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

2016-08-23 电脑网络 阅读:

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一)
市场化取向改革--推进客户经理职能转型的主要措施

地市级公司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系列(5) 推进客户经理职能转型的主要措施

2014-08-04 13:31:07| 分类: 默认分类|举报|字号 订阅

卷烟营销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关键在于顶层的战略设计、分层的策略制定和基层的业务执行。客户经理作为商业企业市场分析、品牌培育和客户服务的执行主体,在市场化取向改革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客户经理的职能转型成为支撑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根基。如何推进客户经理职能转型呢?从业务操作层面看,关键在于进一步打牢客户经理的工作基础和卷烟营销的市场基础。

一、以职业化队伍建设为手段,进一步打牢工作基础

(一)提升客户经理工作能力

客户经理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提升自己,努力做到消费趋势、零售渠道和营销环境“三个心中有数”,市场营销、品牌培育、客户服务“三个全面掌握”。

一是工作要求。地市级商业企业应该根据职能转型要求,按照新的角色定位和岗位职责,确立客户经理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作业标准等,进一步明确客户经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规范。

二是应知应会。商业企业要建立“客户经理一口清”模式,做到业务情况清、市场状态明。其中,业务情况包括客

户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标准和工作考核;市场状态包括宏观环境、微观变化、品牌状态、客户状态、市场状态等。

三是教育培训。围绕职能转型能力要求,制订系统的培训规划,采用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等形式,引导客户经理转变思维模式,提升思想认识;通过组织技能培训、经验交流、现场辅导等形式,帮助客户经理强化职业素养,提高工作技能。

(二)完善客户经理工作保障机制

客户经理职能转型要做到工作机制配套、考核机制贴近、管理机制靠紧,保障转型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分类拜访机制。按照客户分类办法,实行实效性、差异化、机动式客户拜访。根据客户分类标准,指导客户经理制定月度、每周和每日拜访计划,明确不同类型客户的拜访频率和拜访时间,并督促客户拜访计划的执行与落实。

二是分项考核机制。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与“督促鞭”作用,按照内容全面、指标立体的要求,从品牌培育、客户服务和基础工作等方面,制定客户经理绩效考核指标及标准,做到客户经理绩效考核客观、科学、全面。

三是分级管理机制。为更好激励客户经理奋发进取的工作状态,商业企业可针对客户经理采取分级管理办法,建立【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

“赛马机制”,打通进步通道,建立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和等级“能上能下”的职业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激发客户经理追求进步、提升自我、实现价值的工作激情。

(三)加强客户经理的信息化建设【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

以移动终端为载体,以移动网络技术为支撑,整合“135”工作平台的基础功能,开发客户经理移动办公平台。客户经理通过信息实时推送,即时掌握品牌培育、客户拜访等各项计划执行进度,第一时间传达给零售客户,避免信息传递失真和延时。利用后台营销数据分析模块,客户经理进行信息式、智能化作业,客我交流更直观,客户体验更深刻。

二、以市场化模式构建为内涵,进一步打牢市场基础

(一)提升市场营销水平,强化把握市场需求能力 对市场的深刻了解和精准把握是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客户经理身处一线、贴近市场的岗位优势,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提高信息采集能力。客户经理需要全面准确采集到辖区内客户“进销存”等相关数据,特别是信息采集点的人工采集数据要求客观,真实;针对存在销售波动的客户要重点跟进,及时准确掌握客户的相关信息,并做好信息的采集、整理与录入工作。

二是提高需求预测能力。客户经理要全面熟悉、掌握辖区内零售客户的经营能力和库存情况,按照需求预测工作流程要求及时报备。同时,通过市场掌控和经验积累,不断提升月度卷烟销量、单箱值需求预测准确率。

三是提高市场分析能力。客户经理需要根据货源、季节、政策等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市场反应与反馈,提升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强化市场分析能力,学习撰写市场分析报告,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提升品牌培育水平,强化品牌市场竞争能力 品牌培育是市场化取向营销的核心,是职能转型的意义所在。取消销量、结构任务,客户经理营销工作主要就落脚于品牌培育。

一是强化品牌上柜能力。商业公司每月初根据品类布局选取不同价位段的潜力品牌规格作为月度品牌上柜考核规格。客户经理按照各单位营销科制定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品牌上柜工作。客户经理要根据产品定位、特性卖点、客户同价位卷烟经营能力等情况,因烟制宜、因人而异地科学上柜,坚决禁止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等强制上柜现象。

二是强化品牌动销能力。按照月度品牌动销考核计划,制定具体目标,积极开展卷烟动销。客户经理要注重分析客户的商圈环境和消费能力,配合以宣传促销和站柜助销等活

动,灵活多变、不失时机地开展促销。坚决禁止强行向客户压货等不规范行为。

(三)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强化客户市场经营能力 客户服务工作既是客户经理的任务,更是客户经理的义务。客户满意度决定了卷烟营销的网络根基,决定了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成败。

一是标准化服务要精细。标准化服务是面向所有客户提供的统一服务。由于标准化服务项目多、工作量大,要求客户经理必须精细执行,确保所有服务项目落实到位。针对明码标价、高价位卷烟管理、“135”工作法、基础信息维护、营销政策宣传等标准化工作,要持之以恒、不厌其烦地做好、做标准。

二是个性化服务要精准。个性化服务主要是针对不同客户采取的差异化服务。客户经理对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要精准掌握,做到需求明确、有的放矢。针对卷烟出样陈列、终端形象等不同情况的服务项目,既要参照标准、统一有序,又要量体裁衣,因店制宜。切忌一个模式一刀切。

三是亲情式服务要精心。亲情式服务主要是针对老弱病残灾贫等弱势客户群体开展的温情式帮扶。客户经理在服务此类客户,要怀有一颗爱心,做到精心真情。针对金融服

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二)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银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服务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需要进一步转变经营观念和进行金融服务的创新,而银行客户经理制正是顺应这一潮流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为客户提供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的金融一体化服务,在市场营销和服务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管理层和银行客户的认同。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管理体制,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客户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是中国银行业向国际化、现代化金融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银行客户经理制度的职能及核心理念

【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银行客户经理和银行客户经理制度

银行客户经理指商业银行内直接接触客户并集中银行内部各种可用资源,对外代表银行向目标客户推广金融产品和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专职市场营销人员。客户经理代表银行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方案和一站式服务,可以维系和巩固银行与客户间的长期友好关系,加强对客户的管理,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银行客户经理是流动的银行,尽管有时银行客户经理将业务联系与办理、推销与交易进行了分离,将一些具体的业务交给产品部门承办,但由于其工作主要是通过人际关系(或组织传播)进行,能否满足客户的各种金融需求,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主要取决于客户经理的个人素质与工作技巧的发挥。

银行客户经理制度的理论思想源于199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哈默教授等提出的“企业再造”和“银行再造”。银行客户经理制度就是商业银行培训或聘用专业的金融产品营销人员,向客户营销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的金融一体化服务,以实现客户资源配置优良化,金融服务商品化,增强自身竞争力为目标的经营管理模式。客户经理制度改变银行过去等客上门的服务方式,在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银行自身效益的最大化。突出客户经理的地位和作用,推行客户经理制有利于把握客户关系变化的趋势,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有利于把握客户需求,改进服务缺陷,提升银行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培养一支具备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善于运用市场细分、目标客户管理等营销手段和技巧进行客户管理和金融产品营销的客户经理队伍,健全市场营销机制,强化营销功能。陈子今:著名思维训练专家!海归+全球500强管理层背景!

