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学生命课堂

2016-08-31 热点事件 阅读:

构建数学生命课堂(一)
如何构建数学生命课堂

龙源期刊网 .cn

如何构建数学生命课堂

作者:安胜巧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4年第11期

【构建数学生命课堂】

【摘 要】近年来,国家高考政策在不断调整,给学生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元化,分数和成绩不再是选拔人才的唯一考量指标。随着这种观念的不断渗透,未来我们的课堂会迎来重大的变革,以学生为本,关注生命,关注德行,构建生命课堂会成为必然之势。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命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40-01

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改革也随之向纵深推进,越来越多的岗位和部门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对其素质和内涵的要求已经不同于过去,它不仅要求技工具备相关的技术技能、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强健的体魄、一定的审美能力,而且更应该具有开拓、创新、坚毅、勇敢、自主独立的个性。只有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敢于创造和进取,更好地实践个体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近年来,国家高考政策在不断调整,分数和成绩不再是选拔人才的唯一考量指标,以学生为本,关注生命,关注德行,构建生命课堂会成为必然之势。

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和情感交流活动,重在培养有智慧和德行的人。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思考,培养数学建模思维,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对数学生命课堂建设的几点体会: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的意义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础及实用的计算技巧,以便更好地辅助学生学好数学及其他课程。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高中的数学教育应当是学生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现实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战性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的生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应当摒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计算利息的教学中,笔者没有让学生在课上进行利息的计算,而是课前让学生到银行进行调研,了解利息方面的知识,课上交流成果,这样既拓展了教材的空间,又能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活动之中,真切感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学生进行了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到期利息的计算比较简单,对延后支取和提前支取这两种复杂的情况,则组织学生们分组交流、辩论、探索,得出正

构建数学生命课堂(二)
谈构建高中数学生命课堂的途径

龙源期刊网 .cn

【构建数学生命课堂】

谈构建高中数学生命课堂的途径【构建数学生命课堂】

作者:罗先文

来源:《中学课程资源》2015年第03期

摘 要:学校教育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会学生学会生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尊重和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绽放生命的美丽。本文从课堂教学,展现生命活力;开放教学,绽放生命精彩;分层教学,促进生命发展;多维评价,激励生命成长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高中数学生命课堂的途径。

关键词:生命 课堂 数学 发展

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学校教育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生命的根基上树立人的尊严,体现生命活力。【构建数学生命课堂】

一、课堂教学,展现生命活力

生命化教育是依据人的生命发展规律,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关注生命质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自信心、责任感等优良品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要营造和谐数学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感悟创造的乐趣,从学生生命的角度,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会学生学会生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尊重和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绽放生命的美丽,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价值判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高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先导,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对学习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特点,采取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直接经验,从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教学效果。

二、开放教学,绽放生命精彩【构建数学生命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通过生活实践,让每个个体都得到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教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教师引用古印度“棋盘放粮”的故

构建数学生命课堂(三)
构建数学“生命课堂” 提升教学品质

龙源期刊网 .cn

构建数学“生命课堂” 提升教学品质

作者:陈幼儿

【构建数学生命课堂】

来源:《教育艺术》2013年第03期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确立生命意识,以我们的“心”和“情”来感化学生的“心”和“情”,努力构建生命化数学课堂,让数学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一、用心钻研,巧编童话,活化新知识

小学数学教材选择了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其中的许多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根据需要编成童话,用童话的形式来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根据数学知识的不同特点,巧妙构思,运用夸张、象征、拟人等表现手法,把它们编成一个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形式多样的童话,如民间童话、艺术童话、拟人体童话、科学童话、童话剧和童话片等,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时,笔者编了一个“老虎分地”的童话故事。即:有一只老虎生了重病,临死前,他把他的两个孩子——大虎和小虎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没别的什么留给你们,只有后山那两块地,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块地我都用绳子围了,周长正好一样,我死后,你们兄弟俩一人一块就随便分吧!”这只老虎病死后,大虎就要了长方形的那块地,小虎呢,当然就只好要正方形的那块地了。那么,究竟谁分得的地面积大一些呢?这样,巧妙地将数学知识寓于童话具体、生动的情节之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创建“润泽的数学课堂”

“润泽的数学课堂”是相对于那些缺少人情味的硬绑绑、干巴巴的课堂而言。在“润泽”的数学课堂里,教师和学生都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每个人的存在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和承认。在教学《比较物体的长短》时,让学生从铅笔盒中拿出两枝笔,比较它们的长短,在学生摆弄一会后,提问:“你们都是怎么比的?”这时,一个从未主动发言的小女孩举起她的小手,请她发言时,只见她手里的铅笔一端对得非常整齐,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脸涨得通红。我没有说:“谁能帮帮她?”而是让其他学生猜一猜她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当我问她其他同学说的想法是否跟她的想法一样时。她愉快地点头,一脸灿烂的笑容。老师让她体面地表达完并坐下,让她的存在得到大家的尊重。这样的数学课堂给学生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每个学生都能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

