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高中校长王正刚

2016-08-24 百科 阅读:

【商城高中校长王正刚】

商城高中校长王正刚(一)
专家校长“转身”高官

【商城高中校长王正刚】
2013年6月29日,清华大学,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邀请韩国总统朴槿惠上台演讲(新华社图)


  全国“两会”之前,环保部迎来了一张全新的面孔。
  1月28日下午3时,环保部召开重要会议,中组部宣布最新的人事调整:现年51岁的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接替已到退休年龄的周生贤,出任环保部党组书记。同时,从会上传出消息,如果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陈吉宁亦可能是下一任环保部部长。
  如果属实,陈吉宁将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中最年轻的“一把手”。
  与前任不同,这位以环境研究经验著名的大学校长,此前一直在清华大学工作,从未有过在政府部门任职经历。
  但多位环保学者表示并不意外――陈的专业背景以及为人做事风格,或能作为解释。
  更重要的是,此前已有多位高校校长于任上“转身”成副部级以上大员,而且,事后证明,他们很胜任。
2010年3月8日,时任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张育林少将(新华社图)

为什么是陈吉宁


  “我一直很欣赏陈吉宁,务实、扎实。”这是中国首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对这位新晋党组书记的评价,“我从他当系主任开始就接触了,觉得他不讲大话、空话,有科学家的基本态度。”
  陈吉宁身材高大,面庞白皙,戴着一副眼镜,学者范儿十足。在环保界,特别是在水污染治理、环境政策、环境规划领域,陈吉宁有着很高的声誉,因曾参与过国家诸多应急环保事件的处理,业界对他并不陌生。
  轰动一时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圆明园环保风暴、汶川地震救灾……都曾出现过陈吉宁的身影。2006年1月,全国轰动的松花江水污染危机时,作为国家环保总局的专家,陈出现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2008年汶川地震时,时任常务副校长陈吉宁带队组成的清华大学抗震救灾专家组,作为第一个高校专家组飞抵灾区。
  而他的专业背景也正符合中央对环保部职能转变的规划。
  2013年4月,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就曾向媒体介绍,政府部门正在进一步转变职能。对环保部来说,一些具体项目的环评审批权要下放,环保部今后主要职能就是从区域和产业布局的层面划定环保门槛――如此职能调整,陈吉宁无疑是适合的掌门人人选。
  而当时吴晓青提及的“西部5省区重点行业发展战略环评报告”,恰恰是由陈吉宁领衔完成。
  战略规划正是陈吉宁的专业优势。作为水领域的专家,他还曾先后主持过国家环保总局“辽河流域‘十五’环境规划”和“全国面源污染控制政策框架与行动方案”,并曾主持过国家科技部“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如果从系统角度统筹考虑,许多环境问题就能得到预防,这比‘先污染后治理’更有效率,也更经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阳平坚说,“环保部长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做救火队长了。”
  “专业性”“系统性”正是诸多受访学者给出的陈吉宁关键词。
  实际上,1989年陈吉宁在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已是专注于系统研究。当时的校友、上海绿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王勇回忆道:“回国后,(陈吉宁)参与了很多区域、战略的环境评价,对于中国宏观环境比较了解,不像一般学者钻研于很细的技术。”
  “他会从根本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有些高层缺乏深入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陈老师会知道现在问题是什么。”曾与陈吉宁合作过项目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说。
  而这,无疑是外界对环保部新党组书记的期待,也是外界对中国环保难题进一步解扣的期待。

“敢于挑战、敢于担当、敢于创新”


  善于解题,是陈吉宁求学阶段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他是学霸。
  “品质好、记忆力好、不善言谈。”陈吉宁初中时的班主任陈永选,在陈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后,对营口本地媒体回忆道。
  1981年,陈吉宁以531分的高考成绩,成为母校盖州第一高中历史上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
1. 2013年4月20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参观上海车展(IC图)
2 . 2014年3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IC图)