【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

(二)银行客户经理制度的核心理念

商业银行在推行客户经理制度过程中体现出了以下几种核心理念:

一是客户导向理念。重视客户、尊重客户是客户经理制度最为核心的理念。商业银行把客户的需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调动所有资源让客户感到满意,让客户享受增值服务,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尺。

二是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理念。客户经理必须对目标客户的需求进行调研分析,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将各种营销资源进行整合,组合设计银行的金融产品,实施定制服务,以便最

大限度地为客户服务。

三是核心客户综合开发理念。商业银行要高度关注能带来主要利润的中高端客户群,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设计开发金融产品,配备较高等级、更为专业资深的银行客户经理,最大程度地满足和开发中高端客户的金融需求。四是金融服务创新理念。银行客户经理贴近市场和客户,了解企业和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及时将分析、提炼和总结得到的市场及客户信息反馈到产品部门,可以为创新产品,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提供助力。

二、客户经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业做法及启示

(一)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在本系统内有步骤地推行银行客户经理制,在实行客户经理制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随着银行结构整合与业务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对客户经理的管理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1.银行客户经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

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与银行发展相适应的、大量的、高素质的客户经理人才。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中间管理层过于庞大,银行客户经理人员占比较低,综合业务技能较低,营销创新能力不强,不能胜任客户经理所必须承担的工作任务,制约了银行客户经理制的实施。

2.银行客户经理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银行客户经理的配置管理比较分散,银行客户经理的编制设定、任职资格的确认、选拔和聘用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分属不同的专业部门管理,多头管理的现状加大了内部协调的损耗,各个部门只推销自己的产品,很难形成营销合力,不利于提高客户服务和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一个客户要面对银行的多个业务部门,导致交易成本的提高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无法真正实现最大限度地服务客户、提高市场竞争力。

3.银行客户经理考核激励机制欠科学。

制定银行客户经理营销任务的科学性有待加强,管理、沟通、协调机制尚未完善。对客户经理贡献度的确定标准难以统一,不能将考核建立在指标量化、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绩效分配的效果难以体现,不能有效调动客户经理的积极性。对客户经理重使用、轻培训,重负面激励、轻正向激励,重指标下达、轻绩效辅导,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客户经理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4.银行客户经理的培养教育机制不健全。

银行客户经理作为金融产品营销人员,要切实有效地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金融服务,需要掌握金融基础理论、银行产品知识、基本业务技能和服务营销技巧等内容。客户经理的成长是一个工作经验不断积累、业务知识不断丰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商业银行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有针对性的培训体制和学习环境。但有些银行对

客户经理仍简单地停留在靠师傅带、靠同事帮的原始学习阶段,即使提供一些培训也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这种教育态度和方法难免会造成银行客户经理队伍的业务素质低下。

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三)
市场化取向改革范文

【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

甘肃省局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提高服务营销水平 2015年2月4日

作者:毕耜栋

烟草在线甘肃消息 面对新常态下全省烟草商业系统出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为积极应对压力和挑战,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甘肃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紧紧围绕实践“三大课题”、提升“五个形象”的战略部署,以市场化取向改革为着力点,多措并举,努力为全省系统发展增强活力和动力。 一是积极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立足市场真实需求,在货源组织、卷烟投放、市场调控、品牌培育、引入退出等方面,着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培育高端,拓展中端,保障低端,加大适销货源组织和投放,加强细支烟、雪茄烟和中式混合卷烟的市场营销,努力做到稳定卷烟销量、持续提升结构。把品牌培育作为结构提升的主要抓手,坚持以我为主培育品牌,坚持低焦高端引领,采取“一品一策”等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满足高端卷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增强高端卷烟对发展的支撑力、带动力。

二是积极创新网建工作。扎实推进省级集中订货平台建设工作,建立客户订单、计划需求、市场投放对接机制,做好订单采集主体由市州公司向省公司的上移工作。强化需求预测和订单供货工作,在需求上报、预测考核、协议调整、交易流程、品牌引入退出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局新的管理规定。加强对已建成终端的运行维护,建立动态调整、进出畅通的管理机制,推行分类评价和维护措施,充分发挥现代终端功能。改进客户服务手段,加快“135”工作法和移动营销软件的开发应用,切实提高营销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是深入推进非法人实体化运作。按照“物流资源统一管理、物流业务独立运作、物流费用自主管控、适度授权和目标考核”的要求,完善配送中心人财物管理、费用核算、监督考核等配套机制,实现物流配送中心由核心业务向核心能力转变,由成本中心向效益中心转变,由企业物流向行业物流转变。

湖北省局致力推进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

2015年2月3日

作者:张怀忠

烟草在线湖北消息 1月28日,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召开首轮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工作研讨会,就全省系统推进卷烟营销市场化去向改革工作展开研讨部署。

会议解读了国家局《2015年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并对照行业深化改革的7个大项和28个小项,结合湖北省工作实际,逐项逐条分析指出了需要重点关注和认真思考的改革要点。会议要求,各单位要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学习和深入研讨国家局《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上【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

报省局(公司)。湖北省局(公司)将分鄂东、鄂西二个片,并将在荆州、黄石分别举办第二轮市场化取向改革研讨会。

会议指出,湖北烟草商业系统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要围绕“五个目标”,开辟“三条路径”,推进“一个转型”,实现“一个支撑”。“五个目标”,即全省实现销量增长、结构提升、品牌优化、效益提升、成本下降五大目标;“三条路径”,即全面放开市场、服务工业企业,全面放开选择、服务零售客户,顺应市场变化、服务消费者三条路径;“一个转型”,即推进营销队伍职能转型;“一个支撑”,即搭建全省统一订货平台,实现信息化对市场化改革的有力支撑。

