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

2018-09-05 作文 阅读:

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共9篇)

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一):

关于海宁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调查 作文

自2003年5月始,海宁实施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改造。看着城乡道路上统一的公交车型,花花绿绿的车体广告,繁忙紧张的便捷交通,作为海宁人,我们由衷地感受到了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改善。那么,经过一年的运营,“城乡公交一体化”究竟给城乡经济带来了哪些变化?取得的成效如何?还有哪些不足?居民对这项措施的满意程度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6人小组进行了专题的调查。

一、 海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基本情况:

“城乡公交一体化”,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公交化运作方式, 打破原来的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发挥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以达到城乡公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协调发展过程。据调查了解,海宁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目前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尤其是“公车公营”的运行模式,更是全国的首创。一年来,海宁市已经投入改造资金3000多万元,新添置空调中型客车130辆,开通公交线路30条,其中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20条,辐射全市147个行政村,城乡公交通村率达到91.3%,预计2005年底,全市所有道路全部达到通车标准,力争实现村村通公交,路路有公交。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城乡居民对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政策表示非常赞成,认为公交城乡一体化给出行带来方便,乘公交车进城明显人数增多,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经济实惠,是一项利国利民,使居民、经营者、社会多赢的好措施,为海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详见问卷调查汇总表)

二、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主要效果: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对原有农村客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重大举措, 海宁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为城乡客运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

(一)理顺了管理体制,实现城乡资源共享。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公交由城建部门管理,客运班线由交通部门管理,一直是“两张皮”。经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公交统一由交通行业管理,城市道路及站点向农村公交开放,大大方便了农民进城

(二)优化了运营结构,实现“公车公营”。

海宁在城乡公交的经营方式上完全吸取城市公交车优点,实施“公车公营”。即全部收回原来的个人产权,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交由公司运营。并实行车辆循环,旅客上车买票,途中设置站点,到站停靠的运营方式,彻底解决了农村客运市场出现的“三客”问题(拉客、骗客、甩客)问题。

(三)实行了区域经营,提高农村班车覆盖率。

海宁公交车实行区域经营,经营企业可以灵活安排线路走向和车辆数量,合理安排班次,提高车辆使用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实行划片经营,可以把热线的经济效益弥补冷线,解决客运矛盾,提高农村班车的覆盖率。

(四)改革了公交票价制度,确保农民从中受益。

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有利于进行成本核算,大大降低了班车票价,城乡公交一元钱的同票同价,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真正让老百姓感到实惠。

三、海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农村客运集约化程度低

前几年,受有路大家走,有车大家开的影响,导致了农村客运单车承包经营现象十分普遍。经营费用高,服务质量差,抢拉客源、超时间运行,恶性竞争,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制约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规范健康发展,

(二)农村乡镇客运场站太少。

虽然海宁市日前的行政自然村通车率和道路覆盖率都居全国前列,但大多数的乡镇没有汽车客运站场,客远站点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客运需求。

(三)村级道路建设速度不快。

道路建设状况是城乡公交一体化基础和前提,趋势影响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进程,海宁现在公路网密度达61KM,居全省前列,但提出的“等级公路通行政村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尤其是村级公路建设速度还不快。

(四)农村客运使用的车型多,适用车型少。

现有农村客运的车型多、杂,但这些车型备有较大的空间装货的不多,有下置式行李仓的车也不多,与农民所期望的车型不一致。农民出行需随身携带一定数量的农副产品,所以农民还是不得不选择农用车、三轮车进城。

四、海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改进措施

调查中,我们6个人都为海宁的公交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取得的成效感到由衷的自豪,觉得海宁的经验应该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但是海宁公交自身也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改进措施大体可考虑:

(一)使路、站、车一体化、高效化。

在新建或改建通村公路时,应使路、站、车一体化。建路时,应该考虑设置旅客停靠站点(最好是港湾式),同时推荐使用适合农村客运的经济客车车型,把路、站能进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建成,则更能避免重复建设,体现高效。

(二)合理调整客运线路。

要根据海宁农村的村镇公路规模、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行政村公交的通车需要,合理调整客运线路。避免现在不同程度存在的弃冷线争热线和挤干线的做法,保证城乡客运有序、健康发展。

(三)完善公车公营体制。

对原有的农村客运个体经营户逐步进行公司化改造, 实行公车公营。尽可能地使公交车安装统一样式的线路标志牌,实行统一站点,统一票价,统一车型、颜色和标志,统一结算,统一着装, 提高城乡公交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加大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

