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记忆法

2016-05-04 安全管理常识 阅读:

第一篇:《名词解释简答题》

保险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简答题:

1.风险管理:

是一个组织或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既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2.近因原则:

近因是一种原因,近因原则是一种准则。根据近因的标准去判定数个原因中,哪个是近因的准则就是近因原则。

3.保险金额:

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

4.再保险:

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将其所承保的风险责任向其他的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既为“保险的保险”

5.非比例再保险:

又称超过损失再保险,它是以赔款或损失确定再保险双方当事人的责任的再保险方式。

6.比例再保险:

是以保险金额为基础,确定分出公司自留额和分入公司责任额的再保险方式。

7.保险责任:

指在保险合同中载明的对于保险标的在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应承担的经济赔偿和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8.保险利益:

指投保人对投保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9.委付行为:

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处于推定全损状态时,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提出申请,愿意将保险标的所有权转移给保险人,并请求保险人全部赔偿的行为。

10. 代位原则:

保险人取代被保险人对第三者的求偿权或对受损标的的所有权。

11. 重复保险:

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两个以上的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且保险金额之总额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

12. 重复保险的分摊方式:

比例责任制;限额责任制;顺序责任制。

13. 交强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中国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 《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

14. 责任保险的承保方式是什么?

期内发生式;期内索赔式。

15. 第一危险赔偿方式:

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不论是否足额保险,保险人按实际损失赔偿,最高赔偿金额不得超过保险金额。

16. 简答保险理赔的原则

重合同、守信用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

17. 财产综合险中“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保险价值一般如何确定。

重置价值,账面余额,市场价值,其他价值。

18. 可供企业在运营期选择投保的保险产品有哪些。(至少五个)

机器损失险;企业财产险;利润损失险;雇主责任险;意外伤害险。

二、问答题:

1. 简述可保风险具备的条件。(2)

1) 风险必须具有不确定性;

2) 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

3) 风险必须有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

4) 风险必须有导致重大损失的可能;

5) 风险不能使大多数的保险对象同时遭受损失;

6) 风险必须具有现实的可测性。

2. 试析在不定值保险合同下发生损失时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及保险人的赔偿方式。

1) 足额保险: 十足赔偿;

2) 不足额保险: 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每个人都是记忆天才_名词解释、简答题、列举题的记忆诀窍_目的记忆法】

3) 超额保险: 超过部分则无效。

3. 保险的要素。

1) 可保风险的存在

2) 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

3) 保险费率的厘定

4) 保险准备金的建立

5) 保险合同的订立

4. 简述保险关系确立的基本要素。

1) 主体合意

2) 客体合法

3) 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对等。

5. 财产保险合同主体变更有哪些具体情况。

财产保险中,合同的主体(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变更涉及保险单的转让,对此有两种做法: 一是允许保险单随保险标的所有权的转移而自动转让,毋须征得保险人的同意,保险合同继续有效。如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二是保险单的转让要征得保险人的同意方为有效。

6. 实施机动车辆无赔款优待条款要注意哪些方面。

1) 车辆同时投保车损险和第三者责任及附加险,只要其中一个险种发生赔款,续保时就不能给予无赔款优待。

2) 续保险种与上年度完全不相同,无赔款优待以险种相同的部分计算;如险种相同,保险金额不同,则以本年度保险相应的应交保险费为计算基础。

3) 不论机动车辆连续几年无事故,无赔款优待一律为应交保险费的10%

7. 设定免赔额有哪些方式?设定免赔额的意义。(2)

方式:相对免赔额和绝对免赔额

意义:一是可以增强被保险人的风险防范意识

二是可减少保险人对小额案件的处理

三是可以降低被保险人的保费支出

8. 财产保险项目下保险标的发生损失,一般有哪些赔偿方式?选择哪种赔偿方式谁来决定?

