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

2016-06-07 中国古代诗词 阅读:

第一篇:《2009年高考宁夏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

语文

解析人:刘海燕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丰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2)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

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3)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答案】D

【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

【解析】D项有效信息在第一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本小题逆推错误。

【思路分析】信息的筛选,主要是迅速找到信息源,并将其和原文进行仔细比对,不要拘

泥于个别字句,不要是看意思是否吻合。

2.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答案】C

【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对中心意思的概括

【解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题张冠李戴。B项信息源在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D项信源在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此项言过其实。

【思路分析】现代文小阅读常见的“陷阱”有:偷换概念、轻重混淆(如D项)、随意逆推、源流颠倒或主客倒置、无中生有、以偏槪全或范围失当、时态错置或混淆已然与未然、混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张冠李戴(如A、B两项)、答非所问或游离题干、说法武断、强加因果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答案】B

【考点】考查根据原文推断信息。

【解析】B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

【思路分析】考生要仔细和原文比对。如B项原文说杜甫地位在他“死后数年后才建立”,与“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而不是其诗歌难以流行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

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

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节选自《宋史·朱昭传》)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 摄:代理

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

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 .

【答案】C

【考点】考查对文中实词的理解。

【解析】C项:“薄”应为“迫近”

【思路分析】C项原文是“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大意是“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

5.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3分)

①今天子圣政一新矣 ②取传禅诏赦宣读之

③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 ④妻子不可为贼污

⑤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 ⑥昭跃马从缺城出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答案】D

【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的筛选。

【解析】①②原文是“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朱昭向夏人介绍宋皇禅位,天子推行新政的事。据此可排除A、B、C

【思路分析】文言文信息的筛选的关键是据题干要求(①朱昭,②主张抗敌)进行排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

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

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第二篇:《2013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所有题目的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长沙县三中2013年下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 分值:150 分 时量:120分钟)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答案__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付梓(zǐ) 蓬蒿(hāo) 西畴(chïu) 求之靡(mǐ)途

B、迤逦(lì) 出岫(yîu) 模棱(líng) 叨(tāo)陪鲤对

C、捧袂(juã) 蕴藉(jiâ) 晕(yūn)车 不落言筌(quán)

D、傩(nuï)戏 酒馔(zhuàn) 仓庾(yú) 有所希冀(yì)

2. 下列选项中字形书写全部正确一项是( )

A、辖制 洗炼 赉发盘缠 锱铢必校

B、扶摇 夭阏 反哺之情 磕磕绊绊

C、下榻 出岫 拨啄有声 落入下沉

D、苍桑 晦朔 矜悯愚臣 云消雨霁

3.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 一番,自会明白。

②当我们把全部精力 到小说中去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作家在作品中寄予的真与善。

③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 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

A.玩索 灌注 津津乐道 B.玩味 贯注 津津乐道

C.玩索 贯注 喜闻乐见 D.玩味 贯注 喜闻乐见

4、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当地的村民勤劳智慧,结草衔环,利用苇草编织出各式各样的精美的工艺品。 ....

B.保守势力虽然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他们的思想根深蒂固,阴魂不散。 ....

C.昨天,我在大街上与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萍水相逢,回想当年,感慨良多。 ....

D.为了给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两个多小时。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借以探求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目标

大得很。

B.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

造。

C.如果陈水扁执意按其所谓“台独”时间表,蓄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阅读答案__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

会坐视不管。

D.此前,布什政府一直将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列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它对保卫美国不

受敌对国家导弹的打击至关重要。

6. 下面一段文字的结尾处填写最恰当的句子是 ( )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

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 。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二、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

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

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

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

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

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

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阅读答案__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

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

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

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

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

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

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

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

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

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者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7.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

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8.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

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每小题3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

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

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

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

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

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

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0.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这里指蒙受)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自夸)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革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11、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除臣洗马 B. 则告诉不许

C. 实为狼狈 D. 臣之辛苦

13.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第二段先举出“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遍事实,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特殊情况。

