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为青羊,万年为青牛

2016-08-17 百科 阅读:

千年为青羊,万年为青牛(一)
论王世贞的武当诗歌

【千年为青羊,万年为青牛】   摘要:王世贞歌咏武当的诗歌有120余首。他的武当诗歌取材博瞻,遍咏名山;大胆批判,思想深邃;尽展才思,诗艺独步;诸体皆备,各臻其妙,极大地提升了武当诗歌的创作水平和在全国文坛的地位和影响,为武当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王世贞是名副其实的武当诗歌的集大成者。

  关键词:王世贞;武当;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38(2013)02-0045-06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自称�州山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江苏太仓人。明史说他:“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九,举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1]804”。后因上牍直陈,切中时弊,时论称善,先后被授予大名副使、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太仆寺卿。“万历二年(1574)九月以右副督御史抚治郧阳 [1]804。”抚郧不到两年,就因抚郧有功,于万历四年(1576)六月升为南京大理寺卿,但尚未到任,就被弹劾令回籍听用。后复起,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在抚郧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王世贞几上武当,朝觐参拜,游览观光,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武当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笔者目前搜集到的资料看,王世贞歌咏武当的诗歌有120余首之多。他虽然不是明代武当诗歌作品最多的作者,但却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王世贞在抚郧一年零九个月时间里对武当山情有独钟,武当山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九宫、八观、二十亭台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与吟章。王世贞是有史以来系统歌咏武当山水道观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大诗人。虽然早在元代云游道士罗霆震已有《武当纪胜集》,在明代,王世贞的前任郧阳巡抚孙应鳌也有两百余首歌咏武当山的诗歌,但罗霆震、孙应鳌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成就上,抑或在文学史的地位和影响上,他们都难于王世贞相提并论。
  纵观王世贞的武当山诗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 取材博瞻,遍咏名山
  王世贞的武当诗歌取材博瞻,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涵盖名山,系统全面地描摹、反映了武当山景观和道教文化。他的120余首诗歌从题材和内容上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
  一是摹写武当山水类。这类诗歌主要歌咏武当山的奇峰秀岩、飞瀑流湍、幽谷林泉,云霞烟霭,赞美武当山的雄奇巍峨,挺拔秀美,环境的清幽静寂,超凡脱俗。这类诗是王世贞武当山诗歌的主体,占了他全部诗歌的绝对多数。如《天柱峰》、《显定峰》、《皇崖峰》、《大小笔峰》、《玉虚岩》、《长春岩》、《青羊涧》、《鬼谷涧》等等。这些诗虽然并不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但在艺术上却也独辟蹊径,构思巧妙,浑然天成,饶有趣味,诗人常常以史家笔法赋诗,以展示才思见长,对于人们深入了解武当山各景观命名的由来以及其中包含的典故、神话、传说是大有裨益的。
  二是题咏武当宫观类。这类诗歌主要描摹武当山宫观的巧夺天工、富丽堂皇、辉煌壮观、无与伦比。他的《净乐宫》、《太和即事四首》、《遇雨投紫霄宫宿》、《谒太和宫游》、《武当山五龙宫》、《雪后朝天宫习仪》等等,都可以归为此类。如《由太和登绝顶二首》:
  千盘转尽见三门,七十二峰朝至尊。下插香炉胜庐岳,中悬天柱即昆仑。琅�挟籁睛疑雨,金殿摇光夜不昏。欲指群方无可问,青山处处白云屯。
