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800

2018-10-14 重阳节 阅读:

安庆800(共9篇)

安庆800(一):

(2012•安庆二模)为探究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幵展了相关课题研究.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利用缓冲液维持密闭小室内CO2浓度的相对恒定,在室温25°C的标准状况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相应装置准确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实验条件液滴移动(ml/h)
光强(lx)CO2(%)
100.05左移2.24
28000.03右移6.00
310000.03右移9.00
410000.05右移11.20
515000.05右移11.20
615000.03右移9.00
请分析回答:
(1)组别1中液滴左移的生理原因是______.组别6中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______
(2)与组别3比较可知,限制组别2液滴左移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与组别4比较可知,限制组别3液滴右移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若持续光照后突然停止光照,CO2的固定速率也没有立即下降,结果如图2所示.试分析在刚开始后的20s内CO2固定速率没有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试计箅组别5中植物1h内光合作用共产生的葡萄糖有______毫克.

(1)由于密闭小室内CO2浓度是相对恒定的,组别1没有光照,装置内的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导致液滴左移,给予一定的光照,装置内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当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时,液滴右移.
(2)通过第2、3两组对比,光照强度增大,光合作用增强,故其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第3、4两组对比,CO2浓度增大,光合作用增强,故其限制因子是CO2浓度.
(3)持续光照后突然停止光照,叶肉细胞中仍有少量[H]、ATP等暗反应所必需的物质,使暗反应仍可持续进行一段时间,故CO2固定速率没有立即下降.
(4)第5组植物1h内中总光合产氧量为净光合产氧量+呼吸消耗量=11.20+2.24=13.44ml,再转算生成的葡萄糖量为:(180×13.44)÷(6×22.4)=18mg.
故答案为:
(1)植物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气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    
(2)光照强度    CO2浓度    
(3)持续光照后突然停止光照,叶肉细胞中仍有少量[H]、ATP等暗反应所必需的物质,使暗反应仍可持续进行一段时间,故CO2固定速率没有立即下降    
(4)18

安庆800(二):

古诗中的名胜古迹要同一首诗中
要有任命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
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
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
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
银山堆里看青山.
(2)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请你选择,祝你梦想成真!
____名胜古迹联_____
来到半山坐一坐
再行五里天上天
(九华山钓鱼台)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立姓名尊
(合肥包公祠)
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
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合肥包公祠)
忠贤将相
道德名家
(合肥包公祠)
教弩耸高台不为炎刘消劫运
听松来远客谁从古佛识真如
(合肥民教寺)
飞骑桥头论胜负
教弩台上评忠奸
(合肥民教寺)
曹公教弩台尚在
吴主飞骑桥难寻
(合肥民教寺)
万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
(黄山文殊院)
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
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
(黄山玉屏楼)
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
如狼骏骅骝添赤兔
三岭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乍听
似千军健卒赴疆场
(黄山九龙瀑)
去帆疑峡走
卷浪骇江飞
(马鞍山采石矶大风亭)
相阴阳.度原隰.想前朝创业艰难.只赢
得灵寝盘空.江淮带郭.黍离离满目旧
山河.伊何人斯.顿伤心于青袍白马
省刑罚.薄税敛.沐当代深仁浩泽.试看
那闾阎扑地.舸舰迷津.瑞霭霭一天新
雨露.登斯楼也.岂独观乎绿树红云
(凤阳谯楼)
庙内无僧风扫地
寺中少灯月照明
(凤阳龙兴寺)
来到半山坐一坐
再行五里天上天
(九华山钓鱼台)
妙手生白玉
沃土出黄金
(九华山)
千古诗才莲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千古诗才莲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滁县琅琊山醉翁亭)
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山五言诗.
要先生低首
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
容国土扬眉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登百尺楼看大好江山.天若有情.应识四
方思猛士
留一杯土以争光日月.人谁不死.独将千古让先生
(安庆徐锡麟烈士纪念楼)
天开图画.美尽东南.落日咽孤忠.战血
醒余千载后
鲁酒不温.高丘返顾.歌风思猛士.江流倒卷万年来
(安庆大观亭)
片土寄忠魂.听槛前万马.江声滚滚.惊
疑征鼓动
孤城俏战气.指窗外二龙.山影苍苍.飞入酒杯来
(安庆大观亭)
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滁县琅琊山醉翁亭)
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山五言诗.要先生
低首
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容国土扬眉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登百尺楼看大好江山.天若有情.应识四
方思猛士
留一杯土以争光日月.人谁不死.独将千
古让先生
(安庆徐锡麟烈士纪念楼)
天开图画.美尽东南.落日咽孤忠.战血
醒余千载后
鲁酒不温.高丘返顾.歌风思猛士.江流倒卷万年来
(安庆大观亭)
片土寄忠魂.听槛前万马.江声滚滚.惊疑征鼓动
孤城俏战气.指窗外二龙.山影苍苍.飞入酒杯来
(安庆大观亭)

