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的发展背景

2016-07-21 百科 阅读:

民俗的发展背景(一)
中国特色民俗文化的发展分析

龙源期刊网 .cn

中国特色民俗文化的发展分析

作者:边蕊

来源:《首都教育学报》2013年第02期

摘 要:加强民俗的传承和民俗知识建设,以民俗文化建设为契机,把握时代重点,突出民俗艺术特色,优化文化和风俗建设,不断提升以民俗文化、民俗元素为设计点的产品质量。大力宣传展开类似于文化月的活动。发展统一的对外文化的元素和宣传基地,扩大国内民俗文化元素的发展和壮大。

关键词:民俗文化;艺术;元素;发展

中国地大物国,自古以来特色民俗不下万种,其中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精华不得不让世人叹为观止。归回自然,归回纯真是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人本理念。现代的艺术设计当以民俗特色元素做设计装饰。以此为重点和推广点,使国内产品设计更加立于世界艺苑光辉的一角。在这个艺术的群立的社会中有自己本身的特色和魅力的表现,民俗文化更是是艺术的长久活力和助推力。民俗艺术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曾经就有过名人说过“简单即是复杂”。同理与艺术“民族就是世界的”。所以目前我们应当重视的就是自己的民俗文化精髓,深度的挖掘与运用于设计中,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民俗文化的元素简单且富有特色,有利于文化的开发和再次利用。对于本身的文化也是再一次的升华和进步。所以弘扬和发展民俗文化和是我国文化的重点发展项目。

加强民俗的传承和民俗知识建设,以民俗文化建设为契机,把握时代重点,色突出民俗艺术特色,优化文化和风俗建设,不断提升以民俗文化、民俗元素为设计点的产品质量。大力宣传展开类似于文化月的活动。发展统一的对外文化的元素和宣传基地,扩大国内民俗文化元素的发展和壮大。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民俗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民俗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我国目前面对的文化产品缺乏的现象。始终坚持着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元素的发展。只有开拓思想的文化和产品,才能产出有本国特色的文化性产品,只有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带来经济利益。同时满足民俗发展和时代的需求,以民俗元素的开发为切入点和发展点,这样民俗文化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发展动力。在解放思想中解除难题和困境,在发展中谋求进步,在开拓创新中产生新的生命力和新生产业。不断的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不断的提升产品质量和水平,是民俗文化产品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教学中努力的提升产品本身的教育水平。只有统一结合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重点。产品本身就是质量的实用性。只有结合统一的战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中的热点和重点,难点问题,来组成科学的合理

民俗的发展背景(二)
传统文化的背景

国内传统文化发展背景:

1.地理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背景: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或者叫历史上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货物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样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地域辽阔,存在着不同的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不同的地形,构成了不同的经济区域,孕育了不同的人文,铸就了文化的多元性。中国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既哺育了古代文人,也造就了富有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主要表现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方面。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以山比仁,以水喻智,以物比人的品性格调,屡见于中国的政论、品文和文学艺术中。

2.在遭遇国力丧失多年的传统文化教育,现如今的人们怎样?

如今,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却也造成了人心散乱、伦理缺位,原有的意识形态面临难以收拾人心的困境。近百年被主流激进思潮压制的传统文化,正在中国社会默默生长,重新塑造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伦理世界。谈传统文化,不是以过去为导向,提倡复古主义;而是以未来为方向,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在遭遇国力丧失之时,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受关注度几乎为零,人们自身的问题以及国家政策,让他们忘记了本国的文化。

【民俗的发展背景】

3.各地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以及课程情况:

个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覆盖的范围还是挺多的,大部分的地区还总是有一小部分的传统学校教育,这些学校并不像其他学校那样平常,更多的他们是传授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像我们现在那些学校只是一味照本宣科,而忽略了某些外在和内在的因素。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它们的课程是一定会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培训内容类似于: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经典读诵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我们现在的人已经很少在提及此文化。书法剪艺、行孝尽忠、力行感恩、亲情互动,弟子规落实在家庭里、生活中、树立人格价值观念,完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老师、多媒体授课,德智体全面发展、全日制封闭式、军事化教学模式。

4.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战略: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5.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