  绛节朱幡飘渺间,纵非天汉不尘寰。平超五岳王公位,肯数三峨伯仲山。千嶂雾深银作海,九霄云净玉为关。空余沆瀣零仙掌,消渴相如可再攀[2]120。
  蜿蜒曲折的蹬道,千姿百态的山峰,优美动听的仙乐,辉煌灿烂的金殿,翻腾激荡的云海,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特景象,都一一展现在诗人的笔下。
  三是吟唱道佛仙真类。这类诗歌主要歌咏武当士道和尚的高超玄妙、逍遥自在。《由南岩寻北岩谒不二和尚》、《赠不二和尚》、《赠范丫髻》等,可归为此类。如《由南岩寻北岩谒不二和尚》:
  降陟虽疲迹,眺览用怡心。心怡体自调,支策探道林。是时春初暮,遥绿结屯阴。一幡扬空表,双树吐缘寻。初窥但绝壁,缓步得精蓝。开士久杜机,眄睐不能禁。延我坐芙蓉,啖我以林檎。清梵和流泉,噌�海潮音。忽睹西岫景,圆规已半侵。归来愧禽鱼,自得忘高深[2]15。
  诗作记叙诗人从武当山南岩到北岩寻访孙不二和尚的经过,描绘沿路道林葱郁、遥绿屯阴的优美景色,表现出孙不二和尚的热情好客和诗人赏景问禅的愉悦心情。又如《赠范丫髻》:
  一瓢更一杖,此外都不闻。瓢还颍水月,杖付葛陂云。挥手�山顶,却笑洪崖君[2]22。
  范丫髻是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寄居武当山太和宫下一石窦中的道士,王世贞抚郧期间游览武当山太和宫曾与他见面交谈,并请道观为他做饭上酒。当时他已在武当山寄居二十余年。事见王世贞《繇紫霄登太和绝顶记》。诗歌生动地描绘了范丫髻身无长物但却逍遥自在的道士生活
  四是歌咏朝山风俗类。这类诗歌主要反映明代到武当山朝觐香客朝山进香的仪式、风俗。如《武当道上所见戏成短歌》:
  南阳少妇道人装,皂纱蒙�白�方。口诵弥陀数声佛,手�玄帝一瓣香。有女求如南海相,生儿早作绣衣郎。堆箱越织重重锦,拄栋吴粳粒粒霜。孔雀缠枝双到老,芝兰长砌玉成行。是时玄帝征魔返,十万黑帜摩空翔。覆额难�九阳发,徒跣长瘃修罗霜。人间福地有如此,明日幡然辞上苍。即劝弥勒亦还俗,毋烦接引向西方[2]36。
  诗歌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南阳少妇的装束打扮和她访仙拜佛的神态及问道祈福的情景,宛然一幅明代香客朝山的风俗画。
  五是相互酬唱赠答类。这类诗歌主要借武当之题相互唱和,表达亲人、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朝廷官员迎送之意。《助甫约登太岳候之不至》、《邀助甫迎恩宫作》、《叔宝约游武当不至,欲按余诗作图,聊而次答且寓嘲》、《与敬美少参登太和绝顶二首》、《闻敬美使秦中要取道太和一晤(二首)》、《太和绝顶赠敬美少参。弟时游自太华,新领部南康,为匡庐主人(四首)》、《向侍御宗洛登玄岳奉赠得二绝句》、《赠别梁舍人�(二首)》等可归为此类。与他描摹武当山水大多以展示才思见长的诗歌有较大的不同,这类诗歌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如《赠别梁舍人�(qín)》的第一首:   留君且作片时闲,红药青酤染客颜。莫笑帅府无可供,案头长满太和山[2]260。
  诗人把太和山优美的风光当作款待客人的帅厨大餐奉献给客人,希望客人多留几天,想必那位客人看了这份大餐一定会流连忘返吧。全诗构思巧妙,比喻新颖,清新自然,情趣浓郁,把真诚挽留客人的心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如《与敬美少参登太和绝顶二首》:
  季夏朔日凉�然,我携叔申朝上玄。双璧乍联堪代月,九阍初近莫谈天。青羊涧暖虹腰度,白马岩高练影悬。暂似五城鳌顶会,诘朝分手傍风烟。
  无妨蜡屐并登危,碧汉泓澄欲四垂。极北三尖疑华掌,天西一抹是峨眉。灵风暗送双成管,宿雾初收玄武旗。已是壮游殊未快,何如纳节领真祠[2]160。
  这两首七律作于万历四年(1576)五月,是诗人同弟弟王世懋一起游览武当山后创作的。第一首点明游览时间,描绘登山途中所见的青羊虹度、白马悬练的美丽景色,抒发兄弟团聚后的欢快心情以及明朝分别的遗憾之感。第二首描写登顶所见的高峰耸立、峻岭横亘的壮观景象和道姑奏乐、宫观旗飞的场面。在诗的结尾,诗人以调侃的笔调戏言弟弟可以辞去官职来武当山管理宫观,实则暗寓惜别之情。《邀助甫迎恩宫作》也是他酬唱赠答类诗作中颇具情致的一首:
  三月花飞懒下堂,出游端自为薇郎。尊前小语青山近,城里玄宫白日长。欲折松枝充尘尾,可辞华土拭干将。人间对有狂名在,不信相逢老不狂[2]123。
  诗人本来郁郁寡欢,即使在莺飞草长、鲜花盛开的阳春三月也不愿出门。这时,久未谋面的好友来访,令他欣喜若狂。他不仅盛情地邀请朋友共游迎恩宫,并且愿意亲折松枝权作拂尘为客人清扫道路上的灰尘,还设宴款待,促膝交谈,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洋溢在字里行间。
  二、大胆批判,思想深邃