我市还应该加大对县乡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尤其是鼓励、补助乡镇或村级组织甚至于个人投资建设村级公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还存在的道路不通,网络不全的问题,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创造基础条件。

(五)加强对城乡公交的安全管理。

车辆增多,出行方便,安全隐患也会随之突出。为此,要海宁市必须加强对公交车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规范公交驾驶员的经营行为,尤其是要严禁超载、超速、超重、超高等现象,确保城乡居民的出行安全。

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二):

2011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将“‘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提案”列为1号提案,建议国务院交由相关部门办理。这表明
A.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B.有利于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
C.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D.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A

政协进行提案,交由国务院办理,是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体现,故A入选。B选项观点错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能消除,故排除。C选项不符合题意,政协不是国家机构,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中并没有涉及多党合作,故排除。

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三):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将“‘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提案”列为1号提案,建议国务院交由相关部门办理。这表明
[     ]
A.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B.国家机构致力于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
C.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D.人民政协拥有重大事务决定权

A

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四):

英语翻译
摘要:目前,国家正在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南通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中南通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基本状况,发现南通市农村商业银行在服务体系、针对农业信贷比重小、农村保险业务发展迟缓以及农村金融环境混乱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服务功能多元化、加大农村资金在信贷资金中的规模、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保险体系、正确引导民间信贷等措施,期望能加快南通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高南通市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At present, the state is working to promot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survey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analysis to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in nantong, the situation of the rural commercial bank, found in the rural commercial bank in the service system of agricultural credit, for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insurance business development, delays and rural financial environment such as chaos there exist certain problems, to improve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and promote the service function pluralism, the rural credit funds of funds in the scal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urance system for rural areas, correct guiding non-governmental credit and other measures, expected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n nantong, improve people"s income level in nantong, and quality of life ?

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五):

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某BRT站台分时段乘客流量统计图”.该站台所在区域、BRT的开通意义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中心商务区   有利于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提高
B.居民住宅区  有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交通联系
C.工业区   可以取代出租车,成为城市客运的主要方式
D.行政区   可以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

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本地区的人流量较大,在上午呈现出下车,下午呈现出下车,因此符合中央商务区的人流变化特点.在这里发展BRT有利于减少私家车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故正确;
B、在住宅区发展BRT可以取代出租车,成为城市客运的主要方式,但是它的人流变化表现为不固定,变化较大,不和地图相符,故不符合题意;
C、在工业区,因为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的外围,有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交通联系,它的人流变化是7点到8点下车,下午5点到6点上车,故不符合题意;
D、在行政区发展BRT,不一定会利于促进汽车事业的发展,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六):

请简单介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
请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以及我国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具体办法.