对于传统文化,虽然在学校时而会涉及到,家长把一切的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认为学校一定会好好教育孩子,会教他们那些他们所谓的传统文化。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有些学校只是单纯的教他们,并不会再传统上过多的解析。一部分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很高,或许会让他们学习这些传统文化,那些家长他们本身就是属于传统派的,所以他们会孩子学习传统文化。认为这些事确实有用处的。

国外传统文化背景:

1.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能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精神成果

的总和。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践性和辩证性、过程性和渐进性、民族性和融合性、统一性和差异性、规范性和操作性、道德中心化倾向和封闭保守性特征这些特征是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具体特点上则表现为:生命强盛不衰;追求稳定实际;重视整体协同;重于道轻于器;追求和谐,崇尚和美;见利思义,推己及人兼容并蓄,有容乃大。

2.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发展: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 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唐鉴真东渡,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传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备真备、高僧空海、阿倍仲马吕等到中国研习中国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我国难觅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在韩国,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如果人们不知道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镛等人是韩国哲学家,仅看他们的著作难以判断作者的国籍。而中国文化中的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因此,韩国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特别是其中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的关注和思考,焦点是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

民俗的发展背景(三)
民俗学的产生与发展

 六.民俗学的产生、发展及学科理念

 (一)民俗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1.背景:

(1)文艺复兴(14C-16C)和启蒙运动(18C)

(2)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18世纪至19世纪)

 催生了知识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

浪漫主义运动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 2.德国——民俗学的摇篮

先驱: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故事集》(1812年)

渊源:赫德尔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 沦为拿破仑帝国统治之下

【民俗的发展背景】

拿破仑执政(1799—1804 )

拿破仑帝国(1804—1814,1815 )

宗旨:唤醒民族意识

内容:展开对民间口头文化的整理与研究

评价:重视民间文学而忽略民俗的社会文化功能,发展较缓慢。【民俗的发展背景】

 3.英国——民俗学的故乡

诞生标志: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提出用 “Folklore”代替“民间古俗”。 主要代表人物:缪勒、安德鲁·朗、泰勒、高谟、柯克斯、弗雷泽等 。

评价:以人类学古典进化论为理论武器。

 4.法国——摇摆于英德两大传统之间

(1)19世纪初中期受德国民俗学影响将民间诗歌当作民族精神的体现。

福瑞尔《现代希腊民歌》( 1824)

《法国民歌》 ( 1858-1859 )

(2)19世纪末期,受英国人类学派民俗学影响

范吉纳普:《通过礼仪》

 5.北欧诸国——与民族主义相伴民俗学

芬兰、挪威、瑞典、丹麦民俗学特点

得到政府的支持;享有较高学术地位;作为许多大学专业课程;致力于民俗档案馆

和博物馆和专业机构的建设。

被称为“国学”的芬兰民俗学

孕育于18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

民俗学之父隆诺特出版芬兰史诗:

【民俗的发展背景】

《卡勒瓦拉》

杰出代表科隆父子的贡献:

执教于赫尔辛基大学66年

使芬兰成为世界民俗学研究中心

开创了历史地理研究方法

使田野作业方法在民俗学中制度化。

芬兰的民俗档案馆、民俗博物馆、民俗村拥有世界一流水平。

 6.美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典范

1970年代后,依托大学为基地,成为世界民俗学新的研究中心。

柴尔德:使哈佛成为美国早期民俗学基地。【民俗的发展背景】

纽厄尔:筹建美国民俗学会,编辑民俗学杂志。

博厄斯及其弟子给予民俗学补充人类学新鲜血液。

汤普逊:发展和完善了故事分类法。

泰勒、克鲁伯、罗威致力于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

多尔逊致力于民俗学理论的独立化和美国大学民俗学专业的精品化。

1970年代后美国民俗学进入多元化的百家争鸣时代。

 7.日本——引介西学与推陈出新

代表人物:柳田国男(20世纪30年代)

贡献:

西方民俗学本土化

致力于乡土研究

创立多种研究方法

“一国民俗学”

“重出立证法”(比较法)

民俗资料的三部分类法

(二)民俗学的学科定位

具有交叉学科性质。

与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 学科较为密切;

与考古学、语言学、宗教学、哲学等也有一定关系。

(三)民俗学学科转型与发展趋势

1.相邻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拓宽了学术视野。

2.在多学科的交流与碰撞中,实现了学科的现代转型。

(1)实现了民俗文化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结合

(2)将“地方感”纳入各种社会环境中综合考察。

(3)由民俗文化客体研究向主体研究转型。

3. 学科理念日益成熟和多元。

4.在保护民族传统上学科优势日益凸显,故任重而道远。【民俗的发展背景】

四.中国民俗学的产生

背景:

1.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民间采风,累积了丰厚的民俗文献。

2.清末民初时期,近代知识界“保种保国”、“富国强民”的民族自救和思想启蒙运动。 (严复提出的“三民”原则:民德、民智、民力)

3.留日学生对从日本引介西方民俗学,使之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周氏兄弟、蔡元培、胡适……)

发展线索:

1.1918年成立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

2.1922年北大《歌谣》周刊创刊;

3.1927年成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创办《民俗》周刊。

4.1930年中国民俗学会于杭州成立,创办了多种民俗刊物,研究进一步深化。

5.战争时期的大后方民俗学发展与延安形成民间文艺新传统。

6.1980年代民俗学迎来了学术春天,最显著的成果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

相关参考书目推荐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

2.乌丙安著《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3.仲富兰著《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出版

民俗的发展背景(四)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

  摘 要:全球化的背景错综复杂,多元文化并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适合发展的文化部分,扬弃本民族不适合发展的部分,传承本民族特色,保持本族文化标签才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得以保存持久生命力的智慧所在。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特色;标签;智慧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45-02
  在没有进行改革开放及全球化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只是那个时候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所受影响的因素较少,大致受影响的因素就是周边杂居的少数民族及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民族与民族互相发展影响而产生的文化的变化,我们称之为民族融合、民族涵化等。如今要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会产生怎样的变化,首先得承认以前的这种变迁仍然存在,其次再讨论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又产生了哪些变迁。
  一、全球化是什么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我们讨论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在全球化背景下,既有物质方面的事物流入民族地区,也有精神方面的,此外还包括一些“外界”人员的流动。事物之间都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全球化亦如此。
  二、全球化背景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一)全球化扩大了人们认识民族文化的平台
  全球化给其他国家、地区、民族提供了认识民族文化的平台。在这样一个平台中,一些被称为异文化的东西就开始进入所谓主流文化人的视野,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广泛和频繁。更进一步的就是民族的融合,各民族间好的事物互相吸收、借鉴,反之扬弃。例如,风雨桥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在西江千户苗寨也能见到侗族的风雨桥,这便是在全球化这样一个背景下各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由此可见,全球化提供了一个让人们认识民族文化的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是“外界”人对民族地区文化的认识,同时还是民族地区之间相互认识的一个平台。
  (二)民族文化受到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对特色的民族文化产生好奇,于是民族文化开始有它的市场,与民族文化有关的产业便接踵产生,如民族旅游、民族工艺品以及现在受到法律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关注不仅停留在现今仅被“外界”所认识的文化,同时还没有被“外界”所关注的民族文化也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出于“物以稀为贵”对异文化的好奇、也出于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抢救、保护的心理,人们每每发现一个新的民族节日或是民族风味很浓的甚至简单的民族活动,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加以保护、传承、开发甚至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商家也从这种独特的异文化中看到了商机,利用其进行旅游业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产业,并在其中大赚一笔。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虽然商机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挣钱,但也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宣传起了很大的帮助。因此不管是一般群众的好奇心理,还是商家为了谋利,或是政府部门为了抢救民族文化的需要,种种原因和需要都使得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三)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首先是生产生活方面。很多少数民族在没有全球化之前还处于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封建社会形态,甚至有些民族还处于母系氏族阶段,这样的生活在少数民族看来并不是什么“落后”的、“差”的生活方式,而是他们所适应并习惯的生活方式,但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很多这样的生活方式早被淘汰。依附于这种生活方式上的文化也相应地逐渐被消失,例如在没有全球化之前,很多民族地区都保持着用柴火、炉灶煮饭的传统生活习俗,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入,很多民族地区也换成了电饭锅、电磁炉甚至冰箱、彩电等家具。甚至很多少数民族都放弃了在家务农的传统生产习俗,外出打工,这样干一个月的工资比在家干一年的农活所挣的还要多。外出打工及市场经济的渗透必然会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冲击和影响。
