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认识

2016-08-26 热点事件 阅读:

绘画的认识(一)
对绘画的认识

对绘画的认识

摘 要:本文认为绘画的艺术价值在于独特的艺术发现,必须按

照艺术规律形式,不断地更新绘画观念,重视作品的审美价值,艺

术上才能成为永恒,经久不衰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绘画;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

11-0202-01

绘画作品的鲜明个性是绘画作品的灵魂。一件作品,无论体现了

多么深刻的思想,还是表现了多么高超的技巧,但只要是模仿来的,

那就不值得赞赏。相反,一件作品不论多么稚拙,只要它包含了作

者自己独特的艺术发现,它就有了起码的艺术价值。

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

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

墨竖点为睛,描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

鳌,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画家写虾,

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大师的精

神和技巧有助于我们训练,但画家在创作时还要靠自己的训练成

果。

绘画要发展,绘画观念的更新是至为重要的。社会生活变化了,

绘画观念也应该跟着变化。如果我们对传统的绘画观念不敢越雷池

一步,恪守过去传统的绘画观念并以此来指导创作,就势必束缚、

绘画的认识(二)
学习绘画和书法的意义和作用

素质教育的潜在意义远远大于直面意义,但这种“隐形效益”极容易被我们主观上所忽视。应试教育引导着人们把同学的前途寄托在考试上,这也使我们被动地放弃了对同学的素质教育课程.但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人才,高分低能的书呆子顶多能算得上有学无才,当然也只能是学而无用。书法绘画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课程之一。可许多人对此还认识不足。不过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学习的主要目的仅是:

1、同学有此爱好,提前开发培养,以求日后有所发展。

2、同学学点特长,同时也能使他修身养性。

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更重要的远程意义,主要概括为:

1 学习书法绘画可以陶冶同学的情操.书法绘画能够纯洁同学的心灵,能让他们充分感知世间的万紫千红、生活的绚丽多彩。因此他们会对未来无比向往和憧憬,乐观上进、充满希望。情趣低调的同学也能变得活泼开朗,成为阳光少年。

2、学习书法绘画能让同学变得思想活跃、性格稳健在京同一些资深的美术教育人士谈到书画培训时,大家都认为书画不但从艺术上同源,在修身养性方面也是相辅相成的。绘画艺术千变万化、灵活洒脱,有法而无定法,不象数理学那样绝对。数理是抽象思维,绘画是形象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相互交融,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高智商。观点僵硬、遇事爱钻牛角尖的人就是缺乏形象思维的缘故。书法训练会让同学逐渐变得沉稳、细心,做事一丝不苟,有耐性、有意志、有气度,性格刚毅稳健。能够有效地改变粗枝大叶、有口无心、马虎毛糙的不良习惯。学绘画造就的开放思想和学书法形成的稳健性格,强强呼应、相辅相成,为同学将来的成功之路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3、学习书法绘画能直接启动同学的美学意识美是生活的理想境界。享受美好生活,必先具备美学意识。一个懂得美的人,他装修的房间高雅、新颖、舒意而不只是显富摆阔、不中不洋。一个懂得美的人,他的穿着打扮超凡脱俗、英姿尽展而不是盲目效仿、不伦不类。一个懂得美的人,他的言谈举止优雅大方、风度翩翩而不是装腔作势、故弄风骚。衣食住行、世间万物都离不开美,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美是结构、色彩、格调的协调统一。认识美、欣赏美、展现美,都需要美学意识。美术教育是美学意识形成的主要渠道,书法绘画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4、学习书法绘画能增强同学的民族文化底蕴民族文化永远是中国文化的主流。“百家讲坛”、“鉴宝节目”都是在有意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层次、高品位的社会交往都离不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如果你反对崇洋媚外,讨厌“西风”、“韩流”,不想让同学成为凡夫俗子,必须让他从小熏陶民

族传统文化。中国书法绘画发展至今,凝结了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精髓,艺术渊源流长、技法独树一帜、内涵丰富深厚,是同学领略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5、学习书法绘画可提高同学的综合能力书法绘画能培养悟性、锻炼耐性。书法要聚精会神、绘画需平心静气。对所画对象要观察、临帖习字得模仿。还要分析重点、找出特点,然后再将客观物象加进个人观点在平面上表现出来。这一系列过程无形中锻炼了同学的观察力、模仿力、分析力、表现力。可见学习书法绘画本身,就是一个综合能力训练过程。