重庆市局谋划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试点

2015年2月9日

作者:杨龙

烟草在线重庆消息 日前,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召开会议,就如何探索市场化取向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谋划。改造营销信息平台,强化真实需求预测,优化货源投放策略,推广工商网上配货,完善客我契约关系,将成为2015年市场化取向改革试点工作的重点。

在改造营销信息平台方面,重庆市局(公司)将对现有的营销信息系统进行整体升级和系统整合。通过升级整合,对外满足零售客户自主选择订货方式、自主选择适销品牌的需求,对内固化市场化营销改革的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实现工商网配、客户分类、货源供应、市场调控等关键业务的自动化运行和可视化监控,从客户订单发起到货源分类投放,尽可能减少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在强化真实需求预测方面,全市将坚持自下而上的流程,立足市场调研,认真组织开展半年预测、季度预测、月度预测,把握总量及单品需求趋势,禁止客户经理通过客户账号做单、改单、删单,确保月度总量预测吻合度达到90%以上,销量前20位品规销量预测吻合度达到92%以上,单品规预测吻合度达到88%以上。

在优化货源投放策略方面,2015年下半年,全市货源投放在具体品规安排上,不再以区县为单位,而由销售分公司以配送域为单元,按月发布可供品规目录,扩大客户对品规的选择范围,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需求。对于紧俏品规,仍由区县公司按投放规则自主投放。

在推广工商网上配货方面。根据国家局统一的存销比调控规则和主销规格存销比调控指标,重庆市局(公司)将积极推广工商网上配货。依据工商确定的供货周期和存销比实时签订合同,由商业控制存销比上限,工业保障存销比下限,采取“订单驱动、滚动配货、实时合同”的新模式,确保不缺货、不断货、不积压。

在完善客我契约关系方面。根据2014年法律风险防范评估结果,重庆市局(公司)将针对分档定量、货款结算、送货交接三个环节,通过平等协商,与全市所有卷烟零售客户签订完善客我契约关系,有效防范客我关系中的法律风险。

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四)
市场化取向改革背景下影响卷烟销售的因素分析

  摘 要:2015年中国烟草将卷烟市场化取向改革工作从试点地区向全国重点城市推进,需求预测从销售预测向消费预测转变,全年卷烟销量有所下降。通过对市场化取向改革背景下影响卷烟销售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论证,对提升卷烟销量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市场化取向改革;卷烟销售;因素
  一、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
  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时代背景下,2015年中国烟草虽然在利税总额和上缴财政总额上有不同比例的增长,但是三个关键指标却存在下降:销量(同比下降2.3%)、产量(同比下降0.88%)、工商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6%),2016年消化社会库存将是卷烟销售工作的重点之一。为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消化卷烟社会库存,卷烟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在2014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凌成兴提出“五个千方百计”,明确指出“要千方百计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2016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凌局长再次强调:“在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深入推进,工商零共同面向市场的营销体系进一步确立。”
  从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提出到逐步推广,国家局精心部署并实时调改革战略,积极探索在专卖体制下实现逐步市场化的新途径、新方法。国家局在坚持专卖专营的前提下,选取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为首批改革试点,遵循市场规律、因地制宜的稳步推进改革策略;在网建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从“工―商―零―消”到“消―零―商―工”的业务流程再造,加快市场响应速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试点地区卷烟市场化程度明显提升。根据2015年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试点扩展到36个重点城市和江苏、湖北全省,覆盖到2000万箱卷烟市场。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各试点逐步实施和深化改革方针策略,在改革的背景的依旧有诸多因素影响着卷烟销售工作。
  二、影响卷烟销售工作的重要因素
  (一)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中高速、新动力、优结构为特征的新常态,2015年全国GDP 增速为6.9%,多机构预测2016年全国GDP增速将继续探底,居民收入增速也伴随着GDP增速放缓。卷烟销售情况将会同步受到影响。具体到烟草行业,卷烟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其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周期呈较强的正相关,世界经济疲软导致卷烟销售增速出现下行趋势,卷烟销量稳中趋减将成卷烟销售的新常态。
  目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城乡收入差异也对卷烟销售有着重要影响。2015年,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1422元,五年平均增长了9.6%连续六年农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可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为卷烟销量的增长创造了一定的经济环境。因此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也应当注意乡村市场的改革与发展,为卷烟营销工作注入新活力。
  (二)法规、法规政策因素。自2012 底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出台,至今已经过去了4个年头,从实行时全国掀起反浪费、抵制“三公”消费的风潮到如今人们已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消费观念也日益趋于理性。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卷烟销售情况和卷烟结构变化。同时,随着反对“四风”问题的深入推进,礼品烟的馈赠现象也大幅度的减少,高档卷烟销量也随之下滑,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卷烟结构的提升。
  随着国际控烟浪潮的兴起,我国2014年对《广告法》进行修订,新《广告法》将烟草广告禁止发布空间扩冲宽泛、内容具体明晰,大大增加了约束力;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使得控烟的政府导向性、官方色彩更加明显。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无疑将使卷烟营销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社会环境。
  2015年5月10日起我国开始调整卷烟消费税,将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此次为我国卷烟自1994年以来第4次提税,与前3次不同本次实行提税顺价,即:同步调整和提高卷烟批发价和零售价格。提税顺价将新增税收转移给烟民,能有起到控烟的作用,但也影响一些对价格敏感的烟民的购买行为,导致卷烟销量增幅下降。
  (三)健康因素。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绿色、环保与健康。随着各种关于吸烟有害健康宣传深入人心,人们对吸食卷烟的危害与二手烟的危害更为关注。相对于吸食卷烟的危害,二手烟对健康的危害更易引起大众的反感,于是各种不加热型卷烟出现在卷烟消费市场,如电子烟、口嚼烟、口含烟。我国吸烟人口数量相对稳定,新产品对市场的冲击导致卷烟销售数量下滑也将成为新常态。
  (四)管理因素。我国卷烟自1982年开始实行专卖专营,此后在坚持专卖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了工商分家,有效优的化资源配置、打破区域封锁、避免盲目生产、保证国家税利稳步增长,但是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仍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存在,如捆绑搭配销售、客户经理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卷烟行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借市场化取向改革之力,提高行业适应市场的能力,通过市场“无形之手”,着力解决搭配销售等非市场行为,着力改善部分货源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推动营销转型和队伍转型,激发竞争活力,完成“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战略。
  (五)品牌因素。打造中式卷烟大品牌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烟草的战略目标之一,这一战略目标要靠品牌培育来实现。目前各省商业公司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营销队伍不够专业化;品牌培育能力不足;品牌培育制度不健全;营销人力资源配置不够等等。很多商业公司目前对卷烟销售市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是相对欠缺的,品牌进入、管理、培育和退出机制不够规范,品牌市场表现的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因此在做品牌培育工作时相对吃力。目前,各工业公司所有的各品牌、各规格之间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的,需要商业公司进行有效引导与培育。
  (六)营销理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烟草公司的职能更接近于管理职能,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入世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烟草公司的这种管理职能已不适宜中国现代烟草的发展,于是烟草公司进行了职能转变: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突出服务的重要性烟草公司一线销售人员也从管销员、访销员转变成了现在的客户经理,并用“与客户共创成功”的服务理念来转变客户经理的营销理念,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实际工作中营销理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客户经理自身努力与教育培训相结合,更需要借助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推手加快营销理念的转变。
  三、结论与建议
  开拓市场稳定销路是根本、结构提升是关键。卷烟销量稳中有降低,卷烟结构稳中有升,才是烟草行业健康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工、商、社会库存,提振稳定卷烟销量的信心;坚持向创新型产品要销量,积极开拓细支卷烟市场、爆珠烟市场、雪茄烟市场和其他新型烟草制品市场、满足烟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烟草工业公司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工艺,注重履行降焦减害的行业责任,寻求与非烟民和社会公众的均衡发展;继续加强卷烟营销网络和终端建设,努力打通营销的最后一公里;主动顺应时代潮流,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积极应用“互联网+烟草”、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努力通过创新供给满足消费需求、创造消费热点,推动卷烟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者单位:河南省烟草职工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 王哲.烟草专卖执法成本的节约与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4.11
  [2] 汤薇.正确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J].教育教学论坛,2015.8
  [3] 洪宇.中国控烟政策变迁:基于支持联盟框架的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3
  [4] 柳海军.河北白沙烟草的品牌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

