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

2016-08-17 专题 阅读:

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一)
《玩绳》教学设计

案例二(创造性学习)

课题:“金色的池塘”

教学对象:水平一学生

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尝试利用绳子来摆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

2、在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并创造不同的游戏活动方法;

3、结合环保意识,收回活动器材。

教学过程:(片断)

1、情景导入 (1)学生在郊外“秋游”,老师带领做螺旋形跑。

(2)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同做绳操。

2、„„(略)

3、创造性学习 (1)画“树叶”(老师:现在是美丽的秋天,金色的树叶渐渐地飘落在池塘里,

小朋友们,我们能用自己手里的绳子在池塘里摆成各种形状的树叶吗?)

(2)利用摆好的“树叶”进行跳跃练习(老师:小朋友,我们看见池塘里的小青

蛙是怎么在一片片荷叶上跳来跳去的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青蛙,好吗?)

方法:①跳一片“树叶”。

②连续跳多片“树叶”

③教师指出跳的重点是:轻跳轻落下。

1、 环保游戏----“捡树叶”

方法:学生沿着池塘在音乐伴奏声中跑步,等音乐一下,学生进入池塘捡

树叶。要求尽快地让池塘变得清洁。

2、 放松活动:略

结论:本课采用“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玩绳的练习进行创造性活动,

可以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案例三: 自主学习

课题:模 仿 动 物 行 走

教学对象:水平一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以各种姿势移动身体,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奔跑能力、思维判断能力 和表现欲望。

教学内容:模仿兔子、鸭子、青蛙、大象、乌龟和螃蟹的行走动作。

教学过程:

一、热身练习“击掌操”

老师:“樱桃小丸子”动画片同学们看过没有?大家喜不喜欢“小丸子”?主题歌“立正、稍息、站好”会不会唱?下面同学们就跟老师一起听音乐做击掌操。

二、模仿练习:看画,让学生自由模仿动物的行走动作,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像。【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

青 蛙 乌 龟 三、请模仿得最像的同学给大家示范。

四、游戏:“帮小动物找家” 听动物的声音——鸭子、青蛙、大象

谜 语 ——兔子、乌龟、螃蟹

通过听声音或猜谜语,判断是什么动物?迅速跑去寻找动物的家,然后再模仿动物的行走动作,返回大“森林”。

五、根据学生各自对动物的喜欢,自己选择、自由组合、一起创造游戏。

六、放松韵律“小白船”。【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

结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奔跑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和表现欲望。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通过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和发展体能。

《玩绳》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体育

适于学段:水平一(二年级)

设计者: 聂 姗(湖南长沙开福实验区国防科大附小)

一、 简介

本课是依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教师用书中关于跳绳的教学内容设计。

二、 学习者分析

本课是水平一(二年级)体育课。在进行本课前,学生在认知情感上已具备以下条件。

1、在水平一(一年级)阶段,他们已认识跳绳的基本动作技能。

2、学生对跳绳很感兴趣,在合理的教学情景设置中学习兴趣更浓厚。

三、 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尝试利用跳绳进行各种身体练习和游戏活动。

2、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想法,根据跳绳的特点摆图案进行跳跃的活动及各种玩绳游戏。

3、在活动中能与人合作、交流,并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练习。

4、通过玩绳的练习活动及“捡树叶”的游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

本次教学活动将采用“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学习方式,试图通过学生玩绳的练习进行自主探究,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适时、恰当的即时点评将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评价的维度:本课堂教学将实现以下目标,运动参与能力将在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合作学习中得到加强;心理健康能在陌生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和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在体验与他人一起活动和独自活动的区别中得以体现。

五、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学生在郊外“秋游”,螺旋形跑。

(2)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同做绳操。

【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

2、自主练习

(1)利用绳进行创造性游戏

方法:独立练习

合作练习

(2)展示部分有代表性的分行性游戏,供大家借鉴。

方法:展示好的作品

表扬、鼓励合作群体

(3)从展示项目中自由选项练习

方法:独立练习

合作群体练习

【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

表扬、肯定

(4)教师进行评比,发“五星”奖品,休息,听音乐。

3、创造性练习

(1) 画树叶:用绳摆出各种“树叶”的形状。

(2) 利用摆好的“树叶”进行跳跃练习。

方法:跳一片“树叶”

连续跳多片“树叶”

教师指出跳的重点:“轻跳”、脚尖着地。

4、环保游戏――“捡树叶”

方法:学生站在树叶的周围边听音乐边跑步,待音乐一停,学生就马上去“捡树叶”。

5、放松活动

(1) 放松舞蹈――师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同舞。

(2) 总结:肯定学生良好表现,提供学习活动建议,同时提出绳的其它功能。

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二)
大班体育游戏活动:玩绳

大班体育游戏活动:玩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

2、发展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

3、进一步锻炼幼儿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跳绳人手一根

2、音乐光盘、录音机、磁带

3、塑料玩具若干,篮子三个,小旗一面,小熊一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运动,做绳操(事先让幼儿拿好绳两队站好)

随着欢快的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做绳操。(啊,做完绳操,浑身好舒服呀!快

快都到老师身边来)

2、教师引发幼儿玩绳的兴趣——想

“小朋友,绳除了可以做操,还可以怎么玩,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看谁想的

玩法多,小朋友可以自己玩,也可以说给你的同伴与他们一起玩。”

3、幼儿自由玩绳:教师观察并鼓励幼儿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玩法。并提醒幼儿注意

安全,绳不要打到别的小朋友。

4、展示自己的玩法:幼儿个别展示自己玩绳的方法,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肯定和表

扬。

师:谁能把你的好玩法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听。幼儿讲述并做动作,师及时表扬

鼓励。问:你喜欢这个玩法吗?如果喜欢可以玩一玩。(让幼儿互相交流玩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出了玩绳的好多种方法,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自豪。下面请

找到你的好朋友,看看好几根绳子能不能玩出花样。

幼儿自由结伴交流合作玩出花样。师及时发现好的玩法,请幼儿互相展示练习。

5、游戏:捉尾巴

教师交待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各自在后腰带上系上彩绳当尾巴。游戏开始,

四散跑开,每一对幼儿要想办法捉对方的尾巴,同时你要保护自己的尾巴。

抓到对方尾巴者为胜。(只能在圆圈内跑,抓到后快速回到老师处)提出要

求后,与幼儿共同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针对情况,及时表扬鼓励。

6、竞赛游戏:帮熊伯伯运东西

师:游戏的名字叫《帮熊伯伯运东西》,秋天到了,熊伯伯地里的水果、蔬菜都熟了,我们一起帮它运回家好吗?通往田地的路上,困难重重,你们有没有信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将幼儿分成三组,教师交待玩法,提出要求,(首先要走过一座独木桥,然后跳过房子,在小心的走过小路,最后拿起绳子,双脚踩绳向前跳过小河,运上东西后跳绳返回,放入小篮内,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游戏以此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运回最多的胜利) 幼儿游戏:走钢丝—跳房子—走小路—踩绳跳—运东西返回。