B.作者在第二段说他当初仕蜀是想谋取官职显达,也想自命清高,考虑名誉节操。

C.作者在第二段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母孙二人互相依靠,性命相关。

D.第二段以议论为主,重在说理,在陈情中喻之以大义。

第Ⅱ卷

四、(共24分)

14.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世而昨非。(4分)

翻译: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分)

翻译:

1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每空2分,共8分)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的农村画面,下阕运用 手法,直书其事,

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其中一个“ ”字形象地写出小儿的 ,童真毕现,

童趣盎然,全词因此而更为灵动,更富有情趣。

16、补写出下面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2分,共12分)

(1)引壶觞以自酌,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4)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5)怀良辰以孤往, 。

五.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7-20题(17分)

暗 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

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

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

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毕业的,原在一家幻灯厂当美术师,能画能写。

后来下海了,在湘潭城开了一爿小小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工。同事们都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一

些老辈子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

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

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

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

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

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

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

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

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

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

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

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令‘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

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

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

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道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

的笔墨如出一途。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

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

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

的暗记……

1.“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作者为什么要用“安闲”这个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2.“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一句中,石丁的神态变化表明了他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 答:

3.“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试分析句子中“暗记”的含义。(4分)

答:

4.联系全文,请你探究一下本文写作的主旨。(5分)

答:

六、语言运用(共6分)

21、下列句子中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不正确,请找出并修改。(4分)

【阅读答案__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

(1)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_____修改为

(2)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_______修改为________

22、下面是一幅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坐而论道 B.座无虚席 C.一劳永逸 D.脚踏实地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拿破仑曾豪气冲天的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说出这样的话,不仅仅因为他身后有千军万马,更因为他是一位勇者——勇者无畏!

孔子也曾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勇者不惧”。但孔子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悔圣人之言。”

请以“勇与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第三篇:《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杜蒙蒙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王学春 审题人:魏艳玲 朱季光 包淑芬 徐慧

班级 姓名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73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

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阅读答案__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

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

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

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者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

廉,不就。延熹元年,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官所诛,咨乃谢病去。后举高地,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

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谢曰:“老母.

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惨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

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

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敦煌令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停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之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

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必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交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州郡召举孝廉 举:推荐,推举 .

B.累迁敦煌太守 迁:升职 .

C.辞疾不到 辞:推辞 .

D.视事三年 视事:审视事情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B.之官,道经荥阳 之二虫又何知 ..

C.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

D.盗皆惨叹,跪而辞曰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

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赵咨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荐他为孝廉,但他淡泊【阅读答案__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

名利,推辞不就。

B.有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怕强盗吓坏母亲,先到门口迎盗,强

盗被他的孝行感动,惭愧而去。

C.赵咨上任途中,经过荥阳,不因为曹暠效法自己的孝廉而停留,于是

曹暠感到很惭愧,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赵咨后就辞官归家。这件事,足以说明赵咨在当时的影响力很大。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葬法。赵咨的故吏

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5分)

翻译:

(2)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5分)

翻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9)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8、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5分)

9、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5分)

(三)名篇名句填空:(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

(2)关山难越, 。 ,尽是他乡之客。

(3)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5)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杂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

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

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

“哈哈,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坦率地说,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济利益的。可是,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争’到底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这就像我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阵地上竞争,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我和您一见面就 ‘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更加长久。是不是?”袁隆平说。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已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 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第四篇:《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题》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题

2012、9

考生请注意: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

试时间120分钟,请考生把握好时间。

2、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狂吠(fèi) 纤(xiān)细 包扎(zā) 荒芜(wú) ....

B、怏(yàng)怏 拮(jié)据 泠(líng)然 提(tí)防 ....

C、赍(jī)发 模(mó)样 熟稔(shěn) 舸(gě)舰 ....