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五)
“互联网+”对卷烟营销的影响浅析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卷烟营销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动力。本文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结合卷烟营销行业目前的现状,对“互联网+”如何影响卷烟营销进行了分析,并对卷烟行业如何适应“互联网+”的新经济形态提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卷烟营销;影响
  中图分类号:F72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2
  一、“互联网+”的提出与本质
  (一)提出背景
  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处理成本极低的基础设施,它天然具备的平等、透明、开放等特性使得信息、数据的巨大潜力爆发出来,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动力。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战略,期望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自此,“互联网+”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得到迅速推广。
  (二)内涵与本质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它通过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将互联网的发展成果与实体经济紧密融合,形成以互联网作为实现工具和基础设施的新经济形态,借以提升实体经济的生产力和创新力。具体地说,“互联网+”是指,在传统实体经济中,广泛地应用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内的一整套新技术设施,实现生产力的巨大提升。
  “互联网+”的本质是实现传统经济的在线化和数据化。实体经济的互联网化是“互联网+”时代的初级阶段,也就是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实现商品、交易行为的“在线化”;“在线”才能形成“活的”数据;“活的”数据才能随时被调用和挖掘。“互联网+”的更高级阶段是经济决策的数据化,信息和数据在产业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以最低的成本流动和交换,从而对生产、运营、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数据。
  (三)“互联网+”对卷烟营销的价值
  “互联网+”将给卷烟营销带来巨大的机遇和变革。首先,通过“互联网+”实现基于新基础设施的订货、配货、支付和营销的在线化,为卷烟营销业务提供海量的相关数据,并形成有效的大数据平台。这些数据可以精准地分析零售客户的“进销存”,为供需预测、货源采购和投放等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从而更好地指导大品牌市场培育和推广,优化营销决策。其次,综合利用移动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新技术工具建立全渠道的卷烟营销体系,增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移动APP的开发、图像化可视化经营界面等手段,将成为拓展烟草企业与零售客户、消费者互动的新途径,并提供独特用户体验,有力提高卷烟营销网络的客户黏性,从而有效地提升盈利空间。
  二、“互联网+”对卷烟营销的影响分析
  (一)卷烟营销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烟草行业经济运行目前面临着增长速度回落、需求“拐点”逼近等难题,行业发展面临的烟草控制、国际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也在不断加大。主要表现为:
  1.销量下降,份额减少
  《一季度山东省商业及鲁产烟省内销售情况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山东省商业卷烟销售总量、各类别卷烟销量同比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1-3月,省内销量90.92万箱,同比减少17.98万箱,降幅为16.5%;销量下降的同时,库存不断增加,3月末全省商业库存16.85万箱,同比增加2.19万箱。客观地讲,量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整个产业战略性、全局性的考验。在严峻的形势下,积极探讨和利用“互联网+”的时代机遇,保持行业经济运行平稳健康发展变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开放生态、链接一切等固有特征,能赋予卷烟行业新的活力。
  2.垄断经营,方式单一
  卷烟产品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有普通商品的一般属性,必然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它又是专卖专营的特殊商品,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保持市场稳定,由国家垄断经营,并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生产。因此,卷烟营销一直是专营制度下的零售模式,通过零售客户向消费者推广新品牌、新产品,这种方式难以与终端消费者有效连接,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弊端。这直接导致卷烟企业对终端消费者的认识不足,无法准确地了解消费动态及需求。互联网时代,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出现,给卷烟企业提供了新颖、有效的营销手段以补充原有的专营制度下营销模式的缺陷,低成本地构建卷烟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交换的渠道,使信息和数据能有效地在二者之间流通,能有效地提升行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断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3.被动营销,难以互动
  由于缺乏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沟通,目前卷烟商业企业的营销相对被动。传统的营销方式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无法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卷烟市场信息来源于零售终端,卷烟工商企业与消费者的信息流通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无法开展及时有效的生产和营销策略调整。“互联网+”融合多种技术,能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获得消费者的需求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深化,提升卷烟行业的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这个层面上讲,“互联网+”对整个卷烟营销具有重大意义。
  (二)“互联网+”推动卷烟营销转型升级
  “互联网+”是一种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全新模式,其发力依赖新的基础设施,具体可以概括为“云、网、端”三部分。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有效推动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烟草行业也会被这一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进。互联网化可以实现数据的在线化,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创造价值。卷烟营销借助“互联网+”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
  1.用数据说话,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到目前为止,烟草行业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500万零售客户,每天数亿笔交易,交易产生的数据量和信息量惊人。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科学评价和甄别提取品类需求、价格需求、质量需求、营销需求等各类有效信息,并有选择地使用对自身品牌建设、产品研发及市场营销等工作有指导作用的有效数据,了解零售户和消费者的行为。这样,工业企业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品牌规划和产品推广,商业企业则利用“互联网+”的营销思维来适应新常态下的市场变化,提升企业运行水平,提高品牌培育能力,增强个性化客户服务,提升运营效益。   2.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升客户体验