师:某某组小朋友运回的东西最多,取得了胜利。我们为他们祝贺一下。别的小组虽然没得第一名,但也克服重重困难帮助了熊伯伯,也非常棒,我们也为他们祝贺一下。熊伯伯可高兴了它说谢谢小朋友,夸你们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7、教师小结:表扬肯动脑筋,想出各种玩绳的方法。

今天小朋友真棒,都动脑想出了绳的好多玩法,希望你们以后继续探索关于绳的其他玩

法,想出后再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好,小朋友和绳宝宝都累了,让我们听着音乐,放松放松我们的身体吧。

【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

8、结束:随着音乐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三)
混龄游戏玩绳

混龄游戏类型:体育游戏

游戏名称:花样玩绳

设计意图:绳,除了跳,还可以怎样玩呢?怎样玩才能更有趣、更精彩呢?阳光班的孩子们在早操活动中探索绳的各种玩法,大胆尝试,玩出了乐趣,有趣的花样玩绳,开拓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快乐玩耍,不仅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合作能力,而且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玩绳的动作,培养幼儿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

2、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满注幼儿自娱自乐的需求。

二、活动准备:长绳、短绳、大绳圈、小绳圈若干。

三、活动内容:

1、欢乐列车:长绳可双股或单股摆于地上,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进行各种队列走。如踩在绳上走,手脚着地爬着走,交错步子走等。

2、跳跳乐:短绳若干,在地上摆出各种图形,如W形、格子形.......幼儿双脚并拢或单脚跳均可,大段幼儿可牵着小段幼儿尝试单脚跳,自己也可进行合拢分开跳。除此之外,还可跳圈,即绳的首尾结合,摆成圆圈,幼儿从一个圈里跳到另一个圈里。

3、踩蛇:绳上系上些彩色纸条,2名幼儿随意抖动绳子,另一幼儿去踩,一直踩到抖动绳子的幼儿不能再抖为止后,交换再玩。

4、玩绳圈:将一根短绳的两端系起来,形成一个圆,幼儿将绳扔

到天空,等圈下落时,用手、头或身体去钻,套住为胜。也可大小幼儿合作套钻或抛接。

5、套圈:短绳圈套指定物品,如可乐瓶、小筐等,大段幼儿可当裁判或记分员,并维持秩序。

6、赶马车:两名幼儿一组,一个当“马车”,一个当“赶车人”,“赶车人”将绳子套在“马车”的腹部在后面赶车,可以大带小进行游戏。

7、开火车:一根长绳圈,几名幼儿套在里面,跟着火车头走或小跑。火车头一般让大段幼儿担任,注意走跑的速度,如有人摔跤,马上停车调整。

8、吹泡泡:长绳圈一根,几名幼儿站在圈外双手向外用力拉绳,使绳绷紧,幼儿感觉那股张力,再全体向中心靠拢,反复游戏。

9、拔河:长绳一根,幼儿分好组,依拔河规则进行游戏,可以大带小,但注意2组人员能力搭配相当。

四、活动建议

1、游戏前,参加游戏的幼儿自定规则,大家遵守,并准备足够的

长短绳及大小绳圈。

2、组织形式,以上几例小游戏均以自娱自乐为主,教师在教会幼

儿玩的基础上,让幼儿以大带小的形式,自选内容,尽情的玩,教师可参与游戏之中,与幼儿边玩边指导。也可鼓励幼儿进行创新、改变游戏。

3、注意事项

(1)、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教师不要太限制幼儿游戏的玩法,允许幼儿创新、改编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成都机关一幼 余游

该混龄游戏获幼儿早期教育家教版选登。

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四)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出版单位  教育科学出版社