  歌咏武当山的诗人数以千计,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但一般都停留在对武当山水宫观的描摹上,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大都是对武当山水的赞美,对琳宫梵宇的惊叹,对高道仙真的仰慕,对超凡脱俗的隐居生活的向往等等,具有深入思考性的诗歌凤毛麟角,总体看来缺乏思想的深度。王世贞的武当诗歌恰恰添补了这一空白,弥补了这一不足。他的武当诗歌除了描摹武当山水宫观以外,还对明成祖大修武当宫观的原因、目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且是批判性的思考,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思想主题,这是他的武当诗歌与众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例如《武当歌》:
  黑帝不卧玄冥宫,再佐真人燕蓟中。乾坤道尽出壬午,日月重朗开屯蒙。人间大小七十战,一胜业已归神功。久从北极受尊号,却向西方称寓公。武当万古郁未吐,得吐居然压华嵩。
  是时岂独疲荆襄,雍豫梁益皆为忙。少府如流下白撰,蜀江截云排章。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南岩宏奇紫霞丽,甘泉九成差可当。十年二百万人力,一一舍之空山旁。呜呼!英雄御世故多术,卜鬼探符皆恍忽。不闻成祖帝王须,曾借玄天师相发。汉武空邀王母过,高真不显宋宣和。功名虽胜无乃晚,混屯时来当奈何[2]37。
  明建文四年(1402)六月,燕王朱棣攻克南京,宫中火起,惠帝朱允�不知所终。朱棣即帝位,史称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登基后,为了掩盖自己篡位夺权的不道行径,使自己的皇位合法化,一方面大肆宣扬自己是“奉天靖难”,并且受到真武大帝的神力助护,以蒙蔽不明真相的百姓;另一方面,从永乐九年(1411)开始,调集全国各地三十余万工匠,不惜耗费巨资大修武当山宫观,历时十四年之久。不仅使武当山所在的荆襄地区百姓不堪其苦,而且全国许多地方的人民也深受其害,负担沉重。王世贞的这首《武当歌》,形象地描绘了朱棣大修武当的情景,大胆地揭露了因此而加重负担,百姓苦不堪言的事实,辛辣地讽刺了朱棣求神拜佛,制造“君权神授”谎言的卑劣行径。这和他的《玄岳太和山赋有序》的主题思想是遥相呼应的。这首诗影响很大,其后有不少诗人步其韵而和之,如清代潘宗洛的《武当歌用王凤洲先生韵》、聂琦《和太史潘书源先生武当歌王凤洲原韵》等。
  《回龙观》也是一首借歌咏山川风物来讽刺、揭露明代统治者的诗歌:
  绛节春时憩,玄宫夜不扃。薜衣屏日月,松骨破雷霆。剥落群真像,凄凉上帝庭。蚁台留雉堞,蜗壁断丹青。王气千年合,銮舆一夕经。河山被容卫,草木吐精灵。谷意三呼应,云疑五彩停。莫将荣辱理,来此叩桑溟[2]88。
  诗歌描绘了回龙观蒿草蔽日、蚁穴累墙、群像剥落、壁画残破的衰落、凄凉景象,和当年明成祖朱棣大修武当山时祥瑞聚集、草木葳蕤、山河呼应、彩云停步的盛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明确指出:拿人世间的兴衰成败、荣辱沉浮来叩问神灵是没有用的。语含讥讽,直刺明成祖朱棣皇帝。再如《净乐宫 》:
  神农昔抚世,净乐已名都。末法开金相,真王得宝符。天从百战顺,人役万灵�。羽卫齐宸极,丹青出睿谟。神功随现有,至理入论无。莫泥群真位,遗编�老儒[2]94。
  这首诗的立意与《武当歌》是一脉相承的,矛头所指仍然是明成祖朱棣,诗句“天从百战顺,人役万灵�(qū)”深刻地揭示了燕王靖难与大修武当的内在联系,告诫人们“神功随现有,至理入论无”,提醒人们千万不能迷信神灵,以免上当受骗。
  含有批判精神和讽刺意味的诗歌还有《谒太和宫》、《武当五龙歌》等。在明代武当山诗歌一片歌功颂德之声中,王世贞的这些诗尤其显得“另类”。的确,如此大胆的讽刺鞭鞑本朝先皇,不仅在抚郧的官员中绝无仅有,就是在整个明朝的官员中也极其罕见。王世贞强调“诗以陶写性灵、抒纪志事而已” [3]。又主张“有真我而后有真诗。[4]”这些诗之所以有上述深刻的思想主题,正是因为诗人对朱棣大修武当的真实目的有敏锐而深刻的认识,作为一个富有真识灼见、嫉恶如仇、遗世独立、不事权贵的文坛领袖,一旦步入辉煌壮丽的武当宫观,思与境遇,意与景合,必然形之于诗,“真我”必然在诗中再现,诗人的“性灵”通过诗作而得以“陶写”,诗歌也得以发挥“抒纪志事”的功能。   三、 尽展才思,诗艺独步
  武当诗歌作者如林,诗以数千计,王世贞的诗歌却技压群芳,丰碑独树,充分展示了大文学家的艺术风范。王世贞武当诗歌在艺术上的特点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精于用典,史笔赋诗。我们读王世贞的武当诗歌,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他常常以史家笔法赋诗。以史家笔法驭诗需要的是才学与思力,而这恰是王世贞的长项,因他本是明朝的史学与文学巨孽,异才博学横绝一世。他常常将历史典故顺手拈来嵌入诗中,形成内涵丰富、古色古香、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精美诗作。如《青羊涧》:
