配,将增加个人的满意度,职业稳定度和职业成就感。
  (二)知彼――了解职业世界
  1.了解什么
  2.如何了解
  (1)家长把自己从事或者自己了解的职业相关情况告诉孩子。
  (2)引导孩子去向从事与此相关职业的亲友来了解。
  (3)引导孩子通过网络去查相关的情况。
  (4)看各行各业成功人士传记或者讲座。
  (三)目标――人生的发展方向
  1.为什么制定目标
  2.目标与空想、梦想是有区别的
  3.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匹配――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
  (五)计划――让目标一步一步靠近
  行动――落实计划、实现目标
  1.只有行动,之前做的一切才有意义。
  2.在行动中,引导孩子不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调整目标和计划。
  四、高中生职业规划一般的八个步骤
  因为高中生还处在成长期,没有完全成年,所以他们的测评选项既包含职业测评应有的选项,又在测评内容上加上适合他们特点的选项,使其智能化、丰富化、趣味化。
  第一步:咨询师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教育子女的观点,以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等;再与孩子沟通,谈他们的理想、爱好、特长,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对家长的看法及与同学相处的关系等。
  第二步:咨询师根据测评得到的18项指标,把各项测评指标+学历、经历、能力、性格、爱好、特长等,结合市场、行业、职位信息,进行10项分析,选出相关职位5~8个进行分析、排查,找到职业定位的3~5个目标。然后对这些目标进行职位的行业前景、发展趋势、所需要的平台等进行一系列分析和研究,最后为职业初步定位2~3个。
  第三步:因为职业是人生最大的事情,而站在起跑线上的高中生是否能抢码而不犯规,是否能进入快速发展的跑道,怎样能实现孩子翘首以待的理想,怎样不辜负家长的殷切期望,职业顾问需要再三斟酌,全体专家团队要反复会诊,在论点、论据充足的情况下,最后才能对初步定位给以最后的决定1~2个。
  第四步:根据定位的职位制定发展规划,第一个平台怎样搭,台阶怎样上,需要补充哪些知识,应该在多长时间实现目标,以后,第二个平台、第三个平台……依次进行研究、确定。
  第五步:根据定位的职位(也就是未来职场切入点)、社会背景、家庭背景、选择目前报考的专业3~5个,并对家长和孩子进行以下相关辅导:报考大学首当其重看什么?填报高考志愿家长与孩子拔河谁是裁判?高考填报志愿必须了解的常识等。
  五、了解学校一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成才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促进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
  (一)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职业理想教育。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建立在职业理想确立的基础上。职业理想教育应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理想的内涵、职业理想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二是专业概况介绍。由于目前学生的升学指导教育还不完善,职校生对专业的选择盲目性很大,缺乏对专业概况和该专业领域就业需求情况的了解,以及自身对该专业领域工作适应性的评估。
  三是职业潜能分析。针对职校生对自身条件和职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把握,应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潜能分析。
  四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制订方案、作出决策等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符合自身职业潜能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
  五是指导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方案是以文本形式表现的学生职业生涯远景描绘与近期行动计划,具体包括学生自己的基本情况、相关分析、发展目标、时间进程、具体措施等。规划方案应做到:各项分析要客观、可靠;各项目标要明确、切合实际;各项计划和措施要具体、有可行性。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程介入、专题辅导和教学渗透,并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学校要向新生高考改革的基本概况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与专业的职业课程教学相结合。结合职业指导课或开设选修课,在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教学与方法指导。通过该课程教学,学生完成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三是与选修课程中职业技术课程相结合。通过技能训练,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明确学习努力方向。
  四是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各校可以就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交流会或咨询会、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主要有个别咨询、团体辅导、范例引导、同伴互助、实践体验、模拟演练等。
  个别咨询是指教师对学生个体进行单独指导;
  团体辅导是指教师对学生团体进行讲解和训练;
  范例引导是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典型,引导和激励学生,范例包括学生完成的优秀设计和通过设计获取成功的范例;
  同伴互助是指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启发,提高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
  实践体验是指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帮助学生取得职业生涯发展的感性认识;
  模拟演练是指通过模拟职业活动情景,帮助学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管理和师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学生管理等部门配合开展活动。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指导课教师为主,其他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进行相关内容的渗透:如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辅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写作指导,学校则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展示活动和优秀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成功案例推介活动,激发学生取得职业生涯发展的热情。
  (五)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步骤
  1.评估分析。学生对自身条件和职业潜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判断自身优势与劣势,确定未来职业领域和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以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机会。
  2.确立目标。一是制订职业生涯发展长远目标,二是将长远目标进行分解,制订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并注意各阶段目标的有机衔接和逐级递进,在逐步实现阶段目标的基础上,最后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长远目标。
  3.制订措施。制订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应对措施、实施步骤和所需时间,主要措施有在校的学习与培训、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制订相应的学习与培训计划,如制订课程学习计划、制订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制订视野与知识拓展计划、制订相关证书获取计划等。

家长如何指导5岁孩子坚持练琴(五)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主持人语: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是幼教领域中一个颇受争议的问题。近年来,很多人在质疑幼儿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我们有没有必要让每个孩子将来都成为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我们是否应该强求每个孩子都具有同样的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我们能否随意去改变孩子对“时空”充满想象力的认识理解和衡量尺度?教孩子们“快一点”是否有悖于“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一真谛?