  书    名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责编姓名  孙冬梅
  编辑证号  200900135266
  回到专业的本源上来
  一部关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书稿,有多少可供编辑发挥学识的空间吗?有。术业有专攻,世事洞明皆学问,说的都是此类道理。责任编辑在这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书稿里,发现的问题还真涉及到学术问题。责任编辑敏锐地发现,样稿的毛病在于过分学术化,造成了语言的佶屈聱牙。明明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事情,作者却要绕着弯来说,尤其喜欢用一些诸如“**性”之类的大词、学术腔来描述。这是一本实用性专业书稿,定位在一线教师,所以,语言理当通俗易懂,应当以常见词语为主,尽量少用复杂的句子。编辑的意见唤醒了作者。作者明白自己误入了“学术范”,以为凡做书都要有点儿学术,其实,实用性书稿还是要回到专业的本源上来,幼儿教育的专业书籍尤其需要浅显易懂。
  读了编辑的记录,我们知道,责任编辑努力帮助作者认清写作对象,理清写作思路,清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文字,作者的写作有了明显提升,大有“删繁就简三秋树”的气概,终于为幼儿教育事业完成了一部十分可爱而纯粹的优秀图书。
  如此想来,责任编辑对作者的写作直接提供意见,其实很不容易。在教育出版领域里,这需要责任编辑对于教育专门理论的掌握,还需要他(她)对教育实践的了解。譬如,这部书是面向一线读者的,书中有大量内容跟幼儿园实践密切相关,如果这位责任编辑不曾有过这方面的实践,或者一点也不了解这方面的实践,那么,一方面可能会对书稿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另一方面,也可能对书稿提出不恰当的意见。
  面对一部实用性的专业书稿,我们还是要首先回到专业的本源上来,不要轻易被学术理论所缠绕,以至于最后既不实用,又不专业,这是一条被反复证明过的经验和教训。
  获奖感言:
  审读报告是编辑对书稿审读情况的一个总结。
  在实际工作中,每个编辑手里都有大量的书稿,每本书稿中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需要完成,所以,在很多编辑看来,完成没多少人会看的审读报告是一种负担,所以很多人也不会特别认真地去写。在我看来,如果你仅把审读报告当作发稿过程中的一项任务去完成的话,那么它确实是没有什么可写的,写多了也确实挺浪费时间。但如果你换个角度来看,把审读报告当作书评,当作宣传文案,当作对作者的责任的话,那么你会发现,你所写的每一个字都不是浪费。
  ――孙冬梅
  初审意见
  一、书稿来源及作者介绍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书为国家出版基金“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园多媒介多语言教育资源项目”中《幼儿教师专业指导丛书》中的一本,为我社根据出版基金的要求向作者组稿而成。
  本书主要作者彭俊英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博士毕业。从2002年至今,彭俊英副教授多次主持省部级重要课题研究工作,多次在《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重要论文,并多次获得“教学成果奖”等。此外,彭俊英副教授还常年在四川、广西等地的欠发达地区进行幼儿教育专业研究,对欠发达地区的幼儿教育实践有深入的了解,对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有深入的研究。
  本书立足于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培训以及城市幼儿园新手教师培训的需要,以缺乏教学经验的幼儿园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幼儿园游戏的基本理论以及组织、实施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全部过程,理念科学、先进,内容贴近教学实践,案例丰富,操作具体,符合我社策划稿件的要求。
  二、书稿的政治倾向和学术水平
  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天性的活动。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已经被教师们所接受,她们知道游戏应该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还是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问和问题,尤其对没有经验的新手教师来说,怎样把看似简单的游戏变成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推动儿童发展的教育活动,这是个难题。《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书可以为那些对此问题感到困惑的教师们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本书共七章,第一章论述了幼儿游戏的概念、价值、年龄特点以及幼儿园游戏与非幼儿园游戏的差异,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揭示游戏的本质与内涵,让读者真正了解什么是游戏,游戏具有哪些特征。第二章探讨了幼儿园游戏材料的选择、配置与投放问题,也介绍了一些自制游戏材料的方法。这一章的探讨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游戏材料的配置与投放等方面的技能。第三、四、五、六章分别介绍了在幼儿园中该如何具体组织与指导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以及规则游戏。作者从这几类游戏的含义、特点、构成、价值、分类、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设计、游戏内容、环境创设以及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教师角色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组织与指导这几类游戏的具体方法,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对这几类游戏的认识,以及在实践中进行工作的能力。在最后的第七章,作者针对农村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大班额条件下如何开展游戏活动,如何引导家长认识游戏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农村资源开展游戏活动等问题。
  初审通读书稿后认为,书稿政治倾向正确,无导向问题;其对幼儿园游戏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论述紧密贴近实践,对一线教师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书稿语言文字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其他各方面也基本符合学术规范的要求。
  三、书稿的主要价值、意义
  本书以幼儿园新手教师以及那些在游戏活动组织方面经验不足的教师为读者对象,内容贴近幼儿园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具体来说,表现为如下特点。
  1.作者从多个角度、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读者厘清了游戏的本质与概念。   游戏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词汇,游戏活动也发生在教师和孩子们的每一天中。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准确说出什么是游戏、游戏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并且,很多教师也分辨不出哪些活动属于真正的游戏,哪些活动实际上并不是游戏。为此,作者在本书的第一章中详细解析了这个概念。作者从游戏的特征、游戏状态的辨别、游戏的分类、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别等角度,帮助读者多视角地看待游戏,了解游戏的主要特征。
  2.作者明确了材料配置与投放的原则和标准,倡导游戏材料生活化,鼓励教师自制材料。
  游戏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材料的使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经常对于游戏材料的配置与投放产生误解,如认为游戏材料越多越好、越贵越好、越像越好,认为购买现成的材料比自制的材料好,现成材料功能更多、投放更方便等。本书作者帮助读者厘清了这些观念,让读者可以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同时,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和投放材料,作者也明确提出了材料配置与投放的原则。
  3.在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方面,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一线教师来说,她们最关心的问题当然是如何在实践中具体地组织与指导幼儿的游戏。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问题是作者写作本书的主要任务。本书的第四、五、六章针对幼儿园常见的角色游戏、规则游戏、建构游戏以及表演游戏的开展,为读者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法。可以说,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是本书最大的特色。这种指导性不仅体现在作者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并对这些要求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也体现在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案例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原则与方法。