货币赔偿,实物赔偿,实际修复。

一般有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协商确定,但保险人有最终的决定权。

9. 比较交强险与第三者责任险。

1) 第三者责任险采取的是过错责任原则,而交强险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2) 第三者责任险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交强险不以盈利为目的。

3) 第三者责任险适用总项责任限额制,交强险实行分项责任限额制。

4) 二者存在佩服顺位问题,由交强险先赔付,不足时再由第三者责任险理赔。

5) 社会救助基金的特殊功能及其与交强险的关系。【每个人都是记忆天才_名词解释、简答题、列举题的记忆诀窍_目的记忆法】

10. 在实际履行损失补偿责任的过程中,损失补偿原则的执行会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2)

1) 补偿以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为限

2) 补偿以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为限

3) 补偿以被保险人对受损标的拥有的保险利益为限

4) 赔偿方法的限制。

11. 试述保险条款的解释原则。

1) 文义解释原则

2) 意图解释原则

3) 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原则

4) 批注优于正文,后批优于先批得解释原则【每个人都是记忆天才_名词解释、简答题、列举题的记忆诀窍_目的记忆法】

5) 补充解释原则

12. 如何理解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1) 社会保障管理

2) 社会风险管理

3) 社会关系管理

4) 社会信用管理

通过保险的内在特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以及社会各领域的正常运转和有序发展。【每个人都是记忆天才_名词解释、简答题、列举题的记忆诀窍_目的记忆法】

13. 试述保险人行驶代位求偿权的前提条件。

第一,保险标的损失的原因是保险事故,同时又是由于第三者的行为所致。

第二,被保险人不放弃想第三者的赔偿请求权。

第三,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履行了赔偿责任之后。

14. 试述再保险的作用。(2)

1) 进一步分散风险

2) 控制保险责任

3) 扩大经营能力

4) 增进国际间的交流,提高保险技术

5) 形成巨额联合保险基金

保险基础知识方面

一、名词解释

(A)1、危险:危险是人们忧虑的、客观存在的能致人的严重后果但又无法知道其是否潜在灾难。 (A)2、保险合同: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A)3、投保人:投保人是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A)4、被保险人: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A)5、保险人:保险人作为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它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A)6、保险价值:保险价值是指保险标的的价值,也是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拥有的保险利益的价值观。

(A)7、代位赔偿请求权:在财产保险中,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在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后,得在其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A)8、委付:委付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保险标的物的一切权利转移于保险人,而请求支付全部保险金额的权利。

(A)9、保险代理人: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A)10、保险经纪人: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单位。

(A)11、实际全损:实际全损就是保险标的在实际上完全灭失或毁损。

(A)12、部分损失:部分损失是指保险标的因保险事故造成的一部分损失。

(A)13、推定全损:推定全损是指保险标的在保险故事发生后,受损程度虽未完全毁损,但已无法补救,故按完全损失处理的情况。

(A)14、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A)15、责任保险:责任保险是指导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A)16、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在全年年度决算时将保险责任尚未满期的,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险费提存未来形成的准备金。

(A)17、偿付能力:偿付能力指保险公司对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在发生金额赔偿时具有的经济补偿能力。

(A)18、保险资金运用:保险资金运用是指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将积聚的各种保险资金部分用于投资或融资,使资金增值的活动。

(A)19、定值保险:凡是在保单中记载有保险合同当事人事先确定保险标的的价值,叫定值保险。

(A)20、不定值保险:不记载有保险当事人事先确定保险标的价值而将保险标的实际价值留待需要确定保险赔偿的限度时 估算的保险,叫不定值保险。

(C)21、再保险:再保险又称分保,是指保险人为避免或减轻其原保险中承担的保险责任,将其所承保的危险和责任的一部分或全部转移给其他人的一种保险合同,即保险的保险。

(A)22、再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是指明确分出公司和分保接受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协议,是有关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A)23、比例再保险合同:比例再保险合同指原保险人按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向再保险人进行分保,其再保险责任、再保险费、损失的摊付常以相应比例计算的一种再保险,具体

第二篇:《初一1-14列举简答题》

1—14课列举题:

1.列举奴隶社会的四个朝代。夏、商、西周、春秋。

2.列举商朝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列举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4.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5.列举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6.列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派的名称及代表人物。