安庆800(三):

中国各区域人口数量统计表
中国各区域人口数量统计!详细到各县、区

据1982年7月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03189万人(包括台湾省1827万人、金门马祖岛5.8万人、香港、澳门地区同胞538万人).这就是说在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6.4%的国土上,分布着占世界20.6%的人口,我国的人口问题为世界所瞩目.
我国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4.4人(1987年),但实际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人口密度有很大差异.人口数量的地区分布是国家人口特征的基本方面,研究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各区域人口分布状况、揭示人口分布的规律性,对于制订区域人口政策、进行国土开发与环境治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使我国各地的人口分布差异显著.概括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性,具有以下几点突出特征.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我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如果自黑龙江省边境的黑河市至云南省边境的瑞丽县城划一条直线,此线以东的面积约占全国的43%,人口却为全国的94.3%,而该线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57%,人口只有全国的5.7%(表4-1).
形成这个特点的原因是:东南部地区和沿海地带地形以平原(包括我国三大平原)和丘陵为主、除局部较高的山峰外,海拔高度多在500米以内,平原一般小于200米,地势低平,土地丰腴.濒临太平洋、有绵延18000公里的海岸线,受海洋影响较深,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降水丰沛.这些优越的条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聚集.自公元4世纪东晋以来,除原有的中原地区外,我国东南地区也逐步得到开发,人口增长较快.特别是近代,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随着殖民经济和生产力布局的畸形发展,造成东南部一些地区人口的高度密集.在新中国建立后,为了使我国人口分布和生产力布局趋向合理,为了促进全国和内地经济的发展,加强国防,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国家通过调整内地和沿海区域的投资比例,组织由沿海向内地的人口迁移,制定不同地区相适合的人口政策等措施,沿海和内地及边远地区人口分布的极不平衡状况在逐步变化.
2、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我国人口分布除在水平方向上极不均衡外,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现出平原区人口密集,由平原向周围的丘陵、高原和山地,随地势增高存在人口递减的规律.若对照一幅地形图来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密度图》的话,会十分清晰而鲜明地看到图上展示的这一特点.
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个阶梯.位于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高原上山脉并列,冰峰叠起,具有“世界屋脊”之称.在青藏高原的北面和东面,巨大的山脉与浩翰的高原、盆地相间分布,构成了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较大的高原有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自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至云贵高原东缘一线以东的地区是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高度大多在500米以下.我国人口分布随地势升高而减少也具有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
然而,我国地形的种类多样,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十分复杂,致使我国各区域人口分布在上述宏观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存在着明显的局部差异.我国位于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丘陵区合计占领土总面积的22%,却集中了全国近4/5的人口,平原和丘陵是我国人口的主要分布区(表4-2).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分布在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这同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趋势是一致的.但是在1000米—2000米高程带人口所占的比重则偏高,这主要因为位于这一高程带的黄土高原的塬和墚、峁之间的川地、云贵高原上的诸多大小盆地(坝子)和内蒙古高原的河套平原与银川平原等,是农业发达区域,人口较稠密.而500—1000米高程带的人口又显然偏低了一些,原因在于它有大约1/3的面积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如新疆和内蒙古的干旱半荒漠与荒漠地带,为人口极度稀疏或无人区.2000米以上主要是高原和高山地带,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这个高程带.如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经过了长期生活和劳动,适应了高原和山地的环境,成为世界驰名的高原民族.目前,西藏最高的居民点达到了海拔4880米的高度,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这个高程带的人口密度更小.
地形和海拔高度之所以对人口分布产生显著影响,是因为海拔增高气温和气压也随之降低,它直接制约着人的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动.随高度增加而产生的寒冷、大风、热量少、生长期短、以及平地少、坡地多、土层瘠薄、交通不便等,不仅使农业生产深受影响,对其它经济活动也不利.因此,山地和高原的人口都不如平原地区稠密,而海拔高度和地形起伏愈大,坡度愈陡,这种不利因素也愈显著.
3、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比重小,农业在全国人民的经济活动中仍然占据优势,这是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特征,也是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这种情况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面貌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7.9%,人口总数为80386万人,其中96%的人口从事农业.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乡村聚落(或称自然村)约有450多万个,平均每个聚落有180人,按我国的国土面积计算,平均每2.13平方公里上有一个乡村,平均间隔0.68公里.但实际上我国各地农村聚落的大小及疏密,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是很大的,其分布的规律是同自然地理条件,生产结构与方式、历史传统等因素相关的.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如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上,农村聚落规模大,有许多千人以上的大村,如:河北省的容城县平均每个村落人口达1200多人,大约每百平方公里有30-80个村落,而在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大部分地区,村落小,平均人口规模多在120—200人左右,村落数量多、密度大,每百平方公里有100个村落以上,如太湖流域达400-700个,江苏省武进县达470个,上海嘉定县则多达700个以上.在低山与丘陵地区,农村聚落的规模普遍较附近平原区域小,如川东与川中低山丘陵、江南丘陵、浙闽丘陵等地,大量聚落仅为20户以下的小村.村落分散乃是由于农用地狭小与零散所致.在我国西部广大干旱区域,农村聚落不仅规模较小,密度也稀,大面积牧业区内多为只是几户人家的聚落.只是在河西走廊、新疆绿洲等灌溉农业区及拉萨河谷,出现有数十户以至上百户规模的村落.