  4.在农村幼儿园游戏开展方面,作者结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农村幼儿园发展迅速。但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又表现出很多特殊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作者在最后一章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针对农村幼儿园班额较大的问题,作者从游戏材料的准备、场地的安排、内容的选择、师幼的互动、幼儿的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分析,并通过图片展示和具体案例来帮助读者提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开展游戏活动的能力。此外,作者也提供了很多具体的关于如何提高家长对游戏价值认识的建议。
  四、书稿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概念界定不清以及概念使用错误。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章中关于游戏概念的界定以及第五章关于表演游戏概念的界定上。
  本书的核心概念是“游戏”,但是在第一章关于游戏的概述中,作者竟然没有对这个概念进行定义,而只是从外部表现、内在心理状态等侧面来解析这个概念。虽然对游戏这个概念,确实比较难以给出具体的、描述性的定义,但是还是有一些本质特征可以用来概括这个概念的。所以,定义游戏是可能的。另一方面,从全书的架构上来看,如果没有定义清楚这个核心概念,那么本书讨论的范围可以无限大,任何带有游戏性的活动都可以在书中进行讨论,这也就失去了本书的价值。因此,从实际写作上看,也必须对概念进行定义。
  另一个问题是对概念理解有误,体现在第五章。第五章是关于表演游戏的,作者虽然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定义,但是,从关于概念的论述中以及从所举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作者将表演游戏等同于了戏剧表演,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表演游戏虽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应该是一种“游戏”,应是幼儿自发、自由探索的活动。而戏剧表演多是由教师发起并按照一定“剧本”来进行的表演活动,其本质是“表演”。所以,作者必须区分清楚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此外,表演游戏与本书第三章所讲的“角色游戏”之间又有某种联系,因为在角色游戏中,在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必然也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这两个概念之间应该怎样进行区分,也是需要作者说清楚的。
  2.部分章节资料堆积,案例过多。
  资料堆积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四章。第四章是关于结构游戏的,幼儿园在组织这类游戏时确实需要使用很多结构材料,因而本章作者详细地罗列出了几乎所有幼儿园可能用到的结构材料,并配上了大量的图片,这使得第四章的内容严重多于其他章节。需要作者注意的是,本书并不是一本教学参考书,不需要直接为教师提供教学所需的所有素材。本书是一本写给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教学理论书,需要提供给读者的是对具体教育问题的探讨,使用案例只是为了说明理论观点而不是让教师读者直接在课堂上应用,所以不需要把所有幼儿园中的结构材料都罗列在书中。
  案例过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章和第六章。第一章中,作者为了说明游戏的概念,一口气直接列出了八个案例。这八个案例多半都属于同类型的游戏(有的还算不上真正的游戏),这八个案例同质化程度较高,对说明游戏概念的核心特征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要删减案例数量。在第六章中,作者在说明规则游戏的设计时,也列举了大量的案例,并且没有进行任何分析,这也没必要。同样需要作者注意,本书不是一本教材,不是教学参考书,案例只是用来说明观点的,而不是让教师在课堂直接使用的。
  3.篇幅较长的引用存在版权问题,需要取得原作者的授权。为了让本书更加直观生动,作者在书中使用了大量的案例,其中部分是作者自己从实践中获得的,但也有部分来自于报刊杂志。此外,本书的“延伸阅读”内容也基本都是引用别人的文章。根据版权法的规定,篇幅较长的或者全文引用别的作者的文字内容,必须取得授权,否则被视为侵权。
  4.学术规范上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几个方面:引用别人的东西要加注释且注释要规范(参照国家最新标准);标题的层级要清楚;标题的写法、表述方式全书要统一;标题中标点符号的运用要规范;全书排版要统一(包括各级标题字体字号,正文字体字号、行间距等);等等。
  5.照片使用上存在几个问题:(1)选用照片是为了说明想要说明的问题,所以,照片必须表现的是你想说明的问题,不能随便找张照片放上去。(2)应该在需要的地方提供照片,而不是我有什么照片就找个地方放什么照片。(3)照片要全书统一编号、统一标注方法。(4)现在有的章节照片只有一两幅,有的过多,建议照片少的章节在必要的地方适当补充一些照片,照片特别多的章节,将不必要的照片删除。   6.全书的语言上存在的问题:(1)部分章节有些段落中,没有意义的话说了很多,而读者真正需要说明的内容没有具体说明(见下面的“具体问题”部分和原稿)。(2)生僻词使用过多。有的词可能是因为地域的关系,作者是南方人,有些词北方读者无法理解。有的词是作者自己生造的,或者是记忆不清导致一些心理学名词变样,使读者无法理解作者的意思。(3)段落标题上,需要前后呼应、对照,表述方式要一致。并且,标题直接描述观点比较好,让读者看起来一目了然,立刻获知下面这个段落的核心观点。(4)语言应该通俗易懂,句子以简单句为好,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的不要用难懂的“大词”,比如动不动说“**性”。
  初审记录(节选)
  第一章
  1.第3页,最后一段大意是说,孩子们之间经常嬉笑打闹,这些行为有可能是攻击性行为,也有可能是玩耍、游戏,判断是否游戏的标准是脸上是否带着笑容。这种说法很不科学,似乎是说,只要是脸上带着笑容的打闹就是游戏,教师就可以置之不理了。而实际上,幼儿之间,即便并非攻击性行为而只是玩闹,如果处理不当,也很有可能最后发展成冲突、打架,会有一个孩子被打哭或打伤的可能性存在。并且,打闹不是游戏!游戏本质上是一种探索、学习的行为。所以,这段文字必须删除,不能让读者这样来理解游戏。
  2.第4页,第6行,“摆石头”是指“摆积木”吗?后面“他先是从一个角顺着斜对面的角摆白色的石头”,这句话表述不清,到底是怎么摆的?
  这一页的最后一段是“斑马的家”案例,这个案例是说明游戏时儿童往往非常专注。那么对专注于游戏的幼儿,教师应该怎么办呢?可以进一步进行一些分析。全书很多案例分析都不够到位。
  3.第12页,第一段,对小学化的定义不够准确和规范,特别不能用“转嫁”这个词。
  小学化实际上是将小学的办学理念、教育内容和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等运用到了幼儿园中。
  4.第24页,论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需要注意几个方面时,将幼儿的游戏与学习对立起来的说法不合适,对幼儿来说,游戏也是一种学习。此部分要分清楚,什么是幼儿的学习?什么是游戏?教学、学习、游戏的概念要理清。此外,这部分论述太��嗦,不简洁,结构不清晰。
  5.第30―31页,这个案例是别人的,引用太长,需要获得原作者的授权,如果对方同意,必须书面授权。
  第二章
  1.第36页,最后一行,“游戏材料的种类也应该增加”,增加哪些材料?应具体说明。
  2.第37页,第7、8行,“音乐美术游戏”是什么游戏?是一种游戏还是两种?
  3.第56页,最后一行,“挂上麻绳”,麻绳在北方人的理解中是一根很细、很容易断的绳子,所以不能是麻绳,使用麻绳会造成幼儿的安全问题,这是幼儿园教学的大忌。
  4.第57页,第4行,“农村幼儿园不需要专门划定跑道、车道”,为什么不需要?是不需要还是无法实现?说农村幼儿园不需要可能会将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对立起来。
  5.第60页,“定期检修和清洗游戏材料”,定期说法太笼统,一定要具体说明需要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消毒,多长时间进行曝晒,使教师明确规范。下面还提到紫光灯,使用紫光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要简单说明,因为紫光灯使用不当会对幼儿会造成伤害,所以要特别提醒这一点。
  第三章
  1.第95―96页,拓展阅读引用的内容太长,需要取得授权。第96页,第14行,“围合家用的围墙”是什么意思?错别字?
  2.第98页,表格下第7行,“拼盘的珍珠”是什么意思?
  3.第117―118页,案例太长,需要授权。
  4.第120页,案例引自哪个杂志?请确认。
  5.第126页,思考题中部分题目出得不好,过于简单、笼统,思考题是让读者思考的,不是“说说”的。
  第四章
  1.第131页,第3―5行,“案例中……建构的是什么吧”这几句话到底是想表达什么?语气与前后都不一致,不像是学术书的语气。
  2.第135页,最后一行,“直观思维能力”是什么思维能力?心理学上有这说法吗?最好用规范的说法。
  3.第136页,最后一段,说到架空搭建,建议配1―2张图片说明架空搭建的结果。
  4.第138―139页,“(一)(二)(三)”这几个部分下面的说明都太简单,建议加一点例子或图片进行说明。
  5.第141页,整个第一自然段写得很不好,逻辑混乱,中间很多句子衔接有问题,重写这一段。这一小节的标题也再斟酌。
  复审意见
  一、书稿的优点与特色
  1.该书文字较通俗,大部分内容具体,浅显易懂。
  2.该书对幼儿园各类型游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配合大量案例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进行展开说明,直观、具体、目标性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方便教师们学习与参考。
  3.一些案例的选择很好,既形象生动地把幼儿游戏的场景展现出来,又具有针对性,帮助教师对重要观点进行理解。例如:第一章第一节中,“斑马的家”“玩垫子”都是很好的实例。
  4.注重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教师从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入手,去了解和发现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助于理解什么是幼儿的游戏,以及幼儿游戏的特点。
