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旅游的关联因素

2016-08-30 热点事件 阅读:

当地旅游的关联因素(一)
大气圈与旅游的关系

大气圈与旅游的关系

——从气象与气候角度分析

摘要

构成气候、气象的各要素如冷、热、风、云、雾等仅具有直接造景、育景的功能,而且对旅游活动有多方面的影响,使气候、气象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瞬变性、组合性。我国气候、气象资源十分丰富:雨景、云雾景、淞景、雪景等十分常见,避暑型气候、避寒型气候、海滨型气候等很受游客的喜爱,康乐型气候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Constitute the climate, weather elements, such as cold, heat, wind, clouds, fog and other

landscaping only has a direct, sterile landscape features, and many aspects of the impact of tourism activities, the climate, weather, tourism resources with regional, seasonal nature,

transient nature, the combination of. China's climate, weather very rich in resources: Rain King, King clouds, Song Jing, snow, etc. are very common, summer climate, cold climate, type of

climate and other popular seaside tourist favorite, recreation-type climate has also been more and more people of all ages.

关键字: 旅游;气象;气候

人们旅游的动机多种多样,而休闲娱乐、疗养度假、愉悦身心往往是出游动机的主体。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对出游时间的安排,势必会考虑到气象气候条件。无论是被动的日光浴,还是激烈的体育运动(冲浪、滑雪、骑马等),旅游者都希望当地的气候条件能使他们感到非常舒适。因此,气象、气候条件与旅游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不仅是一项旅游资源,也是影响旅游活动的因素之一,既是开展旅游活动的有利因子,也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限制因子。i

气象是地球外围大气层中经常出现的大气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它包括温度、湿度、风、云雨、雪、霜、雷、电、冷、热、干和湿等要素;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一般30年以上)、大范围内气象要素的综合,不仅包括该地区相对稳定发生的天气状况,也包括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气象和气候以不同的形态反映大气现象和规律,能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美妙的色彩和天籁之声,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特点:ii

1.地域性。由于受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使各地的气象气候旅游资源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也就是说,一些特殊景象必须在特定的场合与地点才能看到。如雾凇出现在松花江沿岸,沙漠多分布在干旱地带,青藏高原在独特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下,形成了高原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2.季节性。由于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具有规律性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因此,不同的气象景观在一年内所出现的时间也有明显的季节性。比如,哈尔滨的冰灯、冰雕只能出现在每年冬季,黄山的云海年平均只出现40 天。

3.瞬变性。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往往变化迅速、变幻无穷,旅游者只有把握时机,才能如愿以偿。例如,峨眉的“佛光”只有当阳光、人体、与云雾处在一条倾斜的直线上,而且只有在晴天15:00—16:00有云海的时候才能观赏得到;日出时的吸引人的色彩与光环只会持续十几分钟。

【当地旅游的关联因素】

4.组合性。气象与气候资源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常常能够与其他资源进行组合。例如,我国地域辽阔,有从热带到温带的气候类型,特别是热带、亚热带温暖潮湿的地域比较广阔,但能开发成冬季避寒之地的却不多。海南岛除了优越的气候条件外,还有蓝天、碧水、沙滩等优势,这些都是气候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点和组合要素。

我国在地理位置上面向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有近一半国土的地区是季风性气候,还有相当一部分面积的大陆性气候;在纬度位置上,我国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降水等气候要素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我国在地形上,拥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形,因此不同地区的气候气象条件都有不同特征。总而言之,我国的气候气象旅游资源类型十分丰富。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有:

1.雨景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降水类型多样,有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和台风雨。而形成旅游景观的有锋面雨,比如五、六月份在江淮一带由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它持续近一个月,薄如轻纱,使远山近水时隐时现,正如苏轼诗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还有著名的巴山夜雨iii,它的类型是地形雨,川陕交界处的大巴山山间谷地白天气温高、湿度大,使谷地中湿热的空气不易扩散,夜晚降温后湿热的空气上升,水汽凝结于是就出现皓月当空而细雨蒙蒙的景象了。

2.云雾景

云雾是大气中水汽运动所产生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以庐山云雾iv为代表的名山胜境中

的云雾更为奇妙,庐山云雾有三奇:俱声、俱色、雨自下而上,这是因为在云雾的屏蔽下,不见其形的松涛、山泉的声响以及云雾上下奔腾的缘故;云还会形成瀑布云v,当云在漂移过程中遇到山口或悬崖时,就会像水一样倾泻而下形成瀑布,它主要发生在旭日东升的早上或雨后初晴的夜晚。

3.淞景

雨凇。是过冷雨滴或毛毛雨落到零度以下的物体上迅速冻结而成的均匀或半透明的冰层。这一光滑的冰层犹如一层玻璃,在阳光照射下光彩夺目。雨凇形成的典型天气是微寒(0~3摄氏度)且有雨、强风、大雾,我国大部份地区的雨凇出都现在12月至次年3月。像峨眉山、庐山等地的雨凇组成的冰花世界在冬天阳光的照耀下分外晶莹、闪烁生辉。虽然雨凇风光无限、美轮美奂,但它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不易铲除,破坏性vi也强。