  “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核心变化是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到来,消费者逐渐拥有了话语权,倒逼力量开始形成。基于“选择更加自主性、个性化和多样化”等消费特征,卷烟工业企业应改变原先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向非标准化的、“柔性”化的生产组织方式转变,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卷烟营销中,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仍然是用户至上。现代卷烟零售终端应利用互联网天然的平等、开放、透明等属性,来引导、协调、创新卷烟营销活动。具体地说,现代卷烟营销可以通过零售终端搜集卷烟消费者消费习惯、个性偏好等数据,并对其进行系统化地分析整理,发现卷烟市场动态、消费需求等信息,开发一系列能够贴合市场实际、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有针对的开展产品销售、形象展示、品牌培育、宣传促销等活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获得市场效应。
  3.提升终端价值,实现多渠道联动
  “互联网+”主要有两种融合模式,消费互联网模式旨在搭建互联网平台,整合供需双方;产业互联网模式旨在打造信息系统,指挥产业链协同。互联网模式的形态和渠道,为卷烟行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在消费互联网中,卷烟零售终端价值凸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点,构建具有统一的终端形象、高效的信息共享、规范的服务标准、强大的营销能力的终端零售群体,形成卷烟企业、零售终端和消费者营销的一体化。综合利用零售户与烟草公司之间的交互数据、交易数据、网上行为数据和现代零售终端经营数据等各种不同的数据,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客户需求,增加客户收益,优化服务营销方案。产业互联网将实现多渠道联动,卷烟行业以更长远和可持续的视角来来认识这种发展的新常态。互联网对卷烟企业营销的影响,是贯通产品、营销、管理整个链条,在这个链条中,问题的根本依然是如何把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围绕零售终端建立融合烟草工业企业、烟草商业企业、零售客户、消费者、金融机构、周边社区人群等商业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产业链大数据库的优势,打造依赖度较高的终端网络,实现多系统的联动效应。
  三、卷烟营销适应“互联网+”新经济形态的建议
  卷烟营销应对“互联网+”新经济形态,要充分围绕着商流、物流、信息流三个方向进行,不断提升运行水平,促进卷烟营销整体向现代化主体转变。
  1.提高商流运行水平
  (1)推进新媒体营销,积极引导消费者。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代表的个人新媒体为烟草商业企业构建消费者个人移动大数据库提供了捷径。借助移动新媒体,实现卷烟品牌病毒式传播。烟草企业通过公众平台可以向零售户、消费者推送新产品、服务等一系列信息,同时完成包括产品咨询、客户互动等功能,成为企业CRM系统的一部分,增强营销效果。针对零售客户和消费者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增强零售户对烟草企业营销策略的认识,同时引导消费者完成网上调研、新产品宣传、消费偏好收集等。通过对从移动端获取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应用等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把隐形的数据变成提升效益和市场份额的切实工具,提高适应市场的水平。
  (2)构建一体化卷烟营销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商流在烟草商业企业、工业企业和零售终端的信息交流无缝对接,加强与消费者、零售户及客户经理的良好合作关系,及时准确地掌握更多市场信息。同时要建立网络电子商务系统,实现后台信息化管理,建立操作层面、管理层面、运营、分析、监控层面的管理系统。扩大信息在网络内部的应用范围,提高分析、应用水平。通过对业务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分析,为生产经营的指挥和决策提供依据。
  2.提高物流保障水平
  在当前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中,物流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体验和客户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营销卷烟营销效果。“互联网+”时代,通过物联网的建设和完善,将有效地满足企业、客户的物流需求,实行物流过程的持续改进和创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1)积极开展多渠道配货。设计多渠道订货的运行模式、流程,特别是利用移动新媒体开展手机订货和支付服务,实现电话订货、网上订货、手机订货等多种订货方式的互联互通。按照“数据对接、以存定购、滚动配货、综合平衡”的模式推行多渠道配货的联动。
  (2)卷烟营销系统应该积极拓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按照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全面感知、全面提升的要求,充分运用物联网体系中的感知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处理技术,对卷烟零售供应链进行深度改造。卷烟销售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各环节信息分享的统一大平台,形成供应链上下环节之间有机联系的电子商务系统。实现电话订货系统、网上配货系统、电子结算系统和物流配送系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行,逐步建立覆盖整个业务链的ERP、SCM、CRM,以及物流信息系统,以更有效地供应资源和管理客户,健全物流管理和配送体系,提升消费体验,完善营销策略。
  3.提高信息流支撑水平
  “互联网+”的核心发力点在于对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强化了信息流对整个产业链的推动和支撑。卷烟营销应重点完善零售终端、经营决策系统的建设,推动信息化与市场化的深度融合,提高工商业企业、零售客户、消费者全过程的信息收集、处理,实现信息智能化。
  (1)增强网络营销功能。建立卷烟营销网络社区,提升客户的忠诚度。通过建立与零售客户、消费者网络社区,烟草企业积极参与进网络社区,融入零售客户、消费者的交流中,增强信息互动和流通,从而了解市场,获得有关零售客户、消费者具体需求和需要的信息,发现与挖掘产品营销的机会。
  (2)打通工商协同信息共享通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共享客户订单、市场需求、库存状态等信息,动态调整产品策略,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要加强品牌培育,完善品牌进退规则,营造品牌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孟艳超.坚持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促进北京烟草行业向现代化网络电商转变的建议[J].经营与管理,2015(2).
  [2]程国亚,潘明,毕圣江.互联网思维下的卷烟消费跟踪体系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6).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张志生.卷烟网络营销策略初探[J].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2(5).
  [5]张坤.基于B2C模式的卷烟网路营销策略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3(19).
  [6]高建义.卷烟工业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内涵及实现途径[J].海峡科学,2012(11).
  [7]潘惠雅.卷烟商业企业E化营销之路初探[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12).
  [8]李西平.卷烟行业营销渠道的变革趋势与对策[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3).
  作者简介:孙千洲,山东威海烟草有限公司,综合信息科科长,研究生学历,中级经济师。

