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

2016-08-24 安全管理常识 阅读: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一)
城镇化背景下自然景观的发展与保护

城镇化背景下自然景观的发展与保护

摘要:千岛湖风光旖旎,是浙江省旅游胜地,而近年来却出现很多环境问题,其中包括水体富营养化,林相单一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人类活动的剧增。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淳安县境内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我们通过走访调研,最后针对千岛湖自然景观的发展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千岛湖 自然景观 发展 保护

一、前言

随着新一轮深层次的城镇化进程的展开,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新一轮的严峻考验和机遇。尤其是十八大的召开,愈来愈多的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保护和发展自然景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此,我们以城镇化背景自然景观的发展与保护为题,以浙江省千岛湖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

二、千岛湖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1.旅游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

随着千岛湖旅游业的发展,淳安县城内度假村、五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等等娱乐产业相继兴起。此类行业十分热门且经济效益高,得到许多开发商的追捧。但诸如此类设施占地面积大,因千岛湖短缺的陆地无法满足需求,开发商便把目光转向湖区。近年来,围湖造房的现象时有发生,千岛湖区面积骤缩。

2.旅游服务业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当地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排污设备却还未及时跟上,废水污染问题日渐突出,成为破坏千岛湖水质的重要原因,其中给当地水体带来的主要是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污染。

3.存在大量“擦边球”现象。

现如今为保护千岛湖的自然景观,政府已有效控制恶意的围湖造房现象,但其中仍存在不少“擦边球”的情况。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

如图所示,开发商通过政府审批后,在湖面A处修一条公路,但一段时间后,A处左侧因没有封闭水流通而成为死水,不得不填湖而作他用。开发商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围湖造房,因此开发商在并没有触犯政府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湖区面积大大减小了。【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

三、千岛湖自然景观合理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二)
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统筹文化布局的提案

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统筹文化布局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1161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

案 由: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统筹文化布局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文化部会同国家文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理 提 案 人:刘家强

主 题 词:城镇化,文化建设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城镇化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问题。据中国社科院城市蓝皮书表明,中国城镇化规模居全球第一,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不仅是经济的发展体,更是文化的共同体,而文化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灵魂。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用人文理念引领城市建设,以文化繁荣推动城镇化进程,做好传承、发展城市文明这篇大文章,我们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以下分析和建议。

一、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缺失现状

(一)城镇建设“同质化”,城市出现景观“克隆”。

有的地方由于大规模拆迁旧城,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历史人文景观、历史名人故居遭到建设性毁坏。全国各地出现了大小城市一个样、东西南北一个样,面貌风格超级趋同的情况,整个城市没有灵性、没有特色、没有吸引力。据有关统计,全国80%以上的县市已经兴建城市广场,有的号称比天安门广场还要大。在全国总共661个大中小城市中,有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的大都市或国际化城市。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模式和步调基本一致,从欧式建筑一条街到大型草地广场,从林立的高楼大厦到笔直宽阔的马路,城市出现普遍的景观“克隆”现象。

(二)城镇内部呈现“二元结构”。

2011年全国外出进城农民工达1.6亿,我国农民工因其数量庞大和身份独特而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国家未来发展和党执政基础的一个群体。随着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拥向城镇,这些人虽然在城镇就业和生活,但农民身份没有改变,不能享受城市的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和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没有享受到同城待遇。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缓慢,许多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虽然身份上转变为了城市居民,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农民工的文化服务没有经费保障,农民工文化生活缺乏制度关怀,农民工文化生活十分饥渴。

(三)基层文化队伍无法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

中宣部、中组部等六部委(中宣[2010]14号文)规定“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至少应有1至2个编制,比较大的乡镇可适当增加编制”。但据我们调查,基层文化专干编制的政策落实不力,还有相当数量的乡镇文化站无专门人员,无机构编制,无基本工作经费保障,难以为城乡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及免费服务。长期以来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

“行政隶属乡镇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使乡镇综合文化站处于“一方不管,一方管不了”的“两不管”境地或真空状态,且没有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凡进必考”、“奖勤罚懒”的激劢机制。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

二、对城镇化进程中统筹文化布局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注重城镇文化的传承。

建议国家立法特别保护城镇原有文物古迹、民宅、地方戏剧、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之乡等文化遗产,将城市的文化内涵物化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保护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街区,注意维护城市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血脉相连的山水风光和传统历史文化,保留先人留给我们的山水、街道、房屋、风土人情、民间艺术。只有保留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特色,才能保留这个城市的精神世界。

