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处理中常见的格式问题分析、行政公文的写作要求及技巧

2016-07-12 模板 阅读:

第一篇:《机关行政公文写作规范及常见问题分析》

机关行政公文写作规范及常见问题分析

一、行政公文法规框架

1、行政公文定义

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文字材料,除通用公务文书外,还包括法律、财经、文教、外交、军事、税务、工商等各种行业自己的专用文书。

狭义的公文专指法定公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列出的十三类公文和中共办公厅《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14种党的主要公文。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行政公文法规框架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

《中国科学院公共事务管理标准》

《国家公文主题词表》

3、行政公文法规框架历史沿革

198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GB/T 9704—88《国家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公文格式的国家标准;

1999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指示,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组织对GB/T 9704—88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国家质量

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12月27日发布了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二、行政公文写作规范

1、特点

(1)法定性

(2)政策性

(3)实用性

(4)时效性

(5)规范性

2、基本功用

(1)颁布法规,传达指示;

(2)反映情况,请示工作;

(3)联系工作,商洽公务;

(4)宣传教育;

(5)依据凭证。

3、文种及分类

文种:

每一份文书都有各自的名称,公文的名称就是公文的种类,简称文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将公文的种类规定为13类13种,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的14种公文:决议、决

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分类:

(1)依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种。【行政公文处理中常见的格式问题分析、行政公文的写作要求及技巧】

(2)按照紧急程度可将公文分为紧急公文和普通公文两大类。紧急公文又分为“特急”和“急件”两种。

(3)按照有无保密要求和、及秘密等级可将公文分为无保密要求的普通文件和有保密要求的保密文件两大类。保密文件又分为绝密文件、机密文件和秘密文件三类。

(4)按照具体职能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按照具体职能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法规性公文(如命令、令)、指挥性公文(公告、通告)、报请性公文(请示、报告)、执照性公文(批复、意见)、联系性公文(最典型的就是函)、实录性公文六大类(会议纪要)。

4、构成要素及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构成公文的诸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个部分。

(1) 眉首

又称文头部分,通常有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诸要素构成。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红头”。它一般由发文机关名

称加“文件”两字组成。一般用“小标宋”字体。需要注意:发文机关名称必须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不得出现所指不明或容易误解的情况。几个机关联合发文,要把参与发文的机关都排上,主办机关排在前,其他依次,机关名称后的“文件”二字居纵向中央。

如:××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 文件

××市教育局

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份数序号

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行政公文要求“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一份的份号都不同,这在秘密公文的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票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位数无限制。

紧急程度

对于事关重大、需要紧急传递和办理的公文,应标明紧急程度,以便跟一般公文区分开来。紧急程度分为两级,行政公文分别叫做“特急”、“急件”。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注在首页右上角第1行。

发文字号

位于发文机关标识的正下方、眉首部分与主体部分的间隔红色的正上方,用3号仿宋字体。如有“签发人”,则移至左边(左空1字)。,两字间空1字。如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则居右上角第2行,在秘密等级下方。

签发人

位置标在发文机关标识下方右侧,也就是发文字号右边。“签发人”3字用3号仿宋体,后加全销冒号;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右空1字。

(2) 主体

又称行文部分,通常是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项目构成。

公文标题

公文标题位于红色反线下方,与红色反线之间空2行,居中排列,字号用2号小标宋体,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折行时,要注意做到词意完整。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名称根据情况可以省略。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就是受理公文的机关。主送机关名称应当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 机关的统称,位于公文标题下方,正文上方,与标题之间空1行,与正文之间不空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字体。