凡是能力和素质教育都不如学知识来的立竿见影。书法绘画也是周期较长的一个训练项目,只有持之以恒、不骄不燥,才能成就未来人才之路

书法教育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加强书法教学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 古人曾说:“书虽小技,其精者也通于道焉。”这个道,大的方面是指宇宙的生成变化规律;小的方面则是指人的素养、品行。我国古代的教育,把书法列为六经之一,是学生必读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基本素质。魏晋时期,称书法为书道,把书法提到了一个与宇宙并列的地位。到了唐代,书法教育达到了鼎盛时期,直至明末清初,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在谈到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问题时,特别强调了写好字的作用。毫无疑义,书法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具有特殊的、为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清末书家杨守敬说:“学习书法,一务品高,二求学富,三须艺娴。”“品高”也就是品德高尚。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或超迈或流俗,归根结底取决于书家品格的高下。古往今来,王羲之、颜真卿、郑板桥等书法家都是以品高而书传后世的。具体说来,书法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能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存资料表明,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富有艺术性的文字。书法更是将文字的艺术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之林深广久远的影响,足以使国人骄傲自豪。学习书法,不断研习古代碑帖,心仪古人风范,日久必然提高对本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的激情。

其次,能培养自励坚强的意志。历史上许多书法家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无一不是刻苦自励、勤奋好学、精于笔墨的结果,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古

【绘画的认识】

今无数书法家钟情书艺,涵泳墨池,有着一股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的精神。书法是一门集艺术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非持之以恒、反复练习而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学习书法能培养人的刻苦耐劳的品质。

再次,能端正思想行为。我国传统的书法教育强调“心正笔正”,把用笔的习惯和技能的掌握跟人的思想修养联结起来,要求“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要以修养心性为上,做到澄怀静思,虚空淡泊,排除杂念,专心一致。这样坚持长久,其心中必定无种种私利杂念,培养宽容大度,以诚待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作风。在艺术上也将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字是人的第一面孔,能反映人的秉赋。有些人的字写起来东倒西歪、潦潦草草、邋邋遢遢,除了说明这人写字不认真外,还反映出他自以为是、不尊重他人的孤傲个性。因此,书法教学包孕着极其丰富的人格品行教育。

书法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培养:1.观察能力的培养。书法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临帖必须临得像,这是临帖的第一步。要临像,就要细心观察。观察所临字的点画结构,观察书家的用笔方法和特征,观察不同字体中笔法的变化和渊源关系,观察各类碑帖墨迹总体的神韵、风貌和类型。2.思维能力的培养。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如天空的彩云、春天的杨柳、奔腾的江河以及人的坐卧、行走、歌舞、战斗等等,都和书法中的神情意趣妙相契合。书法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中思,思中学。不断培养联想能力、归纳能力和内化能力。此外,书法艺术笔法中的提与按、方与圆、疾与涩、逆与顺,墨法中的浓与淡、润与燥,章法中的奇与正、疏与密、大与小、向与背等等构成了书法艺术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地观察世间万物,客观地分析处理问题;

3.创造能力的培养。书法教学从临帖入手,最终要使学生达到创作独具个性风格的艺术作品。教学中必须允许学生学有选择,学有所长,发展个性,而不能整齐划一,千人一面。通过广泛涉猎,兼收并蓄,使学生奠定扎实稳固的书学功底,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这不仅是书法教学要坚持的原则,也是研究学问有所建树的必由之路。【绘画的认识】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书法教育的作用,总是渗透着强烈的素质教育因素,正是因为这种因素,使得书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学科。

绘画的认识(三)
认识绘画艺术

【绘画的认识】

认识绘画艺术

教学时间:1课时

绘画是运用点、线、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象,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感情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绘画逐渐形成多种风格和样式,并在中西方形成两大体系。绘画作品的内容构成因素和形式构成因素及所表达的深层意蕴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鉴赏绘画艺术的关键。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一般共性特征和绘画的种类。

(2)了解绘画作品的内容构成因素和形式构成因素及所表达的深层意蕴。

(3)对绘画的内涵与外延形成比较全面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结合教学预设,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关注教学过程的实施,创设实现教学预设和结果的有效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主导,充分使学生参与、研究、讨论,感受作品的美与画家的艺术追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艺术语言,让学生获得美术文化素质及个性潜能素质。

重点与难点

1.使学生初步明确绘画是塑造平面视觉艺术形象的一切画种和品类及其所有样式与风格的总称这样一个全面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基本分清绘画作品的内容因素和各种形式因素以及作品所蕴含与表达的意蕴,以加深对绘画内涵的认识。

教学内容

【引入新课】

大屏幕上有两个词:美术、绘画。美术是不是就等于绘画呢?说说你的理由?

