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科技创新发展

2016-09-01 专题 阅读:

花卉科技创新发展(一)
国内外花木产业科技创新比较分析

国内外花木产业科技创新比较分析

摘要: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花木产业国际化已迫在眉睫。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花木产业科技创新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中国花木产业在政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下,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花木产业科技创新情况的比较分析,从创新能力、产业规模和竞争力等方面深入分析中国花木产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花木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特殊产品,花木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花木产业迅速在全球崛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花木产业产生极大兴趣,使之成为一种新兴的和具有活力的产业。花木产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花木产业的发展已有30年的历史。近10年来,花木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花木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努力实现市场与科技创新双向互动。在大力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辟新的国际市场和销售渠道,为中国外贸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的贸易模式,提升中国外贸的层次。同时,也为中国扩大花木产业生产规模.促进部分农业人口向农业产业人口转化,提高农业种植业收益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国内外花木产业发展概况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强盛的发展势头,竞争日趋激烈。花木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随着世界花木生产的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基本上都已形成各具特色的花木产业。花木产业以其独特的魅力,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潜力。

根据联合国贸易组织统计资料,自2001年以来,世界花木市场年销售额每年以10%~13%的速度递增。2008年世界花木栽培面积约为29.5万hm2,栽培面积比较大的国家有印度、日本、美国、荷兰等。2008年全球花木总产值为850亿欧元,其中花木产值645亿欧元,占总产值的75.8%。荷兰仍然是世界花木出口第一大国,出口额为60亿欧元,约占世界花木出口总值的60%,排在第二到第四位的分别是哥伦比亚、肯尼亚和以色列。总体来说,全球花木生产和贸易呈平稳态势。从世界花木产业发展状况来看,亚洲、南美洲和非洲花木生产和贸易发展比较快。亚洲各国生产的花木,除满足本国、本区域市场需求外,集中出口到欧洲市场。南美洲的哥伦比亚,依靠适宜的气候条件、外资与技术的大量输入,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花木生产和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在非洲各国中,肯尼亚花木生产和出口增长最快,肯尼亚本国花木消费极其有限,主要是出口。全球花木市场的基本格局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形成,花木市场基本划分为欧洲市场、北美洲市场、东亚市场及东南亚市场、中南美洲市场、澳大利亚市场。

中国的花木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花木业规模化水平明显提高,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木生产基地、重要的花木消费国和花木进出口贸易国。中国花木主要以观赏苗木为主,鲜切花、盆花、盆景均占5%,草坪占4%,种子种苗占3%。但总体来看,鲜切花占整个种植结构比重较低、发展较薄弱,而鲜

切花的经济效益却很高,流通速度也很快。中国花木业经济效益要想快速提高,积极

2扩大鲜切花的发展规模势在必行。截至2008年,中国花木生产总面积为77.6万hm,

比2007年增加3.4%。全国种植面积在3hm2或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花木企业达8 500多家。2008年全国花木总产值约667亿元,在过去的5年中,年增长率达到14%,超过GDP增长速度。基本形成了以云南、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北为主的切花生产区域;以山东、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福建、海南为主的苗木和观叶植物生产区域:以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四川为主的盆景生产区域;以四川、云南、上海、辽宁、陕西、甘肃为主的种球生产区域。2008年全国花木面积77.5万hm2,同比增长3.3%,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花木销售额达到666.9亿元,同比增长8.7%,花木出口3.99亿美元,同比增长21.8%。

花木产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传统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的高速增长,但科技创新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二、 国内外花木产业科技创新对比

1.中国花木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资金、人才投入不足

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其科技创新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以上,中国科技创新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还不足l%,而对于花木业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更少,远落后于荷兰、美国等花木产业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荷兰在花木产业科技创新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还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主要有以下三类:大学的研究所、国家办的研究所和公司自办的研究站。荷兰共有60多个大型花木科研机构,5 000多位专业科研人员,每年自主研发花木新品种多达七八百种,甚至上千种。而中国花木产业中存在同类企业简单“扎堆”、“跟风”现象,集群内企业大多规模较小。自主创新意识淡薄,往往采取技术模仿和价格竞争策略,容易形成低价竞争的惰性。即便是引进技术或设备,也缺乏在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开展自主创新。

以萧山花木产业为例,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萧山花木产业的大部分花农都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仅仅停留在对种苗公司开发研究成果的接受阶段,遇到技术难题,不会主动寻找原因,而是依赖种苗公司和花木协会的帮助。萧山花木企业对自主创新投入不足,大多数中小企业因自身资金实力不雄厚,制约了其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中小企业得到政府科研经费支持较少,对自主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不高。虽然萧山花木产业的科技人力资源从2004年以来有了大幅的增长,但与花木产业的发展相比,科技人力资源仍显不足,加之浙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数量比较少,科技资源的配置难以较好地适应以自主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升级的要求。此外随着土地、原料等生产成本的上涨,不少企业采取压低工资的办法来降低生产成本,而不是通过吸纳人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高利润,这也使得科技人才的引进困难重重。