7.列举秦长城东西起止点。东起辽东、西起临洮

8.列举“文景之治”的主要措施。

1—14课简答题:【每个人都是记忆天才_名词解释、简答题、列举题的记忆诀窍_目的记忆法】

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3.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

4.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5.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政治、思想、经济、军事)

第三篇:《单选 多选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自考“质量管理学”

一、单选

1、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精神文化需要。

2、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因素,质量的作用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要重要。质量不仅是国际市场中竞争的主要手段,还是对关系人类社会安全和生存环境的种种威胁的防御力量。

3、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

4、名牌产品的本质特征是其差异性。差异性包括产品的差异性和市场的差异性。

5、实施品牌战略,需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在产品品质竞争力的基础上,推行系统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加强产品宣传,塑造名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培养消费者品牌偏好及品牌忠诚,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6、实行品牌经理制有利于确立品牌经营和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独特地位;有利于集中各种品牌资源优势;有利于跟踪市场变化,引导消费者的品牌消费行为,发展品牌偏好,提高品牌满意度和知名度,培育品牌忠诚度;也有利于品牌的延伸管理,将品牌资源的经营搞大搞活。

7、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是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又是管理与经营方式的竞争,经营机制与体制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

8、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9、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重要内涵,这一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表现和基本要求,市场经济越发达,这种关系越明显。

10、质量文化和质量战略具有相互的能动作用。

11、在组织上涉及企业中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个人;在内容上则涉及经营管理,尤其是质量管理的所有方面,如企业的质量决策文化、质量产品文化、质量服务文化、质量道德文化、质量公关文化及质量文本文化等。总而言之,知识经济时代是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良好的机遇。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彻底转换。反映在质量战略上,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企业必须着力培育以“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经营理念为核心的质量文化。

12、服务通常是无形的,软件由信息组成,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因为根据ISO9000:2000标准对“产品”的定义,服务乃是产品的一种形式。就质量特性而言,视为硬件的有形产品,通常以其可描述的可计数度量的质量特性予以识别,如性能、可信性(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和时间性。

13、反映服务质量要求质量特性主要有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等。

14、ISO9000:2000标准将“质量特性”定义为“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如产品的几何尺寸、技术性能等是产品的质量特性;过程能力、过程的变差、过程稳定性、过程规范等是过程的质量特性;体系的方针、目标及其内涵和水准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等是体系的质量特性。ISO9000:2000对“效率”的定义是“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是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指导下,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原理。ISO9000:2000标准是提出的十二条基本原理。

16、ISO9000族标准区分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

17、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IEC成立于1906年,比ISO早4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专门机构。其宗旨是:促进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有关方面问题的国际合作,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IEC也设有TC\SC\WG,负责起草IEC标准。我国于1957年参加IEC.

18、国际标准主要是指ISO、IEC所制定的标准。目前国际标准中约有60%是ISO制定的,20%是IEC制定的,20%是其他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将定期对标准进行评审

19、ISO9001:2000标准是组织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用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和进行内部审核与外部认证的基本依据。

20、PDCA理论存在于所有领域。在质量管理体系中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是一个动态的循环

21、由第三方具有一定资格并经一定程序认可的审核机构派出审核人员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22、质量审核的委托方(audit client):要求质量审核的组织或人员。由国内外质量审核工作的实践看,提出要求的组织或人员可以是、但不一定是接受审核的组织或人员自身。在第二方质量审核中,这里的组织及顾客就是委托方。另一类一般是指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被授权的管理机构。

23、受审核方(auditee):被审核的组织。是指具有自身的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业、事业单位或社团或其一部分。在内部质量审核中,受审核方为审核内容涉及的机构或部分。在第二方审核时,受审核方是供方组织。在第三方审核(认证)时,受审核方是申请认证的组织。