美术是一个大概念,绘画只是其中的一个门类。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一提到美术,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绘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画画,也有人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课。人们为什么会将美术和绘画联系得如此紧密呢?这反映了绘画作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在整个美术领域里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为人们所熟悉。【绘画的认识】

【讲授新课】

大屏幕展示五幅图片,能否找出哪一幅是绘画作品吗?第四幅

那么其他4幅分别是属于美术的什么门类?

第一幅是工艺美术,第二幅是摄影艺术,第三幅是建筑,第五幅是雕塑。

绘画艺术与其他美术门类有着很明显的差别。

绘画是美术的一种门类,是在平面上创造形象的艺术。

绘画是主要的美术门类之一,是借助于某种物质媒介材料,运用点、线、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维空间(即平面)上创造形象,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

从古今中外绘画艺术发展的成就及影响来看,最主要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以中国绘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体系和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体系。

在这两大体系内,按照特定的分类方式,绘画又可以分为好多种。(由同学来回答有哪些类型,不重复)

中国画、人物画、油画、山水画、年画、招贴画、版画、静物画、漫画、插图、风景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壁画……

(补充,详细介绍)

1.按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不同分类: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丙烯画、镶嵌画、磨漆画、拼贴画等。【绘画的认识】

2.按描绘的对象的不同分类:人物画(宗教画、历史画、军事画、肖像画、风俗画、人体画等)、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中国画则习惯按传统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3.按照绘画的形式和功用的不同分类:壁画、单幅画、组画、连环画、年画、漫画、宣传画等。

我们在课上列举的这些只是绘画种类的一部分,总之绘画的种类十分的丰富。虽然不同种类的绘画具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中西方绘画也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只要是绘画就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通过对不同种类绘画的浏览,你们是否能得出绘画艺术共同的特点呢?

绘画是平面的。(提示绘画与雕塑的区别)在平面上进行造型表现。还有呢?

我们来看两幅大家都熟悉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与《星月夜》。你看看这两幅绘画的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蒙娜丽莎》把观察到的物象如实地描绘下来,就像照片一样;

《星月夜》借夜空表现画家的主观思想与抒发情感。

第二点特征──绘画长于描绘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情感。

再现的绘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写实性绘画,这样的绘画其描绘形象的具体性与精确性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画家宙科西斯和帕尔哈西奥斯比赛画画,宙科西斯画的葡萄引来了麻雀。而帕尔哈西奥斯画了一块布,欺骗了宙科西斯的眼睛,其逼真程度可想而知。当然我们看不到这两位大师的杰作了,但是我们来看这两幅油画的局部。(幻灯片,用故事方式吸引学生兴趣)

大家不要以为只有油画才能达到乱真的效果。国画中的工笔画也能做到。(幻灯片,学生对中国画固有的观念的开拓)

【绘画的认识】

绘画除了长于描绘客观世界,同时绘画在表现人的主观世界也具有极大的自由性。这方面在西方现代绘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家来看这几幅画。(展现并简要分析蒙克的《呐喊》、康定斯基的《抽象v号》,深入研究)

除了绘画是平面的,具有长于描绘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呢?(若回答不出,就让他们来观察蝴蝶的动画与蝴蝶的绘画)

绘画只能以静止的形象来描绘。

如果动起来就是另一种艺术形式了,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动画了。但是好的绘画却能超越相对静止的空间范畴,引发人的联想。例如这幅画。

(展示《最后的晚餐》)画面中,画家选择了耶稣在晚餐时突然向众门徒宣布有人出卖他的这一充满戏剧性的瞬间,从而着重刻画了包括叛徒犹大在内的12个门徒听到这一惊人消息而表现出的各自的心态。我们在欣赏这一静止的瞬间形象时,联想这一瞬间的前前后后,从而突破了绘画只能描绘某一瞬间的局限性。

我们就绘画的概念、绘画的分类以及绘画共有的特点做出了初步分析。了解了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创作绘画。

假设现在老师布置一项作业:每位同学回去画一张画。你在创作绘画作品的时候会考虑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

画什么?——怎么画?

