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生学分互换

2016-11-27 素材库 阅读:

交换生学分互换(一)
交换生申请学分兑换表

西南政法大学在读研究生出境交流学习抵充学分申请表

交换生学分互换(二)
交换生——学习手册

西南财经大学

本科交流学习

【交换生学分互换】

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制【交换生学分互换】

目 录

一、西南财经大学派出交流学习学生培养工作流程------------------2 二、西南财经大学本科交流学习学生承诺书--------------------5

三、西南财经大学本科交流学习学生管理办法----------------------6 四、西南财经大学本科交流学习学生课程学分认定及成绩转换申请表 -—————————————————————————————————-11

一、西南财经大学派出交流学习学生培养工作流程

(一)选拔

我校每学期根据与对方学校的协议开始赴国外(境外)交流学习学生及交流学习学生的选拔工作。具体报名条件及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选拔程序:

1.选拔工作由外事处、国际教育学院负责,相关通知在学校、外事处、国际教育学院主页上公开发布;

2.学生自愿报名申请;

3.各相关学院根据选拔条件对报名学生进行综合考评,按照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排序,择优确定初选名单并公示后报送外事处或国际教育学院;

4.教务处协同外事处、国际教育学院对相关学院报送的推荐名单进行审核后择优确定推荐人选,由外事处及国际教育学院协助以学校名义向交换学校推荐;

5.派出学生名单经交换学校同意,由外事处及国际教育学院通知相关学院及学生,同时知会教务处,学生凭通知到教务处办理相关离校学习手续;

⒍由学校派出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认定为实践学分,原则上不超过8个学分。实践学分的认定由各学院提出初步认定方案,报教务处审批;

⒎学院负责派出的交流学习项目,须提前由学院提出具体的学分认定方案报教务处批准,原则上短期交流学习(1个月以内)不作学分认定。

(二)交流学习前

被学校确定为推荐对象的学生应按照交换学校及我校教务处、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处及相关学院的要求做好交流学习前的准备工作。

1.外事处、国际教育学院向相关学院提供交流学习学校相应学期的课程清单,由学院与学生事先沟通,对照我校的专业培养方案,由学院指定学生应选学的课程及完成交换学习后需回校补修的课程,指导学生妥善安排自己的学习。【交换生学分互换】

2.外事处、国际教育学院指导协助学生办理相关出入境事宜,负责向学生介绍并帮助学生了解交换学校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使学生做好必要的准备。

3.学生在交换学习前应认真阅读本手册所附的《西南财经大学本科交流学习学生管理办法》,充分理解其中对交流期间学习课程的学分及成绩的认定与转换的相关规定。

4.申请学生应按照要求提交相关个人材料。

5.签署本手册所附的《西南财经大学本科交流学习学生学习承诺书》。

6.按照学校要求办理停学离校手续,回校后办理返校手续。

(三)交流学习期间

1.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遵守对方学校的校纪校规,接受对方学校的管理。

2.应与本人所在学院及班主任、导师、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处保持联系,定期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

3.收集所修课程的大纲或简介,交对方学校教务部门盖章后留存,作为申请课程认定的依据。

4.在交流期满后应按时回校,不得擅自中止、延长交流期限或转往其他地区或国家,交流期满两个月内不能按时回校者作自动退学处理。

5.若交流学习学生在交流期间因故必须中途终止交换培养计划,必须向双方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提前归校。

(四)交流学习后

⒈学生在交流学习期满后应按时回校报到学习。

2.收到交流学习期间的成绩后,按照《西南财经大学本科交流学习学生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课程认定及学分、成绩转换的申请手续。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交流学习学生课程学分认定及成绩转换申请表” 填写须知:

(1)学生修学的对方学校课程系专业类课程,可申请转换为我校的相应专业课程属性和学分;学生修学的其它和专业没有关系的课程只能转换为我校的通识教育课、自由选修课或文化素质课。

(2)转换的课程名称学生可不填写,但需填写申请转换的课程属性。转换后的课程名称为“交流学习课程”,课程属性分别为“通识教育课、大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化素质课、自由选修课”等。

(3)转换后各属性课程的成绩为申请转换课程的算术平均成绩。百分制成绩可直接转换,非百分制成绩,按照《西南财经大学本科交流学习学生管理办法》第七条相关规定,转换成百分制成绩后纳入计算。经认定后的交流学习课程成绩纳入我校成绩系统并计算相应学分绩点。

(4)学生在外学习的成绩单加盖教务处公章后直接附在我校成绩单后,作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整的课程学习成绩。【交换生学分互换】

⒊如果对方学校课程设臵与我校有较大差异,对于学院认定必须补修的课程,交换学习学生返校后,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①回校补修;②若时间合适,也可于考试之前向学院申请直接参加考试,经学院报教务处批准后,予以考试注册。