24、审核员(auditor):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从事质量审核的人员必须符合两点:即资格和授权。所谓资格是指质量审核员需经专门培训并经鉴定能胜任审核服务的人员。所谓授权是指质量审核员必须由审核的工作机构(或评定机构)聘用、注册。内部质量审核的质量审核员可以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授权。其实,要成为一名审核员还必须具备必要的工作经历、经过培训并被证实具备实施审核所需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5、审核组中的一名审核员为审核组长。审核组可饮食实习审核员,在需要时可包含技术专家。观察员可以随同审核组,但不作为其成员。审核组长除了具备一名审核员的素质和能力外,还应当具有附加的知识和技术,包括:策划审核以及在审核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资源;代表审核组与委托方和审核组进行沟通;组织和指导审核组成员;领导审核组获得审核结论;预防并解决冲突;编制并完成审核报告。

26、实施质量审核的过程包括审核方案;审核活动;编制、批准、发放审核报告;完成审核保存文件及实施跟踪审核等。

27、审核活动包括启动审核、文件审核、现场审核至实施跟踪审核等内容

28、ISO9000:2000标准促进组织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QMS)时采用

过程方法。

29、产品质量审核是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行单独检查评价的活动,用以确定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和适用性,其评价的标准以适用性为主,即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检查和评价产品质量。

30、产品检验和产品质量审核的主要依据都是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ISO9000:2000标准中的有关要求,但产品检验是依据标准对产品做合格与否的一种判定,而产品审核主要是对产品作出客观的评价,以确定产品质量水平的活动,它审核的依据是《XX产品质量审核评级指导书》。缺陷(defect)是以“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来规定的,可分为ABCD四个等级。

31、产品质量审核通常用试验室试验(定量)和感官评价(定性)的方法确定产品的适用性和符合。审核应由有资格的审核员进行。产品质量审核的重点是成品,但也可包括外购、外协件、自制零部件。

32、产品质量审核的程序:质量审核准备、实施审核、审核结果统计分析、提出审核报告和改进建议等基本步骤。

33、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对过程的质量审核就是对组织在策划中对过程能力的预期要求的可行性、可信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

34、过程的质量审核应当抓住主要过程,抓住对组织的产品质量有关键影响的过程

35、第二方审核是由顾客对供方进行的审核,审核结果通常作为顾客购买的决策依据。QS-9000是美国克莱斯勒、福特、通用汽车公司对供方质量体系的要求及评定文件。

36、渐进型的BPR是哈林顿提出的,其采用的方法是将现有的过程模型化,分析找出改进的机会。激进型BPR是由哈默和坎彼提出的,这种方式常用于迫切需要改进的情况

37、型式试验只发证书,不允许使用合格标志。型式试验加认证后市场监督,证明方式包括证书和标志。型式试验加认证后工厂监督,是从工厂发货前的产品中随机抽样检查,证明方式同第二种。

38、质量认证机构由认证管理机构、认证检验机构、认证审核机构构成。

39、《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提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40、根据《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国家对计量器具新产品的产生,实行定型鉴定制度。

41、工序质量波动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产品和产品之间的变异、产品和质量标准之间的差别、不同批次产品质量之间的不一致性等。但从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偶然性波动和系统性波动两类。

42、将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归纳为“5M1E”,即操作者(man)、机器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工艺方法(method)、测试手段(measure)及环境条件(environment)。工序质量控制常表现为对“5M1E”这六大因素的控制。

43、质量数据可分为计数值和计量值两种类型,其中计数值又可分为计件值和计点值。

44、工序质量有两种状态:受控状态和失控状态。

45、生产者风险是供方所承担的合格批被错判为不合格的风险,风险概率通常记为a

46、批最大允许不合格率也许为可拒收质量水平,是需方能够接收的产品批的极限不合格率。

47、消费者风险是需方所承担的不合格批被错判为合格批的风险,风险概率通常记为b

48、质量成本的构成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要和外部故障成本四项,质量成本的优化与质量成本的合理构成有关。据国外统计资料分析,质量成本的四个项目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常是,内部故障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25%-40%,外部故障成本占到20-40%,鉴定成本占10-15%,预防成本仅占0.5-5%。比例关系随企业产品的差别和质量管理方针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生产精度高或产品可靠性要求高的企业,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之和可能会大于50%