  5.一些内容用配图进行说明,直观具体,便于教师理解。
  二、书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概述部分对什么是游戏阐述得不是很清楚,在介绍具体实例之后才有所说明。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如果阐述得不清楚,会影响教师对游戏活动的理解。
  2.一些重要观点虽然提得很好,但是在列举实例之后提出的,而在前面没有提到过,不够突出,如果放在前面提出则更明确,这样能够让教师更有目的地去阅读和分析案例,学习效果会更好。   3.有的案例选择得不太合适,容易导致缺乏经验的教师出现新问题。如在“游戏是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一种活动”内容中的一个例子――“强强玩滑梯”。强强的探索精神可嘉,但在滑梯上做这样的探索在幼儿园是不被鼓励的。第一,这种行为具有危险性(个人安全、公共安全);第二,幼儿年龄的特殊性使得大部分幼儿不能预计行为的后果;第三,这种行为不利于良好游戏秩序的建立;第四,不利于管理,安全代价不好估量。鼓励幼儿的探索精神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内容和方式进行。
  案例的选择应该仔细斟酌,对于那些没有教育基础和教育经验的教师来说,案例对他们很可能就是个范例,他们会认为这是值得提倡的,而忽略了应该注意避免的问题。
  4.在角色游戏部分,有的案例很好,但剖析得不够深入,应让案例的教育作用最大化。如:在角色游戏指导一节,有两幼儿玩开出租车游戏时发生碰撞的案例,作者对教师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但不够深入。幼儿会发生碰撞,原因除了幼儿自己跑得过快,还应该着重分析其他可能因素,包括:班级的空间布局、活动区创设是否合理,是否为幼儿提供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方便幼儿的活动,是否建立过相关规则以及是否落实等,通过问题的层层分析,增强对教师工作的指导性,引导教师不仅要看到现象,重要的是要通过孩子的问题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掌握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5.在角色游戏部分,对个别案例的分析存在一定问题,如:几个幼儿抱着娃娃到农家乐去做客,出现扔娃娃行为的案例。角色游戏是要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和体验社会生活的内容及规则,习得良好行为,并将习得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变成自己的良好习惯。幼儿在娃娃家有角色体验,出了娃娃家进入农家乐,游戏在延伸,幼儿并没有停止角色体验,只是换了一个场景而已,因此幼儿的游戏行为依然应是角色的行为。作为教师,应该追踪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并进行积极的引导。娃娃虽然是玩具,没有生命,但它的功用显然不是扔着玩的。针对这种情况如何进行分析并给出适宜的教育指导策略?这对新教师正确看待孩子游戏中的问题很重要,建议重新思考。
  6.结构游戏部分条理性不够强,开始部分用了很大篇幅谈的是无关内容,也没有把概念介绍清楚。且书写格式与前面的不同。建议调整。
  7.书中对结构游戏技能的意义和作用谈得不够清楚,技能是为幼儿学习与发展服务的。建议说明结构游戏的技能与幼儿游戏水平以及多方面能力特别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间的关系。然后再具体介绍各相关技能。
  复审记录(节选)
  第一章
  1.第一节的标题“幼儿游戏的识别”有待斟酌,“识别”一词的使用比较含糊。
  2.提供的拓展阅读《幼儿园游戏材料配置参考》表格较长,在其他页面的表格也应有表头,以便于读者阅读和查询。
  第二章
  第二节
  “游戏材料的投放方法”部分,对材料标志的作用没有进行具体说明,材料标志不仅仅具有标识玩具材料位置的功能,还有引导幼儿辨别材料外形特征、规范收放方法及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等多方面的作用,都要在拓展阅读内容之前先行介绍,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理解标志的教育价值。
  第三节
  1.“定期检修和清洗游戏材料”部分,对于玩具的消毒来说,“定期”的提法太过笼统,应直接注明具体的玩具消毒时间、图书暴晒时间,使教师明确相应的工作规范,因为这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另外,提到紫光灯消毒,就应特别注明使用紫光灯消毒的禁忌和要求,提示教师注意紫光灯会对幼儿造成伤害。
  2.“在幼儿园结构游戏环境创设”部分,选择的图片不太适宜。
  (1)标记太小看不清;
  (2)玩具收放的照片不能清晰地反映主题内容;
  (3)有标记的玩具柜中积木乱堆放。
  第四章
  第四节
  “幼儿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部分,对什么是幼儿的结构游戏能力没有进一步说明。另外,该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有哪些支持作用也未提及。建议进一步说明。文中提及的“基本技能”与幼儿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有何关系,应概括地介绍一下。
  第五章
  第三节
  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表演游戏的需要投放材料”部分,选用了一个用纸箱做洞的案例,不太适宜。其一,与标题内容不吻合;其二,幼儿运用材料的过程直至活动结束,都没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且活动偏离了表演游戏的主题。建议更换一个案例。
  第四节
  “表演游戏的预成和生成”部分的问题较多。
  (1)内容不完整,不清楚。没有对预成和生成进行介绍,在提供了一个表演种子生长的案例之后,也没有结合主题进行案例分析,看不懂预成的是什么?预成和生成的关系是什么?表演游戏中的生成活动应当倡导什么?注意什么?
  (2)部分内容偏离了主题。“昆虫怎样过冬”一段与表演游戏的预成和生成有何关系?想说明什么问题?
  建议完善内容,重新调整。
  第六章
  第一节
  音乐教学游戏“切西瓜” 案例写得不完整、不清楚。音乐游戏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脱离音乐去讲音乐游戏规则是有问题的。如:没有歌曲的名称,不注明节拍,读者无法知道该怎样让幼儿“合着拍子用两手画小正方形”。又如:“一个人做西瓜,和着节奏拍手,另一人做刀,在西瓜刚张开手时切下去”的规则,要不要和音乐结合?拍手有节奏,切的动作要不要有节奏?如果要有节奏,切的动作落在哪一拍上?
  再如:音乐游戏“公鸡头”,是歌曲还是儿歌?名称前后不一致。没有附上歌词,不知道具体内容,何时藏豆?何时猜豆?规则都不清楚。另外,后边的文字表述说该游戏“属于比较典型的数学游戏”,但从案例介绍中丝毫看不出数学游戏的影子。
  建议:(1)完善案例的细节,结合音乐活动的特点把规则讲清楚,把相关内容表达准确。(2)附上歌词曲谱等相关资料,便于教师了解其内容。(3)所附资料名称的表达应前后一致。   第七章
  第三节
  1.文中提到的一些玩具的制作方法写得不够明确,很难理解成品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如:把长2米的竹子一端破开,中间放个车轮运东西;又如:用洗衣粉袋和饼干袋做成毽子,用稻草扎彩蛋等。建议附上相关玩具的照片,以帮助读者理解制作方法。
  2.在“利用农村资源,丰富游戏内容”中,一些具体的活动很好,但表述得不够清楚,不方便理解,如:“几个板凳用来跳跃”;而有的文字无法理解,如:“把瓶盖穿成串用单脚跳着跌”。 布制绳圈的例子最好能配上几张不同玩法的图片。
  终审意见
  一、书稿的优点和主要特色
  (一)本书内容比较符合新手教师、农村教师的现实需要,是比较好的普及性游戏指导书。
  (二)本书内容比较全面,涉及幼儿园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并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案例和案例的说明,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三)语言表达通俗易懂,适合幼儿园教师阅读。
  二、书稿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全书的质量标准问题
  1.各章写作风格和写作水平差异明显,没有反映出全书作为一个整体的质量要求。某些章节的语言表述比较粗糙和随意,没有经过认真细致的推敲,影响本书的权威性和专业品质。
  2.有些部分的语言表达方式不统一,不规范,如P.24,“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一部分,提出五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前两个是“从时间来看”“从物质环境上来说”,但后三个变成了“注重教学活动中的游戏体验”“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发挥游戏在过渡环节中的积极作用”,五个问题两种表述方法。从文法上看,不够严谨和精致。
  P.227“规则游戏中的规则”,标题说明本节的内容应该是对规则的分析,但具体涉及的几个问题,谈的都不是规则本身,而是“谁制定的规则,规则的灵活性,让规则受孩子欢迎,让孩子遵守规则”等,且几个问题的维度也不同。不知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思想。
  3.本书可以由多个作者完成,但全书应有统一的质量要求,主编要对全书进行统稿,全书的写作风格和各章的体例应该基本相同。
  (二)教育观念问题
  某些章节体现了比较陈旧的教育观。
  如P.22“幼儿的游戏时间不应该被学习和作业侵占”,这句话将游戏与学习对立起来。事实上,幼儿的游戏和学习并不对立,游戏也是幼儿的学习。作者所指的游戏是什么,学习又是什么?是否认为学习就是上课,与游戏是对立的?这里所说的“作业”又是什么?是指小学生那样的作业?还是我国幼儿园从原苏联移植过来的“作业”概念,即指幼儿的操作性活动,如果是后者,那么游戏和作业又有什么区别?
  “表演游戏”一章中的游戏观需要进一步思考。如P.194中“教师选择的故事是否适合幼儿进行表演基本决定了表演游戏的效果”,反映出两个观念问题,一是认为表演游戏的内容是教师确定的,二是追求表演的效果。像其他游戏一样,表演游戏也应该是幼儿自由选择的,不是教师规定的。表演游戏的质量要看幼儿游戏中是否快乐以及获得了哪些发展,而不是追求表演的效果。又如P.208标题五下面的一段话“与其他游戏相比,表演游戏相对较难……”,这里的难,说明作者关注的是表演的效果。这样的观念与《纲要》《指南》的精神和发展的方向有距离,有可能会对读者产生误导。
  “表演游戏”一章中多个地方表现出忽略幼儿的自主性的问题,似乎强调的仍然是教师对游戏活动的主导,需要在书稿修改中加以注意。