城乡二元结构
在有关的讨论中,人们对户籍制度给予了许多关注。这当然是应该的。因为支配了中国社会生活几十年的“城乡二元结构”就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也正因为如此,在各界的千呼万唤之下,户籍制度的改革终于开始启动了。在一些小城市,甚至包括像石家庄这样的大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有了相当实质性的进展。由于过去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公民分为“农村”和“城市”两个部分,事实上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形成了两个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上有重大差别的社会等级,同时也限制了公民对于居住地和劳动地点进行选择的自由。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无疑有着非常深远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的含义,这是无可置疑的。
但是,户籍制度改革本身不是最终的目标。户籍制度改革最终的目标是消除“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以及这种“二元结构”所造成的社会分割和身份歧视。这样我们就必须弄清楚,我们所面对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城乡二元结构”至少是由这样的几个因素构成的。
1.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1951年,公安部公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有关户籍管理的法律法规。1957年政府实行了控制户口迁移的政策。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第10条第2款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了带约束性的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一规定标志着中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该条例使用了“公民”的概念,但公民的最基本的流动和迁徙自由却在这个使用“公民”概念的《条例》中被剥夺了。在改革以后,开始允许农民进入城市经商或打工,但农村居民仍然没有在城市定居的权利,而是实行暂住证制度。暂住证制度既可以看作是这种城乡壁垒存在的标志,也可以看作是弱化这种壁垒的一种措施。
2.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前中国社会中的资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而不是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在实行这种再分配的时候,在城乡之间实行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比如,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的。而农村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民自己来负担。在改革前,农村中小学的相当一部分开支要由人民公社或生产大队来负担。民办教师的报酬,也要由农民来承担。改革以来,这种情况不仅没有好转,而且进一步地恶化了。目前,国家每年几百亿元的教育经费几乎全部用在城市,城市学校的一切开支经费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的。1985年以前,国家财政每年还有对农村每个中学生31.5元、小学生22.5元的教育拨款。1985年国家取消了这笔财政拨款,改由农民自筹经费办教育,乡村两级教育经费由农民上交教育附加费提供,农村学校改扩建也是由农民集资进行的。仅农民每年负担的教育经费就达300-500亿元。公共设施就更是如此。国家每年上千亿元的财政开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农村享受到的极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设施建设不得不从农村企业、农民头上摊派、集资、收费甚至罚款来解决。现在,一些工程本应由国家财政出资的,但却采取“钓鱼”办法,上级拨一点为“诱饵”,地方财政再挤一点,剩下大部分由乡村自行解决,结果只能是向农民摊派集资。农民自己搞公共建设还有一个更重的负担,就是政府规定的10-20个劳动积累工、5-10个义务工,而绝大多数农村都取了最高数,即农民每年要出30个无偿义务工,有时出工,多数乡村喜欢叫农民出钱,每个工出10-20元,仅此一项全国农民每年负担高达1000-2000亿元。但是,这一负担是不列入国家规定的5%范围的,也就是说在中央的政策里,这不是农民负担。
3.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事实上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这两种社会身份在地位上的差别,从城乡之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通婚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而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地位不是虚的,而是由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支撑的。比如,在物资供应方面,1953年以后,随着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中国开始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制度。这一制度原则上规定国家只负责城市非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不负责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这项制度基本上排除了农村人口在城市取得口粮的可能性。在就业制度方面,国家只负责城市非农业人口在城市的就业安置,不允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寻找职业。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早在1951年2月,政务院就发布了《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又进行了修改。该条例详细规定了城市国营企业职工所享有的各项劳保待遇,主要包括职工病伤后的公费医疗待遇、公费修养与疗养待遇,职工退休职后的养老金待遇,女职工的产假及独子保健待遇,职工伤残后的救济金待遇以及职工死后的丧葬、抚恤待遇等。条例甚至规定了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享受半费医疗及死亡时的丧葬补助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国家是以病假、生育、退休、死亡等单项规定的形式逐步完善起来的。至于城市集体企业,大都参照国营企业的办法实行劳保。除上述在业人员享有劳保待遇外,50年代形成的城市社会福利制度还保证了城市人口可享有名目繁多的补贴,在业人口可享有单位近乎无偿提供的住房等。即使是在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今天,基本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目前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而农民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农民还要上交乡村统筹为五保户、烈军属提供补助救济。据统计,1999年全国社会保障支出1103亿元,其中城市社会保障支出977亿元,占88.6%,农村社会保障支出126亿元,占11.46%,城市人均413元,农村人均14元,相差29.5倍。农民没有社会保障,土地就成了农民惟一可作生存保障的资源,于是国家又出台了一个农村土地延长30年不变的土地政策。然而,这一政策与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是背道而驰的,将不可避免地阻碍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可以说,如果上述的问题不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就不会消失,户籍制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

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七):

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

  这个问题以前都有人回答过.
  其实什么“最大”?有一个衡量指标问题.是指面积最大,还是通过的列车最多,还是旅客流通量最大,还是投资额最大,还是建筑面积最大?是指货运车站还是客运车站?你没有给出条件,所以很难确定.以下请参考:
  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纽约大都会终点站
  美国纽约市的大都会终点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于本世纪初由百万富翁威廉姆·范德贝尔德出资,美国两家建筑公司沃伦和怀特摩尔公司、里德和斯泰姆公司联合承建.这座车站占地19公顷,为世界之最.分上下两层,上层有41条铁路线,下层有26条铁路线.每天平均有550多列火车、21万名上下班旅客从这里经过.但是比北京车站面积小得多!
  北京西客站,简称北京西站或北京西,位于北京市西三环附近,坐落在莲花池东路,是1996年初竣工的北京铁路客运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路客运站之一
  北京西客站是一座现代化客运站,占地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候车摩天楼高90米,呈"品"字形;整个车站内设9个站台.北京西客站的投资总额达23.5亿元.
  还有一个最新的信息:
  2010年虹桥交通枢纽建成世界最大铁路客运中心
  9日获悉,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到2010年建成世界最大的铁路客运中心.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不仅能提供便捷的交通换乘,每天巨大的人流量也将带来巨大的商机.一路之隔的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率先发布一体化规划,为对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辐射功能,做好准备.
  记者从今天下午的长宁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用地面积约26.26平方公里,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将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铁路客运中心——京沪、沪杭、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城市高速;虹桥国际机场——已开通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直飞航线,正在增建第二条跑道和第二航站楼,并逐步扩容国际航班;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虹桥枢纽—浦东机场)、10号线(虹桥枢纽—外高桥)、17号线(虹桥枢纽—军工路)、5号线(虹桥枢纽—闵行开发区)和青浦线;高速巴士中心——枢纽衔接沪宁、沪杭、沪嘉、A9高速公路等通往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要道,30余条公交巴士专线汇聚于此.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将推动周边区域城市功能的发展,形成枢纽都市区.为了未来更好地承接全球总部经济空间的转移,对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辐射功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宁区编制完成了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产业、功能、形态一体化规划.
  根据规划,园区将打造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的产业发展空间:外环线以东、北翟路以北,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端企业总部与高科技企业集聚区;外环线以东、北翟路以南,建成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外环线以西,建成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同时,园区将充分利用地铁站资源,在周边地块开发综合商业娱乐中心,打造动感街区;建设枢纽博览公园,展示从马车到游艇等各类交通工具,将园区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相结合.
  .