二、多选

1、“创新理论”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熊彼得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内容包括5种情况: ⑴引进新产品,即产品创新⑵引进新的生产方法,即工艺创新⑶开辟新市场⑷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即利用和开发新的资源⑸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即组织体制和管理的创新

2、创新表现在①技术创新上。技术创新包括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以及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等②管理创新上

3、管理创新表现在:⑴组织形态、组织管理上的创新⑵机制的创新⑶发展战略的创新

4、主要的质量职能:市场研究、产品实现的策划、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营销、服务、测量分析和改进等。

5、产品质量的全过程管理的三个管理环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6、产品质量管理是当今世界质量管理最基本、最经典的理论。

7、日本人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经营的一种思想革命,是新的经营哲学,是一门特别质量的管理学说。

8、ISO按专业性质设立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

9、TC176对标准的的战略目标是:全球的通用性、当前的一致性、未来的一致性和未来的适应性,同时还应满足对标准使用的需要。

10、1979年,ISO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即ISO/TC176,1982年后改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11、我国于1988年12月发布了等效采用ISO9000的GB/T103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12、质量监督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的微观质量监督和企业外部的宏观质量监督。企业外部的质量监督又可以分为国家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三类。

13、所谓特殊产品,是指食品、药品、计量器具、兽药、锅炉压力容器等可能危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特殊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主要有:许可证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新产品试制制度及特殊产品质量监督员制度。

14、食品新品种监督管理制度:⑴食品卫生营养评价制度⑵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和设备卫生评价制度

15、《产品质量法》的民事法律责任:一是产品瑕庛担保责任;二是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

16、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通常包括:质量教育培训、质量责任制、标准化、计量管理和质量信息管理等各项工作。

17、失控状态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①u不等于u0,b等于b0时,保持稳定②u等于u0,b不等于b0时,保持稳定③u不等于u0,b不等于b0时,保持稳定④u和b至少有一个不稳定,随时间而变化

18、工序能力是受控状态下工序对加工质量的保证能力,具有再现性或一致性的固有特性。

19、工序能力可用工序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分散性特征来度量。

20、表示失控状态的控制图的特点:⑴有多个样本点连续出现在中心线一侧⑵出现连续上升或下降的7点链⑶有多个样本点接近控制界限⑷样本点散布出现下列四种趋势或规律①周期性变化②分布水平突变③分布水平渐变④离散度变大

21、检验的质量职能:⑴鉴别的职能⑵把关的职能⑶报告的职能

22、检验质量报告大致包括:①原材料、外构件、外协件进厂验收检验的情况②成品出厂检验情况,如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降级率及相应的经济损失③各生产单位质量情况,如平均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及相应的经济损失,以及质量因素的排列图分析④产品报废原因的排列图分析⑤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⑥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情况7改进产品质量的建议8其他有关问题

23、按检验的数量特征划分检验方式:⑴全数检验⑵抽样检验

24、按检验的质量特性值的特征划分检验方式:①计数检验②计量检验

25、按检验方法的特征划分检验方式:理化检验、感官检验

26、按检验对象检验后的状态特征划分检验方式: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

27、按检验实施的位臵特征划分检验方式:固定检验、流动检验

28、按检验目的特征划分检验方式:验收检验、监控检验

29、实际的检验活动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即进货检验、工序检验和完工检验。

30、成批进货检验的检验方法:分类检验、接受抽样检验

31、工序检验的三种形式:⑴首件检验⑵巡回检验⑶末件检验

32、不合格品的处臵:⑴返工⑵返修⑶让步⑷降级⑸报废

33、质量成本分为: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34、预防成本:⑴质量工作费⑵质量培训费⑶质量奖励费⑷质量改进措施费⑸质量评审费⑹工资及附加费7质量情报及信息费等

35、鉴定成本:1进货检验、工序检验、成品检验费用②试验材料等费用③检验试验设备校准维护费、折旧费及相关办公费用④工资及附加费

36、内部故障成本:⑴废品损失⑵返工、返修损失⑶复检费用⑷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停工损失⑸质量事故处臵费用⑹质量降等降级损失等