  即使无法给出定论,本文也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抛砖引玉,我们希望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和家教途径的涌现。让我们的家教理念既能为未来社会培养稳健的中流砥柱,又能包容千姿百态的天才奇葩。
  认时钟,不是简单的小事儿
  (孔女士,34岁,小学教师)
  我担任一年级数学老师时曾做过统计,班上只有不到一半的孩子会认时钟。
  看来很少有父母刻意教幼儿认时钟,也许有人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能力。我在教学中发现,那些从小就被家长教导“认时钟”的孩子,比较有时间观念——他们通常能按时到校,按时完成作业,并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相反,那些不会认时钟的孩子,显然从未经过“时间训练”,也就缺乏“时间观念”——最突出的表现是有“哭泣综合征”或“橡皮综合征”。有“哭泣综合征”表现的孩子,明显出现幼、小衔接不适应,动不动就哭,觉得按时交作业是很大的压力;有“橡皮综合征”表现的孩子则拖拖拉拉,写作业时总要拿个橡皮,总在一个字或一道题目上打转,反复挑剔,改来改去。
  鉴于这种情况,我意识到“时间观念”应该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因此,在女儿恋恋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刻意教她认时钟,用闹钟给她做玩具。
  恋恋2岁开始,我常指着客厅的时钟说:“过10分钟,等长针转到这里,我们就出去玩。”“等短针走到5,就是5点,我们就吃饭。”
  恋恋2岁半的时候,已分得清“长”和“短”的概念,我就告诉她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我在淘宝网上买了一个两针联动的时钟教具,教具标有多种刻度,恋恋整天用手指拨来拨去。我也教她从“1”认到“12”,告诉她短针最靠近几,就是接近几点了。
  3岁的时候,恋恋会说:“现在大概3点了。”我用“围棋”做教具教她掌握十进制,再用“模拟购物”等游戏让她使用5元和10元的纸币,从而学会5的倍数。“5的倍数”非常重要,因为表盘上每两个相邻的明显刻度之间代表5分钟,我教恋恋认分针,就要告诉她分针指向“几”,就代表“几”个5分钟。
  这个过程貌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恋恋用了1年时间才掌握。其间,她提出了很多难以解释的问题,比如:8:50,这时时针很接近9,为什么不是9:50。8:03,时针也很接近8,为什么不是8:00。”这些问题对幼儿来说确实很困难,需要家长无数次地重复和强化。我曾一度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分阶段的,到了一定阶段,他(她)自然而然地就“忽然理解”了。
  5岁的时候,恋恋已把我教她的“正六边形时钟模板”烂熟于心,各种形状的钟表她都会看,没有刻度的钟表她也不怕。
  “认时钟”,只是一个手段,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较强的时间观念,让孩子拥有自律的品格。恋恋上幼儿园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赖床,每天早晨要去幼儿园时,总是哭闹着不肯离开家。
  为此,我给她设计了一个《今天星期几》的数学游戏。我准备了一张画好7个格子的彩纸。我在上面写上“星期一”到“星期日”。她每个星期一醒来都会说:“我不想去幼儿园,我想过星期六。”我就带她看墙上贴的那张画了格子的彩纸,并给她一张贴纸让她贴在第一格,提醒她那天是星期一,到星期六还有5天。每一天,我都让她数数那一周的贴纸总数(这是学加法的好办法),并且让她计算“离星期六还有几天”、“3天后你要做什么”、“下个星期天你要去郊游,如果一天存一块钱,到时候你有几块钱可以花”等有趣的数学题。
  这些数学问题,让恋恋逐渐摆脱了“幼儿园恐惧症”。随着她的年龄增加,我们将“周历”改成了“月历”,并提前规划节假日的行程。恋恋渐渐明白:有很多事(比如上幼儿园)虽然自己不喜欢,但安排好的日程无法改变。所以,她就会将注意力渐渐转移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时不时地会算算“离周六还有几天”。
  恋恋还有一个和大人讨价还价的坏习惯,也是我在教她“认时钟”的训练中帮她改掉的。她很喜欢说:“让我再睡5分钟,要么3分钟吧?”在学习认钟表的过程中,我让恋恋认识到,每天24个小时是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的,如果你在一件事上拖几分钟,就一定要在另外的事上损失几分钟。比如当她想赖床的时候,我就会拿个闹钟让她认一下:“宝贝,你已经晚了几分钟了?”恋恋说:“3分钟。”我就说:“所以,等一下上学路上你必须跑步,把这3分钟追回来。”