三、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生创新精神生长的土壤,是以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经验告诉我们,心情舒畅、乐观开朗的情绪能使人思维活跃,浮想联翩。因此教师应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

构建数学生命课堂(四)
构建生命课堂 落实课改理念

  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实处?笔者认为,构建“生命课堂”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最佳途径。

  一旦把课堂教学视为一个生命,其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管理方法,必然与传统教学大相径庭。生命型的课堂教学为“生命意义”而发展,而不单纯是为“传授知识”而存在。其课堂效率将伴随着生命意义的提高而提高,课堂教学渗透着丰富多彩的活动,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强调必须切切实实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学生是实实在在地“学”、“做”,而非单纯地“受教”。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潜能得以开发,个性、才能得以张扬,综合能力得以培养。因此,应该研究生命型课堂教学的特质,并以此为原则组织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真正活出生命的意义。
  1.生命课堂在于开辟一片绿洲――构造和谐的课堂生态
  课堂生态是指课堂能使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宽松和谐的环境。只有和谐相融,生命才有不竭之源。
  1.1 师生关系的和谐。一是教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本身还要成为研究者。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而不应该是“君临天下式”的。二是教师要有童心。富有童心,就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课堂上,一切顺乎自然,教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老师与学生都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快乐之中。
  1.2 生生关系的和谐。学习主要是学生个体的事,我们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向对方学习,向优秀学生学习。
  1.3 师生与课本的和谐。课本是教师指导学生进入知识海洋之方舟,教师与学生要同舟共济、与舟共谐。一是教师备课时要深入,披文以入情,与作者哀乐与共;教学时要浅出,用儿童化的语言表达课文的意蕴,使学生易于接受。二是要培养学生热爱课本,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课本。要引导学生重视每篇课文,进行反复的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在读中走进生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生命课堂在于把握一条命脉――指导和训练“学会学习”
  学习的内涵在今天已有了很大的扩展和深化,学习已不单纯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而是扩展到“学会学习”上。对小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能满足好奇心、能玩的东西,因此,教师要以新的知识、新的学习方式并伴以有趣的活动来满足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使学生愿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化是激发学生学习、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必经之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演一演。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他们总希望老师给予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施展才华。苏教版教材,大多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有趣,有的课文还有生动的角色对话。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可让学生“当当小演员,亲自演一演”,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一课时,就采用了表演的学习方法,我先让学生选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角色,再让学生仔细地研读课文――研究剧本,理解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诸多因素,从而更深层次上把握角色。
  2.2 画一画。我在教学一年级《识字6》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现代化城市的面貌,采用了让学生当小画家,动手画一画的活动化设计。我先出示一幅画有两条交错的宽敞道路的图画,再拿出预先画好的一座座高楼大厦,让学生贴一贴位置。然后,学生在这一基础上,画上其它的建筑物、设施或交通工具,请三四名学生到黑板上合作画,其余同桌学生在我发下的纸上一起作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画出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画画结束后,再组织学生评画,要求学生说出画得好或画得不好的理由。通过画、评来理解现代化城市的繁华,加深对文中词语的理解。
  2.3 辩一辩。“辩”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辩”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一年级《识字5》一文时,可采用这一方法。老师先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把全班分成“海面队”和“海底队”两大阵营。然后告诉学生:两个队就是两支导游队伍,哪个队能把自己的特色:海面上美丽景象、海底丰富的资源介绍得绘声绘色、吸引人,那么,游客们就跟着他们去旅游。这样一来,学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自己的景点的特色。学生有的说,有的读,有的介绍图片,有的展示录像材料……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2.4 赛一赛。比赛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采用竞赛的方式展开教学,往往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胜欲望,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如在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评比“最佳发言奖”、“最佳领队奖”、“最佳主持人奖”或“智慧之星”、“幽默之星”、“想象天使”、“小博士”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时会更加投入,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2.5 听一听。在教学《大海睡了》一课时,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去,可播放一段描写夜晚海面上风平浪静的音乐。学生随着歌声飘呀飘,他们的思绪来到了海边。可以想象,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情感怎么会不投入;学生想象的翅膀怎么会不打开;学生学习的潜能怎么会不被激发。用音乐、歌曲这样一种学生熟知的艺术方式来开启他们智慧的大门,对激荡学生的情感、展开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构建数学生命课堂(五)
构建生命化课堂 让童心在音乐中飞扬