37、外部故障成本:①索赔损失②退货或退换损失③保修费用④诉讼费用损失⑤降低处理损失等

38、外部质量保证成本:⑴按合同要求,向用户提供的、特殊附加的质量保证措

第四篇:《统计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统计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

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

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

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

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12、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也称为回置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样本单位时都放回的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也叫不回置抽样,它是在每次抽取样本单位时都不放回的抽样方式。 13、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也叫定值估计,就是直接用抽样平均数代替总体平均数,用抽样成数代替总体成数。区间估计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平均误差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的估计方法。 14、统计指数

广义上来说,它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狭义上来说,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15、综合法总指数

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标固定下来,仅观察另一个因素指标的变动程度,这样的总指数就叫综合法指数。 16、平均法总指数

平均法总指数是通过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而求得的反映不能直接加总的多个个体所组成的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指数。分为两种:加权算术平均法总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法总指数。【每个人都是记忆天才_名词解释、简答题、列举题的记忆诀窍_目的记忆法】

17、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是指同一观察现象的观察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时间数列也称为时间序列和动态数列。

18、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是一种分析几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以及它们的关系如何的统计方法。回归分析是指对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的现象,根据其关系形态,选择一合适的数学模式,用来近似地表达变量见的平均变动关系的统计分析的方法。 19、时间序列的最初水平、中间水平和最末水平

时间数列中第一个观察值称为最处水平,最后一个观察值称为最末水平,其余各个观察值称为中间水平。 20、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调查对象是所要研究对象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所要研究对象的个体。填报单位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21、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是以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对比,所得到的动态相对数。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变动程度。定基发展速度是用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通常为最初水平)对比,所得到的动态相对数。它表明所观察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

22、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区别

两者的区分是以调查单位的登记在时间上是否具有连续性为依据的。经常性调查的对象本身具有连续不断变化的特点。商品零售额。一次性调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如人口普查。

二、简答题

1、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的区别:(1)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可以用文字来反映,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而指标都是用数量来表示的。

两者的联系:(1)指标是指标的汇总和综合。 (2)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两者有时可以互换。

2、统计总体的特点

(1)同质性。即总体单位都必须具有某些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属性。这是构成总体的前提。 (2)大量性。即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数目要足够多。这是形成总体的充分条件。

(3)差异性。即总体单位必须具有一个或若干个可变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这是形成总体的必要条件。

3、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都是非全面调查,调查对象都是总体中的一部分 区别:

4、统计绝对数的分类

(1)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2)按其反映不同的时间状况不同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3)按其采用的计量单位的不同分: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5、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时期指标:(1)连续记数,其值可以相加 (2)具有时间长度,与时间长短有关 (3)是流量 时点指标:(1)间断记数,其值不可以相加,相加无实际意义 (2)不具有时间长度,与时间长短无关 (3)是存量

6、抽样技术的特点

(1)在调查单位的抽取上,遵循随机原则。 (2)以样本数据估计总体数据。

(3)以概率估计的方法对总体进行估计。

(4)在推断理论上,以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为基础。 (5)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

7、抽样误差的种类

(1)登记性误差。又称调查误差或工作性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代表性误差。它又可以分为系统性误差和随机性误差。系统性误差是破坏随机原则造成的偏差,也是可以避免的。随机性误差包括抽样个体误差和抽样平均误差。抽样个体误差不确定,难以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无法避免,但可以计算和控制。

8、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1)总体总变量值X间的差异大小。差异越大,误差越大。 (2)样本容量。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3)抽样方法。重复抽样误差一般大于不重复抽样误差。 (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的组织形式,误差不同。

9、统计相对数的种类

(1)计划完成相对数。是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的比值。

(2)结构相对数。是总体各组成部分数值与总体总数值的比值。

(3)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组的指标数值与总体中另一组的指标数值的比值。 (4)动态相对数。某现象报告期数值与同一现象基期数值的比值。 (5)比较相对数。某类现象的数值与不同空间同类现象的数值的比值。

(6)强度相对数。某一现象数值与另一有联系但性质不同的现象数值的比值。

10、强度相对数与平均数的区别

(1)概念含义不同。平均数=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强度相对数是某一现象数值与另一有联系但性质不同的现象数值的比值。