画什么也就是绘画作品的内容。而怎么画就涉及到绘画作品的形式。

我们现在来看一幅董希文画的一幅油画作品,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

开国大典。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真实开国大典时的气氛。(播放开国大典的资料片段)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真实原原本本的再现历史场景的吗?不是。

哪些地方不一样了?真实的场景有些乱,绘画上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

通过油画与照片的对比就可以发现,开国大典作为绘画的题材,是画家根据生活素材进行提炼、概括、集中等艺术处理以后进入作品的,更加典型和全面地表现了这一举国欢庆的伟大时刻。而观者在欣赏这幅绘画的同时能够深深地体会到画家在开国大典这一题材下表现的“人民终于当家作主了,祖国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变得富强起来”的高尚主题。

通过《开国大典》这一幅绘画就绘画艺术的内容作了了解,明白了题材与主题是绘画内容的构成要素,也明白了绘画艺术内容的重要性。那么构成绘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绘画的形式。

那么绘画作品的形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展示一幅写意荷花作品)再来看一位同学临摹的作品。我们大家来评价一下画得如何?

画的不太像,因为没有画出晕开的感觉。

观看这幅画的原作,你能帮他找找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吗?因为纸好像不对。

写意画要用生宣,而这位同学却用了画工笔画的熟宣。工具材料这些物质媒介是绘画的基础,它的特性直接制约着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质量。水彩画的润泽透明、油画作品的厚重与精致、木版画作品的木味与肌理、中国画的水墨情趣、剪贴画的强烈、明快的装饰美感……绘画采用不同的材料与工具,绘画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其形式也就不相同了。(板书:绘画形式的构成因素──物质媒介)

不同的材料出不同的效果,那么同一种材料所表现的绘画,其形式相同吗?带着这个问题,欣赏这几幅油画作品。每一幅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幅是毕加索的画,人物形象是由一些块面组成的。对这幅画最深的印象就是块面和体积。

第二幅作品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的颜色。

第三幅作品虽然我看不懂画的是什么,但是颜色很鲜艳,都是纯色,而且是由点、线构成的。

绘画的认识(四)
绘画教学中对线条的认识

  摘 要: 作者通过教学中对线条这一绘画中最基本的语言的本质、起源、种类、风格、功能、审美价值、在中西方绘画的发展、变化的脉络及其在绘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分析论述,阐明了线条是人类视觉感性与分析理性、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绘画教学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语言形式之一,并在人类绘画史中贯彻始终。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的绘画中,线条的表现力都是极其丰富的,虽然在表现形式、内容、方法都有许多不同,但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东西方在文化的各个领域上都开始全面融合,因此在东西方绘画中对线条的认识也已经越来越趋同,并且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一指向。作者通过对古今中外画家及理论家对线条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的优秀成果的分析和归纳、并结合自身绘画教学实践中对线条的理解和认识,以及穿插引用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加以佐证。