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六)
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文章的组织结构:文章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引言,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论文研究的重点、创新和不足、论文研究方法与行文结构。第二章:结合实际分析研究党组织核心作用在国有企业中的性质和地位。第三章:提出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应把握的重点问题。第四章:创新与体会。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18-12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有企业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有着统一规则的世界大市场,企业领导体制和经营模式的变化必然给企业党组织带来多方面的挑战。如何应对企业市场化的挑战,在确保企业有效地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同时,加强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切实发挥好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是各级党委尤其是企业党组织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从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完成的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来分析。第三方面的任务,即领导人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员工队伍建设的任务,不言自明,是做人的工作。第二方面的任务,即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维护稳定工作的任务,是领导人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中的重点工作任务,实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第一方面的任务,即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任务,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人的而,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策,主要是支持、保证和监督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符合党的策,符合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本质上是对决策人做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说到底,是做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也是做人的工作。
  一、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GDP人均突破3000美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人民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得到提高,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以产权改革为标志的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得到确立,正在昂首阔步进入工业化时代。这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有力地证明: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解放思想,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不断探索实践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但是,当前国有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经营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用工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农民工、劳务派遣人员等职工群体大量涌现,职工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明显。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责任体系和保障机制作出了谋划和部署,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创造了新的时代条件,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出发,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在全面、科学总结古今中外发展战略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写入了党章。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一个复杂、艰巨而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的发展战略作指导。而科学的发展战略本身又需要努力探索和不断完善。
  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手中接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力棒。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经验,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极具前瞻性的构想。主要表现为:提出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现代化有更为直接的科学理论指导;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并列,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化内涵;强调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探索中国现代化的新路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会不断开创新局面,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
  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手中接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力棒。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将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二)研究现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能否搞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能否正常发挥,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国有企业得到很好贯彻执行,事关国有企业能否快速科学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和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例如结合本人所在施工企业现状就存在:一是存在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的思想。认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耗费项目领导的工作精力,增加生产成本。二是企业党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虽然项目实行了项目管理,但由于项目分布点多、线长、面广,有的项目未能及时设立相应的党组织,即使设立了党组织,党支部、党小组组织机构也未能及时组建,以至于在组织建设上存在空白点。有的项目由于施工规模调整、领导成员变化时,对党组织设置和领导班子的及时调整跟不上“拍”,使项目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容易产生脱节现象。还有的项目部为了追求人员的精干高效,基本上未配置专职政工人员,即使配备了也要身兼其他职务,很难集中精力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即便开展了,也会大打折扣。三是工作制度不规范。由于施工工点分散,战线长,施工主体的复杂多样,客观上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难以规范实施。有的项目党组织在建立工作制度时,不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流于形式,缺乏符合实际的具体内容,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正常发挥。四是创新意识不强。在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效的活动载体内容单一,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员工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创造力,在员工中产生了“机械性”的工作模式,致使项目党建与项目管理、项目施工不能融为一体,适应不了项目管理快速发展的要求。导致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往往变成了“走过场”等“政治活动秀”。五是政工人员匮乏且素质有待提高。新形势下,面对企业生产规模急剧扩张,从事党组织工作的政工人员愈显匮乏,企业在项目政工人员的配备上捉襟见肘。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系统的科学,从事此项工作必须是经过系统的培训或长期从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有些政工人员未受到系统的培训教育或未从事政工工作的经历,在日常工作中或处理解决问题上,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即便做了,也流于形式,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崇尚科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科学,作为对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的规律的揭示和反映,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凡是与客观规律相符合的知识体系,都可以称之为科学理论;凡是对科学理论的科学运用,都可以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无数以寻求科学真谛为人生追求的科学家们,刻苦钻研,无私奋斗,不计报酬,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科学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先进文化,是对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的发展。这是科学理论的社会本质的客观规定性和科学理论的巨大社会作用的生动体现。   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确保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重大课题。
  (三)论文研究的重点
  重点是要研究解决企业如何围绕的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工作,把政治核心作用有机地融合、渗透到企业的决策层、监督层和执行层之中。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应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生产经营中心来发挥,这也是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企业党组织不仅要管好党内的事,还要积极参与生产经营工作,要为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是要把党组织的工作渗透到企业管理工作中。
  二是要做好企业人的工作。
  三是要下大力抓好“四支”队伍(即党员队伍,党员干部队伍,人才队伍,职工队伍)的建设。有效地运用党组织的宣传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等政治工作资源,形成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使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得到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四)创新和不足
  创新点: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深入探索和完善党委工作机制,我们中铁电化局集团公司党委一是就“建设思想政治领导型、决策型、协调服务型党委”(简称“三型党委”)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工作程序。二是结合施工规模不断扩张的形势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弱化的情况以及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的问题,提出了以“党员包群众、支委包工班、书记包重点”为主要内容的“三包”工作思路,在哈大客专和京沪高铁等重点项目中收到积极成效。
  不足:由于本人目前水平有限,在理论层面上对一些问题的把握上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五)论文研究方法与行文结构
  1.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通过在单位图书馆、互联网和相关期刊上学习、查阅有关专家著作、企业领导人讲话、资料和相关文章,整理和分析国有企业相关文献,获取研究相关信息,在结合本企业现状,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分析,作为本研究最基本的资料。
  (2)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前后的党建工作形式进行相关的比较分析,针对国有企业发展过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形势,将相关成果融入到研究之中。
  2.论文结构
  文章包括引言在内共分为四章:
  一、引言,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论文研究的重点、创新和不足、论文研究方法与行文结构。
  二、结合实际分析研究党组织核心作用在国有企业中的性质和地位。
  三、提出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应把握的重点问题。
  四、创新与体会。
  二、党组织核心作用在国有企业中的性质和地位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展变化历史考察
  企业党组织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党组织的发展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改革的进程和历史轨迹。换一个角度说,考察企业党组织的角色变化必须首先考察企业制度的变化。
  传统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是与单一的公有制和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党委集体领导,党、政、工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模式。这种体制既有其突出的特征,也有其历史合理性。理性认识传统体制下的企业党组织的历史定位及其发展逻辑,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统企业领导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党、政、工三位一体的权力结构,其雏形是解放区的公营企业,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经经历了从“三人团”到“厂务会”再到“工厂管理委员会”三个发展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期是传统企业领导体制的初创和萌芽阶段。这一阶段,根据地公营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主要是为战争服务。根据地的公营企业最早实行的领导体制叫做“三人团”,就是由企业厂长、党支部书记和工会委员长三个人组成企业的领导核心,讨论和决定企业生产经营以及适应战争需要的其他重大问题。如果三个人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由厂长协调作出最后决策。在一些规模比较大又比较重要的公营企业,除了党、政、工三个主要负责人之外,还有一个特殊人物,这个人物叫做特派员或者政委。凡是有特派员或者政委的企业,特派员或政委参加“三人团”会议并拥有最后决定权。“厂务会”是解放区公营企业领导体制经历的第二个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企业否定了“一长制”,逐步实行了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从此,我国企业领导体制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种党委集体领导的体制模式前后持续了30余年。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领导体制不是政权体制,企业领导体制的确立必须考虑企业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企业领导体制定位的基本要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政策日渐成熟,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也在曲折和反复中不断加快。