【交换生学分互换】

政治理论课的认定和补修:在交流学习期间错过政治理论课的学生,返校后可申请直接参加相应课程的考试(期末考试或每学期初政治理论课补考)。

⒋交流期满回校注册学籍后一个月内,向学校教务处提交书面的交流总结。

(五)相关费用及其他事项

1.我校所派出交流学习学生应按时向我校正常交纳学费(或学费补偿金)及学校规定的其它费用。其它类型交流学习收费,以实时通知为准。

2.交流学习学生的住宿费一般交付对方学校,我校可免收学生在外交换学习期间的住宿费,但学生应在离校前到我校财务处及宿舍管理部门办理退宿手续,否则需照常缴纳住宿费。

3.在交流学习期间所需的手续费、往返旅费、生活费、住宿费、书杂费、保险及医疗费用等由学生本人自理。在交流学习期间,学生所获得的资助津贴、奖学金或相关机构给予的经济资助由学生自主支配。

(六)本流程由教务处、外事处、国际教育学院负责解释。

交换生学分互换(三)
关于国内交换生课程认定与学分减免处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国内交换生课程认定与学分减免处理办法的通知 各院(系):

经研究决定,国内交换生课程认定与学分减免按如下方案执行,请各院(系)根据本通知要求做好各项相关工作:

一、基本原则

(一)国内交换生交换学习的课程均需认定:

1、与我校教学计划相同或相近的课程,须转换为我校教学计划相应的课程名称和课程性质。

2、我校无相应课程但经院(系)认定确可归属为专业课的,可按专业必修或限选课认定。

3、其他课程可以按公共选修课/专业任选课认定。

4、所有课程均不得重复认定。

5、对方学校某门课程名称(内容)与我校相同或相近,由学院(系)根据实际情况,可就高转换。

(二)经过课程认定后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为学生减免一些在我校应修课程。成绩以免修记载,计算学分,但不计入平均学分绩点统计。

(三)经过课程认定与学分减免后,学院(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要求学生补修部分我校应修课程。

二、操作办法

1、学院(系)根据交换学校提供的成绩单对交换学习期间学生的修读课程及成绩进行认定,填写《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课程

认定申请表(国内交换生使用)》。

2、经过课程认定后学院(系)确认可以免修的我校课程,由学院(系)填写《华南师范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交换生课程免修方案》,报教务处审核备案。

三、华大基因创新班“2.5+1.5”联合培养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

教务处

2013-3-11

交换生学分互换(四)
伊拉斯谟项目对我国学生国际交流的启示

  一、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

  “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Erasmus Mundus Programme)是欧盟发起的一项高等教育交流计划,是“伊拉斯谟计划”项目的延伸与扩展。1987年开始实施的“伊拉斯谟计划”,也称“欧洲大学生流动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学生的交换流动,优化欧洲各国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增强欧盟在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地位。
  自2004年实施以来,“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已顺利开展两期,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该项目第一期已完成,第二期于2009年启动,将于2013年结束。以2008至2009年为界,“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在执行期内根据实施经验对目标和实施策略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调整。
  2004年至2008年的第一期项目主要关注四个领域:其一,建立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Erasmus Mundus Masters Course),至2008年末共提供了103门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其二,提供伊拉斯谟世界奖学金,资助第三国(非欧盟成员国)的优秀学生和学者到欧盟高校交流学习;其三,鼓励欧盟成员国高校与第三国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三年以上的合作关系,推动学生及学者的交流活动;最后,加强欧盟高校与第三国高校在学分学位互认及促进学生流动方面的合作。
  二、对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启示
  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对我国刚刚起步的学生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提供了很多经验借鉴。从宏观上看,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我们已经熟悉市场经济中的“分蛋糕”,每个参与者都试图得到一块更大的蛋糕。面对欧盟“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中慷慨投入,及对第三国教育的帮助与扶持,一部分人产生困惑——为何欧盟把自己的蛋糕分给第三国,为何让第三国的学生与学者享受欧盟成员国提供的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在国际化的语境中是作为公共产品而存在的”(李岩松,2009)。和市场经济中“分蛋糕”不同,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是把蛋糕做大的过程,关注的是整体提高和受益面的整体扩大。每个参与者都可以从合作中优化自身教育资源配置、扩大教育辐射面、扩大文化输出并增强文化认同。这正是我国在推动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时应秉持的理念,正视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特质来提供高质量、大范围的学生国际交流服务。
  从微观层面来看,“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在制度和操作层面都提供了诸多借鉴。
  (一)签订学习协议,保证学习的连贯性
  在该项目中,参与的学生、学生的母校和接收学校三方会在学生交流开始以前,根据学生的教学培养计划,共同签订一份“学习协议”(Learning Agreement),以此为依据制定学生的交流方案。“学习协议”一般明确规定学生的课程范围、在母校及接收学校应该就读的学时及应该获取的学分,以及论文的指导情况等,并需要获得学生、学生的母校和接收学校三方的一致同意。“学习协议”的制定个性化地确立了每个学生培养过程的标准,为学生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的连贯学习提供了保障。在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操作中,“学习协议”的签订能够很好地衔接国内外高校的教学工作,保证交换生整体教学计划的实施。
  (二)引进欧洲学分转化系统,保证交换学习的互认性
  “伊拉斯谟项目”早在1989年就已引进欧洲学分转化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该系统规定,全日制欧洲学生,不论所在国家、教育质量、教育等级,每学年应学习1500–1800小时,相应获得60个ECTS,即每一学分对应25至30小时的学习;每门课程成绩分为七等,其中最后两等为不及格。该系统的认可和推广为各国高校相互承认学分、学历文凭及学业年限提供了依据,确保学生学习成果的互认性,进而保证了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操作中,交换生回国后的学分互换是目前的一大瓶颈,即交换生的学分转化缺乏制度保障。由于国内与国外学分体制的差异性,在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很难保证交换学习的互认性,进而影响学分转化。
  (三)促进课程开发,保证交换学习的适用性
  该项目与其他交流项目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独一无二的特色。不论在硕士层面还是博士层面,均十分看重对联合课程的开发与设置。项目的第二期执行中,共开发了150个联合硕士学位课程项目和35个联合博士学位课程项目。一方面,对各高校课程资源的重新组合真正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新开设的项目往往关注交叉学科、前沿学科,体现课程设置前沿性的同时保证了交换学习的适用性。因而,联合课程的设置为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通过鼓励各参与高校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立一批世界一流水准的硕士或博士课程,一方面能增加大学本身的实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为交换学生提供了更优质、适用的教育。
  (四)提供奖学金,确保优秀学生均有参与的可能
  该项目通过严格、公正的选拔,对第三国的优秀学生和学者提供丰厚奖学金,一般覆盖其学费、生活费、保险等,并在申请时对女性、家境不好的学生给予特殊照顾。在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实施中,虽然大部分交流项目双方高校已约定互免学费,但由于国外较高的生活成本,很多家境一般、困难的学生仍极少有机会参加到国际交流项目中。“伊拉斯谟世界奖学金”的设立具有极好的参考作用。
  总的来说,在具体推动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时,可以从“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的成功实施中寻找到很多有益经验,如我们项目急需建立连贯的培养机制、学分互认机制、奖学金机制,并在课程设置领域广开思路,积极开设联合课程,以保证学生国际交流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岩松.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新趋势——大学国际联盟的产生及其影响[J].
  [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5):153-157.