下行文的主送机关可以有若干个,排列时,同类型、相并列的机关之间用顿号间隔,不同类型、非并列关系的机关之间用逗号间隔,最后用冒号。

向上级机关行文,特别是上行文中的请示,一般只能写一个主送

第二篇:《行政公文处理中常见的格式问题分析》

行政公文处理中常见的格式问题分析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对行政机关的公文格式规定了十分严格的标准,但在我们黄委系统的公文处理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文格式组成部分中常见的问题   1.1眉首部分   1.1.1.发文机关标志。黄委系统所有单位的发文机关标识字号应小于黄委,各市河务(管理)局应小于省局。但有的单位字号比黄委、省局都大,略小于国务院发文机关标识字号,应予以纠正。   1.1.2.发文字号。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排列,左空一字,但这一点往往被忽略,左空不是多就是少;括年份应使用六角括号“〔〕”,而经常用方括号“[]”,如“某黄办[2002]21号”;便函的发文字号置于武文线下1行版心右边缘顶格标识,可是有的将发文字号置于武文线上,有的标识时没有右顶格到边缘。   1.1.3.签发人。有的公文将“签发人”标识为“签发”,有的将签发人姓名居前,如“签发:某某”、如“某某:签发”;还有的签发人姓名字体不是楷体。规范的标识应为:“签发人”用3号仿宋字体标识,后用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标识签发人姓名。   1.1.4.红色反线。党的文件红色反线中间为一红色五角星,可是有的单位党政不分,行政公文也使用中间有红色五角星的反线,这是不对的。   1.2主体部分   1.2.1标题。常见的问题一是字体字号不规范,有用黑体的,有用宋体加黑的;有用二号字的,也有用小二号字的,不一而足。《格式》规定公文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字。二是标题中滥用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办法》规定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标题中一般不加书名号;有的单位报送年度工作总结也用书名号括起来,有的标题中还有顿号、逗号等标点符号,不伦不类。   1.2.2.正文小标题。《办法》规定公文正文内容结构层次为“一、”、“(一)”、“1.”、“(1)”。《格式》规定小标题使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但对四个层次的标题字体没有区别,建议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用楷体,三级用宋体加黑,四级同正文。   1.2.3.附件。附件一般在正文之下空一行标识,常见的问题是没有与正文空开一行。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但是有的公文经常在名称后加句号。还有就是没有在附件左上角标明“附件”或者“附件×”字样。   1.2.4.成文日期。纵向与正文的距离依印章的大小而定,其标准为印章盖在成文日期上,上距正文不到1行的空白

。如空白过大,就容易被加入其他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成文日期往往与正文拉的距离过大。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将“零”写作“O”,如“二OO三年二月一日”,正确的写法应为“二○○三年二月一日”。   1.2.5.印章。印章要端正、清晰地盖在成文日期的上方,并做到上不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的年、月。常见的问题是盖章不清晰,不居中,不端正,或上下压文等,还有将印章盖到成文日期以外。   1.2.6.附注。公文如有需要说明的事项要标识附注,如请示需标识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常见的问题是请示没有标识附注,或者是附注标识的位置不规范。   1.3.版记部分   1.3.1.主题词。常见的问题是主题词、词目均用黑体标引,且词目之间空格不均。规范的标识“主题词”三字用黑体,词目用小标宋体3号字体,词目间空一字。此外,还有表外词不用“()”括起来的现象,《黄河水利委员会公文主题词表》规定表外词用“()”括起。   1.3.2.抄送机关。常见的问题是有的公文还将“抄报”和“抄送”分开,而不是统一为“抄送”;有的抄送机关较多回行时顶行,而不是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再有就是最后一个抄送机关经常不标句号。   1.3.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在抄送机关之下,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但有的单位公文经常将二者左右顶格。   2.公文组成部分标识规则中常见的问题   2.1.排版装订。公文用纸应采用国标标准A4型,一般每个页面排22行,每行28个字,双面印刷,左侧骑马装订或粘贴。目前存有页面排版不整齐,行数和每行字数不一、左侧明订、坏订、订位不正等问题。   2.2页码。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一行,左右各一条4号一字线,单页码居左空一字,双页码居右空一字,目的是方便阅读。但有很多公文的页码一律居中,还有的页码两侧没有一字线。   2.3.表格。公文正文中如有表格,需要将其从中抽出作为公文的附件单独表述。正文中穿插表格,往往隔断公文前后意思的联系而造成阅读上的不便。但有的公文中经常穿插一些表格。   3.公文格式中常见的其他问题   3.1.数字。一般情况下,在公文中主要使用阿拉伯数字,如表示数量、长度、高度、面积、体积、重量和百分比等。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法和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做为词素使用的数字应用汉字。   3.2.名称。公文中第一次出现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均应全称,使用简称必须是约定俗成的规范化简称。为方便行文,如名称较长,可在第一次使用时说明“以下简称为××××”,再【行政公文处理中常见的格式问题分析、行政公文的写作要求及技巧】