总之,在我国东部地区地势低平,经济发达,农村人口密集;而在西部地区广布山地、少田缺水,农村人口稀疏.但乡村人口呈面状散布则是全国普遍的共同特点.
二、人口密集区
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不均衡,还具有局部差异极为悬殊的特点.有些地区人口高度密集,也有大面积区域人口却极度稀少.从全国范围来看,最引人注目的人口稠密区有:
1、长江下游和杭州湾沿岸
包括江西省安庆市以下的沿江平原、巢湖平原、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和杭州湾两岸.区内人口约7000多万,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城市集结成群,拥有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20个城市和85个县.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778人,是我国人口高密度的地区.区内沿沪宁、沪杭、杭甬铁路和长江口两岸人口最为集中.这一肥美平原具有发展生产的良好条件,开发历史悠久,目前工农业生产很发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黄淮海平原和山东半岛
包括黄河、淮河、海河下游平原及山东半岛,区内散布着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郑州等40多个城市及380个县,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2.5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人.区内人口密集,尤其河北省沿京山、京广铁路线两侧;豫东沿洛阳—郑州—许昌—周口等市一线;鲁西黄河和大运河沿岸及山东半岛沿海人口最为集中.这里气候温和,地势低缓,开发历史悠久,素称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历史上较长时期是我国经济与文化荟萃之地.
3、四川盆地
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38人,包括成都,重庆、宜滨、泸州等11个城市和95个县.区内成都平原等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并有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发挥的效益,很早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平原和重庆周围的人口更为集中.四川盆地气侯温暖湿润,2000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4、长江中游平原
包括河南省南阳盆地、湖北省江汉平原、湖南省洞庭湖平原和湘江两岸、江西省鄱阳湖平原,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人口8000多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33人.区内拥有武汉、长沙、株洲、南昌等20个城市和120个县.本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农业区之一,建国后工业又取得了很大发展,成为我国新型的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
此外,还有一些规模略小的人口密集区,如东南沿海地带的珠江、韩江三角洲和福建中部、浙江中部、台湾西部等沿海平原,这一带座落着广州、佛山、深圳、江门、珠海、香港、澳门、福州、厦门、汕头、温州、台北、高雄等众多大中城市.其次,渭河—汾河中下游地区,还有辽宁省中南部等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大.
三、无居民和极少居民地区
目前,我国还有大约占全国面积19.32%的185.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由于自然条件太差尚难以改造和利用,不适合人类居住生活,成为没有人口定居的区域.我国大面积无人区主要位于西半部,包括羌塘高原、塔里木盆地中部、阿拉善高原.
1、羌塘高原
青藏北部的藏北高原又称羌塘高原,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冰峰叠起,雪山连绵,气候极其干寒,曾有“干寒核心”和“死亡之地”之称.年平均气温-8℃以下,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2℃,最热月为12℃,年降水量低于150mm,日平均气温≥5℃的生长期不超过2个月.平均每60平方公里有1个定居人口,可以说,这里基本上是一个无人居住地区.
2、塔里木盆地中部
位于青藏高原以北,新疆南部.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和天山山脉所围成的巨大盆地中间,分布着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同库姆塔格沙漠,嘎顺戈壁沙漠连在一起,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干燥的地区,沙漠中心年降水不足15mm,干燥度达80,①气温平均日较差常为20℃左右.有史以来,除了近百年来中外探险家、考察队曾涉足外,这块大沙漠一直是沓无人迹的世界.
3、内蒙古西部荒漠和戈壁
东起乌鞘岭—贺兰山、西至疏勒河,在东西绵延1000余公里的长城以北,约29万平方公里广阔的区域,是流沙和戈壁的世界.年降水量在50——200mm之间,气候干旱,风沙肆虐,植被稀疏,有史以来,几乎从无人定居.
四、人口密度的差异及分区
人口密度是指一定时期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是说明区域人口数量的重要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它只是一个平均数,一般而言,统计单元愈小和单元内的自然与经济状况差异愈小,它反映的数量指标就越接近实际状况.考察人口密度,应不仅从总土地面积和人口数之比来分析,还应该注意到“人口经济密度”状况,如耕地面积与人口、资源蕴藏量与人口、产量(或产值)与人口、国民收入与人口等等.从实际意义上说,人口经济密度大小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的合理程度,以及人口和资源条件及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制约关系.因为,人口分布及其变化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具体环境条件,因此,为了主动地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之间建立更加协调更加合理的关系,就需要研究和评价各地区的人口密度特征,以为上述关系的建立提供一个全面的科学依据.