  流沙西去失青牛,却坐青羊下益州。我效初平仍一叱,可能分作钓鱼裘[2]255?
  全诗仅仅四句,却一句一典,运用得都十分恰切。第一个典故源自汉刘向《列仙传》:“ 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 ,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第二个典故出自《蜀本纪》,“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予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这两个典故与诗题暗合,准确地阐释了青羊涧命名的由来及其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第三个典故仍然着眼于“羊”字,紧扣诗题,把魏晋时黄初平叱石为羊的神话传说穿插入诗,拓展了诗的内容,且增添了诗歌的情趣。最后一个典出《后汉书》卷三十八《遗民传・严光传》,用东汉严光在富春江隐居羊裘垂钓事,意在表达诗人渴求归隐的心愿。又如《凌虚岩》:
  诵经凌虚台,留骨希夷峡。何似学刘伶,未死先荷锸[2]181。
  前两句追溯武当高道陈抟在武当山五龙宫西南的桃源峰下修行后转到华山希夷峡的本事。后两句用刘伶“荷锸随行”典故,《晋书・刘伶传》载: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铁锹)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旨在歌咏陈抟狂放超脱、视生死如常事的人生境界。
  这种精于用典,史笔赋诗之法在他的一些解说景点名称的诗篇里也同样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健人峰》:
  共工触不周,巨灵擘太华。何似此健人,立石天门下[2]177。
  首句用共工触不周山事。《淮南子》:“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次句用巨灵擘太华典。干宝《搜神记 》:“二华之山,本一山也,当河,河水过之,而曲行;河神巨灵,以手擘开其上,以足蹈离其下,中分为两。以利河流。今观手迹于华岳上,指掌之形具在;脚迹在首阳山下,至今犹存。”运用神话传说里的健人共工、巨灵解说健人峰名,真是再恰切不过了。
  二是气韵高远,形神兼备。王世贞主张:“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乃为合作[5]。”纵观王世贞的武当山诗歌,大都气势磅礴,韵味悠长,遣词造句,流畅精圆,“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6]”,有如沈约所说“弹丸脱手”之妙,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他自己的文学思想,堪称“合作”。如他的《太和即事四首》之一:
  名出登封晚,功存象帝先。路疑鞭石就,室似凿空悬。有壑难窥地,无峰不刺天。所游疑梦境,回首即茫然[2]76。
  诗歌不仅描绘了武当山道路的崎岖、宫观的巧险、沟壑的纵横、山峰的高峻,而且显示出武当山势压群峰,超拔云表的的壮观豪迈气势,使武当山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神韵和谐统一地再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并非一味单纯描绘景物,而是寓情于景,在诗的结尾表达了犹如梦境的游览感受,这正是其抚郧时进退失据,心存迷茫的真实写照,具有情景交融的效果。再如《谒太和宫》:
  一柱太和宫,千岩元气中。芙蓉寒不谢,仙掌近还空。地是钩盘上,桥从贯索通。日轮团倏火,天乐断罡风。麇氏为宗国,幽方反寓公。赤明无信史,吾欲证崆峒[2]98。
  诗歌突出了太和宫的神秘莫测、植物的寒而不凋、山道的险峻曲折、桥梁的凌空飞架,以及道教音乐的美妙动听。诗人以遒劲的笔力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浑雄高迈、险峻神奇的诗意境界。此后,诗人笔锋一转,大胆地讽刺明成祖朱棣皇帝篡改历史、掩盖真相、愚弄百姓的行径,再次提醒世人“赤明无信史”,告诫大家不要为人为编造的所谓历史所迷惑。
  三是修辞炼句,语言精警。王世贞与明代以唐顺之、王慎中为代表的唐宋派主张的重“理”轻“辞”不同,在“辞”与“理”的关系上更加重视“辞”。他对唐宋派“惮于修辞,理性相掩[7]”的弊病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今之为辞者,辞不胜跳而匿于理[8]”,主张“间发一独至,往往出意表[9]” “其语务出于不经人道[10]”。因此,他的诗歌十分注重修辞炼句,语言精警新颖,极富艺术表现力。