  新时代呼唤全新的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呼唤和谐生命化音乐课堂。新的理念带来了清新的风,音乐教师的观念在逐渐地更新,角色也在悄悄地变化,憧憬着能再掀波澜,与时俱进,在素质教育的土壤中孕育吐苗,拔节成长。孩子们也由此走进了一个新的学习空间。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活力的绿洲,那么在这块绿洲上最为靓丽的风景就在课堂。什么是生命化音乐课堂?生命化音乐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些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有意或无意间做着属于自己的诠释和演绎。笔者认为:生命化音乐课堂,应该是能带给学生快乐的享受、情感的升华和理想憧憬的课堂;应当是充满着人性与智慧,充满着激情与生命活力的课堂;孩子们在生动的、富有灵性的交流与碰撞中,生成属于自己的幸福体验。我们是如何探寻生命化音乐课堂的呢?

  一、树立“教育的生命意识”是构建生命化音乐课堂的核心理念
  教育,应该真正把“人”作为关注的核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教育的生命意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使构建生命化音乐课堂成为可能。
  观念一:音乐唤醒耳朵,耳朵唤醒心灵。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我们不能忽略“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音乐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理解和感受,懂得欣赏每个孩子心中不同的音乐形象。
  在欣赏《在钟表店里》时,有同学在音乐中听到了各种钟表的声音、听到布谷钟的声音、觉得音乐传达出在那里的人们生活的特别快乐,有同学说仿佛看到了小动物们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载歌载舞……我们尊重每个孩子的跳跃思维,使他们的收获不仅只知道这段乐曲的曲名是《在钟表店里》,而是从内心获得一些启迪和唤醒,获得一种对音乐的热忱及自信。
  观念二:精神的相遇相通——真诚地倾听与接纳。奥尔夫说:“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师的作用就是使这颗种子发芽。”因此,教师应有一种对话意识,一种呵护“种子”生根发芽的真挚感情,让孩子们在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隽逸才情和灵动思维,使课堂充满音乐唤醒与精神唤醒。
  “还有不同意见吗?”倾听是一种尊重。如果我们不懂得倾听孩子独特的情感,那么教学将难以激发他们鲜活的生命力。我们不需要按照自己的思想预设去“给予”他们,去剥夺他们的成长机会,例如欣赏完《森林中的铁匠》之后,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我听到了鸟叫声”;“我听到了小溪流水的声音”;“我仿佛看到了铁匠打铁劳动的场景”等,大家各抒己见,对于学生不同的答案笔者没有力求统一,而是倾听他们稚嫩、鲜活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从儿童的视角来审视音乐,建构课堂。
  观念三:个性的恣意驰骋——主体的凸现与解放。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张扬学生的个性是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对于孩子,音乐课首要的不是“音乐”,而是自我的流露和生活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化音乐课堂,是充满着孩子的声音,洋溢着孩子的音乐的课堂——他们是课堂的主体。如在进行活动课《郊游》时,笔者尝试着打破了单一、常规性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审美体验。课堂上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去收集春天的影子,做好记录,再集合起来小组讨论,共同合作。有的小组表演坐火车、有的小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有的小组创编了一首儿歌朗诵给大家听、还有的小组以舞蹈的形式来表现郊游时的愉快心情……这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发展、个性探究、自主“说话”的交流空间,收到了很好效果。
  二、教学行为的飞跃是构建生命化音乐课堂的翅膀
  构建生命化音乐课堂,仅有全新的理念还远远不够,只有融入到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中才会让教师与学生都获得一种非凡的体验,让音乐真正走进每个孩子的心里。
  做法一:把课堂更多地让给孩子们。实验过程中笔者把教学目标定在学生参与度上。首先改变了音乐授课的原有模式,不再是由教师演奏范唱之后请全体学生模仿,而是把一支歌曲先分解开来,逐句逐节地让孩子们体会、感受里面所包含的情绪与情感。教师作为帮助者,启发孩子们把自己已有的相关生活经验和情绪体验与词曲建立起初级的联系,进而引发与孩子进行交流。课堂氛围变得热闹了:有的学生用自己的动作模仿词曲的情绪;有的同学以拍掌模仿歌曲的节奏……这样,就会让孩子们自己完成自己的音乐审美构建的初步过程。
  做法二:小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笔者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方法把所教的每一个班,都分成若干个小组。根据平时教学掌握的情况,如班里同学谁发音准、谁乐感强、谁善于表达、谁有组织能力等,同时还根据学生个性特长和能力大小进行搭配组合,使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两位各具特色的同学,让他们带动全组同学。这样,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课堂的相对时间和相对空间,被小组活动方式放大了。在教学的整个进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音乐欣赏和自我表达的活动中来,都能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发展自己的音乐自我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实践的反思是构建生命化课堂的重要保障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检查和修复,是教师专业成长润滑剂。音乐教育怎样与时俱进?怎样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生命化音乐课堂?我们应以此为奋斗目标。