1980年9月,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首先提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同时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向应当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的条件下按照发展商品经济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把单一的计划调节改为在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由于理论上的回潮,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也出现了反复,这个《意见》提出来之后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贯彻。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第一次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写进了党的文件。1985年,中央召开的全国代表会议提出了“逐步完善市场体系”的问题,强调了发展商品、资金、劳务和技术市场的重要性,从而加快了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出现过一次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理论论战和实践反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最终还是于1992年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文件,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抓大放小、调整国有企业财产所有权结构的要求,单一的公有产权结构将逐步调整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至此,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才真正步入了理性建构和市场选择的新阶段。尽管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并没有最终完成,企业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各项权力的实际运作也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题中之意,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科学发展观加快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是我们党的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武装工作搞好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了,党的事业的胜利发展就有了根本保证。坚持科学理论武装,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所决定的。加强理论武装的重点,在于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领导干部指导实践的理论指南,是博大精深的思想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以此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国企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与特征
  1.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党组织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把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党组织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制定并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建立具有时代气息、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党组织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的营造,为股东会和董事会决策的落实或执行提供政治保障;吸引、留住和用好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党组织要努力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科学把握企业改革力度和发展速度,充分考虑职工群众和社会的承受能力,使改革在稳定的环境中有序推进。企业党组织要深入细致地做好企业改革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解决职工面临的实际困难,使广大职工群众理解、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基于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纲领和严格的纪律组织起来的政治集团。党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就必须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这是因为,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党的实践活动也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没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功夫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认真学习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是不可能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同时,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必须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努力成为学习型政党。
  2.国有企业党组织要为公司治理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建立和谐的公司治理机制
  作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党的组织,代表的不仅是国家的利益,而且还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及员工的利益。党组织要创造一个充分的利益表达机制,使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充分表达。党组织要创造一个利益协调机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道德约束,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或矛盾。党组织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协调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化解利益矛盾,统筹各方力量,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邓小平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给我们揭示了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我们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学习,并把学到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用于中国实际,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不断加强,不断推进,努力使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有新的提高。”正是基于对学习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党中央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在每一个历史转折重要时期更加强调这一点,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实现大进步大发展。
  3.国有企业党组织要积极协助董事会、经理层履行职责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支持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依法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是董事会的基本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章》规定的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是保证监督的前提,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党组织参与决策,不是参与生产经营具体问题的决策,更不是直接指挥生产经营,而是参与企业改革发展和市场竞争中带有方向性、长远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不是代替董事会和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而是对需要决策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党组织要切实增强参与意识,努力熟悉经济工作,懂得生产经营,不断改进参与方式,提高参与水平。同时,党组织负责人要坚决支持企业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党组织负责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参与国有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中,把好政治关、导向关。   国内外的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任何企业都应该建立强大的动力机制和有效的制约机制。动力不足和制约不力,仍是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许多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既要为企业发展提供足够强大的动力,又要对企业可能出现的问题实行有效的制约,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很不容易。世界各国都在公司的“动力”和“制约”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无疑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带有根本性的重大举措。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完善”都具有相对性,都只能是相对“完善”。最典型的现象出现在美国。美国的企业管理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企业管理创新又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是美国经济持续117个月高涨的重要因素。然而,公司治理中的制衡关系在美国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安然和世通等多家大公司金融诈骗案的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促使人们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做出新的努力。联系到中国国有企业,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我们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才刚刚起步,能不能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有一个比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更高的立足点,一方面是虚心、认真、积极地借鉴世界各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对企业可能发生的问题实行更有效的制约。西方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相对合理的、先进的。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再加上自身的政治优势,应该力求做到比它更合理、更先进。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中国企业的党组织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和先进人力资源优势,而且应该认识到,这正是企业党组织发挥保证监督作用的意义之所在。
  2.对“支持”的分析
  《党章》对“支持”的完整表述是“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的各个重要方面(公司制企业设经理,不设厂长),承担经营管理企业的法律责任。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功能不同,但大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国有企业搞好。党组织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必须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不要偏离这个中心;必须按照“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定位开展工作,不要“越位”;必须在党组织的工作“有实效”上下工夫,克服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真正做到工作“到位”。当然,“支持”是相互的。党组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应当紧密团结,形成合力。团结和合力,是建立在党性和人性、真诚和互信基础上的,又是建立在法律和制度基础上的。创先争优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两个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党建活动。创先争优,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学习型党组织是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把学习作为基本特征的党组织,“学习”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主题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重在学习。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创先争优才有坚实的基础。这两者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当前,我们应把这两项活动紧密结合、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创先争优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虽然在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目的都是为增强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基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强劲动力以及推动基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深入的重要抓手,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作为基层创先争优活动的原则要求和重要内容,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做到二者的相互促进、密切配合、共同发展。这是改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路径。
  3.对“依靠”的分析
  《党章》对“依靠”的完整表述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具体表述,是由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力量的源泉,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是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和职工自主管理的理论依据,是推进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要增强民主意识,着力有序扩大党内民主,用党内民主带动职工民主管理;要培育职工群众的阶级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支持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开展活动。