  (三)关于案例
  本套丛书强调每节要在论述的同时提供具体案例,以提高书稿的指导性、实践性,同时要求每个案例后面应该有评价。但本书中多处出现的不是案例,有的是活动设计,有的是游戏设计,有的是戏剧表演的脚本。
  案例是对事件的描述。包括情境、典型事件、问题、解决方法等几个主要元素。案例的作用是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进一步说明作者所要阐述的问题。但本书的大量“案例”起不到这个作用。某些章节正文内容贫乏,却罗列大量活动设计或游戏设计。
  (四)关于本书的读者定位和内容的指导性
  本套图书的读者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这是作者在撰写书稿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从书稿上看,作者似乎对本套图书读者定位以及读者需求的关注不够到位。本套丛书虽未冠以“农村”二字,但实际的设计是为农村教师,特别是大量中小学转岗教师写的,是为这些缺乏基本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提供的指导手册,让他们看了本套图书,就知道如何做。因此,本书既要有理论的指导性,也要有实践的指导性。作为一本普及性的、入门性的游戏指导书,要有操作性,也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即要传达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方法,适宜的策略。
  如,“规则游戏”一章,每一节的重点都应该是结合具体实例(语言游戏中的某一个游戏)分析各类规则游戏的具体规则是什么,它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类规则游戏应该如何组织,在活动中应该注意什么。但本书对上述重要内容全无涉及,只罗列了游戏的名称,随后则以“案例”(实际上不是案例)的名义,附上若干游戏活动设计。
  “规则游戏”一章比较突出地反映出作者对规则游戏的意义、作用、组织与实施策略等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对这本书的读者而言,“规则游戏”一章无法让他们了解到有关游戏规则的基本知识
  此外,“表演游戏”一章,涉及到较多需要修正的观念问题和游戏指导问题,且存在将表演游戏等同于戏剧表演的问题,也建议重点修改。
  终审记录(节选)
  1.章节名称应更通俗易读,如第一章第一节“游戏的识别”,建议改为“什么是游戏”。第二节“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作为标题似乎不规范,建议改为“什么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或“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2.对“小学化”的界定不准确(p.12)。应该为用小学的办学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渗透或运用到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不应用“转嫁”二字。   3.p.30,此案例不能用。除非得到原作者授权。否则必须换案例。p.31 的游戏案例来自杂志,未得到原作者授权,最好不使用此案例。
  4.p.38,没必要排成表格形式。可用标题形式列出各类材料,每类材料里面再分出清晰的类别。此页备注接排。
  5.p.47,1992年的资源不适宜做现在参考,太陈旧。政府文件是公共信息,没必要在本书中大量引用。
  6.p.106,如果是活动指导,主体是教师,动作的发出者是老师,而不是幼儿。
  7.p.114,“西餐厅”的游戏名字明显是城市幼儿的游戏,作为本书案例不合适。
  8.p.124―126,拓展阅读的内容是长篇的他人文章,不适宜,删掉。
  9.p.126,思考题没有思考的空间,只让教师对自己做的事进行描述。
  10.p.158―171,标题不应该包括使用的材料,直接将技能写出来即要,如“一、接插、镶嵌的技能”(具体修改见书稿)。
  11.表演游戏一章所有案例均不是案例,只是戏剧表演的脚本,建议全部删除。从本章内容看,作者混淆了表演游戏和戏剧表演的区别。
  12.P.197,第二节标题“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建议改为“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或“各年龄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
  13.P.205,倒数第十行开始,既不是案例,也不是拓展阅读。
  14.P.209,建议删掉本页的拓展阅读。一是语言比较难懂,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师难以理解。二是本部分内容更合适作为正文内容。三是作者仍然在追求表演游戏的“效果”,即“演得像”。
  编 辑 手 记
  教育出版是专业出版的一个分支。专业出版的关键在于“专业”二字。对于从事诸如教育出版这种专业出版工作的编辑们来说,专业能力非常重要,编辑的专业性决定了书稿的质量。在责编《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书时,我首先遇到的就是专业上的问题。
  作者第一次提交的是全书的目录结构和第一章的样稿。读到目录的时候,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内容很空泛,所有相关问题都一无遗漏地讲到了,但是又都只是点到为止,与以往的其他同类书籍没有太大的区别,很像一本大学教材。但同时,对本书的重点――该如何组织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没有深入的探讨。此外,在结构上,整本书的结构也不够严密,有漏洞,有重复,且有些章节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清楚。比如第一章“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中,讲了很多关于游戏的基本问题,但是却没有讲游戏活动有哪些类型,分别能够促进幼儿的哪些发展。所以,看完全书的结构后,我提出的修改意见是:希望作者能够立足于本书的核心内容――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来架构全书结构,跟核心问题有关的不要有遗漏,也不要重复,同时要去除一些泛泛的内容,集中全部精力来论述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问题。此外,标题的设置上要贴近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实践,要让读者读起来亲切一点。
  此外,在阅读第一章的样稿时我发现,这一章的内容非常学术化,表现在:标题及部分内容的表述不够平实,语言非常难懂,如“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游戏的描述性特征就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亲子游戏也符合这一点”。作者也非常喜欢用一些诸如“**性”之类的“大词”来描述一个非常容易说明白的事情。这种过于学术的语言,让人读起来很费解,需要绕很大的弯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由于本书的定位在一线教师,尤其是一线缺乏经验的教师,所以,我希望本书的语言是通俗易懂的,要求作者尽量少用一些很复杂的句子,用词上,也要以常见的词语为主。
  作者很虚心地接受了我对书稿的修改意见,也很快提交了第二稿。此次稿件包括了全书的完整内容。在审读中,又发现了其他问题,比如一些核心概念没有定义清楚。作者认为,“游戏”这个概念很难清楚定义,所以,就放弃了这一追求。但是从读者阅读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在图书的开头把核心概念定义清楚,那么后面所有的讨论也都没有了基础。因此我要求作者重新写作了第一章的内容,要求她必须向读者交代清楚什么是游戏,怎样判断一个活动是否为游戏。在后面的修改中,作者尽力去达成了这一要求。
  审读这本书,让我体会到几点:(1)对专业出版领域的出版工作来说,编辑的专业能力是决定书稿质量的关键。如果作者本身不是那种非常成熟的研究者,同时编辑本身对专业问题缺乏研究,那么书稿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2)一本好书的出版,需要编辑与作者共同努力。作者有作者的角度,也有她自身的局限。而一个好的编辑,能够帮助作者打开视野,面向更广阔的读者群体,也可以帮助作者弥补自身局限,让作者的书稿更加完善。(3)编辑的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实际上,在我以往的学习、研究以及工作经历中,对幼儿园游戏这个问题都没有过深入的研究,所以开始拿到书稿时,我虽然能够依靠自身的研究能力觉察很多书稿中的问题,但对如何提出清晰、具体的修改意见,如何帮助作者提高书稿质量是存在困难的。为此我也翻阅了很多同类书籍,通过阅读这些图书,来快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4)教育图书编辑的专业性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教育实践的了解。这本书是面向一线读者的,书中有大量内容跟幼儿园实践密切相关,如果编辑不懂实践,不了解实践,那么一方面可能会对书稿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原书稿提出不恰当的意见。所以,编辑也需要深入一线教学实践,了解教师的工作以及他们的实际需求。这也是编辑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五)
农村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的现状及对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规定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及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环节。受地方经济的影响,农村幼儿园一般都是底子薄,经费投入不足,不能一下子设施到位。我结合了本园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的现状做了一些探讨:
  1 农村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现状
  1.1 教师对户外体育活动的指导少,组织形式单调