交换生学分互换(五)
商学院国际化内涵建设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日益注重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广泛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商学院建设适应国际化的趋势,已成为院校发展的自觉选择。近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知名高校与国内高校开展合作项目,甚至在中国设立专门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上海纽约大学等,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及合作院校的层次不断提高。在商学院国际化交流中,不仅仅满足于将学生送出国门,或引进专业英文课程等基础层面的项目,更注重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学院的国际化内涵建设,构建一个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平台,成为每一所商学院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对它的内涵有明晰的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以往对国际化内涵的解读,一直众说纷纭,其原因在于,人们在界定国际化概念时,没有考虑到国际化内涵与外延随形势发展而出现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举办政府或基金会资助等国际性活动,服务于国家政治活动的需要。90年代,国际化的内涵与外延逐渐丰富,涌现出一批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与人员、技术交换合作等国际活动。进入中国招生考试网站工作,将国际项目、课程等信息清晰的呈现在网站上。此外,学院行政人员的管理水平也应向国际标准看齐,学院可通过向提供英语培训,与海外大学开展影子项目等方式,从语言及深层意识上,提高全体行政人员的国际化程度。
  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商学院应积极拓展渠道,与国外高校开展项目交流,如交换生项目、游学项目、海外实习项目、暑期项目等。学院应发挥具有海外背景教职员工的桥梁作用,安排学院管理人员出国访问、参加国际教育展等活动,培养跨文化管理人才。并通过新媒体,如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加强学院在海外的宣传力度,吸引国际合作伙伴。
  此外,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商学院应在学分互换、学制方面创新机制。如何让学院的课程更加国际化,能够认定更多的学分,使参加海外学习的学生不影响毕业时间,都是学院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当学生没有后顾之忧时,海外交流的步子才能迈得更大。学院还可考虑将海外交流学习的要求列入教学大纲,并设定相应的学分,让海外经历变为学生完成学位必须的项目,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促使着传统的教育模式经历前所未有变革,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整合自身的优势,建构包括价值理念体系,人才培养机制,跨文化管理策略等方面内容的战略体系,创造出适应国际化人才发展的环境,满足市场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彭道福, & 梁东. (2005). 高等教育营销的动因与策略分析 [J]. 教育与职业, 10;
  2.季舒鸿, & 张立新. (2012). 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着力点. 教育与职业, 6, 005;
  3.刘尧. (2012).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十大误区. 中国高校科技, 4, 018;
  4.肖凤翔, & 尚宇光. (2012).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及其经济动因.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6);
  5.彭小建, 叶菁荫, & 颜黎光. (2011).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内外兼修” 的几点思路. 中国成人教育, (21), 24-26;

交换生学分互换

http://m.zhuodaoren.com/yuwen545111/

推荐访问:意大利学分互换 交换生学分认定条例

素材库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体育课学生战队老师的手势怎么打 下一篇: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