  我们前面所引的《武当歌》就是他注重修辞炼句的典范作品。诗人综合运用铺叙、夸张、比拟、讽刺的艺术手法,不惜笔墨地渲染武当宫观建筑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建设周期的长久,天下百姓负担的沉重,宫观的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从而鲜明形象地表达了朱棣为制造“君权神授”谎言而不惜民力,劳民伤财这一主题。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更见文坛宗主的功力,诗人似乎并没有刻意使用讽刺的词语,而是把讽刺寓于客观地铺叙描述中,间或插入一两句画龙点睛的议论,讽刺效果全出。
  他的《太和即事四首》也是体现他修辞炼句、语言精警新颖的代表之作。第一首中的“路疑鞭石就,室似凿空悬。有壑难窥地,无峰不刺天”两联不仅对仗工稳,而且造语出人意表,新颖贴切,达到了人不为我自为的境地,是吟咏武当山道路险峻、宫观险巧、沟壑深邃、群峰耸峙的千古名句。第二首中的“夜分先得日,春去独留寒”同样也是状写武当山之高峻,但手法却完全不相同,前者为正面描写,后者为侧面烘托,以“日”的“先得”,“寒”的“独留”反衬出武当山之高峻。“先”、“独”两字是诗人精炼所得,两字入诗,神韵全出,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首在语言的锤炼上也同样颇见功力。首联“脉借昆仑远,声欺泰华卑”,起句突兀,有先声夺人之势,一个“借”字和一个“远”字尽展武当地域之广博壮阔,一个“欺”字和一个“卑”字尽显武当名声之辉煌显赫。颔联紧承上联,“上分天一半,横跨地三垂”,用夸张的手法凸显武当山的壮阔高峻气势。   四、 诸体皆备,各臻其妙
  明代文学评论家胡应麟在《诗蔽》中评价:“�州古诗、歌行靡所不有,亦鲜所不合。乐府随代遣词,随题命意,词与代变。意逐题新。五律宏丽之内,错综变化,不可端倪。排律百韵以上,滔滔莽莽,杳无涯际。五七绝句本青莲、右丞、少伯,而多自出结构,奇异潇洒,种种绝尘。七律高华整栗,沈著雄深,深缩排荡,如黄河、溟渤,宇宙伟观,又如龙宫海藏,万怪惶惑[11]333。”明末清初三大诗人之一,与钱谦益和吴伟业齐名的陈子龙在《明诗选》序言中说:“元美天思颍隽,取材瞻博,师心独运而不累其法,拟议众方面而不掩其才。篇什之多,横绝古今,足以总汇前英,润泽来者。乐府不必尽合古人,甚见才思。五古不拘一体,新绪��(wěiwěi),文质相宣。拟古诸篇,上追文通,下掩君采。七律调必流丽,对必精切,雅词深致,令人赏心。七绝不专盛唐,然能意到调成,不伤其气,固是超诣[11]333。”胡应麟、陈子龙两人都认为王世贞的诗歌诸体皆备,并且诸体皆工,名篇佳什,令人目不暇接。
  王世贞诗歌的这一特点在武当诗歌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说他的武当诗歌作品几乎包涵了所有的诗歌形式。歌行体如《武当道上所见戏成短歌》、《武当歌》、《武当五龙歌》;五言古诗如《由武当之紫霄历青羊桥憩五龙出仁威观有述》、《由南岩寻北岩谒不二和尚》、《赠不二和尚》、《赠范丫髻》;五言绝句如《茅阜峰》、《健人峰》、《系马峰》、《滴水岩》等数十首;五言律诗如《太和即事四首》、《助甫约登太岳候之不至》;五言排律如《由云峰取道锦涧历险至绝顶》、《回龙观》、《静乐宫》、《玉虚宫》、《遇雨投紫霄宫宿》、《谒太和宫》;七言绝句如《太和绝顶赠敬美少参。弟时游自太华,新领部南康,为匡庐主人(四首)》等数十首。 七言律诗如《雪后朝天宫习仪》、《过龙泉观冒雨行即景》、《由太和登绝顶二首》、《宿南岩宫》、《邀助甫迎恩宫作》、《叔宝约游武当不至,欲按余诗作图,聊而次答且寓嘲》、《与敬美少参登太和绝顶二首》等。甚至一般诗人很少涉足的六言绝句和六言律诗,王世贞也长袖善舞,运用自如,并且一旦操弧,即成名篇。前者如《叠字峰》、《金鼎峰》、《云母岩》、《白龙岩》、《�砂岩》等,后者如《游武当山五龙宫》:
  听雨过青羊涧,披云出紫盖峰。曲曲蜿蜒复道,层层历落怪松。嵌岩几点��,拥殿千朵芙蓉。倦时但饮三爵,睡法不输五龙[2]99。
  诗中淅沥的山雨、披云的高峰、蜿蜒的山道、历落的怪松、奇异的岩石、盛开的芙蓉,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副优美的武当画卷,诗人心旷神怡的情感也洋溢在字里行间。全诗语言清新流丽,对仗工稳恰切,音韵和谐流畅,读后犹如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王世贞歌咏武当山的120余首诗歌,绝大部分都编入他的著作总集《�州四部稿》。他在万历三年(1575)写给好友徐子与的书札中记载了此事:“今已五十,前路足可知……比间寂寂公署,若深山中道院。了得全稿,诗、赋、文、说凡四部,百五十卷,可百余万言[2]523。” 