(二)加强城镇文化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基本文化需求。

城市的多样化、独特性是让特色城市恢复活力的最重要动力。工业文明追求标准化,导致城市建设千城一面,而文化创意可以有效地恢复城市的最本色。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兴办民办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文化馆(站)等文化设施。建设一批文娱、体育、博览等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设施,新建住宅小区应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发挥各类文化设施的功能互补性,在空间摆布上尽量形成聚集、照应、连带关系,打造辐射力强的文化一条街、文化中心区等城市文化核心区。建议国家采取政府购买、资本资助、补贴等方式,向城镇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特殊社会群体提供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在大型企业、工业园区、工矿区等农民工生产生活密集区参照本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配套建设农民工文化中心,保障农民工与市民享有平等的文化权利。

(三)激发基层创造活力,建设一支稳定的文化队伍。

改变乡镇对文化专干的使用管理办法。如四川省已在全省成功推行了乡镇文化站公共文化经费“县管站用”机制,以此为突破口,试行文化站人财物“县乡共管,以县为主”模式,即由县财政全额发放工资和额定的奖金福利,从而建立起“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实现“管人、管钱、管事”三者相统一。建议将四川的这种经验做法在全国进行推广。各级政府、国家要不断激发志愿机制在配置公共文化资源中的作用,把有限的资本化公共财政资源与无限的非资本化志愿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发展合力。国家要出台财税政策,鼓励支持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形成多形式、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国家还要出台政策,吸引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从事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建立文化经纪人制度,发展巩固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来源:中国政协网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三)
城镇化背景下自然景观的发展与保护

龙源期刊网 .cn

城镇化背景下自然景观的发展与保护

作者:苏玮玮 王科杰 沈怡婷 王金霞

来源:《科技探索》2014年第02期

摘要:千岛湖风光旖旎,是浙江省旅游胜地,而近年来却出现很多环境问题,其中包括水体富营养化,林相单一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人类活动的剧增。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淳安县境内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我们通过走访调研,最后针对千岛湖自然景观的发展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千岛湖 自然景观 发展 保护【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

一、前言

随着新一轮深层次的城镇化进程的展开,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新一轮的严峻考验和机遇。尤其是十八大的召开,愈来愈多的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保护和发展自然景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此,我们以城镇化背景自然景观的发展与保护为题,以浙江省千岛湖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

二、千岛湖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1.旅游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千岛湖旅游业的发展,淳安县城内度假村、五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等等娱乐产业相继兴起。此类行业十分热门且经济效益高,得到许多开发商的追捧。但诸如此类设施占地面积大,因千岛湖短缺的陆地无法满足需求,开发商便把目光转向湖区。近年来,围湖造房的现象时有发生,千岛湖区面积骤缩。

2.旅游服务业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当地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排污设备却还未及时跟上,废水污染问题日渐突出,成为破坏千岛湖水质的重要原因,其中给当地水体带来的主要是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污染。

