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案

2018-07-05 专题 阅读:

(1) [桃花心木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三篇


教案网权威发布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三篇,更多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这是什么植物?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羽状复叶,小叶4-6对,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春夏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
  2、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林清玄1953年生。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台湾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他认为所有的艺术文化都应该和生活结合才有真正的意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师: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
  3、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
  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检查读文情况,同学互相正音。
  3、自学生字新词,同学之间交流不理解的词意。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喜欢做的同学可以在练习本上给下列字组词,出示)
  萎()秧()番()锻()勃()
  委()殃()翻()段()脖()
  4、练习把课文读熟。
  三、整体感知,初步感悟
  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3、小组交流反馈自学成果,合作解答疑难问题。
  四、文章结构分析
  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桃花心木这种树木。
  第二段(第3至14自然段):“我”从种树人那里得知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第15、16自然段):桃花心木茁壮成长。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大海并非永远风平浪静,人生的旅途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磨难。在不幸与困境中,有的人悲观消沉,最后被困难所击倒。而有的人却不甘沉沦,从而成为杰出的人才。正如种桃花心木的人,不定期地照看桃花心木一样,有的桃花心木在自然界的考验中枯萎了,有的却能长成百年的大树。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林清玄的《桃花心木》。
  二、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
  种树人的做法:(1)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aaaaaaaaaa11

(2) [桃花心木教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


教案网权威发布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更多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这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启读,激趣质疑引入文  1.教师动情地讲述《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同学们,当你有那么一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你会是什么心情?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高兴、激动、兴奋……)  是啊!的确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忧心重重,不知所措。(学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他是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姐姐为了照顾他,辍学工作,赚钱供他上学,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得无可挑剔,从小到大十几年不让他干任何家务活,只要求他努力学习。读到高三毕业,他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交流,正常必要的人际交往都很少很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无奈,又喜又忧的姐姐只好陪他一起去大学报到,但学校不允许这种情况的陪读,姐姐千叮咛万嘱咐后担心地离开了。他坚持不到3天便哭着打电话要姐姐来接他。因为他根本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除了埋头学习,他一切都不会做。结局是遗憾而又令人无奈的,他退学了,与已经实现的大学梦想做了最后的告别。  2.请学生自由发言。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想法?  3.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位可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结局?是他的错?是爱他的姐姐的错?还是谁的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整体感知观其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3.教师请举手最快的前十名同学串读课文。    (师生共同正音,并对他们积极读书的态度予以表扬。)  三、精读,潜心会文领其意  1.教师:同学们,读书只做到正确流利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书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神,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么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2.再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反馈学生画出的句子及不懂的地方。  4.抓住重点句段,感悟育人真谛。   学习12、13自然段。    ①指名读。想一想: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②逐句品读。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之间互动竞争,进行朗读比赛。)    ③全班交流自己从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教师小结。   学习14自然段。    ①投影出示此段课文,全班齐读。    ②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    ③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理解:”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④学生自悟,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15、16自然段    ①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    ②小组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    ③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四、展读,联系实际话育人   1.分角色表演,种树人与“我”之间的交流。    ①同桌组合练习。    ②推荐上台表演。要求:注意人物的身份、语气、可以自由发挥。   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     同学们,成长为一棵抵御风雪,顽强生存的参天大树的确要付诸于不懈的努力。在挫折与逆境中锻炼、成长,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成才之路。
2

(3) [桃花心木教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


教案网权威发布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更多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受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编选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初步读懂课文内容,但是学生对人生的哲理还是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体会文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  2、引导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  3、围绕问题,学习理解具体语句,对重点部分进行深入理解。  4、讨论交流,探究种树人奇怪做法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难点:  让学生先自读,勾画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并反复研读,仔细体会,然后小组交流,重点体会课文不是单纯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活来比喻有的成长。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这是什么植物?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  2.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作者介绍)  师: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  3、同学们第一眼看到“桃花心木”这一题目,首先想到的上什么呢?  二、学习生字,读熟课文(对学)  1.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检查预习情况,同学互检。  3.练习把课文读熟。  三、整体感知,初步感悟(群学)  1.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3.小组交流反馈自学成果,合作解答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  一、自主品读,理解课文  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讨论解答。  二、引领研读,感悟道理(展示)  ◇课件出示: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1.指名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2.看到种树人有这样奇怪的举动,你什么疑问?作者又有什么疑问呢?  ◇种树人是怎么说的呢?他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1.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生读……)  2.他为什么笑呢?体会体会读出种树人当时的心情。  3.说说“语重心长”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演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3

桃花心木教案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780187/

推荐访问:桃花心木第一课时教案

专题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日记题目大全 下一篇:华为p10屏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