1、省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市除上海、天津和北京三个直辖市外,就是江苏省,山东省和河南省,以上三市与三省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和以平原为主的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些省区分布在我国西部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东部边疆黑龙江和云南两省人口密度低于全国平均值.各省区之间人口密度的差异非常之大.如人口密度最高的上海市,平均为2044人/平方公里,和人口密度最低的西藏自治区平均1.57人/平方公里,相差达1302倍,若除去三个直辖市,以人口密度最高的江苏、山东和河南三省平均密度为494.3人/平方公里,与人口密度最低的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平均密度为5.4人/平方公里比较相差为91.5倍.进一步以县为单元看我国局部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是广东省澄海县,每平方公里1752人,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区日土县、每平方公里只0.066人,相差达26553倍.据统计,平均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000人的有17个县,其中广东省4个,上海市4个,浙江省3个,福建和台湾各2个,四川和江苏省各1个.这17个县面积合计为12643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0.13%,却分布着1445万人口,占全国1.44%.另一方面,我国又有34个县,人口密度不足每平方公里1人,其中西藏16个县、青海8个县、新疆5个县、内蒙古3个县、甘肃省2个县.面积达1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20.4%,人口则不到59万,仅为全国总人数的0.058%,人口平均密度同密度最高的前17个县相差有3000多倍.
2、省区人均经济指标与人口密度
(1)人均耕地的省区差异与人口密度.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资料,也是构成区域工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人均耕地的数量影响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5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0.4%,按全国人口平均计算,人均耕地约1.36亩,这项数值,各省区的差异很大.人均耕地最少的是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还有浙江,福建、湖南和贵州等四省,平均每人不到1亩.人均耕地最多的省区是黑龙江省、新疆和宁夏,这三个省区人均耕地都超过了3亩.各省区人均耕地数量多少,显然受人口密度及耕地数量的综合制约.如表4-3所示,人口密度大而耕地数量少的省区人均耕地少,人口密度小而耕地数量多的省区人均耕地多.
从表中可见人均耕地少于全国平均数的省区,其人口密度则大于全国平均的人口密度,而人均耕地多于全国平均数的,其人口密度小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还可从省区耕地占全国耕地之比重与省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相比较,一般而言,人均耕地少的省区,其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大于其耕地占全国耕地比重的数字,而人均耕地多的省区,其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则小于其耕地占全国耕地的比重.另一方面,从绝对数量看,我国各省区人均耕地数量普遍很低,这就是我国人口总数以及人口密度大,而耕地总面积及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小所致.
(2)人均粮食的省区差异与人口密度.按与人口普查同步的1982年农业生产统计资料,1982年是个丰收年,这一年全国人平均粮食达到685斤.从各省、区具体情况看,人均粮食达800斤以上的有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和吉林等5省.人均粮食最少的除三个直辖市外,为贵州、西藏和甘肃等省区,人均不到500斤.各省、区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与其人口密度、自然条件、生产水平以及各地农业生产的部门结构和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承担的任务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人均粮食多的省、区,一类是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高的,如江苏、浙江、湖南和湖北,这些省虽然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甚至人均不足1亩地,但生产水平和有利的自然条件起了重要作用;另一类是生产水平和自然条件较好,人口稀少(或较少),人均耕地多,如黑龙江,吉林.而贵州、西藏、青海和甘肃等省区,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但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低,成为全国范围人均粮食少的省区.
一个地区能提供给居民的食品数量,是制约该地区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的基本物质前提.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各地人均粮食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各个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只有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使土地的生产潜力不断发掘和提高,才会逐步改善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的状况.
(3)人均工农业产值的省区差异与人口密度.我国各省区人均农业产值是以纯农业人口平均计算的,各省区之间差异较大,但普遍偏低,反映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率水平不高的现状.人均农业产值最高的省区有上海、黑龙江、江苏和吉林都超过400元/人,贵州、甘肃两省最低不足200元/人.从人均工农业产值来看,以上海、天津和北京三个直辖市最高,其它省区依次为辽宁、江苏和黑龙江,这三个省人均超过1000元.人均工农业产值最低的是贵州,还有云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低之间相差16倍.造成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于各省区间城镇工业发展水平及城乡人口比重的不同.如:除三个直辖市外,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城镇人口比重达到35%,工业产值占比重亦较大.江苏省虽然城镇人口不突出,但中小城市和乡镇企业发达,不仅数量多,劳动生产率也高,使得江苏省工农业产值在全国首屈一指,达到736亿元.贵州、云南和广西三省区工业发展水平低,城镇人口比重小,这是三省区人均工农业产值低的主要原因.
以上阐述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口密度特征.实际上很多省区内各县的差异也很大(表4-4).一般面积愈大、情况和条件愈复杂的省、区,差异愈明显.
(4)人口密度分区.按照人口密度大小与人均耕地、人均粮食和人均工农业产值的多少,将我国大陆29个省区分为6个类型.①高人口密度区a.耕地少高产出类型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吉林、山东、广东、湖北、湖南.b.耕地少低产出类型有:安徽、河南、江西、贵州、广西、福建、四川.c.耕地多较高产出类型有:山西、河北、陕西.②低人口密度区:a.耕地多高产出类型有:黑龙江.从目前状况和发展潜力上看,内蒙古和新疆也属于此类型.b.耕地多低产出类型有:宁夏、青海、甘肃、西藏.c.耕地少低产出类型有:云南.
无论是高人口密度还是低人口密度区,完成由低产出型向高产出型的转化,都要从控制人口和发展生产两个方面入手.在高人口密度区一方面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坚决制止以任何理由乱占耕地.发展生产,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低人口密度区也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自由增长,但鼓励人材流入,加速人口的机械增长.努力实现城镇化,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这样,才能加快向适度人口方向迈进的步伐.