(2)作用不同。强度相对数是反映某现象在另一现象中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反映现象间依存性的比例关系。而平均数是反映总体各单位的某一变量的各个变量值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3)表现形式不同。强度相对数的单位多是复合单位,由分子、分母的指标单位复合而成。平均数则是和标志总量单位的一致。

(4)强度相对数分子、分母可以互换,平均数的分子、分母不可以互换,互换无意义。

11、统计指数的种类

(1)按反映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个体指数、类指数和总指数。

(2)按反映统计指标的不同内容分: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3)按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分: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按表现形式不同分:综合法总指数和平均法总指数。

12、相关关系的种类

(1)从涉及的因素多少来分,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只研究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两个以上的为复相

关。

(2)从相关关系所呈现形态来分,可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3)直线单相关按呈现相关关系的方向划分,又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正相关表明两个因素的变动方向是相同的,负相关表明两个因素的变动方向是不同的。

三、计算题

1、组距、组限和组中值的计算 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各组的组距、组中值和频率(填在表中即可)

2、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的计算 例:

(1)比较甲乙两工人平均日产量的高低

(2)计算甲乙工人日产量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说明哪个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具有代表性

3、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和区间估计 例:

某地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职工文化程度进行调查,抽查100名职工,每个职工文化程度的分布数列如表3

求:(1)抽样平均误差

(2)在概率度t=2的条件下的平均文化程度的变化范围

4、综合法统计指数的编制 例:

求:(1 (2)分析由于销售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状况 (3)分析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状况

5、平均发展水平、环比速度、定基速度的计算 例:

某县财政收入资料如表:

(1)计算表中空缺数值

(2)计算1997~2002年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速度

6、相关系数、回归方程 例:

求:(1)计算产量和生产费用的相关系数

(2)求解以产量为自变量,生产费用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具体现象数量方面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以及社会经济现象变化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 第一节 统计学概要

一、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1、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第五篇:《初二历史期末列举简答题》

初二历史期末列举简答题

1、列举长军长征开始的原因、时间、转折、重大事件、胜利的标志及意义。

答: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胜利的标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甘肃会师。

转折: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

重大事件:(1)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追剿计划;(2)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3)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4)翻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5)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6)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甘肃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列举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

答:时间—1935年1月;地点—遵义

内容:(1)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1)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列举下列标志、转折点。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1901年的《辛丑条约》

(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

(3)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

(4)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标志是: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6) 美蒋发动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7) 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的胜利

(8) 揭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是:

、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

答:时间:1945年4月。地点:延安。内容:(1)中心议题: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2)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6、列举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

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3)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原因:(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3)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对敌人的牵制;(4)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支援

与配合;(5)人民的支持;(6)战争的正义性;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1)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纷纷投资实业;(2)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黄金时代”。(3)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近代企业。(4)使用国货、抵制洋货的运动。

特点:(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3)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9、简述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在各自领域里的突出贡献。

(1)詹天佑:设计修建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2)侯德榜:撰写《制碱》一书,并发明侯氏制减法;(3)魏源:著有《海国图志》,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4)严复:译有《天演论》。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思想,启发了知识界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还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

20、完成下列各题:

(1)《海国图志》的作者是谁?此书的内容是什么?他编写该书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是魏源;内容是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2)《天演论》的译者是谁?他在该书中宣传了那些进步的观点?有什么意义?

译者是严复,他在该书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意义:启发了知识界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1、太平天国运动发动于今天的,义和团运动兴起于今天的省。

2、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 3、1862年成立的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4根据地的开始。

5、1935年1月召开的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会后,中央由 代替博古总负责,军事上由 、 、 负责指挥。

6、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它的指挥者是

7、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部门和

8、1897年在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9、“侯氏制碱法”的发明者是。

10、四渡赤水河的历史意义是;强度金沙江的意义是。

11、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1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是 13、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进行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14、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

15、我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目的记忆法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127736/

推荐访问:法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土力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安全管理常识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实现局域网跨网段共享打印机 下一篇:无线路由器加密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