  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应该有了更多的自由的机会,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二多数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时,不是放任,就是单调的玩大型玩具,自由活动也因老师诸多限制而得不到自由,教师往往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上,而对活动的指导有限。主要表现在:
  1)对活动的组织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带有太多的随意性,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在活动中,教师往往扮演着“观察者”的角色,观察是否有威胁到孩子生命安全的因素,对孩子的动作指导有限,如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玩时,也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指引与帮助,至于户外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玩沙、水等更得不到教师重视。从而大大降低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
  1.2 农村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器械较少,活动空间不足
  园里除了一些桌面玩具和几架大型玩具外,大多以球、圈为主,不能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玩具人手一件,造成幼儿赤手空拳、乱跑追逐现象严重,基本上都是以集体锻炼为主,孩子活动的兴趣不高。
  教师把其范围局限于玩大型玩具、游戏及器械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多以幼儿散步、玩大型玩具为主,且活动的强度和密度均较低,容易导致户外体育活动形式单一且活动量不足,达不到身体锻炼的要求。
  1.3 班容量大,教师组织困难,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缺少自由
  农村幼儿园大多数由于比较偏远,师资力量不足,导致班容量很大,教师组织户外活动非常的困难。加之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为了孩子的安全,成人对孩子的管制较多,不让跑、不让跳、不让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生怕自家孩子受伤、吃亏;而老师又怕孩子摔着,更怕家长闹事,因此对孩子的限制较多,在安全第一的驱使下自然的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教师的控制体现在:1)对幼儿使用器材的控制。在活动中,教师为了方便往往只提供单一的器械,使幼儿没有了选择的可能。2)对幼儿选择权的控制。包括对玩伴的选择,对活动方式的选择。如要求孩子集中、统一玩。3)对幼儿操作方式、操作规则的控制。如要求孩子只能这样玩,不能那样玩。教师种种限制,无意中限制了孩子们选择的权利,柏杜了孩子的自由。
  1.4 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也可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的时间”。
  但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幼儿园组织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主要的原因有:1)由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场地有限,各个班轮流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导致每个班所能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有限。2)幼儿园开展其他的活动占用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3)教师认为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难以管理孩子,而且也不利于孩子的安全,而因此安排过多的室内活动,导致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足。
  2 针对农村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分析,总结了一些开展户外活动的方法
  2.1 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明确户外活动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师要不断提高观念的认识,使之深刻的认识到户外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每天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可使幼儿的机体接受自然条件下的锻炼,解除大脑疲劳,提高幼儿适应自然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分析幼儿心理、生理特点,将户外活动的组织作为教研课题,将幼儿教师对户外活动的认识,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2.2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创设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条件。
  充分发挥农村自然优势,创设优良的户外体育活动场所。《纲要》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是孩子的天性,来到大自然中,空间大了,视野开阔了,任何自然景物都成了孩子们眼里的“玩具”,不同的景物,孩子们会探索出了不同的玩法。
  充分利用乡土物产资源,就地取材,自制丰富的活动器具。玩具是孩子们的亲密伴侣,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绳、球、圈、棍、沙包等常见的器材,是孩子们的主要玩具。农村幼儿园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活动器械往往不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我们要就地取材,利用农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土资源,自制丰富的体育活动器具。这些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出的活动器具,比那些琳琅满目的成品器械对幼儿有更大的吸引力,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使幼儿置身于丰富的活动环境中,激发了幼儿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3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建立良好的户外活动常规。
  幼儿期是幼儿独立性、自主性极易形成的时期,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特点也有利于幼儿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首先,鼓励幼儿的独立、自主行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自主活动。其次,信任幼儿。要信任幼儿在活动中对活动器材、活动方式、活动内容的选择,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的选择,学会信任孩子。最后,有耐心地指导幼儿进行自主活动,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引导幼儿参加自主活动。
  建立良好的户外体育常规。如建立器材使用常规,让幼儿知道器材使用后要放回原处;建立玩大型玩具的常规,知道玩大型玩具时不推、不挤他人,人太多时,会等待。户外体育常规的建立要靠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慢慢地建立起来。常规的建立有利于幼儿学会管理自己,也有利于减少户外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4 确保足够的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场地有限的幼儿园,可在充分开发可利用场地的基础上,协调好各年纪、各班的活动时间,尽可能地利用场地,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有足够场地的幼儿园,可制定相应的户外体育活动制度,一方面,确保了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检查各班户外体育活动完成的情况。
  此外,在开展户外活动时,我们还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加强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意义的认识,因为家长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着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首先,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听取家长对孩子参与户外活动的意见与建议,并进行宣传、研讨,形成开展活动的共识;其次,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可以感染家长,使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的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并请他们帮助幼儿收集废旧材料,共同制作体育活动器材。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户外活动能发挥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更有利于教师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为农村幼教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幼儿户外活动的教玩具,挖掘大自然中的教育资源,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责任编辑:曹明明]