3.存在大量“擦边球”现象。

现如今为保护千岛湖的自然景观,政府已有效控制恶意的围湖造房现象,但其中仍存在不少“擦边球”的情况。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四)
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古镇保护与建设的几点看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但与此同时,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底蕴,赋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古村却被快速的城镇化建设所“化”掉了。如今,我国城镇化建设已进入提高质量为主的新型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使得城镇化的人文、历史、自然特色更加明显,如何加强文化古镇的建设与保护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古镇;保护;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动力,统筹兼顾城乡发展,从而不断推进城市生态化、集群化、一体化、高效化、科学化的发展。在过去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则主要围绕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对于乡村尤其是古村落和村镇的规划与发展重视不足,在今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则要更将重点工作放在城乡统筹,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一、文化古镇保护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对于我国过去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而言,所谓的新城镇化就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将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进行全面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城镇化的建设的质量与水平,进一步保证城镇发展向科学、高效、集约、和谐、安定、完善的方向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过去发展城镇化往往只关注城市的规模扩张、面积扩大。而现在的城镇化发展则更加重视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质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绿色、集约、智能,更加凸显出城镇的文化底蕴。
  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建设工作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原则就是坚持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进一步体现出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建设的工作。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全体人民的灵魂纽带。通过对于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影响作用,也能够进一步弘扬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功能。在文化古镇保护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增强对于自然生态、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以及历史文化古村镇、村落的保护与建设力度。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古镇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建设是“文化城镇化”的充分体现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而如何充分体现质的变化,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则必须从提升城镇的文化软实力入手,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建设工作恰恰符合了这一点,这即充分体现了“文化城镇化”这一重要的发展主题,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避免“千城一面”现象的根本举措。在文化古镇保护与建设的工作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其中的各种历史文化价值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势,是势不可挡的发展铁律,但不能因为城镇化的发展而让城镇,尤其是古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丢失,否则得不偿失。
  (二)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建设能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建设工作要求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保证城乡统筹发展,使得生态文明始终贯穿于文化古镇的建设过程。根据新型城镇化背景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文化古镇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结构的全面优化,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的建设程度,推动城镇化朝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帮助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建设能够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乡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古镇建设要求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主要的发展目标,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工作,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能够保证我国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乡镇服务行业的质量提升,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乡镇居民就业,从而提升乡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古镇保护与建设的一些看法
  第一,在总体规划方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建设必须要规划先行,当地政府要把古镇的保护与建设古镇重点纳入地区城镇化建设总规划当中,重点考虑古镇的保护与建设规划,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第二,在组织管理方面政府要主导,政府对于文化古镇的古建筑要进行积极的修缮与保护,针对古镇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要进行全面保护与深入挖掘。还要通过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和发挥好古镇的旅游和宜居功能。其次是强调群众参与,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建设工作离不开当地群众的支持与参与,要提高当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促进当地居民能够积极配合文化古镇的保护建设工作。通过保证居民公平性的原则来使得他们获得切实的利益,进一步认识到文化古镇保护动作的益处,通过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觉成为文化古镇的保护者与建设者。第三,还须强调的是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建设中的重要的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是文化古镇得以完整保存和延续的重要基础,尤其对自然资源,自然形成风景名胜等要加以重点保护。
  城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古镇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简单工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古镇保护与建设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的眼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切不可生搬硬套成功地区的保护与建设经验,各地区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制定符合本地区文化古镇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成为千姿百态,独具风格,充满形式美与内容美文化古镇。
  参考文献
  [1]罗宏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N].湖南日报,2010-02-20.
  [2]曾博伟.旅游小城镇:城镇化新选择.旅游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118-119.
  [3]向明.社区旅游视角下古镇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四川平乐古镇为例[J].学术探讨,2010(10):29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五)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村布局规划的江苏新实践