  “学习成绩非常好,好几门成绩都95分以上。”陈吉宁的一位大学同学是王洪臣的研究生同学,他向王回忆道。1986年,中国环境工程学科创始人陶葆楷,在清华设立以自己命名的清华第一个奖学金,陈吉宁正是第一届唯一的奖学金获得者。
  除了学习成绩好,陈在校期间还担任过系团委书记,组织能力颇强。
  正是凭着过硬的学习成绩和干部素质,1988年,硕士毕业的陈吉宁作为培养对象,被选送公派到英国留学。
  “公派出国,当年是非常难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在陈吉宁学生时代就在系里任教,他如此回忆说。
  1998年,度过了在英国的十年,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博士、博士后工作站助理研究员、34岁的陈吉宁返回清华任教,先是成为副教授,一年后,即被任命为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他担任系主任,当时颇有争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回忆,大家都觉得陈吉宁太年轻了,但很快,陈吉宁就以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他引进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人,吸引人才的手段也比较有魄力,把清华环境系带上了一个新台阶。”王占生说。
  在陈吉宁的同事眼中,“敢于挑战、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成了他的标签。
  不拘一格,还体现在环境学院教学楼的建设过程中。多位老师回忆,当时系里教学楼空间狭小,但盖新楼需要学校批钱,等待时间很长。
  为了尽快改善办学条件,陈吉宁另辟蹊径,找到了中国和意大利合作的智能楼项目,由意大利出钱,清华出地,将环境学院大楼设计成充分利用太阳能、自然光的绿色节能生态示范楼。这幢教学楼,而今成了清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2002年至2009年期间的清华大学原书记、现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希,当年一直对陈吉宁赞赏有加,多次称赞陈吉宁是个有能力的年轻人。
  2006年,42岁的陈吉宁就被提拔为清华大学副校长。6年后,他成为清华大学的第18任校长,也是清华少有的“非院士”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钱易此前曾向媒体回忆,彼时清华大学曾有一些老师找到钱易,希望作为同一领域的工程院院士钱易能推荐陈吉宁申报院士。钱易为此跟陈吉宁交流了意见,当时陈吉宁和她说了一句话:“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做校长),就不能再多考虑其他。”
  在他短短3年清华校长任期内,清华启动综合改革,成为教育综合改革领域的“两校一市”试点,并制定完成《清华大学章程》。
  有着留学背景的陈吉宁,为清华增添多项国际化办学项目,包括“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
  针对清华大学的教育教学,陈吉宁主持启动清华大学新百年后的首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出台清华“教改40条”。
  作为环境领域专家,他还参与促成美国常春藤名校耶鲁大学与清华开展环境双硕士学位项目,这是耶鲁第一次与非“常春藤盟校”开展双硕士学位项目。
  在本世纪初,时任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代所长的许振成即与陈吉宁在滇池污染控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有过不少接触。在许看来,清华校长或许与陈吉宁的新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管环境当然是个顶端的众口难调的组织协调活。清华园虽小,可管的是涉及各行各业的学科及全国精英类的师生,可见陈校长也是能组织善协调者。”
  环保部新领头人面临的挑战颇为严峻,“一方面,中国环境积累的问题,已经接近顶点和极限,另一方面,在目前经济放缓、下行的形势下,再提环保,压力、阻力会更大。”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分析称。
  不过在王洪臣看来,履新的陈吉宁挑战和机遇并存。“新一届政府对于治理环境的决心很大。”现在经济形势进入到新常态,或许从另一面,为他治理环境提供了新机遇。
  而从陈之前的履历看,他并不惧挑战。

“学而优则仕”再现政坛


  值得注意的是,在陈吉宁此番调动前不久,2014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曾印发《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这份文件因透露选任干部诸多新趋势,而备受舆论关注。
  《纲要》明确提出,“注重从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培养选拔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其中,在领导班子知识专业经历结构方面还指出,“重视充实熟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干部。”
  1月29日,据中央组织部管理、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主办的共产党员网消息,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侯建国出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又一位大学校长赴中央部委任职。
  实际上,在法律、科教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学而优则仕”已有诸多先例。比如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希,即曾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此前经常被媒体引用的案例则是万钢,2007年,他在出任同济大学校长不到3年后,就被任命为科技部部长――改革开放以来出任部长的第一位民主党派人士。
  而万钢接任科技部部长后,科技部牵头下,国家推出多个“国家基金”,以推动科技创业投资,在2011年,中国全社会科普经费筹集金额就超过了百亿元。
  再往前追溯至1999年,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曹建明,当时即已由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院长调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早在1986年,还是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国际法专业研究生的曹建明,就已经冲破法学领域禁区,在法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他在一次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论我国允许外商租用土地与经营房地产的政策和法律调整》中,第一次大胆地提出:我国应当实行土地有偿使用,进而允许外商租用土地和经营房地产――两年后,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土地出租自此开禁。
  而到了1994年12月9日,时年39岁的他,又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江泽民总书记等中央领导讲授了题为“国际商贸法律制度及关贸总协定”的课,成为首位进中南海讲课的法学家。
  从高校转身高官的,还有被央视《东方之子》评价为“平民法学家”的山东大学原校长徐显明,转任中央综治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申长雨,转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此前是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副部长杜玉波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郝平则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校长。
  除成为部委领导外,一些高校校长也转任地方。如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陈章良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担任副主席,后又回京担任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西北大学原校长王忠民转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3年后,调任安康市委书记,主管一方“历练”一年后,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任副理事长。
  甚至,“校长转身”风亦吹进军方,2011年7月,曾是“最年轻中将”的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张育林,调任总装备部副部长。

内行指导内行


  从政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人生之路,“千军万马独木桥”的国考便是很好的例证,如是情境下,校长“秒转”部长,难免会受到些质疑。陈吉宁任命一出,即有议论称,“管得好学生就一定管得好PM2.5吗?”
  “这是中国社会近年来在政治改革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2007年,《中国青年报》即已经在评论里对校长转身高官做出了解析。
  修身治国,自古是中国传统学子学业目标。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干部队伍的“四化”标准中,“知识化”、“专业化”已在其内。此后,“知识化”、“专业化”就一直是官员任用的一个重要标准。
  “由学者从政到专家治国,这是中国政治体制变革中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中国青年报》写道:“显示了新时代执政党的自信心和使命感,表现了团结社会一切力量为国家富强尽力的宽广胸怀。”
  陈吉宁调任之后,《华商报》亦在头条评论里分析称:“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就日益复杂的社会公共治理来讲,‘内行看门道’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卫生、教育、环保、科技等等专业领域,都需要一批懂行的掌门人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不过,从政毕竟不同于治学,政治所包含的利益面更为宽广、背后运行的逻辑更为复杂,甚至很多专业外的事务会主导专业内的抉择,这也就为知识分子从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商报》写道:“只有做到‘公’(公平、公正、公开)、‘法’(依法行事、遵从制度),‘学而优则仕’的潜能才会最大限度地得以凸显。”
2008年8月6日,北京,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陈章良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新华社图)
【商城高中校长王正刚】

商城高中校长王正刚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51074/

推荐访问:高中校长推荐信 崔万志的高中校长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下一篇:epc工程总承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