安庆800(四):

黄冈市总人口和总面积是多少?

黄冈市版图面积17453平方千米,总人口740万.
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位于东经114°25`~116°8`,北纬29°45`~31°35".东邻安徽省六安、安庆,南与江西省九江、本省鄂州、黄石隔江相望,西连武汉、孝感,北接河南省信阳.现下辖黄州区和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7个县以及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代管武穴、麻城两个县级市.版图面积17453平方千米,总人口740万.北部和东部为大别低山丘陵,海拔多在500~800米;中部为海拔100~250米的丘陵岗地;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多湖泊,河流主要有巴河、佛河、新河等,均自北向南注入长江.

安庆800(五):

黄山的英文导游词,九华山的英文导游词,天柱山的英文导游词,新四军军部旧址的英文导游词,马仁山的英文导游词,中山路步行街的英文导游词,王稼祥纪念园的英文导游词,陶辛水韵的英文导游词,知道几个告诉我几个,考导游证用的,

Anqing Tianzhu Mountain guides Words
安庆天柱山导游词
Tourists friends :
Hello everyone! Welcome to the Tianzhu Mountain tourism. I xx travel agency guides, we ask me x I. Well, we drove to the tourist companies x xx chef, please remember plate numbers. X chef and I make every effort to provide good service to everyone. Wish you all the buried hills during happiness!
(Brief day trip travel arrangements)
Our coaches marched in 105 National Road. Tianzhu Mountain from the county to enter this section of road known as the Tianzhu. See you in front, stands a tall building in the gatehouse, which is Tianzhu Mountain landmark door. Door meters high, the main gate span meters (mainly built with materials, architectural features) columns are carved with motifs Panlong. A doorway of the ancient "Nanyue Tianzhu Mountain" characters is the late president of 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 Mr. Zhao wrote, it is the old Park had a final treasured paintings. This signature building a total investment of nearly 300 million, for completion in 1999.
Also known as the Tianzhu Mountain ancient Nanyue why?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 saying China Zhi-four closures began before the Fuxi"s no Wye, and it has been more than 5,000 years, then Tianzhu Mountain has been named as Nanyue, ranked second in the saying. 106 BC, the Han dynasty ritual boarding Tianzhu Mountain value for money, build Tan Ji Yue. Accompanied by Sima Qian in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documented the Han dynasty southern tour : "Deng Zhi Tianzhu Mountain submarine ceremony, Xiao Yue Nanyue." AD 589, Emperor We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ern Xinjiang, Hunan changed closure of Nanyue Mountain, in Tianzhu Mountain from the ancient "Nanyue" after the name of World Biography. The emperor was sealed by the people, also known as the Tianzhu Mountain Long live the hill, called Hill 10000.
We all know Anhui "Wan", the Anhui What is the origin? Anhui what is the point? "Wan" in the ancient books and the "yipping" GM is a bright and beautiful meaning. We Tianzhu Mountain region since ancient times endowed with good scenery, beautiful place, the emperor week closure of a truly called "Wan country." Management of Anhui is a countess doctor, he imposed a benevolent, great achievements after his artificial mark, known for his public Anhui, the Tianzhu Mountain built a temple in Anhui Province. Tianzhu Mountain also will be known as Mountain in Anhui Province, known as Wan Shan, and through the Tianzhu Mountain rivers as water Anhui, Anhui water into the next section of the Yangtze called Wanjiang. So far since the Zhou Dynasty, "Wan" in recent history have been in 3000. Anhui Province, "Wan" This one has both a long history and a better contain the word implies, as referred to the provinces. We boarded the Tianzhu Mountain, featuring offered unspoiled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original "Anhui public statues" -- but he Anhui "ancestors" yo!