  摘 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乡村地区正发生着剧烈的转型与重构。乡村有其独特性,在社会发展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乡村的发展正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新时期下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也经历着新的实践和探索。在回顾江苏省历轮镇村布局规划的基础上,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为例,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新实践进行思考,以期为同类型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镇村布局规划;新型城镇化;扬州市区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deepening, the country area is undergoing drastic transformation. The country is unique, and ha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Rural development issue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work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undergoes new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overview of the past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in Jiangsu, this paper takes the case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of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 and think of the new round work in Jiangsu.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 new-type urbanization ;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3- 29(6)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土地利用等方面,中国乡村都经历了一个剧烈变动的转型过程[1]。2000年代中后期,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引领下,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乡村转型,并呈现出农民就业非农化程度高、外出务工时间长期化的趋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农村人口老龄化[2]和空心村[3]现象日渐凸显,传统的乡土社会正逐步消逝[4],引发了学界对乡村问题的持续关注。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出现了“从关心城市到关心乡村问题”的宏观政策拐点[5]。随着中共十八大“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我国镇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型城镇化着重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开始从“城镇的单视角转向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的双视角”[6]。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工作的重点将更关注镇村发展,促使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农民市民化、致富有出路、乡愁有所寄、权益有保障”[6]。由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镇村布局规划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时代要求。
  在上述背景下,江苏省于2014年开始推进新一轮的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本文基于《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实践,对新时期下江苏省镇村规划编制的新探索进行总结,旨在为同类型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2 江苏省历轮镇村布局规划检讨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离土不离乡”的苏南模式[7],到2000年代中期的“新农村建设”浪潮[8],再到近年来的“美好城乡建设”工程[9],江苏省关于镇村规划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城乡关系的不断发展,江苏省已开展了多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其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与反思。
  (1)第一轮镇村布局规划(1995-1996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村镇规划标准》和《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政策文件的指导下,江苏省开始展开关于镇村规划的实践探索。1995年以来,江苏省展开“两区”划定工作(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村镇建设规划区),制定了中心村建设规划,并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建房需求,因地制宜进行实施[10]。此轮规划促进了农民集中居住建设,对发展镇村经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成效。然而,这轮规划仅在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才有条件组织实施,覆盖面并不广[11]。此外,规划中“中心村――基层村”的两级结构相对单一,对村庄特色保护的重视不足。
  (2)第二轮镇村布局规划(2004-2006年)
  2000年后,随着“城乡统筹”的提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江苏省全面启动镇村建设工程,并出台了《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指导镇村布局规划编制[12]。此轮规划致力于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和土地集约利用,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 [13]。然而,由于当时省内镇村情况复杂,加之规划师对城乡统筹内涵的理解尚有差异,导致出现了规划编制任务指向、镇域规划形式主义严重、镇村规划特色缺乏、政策保障乏力等问题,规划可操作性不强[11][14]。因此,该轮镇村布局规划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3)第三轮镇村布局规划(2014-2016年)
  2014年,为了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提高镇村建设水平,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①,指导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展开。这一轮规划更注重“发展”的村庄,充分尊重农民和乡镇发展意愿,同时更重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再出现以往镇村建设中不符合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本文将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为实证案例,总结江苏省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实践经验,作为发达地区的江苏经验将对全国其他地区的镇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3 规划区概况
  3.1 扬州市区镇村现状分析
  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沿岸。作为长三角核心区北翼中心城市,扬州市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扎实,镇村发展态势良好。《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内、中心城区外围地区的21个镇(街道)(图1),共涉及到326个行政村,5492个自然村庄。规划区内村庄数量庞大,布局离散而不均质。此外,规划区内地理环境多样,不同地形地貌下形成的村庄空间呈现出不同特征,区域差异明显。
  3.2 扬州市上轮镇村布局规划检讨
