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手抄报

2016-09-20 素材库 阅读:

【一】:论语小报 国学经典小报 A4横排 电子小报手抄报模板 成品小报

【二】:手抄报资料50791292

品味国学

素材1:名人古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素材2:诗词名句

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6.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7.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

8.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

9.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www.fz173.com_论语手抄报。

他山之石

素材3:经典美文

喜欢看落叶掉到枯草上的情景,红的叶片,黄的草茎,很鲜明的美丽,看着它们,会想起夕阳一轮西下,缓缓下坠时那种有些凄凉的辉煌,会想起石阶上风烛残年的白发老人携手而行,从容安然的那一抹温馨,那一些些的感动。

喜欢看草绿江南岸的亮丽,萧索的冬季在它们的浅笑声中逃遁,是怎样柔嫩的一茎茎新绿哦,在石缝里,泥土上,勇敢地挺直它们的细腰,在乍暖还寒的冷风凄雨里,一寸寸地成长,一点点把堤坡,大地湮染,蓝天轻风下编织出让人振奋的春衣。

喜欢看盛夏里的草长莺飞,小草在炽热的阳光爱抚下,将生命里所有的美丽一起释放,无边无际的绿色原野,把各色怒放的花朵衬托得鲜艳欲滴,蓝天在视野里也变低了,似乎弯了腰屈尊来与小草亲近。 这个时间里的小草是最硕大最柔软的新床,诱惑着我们把自己的身躯无比舒坦地交给她们,没有了焦虑,没有了烦恼,在青草的簇拥下,做一个最轻松的美梦。 素材4:好词好句

【三】: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论语成品电子小报手抄报A4模板横排

www.fz173.com_论语手抄报。

【四】:手抄报素材

爱国www.fz173.com_论语手抄报。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人的生存自由权利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的内涵与以往有了质的变化。封建时代执政者强调人们爱国,但本质是维护皇权,人民生活在国中,但国不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样,公民爱国,实际上就是爱自己的政权,捍卫自己的根本利益。

爱国即爱祖国。祖国的直接体现是同胞,国家的直接体现

是政权。祖国与国家不是一回事。公民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即广义的中国),国家应该效忠自己的公民。这就是孙中山、何子渊等革命先驱反抗大清帝国,但依然被尊为爱国者的原因。

爱国名言

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列宁 爱国就是积极地为了微不足道的原因杀人并被杀。——勃特兰·罗素 爱国是超越于原则之上的对于不动产的一种专横的崇拜。——-乔治·简·纳森

除非你把爱国从人类中驱逐出去,否则你将永远不会拥有一个宁静的世界。爱国是一 种有害的、精神错乱的白痴形式。爱国就是让你确信这个国家比所有其他的国家都要 出色,只因为你生在这里。——乔治·肖伯纳

要让我们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应该可爱才行。——爱德蒙·柏克 真正的爱国不排斥对于其他人的爱国的理解。——伊丽莎白女王二世

理性爱国

爱国是一种态度,不是一双拳头;爱国是一种理性,不是一根铁棍;爱国是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不是去伤害自己的同胞;爱国不是泄愤,而是要先爱法治,是要让我们的基本公民权利得到尊重与捍卫。暴力不是我们爱国的通行证,它并不会让那座美丽的岛屿离我们越来越近。爱国的豪情是我们胸腔里激荡的热血,但是热血加上暴力就成为了我们同胞身上的累累伤痕。每一个市民做好自己,提倡文明,在各行各业做出成绩,尊重他人,实现自我,不粗暴,不盲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方式。让我们拒绝暴力,展现理性,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为了我们的钓鱼岛,做一个文明的爱国者。

做一个理性的爱国者….

敬业

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不负责的态度。道德就是人们在不同的集体中,为了我们集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

行为规范。

敬业的意思就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 ——《韩非子·喻老》

名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安其居,乐其业。《论语》

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发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份量加增。

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五】:论语手抄报

  论语作为儒学经典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无可估量,同学们画论语手抄报应该知晓这部作品的精神内核。下面是由出国留学整理的论语手抄报,欢迎阅读。更多相关手抄报文章,请关注本栏目。

  论语手抄报(一)

  论语手抄报(二)

  论语手抄报(三)

  论语手抄报(四)

  论语手抄报(五)

  yuē rén yìlǐ zhì xìncǐ wǔ chángbù róng wěn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解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启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ì suǒ shēngyǒu cǎo mùcǐ zhí wùbiàn shuǐ lù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解释】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启示〗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yǒu chóng yúyǒu niǎo shòucǐ dòng wùnéng fēi zǒu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解释】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启示〗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dào liáng shūmài shǔ jìcǐ liù gǔrén suǒ shí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解释】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启示〗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mǎ niú yángjī quǎn shǐcǐ liù chùrén suǒ sì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解释】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解读〗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yuē xǐ nùyuē āi jùài wù yùqī qíng jù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解释】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启示〗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01hn.com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qīng chì huángjí hēi báicǐ wǔ sèmù suǒ shí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解释】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启示〗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黄色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黄色,所以黄色代表东方。

  suān kǔ gānjí xīn xiáncǐ wǔ wèikǒu suǒ hán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解释】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01hn.com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www.fz173.com_论语手抄报。