  目标一:生命化音乐课堂是富有个性、充满快乐的课堂。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种内心愉悦的体验,是一种惬意、幸福的感觉。我们应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课堂也应该是快乐的,即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建立学习共同体系。这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平等对话,营造出师生一起成长的快乐课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小雨沙沙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歌曲学会以后,让同学们自主分成了四个组:图画组、乐器组、表演组和歌唱组,充分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体现了“师主导,生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参与音乐体验,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张扬学生个性,诱发学生展开思维,展现自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把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表达出来。“享受艺术”的理念让孩子们精神振奋、意志昂扬、倾心投入艺术的怀抱。   目标二:生命化音乐课堂是富有想象、动态生成的课堂。我们经常讨论:课堂上,教师关注的焦点在哪儿?是学生?知识?还是教案?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了教案上,尤其是在优质课、公开课上害怕节外生枝,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常常去赶环节,以至于任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自生自灭。教案,仿佛是一只无形的手,支配和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但是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生命化音乐课堂关键还在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
  一次在教延长记号时,笔者对学生说:“延长记号的作用是在延长记号下的音可根据歌曲的需要适当延长。”之后问学生:“你们看他像什么呀?”此时同学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说:“老师,老师,它多像眼睛”、“老师,我觉得更像是眉毛”、“老师,像换了方向的小括号”、“像帽子下面有小眼睛”……忽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用了一首儿歌就能记住它了。”顿时,学生兴致高涨,仔细聆听他编的儿歌“眉毛弯又弯,眼睛亮又亮,要是遇见它,歌声要延长。”果真,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而且兴趣盎然。于是就有了“大大嘴巴朝上张,要在这儿换气啦——换气记号”;“两粗两细四根线,中间圆圆四个点,歌声到此要反复——反复记号”;“大大嘴巴朝左张,音要唱得重一点——重音记号”;“看见黑黑倒三角,音要唱得跳起来——顿音记号”。通过编儿歌不仅清楚地了解了音乐记号的作用,而且便于记忆,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精彩缘自于“生成”。充满生成的音乐课堂将成为师生自由的精神殿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奇迹将在这里诞生。
  目标三:生命化音乐课堂是富有创意、充满意境的课堂。教师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学内容的处理、导语的设计、板书的技术、提问的时机等都是教师展示“创意”的对象。教师在课堂上体现不出“创意”,教学就不可能新颖、与众不同,整个课堂就不可能彰显出“教者的个性”,更不可能成为课堂教学“艺术”。
  一次音乐课,笔者给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可能是节奏练习枯燥乏味,学生们积极性不高,甚至连最基本的节奏都拍打不准。正当笔者一筹莫展时,突然有个迟到的学生敲响了教室门:“砰砰砰,砰砰砰。”开门时,便听见有学生在拍凳子“砰砰砰,砰砰砰”,听到他们拍凳子的声音,笔者就对大家说:“不错吗!”与此同时,我将学生拍出“XX X,XX X”的节奏型写在黑板上。忽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会在门上敲出不同的节奏。”还没回应,其余学生纷纷说:“我也会……”。如果我对他们的想法加以否定的话,他们会很失望。于是,笔者拿来一块小黑板作为“门”,让学生想出各种敲门节奏并上来展示。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把几个难点节奏问题也解决了。把枯燥的节奏练习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音乐节奏的亲近感,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音乐。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音乐,进而生成智慧,促进发展,提升音乐价值。
  个性和快乐,让音乐课堂走向愉悦;
  想象和生成,让音乐课堂走向灵动;
  创意和意境,让音乐课堂走向浪漫。
  总之,我们追求的生命化音乐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在与音乐共同对话交流中情感得到宣泄、个性得到张扬、人性得到回归;是在对音乐体验中享受阳光般美好灿烂的生活,是音乐课堂的新境界。作为音乐教师,如能真正与学生一道走进生命化课堂,那么,就会真正享受到音乐教学的诗意与幸福,让自己的心也变成童心,和无数个童心一起在音乐中飞扬!

构建数学生命课堂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73853/

推荐访问:走进数学生命课堂 数学课堂与生命教育

热点事件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痰瘀阻络辩证 下一篇:2095-3712201308-0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