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八):

我身边的变化 项城 征文【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

如今,市委、市政府一直在部署、筹备撤县设市十五周的年庆祝活动.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回顾撤县设市的情景,仿佛就是昨天的事,一晃15年了,喜看今天的项城市,项城这些年来发展的速度确实是很惊人的,已旧貌换新颜了,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回首项城15年来所走过的历程,如同一篇优美华丽的乐章,见证了项城人正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新的足迹;恰似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卷,记录了项城发展史上极其浓重的一页.
记得是在公元1993年12月项城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当时我还是个孩子,每次回忆长辈们为我讲述立市那个时刻,他们眼里充满着激动与泪水,当2004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赋予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誉为豫东平原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的时候,虽然我了解政治,但我却被眼前景象的改变所认真领会了. 在这极短的时间,城乡基础设施变化如此之大,这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人间奇迹,是国家改革开放起着不可推卸的功劳.是我们勤劳智慧的项城人民,抢抓机遇,团结拼搏,艰苦奋斗,谱写的一曲曲绚丽的华彩乐章,实现了一次次新的跨越.
莲花宾馆、中项宾馆、人民公园、中心广场、项城商场、精诚商厦、德银购物广场成为居民安居乐业和客商投资兴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住宿、休闲、娱乐、购物场所和便利条件.眼前的变化令我恍然大悟,我清晰的记得十五年前的景象,
15年前,特别在农村,农民穿着以土布、平纹细布为主,颜色单一,一衣多季现象很普遍.撤县设市以来,城乡居民穿着变化最为活跃,衣着开始多样化、一季多衣化,且款式多种多样,街道上的人流都迈向令一个追求境界开始前进,衣服的面料不仅穿着舒服而且漂亮精致.同时西装、套装、裙装也成为当今农村的流行主流,金银珠宝饰品、化妆品成为农家女孩的消费品,摩托车、汽车也在近年来普遍传开,翻开全市的收入帐单,目前全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已达到131.9亿元,而1993年的生产总值只有34.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3亿元,而1993年的项城市财政总收入只刚好突破1亿元关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62元,而1993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5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96 元,而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15元,瞧,是多么可喜的数字,这15年间的数字变化铭记着我们项城每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沧桑岁月.
15年前,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比较单一,多以粮食为主食,如今我市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已摆脱过去消费方式,开始向讲营养、讲风味、讲多样、讲方便转变,饭店日益加多,以前的一日三餐,现在开始讲究夜宵和加餐,认真享受着领导们的操劳结果的赐予.
15年前, 城镇居民住房不宽敞,农村住房大都是土房草屋,没有院墙,即使有些是土木结构,但是房间少,面积小,造价低,撤县设市以来,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这种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破旧的小小县城已被现代建筑所代替了,各个商家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惊人的厉害,一簇簇高楼扑满了整个城市,城区面积比建国前扩大了几十多倍,人口也增至一百万人.乡村大地上到处都是绿 树楼房,我出去上学,许久没有回家,我真不敢相信,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横贯东西,足有十几公里长,我站在下车的地方向两端望,均望不到边沿.道路两旁盖满了鳞次栉比的楼房,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我却找不到了回家的路,当我几经询问才终于找到了向北走的路口时,那情景却又一次使我陷入了彷徨.我现在才明白村村通水泥路和国道、省道、县道及铁路、高速公路构成完备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每个城镇居民不仅盖上了宽大的楼房,还在市区买上了合宜的房子,奔上了小康生活,一直感叹党的政策真好,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做我们新的指示灯,心里莫名的欣慰与喜悦.
15年过去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没有辜负市民的期望,紧紧抓住设市这一契机,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回头看看原来的出发地,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旧貌换新颜的喜悦,与那时的项城县,确实是没法说,15年的变化,全市人民历历在目,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
这15年,的确是人民生活奔向小康的15年.15年来我市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稳定,民生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重点抓了示范村创建、重点村建设、近日被中国建筑业协会防水分会正式授予"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称号,我市现有农村劳动力65万人,而从事建设工程防水业者就达3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46%,占全国同行业人员的60%以上.组建的专业建设工程防水施工企业达3600多个,年创产值达165亿多元,上缴利税4.52亿元.建设工程防水业收入占全市人均收入的55%.承揽建设有北京西客站、北京奥运体育馆、中央电视台新址、首都国际机场等大型工程防水项目,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15年, 也是我市经济实力不断攀升的15年,是我市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15年,我市还以抓住对外开放为契机,坚定不移地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全市开放型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市的工业实力逐步增强,106国道南段大修工程已获省发改委批复,是2007年周口市唯一获批的大修养护项目;完成了市道朱滩至范集的建设任务;“村村通”油路工程总投资2800万元,新建200公里,超额完成省交通厅下达的任务;建成了13个乡镇客运站、100个招呼站,并全部投入使用.农民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如近20万农民用上了沼气、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10万户,彻底告别了“荧屏雪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8.7%,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结束了项城农民无医疗保障的历史.参合农民报补金额4000万元,报补人数43万人次、落实五保户集中供养政策、全年完成7所敬老院的新建和扩建任务、农村低保由2.1万人扩大到3万人等等,还有说不清的变化与改革的创新.
这15年,我市的教育事业成绩突出.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招连续6年居周口市第一位,职业教育又上新台阶.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15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了卫生部“一无三配套”标准,规划设置了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口与计划生育健康发展.
这15年,我市的对外宣传也一直在做变化,共编篡出版了《项城县志》、《项城投资指南》、《名优产品目录》、《招商引资项目库》,开办了项城政府网站,制作项城对外开放专题片,利用现代技术发布招商信息,积极宣传项城,扩大项城影响,提升项城形象,扩大招商引资渠道,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撤销项城县设立项城市,真的掀开了项城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项城市正以昂扬的姿态和骄人的风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项城15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几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团结进取、探索创新、追求卓越,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福祉创造辉煌的奋斗史,是一部反映项城发展历程的壮阔画卷.15年的艰苦创业,15年的辛勤耕耘,15年的发展进步,铸就了项城今日的成就与辉煌.今日的项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河南大地上. 我们一直在心里祈祷,项城的明天会更美好!