  〖启示〗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shān jiāo xiāngjí xīng xiǔcǐ wǔ xiùbí suǒ xiù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解释】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启示〗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páo tǔ gémù shí jīnyǔ sī zhúnǎi bā yīn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解释】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启示〗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yuē píng shǎngyuē qù rùcǐ sì shēngyí tiáo xié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解释】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启示〗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gāo zēng zǔfù ér shēnshēn ér zǐzǐ ér sūn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解释】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解读〗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zì zǐ sūnzhì xuán zēngnǎi jiǔ zúrén zhī lún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解释】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启示〗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yǒu guó fēngyǒu yǎ sònghào sì shīdāng fěng yǒng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解释】《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启示〗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叫《诗经》,共汇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shī jì wángchūn qiū zuòyù bāo biǎnbié shàn è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解释】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启示〗我们读春秋,除了能够了解当时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累积前人的经验,成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借鉴。

  sān zhuàn zhěyǒu gōng yángyǒu zuǒ shìyǒu gǔ liáng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启示〗《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内容十分精采,但文字记事都非常简洁。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必须详读三传,才能研读明白。

  更多内容尽在:

  道德经手抄报

  国学经典手抄报

  国学经典手抄报图片

【六】:论语手抄报内容

  要画关于论语的手抄报当然少不了文字内容,小编整理的关于经典论语的语录和其中的故事供您参考。下面是由出国留学整理的论语手抄报内容,欢迎阅读。更多相关手抄报文章,请关注本栏目。

  第九章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听到老师讲授的学问,如果没有搞明白,非常担心老师讲授新的东西。

  对古文不是很了解的朋友需要注意两个“有”字不同的含义,前面一个与现在的含义同,后面一个同“又”。

  杨伯峻先生这样翻译这一章:子路有所闻,还没有能够去做,只怕又有所闻。

  钱穆先生的意见跟他差不多:子路听到一项道理,若未能即行,便像怕再听到别一项。

  将“未之能行”理解为没有去践行似乎不怎么恰当,因为孔子传述的东西,有许多不是马上能践行的,它需要一定的时机,比如许多制度上的东西,怎么去践行?即便是做了官,还有一个“思不出其位”的问题。所以,“未之能行”理解为“还没有着手去研究、没有搞清楚”这一类的意思比较恰当。

  这种心理,即便放到现在也一样,有些学生上课的时候,老功课没有搞清楚,新功课又开始了,非常着急。

  泰伯篇有这样一章,是孔子论述学习的,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与子路,一个说,一个行,师徒二人言行相合,可以作这一章完美的注解。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又称仲叔圉,是卫国的大夫,“文”是他死后的谥号,谥号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

  前面讲过一个关于孔文子的故事,这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比较有心胸,也知大体。

  在宪问篇有一章,也涉及到孔文子: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孔子跟季康子一起聊天,说起卫灵公无道的事情,季康子问:既然这样,他为什么没有失去国家?孔子说:他用孔文子负责接待宾客,用祝鮀负责管理宗庙事务,用王孙贾负责军事事务,这样做,怎么能失国呢?

  季康子与孔子这段对话中,透露了两点信息:1,其时的国君并不是铁饭碗,不好好干,也会失去工作,而且下场还往往比较悲惨。2、孔文子等人都是卫国一等一的人才。在过去说到这种人的时候,不但指他们有能力,也得有与之相匹配的道德支撑。

  从子贡问孔子的话里可以知道,“文”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谥号,不到一定的程度是得不到的,历史上但凡谥号中有“文”的人,都做过一些说得过去的比较不错的事情。古人一向比较认真,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丝毫不肯含糊。到汉武帝死的时候,还有人因为汉武帝的谥号入狱,他们认为汉武帝穷兵黩武,折腾得民不聊生,不该享受那么好的谥号。

  孔子告诉子贡:孔文子勤勉好学,不耻下问,所以谥他为文。

  敏和好学是两回事情,敏通常指对事情比较敏感,反映迅捷。有了政事马上处理,不积压,有了不懂的问题马上向人请教,都可以算得上敏;好学指对自己所不懂的事情而言;不耻下问指求学的方式与态度。

  勤勉于事,又肯学习,不但向一切比自己强的人学习,也能方向身架,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种人自然没得说了,被谥为文非常正常。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先生评价子产说:子产在四个方面达到了君子的标准:

  1、为人端正恭敬。

  2、侍奉君主有敬畏之心。

  3、养民以惠,这一句话的含义可以参照“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句。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以惠待民。