We were also buried hill from the county Tianzhu Mountain. Because Tianzhu Mountain peak around more than 40 blocks Qunfeng arch surround the ring, the peak of potential hidden people may not easily see each other, it also Tianzhu Mountain called "Buried Hill." Buried Hill County under the Anqing City, 57 million people, with an area of 1,686 square kilometers, is a "seven mountains two hours, a water fields" Hill district. Canton Dabie Mountain ranges of the Northwest, more than 1,732, Youheshenjian, sinister environment created in the natural scenery-lai. Tianzhu Mountain peak elevation of 1,488 meters, the majestic Qiaobo such as "get in a column." Tianzhu scenery, Xiongqi scenery, 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is famous. Travel natural scenery and rich cultural landscape, the main scenic area of 82.46 square kilometers area of 333 square kilometers. In 1982 the State Council was announced a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key scenic spots, in 1992 as a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2000 were assessed for the state 4a - class tourist area and the National Forest Park civilization. In 2003 the most respected netizens "Chinese famous 10" selected activities, the Tianzhu Mountain listed in the "top 10 Chinese famous" sixth. County Tianzhufeng still higher than the Purple Mountain, elevation 1,539 meters, is the third Dabie Mountain peak. High mountains long, Chungho Habitat You Buried Hill County is the portrayal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ere the water and air quality are first-class, tourists friends, the buried hills, the green bank into a major natural Oxygen-bar!
Buried Hill everywhere is the scenery and culture is everywhere. Here fossils unearthed from the vibrant world, has been verified as "ancient vertebrate fossils of treasured land, the birthplace of Asian mammals", as well as ancient human origin of the world. Human ancestors here have created a splendid civilization. A year has two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apers on the examina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uried Hill County -- One is known as the "long poem Zhi Sheng," the Han Dynasty of China"s Narrative Poems "to work", we all cooked core of this eternal Masterpiece first, but the East has a "Romeo and Juliet" inspired by the reputation of touching love story Festival raw land in the county is unknown buried hill; another that is the oldest "Xue Kong Cultural Relics", as the famous sites on the buried hills Wang As part of the county, from the county is less than 10 km, the State Council approved the key state protection unit. Archaeological sites of more than 2,000 pieces of precious relics, contains a unique culture, represents the unique type of cultur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med the "Xue gang culture." Imagine, a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apers on the ends and two that the relevant content and buried hill, which can give everyone marveled Qianmiqiao history, profou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the impact of the market. Gem Masters history, high-level officials love Tianzhu Mountain water, Li Bai, Bai Juyi, Wang Anshi, Sushi, Huang Tingjian, Lu Yu, Yang Wanli, etc. We have all traveled Tianzhu, a snapshot of Shengjingguan, singing Wye Wing-core, carving Schleswig, and left many masterpieces of poetry and the human landscape. Tianzhu Northfield also bred a generation of people buried hill, the ancient talented people here. Magic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big, Alchemy founder Turner, the three countries at the famous mathematician and astronomer Wang Fan, a famous poet Matthias Lanzinger Late Tang Dynasty prime minister, writer Wang gui ... modern, "Emblem class leader", "Beijing Opera originator" Chengchanggeng, popular literature Masters Zhang Henshui, contemporary "acrobatics Queen"s" summer chrysanthemums, Huangmei Play rookie Han fun. One side soil support, it is to human resources!