  其次是价值观念方面。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禁忌、民族信仰、民族伦理道德等等,随着全球化的进展,这种传统的文化也逐渐被改变。影视《花腰新娘》里讲的就是彝族传统新娘“归家”习俗改变和变迁的过程。又如聚居于广西、贵州、湖南三省交界的草苗过去不与侗族相互通婚,都认为娶别族女子或是嫁他族男子是件很丢人的事情,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样的观念被打破。可见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的层面,同时还深入到了精神的层面。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互动
  (一)“外界”与民族文化的互动
  全球化背景下,因为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定有“外界”的一些人员、技术等等流入民族地区,而民族地区在接受外界事物之后必定会受影响,产生对外界一些生产、生活方式的模仿,例如以前民族地区没有经商的,随着市场经济洪流的涌入,民族地区也开始学着办工厂、设超市,居住的房子也由传统的木制房改为现代式的砖瓦房。以前的一些“落后”的、“原始”的生产生活工具也被淘汰,如许多民族以前用碓子舂米,很麻烦,现在可以使用打米机将谷子打成米,很方便。同时虽然少数民族文化遗址被认为是处于弱势的地位,但少数民族的一些东西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外界”的生产生活,甚至观念。例如,在追求经济利益为最大目的的市场经济下,少数民族对自然生态的保护观念开始影响着“外界”人,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起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等等。可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影响并不是单方面的,是个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借鉴的双向互动过程。   (二)各民族之间的互动
  中国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各民族之间并不是独立分布于某一地区,这种杂居不仅有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杂居,同时还有与汉族的杂居,只是以哪个民族为主。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就是以苗族、侗族为主要的居住民族,此外还有少部分汉族、布依族、水族等等。正是因为中国少数民族呈这样一个分布状态,因此各民族间都有文化上的交流与互动,这在民族学上被称为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民族涵化的现象古往今来一直有,如侗族传统的节日吃新节,苗族也过,而苗族隆重的股藏节侗族也有,这就是民族融合、民族涵化的结果。
  四、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最终走向
  (一)民族自觉被前所未有的激发
  现今,文化逐渐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这样的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发生变迁不容置疑。然而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就越强,这在民族学上称为“文化自觉”。与其他文化对比的情况下,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质被凸显出来,少数民族文化自觉也就越强烈。
  (二)“外界”人眼光构建下的民族文化
  对“外界”人来说,当他们形成对哪个民族的认识标准之后,便会以这个标准来认识这个民族,因此“外界”人的认识标准对少数民族文化有巩固、重构的作用。例如,提到侗族,人们就想到侗族的三宝,即鼓楼、风雨桥、侗族大歌,这是人们对侗族的普遍认识。然后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市场经济的洪流,一些北部侗族地区已经没有再看到侗族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和风雨桥,但是基于“外界”人对侗族认识,一些北部侗族地区,如天柱县又开始重新修建起鼓楼和风雨桥。这一定程度上是侗族人自己本身的归属感,自我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也是“外界”人认识的结果。但是尽管“外界”人对民族文化有一种重构的作用,各少数民族也在“外界”人的这种眼光之下重拾民族的记忆,但毕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构建不可能是原样照搬的,必定会打上时代的烙印。
  五、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变迁是毋庸置疑的,这种变迁有受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影响,也包括汉文化、西方文化及周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等等。很多传统的民族文化可能或融入许多“现代”因素,学习和借鉴别的优秀的、好的文化是可以的,但不能使得本民族的文化面目全非,看不出原来的任何痕迹。少数民族只有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质,才能在文化多元的市场经济中保持生命力。然而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并不是说固守和重复以前费时、费力的东西,而是扬弃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东西,保持本民族精华特色的东西,使得民族文化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同时打上民族的标签,这是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生存的智慧选择。
  参考文献:
  [1] 戴庆中.全球语境下少数民族的生存智慧与文化突围[J].规则社会科学,2008,(2).
  [2] 魏海香.对文化全球化及其相关概念的考察与辨析[J].新视野,2008,(5).
  [3] 傅安辉.原生态民族文化论[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1).
  [4] 荀利波.少数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研究述评与讨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5).
  [责任编辑 吴高君]
  收稿日期:2013-06-19
  作者简介:蒙利香(1988-),女(水族),贵州荔波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民族经济、民族文化研究;杨红梅(1987-),女(侗族),贵州天柱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民族经济、民族文化研究。

民俗的发展背景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286358/

推荐访问:民俗背景音乐 民俗背景图片

百科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庄子如何说情感自由 下一篇:光流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