  郑国在子产执政的时候,老百姓放纵惯了,子产严政治国,曾遭民众辱骂,他冲破阻力,将刑法铸在鼎上告知所有的人,必须照着鼎上的内容执行,敢乱来,就照着鼎上说的办你。在治理取得成效之后,民众又作歌赞颂他。

  对“养民也惠”的含义,应该从更广义地概念上去领悟,通过法治为郑国人提供了一个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就是他留给人们的恩惠。

  子产被有些人误读为法家,也是源自他针对郑国现实强调法治治国。如果需要在现代社会找个例子,大概新加坡庶几类似吧。

  4、使民以时。这个就不说了,前面已经讲了很多了。

  这四条加起来,就是一句话,照着礼乐制度的要求去做。

  有心人读这一章的时候会发现,它是君子在古代是执政者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古人对执政者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随着礼乐制度的崩塌,随着礼乐文化的蒙尘,君子渐渐与权力脱钩,开始成为高尚的代名词。

  有人曾经连篇累牍跟我掰扯,试图说明君子和执政者是两回事情。有人想不通,我很理解。但是文化必须依附于历史,既然研究《论语》,必须要代入那个时代的历史环境与文化习俗,如果非要将今天君子的符号放进2500年的文化中去不可,谁也没有办法。但这样做的后果是,你会发现古人经常会说一些莫名其妙地昏话,毫无意义,淡而无味,有时甚至连基本的逻辑都是错的。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先生说:晏平仲善与人交,相处得越久,人们越尊敬他。

  晏婴,字仲,谥为平,晏平仲是将字与谥连在一起来称呼他,可能是为了既表示尊重又表示亲近的缘故吧。

  晏婴是春秋时期的又一个名人,如果研究一下有关他的历史就会发现,孔子的许多思想与他如出一辙,都是在礼乐文化大背景成长起来的贤人,出现这种现象不奇怪,都是在礼乐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伟人嘛。这也说明了一点,孔子的主要思想是集礼乐文化之大成,并非全部独创,这是研究者们应该注意的一点。

  孔子在这一章里评价的是晏婴的一个优点:善与人交。

  有的人就像一瓶好酒,年愈久,香愈醇。晏婴无疑是一个有这种优点的人。

  第十章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1)

  臧文仲,鲁国名臣,在他身上有过几个比较有趣的故事,可以看出他的为人。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66年,那一年鲁国发生了灾荒,老百姓没法过日子了。臧文仲对鲁庄公说:一个国家之所以要通过各种手段与各国搞好关系,就是为了国家在遇到危难的时候加一道保险(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没事的时候,国君铸造钟鼎、收敛财宝,就是为了在老百姓遇到困难的时候来救助他们(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现在是用到这些的时候了,请君把那些珍藏的宝物拿出来吧。

  臧文仲这样讲,鲁庄公听着一点也没有什么刺耳的感觉,他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所以听完之后,他马上问道:谁去合适?

  臧文仲说:按照先人的制度,国家遇到饥荒了,为卿的应该出去告籴(音di,买进粮食,这个词在我小时候老家还用,记得小时候经常碰到大人们这样对话,甲:干什么去?乙:赶集籴点麸子),既然我忝为国家之卿,我就跑一趟吧。

  帮助别人容易,求人帮助困难,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是一样的,臧文仲主动要求去齐国告籴,他的助手们(从者)不理解,说:国君又没有派你去,干吗自找麻烦?

  臧文仲说:贤人应当争难让易,当官的当事不避难,在位的应该体恤百姓的难处。这样国家才不会有忧患。居上位不体恤百姓,做官尸食其禄,这不是事君之道。

  从臧文仲所讲的话里,我们又可以看到前面谈过的许多礼乐文化的理念,仁是什么样子,它的内容有什么,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什么忠恕之道?什么是中庸之道?礼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要主张克己复礼?贤人是什么样子?都可以从其中窥见端倪。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看出一种在我们这个时代被歪曲了的精神:贵族精神。什么是真正的贵族?相信臧文仲用自己的行为诠释得已经非常清楚了,该你享受的时候你可以享受,但是该你担当的时候你也必须担当(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人,文天祥)。

  臧文仲去了齐国,把齐国的老祖宗姜太公和鲁国的老祖宗周公、加上各种神灵搬出来一通摆活,目的只有一个:俺们国家遇到困难了,看着源远流长的友谊份儿上,拉俺们一把。

  齐国听完了臧文仲说的话,让臧文仲把带来的宝器又带了回去,把粮食借给了鲁国。

  都有个天灾人祸的时候,谁用不到谁啊?

  2)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9年,那一年鲁国发生了大旱。古代一有天灾,执政

论语手抄报

http://m.zhuodaoren.com/yuwen413011/

推荐访问:论语手抄报图片 论语手抄报内容

素材库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黑板报简笔画 下一篇:板报素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