After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he Tianzhu Mountain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ight scenic areas, open six scenic spots and tourist facilities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visibility and Tianzhu Mountain growing reputation, Tianzhu Mountain to the number of tourists has increased, the home and about 800,000 passengers. Tianzhu Mountain is no longer Mr. Yu described a "lonely Tianzhu Mountain", the tourism economy of our county and enriching Buried Hill County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天柱山旅游.我是xx旅行社导游,大家叫我x导好了,为我们开车的是xx旅游公司x师傅,请大家记住车牌号码.我和x师傅尽力为大家做好服务.祝大家在潜山期间开开心心!
(简述当日游程安排)
我们旅游车行进在105国道.从县城进入天柱山的这一段称为天柱大道.大家请看前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门楼建筑,这就是天柱山标志性大门.大门高 米,主门跨度 米,(主要用 材料建成,主要建筑特色)立柱上都雕刻着盘龙纹饰.门头上的“古南岳天柱山”几个大字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这是朴老生前最后一幅墨宝.这座标志性建筑总投资近300万元,1999年竣工.
天柱山为什么又称古南岳呢?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五岳之封始于三皇伏羲之前的无怀氏,距今已五千余年,那时天柱山已被封为南岳,名列五岳第二位.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登临天柱山,筑坛祭岳.同行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汉武帝这次南巡活动:“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到公元589年,隋文帝为开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从此天柱山以“古南岳”之名传之后世.因被皇帝加封,在民间,天柱山又被称为万岁山,简称万山.
大家都知道安徽省简称“皖”,皖有怎样的来历呢?皖又有什么意思呢?“皖”在古书上与“睆”通用,是明亮而美好的意思.我们天柱山地区自古以来山青水秀好风光,这样美丽的地方,周天子封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名称叫“皖国”.治理皖国的是一位伯爵大夫,他施以仁政,很有政绩,后人为纪念他,尊称他为皖公,在天柱山建了皖公庙.天柱山也随之称为皖公山,又叫皖山,流经天柱山下的大河称为皖水,皖水注入长江的下一段叫做皖江.自周朝至今,“皖”的历史已有近3000年.安徽省以“皖”这样一个既具有悠久历史、又含有美好寓意的字眼作为省份简称.我们登上天柱山后,可以一睹浑然天成、惟妙惟肖的“皖公神像”——他可是安徽的“老祖宗”哟!
我们潜山县名也来源于天柱山.因为天柱山主峰周围有40多座群峰环拱簇拥着,主峰潜伏隐藏着让人不得轻易相见,因此,天柱山又叫作“潜山”.潜山县隶属于安庆市,57万人口,面积1686平方公里,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县境西北部是大别山余脉,多高山峻岭,幽壑深涧,自然环境险恶造就了自然风光绮丽.天柱山主峰海拔1488米,雄伟峭拔如“擎天一柱”.天柱风光,雄奇灵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自然风光迤逦,人文景观丰富,主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33平方公里.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92年列为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区和全国文明森林公园.2003年在最受网友推崇的“中华十大名山”评选活动中,天柱山名列“中华十大名山”第六位.县境内还有比天柱峰更高的金紫山,海拔1539米,是大别山第三高峰.山高水长、景美境幽是潜山县生态环境的写照.这里的水质和空气质量都是一流的,游客朋友们,到了潜山,就到了绿色植物库,进了天然大氧吧!
潜山无处不是风景,无处不是文化.这里出土的古生物化石名震世界,已被考证为“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宝地,亚洲哺乳类的发源地”,也是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人类祖先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有一年高考就有两道试题考到了潜山县历史文化——一是被称为“长诗之圣”的我国汉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大家都熟诵这首千古绝唱,但有着东方“罗米欧与朱丽叶”之誉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诞生地在潜山县却鲜为人知;另一道题是新石器时代的“薛家岗文化遗址”,这个著名的遗址就在潜山县王河镇,距离县城不足10公里,是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出土的两千多件珍贵文物,包含着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代表着独树一帜的文化类型,被中科院命名为“薛家岗文化”.大家试想一下,一张全国高考的试卷就有两道题的内容与潜山相关,这不能不让大家惊叹潜山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影响之大.历代名人雅士、达官显贵钟情天柱山水,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大家都曾游历天柱,饱览胜境,唱怀咏诵,刻石勒名,留下了许多传世诗文和人文景观.天柱灵气也孕育了一代代的潜山人,自古这里人才辈出.东汉大魔术家、中国炼丹术创始人左慈,三国时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王蕃,晚唐著名诗人曹松,宋代宰相、文学家王珪……在近现代,有“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有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还有当代的“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新秀韩再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地灵人杰吧!
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柱山八大景区现已开发、开放六大景区,旅游服务设施有了极大改善,天柱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到天柱山的游客人数逐年递增,现年接待游客量约80万人次.天柱山已不再是余秋雨先生笔下《寂寞的天柱山》,旅游经济成为我们潜山县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