雾凇。也称“树挂”,是寒冷的雾天里,细小的雾滴凝结在树木的枝叶等物体上而形成的白色柳絮状冰粒。这是一种围观造型,白色不透明的冰粒集聚、包裹在附着物额外围,保持一切原有形态,漫挂于树丛、树林,似绽开的繁盛而精致的银花,呈絮状,像水仙、菊花,千姿百态、风格独特。我国雾在高原上的分布多于平原,湿润地区多于干旱地区,其中,吉林雾凇最为有名。

4.雪景

雪是中纬度地区的冬季和高纬度地区以及雪线以上山顶地带出现的一种特殊大气降水现象vii。雪景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比如西湖胜景之一的“断桥残雪”;雪也是重要的旅游开发资源,我国的“冰城”哈尔滨每年冰雪节都有大型的滑雪、冰雕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往参与和观赏。

5.佛光、蜃景

佛光。是山岳中特有的一种自然美景。以峨眉山佛光为例,它是光成一定角度照射在云层上产生的衍射现象viii。每当雨雪初歇,午后晴朗的时候,阳光朗照,光影云海,游人立于睹光台上,可见自己身影被云面一轮七彩光环笼罩,举身投足,影随身动。

蜃景即“海市蜃楼”。由于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剧烈变化,使空气密度的垂直分布随之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引起光线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导致远处的地面景物在人眼前造成奇异的幻觉ix。海市蜃楼一般常见于海湾、沙漠和山岳顶部。我国能看到海市蜃楼的地方有普陀山、连云港海州湾、北戴河东联峰山和山东蓬莱等地,尤以蓬莱阁最为有名。

气象旅游资源还有霞景、日升、日落等。

我国的气候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我国大部份地区处在是与旅游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从气温和干湿状况来说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华北平原四季分明,云贵高原四季如春,南岭以南中年少见霜雪,东北北部冰封雪盖······各地气候的差异便于组织与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多种旅游活动。如海南岛、台湾、闽粤南部长夏无冬是冬季避寒型旅游胜地;江西庐山、浙江莫干山等山地夏季气温较低,是避暑型旅游的好去处;而大连、青岛、北戴河等海滨型城市气候温润,也很受旅游者喜爱······

目前,对气候的划分还有一种“康乐型气候”,它不是具体的分类,而是泛指能使人感到舒适、有利于开展旅游活动的气候条件x。康乐型气候可以按目的划分为休养性康乐气候和活动性康乐气候。

休养性康乐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特别是海滨、海岛和一定海拔高度以内的山地、高原,以及部分湖泊、河流、森林公园。以三亚的海南岛和一昆明为中心的云南高原,是我国常年性宜人气候旅游胜地。北戴河、大连、青岛等海滨以及云贵高原和东部一些名山等都是我国著名避暑胜地。反季节的差异,也会使人会有舒适之感。比如,隆冬腊月,游客流向海南岛,他们所追求的就是严寒季节时的“温暖”。气候形成了这些地区旅游开发的前提与基础。

活动性康乐气候在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东北地区的“白色旅游”,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的“冰雪节”闻名中外,它与加拿大的魁北克、日本的札幌并称为世界三大著名的以冰雪雕刻艺术为主的冬季旅游胜地。 i 《中国旅游资源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 主编:黄咏梅 ii 《中国旅游地理》湖南大学出版社 主编:黄静波

iii 《中国旅游地理》人民邮电出版社 主编:邱美云 iv《中国旅游地理》人民邮电出版社 主编:邱美云

v 《四川旅游资源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主编:陈进忠 陈红涛 vi 《中国旅游地理》湖南大学出版社 主编:黄静波 vii 百度百科

viii 《四川旅游资源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主编:陈进忠 陈红涛 ix 百度百科

x 《中国旅游地理》湖南大学出版社 主编:黄静波

当地旅游的关联因素(二)
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浅谈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即民间的风俗,自古有之。民俗文化是指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具有世代相习和传承性的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它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各地区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特色的民俗。我国56个民族在居住、服饰、生产、交通、婚姻、节日、礼仪、饮食等各方面的风俗都各不相同。这些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从多方面反映了中华民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引人入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一、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

(一)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当地旅游的关联因素】

天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从古到今长盛不衰。在天水这块大地上,属于非物质类别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堪称历代文化和民俗的博物馆,如与胡笳密切相关的天水夹板、远古民族巫舞的余韵--武山旋鼓、元杂剧的活标本--武山秧歌、富有江南韵味的秦安腊花舞、雅俗共赏的秦安小曲以及其它富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山歌小调、民间传说、民间工艺等。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天水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二)民俗文化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

民俗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以此可以了解民间疾苦、生活状况,考察政治得失。在古代上自帝王,下至府县仕宦,无不以“观风察俗”进行旅游的。采风问俗既推动了旅游发展,又丰富了民俗资料,增添了旅游资源。