2.中国花木品种差异性不明显,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不力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大。中国拥有1 247种野生兰科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而目前在花木市场上流通的兰花品种屈指可数。若能做到有效地开发利用野生花木资源,那兰科品种的前景将是不可估量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全球化,中国新品种研发进步显著,但新品种之间差异性不明显,品种特色不鲜明。相比之下,一些花木发达国家的花木资源收集和新品种培育工

作就十分到位。美国、荷兰等国都有专门的公司负责收集市场上出现的花木品种,进行品种杂交,培育出新品种并申请保护。同时,其国内的野生花木资源基本上都得到了开发利用,花木新品种层出不穷。

但是,中国花木野生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全国野生花木资源开发利用率不足1/

5。大部分花木资源没得到很好地开发利用。例如,目前市场上的高档花木像蝴蝶兰、大花蕙兰等成品苗大部分是来自国外的组培花木品牌苗,本地花木品种的品牌竞争力明显不足。在浙江萧山,只有像传化生物这样的大公司才拥有自主研发高档花木和自己的花木品牌。萧山花木产业及相关政府机构对野生花木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存在滥采滥挖的严重现象。由于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足,对花木新品种保护的政府立法和执法力度不够,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3.中国生产设施与方式落后,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

中国花木生产企业基本上是从农户及苗圃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格局仍未根本改善,生产设施和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低、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市场竞争能力弱。全国花木业现有55 192家企业、383万多从业人员、130万户花农,但花木专业人员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花木产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荷兰温室花卉种植业的从业人员为48 649人,从事大田花卉种植的人员为2 893人,从事花卉种球生产的人员为13 942人,从事苗木生产的人员为18 179人。荷兰花木生产已普遍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设施栽培,全国70%的花木生产采用现代化的新型温室设备,实现电脑自动化控制,大部分生产企业都应用了无土栽培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等。这大大提高了荷兰花木产品的竞争力,使其在国际花木市场上保有强大的优势。中国花木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荷兰花木生产面积不足中国的1/10,但花木产值却是中国的3倍。

中国大部分花木企业却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只能在低水平上相互竞争,生产潜力有限。以萧山为例,花木生产主要靠露地生产,不仅花木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无法实现全年供应。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一些中低档花木产品过度竞争,价格持续走低,严重影响了萧山花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目前萧山花木保护地类型主要有加温温室、日光温室、遮阴棚等。各种保护地面积均在大幅增加,生产设施不断改善、栽培技术逐步推广,花木质量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生产设施较落后,先进的设施、设备在花木生产中的运用较少,花木的经济效益的增长较慢。

4.中国花木公共平台发展尚不健全,中介机构管理不理想

公共平台的搭建有利于花木产业的产品交易、信息流通和价格形成。中国花木产业发展起步较晚,1984年11月才成立花木业的行业组织——中国花卉协会。花卉协会的成立为中国花木产业了解最新行业动态提供了渠道,再加上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大大促进了花木产业的发展。以花卉协会为代表的行业组织体系不断优化,花木投资体系和保险体系也在逐步建立。但中国公共平台形式过于单一,且没有发挥出最大功效。而国外一些花木产业发达国家,如哥伦比亚的全国花卉协会就为花木业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做好花木生产、销售、出口各个环节的协调组织工作。荷兰的中介组织,如种植者协会、花卉委员会、花卉研究中心等都是依据花木业发展需求而设立的,为花木生产、销售、科研、宣传等提供服务。荷兰各类中介组织是花木行业管理

不可缺少的桥梁,在花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管理作用,是荷兰花木业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的关键。

以浙江萧山为例,萧山区花卉协会是当地花木生产销售的组织机构,协调各会员间的利益关系,维护本行业的权益不受侵害,规范经营行为。花卉协会还组织筹建了“萧山花木网”,作为对外展示萧山花木的窗口。但是网站上关于花木企业的信息、产品的供求信息等不是很详细,也没有专门的模块用于萧山花木的数据统计,使花木从业者不能准确地了解花木行业最新的信息动态。而萧山花木经纪人虽然在花木销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不能形成有效的花木销售体系,花木经纪人之间也会互相竞争,不利于萧山花木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中国花木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对策

1、实施科技兴花战略,增强花木产品竞争力

花木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花木业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目前世界上的花木发明专利97%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中国仅有0.3‰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截至2007年,中国申请花木品种权保护共计124件,授权23件。而国际上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主要保护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不利于还处在发展中的中国花木业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花木业一方面应大力开发自己的品牌,加强本国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对知识产权已过期的品种经过筛选进行再开发,利用现代栽培技术和管理条件生产出适合市场销售的优质产品。

而萧山花木科研一直以来与生产存在脱节现象,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科研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而不是企业自身,科研成果难以进行市场转化。萧山花木业应积极探索花木科技发展新体制,建立以应用技术开发为主,应用技术与基础理论相结合的科研机制。政府部门应着手花木知识产权的保护,借鉴区外及国外的先进经验,扶持花木企业、加快科研步伐,增加对花木科研的投入,鼓励知识创新。未来萧山花木的科研将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层层分工,与生产紧密联系的有机体系。