次使用时用简称。   3.3.时间。尽量避免使用一些交待不够清楚的时间概念,如“去年”、“前天”等,而应写明具体的年、月、日。公文中如出现历史朝代年号时,同时加注公历年份。   3.4.标点符号。有将间隔号“·”写为点号“.”的,如“96·8洪水”写为“96.8洪水”,“山东省志·黄河志”写为“山东省志.黄河志”。还有的连接号使用不规范,如“2002年2月2-6日”,使用连接号,应占一字的位置,并上下居中。   4.规范公文格式,提高公文质量的措施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规范公文格式,防止格式的随意性,维护其规范的体式,对于进一步提高公文的处理效率,推动机关正常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都要从这个高度去认识规范公文格式的重要意义。各级要加强对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不仅明确分管领导分管,安排业务精、责任心强的文秘人员专职从事公文的审核,而且各级领导还要带头学习公文处理知识并模范遵守。   4.2.加强文秘队伍建设   适应新形势下公文处理工作的需要,必须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工作业务硬、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文秘队伍。加强文秘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和政策水平,使之认识到文秘岗位肩负的重任,树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增强干好工作的自觉性。加强文秘人员的业务培训,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文秘人员参加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尽快提高业务素质。   4.3.健全制度,规范程序   各级各单位应根据《办法》和上级的实施意见,相应制定本单位公文处理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有关的公文处理制度,严格发文处理中的拟稿、审核、校对、印制等每一道程序,做到有章可依,照章办事,形成公文处理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坚持公文处理由办公室统一把关办理的原则,防止“政出多门”。对某些格式问题,要做出统一规定,保证规范的公文格式落到实处。 公文标题常见病及其校正 作者:ljh 文章来源:文秘知音 点击数:271 更新时间:2006-5-7  一、公文标题的常见毛病 (一)文种类别含混不清,有的甚至张冠李戴。一些公文标题,上报的“请示”件,写成了“报告”;上呈的“报告”,写成了“请示”,有的甚至写成“关于××××问题的请示报告”。在下行文中,命令与通令混淆,通令与通报不分,指示与通知混为一谈,等等。 (二)成份残缺,语意表达模糊。例如:某单位上报的《关于拥政爱民活动的情况通报》,《关于电子计算机演习班的函》,《关于机关业务训练的报

告》等。又如:某政法单位上报一份《参与“×××”抢劫人质事件的报告》,本意是处置事件,反倒成了制造事件。 (三)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发生歧意。例如某单位《关于更换干部大沿帽、风带的通知》,发文机关意在只换大沿帽上的风带,而顿号的错用使人们均理解为既换大沿帽又换风带了。 (四)排列失误,引发争议。如某单位的一份简报标题为《五台山上海外游客剧增》,排列为两行上下等齐形,“五台山上海”为一行,“外游客剧增”为一行,作者本意是说五台山上的海外游客剧增,而读者却理解为五台山上海的外游客剧增了。 二、纠正的方法 对症下药是治病的良方。针对以上公文标题的诸多常见病,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一)选准文种类别,力求确切得体。在选择公文种类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着手:一是按照《公文处理条例》规定,选择规范文种。二是要正确划分容易混淆的文种界限,比如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命令与通令的区别、通令与通报的区别、指示与通知的区别、指示与 决定的区别、通知与函的区别、报告与函的区别等。三是合理归类并用。机关内部文书,如计划、总结、意见、调查报告,如上传或下达;应合理归纳到通用公文的种类。一般情况下,计划要上报备案,归报告类,要审核批准后方能实施,归请示类,计划直接下达,可归指示或通知类入总结,上报归报告类,下发时,阶段工作总结归情况通报,年度工作总结可作为通知的附件;意见,上行归建议报告,下发归指示或决定;调查报告,上报归报告类,下发可为通知的附件。【行政公文处理中常见的格式问题分析、行政公文的写作要求及技巧】(二)补充语法成份,力求结构完整。标题语法成份欠缺,大多数是动宾结构不全引起,前述《关于拥政爱民活动的情况报告》应改为《关于开展拥政爱民活动的情况报告》。《关于电子计算机学习班的函》应改为《关于参加(开设)电子计算机学习班的函》。《参与“×××”抢劫人质事件的报告》应改为《处置“×××”抢劫人质事件的报告》。【行政公文处理中常见的格式问题分析、行政公文的写作要求及技巧】(三)正确使用标点,力求表意准确。标题当中,凡词语前后有包容现象或限制语意的,要尽量选择较妥当的字词加以修饰,如用标点,注意区别顿号、逗号的用法。前述《关于更换干部大沿帽、风带的通知》,应去消顿号,这样可以理解为只更换风带,而大沿帽是风带的定语。 (四)讲究排版形式,力求形意合一。标题排列形式,文字较少的,可一行居中式;文字较多的,可以两行式、三行式排列。但是,一定要注意在转行处对一些“骑墙词”的处理要艺术得当,不可随意排