(三)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比如天水有名的胡式民居、皮影戏、山歌,有的地方叫"花儿"。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民俗充实了旅游内容,丰富了旅游者的文化知识,使旅游者得到精神享受

恩格斯曾把人的生活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表现自己三方面

旅游显然不属于生存需要的范畴,而是一种以美的享受和精神愉悦的获得为目的的、高层次的文化生活。我国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灿烂的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俗;同一民族的不同区域,民俗也有差异。民俗文化的“新”、“奇”、“美”、“乐”吸引着旅游者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旅

游地去旅游,旅游地的民俗成了旅游者十分重要的观赏内容之一。民俗既反映了旅游地的历史,又体现了旅游地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观赏考察旅游地的民俗,还是一次对旅游地的认知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旅游者扩大视野,而且能增加旅游的兴趣和愉悦度。在泼水节活动中,旅游者不仅能体会傣族特有的民族风情,也可以了解到关于傣族的重教知识。

(五)民俗能为旅游景点的开发提供第一手资料

旅游活动的中心内容之一是游览景点。在中国即将跨进21世纪的日子里,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保护固有的旅游景点、景区的生态平衡,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建设新的旅游景点,成为迫切的任务。随着新世纪“文化旅游热”的到来,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间古老文化、传统民俗的形象再现,更能激发和满足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的好奇心。因此,有必要加强民俗资料的发掘、研究,加大民俗开发的投入,加快民俗旅游的产品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在民俗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民俗文化被淡化

以无锡的吴文化公园为例,它是一个以挖掘吴地民俗文化而成功的主题公园。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吴地几千年的传统风俗文化。然而它在园内的知名度并不高,报刊上很少见到宣传、介绍它的文章,这很不利于组织客源。

2、民俗文化被同化

在改革开放以前,一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由于与外界接触少,其民俗文化能世世代代继承下来。然而,随着国家的开放,异地、异国文化介入,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被冲淡和同化。如:湘西在未开发之前保留着大量淳朴的民风和民情,然而,当国外旅游者进入后,取而代之的是衬衣、西装,各种流行的长短裙,穿民族服装的人少了,铺着青石板的街道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被柏油马路和水泥建筑取而代之,当地的传统与文化逐渐消逝。

3、民俗文化被庸俗化

民俗旅游魅力无穷,并非说明民俗旅游资源就可以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开发。民俗旅游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深厚文化内涵,而不是那种随意照搬、盲目建设、重经济轻文化。如在桂林有些地方,以民俗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制“捐献”,结果游客大呼上当,于是对它敬而远之.还有些地方在优美的旅游胜地摘起《西游记》、《封神榜》等所谓文学名著景点,不仅工艺粗糙,而且用封建迷信、甚至恐怖的东西来招揽游客,最终也落得个“门前冷落车马稀”。【当地旅游的关联因素】

民俗文化度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遍及全球的大众文化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人们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增多,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大众化的民俗文化旅游正从和平与德定的国际环境中脱顺而出,并始终保持着商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当世界各国将自然风光旅游推向人文生态旅游的高层次旅游经济趋势时,我国则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广阔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的系统规划,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俗旅游经济,并注重人文生态旅游的整体开发,使我国的民俗旅游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国民经济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极。

中国,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有着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全社会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避免开发中破坏民俗的行为,必能使我国的旅游事业迅速发展。

当地旅游的关联因素(三)
旅游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前言

旅游与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常意义上来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这里指的环境自然是自然环境。从旅游角度上,一方面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都是人类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旅游活动;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但若教育、管理之后,也会带来一些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旅游业是资源一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对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无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该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

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当地旅游的关联因素】

在旅游活动开展的早期,旅游还是比较奢侈的消费,那时旅游人数少、规模小。强度低,对旅游地造成的破坏非常有限,大自然自身的循环净化能力可将其消化,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往往在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所以旅游业曾有过“无烟工业”的美誉。长期以来,人们也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更注重它的经济效益,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现代旅游业是一个涉及众多要素的广泛的综合产业,由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及相关产业构成,还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其对环境的影响,学术界已

有定论:旅游业要污染环境。

从本质上看,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与其他产业相比并无二致,只是由于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具有隐蔽性和延缓性,使得这个看起来当时对环境破坏最小的产业,却在不远的将来最有可能成为环境破坏的最大杀手。当然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也有积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1)开展旅游有助于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等遗产。(2)旅游开发有助于当地环境的改善。(3)开展旅游有助于野生动物的保护。(4)旅游收人还会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然而旅游对环境消极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它阻碍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供给来看,旅游区的开发缺乏科学规划,是造成旅游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旅游开发没有科学规划,急功近利,简单模仿,盲目建设,不仅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而且使一些高品位、原生态的景观遭到破坏。有些旅游区虽然做了规划,但在实际开发时并未执行规划,结果旅游开发建设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破坏了旅游区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等;在经营中,旅游业与工业污染有共同之处,宾馆饭店、娱

当地旅游的关联因素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68353/

推荐访问:北京当地旅游 影响旅游的因素

热点事件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31届世乒赛哪一年 下一篇:辽宁师范大学张鑫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