  2005年,在江苏省《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的指导下,扬州市邗江区和江都区(原江都市)分别编制完成了首轮镇村布局规划。此轮规划旨在引导“四个集中”,提出将扬州郊区范围内7573个自然村庄按照不同类型调整至951个规划居民点,村庄撤并比例高达87.4%。
  该规划自实施以来,对扬州市区镇村体系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方面,村庄数量大幅减少,建设用地得到节约,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初见成效,相关配套政策也不断完善。而另一方面,该规划在实施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首先,规划提出的村庄撤并力度过大,操作相对困难;其次,缺乏对乡土特色的重视,部分历史建筑、街道随着村庄撤并逐渐消失;第三,由于政策制度尚不健全,未能充分考虑区域差异,给部分确有建房需求的农民带来生活上的困难。该规划的经验与教训为新一轮规划的编制提供了诸多启示。
  2014年,扬州开展了新时期背景下的最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编制。通过对上轮规划的总结和反思,新版规划针对新时期镇村发展的要求,在规划思路、方法、内容和技术上做出了许多新的探索和转变,旨在编制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农民发展意愿、可操作性强的镇村布局规划,进一步引导扬州城乡一体化发展。
  4 新时期镇村布局规划编制的探索
  随着江苏省新一轮的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展开,《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在相关政策指导下,从探索自下而上规划模式、厘清半城市化地区村庄发展规律和确立村庄分类体系3个方面对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进行了实践和创新。
  4.1 探索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
  就江苏省而言,无论是20世纪末“中心村”的大规模建设,还是21世纪初的“新农村”规划,以往的镇村规划均由中央政府推动,采取“自上而下”的编制路线。然而,由于“自上而下”的镇村规划模式不能全面反映基层政府和农民对村庄的建设意愿,落实难度较大;同时因为征地拆迁等原因,较易引发各类纠纷、冲突和群体事件[15]。通过对“自上而下”规划模式不足的反思,江苏省本轮规划采取“村级酝酿,乡镇统筹,市县批准,省厅备案”的编制流程[16],在规划过程中强调由村级组织自下而上进行“民主规划”,旨在编制一个符合村庄自主发展意愿的新规划。
  总体来说,规划编制工作经历了“自上而下指引――自下而上酝酿――各层级互动”的过程(图2)。在规划编制的前期阶段,依据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和各乡镇访谈的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提出差别化的发展意见和指引,形成了《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纲要》,以此作为规划编制的技术纲领指导规划工作展开。首先,由各行政村结合自身村庄发展实际,向镇政府上报重点村、特色村和一般村的规划布点意愿。随后,镇政府对各村上报的规划意愿进行统筹安排,完善本镇村庄布点规划,并将结果进一步上报扬州市政府。此后,规划局对各镇上报结果进行二次校核和统筹,拟定初步规划结果,与各区、乡镇政府进行充分的意见征询和沟通,逐步完善规划布点安排,确定最终的规划结果,并上报给省厅备案。
  “自下而上”模式的探索,使规划编制更符合各村庄、街镇的自身实际和发展意愿。与此同时,规划师的角色从单一的规划“制定者”转换为“指导者”和“把关者”,促使了规划从“精英规划”向“民主规划”的转型。“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个层面的良性互动,使得规划编制在关注公众决策的同时更趋科学合理。通过规划的编制可以看到,当代规划已经进入公共政策范式领域,规划民主变革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新时期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应更多着眼于规划的“社会性”,通过集合“乡村社区”的不同利益方,催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奋发有为、造福桑梓”的强大内生力量,有助于引领乡村规划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
  4.2 厘清半城市化地区村庄发展规律
  本规划的覆盖范围位于扬州市城市郊区,城乡联系密切、流动频繁,具有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特征。规划从理论研究入手,以田野调查为依托,通过配额抽样和便捷抽样,对扬州市城郊地区城镇化趋势和农民迁居意愿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究半城市化地区城乡流动的现状和特征。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看到,扬州城郊地区正发生着剧烈的乡村变迁过程,呈现出如下规律。
  4.2.1 镇村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本次规划区内的21个街镇的地理条件多样,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迥异,镇村发展的地域性差异较为鲜明。为避免再次形成“一刀切”式的政策,规划通过校核各镇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与主城区关系特征,将规划区范围划分为滨江开发型、都市近郊型、都市远郊型和跨界发展型等四种类型。在滨江开发型地区,工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农民就地城镇化特征明显。规划提出在这一地区严控农民建房,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在都市近郊区,由于过去政策严禁一切村庄建设行为,许多危旧房屋也未能进行改造。规划指出在这一地区政策制定要“有堵有疏”,允许有建房需求农民在规划定的区域内新建房屋;同时进一步扩大镇区农民集居点建设。在都市远郊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因此规划要求在政策和资金扶持的同时,鼓励农民向镇区集中;同时顺应建房潮流,在远离镇区的农村地域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以保证耕作半径。而在跨界发展型地区,规划引导这一地区镇村与泰州进行积极的跨界融合,协调城乡发展。   综上所述,规划综合考虑规划区地域差异,在明确各政策分区特征及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为各分区制定差异化政策与相应措施,引导镇村因地制宜、健康发展。
  4.2.2 乡村衰退现象开始出现
  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迁移,规划区内乡村“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突出,乡村衰退现象开始显现。通过问卷分析发现,有38.3%的务工农民长期居住在城镇地区,且部分受访者表示,其家人也会随同进入城镇居住。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村庄内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村庄“空心化”趋势开始凸显。与此同时,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比重增加,城郊农村地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变化。在问卷调查尽量选择年轻人的情况下,受访对象年龄仍偏向“老龄化”,六十岁以上受访者比例达37%。由此可见,扬州市城郊地区的农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其中,远郊地区由于建房时间更为久远,房屋相对破败,乡村衰退现象更为突出。
  针对村庄衰退这一现象,规划一方面提出推动村庄特色产业发展,夯实镇村发展的经济基础,引导村民就近就业。另一方面,规划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的过程中强调“均等供给,按需配置”,避免过程性浪费。此外,规划通过政策制定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通过集中安置改善衰退村庄居民生活条件。
  4.2.3 农民集中居住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村建设管控不足,我国农村建房普遍较为粗放。为推动土地集约利用、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促进城乡统筹,扬州市近年来积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到2014年末规划区范围内共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38个。从问卷调查数据看,有4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集中居住。其中,有63.6%的受访者表示原意进入镇区集中居民点居住,以享受镇区便利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公共服务;另有36.3%的受访者由于乡土情结等原因,更倾向于在本村集中。