清代乾隆年间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的纪昀在上呈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四部正稿为世贞抚郧阳时所刊[12]。” 王世贞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又是官职正三品的朝廷重臣,主盟明代文坛数十年,文朋诗友、同年同僚遍布大江南北。他的武当诗歌编入《�州四部稿》刊行于世,不仅加速了武当诗歌在全国传播的进程,使其从偏僻的郧阳一隅走向全国,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武当诗歌在明代文坛的地位,增强了武当诗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王世贞的武当诗歌题材广泛,诸体兼备,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武当山风景名胜和道教文化;第二,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独擎批判的大旗,对武当山道教圣地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明成祖朱棣玩弄权术、愚弄百姓、劳民伤财、以固皇基的行为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和嘲讽,道他人之所未能道,言他人之所不敢言,表现出一种敢于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诗歌作品的思想深度为他人所不可企及;第三,他的武当诗歌在艺术上炉火纯青,尤其是善于以史法赋诗,以展示才思见长,我们可以名之为学人之诗;第四,他极大地提升了武当诗歌的创作水平和在全国文坛的地位和影响,为武当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武当诗歌的集大成者。
  [参考文献]
  [1]明史:第二百八十七卷,列传第一百七十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
  [2] 王学范.王世贞抚郧诗文集[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0(9).
  [3] 王世贞.题刘格年大历十才子图[M]∥�州续稿:卷一百六十八[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
  [4] 王世贞.邹黄州鹪鹩集[M]∥序�州续稿:卷五十一[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
  [5]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四[M]∥�州四部稿:卷一百五十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
  [6]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M]∥�州四部稿:卷一百四十四,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
  [7] 李攀龙.送王元美序[M]∥沧溟先生集:卷三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8] 王世贞.赠李于鳞[M]∥�州四部稿:卷五十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9] 王世贞.杏山续集序[M]∥�州续稿:卷四十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0] 王世贞.伐檀集序[M]∥�州续稿:卷四十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1] 胡应麟.诗薮[M]∥钱仲联.王世贞文选.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12] 纪昀.�州四部稿提要[M]∥文渊阁四库全书:1279卷.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千年为青羊,万年为青牛】

千年为青羊,万年为青牛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35258/

推荐访问:千年琥珀万年蜜蜡 千年王八万年龟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最强爹爹梁启超 下一篇:撞见手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