列。 毛泽东同志对公文标题写作有着十分刻意的追求,在逢先知先生著的《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中记述:”的确是这样,毛泽东在编写《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是那样认真地修改文字,认真地修改材料,有的文件文字太差,毛主席修改得密密麻麻,就像老师修改作文一样。毛主席还对一些冗长累赘、看了使人头疼的文章重新拟定了题目。一份材料原题为《天津市詹庄子乡民生、民强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怎样发动妇女参加田间管理?》,用了30多个字,毛主席动笔改为《妇女走上了劳动战线》。另一份材料原题为《大泉山怎样由荒凉的土山变成绿树成荫、花果满山?》,毛主席动笔改为《看!大泉山变了样》。类似事例很多,在此仅举三例。读者看到那些生动醒目的标题和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按语,一个政治家实现了自己政治抱负的形象跃然纸上。”我们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公文标题字斟句酌的精神,努力使公文标题生动、鲜明生动。

第三篇:《行政公文处理中常见的格式问题分析》

行政公文处理中常见的格式问题分析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对行政机关的公文格式规定了十分严格的标准,但在我们的公文处理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公文格式组成部分中常见的问题

1、眉首部分

发文机关标志。黄委系统所有单位的发文机关标识字号应小于黄委,各市河务(管理)局应小于省局。但有的单位字号比黄委、省局都大,略小于国务院发文机关标识字号,应予以纠正。

2、发文字号。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排列,左空一字,但这一点往往被忽略,左空不是多就是少;括年份应使用六角括号“„‟”,而不用方括号“[]”,如“某黄办[2002]21号”;便函的发文字号置于武文线下1行版心右边缘顶格标识,可是有的将发文字号置于武文线上,有的标识时没有右顶格到边缘。

3、签发人

有的公文将“签发人”标识为“签发”,有的将签发人姓名居前,如“签发:某某”、如“某某:签发”;还有的签发人姓名字体不是楷体。规范的标识应为:“签发人”用3号仿

宋字体标识,后用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标识签发人姓名。

4、红色反线

党的文件红色反线中间为一红色五角星,可是有的单位党政不分,行政公文也使用中间有红色五角星的反线,这是不对的。

5、主体部分

⑴标题。

常见的问题:一是字体字号不规范,有用黑体的,有用宋体加黑的;有用二号字的,也有用小二号字的,不一而足。《格式》规定公文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字。二是标题中滥用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办法》规定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标题中一般不加书名号;有的单位报送年度工作总结也用书名号括起来,有的标题中还有顿号、逗号等标点符号,不伦不类。

⑵正文小标题。

《办法》规定公文正文内容结构层次为“一、”、“(一)”、“1.”、“(1)”。《格式》规定小标题使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但对四个层次的标题字体没有区别,建议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用楷体,三级用宋体加黑,四级同正文。

⑶附件

附件一般在正文之下空一行标识,常见的问题是没有与正文

空开一行。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但是有的公文经常在名称后加句号。还有就是没有在附件左上角标明“附件”或者“附件×”字样。

⑷成文日期

纵向与正文的距离依印章的大小而定,其标准为印章盖在成文日

行政公文处理中常见的格式问题分析、行政公文的写作要求及技巧

http://m.zhuodaoren.com/fanwen264222/

推荐访问:常用行政公文写作技巧 行政公文写作格式最新

模板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英语写一封信的格式及英语写作常识 下一篇:通知的分类与写作及通知的格式、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