  同样,当她下午想在户外疯玩,不愿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就会把手表递给她看。恋恋讨价还价:“老妈,再玩10分钟,好不好?”我就会说:“再玩10分钟,可以。但是你吃饭后看电视的时间就要减少10分钟。”
  上了小学以后,恋恋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与其他家长整天盯着孩子做作业不同,我几乎不用督促她。只要帮她每天计划一下一天之中语文、数学作业要花多少时间,看课外书多少时间,告诉她睡觉前其余的时间她都可以玩就行了。
  语文老师反映说,恋恋做事特别有计划,她的周记不是“假、大、空”,而是很认真地反思自己刚过去的一周哪些时间没利用好,下一周的时间如何安排。
  看来,“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光靠口头说教是不行的,还要巧妙地训练孩子学习利用时间,才能真正帮到他们。
  带蜗牛散步,听起来很美
  (武先生,35岁,自由摄影师)
  我是搞摄影的,我爱人是自由撰稿人。我们都是喜爱旅行、渴望自由、享受“慢生活”的“文艺家长”。
  对女儿武蝶雨,我们的教育原则是尽量尊重她的个性,让她自然成长。我们不给她报兴趣班,也不逼着她学这学那。我甚至觉得,小孩子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是和大人完全不同的,我们不应该随便去破坏他们“浑然天成”的世界,更不要挫伤这种想象力的空间。   蝶雨从小就跟着我们天南地北地旅行,她很喜欢大自然,经常面对美丽的风景,或看着一只飞鸟发呆,让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
  这种很诗意的生活状态,在蝶雨3岁半进入一家公立幼儿园后,与园里的要求有了冲突。幼儿园的老师抱怨我家蝶雨什么都慢半拍,吃饭慢,走路慢,总是发呆,上课时睡觉,睡觉时又不闭眼……蝶雨也很沮丧,她觉得自己仿佛是小朋友中的异类,耳边总是“快点”的催促声。
  为解决这个矛盾,我和爱人纠结了很久。我们处于可选性不多的教育体系中,除非有勇气让孩子完全脱离这个体系,否则就必须教她适应规则。
  思索之后,我向幼儿园提出了“每天只上半天课,午饭后接走”的申请,并得到了批准。这对我们和园方来说都是缓冲:蝶雨不用为“必须午休”而痛苦,老师们也不用为她脱衣穿衣慢而纠结。我跟蝶雨说:“爸爸理解你,也知道你慢一定有慢的原因。但是你在幼儿园的时候必须配合老师,和小朋友保持一致。”
  我和爱人达成共识:一方面要训练女儿具有正常的时间观念,尽量和同学、老师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我们也尊重她的艺术潜质,尽量给她空间发展自己的特长。
  我们给她买了一个智能闹钟,闹铃会发出小鸟的叫声,还会说“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我让女儿自行设定各种时间,到了时间闹钟就会让她起床、看电视、学拼音、画画、听音乐。有时候,女儿画画和听音乐特别入迷,我就尽量让她沉醉其中。但是到了睡觉和吃饭的时间,我还是会要求她停下来。她不愿意停下来的时候,我就把闹铃再放一次,她就会乖乖配合了。
  一天,女儿照着正常的时间安排在洗脚。她洗了15分钟还不愿意结束,她妈妈就开始催她:“快点啊,拜托快点啊……”
  我走进去,发现她正闭着眼睛,用小脚在盆里划来划去。她说:“爸爸,我好像坐在海边,有海鸥和小鱼……”看到她徜徉在自己美妙的幻想世界里,我真不忍心去打扰她,可第二天还要上学呢,所以我就一边接着她的话题说,一边把她抱上了床。我问她:“蝶雨啊,你说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她便越讲越兴奋,还要用彩笔画出来。我告诉她:“等睡觉起来再画也不迟,我们的生活必须分为‘随心所欲的时间’和‘受约束的时间’。现在,你必须闭上眼睛睡觉了,等你明天从幼儿园回来,你就又获‘自由’了。”
  蝶雨慢慢明白了什么是“受约束的时间”——比如我们告诉她:“早上7点是起床的时间,下午5点是吃饭的时间,晚上9点是上床睡觉的时间……”她会意识到这些时间点是会受到父母和老师督促的,所以需要加快速度。同样,她知道“下午1点到5点”这4个小时是属于她的“随心所欲的时间”,她可以做她想做的事。
  蝶雨的艺术天赋很快就得到展示,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我们给她请了一位钢琴老师。每个“随心所欲的时间”,她不是学琴就是长时间地听音乐,她对艺术那种如痴如醉的感觉没有被我们“强行破坏”。另一方面,她也没有和幼儿园的生活脱节。在老师的帮助下,她逐渐跟上了大家的节拍。虽然她的动作还是慢,常常会“拖班级的后腿”,但是老师们也因为她的艺术才能而包容了这一点。
  我坚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机构和老师们一定会赋予孩子们更大的自由度,对每个孩子都因材施教,既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又不用统一的模子去生搬硬套。这样,天才不会被扼杀,秩序也不会被破坏。