安庆800(六):

黄山成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的原因有哪些

黄山,中国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在“中华十大名山”排名中居第四位,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是安徽旅游的标志.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后被当地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纪,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区劳动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南朝时开始设置新安郡,郡府搬迁又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称新安,其源盖出于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诏改为徽州.关于徽州名称的起源,一说因其境内有徽岭、徽水、大徽村等,州则因地得名;另一说赵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对这一地区的失而复得.此二说并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历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时候,就是摘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作为省名的.【安庆800】

安庆800(七):

huan shan shi shen me
黄山是什么?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是长江流域与钱塘江流域的分水岭.山北青弋江入长江,山南新安江入钱塘江.黄山市因此也成为安徽省唯一位于钱塘江流域的城市,黄山地区也是安徽省唯一成建制的吴语片(徽州方言)地区.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素称黄山“五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特别是玉屏楼,被称为“观松绝胜处”峰顶还有著名的玉屏卧佛,值得一去.
黄山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也就是公元前51世纪,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脉劳动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南朝时开始设置新安郡,郡府搬迁又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称新安,其源盖出于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诏改为徽州.关于徽州名称的起源,一说因其境内有徽岭、徽水、大徽村等,州则因地得名;另一说赵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对这一地区的失而复得.此二说并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历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时候,就是摘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作为省名.

安庆800(八):

隋末唐初(大概就是620年左右吧)的地理问题
呃.我表达能力不咋地,还是说简单点吧.
我就是想问在隋末唐初(大概就是620年左右吧)的时候,那个时候黄山位于的那个地名叫什么
现在是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峰莲花峰.可在那个时候总不能叫什么安徽省啦,黄山市啊什么的吧
所以就想问下在那个时候,黄山位于哪,主峰是什么【安庆800】

黄山古代秦时称黟山,相传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来此炼丹,并最终得道升天,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此传说,唐玄宗赦改黟山为黄山.
黄山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纪,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区劳动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南朝时开始设置新安郡,郡府搬迁又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称新安,其源盖出于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诏改为徽州.关于徽州名称的起源,一说因其境内有徽岭、徽水、大徽村等,州则因地得名;另一说赵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对这一地区的失而复得.此二说并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历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时候,就是摘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作为省名的.
唐高祖武德三年庚辰(公元620年) 黄山应属新安郡,至于主峰莲花峰的名字应是宋以后才见记载,之前叫什么就无从得知了

安庆800(九):

中华瑰宝戏曲 作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

中华文化,范围广阔。传统学科中的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建筑中的万里长城、阿房宫;绘画中的中国国画;文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小说、神话、寓言;还有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服饰、饮食、武术等等,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

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当然,我并不觉得追赶潮流不好,我也喜欢新生代的偶像,但是我觉得对于传统的文化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的文化需要发展,但传统的文化更需要发扬光大。于是,媒体开始越来越多地把传统文化向年轻的一代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发扬、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新一代的影星、歌星也开始在自己的影片、歌曲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利用他们自身的号召力,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对戏剧有更多地了解,为发扬传统戏剧献上自己的力量,毕竟,这些年轻的歌手的老师也是上一辈的老艺术家;而老艺术家们也开始在传统中融入新元素,是传统戏剧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吸引年轻人,使年轻人不仅追赶潮流也爱上传统,对戏剧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现在,也有许多外国人喜欢上中国的戏剧,对中华文化也有深入地了解。戏剧,这一中华独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喜爱。璀璨的戏剧艺术将会在世界的东方放出光芒!

安庆800

http://m.zhuodaoren.com/jieri920627/

推荐访问:安庆800年展会 安庆热线800

重阳节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安庆市教育体育局 下一篇:安庆市教育体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