D、搠(shuò)倒 央浼(miǎn) 联袂(mèi) 迤逦(yǐ lǐ)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酒撰 襜帷暂驻 豪不相干 战战兢兢

B、闲遐 通宵达旦 青云之志 哀声叹气

C、干燥 兴高彩烈 有所希翼 不共戴天

D、陶冶 生当陨首 心慌意乱 逸兴遄飞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翘首西望,海面上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

真是巧夺天工。 ....

B、这个流氓横行乡里,罪恶累累,就在这边紧锣密鼓准备收网时,他怙.

恶不悛,又一次在夜间潜入一家店里实施抢劫。 ...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

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是处心积虑。 ....

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

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赞助建造的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主舞台,在经过短短两个多月的精心施工和设计后,于今日宣布交付使用。

B、他站在病床前聆听老人的遗言,向老人表示,一定要实现老人叶落归

根。

C、前一段时间,人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批评和指责,屡屡见诸于报端。

D、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

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纪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我们周游在后现代

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①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②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

③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

④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

⑤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

A、④①③②⑤ B、④②⑤③①

C、①③⑤④② D、①⑤③④②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

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

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

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

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

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

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

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

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

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

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

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

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

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

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

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

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

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

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

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徐志摩的诗总觉

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

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

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

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6、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

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

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

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

于此可见一斑。

7、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十年来中国的

流行歌词能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们所追求的梦想,因此都会使

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

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

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

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

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

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

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

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

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

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

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

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

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

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

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

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

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众人:一般人 ..

B、且适南冥 适:往 .

C、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劝:劝勉 .

D、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致:导致 .

10、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D、而御六气之辩

11、比较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夫列子御风而行 ②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③奚以知其然也 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阅读答案__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12、比较下列句式特点,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辩乎荣辱之境

C、彼且恶乎待哉 D、彼且奚适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四、(28分)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

若此矣。(5分)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5【阅读答案__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画 眉 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哪几种画眉鸟?采用什么表现手法写画眉鸟的?(4分)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景翳翳以将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 ;雁阵惊寒,声断

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5)、老当益壮, ?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

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7)、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小题。(22分)

乡路上蹒跚的脚步声

安 庆

父亲去地里一次都困难了,千把米的距离要歇几次。

每走一截父亲要找一个土墩一片草地或者在渠边坐下来歇歇,满是皱

折的手牵着佝偻的腰,摸到可以坐下的地儿慢慢地把屁股放下去,心里想

着即将走到的土地。

第五篇:《2014年高三语文模拟题》

语文检测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1.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1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二、语用题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6分) 大颅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 ① ?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 ② ,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颅榄树也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颅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

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颅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 ③ ;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① (2分) ② (2分) ③ (2分)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甲骨文是认知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①6月对所有甲骨的传拓工作完成后,项目组将制作甲骨摹本,跟进真伪鉴定、碎片缀合、分期分类断代等工作

②山东博物馆收藏殷墟甲骨文10588片,数量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故宫博物院。 ③并将出版书籍《山东博物馆所藏甲骨》,以彩照、拓本、摹本形式著录馆藏全部甲骨文。 ④也是探索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桥梁 ⑤具有极高的文物和史料价值

⑥这些甲骨文内容丰富,涉及殷商政治制度、王室结构、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A.③④⑥⑤②① B. ②⑤①③④⑥ C. ④②⑥⑤②①③ D. ②⑥①⑤④③ 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 牧《泊秦淮》)

(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游子漂泊在外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村景色常常入诗人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借乡村美景,写出了陶渊明归隐后的恬静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写出了山西村周边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特殊境界。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2

永远的陈寅恪

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

B.王国维可以说是坚守民族文化而死,向王国维先生遗体告别时,学生们三鞠躬,而陈寅恪三跪九叩,这说明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既是帮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理由,也是诚心之言。

D.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

3

4

5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

http://m.zhuodaoren.com/gudian198913/

推荐访问:感悟唐诗阅读答案 读唐诗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诗词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在唐诗中割麦,刘怀远 下一篇:,中国的诗歌艺术宝库,其丰富多彩在世界上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