  关键词: 绘画教学 线条 同一指向
  一、绘画教学中关于线条的种类
  关于绘画教学中线条的种类,单纯地讲它并不复杂。从线条本身的形状来看,我们可以将线条概括为:直线,曲线,虚线三种基本类型。
  直线根据距离又可分为:长线、短线。根据它的角度方向又可分为:斜线、垂直线、水平线等。
  曲线又分为:波状线,圆弧线,抛物线等。
  根据线条的组成可以分为:排线,网线,放射线,交叉线、折线等。
  对线条本身来说,一定的线条形象就会有一定的视觉感受和含义,视觉把线条与事物的性状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定的表现力。例如直线给人以尖锐、挺拔的感觉,可以表现刚毅、稳定,也可以表现为呆板、僵硬等感觉。曲线给人的感觉是流畅、运动的感觉,可以表现柔和、优美,也可以表现软弱、迷茫等感觉。折线可以表现果断、险峻等感觉。垂直线又有崇高、庄严、或上升、凄冷之感。水平线有平和、静止之感。斜线条给人的感觉是角度多样并富有动感、虽不稳定但富有活力。排线由于粗细或间隙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色彩明度的调子,在表现形象的形体、质感和色彩上,其含义十分丰富。网线则比排线在表现明度、色彩的区域更宽、而质感松散。曲线给人的感觉是自然而流畅,放射线比曲线更有爆发力。线条之间的有机组合,加之与事物性状的联系。可以形成线条的性格特征。如流动的线条其特点是迅速流利,虽长短不同,但却十分活泼。这种线描方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极为常见,传统绘画中的行云流水描、高骨游丝描等线描法,大多是运用流动的线条。如《朝元仙仗图卷》(局部),宋代武宗元多用强化的线条,其特点是用粗线条或不断重复的线条来加强形象或空间的处理,具有挺拔、单纯和强烈的视觉效果。线条这种方法的运用,在西方现代绘画中,尤其是在表现主义绘画中比较常见。另外在中国水墨写意画中也经常用到。《人体线描》中马蒂斯多用颤动的线条,其特点是突破了直线或曲线光滑流利的模式,线条之间互相关联,笔断意连。
  二、绘画教学中线条的多种功能
  线条的多种功能基本可以概括为二种功能,即基本功能、情感功能。这两种功能互相依存,互为关联。其中基本功能是情感功能的基础,情感功能又是基本功能的目的。
  (一)绘画教学中线条的基本功能:就是限定图形的轮廓,分割和解释图形的各个部分,同时线条可以划定不同的调子或色彩领域的界限。总之一句话,用线条去造型就是它的基本功能。可以说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一切事物,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可以用线条来表现。它表现人及人所在的环境,其中包括云雾,水火,光线甚至还有人的想象和梦境。如《西厢记·惊梦》,明末清初的陈洪绶用生动的线条把西厢记中张生的梦境描绘出来,使我们不得不叹服其运用线条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绘画教学中线条的情感功能:线条的更高级的一种功能即是表达思想和情感。所以通过线条我们可以看到了画家的内心世界,看到他们喜好或厌恶,或者说他将个人的情感融入了线条中,这时线条又具备了他的情感功能,在这一点中国的传统绘画更能说明线条的这种功能。画家除去功利性较强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画人、画景、画物,不过是借物抒情而已。佛教人物不过是涤尘念、解烦虑的一种手段。山水是抒写心中逸气的一种方式。总之线条的这种情感功能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点。当然,在西方绘画中,线条也同样具备这种功能,只是在过分功利地对一种写实性的追求。限制了这种功能的发挥,但在西方现代绘画中,这种功能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画家们在追求个性的解放的同时也要求在情感的表达上充分释放,有时甚至是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人类作为一种情感动物。是需要交流或释放情感,因此真正的绘画艺术是不能也绝不可能离开人的情感的,如凡·高的《人物肖像》。
  三、线条是绘画教学中的主要形式语言
  绘画教学中不难发现不论从线条的种类,还是从其各种功能来看,线条都是具有丰富多样且非常普遍的形式与语言。英国画家布莱克曾说:“艺术品的好坏取决于线条”。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绝对,但是却很实在地把线条的重要意义表达出来。对一件艺术作品来说它所具备的种种因素,线条的意义最重要,其他因素似乎都和线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线条的潜力是可以不断挖掘的,即使在其他因素中,如形式组合,空间,光影或色彩中,也是离不开线条的面与面的交接,形体的边缘,运动着的方向都需要借助线条来表现。在绘画这个世界里,线条是主要的形式语言。因为线条不仅具有描述性,还具有简洁性和暗示性,我们可以用线条来表达一切,我们可以用线条来哭、来笑、来欢唱、来悲哀,也可以理解线条所表达的一切。总之一切似乎都可以用线条来说明,来创造。