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六)
《指南》背景下的语言教育

  摘要: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幼儿园,幼儿的一日生活即教育,教师应以幼儿为本,重视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让教育自然融入生活。

  关键词:《指南》语言教育融入;一日生活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根据《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精神,发展幼儿语言的途径有许多种,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语言更好地发展,将语言教育融入一日活动中,是最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联系生活,激发欲望
  仓桥�既�先生曾经深刻指出“ 当教育对象是幼儿时,是以成人的目的为主,并将幼儿生活套入其中呢,还是以幼儿为主、慢慢地、谨慎地向目的方向循循善诱,这一区别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他的“生活诱导教育”理论一直主张:幼儿的现实生活是第一位的。所以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生活和发展规律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必须的。
  1.有效地结合日常生活,鼓励幼儿敢说
  幼儿的每一个生活经验都是一个好话题,他们的经验来源于自己的经历,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与人交流,从而达到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例如:晨间接待时,我抛出问题,“今天怎么来园的?”话匣子打开了,丹妮说“我爷爷骑电动车送我来”,子瑜说“我先去小吃店吃了煎包,和妈妈走路过来”,玉锦说“我爸爸买了一部新车送我来”。进而话题又被孩子转到汽车上了,文轩从包里掏出汽车图书,一帮男孩开始讨论车的牌子……
  2.抓住幼儿有兴趣的事,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想说
  语言教育中要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教师根据幼儿特点,抓住幼儿对事物的“兴趣点”,引发其交流、讨论和表达的欲望。例如:我县开展一年一度的“擂茶节”可谓家喻户晓,幼儿自然不例外,我就抓住这一契机,围绕“擂茶”展开系列活动。我给每位幼儿发放了“擂茶节”的调查表,其中有与家人交流的,有查资料的,有到活动现场观看的,有动手制作的。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完成后,积累了大量相关经验,在组织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就擂茶的风俗、擂茶的原料、擂茶的制作过程展开讨论、交流。
  通过“擂茶节”,我还结合本土文化,延伸到风土人情、旅游景区、相关童谣、南词、栖山纸、龙池砚等,把孩子们想说的都挖掘出来,让他们畅所欲言。
  二、创设环境,促进交流
  蒙台梭利曾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因此,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积极的语言环境,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理解判断力都是非常必要的。
  1.创设平等宽松的氛围,让幼儿大胆说
  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幼儿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必须是平等的。有的幼儿“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教师要创设家庭式的轻松氛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教师要采取蹲下身体的方式,营造平等的氛围,才会行之有效。
  2.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活动时间,增加交流机会
  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有很多自由活动时间,我尽量让他们在走廊上、活动室,三三两两交往,不把他们限制在我身边,我还允许他们穿脱衣服等时候轻声交谈,给他们充分进行言语交流的机会。他们在这些交往中,学会随时表达自己的意愿;在争执中学会辩论,解决问题;在聊天中学会叙述、描述、问候性语言等。
  3.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自由的交往
  游戏活动是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游戏中,幼儿扮演角色,发展游戏情节,解决游戏中的冲突,克服困难,表达游戏感受,都使幼儿语言得到发展。例如:在表演游戏《小熊请客》中,孩子们自主准备游戏材料,讨论准备的装扮,再讨论送的礼物该怎么包装,请客的食品用什么替代,打狐狸的石头用什么做,才能打得过瘾又安全;开始游戏了,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主选择角色,大家都不想当狐狸怎么办;游戏进行中,遇到情节有变化,有的幼儿想打狐狸,有的幼儿想让狐狸改正成为好朋友,怎么办;游戏结束后,整理玩具,该怎么收,下次更方便取放;评价时,自己的体验,伙伴之间的评价,游戏中的纷争,都需要幼儿的言语交流、讨论、想办法。孩子们在整个过程中,成为积极地语言运用者,尽情发挥着,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4.投放相应的材料,让幼儿与材料互动来发展语言
  要让幼儿有话可说,必须提供诱发幼儿说话的材料。在语言区,根据不同的主题开展和孩子阶段性的兴趣点,我投放相关的材料,有大量适宜幼儿阅读的图书,幼儿边看边与同伴交流;有沙盘、指偶、木偶,孩子们可以依据材料边玩边讲述;投放故事拼图,排图讲述图片,幼儿边拼边说;我还在大盒子六个面贴上时间、地点、人物、动物、场景等小图库,让幼儿编故事或者说一句话……这些材料,没有时间限制,他们想什么时候玩都行。在表演区,我们投放大量头饰、纱巾、毛线做的尾巴、玻璃绳做的裙子和衣服,卡纸、彩笔、胶水、橡皮泥让他们自己制作,还有许多盒子、可乐罐、等低结构化的材料,百宝箱的投放,可以选用替代品,让孩子自主地与材料互动,与同伴交流,从而言语得到发展。
  三、语言教学,提升表达
  组织幼儿学习语言,除了师幼互动的和谐环境,还必须考虑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语言,让他们带着乐意、愉快的心情,主动地去学习语言,才能真正做到会说。
  1.教师巧妙的提问策略
  可以引发讨论的设问,是帮助幼儿真正做到会说的好办法。例如:大班排图讲述《虎口脱险》,一研时,我没有提出问题,只是告诉小朋友“排图讲述应该先观察、思考,再用语言表述,也可以及时调整图片位置”,幼儿说的不好,到区域活动中也没能好好说。二研时,我注意图片的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先呈现“美丽森林”这张图,并向幼儿提出关键性问题,“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小兔是怎样的?它在做什么?”“大象是怎样的,它在做什么?”“他们心情如何?会说什么话”,再呈现“打老虎窜出来”这张图,引导幼儿想想:“谁躲在后面?””它想干什么,心里想什么,表情如何?”“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这些问题使幼儿的观察有一定指向,他们注意到动物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进行合理的猜想和讲述。关键性的问题引发幼儿表达了自己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幼儿真正做到会说。
  2.体态语言的运用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一些词句,教师可以借助体态语言帮助,从而做到让幼儿会说。如:大班散文诗《春雨的色彩》,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意境,我将动词“落”、“淋”、“撒”、“滴”,让孩子用身体去表现,他们用拳头快快从上往下舞动来表示“落”,用十个小手指在头顶舞动是“淋”,小手指往外弹是“撒”,一个手指往下划是“滴”,帮助他们理解了动词,又参与了讨论,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
  3.感受大自然,培养自主讲述
  到大自然中感受,也是让幼儿自主完成语言讲述的好办法。例如:大班谈话《金色的秋天》,我在周末先要求孩子和家长一起找秋天,要把秋天带给大家。到了周一,孩子们提着秋天来了,有落叶,松果,菊花、各种秋天成熟的水果和农作物……活动开始,我给孩子们准备了背景墙,让孩子们把带来的各种东西装饰上去,可以贴的贴上墙,可以悬挂的挂起来,剩下的放在展示柜里,孩子们看着自己的成果,激动地争先恐后发言,语言的条理性、完整性、逻辑性都比以往略高一筹。这些材料在区域活动、游戏、自由时间都是孩子们高度关注的,话题一直持续了两三周,并且衍生出许多子课题,“玉米真好吃”、“剥毛豆”、“种子的旅行”、“植物怎样过冬”……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飞速时期,教师要牢固树立“幼儿为本”的观念,重视幼儿生活体验,将语言教育融入一日活动中,让幼儿自主积极的参与交流,与同伴交往,真正做到想说、敢说、会说。
  (作者单位:福建省将乐县实验幼儿园)

课题玩绳游戏的指导策略

http://m.zhuodaoren.com/shenghuo335288/

推荐访问:自主游戏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

专题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体育教师说课