2.发展花木产业集群,实现合理产业布局

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高度集中,它能够给企业带来资源获取、生产成本、区域营销、市场竞争、共同学习以及创新优势等。花木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花木产业专业化分工,实现花木产业科技创新,形成花木产业区域品牌,提高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是靠市场调节生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可以无所作为。况且中国市场机制还不是十分完善,要想实现花木产业集群化,必须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但是政府在引导花木产业集群发展时要注意:花木产业集群不可贪大求全,要根据花木产业的特色,实现专业化生产,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在规划花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要合理地进行产业布局,实现花木产业集群的功能最大化,推动花木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3.引导花木企业转型,推动花木产业转型升级

花木龙头企业一般具有实力强大、信息灵敏、技术领先、管理有效等特点,在花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带头作用。因此为了实现中国花木企业的成功转型,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花木龙头企业要致力于培养其具备敏锐的嗅觉和超强的市场意识,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推动中国花木产业转型升级。要实现花木企业的成功转型,提升花木企业的实力,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对本企业花木科技创新的资金、人才投入,在保持观赏苗木、盆栽植物类等优势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鲜切花、食用药用花木等高效益品种,满足生态建设对植物多样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大力推广设施栽培、容器育苗和植物造型,实现中国花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4.强化政府职能,促进花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近几年来,中国花木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地方政府和不少业内人士都看好这一产业。但基本上还是数量型发展,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盲目生产必然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容易造成产、供、销失衡,最终导致恶性竞争。在这种形势下,理顺花木产业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政府对花木业的宏观指导,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迫切。政府要积极充当“倡导者”,做好花木产业集群的整体规划和安排,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各政府部门要努力形成合力推动花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工作机制,实现花木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环境管理、劳工保护制度的管理等,管制的加强可以避免产业集群陷入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引导企业的良性发展,促使企业迈向创新竞争的发展道路,切实发挥政府在花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花卉科技创新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提高,花木产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但是对中国花木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保持中国花木业的健康发展,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借鉴发达国家花木产业成功的经验,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使中国成为花木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而科技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花木业应注重产业体系创新和经营体制创新,使创新不仅仅停留在科技研发阶段,而是从科研到生产到市场的整个运营体制实现良性循环。只有真正做到重视科技创新,才能实现中国花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花卉科技创新发展(二)
2015年中国花卉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

【花卉科技创新发展】

一、花卉行业定义与分类

【花卉科技创新发展】

狭义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凤仙、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木等。

此外,分布于南方地区的高大乔木和灌木,移至北方寒冷地区,只能做温室盆栽观赏,如白兰、印度橡皮树,以及棕榈植物等也被列入广义花卉之内。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花卉行业包括花卉的种植(A0122)和其他园艺作物的种植(A0123)。花卉行业主要产品品种包括两类,花卉的种植和其他园艺作物的种植。

图表:花卉行业产品种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花卉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花卉行业主要监管体制包括“三司一会”,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中国花卉协会。

图表:花卉行业主要监管体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为了促进我国花卉产业发展,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为花卉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了我国花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图表:花卉行业主要发展规划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花卉科技创新发展】

三、花卉行业产业链分析

花卉产业链是指花卉经济活动中的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模式为:花卉产品和生产技术研发→花卉技术、花卉肥料和花卉农药提供→花卉种植→花卉产品加工→花卉产品销售。

图表:花卉行业产业链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花卉科技创新发展(三)
中国花卉现状及趋势

观赏植物学论文

学校: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农管131 姓名:孙财政

学号: 20130224111

前言【花卉科技创新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对生活环境的改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花卉,中国花卉市场前景看好,未来新型花卉和特色花卉将会备受关注。我国已经是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流通网络初步建立,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花卉业30年来奠定的良好、坚实的基础,为产业应对危机提供了条件,国家拉动内需的些大的工程尤其是西部中小城市的建设、绿化、对绿化苗木起到了推动作用。

摘要

关键词:中国、花卉、现状、发展、前景、趋势、经济

2008年中国花卉生产面积已达53.6万hm2,成为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随着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国内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花卉产业将迎来一个更快的发展阶段。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花卉产业在生产技术、产品结构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必须尽快采取相应对策措施,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国际挑战。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花卉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逐步成为中国的一个新兴产业。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花卉市场需求旺盛和国家对农业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中国花卉年产值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在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年来,花卉业迅猛崛起,成为我国种植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花卉作为商品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消费品。花卉业已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是部分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的温度差异,给树木花草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非常好的自然条件,许多珍奇名贵的花卉植物成为我国特有的品种,因此,中国被世界公认为“园林之母”。面积产值继续增长据新华社北京2002年2月11日,目前我

花卉科技创新发展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75717/

推荐访问:创新与科技发展ppt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专题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雨师妾出场 下一篇:香港郭文义的出生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