  四、绘画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多的同一指向
  在绘画教学改革中“对中国画家来说,笔下线条的曲折波动,盘绕往复,跳跃交错,疏荡聚散,与画家刹那间的心态意趣默契相通。对中国画来讲,线条乃画家凭以抽取概括自然形象,融入情思意境。从而创造艺术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使思想感情和线条属性与运用双方契合,凝成画家的艺术风格”这是伍蠡甫著的《中国画论研究》中的段落。这段话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线条与物象与画家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在中国绘画中,由于对线条的造型规律及线条自身的形态和审美意义不断的推敲完善,几千年来形成了一种基本稳定的线描程式,无论是写意还是工整的线描,中国传统绘画都对它们作了太多的规定。其中包括用笔、用墨、造型规律、构图方式等等各个方面。这种经验是长期对线条的理解和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他们已经把线条的形态,节奏,意味规定得如此完美、细致,以至于后人对这种程式产生了一种崇敬的心态,因而形成了过于依赖的心理,由于这种依赖心理而导致了对情感的忽视。加之对西方绘画的崇尚,我们开始对光影明暗或真实感受的追求,同样削弱了线条的表现力。所以相对近代中国绘画来说,线条的魅力和表现力从某种角度来说,不是被发扬了,光大了。而是萎缩了。西方的绘画,在油画上的材料、工具方面不断地改进。而中国绘画在材料、工具上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也许是由于这种圆锥形的毛笔是与这种绘画形式最相适宜的工具吧。对于这只毛笔的掌握也有上千年的经验,这种经验和对线条程式化的规定或许也一样给现代的中国画家带来一定的束缚。另一方面,虽然线条在西方绘画中走过一条与东方绘画不同的路。但经历了种种风格和样式的变幻,西方世界对绘画的认识已经从重物质到重精神方面发展。画家们需要表现外部世界的同时也表达对象及自己的内心情感。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西方的绘画大师们如毕加索,马蒂斯,克利等等,《毕加索线描》、《马蒂斯线描》、《克利线描》、《夏加尔线描》在东方艺术与原始艺术中找到了灵感,汲取了大量营养。《日本版画》栋方志功、《印度壁画》、《罗汉图》贯休,我们从这些充满了东方魅力的线条中是不难发现这些大师的影子,因为重新发现了线条这一最简洁的艺术语言。他们用富有创造力的头脑和手展示了线条的魅力。
  绘画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绘画都是从线条开始的,由于理想的不同还有其他诸多原因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但这种差异,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我们不无惊讶地发现这两条道路在此汇合了。我们要了解自己,也要了解世界。我们知道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熟悉线条,深知线条的魅力,并运用它,但也应意识到我们背负的精神桎梏。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画家在追求人类共同的情感,表达我们对世界各自不同的或相同的认识和理解。线条艺术的发展是伴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无论它是以这样或那样的面貌出现,是隐藏还是显现。它始终伴随着我们所热爱的绘画艺术。让我们对线条充满了热情和关注。这种关注和热情又促使我们对它有更多更新的认识,以便能在今后的绘画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得到裨益。
  参考文献:
  [1]李浴.中国美术史纲.辽宁美术出版社,1984.
  [2]潘天寿.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3]曹利华.美学基础理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4]保罗·克利.艺术自然自我.江苏美术出版社,1987.
  [5]王弘力.黑白画理.辽宁美术出版社,1991.