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九):

十八大报告提到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问题: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的目标可以实现吗?联系2000年和2010年我国GDP总量的数据以及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数据来说明.
分析题.联系2000年和2010年我国GDP总量的数据以及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数据来说明.

国家统计局正在改革以往的城乡住户调查方案,逐步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以提供城乡可比口径的居民收支数据,但尚未公布相关调查结果.因此,本文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按城乡人口比例加权算术平均得到.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镇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由总收入③扣除个人缴纳的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得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④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纯收入.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也是指扣除价格因素后的不变价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2001-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7.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9%,比同期GDP年均实际增速低2.6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4元,同比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同比实际增长10.9%;两者加权平均得到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12507.6元,同比实际增长9.4%.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自1998年以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4%,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高3个百分点.2012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3%⑤,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高2.5个百分点. 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11-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需年均实际增长7.18%.由于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9.9%,2012-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仅需年均实际增长6.88%,即可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比同期GDP年均增长目标低0.06个百分点.根据2012年前三季度的数据,预计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11.0%,于是2013-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仅需年均实际增长6.38%,即可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比同期GDP年均增长目标低0.47个百分点.可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也是切实可行的.

城乡客运一体化方案

http://m.zhuodaoren.com/yuwen864364/

推荐访问:安徽城乡客运一体化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

作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018年高中学考时间 下一篇:江苏360多报考大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