  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
  (陈校长,小学特级教师)
  良好的时间观念,是家长给孩子的一笔宝贵财富。守时惜时的孩子,心智成熟程度相对比较高,容易建立起规律的生活习惯,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而那些对“时间”懵懂不明的孩子,很少有主动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常常被视为心智发育滞后或者纪律性不强,很容易在学校里承受额外的压力。
  一般来说,时间观念应该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建立。
  婴儿满月之后,父母就应该通过揣摩孩子吃奶量的变化,来微调其作息时间,规律地将喂奶间隙时间逐渐加长。6个月以后,父母就可以固定孩子每天喂食、玩耍、睡午觉的时间。2岁之后,父母可以利用数字让幼儿了解时间流逝的感觉。幼儿渐进在1、2、3……的数数中感受到时间的节奏感。
  2岁半以后,父母可以教孩子时钟上的数字。当时针转到某一位置时,就表示该进行某些活动了。家长应先从孩子最喜欢的活动着手,循序渐进地把“按时间分配活动”的做法扩展到一整天。
  3岁以后,父母可以教孩子更多的时间词汇,比如黎明、中午、傍晚、晚上……父母要帮幼儿将每个时间段与自己的活动联系起来。训练之后,幼儿会熟练运用这些时间语汇,对自己一天的活动进行规划。比如:“明天一大早我们要去爷爷家,中午去动物园,晚上看电视……”
  5岁以后,孩子对“过去”与“未来”的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候,父母可以选择时间跨度小,与生活作息密切相关的故事来教孩子做计划,比如“芭比娃娃的周末”、“托马斯的暑假总结”等。家长让孩子复述故事,体悟主人公是爱惜时间还是浪费时间,逐渐灌输给孩子“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时间最宝贵”、“我是时间的小主人”等概念。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长要提前让孩子知道,升入小学之后,上一节课是多长时间,吃一顿饭需要多少时间,一次考试需要多少时间等。家长还要让孩子有意识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教孩子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如果孩子已经有了拖沓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等坏习惯,家长就需要采取“激励”和“督促”相结合的教育手段,教孩子进行时间管理。
  在培养时间观念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有些孩子的时间观念天生比较强,做事情一板一眼,特别不能容忍别的小朋友迟到或拖沓。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引导孩子明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很棒,但你不能因此骄傲,更不能守时到刻板的地步”。
  有些孩子天生是“慢性子”,父母花很大精力纠正,却效果不佳。这种情况下,父母心态一定要摆正——“教育是微调,而不是逆转”。父母要在接纳孩子天性的基础上来帮助他一点点改变。当孩子因为动作慢而被小伙伴批评、疏远时,父母要鼓励他,维护他的自信心。当孩子愿意改变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订改变计划。也许计划执行过程中会有反复,父母千万不要气馁,要知道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孩子从“乌龟”变成“兔子”,而是要他每天进步一点点。
  还有些孩子极具艺术家气质,常沉溺于精神世界忘了时间的存在。这类孩子需要及时建立“公共时间”和“私人时间”的概念,公共时间可视为“受约束的时间”,私人时间则可视为“随心所欲的时间”。这样才能教会孩子平衡自己的天才,既保持个性,又不至于脱离群体。
  〔编辑:冯士军〕

家长如何指导5岁孩子坚持练琴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62852/

推荐访问:5岁孩子的教育 家长如何陪孩子练琴

专题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创造不是一种技能问题,,而是一个品质问题” 下一篇:问题教学法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