绘画的认识(五)
对塞尚绘画的再认识

  [摘 要]:尚是 19 世纪法国后印象画家、现代主义绘画的开拓者,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他的绘画和思想对西方近现代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塞尚在绘画史上的贡献和成就,以及他个人的绘画成长的过程,来学习塞尚的艺术生涯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 :塞尚;艺术影响;立体主义
  1、塞尚的成就
  众所周知,塞尚(1839―1906)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法国著名的后印象画家。这位1839年1月19日诞生于法国南部埃克斯(Aix)的伟大艺术家一生保持着和谐冷静、平衡和对形与色特殊的感觉,他对明暗、体积、层次、空间及新的形体塑造方式的研究,使他创造出了一个不同于自然世界的艺术世界。塞尚所在的时代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过去400年的绘画传统,即自文艺复兴艺术家发现自然以来的400年中,历代艺术家们都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那就是再现自然的“真实面貌”。欧洲艺术史上的各种艺术流派一一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甚至是印象派,无论怎么革新、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且一直都在探索用科学的方法―透视法―“征服”自然。然而在塞尚个人看来透视画法不能胜任‘再现”自然真实的任务,他所给人的只是一种空问的幻觉。在描绘这个幻觉的过程中,所有绘画艺术都是以牺牲“真实(reality)和视觉形象的强度( intensity )为代价的”,法国古典主义绘画是这样,印象派绘画也不例外。塞尚还认为,绘画不是描摹自然,而是与自然平行的工作,应该追求“艺术的真实”而不是再现自然的面貌,画家应该根据面对自然的直接感觉经过重新安排,在画面上创造第二个自然。画家在画面上把个人的主观意念体现出来,才可称得上“是我心灵”的作品。塞尚的这些艺术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在此之前西方被公认的美学价值的整个基础。
  但有一点却是无疑的,这就是塞尚从印象主义开始创造和发展出一种可以和古典大师的作品一样坚实稳定的绘画,他以自己的风格对自然进行了重新塑造。在莫奈发现光的秘密,并几乎超越视觉的界限把物质净化为色彩的颤抖时,塞尚则从审慎的逻辑和长期的观察中建立起被艺术家们忽视和破坏的坚实的块面和体积。塞尚对色彩的分析简明扼要,用笔笨重有力。塞尚的风景画中没有风,没有光影,因此既不生动,也不抒情,但它却是坚实而稳定的。塞尚的构图完全不重视已有的传统规则,画中的每个部分都必须重新加以安排,使其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简洁严密,条理分明的结构。在静物画中,塞尚认真地研究桌面上所有物品形体的安排,为了使每一件东西都不被完全遮住,有时索性将桌面向前倾斜。为了达到效果,他乐于改动一些次要的细节。这在整体上改变了对绘画艺术认识的观念,他的艺术实践和观念不久以后就被后来的立体主义画家们所重视和借鉴,并得到充分发展。
  塞尚用智力去了解自然,而不是只用眼睛,因此必须抓住事物外表下面的真实。这样塞尚在19世纪末就不满足于仅仅记录眼睛所见到的一切,而是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和美学思想将绘画艺术从“模仿自然”上引导开来。正如里德指出的那样,塞尚死后在艺术上并没有直接的继承人,也没有出现过“塞尚派”,但是20世纪的每一个重要画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塞尚艺术的某些方面的影响。
  2、塞尚的绘画历程
  塞尚早期绘画追随浪漫主义,在这个阶段后,塞尚有了深刻的自省,他说道“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必须感到谦卑,我们绝对不能因为创造的欲望,而失去了与自然之间亲密而直接的接触。”塞尚认识到无节制,太过执意于主观的情感,反而把本来想借此而表达自然的本质预以妨碍了。
  这一段浪漫主义实践后,塞尚参与了印象主义的绘画实践,他经常与印象主义画家毕沙罗等一起写生,在大自然中,他学到了敏锐的观察自然,尊重自然,锻炼了自己的色彩感受力,并在极富激情的外光写生中找到了自己的个性。塞尚画中己显现出了他独特的个性和画面结构的经营意识,是塞尚探索自己绘画观念和形式的开始。印象派绘画过于追求变幻微妙的光色变化,使造型的坚实性松散以致消失,塞尚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孕育现代绘画运动的起点,他断言他要将印象主义绘画锤炼成象博物馆里具有古典精神结实的绘画。由此这位现代主义绘画的拓荒者开始了自己一生的孤独行程。
  塞尚首要需解决的问题是时间与空间维度的问题。正象沃林格所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技巧是第二性的东西,它只是意志所导致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把往日特定风格的消失归于缺乏某种技巧,而应归于产生了不同的意志。”塞尚正是在这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产生了他坚定的绘画意志或可说观念吧。原先浸透着艺术家情感而又为空间范型限制的色彩和线条形式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表现自由和美学价值,画面形式构成因素向独立审美对象的转化,使得原先那种聚合性的瞬间解体了。而这一切于塞尚来说则是用了毕生艰难拙绝的绘画实践才找到。
  3、关于塞尚艺术生涯的总结。
  从塞尚的艺术生涯来看可以用以下四个词来概括,即模仿、学习、思辨、转变。塞尚一生的艺术之路几经转折。他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后半生, 也就是他脱离印象派后独自探索与创造的三十年。但是他在后三十年中所取得的成就并不能单独成为他艺术的全部, 没有他前半生不断的学习总结、提炼和积累, 也就没有后半生自己的风格与成就。他的一生一直保持着和谐、冷静、平衡和对形与色特殊的感觉, 而他对明暗、体积、层次、空间以及刻画本身的研究, 使他创造出了一个不同于自然世界的艺术世界。
  塞尚之所以被称之为“现代艺术之父”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打破艺术的传统规则的束缚,按照自己对自然和艺术的理解来处理画面;二、确立一种崭新的艺术观念,并以此来推动艺术的实践和探索;三、引导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现代艺术方向:立体主义――构成主义。
  结语
  作为当代艺术生,我们在向大师学习时不只是从画面技巧方面,更要把大师的艺术轨迹当做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塞尚的自信、自省,来自于他早期不断的追求传统的实践,来自于他对传统绘画的深刻理解和清醒认识。个人的思辨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上这些都是塞尚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傅雷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外国近代名家作品选粹塞尚[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美) H・H・阿纳森.西方现代美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绘画的认识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58463/

推荐访问:对中国绘画的认识 认识绘画艺术

热点事件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书场的作用 下一篇:宁德市蕉城区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