  基于此,规划梳理总结出了一系列值得推广的农民集中居住模式。第一种是政府推动建设模式,是指上级政府颁布相关政策后,由镇级政府出台符合农民利益的具体拆迁补偿安置措施,引导农民迁入集中安置区。在此过程中,政府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向农民出售集中居住区住房,让农民切实感受实惠。第二种是项目推动模式,是指通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沿线的农民迁入规划安置区集中居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先建后拆,边建边谈”的方式引导拆迁农民迁入集中区。第三种则是村集体自发建设模式。由于部分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农民也有集中居住的意愿,辅以上级政策的支持,使农民集中居住工作易于进行。以上三种模式具有较强普适性,可对此类农民集中区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规划通过调研分析,立足半城市化地区特征,厘清了规划区村庄发展规律,并将其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提出切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措施,构建因地制定的政策指引,保障规划有效落实。
  4.3 确立村庄分类发展体系
  江苏省在针对本轮镇村布局规划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文件①中,对村庄分类的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次规划依据上述政策规定,综合考虑扬州市各乡镇的发展情况,构建了“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的三级村庄结构体系(图3)。基于此,规划综合考虑各村自身条件和发展现状,依据生态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需要,从区位条件、村庄规模、文化属性、村庄环境、公共及基础设施、产业特色、农业生产方式、周边资源条件等8个方面提出村庄分类原则,引导村庄正确把握自身定位,确保规划合理性。
  依据各政策分区要求和村庄分类原则,结合各镇发展实际,本次规划共划定重点村312个,特色村23个,一般村4367个。其中,重点村的确定主要依据各行政村和各乡镇自主酝酿的名录,并由规划人员依据村庄分类原则进行校核,得出最终结果;特色村的确定既参考了各行政村、乡镇自主上报选点,又根据规划人员进行的实地调研踏勘结果,进行专家打分并确定最终特色村名录。
  同时,规划还对不同类型的村庄做出具体发展指引,引导重点村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成为城镇服务乡村地区延伸的中心节点,发展为“康居村庄”;引导特色村通过依托自身特点、强化特色产业发展、营造特色村庄空间格局,发展为“美丽乡村”;此外,引导一般村通过村庄环境整治,达到“整洁村庄”的要求[16]。“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的村庄结构体系,能有效引导村庄差别化发展,在切实带动基础良好、特色鲜明的村庄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充分尊重了村庄演变的规律。
  5 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域的转型与重构正不断深化,镇村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从江苏省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实践中可以发现,新时期下镇村布局规划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充分尊重基层组织及农民对村庄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意愿,通过“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鼓励村镇自治和公众决策,避免不符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和强推农民上楼的现象出现,确保规划科学可行。其次,规划编制要立足理论研究,准确把握镇村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厘清镇村发展趋势,其结果将成为规划编制的重要参考和依托。第三,规划通过构建“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的村庄布局体系,一方面,选择自身条件优良、富有挖掘潜力、发展特色鲜明的村庄,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指引措施;另一方面,对一般村庄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科学的指引,充分尊重村庄发展规律,引导镇村良性发展,进而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注释:
  ①《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14]43号)、《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通知》(苏建规[2014]389号)。
  参考文献:
  [1]张京祥,申明锐,赵晨. 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J].国际城市规划,2014,(05):1-7.
  [2]王爱华. 新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再审视[J]. 经济问题探索,2012,(12):91-96.   [3]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 城市规划,2001,(06):8-13.
  [4]罗小龙,田冬,杨效忠.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出地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对山西省中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 地理科学,2012,(10):1209-1213.
  [5]陈昭,王红扬.“城乡一元”猜想与乡村规划新思路:2个案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4,(08):94-99.
  [6]张�a,赵毅.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镇村布局规划思考[J]. 江苏城市规划,2015,(01):6-13.
  [7]费孝通. 苏南乡村发展的新趋势[J]. 中国乡镇企业,1999,(11):4-6.
  [8]游惠,吴静,陈枝. 城镇化背景下推进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28-31.
  [9]周岚. 乡村规划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江苏实践的专业思考[J]. 国际城市规划,2014,(12):1-7.
  [10]赵锦新. 李鹏总理对江苏“两区”划定工作给予肯定[J]. 城市规划通讯,1997,(07):1.
  [11]姚秀利.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村庄规划编制的回顾与展望[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9.
  [12]赵虎, 王兴平.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村镇规划改进措施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规划师,2008(10):10-13.
  [13]陈小卉. 城乡空间统筹规划探索――以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5:6.
  [14]罗小龙,田冬,孙浩浩,龚福海. 健康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研究――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2,(06).
  [15]李阿琳. 社会管理创新趋势下的新型村镇规划研究[J]. 规划师,2013,(03):29-34.
  [16]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J].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14,(13):24-26.
  责任编辑:张吉明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53722/

推荐访问: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养老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

安全管理常识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凸轮动作的快慢 下一篇:套袋梨鸡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