  党中央在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一位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第一条就是带头学习提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在新的起点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统一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艰巨工程中,统一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活动中。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两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就必须在实践中把两者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方法途径结合起来,细化量化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的标准,搞好两项活动的结合渗透,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活力,打牢创先争优的思想基础,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努力创先争优,在创先争优中发挥示范作用、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1)在内容上相互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结合点在于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重点突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围绕科学发展争创和学习。强化教育,更新观念,引导党员把学习型党组织理念内化为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优势,借鉴吸收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精华,对党员进行理念教育,让党员领悟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真谛,理解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并着眼全面发展紧贴工作需要,开展学习上的创先争优。结合多样化任务学习。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的生机活力和学习积极性。班子成员要带头学习提高,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创先争优活动不仅要体现在学习上,更要体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要立足学习实践活动,以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学习、积极实践。   6.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职工、工会和职代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公司章程,参与企业有关重大问题决策。按照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群众组织的规定,国有企业党组织应当研究同员工、工会和职代会参与企业有关重大问题决策相关的重要工作,引导员工和工会正确处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支持职代会依法开展职工民主管理。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在解决了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问题的基础上,必须着力提高自身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能力。企业党委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副书记,首先要提高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能力。企业党委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副书记,要懂政治,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懂经济和企业管理,具备市场经济知识,熟悉领导科学、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了解本行业生产技术情况;懂哲学,对复杂问题具有比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党员,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形成“以人为本”的工作格局
  一是党员层面,这是根本层面。党的领导的合法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党的先进性而得到人民群众拥护;而党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则是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的。以人为本的各项工作,也是依靠广大党员来开展的。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对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工作而言,具有根本性意义。二是领导人员层面,这是核心层面。体制、机制是极其重要的,带有根本性的。但是再好的体制、机制也离不开人特别是领导人员的素质。在体制、机制变革过程中,许多情况具有不确定性,人,特别是领导人员的素质就更重要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决定国有企业的命运,国有企业各级领导人员,大都是党员。遵循党管干部原则,要把领导人员队伍建设放在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首位。与此相连,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按照有关规定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三是人才层面,这是关键层面。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党的先进性、党员的先进性与人才的先进性具有一致性。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遵循党管人才原则,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加强经营管理人才(包括党群工作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员工层面,这是基础层面。员工队伍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党员队伍、领导人员队伍和人才队伍的源泉。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遵循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面向全体员工开展工作,大力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五是客户和社区群众层面,这是延伸层面。国有企业党组织主要以企业内部人员为工作对象。但是,国有企业必须自觉坚持市场导向和用户满意原则,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和用户共同发展;必须不断优化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工作以适当的方式向客户延伸。国有企业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所在的社区群众保持良好关系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工作以适当的方式向社区延伸。以上五个层面不是并列的,如上所述,以党员层面为根本。形成以人为本的工作格局,目的是促进企业和人(包括员工、用户、供应商和社区群众)的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未来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为了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处理好几个重要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一方面,要尊重和满足个人的正当、合理的利益,不能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而否定个人利益,损害个人正当而合理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个人利益、个人需要是在集体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中而逐步得以实现和满足的,集体利益是高于个人利益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原动力,坚持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谋求发展,通过建成小康社会更加注重并促进社会公正,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公民平等切实享有政治、经济、文化权益提供制度保障,使每个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目前少数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尚未确立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有些党员、干部只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数量,忽视统筹兼顾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其他问题;有的抓发展首先考虑自己的政绩,没有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的抓经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一再出现不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主观决策,搞“形象工程”,大而无当,劳民伤财,甚至在建设的名义下损害群众利益;有的从个人或小集团的角度出发,想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甚至为了本部门利益而侵占群众利益;有的对群众的冷暖安危态度冷漠,行动滞缓,未能竭尽全力去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急迫困难,对人民群众的诉求迟迟未能作出满意的回应。凡此种种,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没有做到以人为本谋发展,甚至是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这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坚持全面、准确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
  明确了企业党组织的定位.并不等于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尚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能力和水平,创造、夯实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1.党组织要明确企业党建指导思想、努力改进工作方式与方法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正处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会更集中地反映在国有企业身上。国有企业内部,如何保证有一个稳定团结的内部环境,旺盛的精神状态,集中精力搞好体制创新,完善经营机制,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这对企业党组织和企业领导班子来讲责任非常重大。因此,企业党的建设必须把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服务于这个中心,把保证、监督和促进企业改革,完善机制,提高效益,增强活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要把克服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果。作为检验党的工作成效的和党组织战斗力的主要依据。无论是从长远的观点看,还是从企业现实情况来说,企业党组织首先要明确这一指导思想,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充实党组织的工作内容,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探索适合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工作方式、方法。要在坚持小型、分散、业余为主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党组织工作的质量,一定要克服就党建抓党建,把企业党的工作行政化,与繁忙的生产经营活动争时间、争场地、增加企业负担的做法。   2.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提高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本领
  打铁还须自身硬。企业党组织搞好自身建设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条件。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国有企业转机建制过程中。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靠形象重塑赢得地位,靠自身能力获得认同。企业党组织要搞好自身建设,要切实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党委班子。搞好企业,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好的市场、一个好的机制。其中的“好班子”是“四个好”的关键所在。这里指的领导班子不仅指行政领导班子,也包括党委领导班子。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应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是党委领导班子,必须要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力求精干、廉洁、高效以及素质结构合理科学。最好能较多地吸收党员行政领导干部,如符合条件的党员厂长(经理)和其他副厂级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委班子,以便于党委班子更好地了解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状况,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
  二要加强企业基层支部建设,大力夯实基础。许多大中型企业集团党委下属的基层党支部很多,他们处在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是企业党的工作基础,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必须下大力气,深工夫,切实把党的基层支部建设成为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把发展的目的定位于造福全体人民,这就使党的发展观具有了与西方发展观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使之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相一致,与社会主义的制度要求相统一,从而展示出新的境界和前景。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合乎逻辑地承载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双重意义。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一是需要致力于激发人的创造活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充满生机的创业主体;二是需要致力于保障人的合法权利,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三是需要致力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要充分发挥广大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企业中的党员既是党在企业中的政治中坚,又是办好企业的骨干力量。尽管改制后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但党组织决不可忽视党员队伍这支政治有生力量。要以提高素质、更新观念、增强党性为目标,从企业的具体实际出发。探索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坚持“带头遵章守纪,带头参加改革,带头钻研技术业务、推进技术创新,带头完成生产任务”,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3.进一步理顺企业党政关系,积极探索保证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是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载体。近几年来,各地都作了大量探索和尝试。在党政领导或分设或兼职或交叉兼职方面。形成了多种处理党政关系的组织形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实践证明,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权衡利弊,宜专则专,宜兼则兼,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都搞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工作机构的设置,也应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坚持精干、高效、协调、低成本的原则。一般说来,规模以上企业应分设纪委和组织部、宣传部、办公室等党的工作部门,中小型企业可以分设几个党的工作部门,也可以设立一个综合性的党的工作部门。有的大中型企业在改制后只设立一个统一的党群工作部门,内部实行党群工作分工:有的企业试行党的个别工作部门与职能相近的行政业务部门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双重职能,亦可以继续试验。
  五、结论
  要在决策理念和机制上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的决策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从机制建设人手,才能在作决策、定政策时,以制度保证群众利益被充分考虑、群众意愿被充分尊重,最大限度防止因决策不当带来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当前,新老问题交织,发展局面复杂,决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难度和要求不断提高。只有建立健全保障国有企业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才能在发展的每一步、施政的每一策中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才能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关系,凝聚我们的力量之源,筑牢我们的执政之基。

市场化取向改革客户经理存在问题及不足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49163/

推荐访问:烟草市场化取向改革 卷烟市场化取向改革

电脑网络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园林绿化苗木种植 下一篇:诗经女子人体美,,硕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